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不高兴卫氏,卫氏也是王妃,莫氏哪里敢担当起她的认错。

莫氏走了,其他人还存着与王府结亲的心思,自然是不会走的,到是莫氏一走,到给了她们机会,各个使足了力气巴结卫氏。

卫氏被莫氏母女这样一拧和,心里更发的不甘了,目光在几个姑娘的身上扫了一眼,“妹妹都好福气,有这样的好女儿,要是我也有这么个女儿就好了。”

“看王妃说的,等世子成亲了,世子妃岂不是跟你的女儿一样。”黄氏笑道,“娶一个自己喜欢的儿媳妇,就跟有个女儿一样。”

这话正中卫氏的心里,笑道,“可不是这个理,不过到底世子的婚事,我也做不得主,正妻做不主,将来世子继承了王爷的爵位,纳个侧妃什么的,我到是可以做主。”

众人一愣,程氏先忍不住开口,“世子妃可是定下了?”

在这些人当中,也就是他们几家有嫡女的才有资格,至于易府,程氏根本就不放在眼里。

“我这到不清楚,只知道王爷心中有人选了,是哪家却不知道。”卫氏悠悠的叹了口气,“所以说我才羡慕妹妹们,有这样的好女儿,到像我连娶什么样的儿媳妇都不知道。”

“王妃说笑了,你是王妃,王爷定会和你一起商量的。”一听正妻无缘,众人也没有先前那般热络了。

只有赵元婉的心再一次沉了下去,此时她可以很肯定王爷定下的人是谁了?一定是赵元喜,不然王妃怎么可能这样大伯家呢,如今哪家不想巴结着大伯父家?

很过了午饭,众人这才散去。

卫氏没有算计到元喜,面上没什么事,暗下等回了自己的屋,看到陆嬷嬷和那个丫头,就阴下脸来,“不是让嬷嬷把人处置了吗?怎么人还在这里?”

陆嬷嬷神色一愣,随即知道了王妃心里的想法,“奴婢知错。”

小丫头一听,慌乱的跪下,“王妃饶命啊,奴婢一切可都是按王妃的吩咐做的。”

“本妃是吩咐你做了,你却把事情给办砸了。”卫氏挥挥手,陆嬷嬷一个大步上前,用力的扯起小丫头就往外面走。

卫氏也知道这样一来,怕是日后那些丫头更看不起她这个王妃了,可是若不处置了这个丫头,王爷那边也交代不了,现在最重要是把王爷那边的疑心先压下去,其他的只能再想办法。

书房那边,李仁听到王总管的回报之后,“嗯,盯着王妃那边的动静,她做什么都不必拦着,随时向我报告。”

王总管知道王爷的想法,应声退了下去。

却为王妃惋惜,这些年了王妃怎么就不知道老实呢,再不知道收手,王爷这次可是要下狠手了,只希望她能早点醒悟,将来还能是这个府里的王妃,若不然…

卫氏根本不知道她已经被李仁盯上了,经了这件事,却也不敢再动,一直看着李仁那边的动静。

ps:各种票票都要啊,请给八八投票吧,这个月,粉红票之类的,谢谢大家了,今天还有一更啊

第128章:喜事(一)

莫氏带着元喜回家的路上,在马车上就忍不住骂了起来。

“难怪这些年来她一直不得王爷的心,看看她办的这些事就知道为什么了?王爷是个办事堂堂正正的人,这样的男子哪里会喜欢那种有心机的女人。当年要不是先王妃临死的时候,求王爷娶她的妹妹为妃,王爷又怎么会娶她当继王妃?这些年一直没有身孕,也不想想是怎么回事,好在她还没有身孕,若是有了,世子现在还不知道能不能活在这个世上呢,到是王爷有先见之明。”

元喜听了母亲在一旁唠叨,忍不住笑道,“娘,哪有当着女儿的面说这些的,娘也不怕传出去,别人笑话咱们。不过我到是奇怪王妃为何要这样做?平日里我也没有与她接触过,她这样一弄,到像是我碍着她什么事了,才想针对我一样。”

莫氏的身子一僵,“别瞎想,我看她是看你的名声那样,却又有钟府来说亲事,是嫉妒你。再看看她,当了这些年的王妃,哪有一点的风光?不过是王府里多养一个人罢了。连个孩子也没有,又被王爷不喜,就是连世子的婚事都做不得主,当她是想找个人来欺负一下,她的心里才能舒服了。”

