刚刚冯氏叫了人去打大夫,莫氏也没有拦着,她确实身子不舒服,眼下满心只想着被扔在京城里不知道生死的女儿,哪里还顾得上自己的身子。

“这些事情就不必二弟妹担心了。”莫氏转身往外走。

待书和忍冬左右搀扶,顿青在外面守着,早就把屋里的一切都听进了耳朵,脸上的神情冰冷,看向赵府的人的目光也如刀一般犀利。

冯氏主仆也被这目光震得微微一顿,没有再敢跟上前来。

莫氏直接叫了走廊里的一个丫头寻问,“老太太住在哪里?”

下人忙见礼,侧头往隔壁一看,又低下头。

莫氏淡淡一笑,“原来母亲就与二弟妹住隔壁啊,那这到好,也省着我多走了。”

几个大步就移到了门外,脆声道,“母亲,莫氏来给您请安了。”

这声音里却带着嘲弄,任谁都听得出来。

门被人里面打开,采清退后一步见礼,“大夫人。”

“快起吧,你是老太太身边的人,我哪敢让你见礼。”莫氏眼皮一耷,大步就走了进去,只见婆婆阴着脸坐在床边,莫氏冷冷的勾起唇角,“我原本还想着往京城里赶,想不到在这里就遇到府上的人,这到也是缘分。要说我和老爷也收到了家里送来的信,偏没有一封说我们喜姐出事的信,好在玉珩身边的人来京城带了信,我这才知道喜姐出事了。”

“还不关上门干什么?怕别人不够笑话是不是?”赵老太太打断莫氏的话,对着外面喊道。

这才有小丫头吓的忙把门带上。

莫氏不以为意的寻了椅子一坐,“母亲何苦和下人一般计较,莫气坏了身子。”

这指桑骂槐的事以前赵老太太就惯会这样做,莫氏就没有怕过,现在想到女儿的事,莫氏心中的怒火恨不得马上就发出来,却也知道要问个清楚,也省着明明他们做错了,最后弄一个她这个儿媳妇不敬长辈,别的不知道,他们赵府的人脸皮向来够厚,这一点她到是了解。

“下人没有规矩可以教,这当主子的不懂规矩想教那就难了。”赵老太太明明心虚不敢面对莫氏,可看到莫氏这副质趾高气昂的样子就忍不住想压她一头,“也不怕失了身份,在外面大声说话,这些年来看来你跟老大在铜川没有人约束你们,越发的不知礼数了。”

“如今连我们喜姐自己被扔在京城里不知死活,我还在那里讲礼数,岂不是让人骂我是冷血的?母亲一口一个礼数,那我也正好想问问母亲,这府中所有人都逃难出来了,为何独扔下我们喜姐不管?若说忘记了,为何没有让人回去找?喜姐可不是什么买来的丫头,那是我们大房的长女。母亲满口礼数,那可有想过丢下府中的姑娘自己逃难,会让别人怎么说?”莫氏紧紧的盯着婆婆,眼睛瞪得通红,“我和老爷把喜姐交给你们,你们就是这样对待她的?她不过一个才刚及笄的小姑娘,就是犯天大的错,也不至于让你们把她一个人扔在京城里自己逃出来?母样也别怪我说话难听,我这是就事论事,如今喜姐在京城,我也不能在这里多停留,还是赶着去京城里找她,母亲你们就继续赶路吧。”

莫氏想着二房那里辞官,女儿还不知道受了什么样的委屈,老太太更是心狠的把人扔在京城里自生自灭,就忍不住心疼,她疼到大的女儿,就这样被他们给糟蹋了,糟蹋的还是骨血至亲之人。

“老大媳妇,你这是要干什么?有你这样跟长辈说话的吗?听你的意思是我们故意把二丫头扔在京城里的是的,你这是往长辈的头上栽罪名吗?你也不用这副兴师动众的样子,你不如直接拿了刀往我们脖子上这一抹,你心里这口恶气也解了。”

