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路上的时候,赵元喜撮合过女儿与李习安,女儿不喜私相授受,就把这个给带过去了,全当不知。”

易夫人大为惊呀,“赵元喜可知道李习安的身份?”

易揽霜没有抬头,可微微颔首还是默认了。

手里的帕子紧紧的握着,她知道不该跟母亲说谎,可是想到路上李习安与赵元喜的交流,这一刻她竟觉得只有这样,才能有一丝的机会,一丝走到两个人之间的机会。

易夫人紧抿着唇,好一会儿才道,“这事我知道了,你先回自己院子吧。”

易揽霜不知道母亲有没有明白她的意思,也不敢多问,加上心虚,应声起来走了。

易夫人却让人去叫了丈夫回来,易老爷打不为官之后,人也闲了下来,平日里只与以前在朝中为官相熟的走动一下,多数的时候都是自己呆在书房里。

“出了什么事?”

易夫人就把今天的事情简单的学了一下,“如果赵元喜知道李习安的真实身份,那么她还撮合揽霜与李习安,难不成是李习安自己看上了揽霜?”

易老爷捋着胡子,点点头,“是有这种可能,不过还是要探探才行,若是亲王府到咱们府上来提亲,那也说明真是这样。”

一边又感叹,“真想不到,那样一个恶霸竟然是世子,世事无常,果真如此啊。”

“谁说不是呢,连我听说后都吓了一跳,到是咱们揽霜荣宠不惊,这样的气派若是不嫁进大世家里,到是可惜了。”易夫人满脸的欢喜。

到西北这边来,没有哪天能让她笑的这么开心。

易老爷却笑不出来,“听说庄府要起势了。”

一样是在朝中为官,庄府却是第一个得到亲王府的赏识,易老爷心里哪能舒服。

易夫人笑着劝道,“若是亲王府真有那个想法,等不了多久也会上门来找老爷,老爷何愁没有起势的一天。”

何况世子看上的又是自己的女儿,日后易府风光的时候还在后面。

易老爷点头笑了,“夫人此言有理。”

ps:感谢觑觑眼婷婷、坤坤儿715的打赏,沐尔麻麻的粉红票

第158章:推脱(二)

易揽霜回到自己的院子后,却是坐立不安,叫了身边的柳儿去正院那边打探消息,等柳儿回来说父亲和母亲在房里商量事情,她的一颗心才算是落了地,坐在榻上脸又臊得热了起来。

打小琴棋书画她就不输给别人,自从得了才名之后,她越发的让自己守着礼数,一个坏的名声也不传出来,对下人也和蔼,所有的一切不用争都主动的送到她眼前来,可这一次她却说了谎,只为与赵元喜争个高低,这样的事情让易揽霜抬不起头来,生怕被人戳破了她的谎言,几经挣扎,她才劝通自己,她也没有说谎,若不是赵元喜看出来李习安对她有意,又怎么会撮合他们两个呢?

这样一想,易揽霜脸上的热也慢慢的退了下去。

隔壁院子里,易揽月听到吟香探回来的消息,嘲弄的勾起唇角,“我还以为她有多正八经呢,也不过如此,这看到人家是世子马上就沉不住气了,在京城里那第一才女的名头都到哪去了?”

吟香不敢说话,易揽月也不在意,自顾道,“我现在什么也不做,只管看着姐姐怎么受折就行了,想不到她堂堂一个嫡女,一直自语才女而自称,也有这一样的一天,在逃难的路上,她让母亲找了教养嬷嬷给我,我到想看看她的教养会好到哪里去,以后只管等着看热闹便罢,一个李习安,以前没有人放在眼里,现在不知道多少人在惦记着呢。”

吟香哪敢说话,姑娘现在也算是安份了,不过是看看大小姐的笑话,总比她自己闹出笑话的强。

不过是半天的功夫,铜川都传开了世子是什么样的人。或者说世子没有铜川之前是什么样的,各府的心思不一,包府却乱了套。

包大人骂着妻子。“当初我是怎么说的?让你对安哥好点,你偏不听。就一意孤行,现在好了吧?人家是亲王府世子,差一点死在咱们的手上,你说这件事情怎么说吧?你也不用说那些平常的借口,只管说这事怎么办?眼下咱们在铜川这里定居下来,要仰望着亲王府生活,想想以前咱们对安哥的事情,亲王府不要咱们的命就已经不错了。好好的机会就被你这样的给弄丢了。”

