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喜却有不好的预感,若是小事钟毅不可能是这样,让她相信他,难不成是与什么样的女子有关?没有想到亲事到底还是出了差错。

正所谓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

不多时绿竹就急冲冲的跑了回来,“姑娘,出大事了。”

也不多想,就把打听到的学了一遍,“就没有见过这么不要脸的,不过是撕破了一只袖子,真以为这样就会娶她?这里可不是京城。”

绿竹骂着,又一边安慰姑娘,“姑娘,你别多想,一定会没事的,她的心思大家都看得明白,这样的人钟夫人也一定不会同意娶进府的。”

元喜点点头,“我没事。”

是真的没有一点伤心,甚至觉得松了一口气,她也不知道自己这是怎么了。

莫氏得了消息也赶来了,“喜姐,你没事吧?娘的孩子,你怎么就这么命苦啊?好好的亲事就遇到了这样的事,你放心,娘决不会让你受了委屈,那聂家不要脸,敢做出这种事情,那就自己承担得起后果。娘想好了,咱们只当不知道,看钟府怎么说?钟府还是主产娶你,那聂府那边就让钟府去解决,大不了受姑子庙去,这种下作的女儿,还说是世家的女子,真真是不要脸。”

“娘,放心吧,我没事。”元喜笑道,“就像娘说的,咱们就等着钟府怎么做吧。”

见女儿想得开,莫氏也松了口气,想到这事是在曹府出的,连带着把曹府也恨上了,又想到了二房,暗恨一定是二房做的手脚,这梁子可结大了,还真是看他们大房好拿捏,若女儿的婚事没了,她定不会放过他们。

第180章:赔罪(一)

莫氏刚从女儿院里回来,就听说黄氏来了,冷冷一笑,步子也慢了下来,“我没有找上门去,她到是先来了,我也想看看她有什么说词。”

莫氏没有急着去前厅,到是先回自己的院子换了衣服,才问向入画,“黄氏等多久了?”

“有一个时辰了。”入画见夫人起来,忙拿了披风过来。

莫氏披好后,才往外走,“走吧,咱们也过去看看,时候也不早了。”

莫氏是诚心谅着黄氏,黄氏自然知道,到也没有着急,想了一下,她还是觉定先来赵府,钟府现在正在气头上,而且她更想看赵府生气的模样,这些日子赵府一直让人捧在上面,现在终于也让他们尝尝不好受的滋味。

所以坐在大厅里等了一个时辰,也没有影响黄氏的好心情,看着莫氏进来,黄氏忙上起来,“这是珩哥的媳妇吧?打你离开京城咱们就没有见过面,这得多少年了啊。看看这人可是一点老态也没有,和当年在京城里一样呢。到了铜川之后,一直忙着找宅子,也没有功夫请你们到宅子上坐坐,到是我今日舍了脸来了,还是出了那样的事。”

莫氏一坐下,黄氏就滔滔不绝的说了起来,“你看看植哥他们宴请客人,也没有让带女客,哪里知道聂府的姑娘就来了,我还在屋里等着人呢,她却自己有了算计,就弄了那样的事情出来。到底是在我们府上出的事,我都没有脸来面对你们了,可到底这事得说明白了,不然两家有了误会就不好了。我们到铜川之后,一直没有宅子,还是这几天才找到的。府里的下人又少,总共就三进的院子,前院和后院只这么一个小角门。哪里知道钟公子就去了那,说来也巧。他是大世家出来的,怕是误以为我家的后院也是前院的,这才跑错了地方。”

黄氏说到这一脸的惋惜。

气得莫直咬牙,这哪里是来认错的,根本就是来看笑话的,莫氏知道自己要是生气,只会让黄氏越发的得意,压下心底的火气。莫氏先喝了口茶,才慢慢的抬起头看着下面的黄氏,“看您说的,这事我还不知道怎么回事,只听说毅哥在你们府上出事了,却不知道什么事,您就过来认错了,正好您给我说说是怎么回事,我也听听,别人说的也都是传出来的。到底当不得真。”