“有事说事,我做什么杀人放火的事情?”这是来蛮横无理?耍无赖了?莫氏看了越发的心寒,虽不知道怎么回事,却也知道定是他们理亏,“万事等我寻到了喜姐,咱们在一件事一件事的对质也不晚,若是她错,是我这个当娘的没有教好,若是她被人当刀使,那我莫怡巧也不是个好欺负的。”

莫氏的声音铿锵有力,赵老太太张了张嘴,愣是没说出一句话来,“你…你…”

“咱们走。”莫氏转着两丫头往外走。

不理会站在外面打探的目光,莫氏冷着脸带着丫头下了楼,外面打听消息的顿青也脸色沉重的走了进来,“夫人,属下又寻到了一处客栈,不如先过去看了大夫再上路了不迟,大小姐向来心疼你,若是知道夫人连肚子里的小主子都不顾,心里定会不好受。”

“你们一个个的都知道喜姐心地善良,可是他们怎么能这么狠的心啊,我可怜的喜姐,就这样被他们给扔在了京城,若是喜姐有个好亏,我一定也不放过一个恶人。”

ps:感谢青玉的似水年华的粉红票

第129章:示好(一)

莫氏的狠话传进了在场每一个人的耳朵里,就连躲在房间里听动静的人也没有错过,莫氏带着下人去了别的客栈,而赵家住的客栈里却显得异样的安静。

房间里,赵老爷子躺在床上不能动,也不能说话,却瞪大了眼睛看着二儿子,赵玉舒良久才叹了口气,“就知道事情会闹成这样,父亲,儿子真是没有脸去面对大哥啊。当初知道二丫头被忘记在京城,儿子就该回去找她,而不是委屈求全的呆在这里做贪生怕死的之辈,这辈子不论别人怎么说,儿子却自己不能原谅自己,父亲拦着儿子不要过去有一方向,可儿子到底也是怕死之辈。若儿子真心要去找二丫头,别人又岂能拦得住。”

赵玉舒自己在这里后悔的抬不起头来,又是自责,冯氏进来的时候,正看到这一幕,却不知道说什么,刚刚在莫氏那里挨了训,冯氏也觉得憋屈。

直到夫妻两个回到自己住的房间,冯氏才红了眼睛,“我知道老爷要说咱们做错了,就得受着,可也不能这样一辈子在大房面前抬不起头啊,当初带二丫头去庄府认错,那也是老太太决定的,我不过是按了老太太的吩咐去做,若不然还能怎么样?眼下这错却都归到咱们自己身上来了,低三下四也不被人看得起,连半只眼睛都不看一下,这往后的日子要怎么过?今天我试着大房解释,可人家才不管你弥补了什么,只问你做了什么,老爷自己都先躲了出来,自然能想到是什么样。”

冯氏缓了口气,“莫氏在母亲的房里说的那些话。老爷也该听到了,要不是在外面,以莫氏的脾气。只怕早就扑上去要人了,等到了铜川还了得?虽想到了是这样。可看到这样,我还宁愿呆在京城里,也不愿受这个气,一辈子像欠人东西似的,抬不起头来。”

赵玉舒紧抿着唇,也不作声。

冯氏就坐在那里哭,赵元绮赶过来的时候,只见母亲的眼睛还红红的。清退了一屋的下人,才关起门来说话,“听说大伯母骂起来带着人走了,现在外面都传开了,到底各家都等着看热闹呢。”

众人都逃出来了,偏大房的姑娘给丢在京城了,众人不观望才怪呢。

“现在还有什么怕丢人的,赵府这副样子,在遮掩也遮不过去,你大伯母听到二丫头被扔在京城里就炸了。你也该知道她放出来的那句狠话,你看看现在四房安生了吧?怎么不见四房凑过来?还不是知道躲着,不然平日里有一点好事。他们都抢上前来,哪能像现在这安静。”