眼下有了这样的事情,包老爷把错都怪到了妻子的身上。

包夫人心里也委屈,“你现在只知道怪我,谁知道你带回来的孤儿是这样的身世,当初你和我说也不会闹成现在这样,我也捧着当菩萨一样的供着,你呢只说是个没有父母亲族的孤儿,现在却怪起我来了,我哪里做错了?要说他在做的那些事,哪一件能是对的。我怪到他身上他也得承着,咱们家的易哥就是被他给带坏的,现在还怪起我来了。我是个当母亲的,哪里做错了?我为了儿子着想,找外人来评理我也没有错。”

包老爷自然知道妻子没有做错,可是事情现在到这种程度,难不成让他让错?

他可没有这样的脸面丢,“你也不用在这里狡辩,当初为了给庄府一个交代,也是你让人打的安哥,当时我可不在府里。我不管那些,你做的事情你自己去认错。你明天就是亲王府谢罪。”

丢下话包老爷怒气冲中的走了。

包夫人生着闷气,坐在那里一句话也不说。她是有错的地方,可是谁能想到一个孤儿最后变成了世子,要知道会有这样的事情,她是怎么也不会那样对待李习安的。

“夫人,你看现在怎么办?”一旁的丫头忍不住问。

包夫人面色阴郁,“让人去大营里找找公子,当初他可是为了这个李习安连家人都不要了,现在让他去求求世子,也该有那个脸面吧。”

直到这一刻,包夫人才觉得儿子有眼光,想不到一直包庇的人,竟然是个世子,也算是捡到金子了。

下人不敢多说,领了命令退了下去。

只是到底是包夫人高估了,下人去了大营一点消息也没有打听出来,府里根本就借不上力,包夫人急得直转圈,最后没有办法,才让人准备了东西去亲王府。

不过去了之后,接待他们的也只是管家,连主子都没见到,包夫人无功而返,回到府里自然是少不得又发了一番的脾气。

亲王府里,包易看着李习安,却是一句话也没有。

李习安冰冷的脸上难得带着淡淡的笑意,“当年我去南方的时候,正赶上李家受难,我就冒充了你表弟的而到了你们家,虽然不是真正的血脉亲情,我却一直把你当做亲兄弟,除了没有告诉你我的真实身份,别的事情一直也没有瞒着你,原本是想着用我的关系送你进大营,可想着你一直不喜欢靠别人的关系去做事情,若是知道靠我的关系进的大营,你也一定不会去大营,所以什么事情也没有做,你不会怪我吧?”

包易心里很不是滋味,“世子多虑了,我等岂敢怪罪世子。”

一直当着亲兄弟,无所不说的兄弟,突然有一天发现他骗了自己,特别是知道他走了之后,一直惦记着,最后发现对方在骗自己,哪里会接受。

听到他叫自己世子,李习安明白他的感受,苦笑道,“你一定觉得我是在耍你吧?那你有没有想过我为何好好的世子不当,却当一个孤儿,差一点被你的家人打死?我年幼母亲就去世,只留下我一个人,父亲又娶了填房,其中的事情我不多说你也该知道,后来我自己离家出走,在江南无意间遇到李家的事情,最后冒充他们留下独子到你们府上生活,那几年与你在一起是我这一生最快乐的事情,你相信也好不,不相信也罢,我一直把你当成亲兄弟。”

李习安很少说这样的话,可是他这些话却像刀子一样刺进包易的心里,原本满腔的怒火,最后却慢慢变得酸酸的,“安哥,你从来没有这样和我说过话,更没有说过这些话,你今天说这些我信,可你现在是世子,那以后的一切就过去了,日后你是你的世子,我是我的包易,咱们两个什么关系也没有。我包易不会低头去求人,可是我父亲母亲虽然对你很刻薄,可他们也一直养了你这些年,我希望你看到这些的份上,不要去追究他们对你做的那些事情。”