既然都想装,那么大家就装下去好了。

黄氏拍拍额头,一副才想起来的样子。“呀,你看看我,只顾着认错,到忘记这点了,还不是钟公子在我们府上把聂家姑娘的衣袖给扯下来了,整只胳膊都露在了外面。”

“原来是这事啊,我还当是什么事呢,在我们铜川姑娘可以抛头露面,在溪边洗脚也不算什么。看您说的,还过来认错。何错之有啊,不过是那点小事。要不先一听你说可吓了我一跳。”莫氏笑了,掏出帕子擦擦嘴角,“天色不早了,您在这留晚饭吧,难得来府上一趟,何况还让你白走一趟,担惊受怕的。”

黄氏可不相信莫氏是真的不在乎,“看你这孩子说的,到府上来也算是说说话,哪里能白走一趟呢,饭我就不在这吃了,还得去钟府走一趟呢,而且这铜川民风开放我是知道的,只是到底咱们都是京城里来的,可做不到这样,你这心里也得有点数,没有事自然是好的,可若是有事到时现想办法可就难了。”

最后临走的时候,黄氏还不忘记用话点一下。

莫氏笑盈盈的道了谢,送了黄氏出了府,看着马轩走远了,才呸了一口回府了,“一个老太婆不好好呆在府里,到出来看别人家笑话,落井下石的东西,自己也有女儿就不怕遭了报应。京城里出来的又能怎么样,也不看看现在什么样了,还吊着自己的身价,人最怕认不清自己的身份,你看看她自己为老不尊,还指望着别人尊重她,真真是丢人。想看我的笑话,拿我好笑计呢。”

莫氏想到一个个都拿自己当傻子,就忍不住冷笑,自己虽然性子直,却也不是谁都能算计的,莫氏心里虽然闷闷的,可也没有让黄氏占到便宜。

元喜听说黄氏来了,就担心母亲,莫氏回自己院的时候看到女儿站在院子里等着自己,责怪道,“怎么不进屋里去,外面的寒气大,染了风寒怎么办。”

母女俩往屋里走,元喜见母亲并没有生气,才笑道,“整日在屋里呆着,这不是想着出来透透气吗?正好就走到母亲这里来了,听说母亲已经送了客人走了,我就等了一会儿。到是曹府的人来了,是认错的吧?”

“他们哪里能安什么好心,是过来看笑话的,认错的一点诚意也没有,放心吧,母亲再傻也不会被他们给气到了,为那些小人生气,岂不是祸害自己呢。只是没有想到京城里的人心眼都这么坏,别人家出事还在那里幸灾乐祸。”

“是啊,所以说还是呆在这里好,在京城里整日里只知道你算计她她算计你的。”进屋后元喜先坐到了榻上,拿过上面的橘子拨了起来,“在这里能吃上水果可不多见,亲王府里对父亲这么好,也不是没有目地的,父亲可说什么了?”

“谁坐上上面的位置都不如亲王府坐上对咱们家来说是好事,而是你父亲在边关这么些年,既然不是亲王府的人,也会被人归到亲王府里,逃不开只能迎上去。”莫氏把披风交给下人,才坐到女儿的对面,也拿了个橘子,“就是这大北方,能见到水果才难得,可见亲王府还是有这个能力的,只管吃吧,府里多着呢,只是这东西火大,还是不要多吃。”

元喜吃了一口,酸酸的,到是合她的胃口,“亲父在大营,这事还是不要让他知道了,他的性子再找到人家去。”

“省得了,左右现在黄氏去钟府了,我到要看看钟在那边她还怎么得意,你钟伯母可不像我这么好说话,咱们就等着听笑话吧。”莫氏少不得得意。

元喜抿嘴笑了起来。

不多时赵渊也来了,看到儿子莫氏高兴,拉着他先是责备一番,才让人脱了靴到了火炕上,在铜川这边,窗下的榻也是小火炕搭成的。

母子三人说笑笑,赵元娘过来的时候,站在院门口良久,直到身边的丫头提醒她,她才回过神来,“咱们还是回去吧。”

身边的丫头不敢多说,跟着主子往回走。

回到西边的院子,就看到邓氏站在寒风里,赵元娘微微叹了口气,这才迎上前去,“姨娘怎么又等在外面了?我不是说姨娘的身子不好,不要总站在风里吗?”