赵元绮到不是在意,坐在冯氏的身边轻轻的抚着她的胸口,“母亲到也不用担心,大伯母是生气,可她却忘记了她嫁的赵家,上面当家做主的可是大伯父,难不成大伯父真的要因为女儿而与父母兄弟翻脸?纵然不高兴,大伯父也不会做到赶尽杀绝。面上总是能过得去的,只要这样日后再慢慢来。一切总能过去的。”

冯氏叹了口气,“有的时候你比任何人都看得明白。可偏该精明的时候你又犯着糊涂,当初你若早看得开些,在你祖母面前帮着二丫头说几句好听的话,劝着点你祖母,你祖母也不会把事情做的这么绝。算了,眼下说这些也没有什么用,我听你大伯母说的话,似老太太在信里根本没有提二丫头在京城里出的事,难不成老太太都给瞒下了?”

赵元绮也觉得这事做的不好,却不肯承认,“左右见到面也能说,在信里说只能让大伯父着急。”

“你祖母糊涂啊,她这是还想将事瞒下去呢,若是没有京城暴乱,咱们不逃难出来,大房又没有从钟小将军那里听到信,你大伯母又怎么会赶来?这世上哪有不透风的墙啊,眼下二丫头又被扔在京城,生死不明,你大伯母还没有抽出空来算帐呢。”赵玉舒苦笑,“罢了,到底是咱们的错,让人收拾一下,咱们明日就继续赶路吧。”

“我听说大伯母带着护卫出来的,看着就是军中调出来的,不如要了一个去给大伯父送信,毕竟咱们这么多人呢,还有各世家看着呢,总不能到铜川的时候没有人接一下吧?”赵元绮知道这样做有些为难,可若没有半路遇到大伯母也就算了,偏遇上了,到了铜川那边大伯父不派人出来相迎,外人会怎么说?

指怕笑话赵府才是真的。

赵玉舒到是不着,“不用咱们送信,今日这事你大伯母必定会让人送信给你大伯,到了铜川一定会有人接咱们。”

看到父亲铆钉的话语,赵元绮才松了口气。

不管别人怎么说,她却不能让人看了笑话,就是死撑到最后一刻,也要撑下去。

回到自己房间的时候,看到婆婆和小姑子都在,赵元绮有些好奇,还是谨记母亲教的,在婆婆面前装弱,一副胆小害怕的样子上前见礼,不用多说,这一个动作,就让曹植心疼起来。

曹夫人看了就有火,“你是我们曹家的当家主母,别整日里一副小家子去,出门让人看了都笑话咱们曹府。你回你母亲那边了,我也想起一件事情来,你大伯父是在军中,木哥也想着进军中历练一下,等到了铜川你看着说说把你小叔安排进去。”

“母亲,这怎么行。”不用赵元绮开口,曹植就忍不住了,“这事情还是先问过父亲再说吧,这也算是家里的大事,再说木哥的身子那么弱,连剑都拿不起来,怎么去军中?平白的被人笑话了。”

“你懂什么?木哥正是因为身子单薄,才让他去军中好好历练一下,又不是什么大事,不过让你媳妇回去说句话,你媳妇还没有回绝,你到是着上了,你到底是不是木哥的兄长?怎么就不知道为你弟弟想一下?他若进军中了,也能说上一门好亲事,还是你怕木哥超过你这个兄长,让你觉得自己以后说话没有信服力?”

曹植越听眉目皱的越紧,“母亲,你这是在说些什么?儿子是那样的人吗?儿了说这些还不是怕父亲那边怪罪下来?”

“大哥,母亲也是为了二哥着想,你有什么话好好说,母亲又不是听不进去。”曹雪在一旁插话。

曹植就看向妹妹,然后才道,“母亲,儿子先送你回房吧。”

那副样子却是有话要对母亲私下里说,曹夫人原本是不想走的,可看到儿子眼里的坚定,这才不情不愿的出来了,临走时还格外看了赵元绮一眼。

回到曹夫人的房间里,曹植带上门先反问向妹妹,“曹雪,是不是你给母亲出的主意?你也不用不承认,母亲平日里什么样我最清楚,不可能突然想到这个,今儿你不说实话,我直接把这事禀报给父亲去。”