元喜想了想,到也有这样的道理,“看来我真是命不好,谁都想拿我来捏了捏,不过这次她到是希望了,被我这样一弄,解不了气,还要再气上一翻。”

莫氏就忍不住笑了起来,“可不是,正是这个理。活该,这可是她自找的,怨不得旁人。到是你。还真喝那么多的酒,小心你父亲知道了说你。”

女儿有那个爱喝酒的小爱好,莫氏是知道的。也知道是在丈夫那里养成的习惯,在大营里。她看不到的地方,还不知道女儿怎么喝酒呢。

元喜抿嘴笑,“母亲可舍不告诉父亲。”

莫氏点点女儿的头,“你也眯一会儿,到了府里我再叫你,喝了这么多的酒,你都快成酒鬼了,日后嫁了人再这样。也不怕把夫君给吓跑了。”

元喜只笑着不说话。

等到了府里的时候,忍冬把三房送来的喜贴拿了出来,原来是鹤哥与易府二房的婚事,定在了这个月的十五那天,莫氏点了点头,她是不打算去的,只想着到了那日派个丫头过去送了东西便可。

不过三日后,赵老爷子让人叫了赵玉珩去了二房,“你三弟家的鹤哥要成亲了,这也是咱们赵府这些年来第一件喜事。眼下也就得你这个当大伯的给出头了,把婚事给办的热热闹闹的,看着把你在铜川这边的同僚都请过来喝喜酒。这样也热闹热闹,到底三房在这边认错的人不多,现在也是你当大哥帮衬的时候。”

“我哪有什么同僚,到是军中的将士很多,带着他们来吃酒我到是不怕,只是怕三弟到是要多备些酒来,会舍不得。”赵玉珩的话里意思,让赵老爷子黑了脸。

大营里的将士都是些粗野的汉子,带一群人过来。都能被喝穷了,那喝酒不是一杯杯。怕是要一坛子一坛子的,偏赵老爷子的意思是带些官过来。而儿子却说要带将士,他怎么能不生气呢。

“老大,你是不是就真以为我治不了你了?大不了我拼了这条命,也要去王爷那里把事情说说,你不念亲情,没有一点容人之心,对亲人这般冷血,不知道王爷知道了会怎么样?”

“父亲只管去便可,儿子没有话可说。”赵玉珩淡声开口,他是真的不在乎,“至于说亲情,当初我把女儿送回京城,却差点让亲人把她逼死,那时父亲怎么没有想过亲情?若不是京城暴乱,此时父亲也不会跟我低头吧?我那几个弟弟也不会跟我低头吧?这些事情不用我多说,父亲心里该明白,我没有落井下石,已经算是念在亲情的份上了,父亲就不要再逼我了,儿子不能被一个孝字压得去与逼死自己女儿的人和颜悦色。”

“老大,事情已经过去了,喜姐现在不也好好的吗?你就真要与你几个兄弟生疏到像陌生人一样吗?”赵老爷子压下心底的火气,竟可能语气和善的劝着儿子,“当初也是我的错,只是等我从庄子上回来的时候,事情都出了,要说这事要怪也只能怪你母亲,与他们几个都没有关系,若不是你母亲拿着孝字去压着他们,他们哪里会做这种事情,这种事情对他们也没有好处,不是吗?眼下他们向你低头认错,你该给他们一个回改的机会不是吗?”

“这件事情就不必在说了,父亲若没有旁的事情,我就先回去了。”赵玉珩站起身,对着一旁的赵玉舒点点头,转身走了。

赵老爷子瞪着儿子的身影,愣是不知道要说什么。

赵玉舒一次次看着父亲失面子,早就从开始的尴尬到麻木了,听着父亲的骂声,更是一点反应也没有,等父亲骂累了,才劝了几句回自己的院子。

冯氏看到丈夫的样子,笑道,“每次大哥过来,老爷都是这副样子,我猜一定是父亲又被大哥给气到了,在那里骂了。”

赵玉舒觉得没有面子,转了话题,“三房的日子也越来越近了,那边也不知道能不能忙得过来,得了空你也过去看看吧,能不能看上什么忙。”

“我哪里敢去,老太太一听说三房要办亲事,就让我抓紧办五弟的婚事,宅子现在收拾的也差不多了,只差定日子了,老太太的意思是与三房同一天办,这样客人都是三房那边招待,也省了一笔的钱。”冯氏都说不出口,“也不知道老太太是怎么想的,怎么能想出这些事呢,我可没有脸和三房说这个,再说哪有让兄长出钱给弟弟娶填房的?这事传出去岂不是让人笑掉大牙?”