“你这丫头,还不是担心你。”邓氏笑着拉着女儿往屋里走,“又去请安了?夫人没有为难你吧?”

“没有。”赵元娘没有说她根本就没有进院子。

邓氏才松了口气,“那就好,夫人平日里不让咱们过去请安,你也不要来回的跑了,到底的身子也薄,现在你都十五了,今年及笄之后也能嫁人了,是该给你找个好人家了,夫人昨天让人送了名单过来,我一向不出院子,也不知道哪户人家好,你也过来看看,是你的亲事,你心里清楚些才好。”

赵元娘脸微微红了起来,却还是忍不住疑惑的问,“夫人怎么把名单送到姨娘这里来了?是不是姨娘做了什么事情,而让夫人那边生气了?所以夫人才把名单送过来?”

“不会的,我一直没有出院子。我猜她是怕背什么恶名,这才让咱们自己做主,这样更好,也省着她在里面做什么手脚,原本想着今早就叫你过来,可想着早上的寒气重,这才等下午叫你来。”邓氏把名单找出来递到女儿手上,“看看有没有你听说的人家,我看着人是不错,就是家世一般,你若是不满意,我就回了夫人,让她再挑几户人家。”

“这怎么好,夫人挑的一定都没有问题,就从这里挑吧,我常年呆在府里,也不清楚,就交给姨娘选吧。”赵元娘接过名单又放到了桌子上。

看女儿对自己的亲事一点也不上心,邓氏有些着急,“元娘,你和姨娘说,是不是你心里有喜欢的了?若是有喜欢的了,姨娘一定帮你去争取,这辈子你是个庶女,姨娘已经觉得对不起你了,若是连亲事都不能选你自己喜欢的,姨娘还有什么脸对面你。”

“姨娘,你想多了,没有那回事。只是女儿想着马上要嫁人了,却没有为姨娘做过什么,扔下姨娘一个人在府里,心里也不放心。”赵元娘忙解释着。

邓氏却不相信,“你不用说了,我知道你不想给姨娘添麻烦,那姨娘现在就找夫人去,说这里没有合适的。”

“姨娘。”赵元娘急忙将人拉住,“好吧,既然是这样,那我就和你说实话,不过姨娘听后也要冷静才行,然后当什么也没有听过。”

第181章:赔罪(二)

邓氏见女儿肯跟自己说实话,这才又坐回塌上,屋里只有母女二人,赵元娘这才说出心中所想,“我不过是个庶出,嫁出去了也是嫁给庶子,也没有正八经的嫡亲的子弟,与其嫁过去过那种在人眼下的日子,到不如嫁进一嫁大户人家,哪怕是做个妾,在外面也能高人一等。”

“元娘。。。。。。”邓氏不敢相信女儿会有这样的想法,大惊失色,慌乱中抓住她的胳膊,“你可不能有这样的想法啊,姨娘当初就是这样想,才会像今天一样,你不能再走姨娘的路了,你知道吗?当初姨娘也是这样想的,嫁给你父亲总比嫁给一个平民好,可直到嫁进来之后才发现,做妾的日子根本不是人过的,男人的心不在你的身上,每天低伏做小,甚至一辈子苦守着,到底守着什么也不知道,不过是一场空。这女人啊一辈子只要嫁给一个心爱的男人就行,不管穷富起码她的心里只有你一个人。元娘啊,你听姨娘的,千万不能有这样的心思啊,我看这名单上的有几家不错,其中有两家还是嫡出,虽然只是商户,可是现在这个乱世,商户比当官的好。”

赵元娘就知道说出来也是这样,“姨娘,我不会与你一样,我不要做一个普通的妾,姨娘想一想,如果我给世子做妾呢?现在这个乱世,也只有亲王爷能名正言顺的起义,等他当了皇帝,世子就会成为太子,成为将来的皇上,那样不是一个普通的妾吗?那个时候除了皇后,所有的人都是妾,可是这样的妾却高高在上。哪个大臣见了不都要见礼吗?”