曹夫人心疼女儿,“植哥,你在乱说什么,不关你妹妹的事。”

曹植也不说话,只盯着曹雪。

曹雪被看的无处可躲,又怕父亲知道,才不得不承认,“我还不是看母亲整日里担心二哥,现在二哥也不小了,连门亲事也不有,这次同行的各世家都败落了,可也没有人拿正眼看一下二哥。”

曹植冷哼,“那你就给母亲出这种主意?你知不知道现在别人家躲赵府都躲不开,咱们家还要往上凑,到时被牵连的也说与赵府是一丘之貉,怎么办?木哥是没有订亲,可你也不有订亲,你就不怕将来自己的名声受辱?”

“不…不会吧?”曹雪错愕的瞪大了眼睛。

“你说呢?”

曹夫人也在一旁急了,“植哥,你说的是真的?能影响到咱们家吗?”

曹植说的半真半假,不过也确实会这样,“我什么时候骗过母亲?刚刚当着元绮的面我说出来怕她失了面子,这才要送母亲回来,咱们虽然不靠赵府,可元绮是赵府的姑娘,真有什么事赵府也不会不管,咱们家又不是活不下去了,巴巴的上赶子贴上去,岂不是让人笑话咱们?”

曹夫人点点头,“你说的对,我到是没有想到这一点,好在你提醒了我,不然真犯了错,你父亲那边又也饶不得我。”

心底对儿子的不满也烟消云散,曹植看了这才放心的回自己的房间去了。

小声的把同母亲说的话告诉了妻子,“你也不要多想,这样总比让他们逼着你去帮二弟在娘家那边低头强,在说二弟的性子我最了解,不要说历练,就怕他到那里只会惹麻烦,还不如在家里安生的好。”

赵元绮害羞的靠在曹植的怀里,“我都明白,夫君不用解释。”

心下却是真的甜甜的。

又一边暗讽婆婆的脸皮厚,前一刻还骂赵府不好,后一刻又指着让赵府给儿子安排差事,若真救大伯也是给自己的夫君安排,哪里会沦到小叔子的身上。

莫氏那边才刚在客栈落下脚,正听着顿青现打听出来的消息。

ps:感谢777yanluo777投的粉红票

第130章:示好(二)

顿青也是从下人那里侧面打听的,而且客栈里的下人多认出他是赵府大房的人,也都磨言两可的含糊的说几句,虽打听不出来什么,却也将赵府的事说了个七七八八,拼在一起也就差不多了。

“赵府现在已经败落成这般田地?”莫氏听完都不敢相信是真的,可顿青不是旁人,莫氏又不可能不相信,连着冷笑几声,“难怪他们有恃无恐呢,老爷子没病倒之前还能压得住老太太,现在中风了,老太太自然是谁也不怕了,等到了铜川,还得到咱们府上当老翁君去呢。可怜我的喜姐就让他们这样给坑害了,我就奇怪二房怎么会为了喜姐辞官,他是不辞官也不行了,于其让皇上贬了他,到不如自己辞官还能留下几分的颜面。整府的人去逼着喜姐去认错,可怜我的喜姐命大,不然早就死了,眼下他们又把她一个人扔在京城,还想着来投奔我们大房来,是真的一点也不怕,还是就铆钉了我们大房不能拿他们怎么样?”

待书在一旁劝着,“夫人,你先消消火气,现在急也没有用,姑娘向来机灵,身边还有房妈妈和绿竹在,一定会没事的。”

忍冬也抹了抹眼角的泪,恨意道,“可恨早不有看出来尤蕊那丫头是个心大的,都是她害了姑娘,让姑娘为了她一个下人,还要被人这样贬低。”

莫氏也抹着泪,“你们说的对,我要先养好了身子,才能去找喜姐,让大夫进来吧。”

众人这才忙着扶了莫氏回到床上躺着,放下帘子才让大夫进来。摸脉的时候大夫的神色很是凝重,“夫人有小产的征兆,若再奔波下去。这胎是要保不住了。”