“老太太越发的糊涂了,她说的事你也不必当真,尽可能劝着,实在劝不住也不要去帮她,让她自己折腾去。”赵玉舒没有想到转移的话题更让人尴尬,“不过是娶个填房,我看等三房的事一办完,就把五房的事情办了,请几家相熟的来就行了,摆上几桌也花不了几个钱,这事我去跟母亲说。”

赵玉舒也觉得这事冯氏劝不住,冯氏也没有拦着,任丈夫去了老太太那里,赵玉舒先关心了一下赵老太太的身子,最后才提起赵玉樊的婚事来。

“老五的婚事也该办了,我看着等三房的喜事一过,就找几家相熟的摆几桌就行了,不过是个填房,又出了丢孩子的事情,到底弄的太热闹了也不好,母亲也该为老五以后的事情想想,毕竟他日后的路还长着呢,母亲也不能陪他一辈子,名声至关重要,也关系到他日后的交友圈子,不是吗?”

赵老太太沉着脸看着二儿子,“你说的也有道理,只是到底是成亲,只摆几桌是不是太冷清了?咱们不在意,那文家怕是不会同意,他们的可是未出嫁的姑娘。”

“哼,当初他们同意这门亲事,就该有准备做填房的觉悟,若真想像嫁姑娘一样,大可以不找咱们家老五。”赵玉舒提起这个就有气,“母亲也不要处处随着老五的性子,你再这样宠下去,他就真的完了,还不如趁现在让他有觉悟的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当初拿了五千两银子,宅子没有买成却花银子去买首饰送人他还以为咱们是当日京城里的丞相府不成?再这样大手大脚花下去,有一座银山也不够他花的。”

赵老太太的脸微微犯热,“他也是大手大脚惯了,你是当兄长的,要多多给他讲道理才是,从小到大他也没有吃过苦,要改也得慢慢的来。”

“我不过是给母亲提个醒,我想管他他也要听才是。”现在谁能管得了他。

赵玉舒后面的话却没有说出来,赵老太太也知道儿子被宠坏了,“当初你大哥每年拿五千两银子的事你也该知道,我想着把这银子留给小五,你刚刚也说了,他不争气,要是连银子都没有,我真怕他日后窘迫的连饭都吃不上,把这些银子给他傍身,就是有一日我去了地下,也能放心了。这话我没对其他人说,他们定会觉得我偏向小五,你们都是我生的,我自然想对你们都好,你们也不用我担心了,独小五我是放心不下的。今日我把这话跟你说了,老二你是怎么想的,就说句实话吧。”

“母亲,这些银子大哥不是说要拿出来给难民吗?你真的不在乎大哥的想法了?”再说这银子小五也根本守不住。

“我不给,你大哥还能抢不成?这个你就不用担心了,我现在跟你说这些,就是想着等有一日我去了,我就把银子放在你那里,你每年给他二千两,够他用的便可,不然都给了他,我怕他也守不住。”这才是赵老太太最终的目地。

ps:为什么我的票就不涨呢。。。。。。啊啊啊,

第129章:喜事(二)

赵玉舒万没有料到母亲有这样的打算,心里又徒然升起一抹怒气来,“母亲,你这样做有没有想过儿子会有多难?其他的兄弟又怎么看儿子?岂不是觉得儿子与母亲一起贪下了大哥给的银子?这事我不能做,母亲还是找别人吧。”

这些年来母亲胡闹,就是现在都没有地方可去,要二房养老,难不成这样做母亲还不知道知足吗?不但没有一点省心,却还要把他推到这样的境地,赵玉舒心里一阵阵的失望。

赵老太太看儿子拒绝自己,诉起苦来,“小五这样,除了你我还能交给谁?你们兄弟几个当中,也就你是最孝心的,性子也是最好的,心地也不坏,其他的那些哪个没有私心,只怕我的银子一递过去,就不会吐出来,小五更不要说能要出来了。不然这么一大笔的银子我哪里放心交给你?我也知道你在担心什么,你担心的那些事情大可放心,我把银子放在你这里,只告诉小五,不被外人知道,以后每年你给小五两千两银子,只说是当兄弟照顾他给他的,外人也不会多想。这样你还能博得一个好明声不是?”