赵元娘一向平静的脸上闪过一抹狰狞,也只是一瞬间,邓氏以为自己眼花了。她那个向来温柔的女儿,怎么可能会有这样的表情呢。

让她心里大骇的更是女儿的想法。“元娘,亲王能不能成事还不知道,你现在这样算计,万一不成怎么办?”

她更没有想到女儿要给世子做妾。

“母亲放心吧,女儿心里有数,既然做了这个选择,就要承受带来的后果,我是将军府的庶女。给世子做妾也是可以的,只是看来母亲并不想把我送进亲王府,她是怕我抢了她女儿的风头,是怕将来我压过她的女儿吧?”赵元娘低下头,紧里的帕子握的紧紧的。

“夫人一定不是这样想的,只是把你送进亲王府做妾,你父亲那里也不会同意,毕竟你是将军府的女儿,怎么可能给人做妾呢,哪怕那个人是世子。”邓氏慌乱的解释。“元娘,你听姨娘的话,不要再这样想。好好的找户人家嫁了,纵然将来世子真的成了皇上,可那后宫也不是人呆的地方。姨娘当了一辈子的妾已经受够了,你不能再步入姨娘的后尘啊,而且老爷和夫人也不会同意的,你就死了这条心吧。”

说到最后邓氏的语气也强硬起来,“你还小,看的不远,我再疼你也不能由着你胡闹。这事就这么决定了,我看那家有一户姓林的人家不错。虽是商户,可是嫡子。家里只有一个未嫁的小姑子,等嫁了人家里人口也简单,日子也好过。一会儿我就回了夫人去,就选林家了。”

“姨娘,我若不想嫁,姨娘这样做也没有用。”赵元娘淡淡道。

邓氏错愕的看着女儿,“你见不到世子你能怎么办?我到要看看你有什么能耐,这些年来是我看错你了,到不知道自己亲生的女儿会有这样的心思,我管不得你,只是个姨娘,说的话你也听不进耳里,你也要想好了,真有一天你出事了,我也保不了你。”

邓氏说着说着伤心的哭了起来,“这真是报应啊,当年我救了你父亲,看他英俊又是将军,就生了私心,破坏了别人之间的姻缘,结果自己遭了报应不说,就是连自己生的女儿也了步自己的后尘,这不就是报应吗?若真有一天你惹出什么祸来,我救不下你,只能随你一起去了。”

赵元娘不语,只静静的坐着,直到邓氏自己哭完了收住了声,她才把帕子递过去,“姨娘觉得女儿嫁出去日子就能好了吗?在别人的面前女儿永远都是将军府的庶女,这个身份会跟着女儿一辈子,女儿不想再过那样的日子,也不想再忍了,这也是女儿唯一的机会,求姨娘看在生了女儿的份上,帮女儿这一次吧,从小到大女儿从来没有求过姨娘什么,只这一次,求姨娘成全。”

语罢,赵元娘起身跪到了邓氏的身前。

邓氏咬着唇,“元娘,你告诉我,你是不是真的决定了?你真的不后悔?”

赵元娘抬起头坚定的点点头,“不后悔。”

“好,那我帮你,就是拼了这么条命,我也帮你达成心愿,只是事成之后,你就真的只剩下你自己了,你靠的也只有你自己了。你起来吧,先回去吧。”邓氏扭开头,不愿再多看女儿一眼。

赵元娘知道这次伤了邓氏的心,可她真的不甘心就这样过一辈子,给邓氏磕了三个头,赵元娘起身才出去,出了屋子,还能听到邓氏隐隐的哭声,她的步子顿了顿,大步离开。

钟府那边,康氏看着黄氏,也不等黄氏开口,就直接质问起来,“好好的我们毅哥到府上去,怎么就衣衫被小厮给弄湿了?我听毅哥说是小厮让他去角门后面换衣衫的,老夫人,看来你得给我们钟府一个说法啊,我们毅哥可是定了亲的人,这连日子都定下来了,结果出了这样的事情,好在只是衣袖破了,不然真让我们负责作,我们也不能娶两个媳妇进门啊,而且我就没有打算给我们毅哥纳过妾。”