“易哥,你这是还在怨我,难不成我身份变了,咱们两个人之间的情谊就变了?还是你不希望自己的兄弟过的好,所以看到兄弟变好之后,就不认兄弟了?”李习安顿了顿,“至于你说的事情,我一直念着那份恩情,又怎么会去对他们做什么?你若是这样想我,说明这些年来你从来没有把我当成过亲兄弟。”

面对李习安的话,包易竟不知道如何回复,可他的性格却不妥许李习安怀疑他们之间的感情,“我什么时候没有把你当成亲兄弟?就是家人不要了我还要你,你口口声声说你不是世子是我的兄弟,却这样怀疑我,那你可把我当成了兄弟?我的兄弟是不会这样怀疑我的,我包易做事向为光明磊落,一是一二是二,从来没有掺私的时候,兄弟就是兄弟,没有半分的假。我也没有怀疑你,也不是不相信你,只是到底我家人做的太过份了,你若觉得我说的不对,大可左耳进右耳出,不用放在脑子里,全当我说的是废话。”

看他挺着胸口的样子,李习安笑了,“这才是我的兄弟,不管身份高低,有的只是一份情谊。”

包易也不好意思的笑了,“安哥,我现在原谅你,可到底你骗了我,咱们这些么年的感情,什么时候我不是站在你这边?就是你告诉我真实的身份,我还能说出去?我是不会原谅你的,你是世子我也不怕,我出来也不短了,该回去了。”

包易说完扬扬下巴,转身走了。

李习安没有叫住他,他知道包易有自己的骄傲,重要的是他也珍视这份感情。

将军府那边。莫氏却拉着女儿问东问西,元喜又不是傻子,笑道,“母亲是不是要问我与钟二叔有没有见面,又说了什么?”

莫氏的神情一僵,“哪有。”

却是口是心非。

“我见了钟二叔,还吃了烤肉,只是后来高梦雨来了,也没有说什么就散了,钟铃与高梦雨又打架了一起,总归是不好。”元喜最后一句话让莫氏禁了声。

元喜捥着母亲的胳膊,“不过到是发生了一件有趣的事情,母亲一定会喜欢。”

莫氏挑挑眉,元喜就把白天发生的事情说了一遍,莫氏的眼睛都亮了起来,一脸的幸灾乐祸,“这样可好了,到要看看他们怎么好意思去巴结亲王府的亲事。”

却全然没有在意女儿与李习安一起上路的事情。

元喜抿嘴一笑,这样的洒脱和胸襟才活的快活啊。

母女俩正说的高兴,外面入画却一脸急色的走了进来,“夫人,老太太过来了。”

第159章:无赖(一)

元喜面色一沉,“这个时候来,一定没有什么好事,我看是因庄府的亲事而来,母亲还是让人找了父亲回来的好,打赵府败落之后,祖母一点脸面也不要了,说不好到时祖母还要弄出一个母亲不孝的罪名来,所以说还是请了父亲过来。”

莫氏全然不在意,“你去里间坐着,看看母亲怎么应付她,当年在京城里你娘我就没有怕过她,现在到了铜川就更没有什么可怕的,她们敢在京城里那般的欺负你,我还没有找他们问问呢,现在自己送上门来了,我可等好些天了,就等这一天呢。”

“母亲…..”元喜咬了咬唇,在莫氏的示意下,转身去了里间。

莫氏却起身让入画扶着出了屋,迎出去的时候,赵老太太已经进了后院的二门,看到莫氏姗姗来迟,脸面不郁,“到底是我这个老婆子要劳烦你这个官太太出来迎接。”

见面就没有好气,莫氏早就习惯了婆婆对自己的冷嘲热闹,笑意的上前见礼,却没有搀扶,而是与赵老太太一起往里面走,嘴上也不闲着,“看您说的,我再是官太太,那也不是老爷的妻子,您的儿媳妇嘛。”

也给婆婆说话的机会,莫氏又道,“我现在可羡慕几位弟妹呢,这官太太可不容易当,每天要应付的的应酬老太太也知道是什么样,特别是京城里的各世家逃难到铜川之后,这府里就没有安静过,我这又有了身孕,一天天的也没有精力应对,好在身边的下人是个能干的,又守规矩。万事我只动动嘴就行了,也用不着操心。”