赵玉舒不是三两岁的孩子,哪里会被这几句话给骗了,一脸的失望之色,“母亲,你真当外人都是傻子?我有多大的家底,外人也能猜个七八,你手里有多少银子,现在这几房也是知道个大体的,你若去了银子却没有了去向,而我每年都给小五银子,其他几房怎么说?一定说是母亲把银子给我了,与我达成了什么协议,这才会每年给小五银子。二千两银子不是小数。纵然兄弟之间的感情再好,我这样的从哪里每年拿出两千两给兄弟?”

单是赵玉舒自己这关都过不去,更不要说其他几房那样精明的算计了。一眼就能打透,明明他什么便宜也没有占。怕到时还会以为他贪了银子呢,偏这些年他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情,还要背上这样的名声,受人指责和猜疑,心里怎么能舒服了。

赵老太太见儿子几句话就把事情给分析透了,面上也不由觉得无光,“不过是让你受这点委屈,帮小五一把。你就这么推三堵四的,真要是我不在那天,还不知道你怎么对小五呢。”

“母亲也不用说这些话,我对小五怎么样,所有人都看着呢,眼下他都成家的人了,咱们也都分家了,他却还住在我这里,像大爷一样的被养着,我这个当兄长就算可以了。不然母亲去细想一下,哪家兄长会这么好说话?”赵玉舒觉得自己不能再软下去了,母亲只会越发的得寸进尺。

“那你就是不想帮小五了?老二。你太让母亲失望了。”赵老太太抹了抹眼角的泪,“我知道你是不喜欢我们呆在这里,你放心,等小五成亲了,我就搬过去他那边住,不在这里碍你的眼。”

赵玉舒低着头,“母亲爱怎么想就怎么想吧,儿子该作的都做了,母亲还觉得儿子做的不好。儿子也没有办法。日后若是在小五那里住的不习惯,母亲还可以回来。到是小五的亲事母亲看看定在哪天。也好让冯氏下手准备,虽然只准备几桌。到底也要忙几天。”

“就与三房同一天吧,让客人都到三房那边去吃饭。”没有一件事情顺心的,赵老太太也给儿子们填上堵来。

“这事我做了主,还是我把三弟叫来,母亲和三弟三弟妹说吧。”赵玉舒说完起身走了。

赵老太太阴着脸,“你们一个人的不让我痛快,那你们也不要痛快了。”

三房那边正准备着娶亲的事情,高氏一听老太太找他们,就暗下有不好的预感,先找赵玉然对下了口供,“不管母亲要你做什么,老爷先想想咱们这个家再应下也不迟。”

赵玉然拍拍妻子的手,“放心吧,一切我心里都有算计。”

夫妻两这才去了二房,赵老太太显然等急了,看到三儿子来的慢了,心情自然不好,不过想到还要求三儿子,到也没有刁难他。

“鹤哥要成亲了,这是好事,我这个当祖母的也没有什么好东西,让人找了几件好的瓷器出来,一会儿你们走的时候带上吧。”赵老太太一开口,到是把高氏吓了一跳。

先不说旁的,老太太向来是个小气的,哪里会拿东西给他们分,可突然就主动拿了东西出来,她没有一点高兴,反而越发的警惕起来,只觉得这次来一定没有什么好事。

先送了礼,赵老太太这才开口,步入正题,“小五的亲事在路上就定下了,文家那边也催的急,可小五就这么一个人,办喜事也没有几个人,我想着两家一起办吧,一起在你们三房那边招待客人,这是二百两的银子,算是小五那边客人吃席的席面钱,你们也不要觉得少,到底眼下你们当兄弟的也该帮帮才是。”

赵老太太又是拿东西又是拿银子,根本不给三房拒绝的机会。

高氏暗暗着急,“母亲,这两家一起办可怎么办?我这到是没有办过,是五弟先拜堂,然后鹤哥再拜吗?那拜过堂之后,新娘子送到哪里去?我们三房的宅子,也就有两间客房,总不能让五弟和子弟妹新婚第一天的洞房就在客房里过吧?”

招待客人吃东西到没花不了多少钱,左右这二百两银子也够了,可是人送到哪里去?