“大夫,那该怎么办?”待书和忍冬听了急了。

“起码得养半个月。不能再劳累到。”大夫又开了药方。

待书拿了脉金,又派了个小丫头跟着去抓药,莫氏这才被忍冬扶着坐了起来,“夫人你也听到了,大夫让你休息呢,你可不能再急着赶路了,原本你的胎相就不妥,大夫就不同意你上路。老爷没有拦着,还派人帮你准备,换成别人家的老爷,哪里会让夫人拿着子嗣这般做,可见老爷还是心疼夫人的。”

莫氏摸着小腹不说话。

待书和忍冬交换了个眼神,“夫人,奴婢心里也担心着姑娘,可事情总该有个轻重缓急,姑娘那边一个人在京城也被扔下一个多月了,到底怎么样咱们也不知道。说句大不敬的话,就是姑娘出事了,咱们现在赶过去也挽救不回来了。但是夫人现在怀着的只要细心的照顾,一定会没事的。左右京城咱们要去,夫人先休养半个月,等大夫说咱们能动了,咱们再继续上路。”

“算了,你们别说了,我知道该怎么办,让顿青写了信把这边的事情给老爷送回去,告诉他我在这里将养半个月。再继续进京。”却一句也没有嘱咐怎么招待赵府的人。

待书和忍冬知道夫人心里不好受,可也没有旁的办法。这才让下人把马车上的用品都搬了下来,在客栈住了下来。

当天晚上。就有赵府大房夫人动了胎气要静养半个月的消息传了出来,赵老太太发了火,“这是在给咱们看呢,肚子里怀着一个就金贵上了,难不成是咱们气着她让她动了胎气的?”

冯氏也没有接话,就在一旁静静的服侍,一路上几乎都断了菜,到了风陵渡之后,虽然没有什么好菜,可只要花银子也能吃上菜了,赵老太太的嘴也叼了起来。

“虽是冬天没有什么菜,可这风陵渡怎么说也是个郡县,不会只有这些白菜土豆吧?明天就要上路了,让人去采购一些在路上留着备用,多给些银子,总有人愿意挣的,到时菜也就舍得拿出来了。”赵老太太话里话外冯氏舍不得花银子。

冯氏也不恼,“越往西北这边走,条件越差,咱们吃的这些白菜都是郡县里百姓留着过年节的时候用的,为了换银子都拿了出来,再往铜川去山多,人多以肉为菜,路上到是可以家丁去打几只野味。”

赵老太太的唇就抿了抿,她年岁大了,太油腻的根本消息不了,平日里吃的也是淡的素的,冯氏的话明显是冲着她来的,却让她又说不出来什么,大冬天的还有白菜可吃也算是好的了,在京城里那几个月还不是一样,最后还要整日里担惊受怕的。

偏冯氏说的又没有错,眼下大冬天的种不了菜,只能吃些野味。

冯氏到一直安静的吃着饭,也没有再开口,饭后赵老太太让人收拾东西下去,留了冯氏坐下说话,“碧珠,你是不是心里对姑母子有什么不满?姑母也就信得过你,若你心里也与姑母隔阂了,姑母就真的只自己一个人了,小五不听话,闹腾出这事让你父亲也中了风,这儿女都是母亲身上掉下来的肉,哪一个都舍不得,我偏疼小五,你们这几房心里不舒服姑母都知道,可是真要赶了小五走,姑母也忍不下心啊。”

冯氏垂着眼皮,“姑母误会了,只是这一大家子的人,事情又这么多,我实在是有力无心,各房又分家了,有些事情到底我做决定也不好,明天又要赶路了,到也无妨,各家也都看着,到不分开来弄,只是到了铜川要怎么弄,姑母还得想好了。”

赵老太太不担心,“这有何担心的,到时直接先住进大房在说,到那里咱们人生地不熟的,还不是得让大房帮着安排。”