“还有这样的事情?是下人让府上的公子去的?我怎么不知道?哎呀,那一定是有什么让弄的,你看看我就说好好的,怎么就出了这样的事情呢。”黄氏心下大惊,面上又一副惊呀的样子,哪里敢承认,“不是我说旁的,我们府上弄的宴会,又怎么会做那种事情呢,这可冤枉啊。”

黄氏就又把在将府里说的说词说了一遍,“你看看这是别人在我们府上有心算计,我们也拦不住啊,就是我们都被扯到里面了。再说钟府与赵府的亲事都定了,谁不知道,再动那样的心思,哪里还有脸见人啊。”

黄氏在这里报屈,心里却更委屈,明明是自己女儿的好事,被那个贱人给抢了去,她不没有说理的地方呢,不过又有些后怕,真是没有自己女儿抢了这亲事,不然看钟夫人这样子,非要杀人不可。

康氏冷笑,“我还不知道什么时候前院和后院下人能说不清楚,不过老夫人今日过来也好,那咱们就把话都说开了,聂府那边怎么想我们钟府不管,想让我们负责也不可能,老夫人在我这里解释这些,还不如去聂府把这个信送过去,就是我家的毅哥这辈子娶不到媳妇,也不会娶一个满心算计的人进门,天色不早,我就不多留您了。”

康氏说完眼皮一耷,也不多说。

黄氏造了个大红脸,“那我就先回去了。”

却没有应下去聂府的事。

康氏自然听出来了,也不多说,左右聂府找到府上来,她自然会把话再说一遍,聂府想负什么责作只管找曹府去,谁让人是在曹府出的事呢。

出了钟府之后,黄氏才阴下脸来,一路骂骂咧咧的回了府里,曹老爷正等着,看人脸色不好,“钟府怪罪了?”

“钟府说不会负责,聂府爱找谁找谁去,让我去给聂府送个府,真是不知量力,我又不是给钟府跑脚的。”黄氏在丈夫面前,脸上的怒气才收敛了些,“聂府敢这样算计,就是奔着这门亲事呢,这钟府来个死不承认,到时聂府还不找到咱们身上来。”

“找到咱们府上来也没有办法,谁让这事是在咱们府上出的。”曹老爷也泄了气,坐在榻上不语,良久才道,“先看看聂府怎么说吧,实在不行就让老大媳妇回娘家求着帮帮忙,只要赵府那边松了口,一切就都好办了。”

“指望着老大媳妇?我看还是算了,今天出事后她就一副怨这个怨那个的,根本就没有想着帮出个什么主意。”黄氏想着这个就有气,“现在能靠上她了,她又拿起娇来了,以前老爷还只怨我做的不好,也不想想这一个巴掌哪里拍的响。”

“行了行了,你就去跟她说,是我让的,我就不信我的话还不好使。”曹老爷不耐烦的打断妻子的话,“没有一件顺心的事,这样的家哪里还能呆。”

怒气冲冲的丢下话,曹老爷起身走了。

黄氏冷哼,“那得看你说话好不好使,我看说了也是白说,不信咱们就走着瞧。”

黄氏自然是希望赵元绮不要应下,只有这样一来,以后丈夫都会站在自己这边,这个儿媳妇日后还想在自己的面前拿大,那也不可能了。

第182章:夜探(一)

夜里,钟毅拉着李习安买醉,最后是被李习安身边的侍卫送回的钟府,夜色下,李习安一个人独步在街道上,冷冷清清,这些年来他早就习惯了,可此时心里却一直放不下一个人,也不知道她听了这个消息会怎么样?