莫氏咬重‘规矩’两个字,笑盈盈的看着婆婆。小叔子想把手伸到嫂子身边的丫头身上,大世家也做不出这种事情来。就是小家子出来的,干了这种事情日后也不要想着抬头,她可不是个好欺负的,左右这事当时她又不在府里,管束不了府里的下人,下人想传出去她这个当家主母自然是不知道,至于坏了名声的赵玉樊那就只能怪他自己了。

她含沙射影的话,赵老太太自然听得出来。一听到直指向自己的小儿子,马上就不高兴了,“哼,一个勾引主子的下人还说成是规矩的,这府里难怪会乱成这样,你现在是官太太,京城里的各大世家也都看着你呢,可不能被人耻笑了去,少不得说咱们赵府没有规矩。”

“勾引主子?”莫氏故意做出惊呀的样子,“母亲说的我怎么听不懂?”

“那就问问你身边的好丫头吧。为了那没有尊卑的下人,差点要了小五的命,老大可真是宠你啊。连亲兄弟都可以不了。”此时已进了正屋,赵老太太自顾的坐到了上面的榻上,“儿子有了媳妇忘了娘,我治不起这个气,就躲得远远的,眼不见为净。这我也不多说了,今日我过来是为了喜姐的婚事,当初在京城里的时候,我和你父亲就已经跟庄府交了信物。把两家的婚事定了下来,你把人赶走了。让庄家的人怎么看我和你父亲?”

赵老太太知道儿子的事情心虚,嘴上却不肯认输。错开话题之后,直接说起元喜的事情来,莫氏脸上的笑当场就撂了下来,“母亲这话我就听不明白了,既然是两家定了亲事,当初逃出京城的时候,又为何独把元喜一个人扔在京城里?当初在京城里的时候,庄府又为何逼着元喜去认错,害得元喜差点撞死在庄府里?说起这些来,我还有些事情想问问老太太呢,只是这阵子身子一直不妥当,到也没有空过去,眼下老太太过来了,我也想把心里的疑惑问个明白。”

“当初说接元喜去京城里的也是老太太来的主,我和老爷就想着有老太太做主,元喜总是吃不了亏,可是听了京城里发生的那些事,我都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就是寄养收留的孤女,咱们这样的世家也做不出来那种事情来,到底要全着脸面呢,可偏偏这事还真是咱们府上做的事情,还是对自己的嫡出的姑娘,那我就不明白了,元喜到底做了什么,让老太太棒下杀手,连咱们赵府的名声都不顾了?让府里的下人一起上去围打元喜,这样的事情我可是头一听闻,庄府差点逼死我的女儿,老太太竟然还把元喜订给他们庄府,这又是何道理?从古至今也没有嫁给仇人的道理。而且在京城暴乱的时候,庄府知道有这样的一门亲事,怎么没有过问一下无喜有没有一起出来?到是现如今元喜安全的回到府上,庄府才来认亲,这样的人家也就脸皮厚的才能做得出来。要是我都没有脸上门,就是见到人也要躲得远远的。”莫氏把赵老太太说的哑口无言,偏莫氏还没有说完,“自古婚姻大事由父母做主,老太太要给元喜说亲事总要问过我和老爷,再说交换的信物,我还不知道我们元喜有什么样的信物呢,到是把我给弄糊涂了。”

赵老太太被拨的颜面尽失,可想到那眼看就要到手的宅子,想到小儿子,赵老太太又硬气起来,“我这个当祖母的难不成还做不了主?这又是哪家的道理?庄府主动认错,求得这门亲事,庄启源是第一才子,二丫头又早就爱慕对方,这不是一门好亲事?你现在到是怪起我来了,也不看看你是怎么教养的女儿,当着众人的面给男子送情诗,把赵府的脸面都丢光了,我不把她许给庄府许给谁?起码这样还能全了两府的名声。在京城里哪个人家不惦记着庄府的公子,二丫头能贪上这样的一门好亲事,那也是她的福气,至于信物不过是个说词,两家把婚事定下来才是正经的。”