“四房上上下下回在一起近百口人,这么些人大房那里哪里能住得下?我看不如各房先派了人到铜川各自买个院子下来,原本我也没有想到,到是看到别的世家都这样做的,昨天就有人家派了人到铜川去买宅子了。这么多人家一起到铜川宅子自然不好买,到不如先走一步,把宅子先定下来。”冯氏自然是有自己的小心思。

她不想去看大房的脸色,而且出了这样的事情,大房能不能让他们进院都是一回事,与其到时丢脸,还不如早点做准备,有个自知之明。

赵老太太听到好宅子要被别人抢走了,这才动了心,“那就按你说的办,不过咱们到底是外来的,也不懂这个行情,你让老二写封信让人快马加鞭的给大房送去,让大房帮着挑几处宅子。”

冯氏犹豫了一下,“那买宅子的银子要不要一起带过去?”

“都是自家兄弟,晚些给也没事,就让人先把信送过去吧。”赵老太太说的理直气壮。

冯氏没有再多说,回了自己的房间,把事情跟赵玉舒说了,“你看着办吧,我让人给别的房过个话,咱们自己把银票一起让人带过去,他们带不带就是他们自己的事。”

赵玉舒点点头,冯氏这才让妍秀去各房里送信,回来的时候,除了五房,其他两房都各拿了银票过来,每家五百银的银票,在铜川这种地方,能买上差不多的宅子,加上大房的五百银,和赵玉舒写的信一起让荀生送到铜川去了。

元喜几个人休息的第二天,李习安和包易就去买马车了,不过却听打到也有京城里的一些世家在郡县里,下午回来的时候便把这事说了。

易家的姐妹很是激动,“不知道咱们家是不是也在这里?”

易揽月却是看向包易,“咱们女子也不好出门去打听,包公子可有打听一些?”

“听郡县里的人说很是气派,想来是些大世家吧,到也没有多问,若是你想知道,让小二去打听便可知道。”包易没深说。

易揽月见他反这事推到小二身上,心里有些不舒服。

元喜就在一旁解释,“几家平日里也一起常走动,这次怕是也一起出来的,包易正与家里闹矛盾,想来才没有去打听,不过让小二去打听也正好,他是本地人,打听起来比咱们也方便。”

易揽霜脸微微一热,“是二妹妹失礼了,到底是我们自己的事情,这一路上来已经很麻烦几位了,等用过了饭,我便让小二去打听,若家人真在这里,到时妹妹不如就与我们一起上路吧,多少也有些照应。”

元喜想不想就直接拒绝了,“我是什么样的情况姐姐也知道,我也是不愿与他们一起走的,左右都到了这里,这也算是我的家了,我比别人都熟悉,到也不怕路上会有危险,在说一路到了这里,难民越来越少,这里的百姓也淳朴,到不担心旁的。若是姐姐能找到家人自然是好的。”

易揽霜听了也没有再劝,赵府把一个姑娘独自扔在京城里,换成任何一个人都在那里自生自灭了,也就赵元喜这样在西北生活过的,才没有被困在京城里等死。

众人没有再多说,饭后易揽月就叫了小二进来,给了一两银子,让人去打听可府有京城里来的易家,客房里,包易却冷着脸。

第131章:隐忧(一)

除了易家的姐妹,其他几个人都挤在元喜的房间里,鼎哥早就睡了,安静的躺在床上。

“易家姐妹找到家人到也是好事,只是那咱们的事情就不可能不被传出去,我家我是不会回去的,我要跟着安哥。”包易终于说出来了他一直闷闷不乐的原因。

李习安淡淡一笑,“就是你家人找来了,你若不想,咱们还不是一样在一起。”

包易却直接掏头拒绝,“他们先前对你做的事情我不会原谅。”

元喜叹气,这才是他心里真正的结吧?

“京城里各大世家都一起往这边逃难,易家若在这里,那么包府和赵府也该在一起,还有庄府、古府那些。”李习安平静的分析,“易家姐妹回去,咱们一同上路的事情就瞒不住,我看这事你也不用想,就顺其自然吧。”

绿竹却冷笑道,“到时可就便宜了有些人,明明把姑娘一个人给扔在京城里,现在姑娘没事了,他们岂不是一点责任也没有了?”