赵老太太眸子微闪,到没有料到高氏还挺精明的,“正像你说的,这新婚第一天也不能住客房,可也不能拜过堂就送回小五的宅子,我想着看看能不能把这席面摆在小五的宅子里,你们各自在自己的宅子里拜堂,客人先在你们那里参加完观礼,再到小五的宅子,观礼后一起吃饭。至于礼金是你们三房的还是你们三房的,这边也不会贪下一分。”

这根本就是让他们出银子,给五房争脸面去了。

高氏气得身子微微颤抖,“那到时不参加五弟婚礼的客人怎么办?这样总不能强让人去参加五弟的观礼吧?”

到时又让人怎么看他们三房?

老太太真是好算计,知道没有人去五房,就把主意打到了他们三房的头上来。

赵玉然的脸色早就难看了起来,“这事不成。若是几摆几桌,这二百两银子也花不了,母亲还是把这银子给大嫂,让大嫂张罗席面吧。这样也省得麻烦,让客人两边的跑,而且就像高氏说的,有不去五弟那里参礼的,让客人怎么办?也没有这样办喜事的。”

“老三,你这是不同意了?”赵老太太的声音尖锐起来。

“这事我不能同意,母亲对我不满也没有用。”赵玉然腾的一下站了起来,看向一旁的高氏,“鹤哥成亲要准备的事情很多,咱们也回去吧。”

“老三,你可要想好了。”赵老太太看软的不行,不来了硬的。

“母亲,这事你问过五弟了吗?就是你同意,五弟也不会同意,他是决对不会委屈文家姑娘的,再说这些我也跟客人没法交代,你就不要逼儿子了,全当儿子不孝吧。”赵玉然凄然的丢下话,先走了出去。

高氏自然是一刻也不想多留,福了福身子追了出去。

左一个不行,右一个也不行,赵老太太恨的摔了东西,才让心里舒服了些,听到外面说五老爷来了,赵老太太也没有精神,看到儿子一脸的笑脸进来,心里越发堵的慌。

“怎么?没有给文家的姑娘送东西去?到是有空到我这里来。”想到儿子拿了银子不买房子,先买东西送别人,她的心里就不舒服。

“母亲还在生儿子气呢?儿子送东西时可说了是母亲送的,文慧别提多高兴了,还说日后要好好孝顺母亲呢。”赵玉樊嘻皮笑脸的坐到赵老太太的身边,“听说今天大嫂带着喜姐在亲王府丢了脸面,看来也不是所有人都巴结着大哥呢。”

赵老太太微微挑眉,“是怎么回事?”

赵玉樊就把自己听到的说了一遍,“看样子王妃是要给世子挑世子妃了,文慧说她侄女虽然没有去,可王妃也派人送了东西过去呢。”

能攀上亲王府自然是好事。

“那还不错,看来王妃有有意文家的。”赵老太太点点头,“如此你也该好好表现才是,借着文家靠上亲王府,看以后还有谁小看了你。包府现在靠上了亲王府,只怕越发的得起意来,你也要争口气才是。”

见母亲不在生气,赵玉攀笑道,“儿子知道怎么办,母亲就是放心吧,所以才想着什么时候把亲结了,而且也不能太简单了,虽然是填房,可到底文慧还是个姑娘,儿子不想委屈了她,到时在文家那边也好交代。”

听儿子这么一说,那赵老太太先前那样的打算就全都落空了,而且也觉得为了儿子将来着想,不能让文家那边挑出理来,咬了咬牙,只能舍出些银子来了。

ps:投票票的丫头们,你们都是好孩子,哈哈,大家这个月多给八八投票啊,前几个月没要票,这个月就多要几次了,大家别烦啊。

第130章:攀比(一)

既然决定要自己办婚事,赵老太太便叫了冯氏过来,掏了一千两的银子出来,冯氏看了挺惊呀的,五房原本人就少,老太太却拿了这么一大笔银子出来,暗想难不成是被他们二房和三房给气到了,才舍了这么多的银子出来?