赵老太太说的大言不辞,莫氏都为她觉得脸红。

“可惜啊,我家的元喜福气薄,没有那个命,庄府的这门亲事老太太还是定给四丫头或者五丫头吧,到底在京城里差点丢了命,当祖母的不疼,我这个当母亲的可不能不疼。这门亲事我不同意。”莫氏见老太太不要脸,索性也不在乎面子了。

赵老太太瞪大了眼睛,“不同意?那我今儿也把话落在这里,这门亲事就定了,我说的算,去把老大找来,我到要看看老大怎么敢不听我的,还反了天了。”

莫氏坐在那里毅然不动,眼皮都没有抬,“我已经派人去叫老爷回来了,不过算算时辰,郡府离大营也要两个时辰,老爷到家也要天黑了,看着天色不早了,我这有着身孕,就先时里面躺会,老太太只管坐着。”

“让人备晚饭吧,收拾院子,打今儿起我就住在你们大房了。”赵老太太来的时候就想好了,莫氏不同意,她就一直在府里呆下去,每日给莫氏立规矩,到时让她自己低头不可。

莫氏荣宠不惊,笑道,“这事容易,我现在就让人去收拾。”

莫氏叫了忍冬进来,“把西院收拾一下,日后老太太就住在西院,让人好生服侍着。”

说完了,莫氏才又赵老太太道,“西北这边穷,吃食上与京城自然是比不得的,不过总算是能吃得饱,比在逃难的路上吃的自然是好的。”

临起身的时候,莫氏还不忘记嘲弄一番。

赵老太太脸气铁青,怒气冲冲的站起身来,“带我去西院。”

却又没有办法,只能忍着气等儿子回来再发。

莫氏给了入画一个眼色,入画才带着赵老太太下去。

等赵老太太一走,元喜就从里面走了出来,扶过母亲坐回榻上,莫氏却不急着坐,让人把赵老太太坐过的地方上的小垫子给换了,这才拉着女儿坐下。

“我向来知道老太太是个脸皮厚的,那些年在京城里老爷子是丞相她还有些顾及,现在老爷子也摊了,她拿大了是什么也不在乎了,不知道庄府许了她什么好处,让她又厚着脸皮到府上来卖孙女了,我到要看看我不应下,她能怎么样。想找你父亲,你父亲正有一肚子火气等着她呢。”莫氏脸上一片冷意。

元喜安抚着母亲,“左右咱们就不同意,气的是她,母亲有着身孕,可不要真的动了气,那就不值当了。到是庄府怕是真的给了好处,不然祖母怎么可能这样卖力,可庄老爷却不是一个糊涂的,不可能顶着这个风口浪尖在这个时候做这样的事情,所以我才有些想不通。”

“怕,庄府现在什么也不是了,与咱们家结了亲,庄家也算是有指望了,现在这个乱世,也就咱们西北这边安稳,你父亲又手握兵权,哪个不想巴结着?不管将来谁坐了上面的位置,你父亲那也是被捧着的,一块肥肉在那里放着,谁不会惦记着?”莫氏虽然性子直爽,却也不是傻的,“这些事情娘心里有数,他们怎么对你,母亲一件件帮你找回来,你只管放心便是。”

ps:感谢觑觑眼婷婷、坤坤儿715的打赏

第160章:无赖(二)

到了家里又与家人在一起,元喜自然是放心,正说着去厨房做些拿手的菜,就见入画急冲冲的折了回来。

“夫人,老太太叫了少爷过去问话,少爷才刚刚洗过澡,奴婢说要过一会儿,老太太不让,就自己到少爷院里去,少爷刚从浴桶里出来,头发还湿着就迎了老太太出来,奴婢劝了两句,老太太来了脾气,任少爷的头发湿着就在院子里走了起来,现在这么冷,万一感了风寒可就不好办了。”入画一脸的急色,“都怪奴婢,明知道老太太不喜欢奴婢,若是奴婢少说几句,老太太也不会来气这样做了。”

莫氏一听就急了,冷色的站起来,“咱们过去看看。”

元喜也急了,她记得上一世弟弟就是感了风寒去的,难不成这一世是因为这个就过去了?跟着母亲一路到了弟弟的院子,看到站在寒风中的那抹瘦弱单薄的身影,元喜一阵心疼,先大声喊了出来,“渊哥,过来。”

赵渊听到姐姐的叫声,回过头笑了,看他跟赵老太太说了一句,就往这边跑来,赵老太太则慢慢的往过走,莫氏看着儿子头发还湿着,忍不住心疼,“你怎么回事?怎么不把头发烘干了再出来?万一生病了怎么办?”