心里犹豫,脸上的步子却没有犹豫,人已往赵府而去,借着月色探进了后院,只见那窗口的灯还亮着,里面不时的有说话声传出来,李习安就靠在后窗后静静的站了下来。

“姑娘,若是聂府一直不依不挠呢?那怎么办?难不成让她进府当妾?钟大哥怎么可以纳妾呢?老爷都没有纳妾呢,那姑娘怎么办?”绿竹越说越急,“奴婢看钟大哥要是纳妾,姑娘就不要嫁,我听房妈妈说,房里有小妾的,府里的日子就不会安静,特别是那些妾还想着办法往上爬,聂家的姑娘也是大世家出来的,哪里会甘愿当妾。姑娘要是嫁过去了,还不得被他们京城里那些女子的小心思给绕进去?”

元喜抿嘴笑,“我发现到京城走一趟,咱们绿竹到是聪明了,只是你说这婚都定了,岂是咱们说不嫁就不嫁的?还是你有什么好办法?我也想听听。”

绿竹哼了哼,“姑娘也不必拿奴婢打趣,左右有老爷,管什么定不定亲的,反正又不是姑娘的错,谁让钟大哥去扯人家的袖子。”

说到最后多有不争气的味道。

元喜忍不住笑了起来,“好了好了,大半夜的你快去歇着吧,你家姑娘我还没有烦心呢,到是把你急成这样,传出去也不怕被人笑话。”

“奴婢也是满心的担心姑娘。奴婢还打趣奴婢,那奴婢也不管了。”绿竹跺跺脚,“夜深了。姑娘也早点歇着吧,别累坏了眼睛。”

“知道了。你再这样唠叨下去,可就快成老妈子了。”元喜也收了手里的书,“以前没有翻这些书,到不觉得什么,现在拿起来却觉得里面的内容到是有趣。”

绿竹把帐子放下来时,还忍不住笑着接过话,“姑娘看的是游记,自然是有趣。若是那些女训,在京城里可不见姑娘这样看到,到是拿到书就打瞌睡。”

元喜眼睛一横,绿竹已经笑嘻嘻的跑了,元喜摇了摇头,才靠近枕头里,却是一点睡意也没有,无意中听到外面有轻咳声,元喜一惊,坐了起来。

却没有敢问是谁。心里有一抹猜测,却是不敢确认,只静静的听着外面的动静。

直到窗子被叩响。元喜才确定自己猜对了,几个大步就到了窗边,“谁?”

却又后悔了。

压下自己激动中带着欢喜的声音,又沉重道,“是谁在外面?”

“是我。”良久的沉静之后才开口。

“我已定婚,不知世子深夜来有什么事?”元喜深吸一口气,静声问道。

“呵呵,你也在乎这些规矩了?”外面传来低低的闷笑声。

元喜大恼,一把推开窗。“我怎么不在乎这些规矩了?到是你大半夜的总往女子的闺房跑,可没有听说过有这样的规矩。”

窗外。李习安靠着枯树枝靠着,双眼在黑夜里闪闪发亮。“怎么抛头露面了?这可是不守规矩了。”

“世子来有什么事?”元喜瞪着他,“我抛头露面还不是拜世子所赐。”

“大半夜的刚和钟毅喝完酒就过来看看你,他喝多了,一个买醉了,我到要看看这边是不是也在伤情,原来到是我想多了,那就算是我白来了。”李习安一脸的笑意。

元喜看得牙直痒痒,“劳世子惦记了。”

原本以为说完了这话,人就要走了,可是看着李习安还靠在那里,元喜咬了咬唇,“世子还有事?”

李习安的眼睛闪闪发亮,“我明日就要走了,若是你不愿嫁,就等我回来娶你。”

“什么?”元喜一时之间没有明白他说的什么。

李习安却是身影一闪,人就不见了。

“混蛋,谁要嫁给你。”元喜反应过来之后,才恨意的跺跺脚。

可哪里还有人听她说什么,人影早就不见了。

元喜却被他扰的睡不着了,好好的怎么又要走了?去多久?这人说话怎么颠三倒四的?带着满肚的问题,直到天快亮了,才沉沉的睡了过去。

绿竹一大早进来的时候,就看到窗还打着,吓的忙去关上,又到了床边探了探,忙往外走,不多时房妈妈也跟进来了,“好好的怎么就打着窗子睡呢,现在发烧了吧?”