“这个到不用担心,等回到铜川,咱们把这些说给老爷和夫人也不晚,就不信他们还能不承认。”房妈妈恨声道。

包易也觉得这样对元喜不公平,“我去找易家姐妹,和她们把话说清楚了,路上收留他们,现在他们要找到家人了,咱们也不求别的,只让她们守住秘密总是可以的。若没有遇到咱们,她们还不是一身男装的独自上路?”

“可说她们与咱们在一起,起码名声会好一些,到不像她们自己上路,谁知道有没有发生什么事,咱们能想到这。她们自然也能想到,我看那易二姑娘到是个心直口快的,到是易大小姐。人一直规规矩矩的,总与人隔的远远的让人看不透。”绿竹说出自己的感受。

元喜抿嘴笑道。“你懂什么?你看着不习惯,那是不习惯她在落难的时候还能保持大家闺秀的举指,这份心性可是难得可贵,可见是真正的大家闺秀。哪像你,天天像个毛头丫头似的,一点老实气也没有。”

绿竹吐吐舌头,笑了。

这样一说,气氛也没有刚刚那样低沉了。包易笑道,“什么大家闺秀,现在这个时候,能填饱肚子才是正经的,就端坐在那里当闺秀能当饭吃不成?”

“话是这个理,可真正议亲的时候,哪家不注意这些?”元喜斜视向李习安。

这家伙上辈子可是很喜欢易揽霜,跟人家表白人家拒绝就玩消失了,现在装成一副不以为意的样子,一个人再变这点还能变了不成?

李习安发现元喜又向自己看来。挑眉看过去,元喜忙收回目光。

包易那边却像保证一般,“我是不会娶那样的女子。没得自己都被她烦死了,家变成那样也不爱回去了。”

元喜抿着嘴笑,绿竹也在一旁笑了起来,“包公子,你现在就为自己的婚事谋算了,这点到是与我们西北的男子很像。”

包易的脸一红,“爷想娶什么样的媳妇又怎么了,谁不娶媳妇。”

众人都笑了。

住在隔壁的易家姐妹听到笑声,两人谁也没有说话。脸上却不约而同的升起了羡慕的神情。

小二回来的很快,在包易那边还没有找易家姐妹谈的时候。小二就带回来了消息,“姑娘。具体是哪家打听不出来,说是京城里过来的世家,小的刚门了两句就被人打发走了,根本打听不出来消息。”

易揽月满是期望的脸上满是失落,“从哪家打听都打听不出来吗?”

小二一脸的为难,“姑娘,小的试过了,那些下人都用着下巴看人,小的这样靠上前去,有的话还没等说就被人赶走了。”

易揽月还要说什么,被易揽霜出声打断,“那就麻烦小二哥了。”

小二见没有往回要银子,忙说没事这才退了下去。

隔壁房间里静静的,众人把小二的话听了清楚,包易忍不住咧开嘴角无声的笑了,那种幸灾乐祸的样子,看得众人心里都觉得欢快。

包易这回是彻底的放下心来,不过没等他高兴多久,门就被敲响了,易揽月过来了,独自己过来的,脸上带着失落,看着众人也不说话,就坐在那里。

众人知道她是怎么了,元喜是不想开口,别人的事情她不想管,一路上虽然照顾着易家姐妹,但是可以看得出来,两个人并不是真心相交,都客客气气的。

这样一来,原本还有结交心思的元喜,也就此打住了。

易揽月原本想着她这副样子进来,不用开口,总有人会先说话的,可是等了半响也没有等到有人问她,有些不满的看了元喜一眼,见元喜平静的目光,又有些心虚和惭愧。

“二姑娘,小二打听了,根本打听不到任何消息,世家的家下人嘴很紧,根本不给人打听。”易揽月咬了咬唇,“能不能让别人去打听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