赵渊眨眨眼睛,“我不是怕背了不孝的名声吗?”

元喜则把自己身上的披风拿下来给弟弟披上,“名声重要还是命重要?我告诉你,你生病了父亲和母亲还要劳心,也不知道好好珍惜自己的身子,你这样还让人怎么放心让你一个人去书院。”

弟弟虽然常在大营里,可是却喜欢读书。最大的梦想就是去书院。

赵渊却不配合,“姐姐,我是男孩子不怕的。披皮还是你披吧,你别冻到了。我都习惯了,到是你才刚回来,还没习惯这边的气候呢。”

元喜却不让他拿下来,硬是给他披上,“你披着吧,虽然离开半年,可我也是从小在这边生活长大的,哪有你说的那么娇弱。”

看着姐弟两个感情这么好。莫氏笑了,“好了,你们姐弟也不用争了,还是先进屋吧。”

母子三人刚走没几步赵老太太已经过来了,阴阳怪气道,“不是身子不舒服吗?怎么出来了?”

莫氏一脸的哀怨,可底气却足,“这不是听说渊哥头发湿着就在外面吹着冷风,当母亲的哪里会放心,老太太最是心疼小五。自然是明白这个。”

一边忙着叫儿女快点进屋,根本不在理会赵老太太,赵老太太冷哼一声。她就是想折腾一下莫氏,眼下把她给折腾到了,心里也舒服了,这才让下人带路去西院休息。

莫氏对着赵老太太的身影冷看了一眼,才带着儿女进了屋,暖气迎面扑来,元喜才觉得活了过来,虽然只是几步远,可西北的天太冷了。每年都听说会有冻死的人,特别是一些穷人家。

暖和过来之后。元喜又怕弟弟感了风寒,叫下人去熬了姜汤过来。莫氏也觉得女儿小惊大怪,不过也没有拦着,赵渊紧着眉头喝下一大碗的姜汤之后,元喜的一颗这才落了地。

莫氏则教育起儿子来,“你也是个笨的,你姐姐在京城里过的是什么日子你又不是知道,她是你祖母又怎么样?自己为长不尊,也不要想着让晚辈把她当成长辈来尊敬,你也是个笨的,湿着头发不用找借口,你却还出去了,和你父亲一样愚孝。”

赵渊只笑嘻嘻的听着。

元喜在一旁帮弟弟说话,“哪里是愚孝,父亲心里什么都明白,就拿入画的事情说吧,连祖母的脸面都没有给,母亲就知足吧。”

莫氏脸微微一红,“他那还不是在气你祖母把你一个人扔在京城,若是你一起回来,他才不会这样维护我的人呢。”

元喜抿嘴笑,莫氏越发觉得不好意思,点点女儿的头,“左右我都是恶人,我这还不是为你报不平,小没良心的。”

又叫了入画扶着自己,“我去看看厨房有什么吃的,晚上你们姐弟就在一起吃吧,也别去正院了,去了也吃不饱。”

正中元喜的心思,送了母亲出去之后,元喜才跟着弟弟坐下来说话,“你想去书院这个时候却不行了,如今是乱世,哪里也不太平,到是这里很太平,既然现在要做的事情行不通,到不如把它当成一种爱好,平日里自己在府里看书练字,等有机会了一鸣惊人,父亲那里你也不要放心,这个时候学会保命的本领才是重要的。”

赵渊别看只有十岁,性子却很稳重,又懂事,“阿姐放心,这些我都明白,我知道父亲也是为了我好,眼下是百无一用是书生,世子爷我见过,不过我几岁,却让人佩服,一个人在外面厉练,若有机会我也想像世子一样到外面走走。”