“原本我是只打算拿二百两银子出来办老五的婚事的,可如今看着文家怕是要得亲王府的青寐了,王妃给文家大房的姑娘送了东西过去,将来文家的姑娘要是嫁进了亲王府,老五那边还要靠过去,所以这文家的亲事就不能弄的太寒酸了,将来老五还要靠文家呢。这一千两银子就当是为了日后铺路了,你看着去张罗吧,三房不是定在十五了吗?我看着十六那天的日子也不错,就定在那天吧,各府的贴子也都送过去,相信文家的事情咱们知道了,别人家也知道了,这老五的亲事来的人就不能少了,不看在老五还要看文家呢。”赵老太太说起话来底气也硬了。

冯氏一听就明白了,面上笑道,“既是这样,那我就去张罗了,文家那边也该让人送个信才是,成亲也不是咱们家说定下日子便可以的,总要他们同意才行。”

“他们的女儿也不小了,哪里会不同意,你就去办吧。”赵老太太一点也没有担心。

冯氏却不这么想,以前文家可以不在意,可现在不同了,文家到底与以前不同了,这婚事到底文家怎么说还不一定呢,冯氏知道在老太太这里多说也没用,只等得了文家的信便再多说,也省着老太太觉得她是看不起老五。

拿了银子之后,冯氏回到自己的院子。就让身边的兰心去文家送信,回来之后,兰心一句不落的把文家的话说了。“文夫人说,这叔侄一同成亲。哪有当叔叔的把婚事办在侄子身后的,让咱们看看能不能赶一赶日子,把日子往前提提。其实文夫人原本是没有什么说法的,到是文家的姑娘在一旁提出来的,文夫人没有拦着,奴婢就回来回话了。”

冯氏冷冷一笑,“我就知道她会拿娇。”

不然又怎么会出还没有嫁进来,就先解决人家孩子的事情呢。

“老太太哪里会不同意。只要是老五的事情,何况还是这点小事,你去回个话吧,我就不动了。”冯氏支使了兰心过去,“把在文府的事情都说了,让老太太也知道一下,她这新娶的五房儿媳妇有多娇气。”

兰心笑着应声退了下去,直接去了赵老太太那里,兰心本份的把文府的事情说了,赵老太太听了少不得又骂了一顿。却也让兰心告诉冯氏,把日子提到了十三。

冯氏听了之后,又是好气又是好笑。“这离十三还有几天了?老太太到真是自己不弄觉得轻松,以为成亲是过家家呢,也不想想要准备多少东西。罢了,你再去文府送个信,既然文府这么着急,婚礼上有什么不周到的地方,到时咱们也能有借口。”

这一天兰心跑了两次文府,当天就传到外面,各世家暗下里少不得又笑话文府一番。文夫人知道之后,已经不像先前那样动怒了。

“罢了。总过不了几天就把她嫁出去了,日后是好是坏就是她自己的事情了。她想怎么做我都没有拦日,日后怎么样她也怨不起我这个当母亲的,只要她自己不后悔便行了。”对于女儿,文夫人是一句话也不想多说了。

儿媳马氏见婆婆都这么说了,自然不敢再说旁的,“如此这两天就要送嫁妆了,母亲看看送多少抬合适?”

“就十六抬吧,咱们文家又不是什么大世家,都败落的逃到这里来了,还讲究那些排场也让人笑话。你去跟文慧准备一下,我便不过去了,让她自己弄吧,左右她都有主意,也用不着我这个当娘的。”

见婆婆是真的什么也不管了,马氏到松了口气,应声退了下去,没有婆婆在一旁盯着,马氏做起来也能顺手些,不然要顾前顾后的,现在她也不用多管,只让小姑子自己去弄就行了。

要说心里对这个小姑子没有意见是假的,文府当年是什么样的人家?哪里让人说出一个不好字来,偏这小姑子一路逃到铜川这边,把文家的脸面都给弄丢了。

可上有婆婆,她这个当大嫂的也管不得,好在婆婆并没有偏心,也是真的怨起了小姑子,到让马氏的心里舒服了些。

后院里,文慧正坐着发呆,听到马氏来了,忙站起身相迎,“嫂子。”

“小姑子穿的单薄,快进屋坐吧,咱们又不是外人,过不了几日小姑子也要嫁人了,日后见面的时候也不多了。”马氏扶着文慧进了屋,“赵家那边已经把日子定下来了,是这个月的十三日,日子急了些,好在这些年婆婆疼你,嫁妆早就备好了,只是婆婆说不能让人看咱们文府太出挑,就让备十六抬嫁妆,那些备下的东西,若是装不下的,等妹妹三日归门的时候,再一起带了回去便可。”