说话的时候,人已到了床边,一摸元喜的额头,大惊,“这么烫,快去夫人那里,请了亲王府的周太医来吧。”

别万一真的是中了毒,那可就不好了。

房妈妈担心这个,绿竹担心的也是这个。

得了房妈妈的话,这才往夫人的院子去。

莫氏听了女儿病了也是一惊,忙让人拿了赵玉珩的贴子送到亲王府,这才急急的去了后院女儿那里,一路上也听绿竹说是开了窗睡的,莫氏到也没有怪下人,自己女儿的脾气她还是知道的。

元喜虽在发烧还是醒了,迷迷糊糊的,“娘,我没事。”

“你这孩子,怎么睡觉还开着窗,真以为是夏天呢?自几个儿的身子也不在乎,你是不是要让娘为你操碎心?你弟弟刚好,你这要是有事,那可怎么办啊?”莫氏心里也担心女儿是中毒。

元喜笑道,“哪里知道吹了点风就感了风寒了。女儿没事,娘再这样胆心,到让女儿心下愧疚了。”

莫氏忙扯被子给女儿盖上,又嗔怪她,“生病了就好好的躺着,不许乱动,等周太医来了把过脉再说,现在你就好好的躺着。”

莫氏来了没有多久。那边周太医就急急的赶了过来,莫氏也没有料到会这么快,可是一想到儿子的事情。现在也有些明白了。

好在摸过脉之后,只是风寒。并没有旁的大事,周太医都松了口气。

开了药之后让人去抓,这才告辞。

莫氏也松了口气,“还好只是风寒,那你就好好的养着,按时吃药,不许在贪玩,在自己不珍惜自己。那我可就拿你身边的绿竹发落了。”

虽然母亲是半玩笑的话,元喜也知道是真的,“娘放心吧,我知道。母亲现在有身孕,女儿身上的病过到母亲身上就不妥当了,母亲还是回去吧。”

房妈妈也在一旁劝着,“可不是,夫人快回去吧,肚子里的小主子可要紧。”

莫氏耐不过两个人的劝,这才又嘱咐一番回去了。

元喜应付了母亲这么久。也累了,跟房妈妈说几句药好了叫她,便又沉沉的睡了过去。元喜这一病赶的又是这个时候,钟颜一得到信就来了。

房妈妈在外面拦着他,“钟公子,我家姑娘正睡着,你现在进去也不合规矩,公子还是回吧。”

“元喜的病怎么样了?好好的怎么感了风寒?”钟毅一脸的焦急。

“姑娘说晚上热,才开了窗睡,这才着了风寒,钟公子不必担心。”房妈妈到也没有说假话。

钟毅却是不相信。总觉得是因为他的事情,而惹恼了元喜。这才让她大恼而气得生出了病来,心里着急却也没有办法。只想着要把聂家的事情解决了,再回来和元喜认错才行。

另一边,李习安却带着一队黑色铁骑往京城方向而去,只留下一片尘烟,李习安走的早,并没有人注意到。

钟府里却没有时间顾及那个,聂府的人已经找上门来了,康氏看着聂府的阵势,笑道,“这么多人来,看看我到有失远迎了,这也没有见过,到是不知道都是哪?”

“哪位不重要,只是昨日府上公子做的事,夫人想来该知道吧?只可惜我们聂府也是百年的世家,竟没有料到出了这样的事情,只是不知道夫人打算怎么处理这件事情。”开口的正是聂夫人。

康氏扫了一眼,慢慢的抬起头来,“噢?那件事情啊,我到是听说了,到也没想怎么样,到底两个人之间也是误撞到一起,这事在我们边关可不是什么大事,看看夫人说的,这事我原本是没有放在心里的,没想到让府上这般苦恼。既然说了这事,那我就今日把话说开了,这事在我们铜川这不算什么事,我家毅哥也是定了亲的,在说细说起来我家毅哥那也是为了救你们府上的姑娘,这才伸手拉人,哪想到就偏扯到衣袖了呢,从古至今也没有听说过还要救命恩人负责的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