元喜拍拍弟弟的肩,“放心吧,总会有机会的。”

只要挺过这半年,改变上一世的结局,一切都会好起来,晚上的时候莫氏让人把饭菜送到了赵渊的院子里,难得赵府有自己的暖棚,里面种满了青菜,菠菜汤,加上杮子鸡蛋,虽普通却是难得的青菜,特别是绿色的菠菜汤,让人看了就有食欲。

元喜吃了一大碗的米饭,虽了两碗汤,赵渊吃的却不多。

“怎么了?是不是不合胃口?”

赵渊摇摇头,“可能是这几天在府里呆着什么也不做,一时之间没有胃口。”

不想让姐姐担心,赵渊又强吃了半碗的饭才放下碗筷。

元喜也没有多想,又和弟弟说了会话,看他露出疲惫感,这才带着绿竹回了自己的院子,正房那边赵玉珩正阴着脸坐在饭桌前,也不动筷也不说话。

赵老太太看到有青菜却很有胃口,比平日里多吃了半碗饭,看到儿子不高兴,也不在意,落了筷子才道,“怎么?是见到我到府上来就没有胃口吃不下?”

“母亲,庄府的事情你推了吧,我们不可能把元喜嫁进庄府。”赵玉珩接到信之后,心情就没有好过。

甚至回到府里之后,看到母亲就没有开过口说过话。

赵老太太面色不变,“亲事是我和你父亲应下的,连信物都交换过了,现在去把婚事退了,让我和你父亲的脸面放到哪里去?老大,是不是现在你当官了,你这个家我这个当母亲的也做不得主了?”

“喜姐就差一点死在京城,母亲又把她一个人扔在京城里,现在人活着回来又说亲事的事情,有些事情不用我都扯出来吧?那样大家也都没有脸,母亲只当喜姐死在了京城,就不要再把主意打到她的身上了。”赵玉珩的脸阴得能滴出水来,“母亲还认我这个儿子,日后就只管当你的老翁君,好好享福就行了,其他的事情就不要管了,不然就别怪儿子翻脸无情,哪怕被人指一个不孝的罪名,也不能让人糟蹋了我的儿女。”

赵老太太气得浑身直抖,“好啊,那你就翻脸给我看看,我到要看看你怎么翻脸。我也今儿把话放在这,这门亲事就定下了,我到要看看你能怎么样?你不要以为有了亲王府当仰仗就可以有恃无恐了,我还要去找王爷给评一下理,看看这种不忠不孝的人能不能重用。”

赵玉珩腾的一下坐了起来,“既然我的话,母亲听不进去,那也没有什么可多说的了。”

赵玉珩直叫唤了身边的近卫进来,“意行,送老太太回二房那里,跟二老爷说日后照看好老太太,年岁大了,不要让她随意的乱走,万有一个好歹他也担不起这个责任。”

“你敢。”赵老太太厉声喝道。

赵玉珩不看母亲,大步的出了花厅。

意行却恭敬不容反驳的到了赵老太太身前,“老夫人,属下送你回去吧。”

此时外面的天已经大黑了,又是被儿子赶出去的,传出去哪里还有脸,赵老太太稳稳的会在椅子上,“我今天就看看谁敢动我。”

莫氏低头坐在一旁吃饭,全当不知道眼前发生了什么事情,也不生声。

意行不看赵老太太,看向赵老太太身边的采清,“你是老夫人身边的丫头吧?若是为老夫人面子着急,就急了老夫人一下,总比让婆子强行把人送到马车上好。”

采清脸色发白,“老夫人,咱们还是先回去吧,二夫人那里怕也要担心了,咱们又没有告诉二夫人要住在这边。”

却是给赵老太太寻了个面子和台阶,赵老太太却不领情,只看着意行,“今日想送我出府,那就横着抬我出去吧。”

这真是耍上无赖了。

按理说赵老太太年岁大了,又是老夫人,自然不好强行来弄,万一有个什么谁也不敢担这个责任,赵老太太正是拿捏住了这一点,才会有恃无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