马氏把文慧要找出来的借口都堵上了,文慧张了张嘴,到说不出什么来了,淡淡一笑,“母亲那是还在怪着我呢,嫂嫂,我知道我伤了母亲,现在怎么解释母亲都不会原谅我了。只盼着过几年随着时间的推移,母亲能忘记我做过的事情。开弓没有回头的箭,我现在已经不能回头了,只能往前走,母亲不能原谅我,只求着嫂嫂能理解一下我。”

“妹妹心里什么都明白,我又怎么能怨妹妹呢。只是这嫁过去之后,有些苦处只能妹妹自己抗了,我们这些娘家人也是有心无力,到时妹妹还是不要怪我们才是。”马氏也做伤感的样子。

文慧的眸子闪了闪,“看嫂子说的,些许小事,我哪里会麻烦娘家人,若真有什么大事,即便我不开口嫂子和大哥还能看着不成?”

姑嫂两个暗下过招,哪里还有一点亲情在。

文慧心下更是冷冷一笑,现在就把她的嘴给堵住,真是好算计,原先还觉得马氏是个好的,现在看着也不过是个口是心非的。

马氏淡淡一笑,“马上要成亲了,咱们不说那些不开心的事,妹妹还是看看把什么装到嫁妆里吧。”

“我一个未嫁过的,哪里懂这些,母亲既然交给嫂子了,就麻烦嫂子做主吧,省着我掺和进去,在弄出什么笑话来。那可就不值当了。”文慧稳稳正正的坐着。

马氏面色不变,“如此妹妹这么信任我,那我便做主了。就先不陪妹妹了,你这嫁人咱们要准备的还真挺多的,我也没有多少经验,每处都要盯着才是,不然也放心不下。”

等出了屋,马氏才冷下脸来。

罢了,不过忍上几天,等人嫁了,她爱怎么折腾是她自己的事,眼下是把人打发出去才好。

等文夫人那边听说了儿媳妇与女儿之间的对话之后,又是摇了摇头,要到底是女儿太不知事,却不知道女子嫁出去总是要靠娘家的,不然怎么能在夫家那边站稳脚呢。

赵家三房那边,高氏听说五房把亲事提到了十三,也没有多说,左右忙自己的,到是莫氏听了这事之后笑了,“明明是一家人,偏这事还要争一争,弄的让外人笑话,赵府是真的败落了。老太太家底了薄,做出这小家子气的事也就罢了,老爷子也不说管一管,果真是人老了,处事都糊涂了。”

莫氏只让人给三房准备了东西,五房的东西却一点也没有准备,等五房成亲那日,冯氏早早的就去了五房的宅子,赵老爷子和赵老太太也都移了过去,可直到迎亲之前,五房的宅子也没有来多少人,除了京城里的那几个世家,到没有旁的人,看着冷冷清清的。

赵老爷子觉得面上无光,赵老太太也阴着脸,叫过冯氏来,“你可送了贴子?怎么都没有人来?”

冯氏一脸的委屈,“母亲,贴子都送了,一些人家没有来人,只送了东西过来,而且五弟在铜川这里也没有什么认识的人,人少也是能理解的。”

“行了,这事怎么能怪到老二媳妇的身上来?也不看看他自己,能来这几家那也是看在你我的面子上,不然他以为他是谁?每日只知道吃喝玩乐,现在知道人来的少了,平日里他怎么不知道要好好的?”赵老爷子的身子不好使,骂人的时候还微微颤抖。

赵老太太不吱声了,自己宠到大的儿子,却受这样的侮辱,心里怎么能痛快,“老大呢?怎么不见大房的人?去叫人给大房送信,就说他要不来就只当我这个当母亲的死了。”

别人不来撑面子也就罢了,偏大房也跟着外人一起来羞辱自己的儿子,赵老太太怎么能不恨。

冯氏知道去了也是白去,直接叫了身边的妍秀过去大房,找了借口去厨房躲了出去,赵玉樊那边已经过去迎亲了。

ps:要粉红票啊,丫头们,给点票票吧

第131章:攀比(二)

文家很热闹,不过待看到随着赵玉攀迎亲的人,文老爷皱了皱眉头,到也没有多说,文夫人似早就料到了会这样一般,自然更是一点反应也没有,直到看着迎亲的队伍走了,文老爷才开口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