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挑了挑眉,“但人总是容易得寸进尺。”

“你是在说母亲?”唐氏?

“我是在说好些人。”杨延陵抱住她往后一靠,“你嫁与我,至少在这家里,谁也不用怕,所以哪个欺负你,你都不用留情面。”

这应该算是好事。

哪个姑娘嫁到夫家不怕受欺负?上回章知府与他夫人,陈宁玉就有些害怕呢,生怕日日受教训,可现在,连给祖母,母亲请安都不用常去。

说实话,她还是挺高兴的,虽然不太礼貌。

“既然侯爷这么说了,我自然听从。”她笑眯眯。

杨延陵闭起眼睛:“我睡一会儿。”又抱紧她些,“你也歇息下,昨儿累了罢?”

他这一说,她还真有些倦意,微微合上眼。

可他身上男子气很重,闻着那味道,像是能感觉到西北的空阔荒凉,她不由得又睁开眼睛。

此刻,她半个身子都在他怀里,他的手搂着自己的腰。

她再看看自己的手,竟然也是环抱住他的腰的。

那么随意,竟不像是原先的陌生。

可能还是因为他直爽的性子,看他说话行动,都已经完完全全把她当成自己人了,这个男人,代入丈夫的角色还真是快。

陈宁玉好笑,也没有换姿势,又闭目睡了起来。

等到马车到了,她才醒来。

杨延陵笑道:“你睡得真香。”

“侯爷不是也在睡么?”

“美人在怀,可不容易。”他手老实不客气的到处揉捏。

刚才他早早醒了,偏偏陈宁玉正睡着,他见她在梦里也这般美,好好欣赏了一回,可惜怕动了惊醒她,便一直忍着,现在自是不一样。

陈宁玉忙抓住他道:“要下车了。”

杨延陵一笑:“也罢,来日方长。”

陈宁玉无言,想起一事,轻声问:“侯爷,您真没有通房什么的?”

她早上起来,一个伺候他的丫环没见到,正如昨日下人禀告的一样。

“要来作甚,我早晚会有妻子。”杨延陵挑眉,“怎么,莫非你觉得院子里冷清了一些?”

“没有,当然没有!”陈宁玉立刻回答。

杨延陵哈哈笑了,拉着她下车。

这人是色了一些,不过幸好没有乱七八糟的女人,也便算了,只能自个儿多奉献一点,陈宁玉自己开导自己,怎么说,又算一件好事罢。

第49章 和事老

到侯府,二人就回所居住的院子。

这院子很大,有四进,虽然陈宁玉来过武定侯府,可是杨延陵住的地方,她是头一回来。

“现在看看,是有些冷清。”她一路道,“好些地方空着呢。”

“只是暂时的。”杨延陵笑笑,“很快就会热闹,以后指不定都住不下。”

陈宁玉脚步微顿,这是什么意思?

难道,他其实是想娶个三妻四妾的?

杨延陵看她那表情,噗嗤笑起来,一敲她脑袋道:“想什么呢,我是在说咱们的孩儿,将来咱们不得有孩子么,这些地方算什么。”

这样突兀的说孩子,陈宁玉也不知回他什么,只低头假装害羞。

她连怎么做好他的妻子还没个谱呢,生孩子什么的,她真不敢想。

刚才府里众人送的东西,现都放在堂屋里。

杨延陵叫她去打开看看。

陈宁玉坐下,先是把杨太夫人送的两个匣子打开来,只见小匣子里全是小拇指大般的珍珠,白色的,淡黄色的,粉色的都有,而那个大匣子里竟是一整套镶红宝的头面,那红宝色泽很好,晶莹剔透。

这是大手笔了,陈宁玉有些吃惊。

她以为杨太夫人不喜欢她,不会有多少好东西呢。

见她发怔,杨延陵笑道:“欢喜傻了?”

“是啊,祖母待我真好!”她笑一笑问,“改日我送祖母什么好呢?”

“你好好给她生个大胖曾孙就行了。”杨延陵打趣。

真贫嘴,陈宁玉无语。

她又去看唐氏送的,结果唐氏送的是一对玉佩,与杨太夫人的当然比不得,但也不算差,再看二房送的,却是一套珊瑚头面,也算是贵重的了。

陈宁玉关上匣子,想到今日早上,问道:“二叔的腿像是不便?”

她来武定侯府,以前从没有见过杨家二老爷与杨家三公子,不过今日都见到了。

杨延陵淡淡道:“像是罢。”

“治不好?”

“听说治不好。”

他这人,喜怒有时全摆在脸上,陈宁玉心想,看来他跟杨东平的关系也不好了,可这么一说,他跟这家里谁的关系好呀?

她算一算,只有杨太夫人了?

可他也不听杨太夫人的话呀,不然也不至于会娶她。

陈宁玉这眼睛忍不住就把他看了又看。

杨延陵挑眉:“怎么?可是越瞧越喜欢你家相公?”

“侯爷英俊神武,自是让人喜欢的。”陈宁玉觉得也不妨恭维他两句,以后二人日日生活在一起,怎么也得处处好才行。

杨延陵笑起来:“你要不要把院子里的人都认一认?以后就都归你管了,这儿也有厨房,你平日里爱吃什么尽管去吩咐。”

陈宁玉道好,杨延陵就把下人们都叫来。

人不算太多,厨房的有十二个,管洒扫的婆子丫环八个,管清洗衣物的八个,看门传话的四个,再有杨延陵的长随四个,书房小厮四个,别的就没有了,不过陈宁玉自己还有六个丫环,四个婆子。

这么一加,倒也有五十个人。

“以后有什么事儿都问少夫人,私做主张的,到时候别后悔就行。”杨延陵就只说了这么一句。

不过下人们都听进去了,原先杨延陵罚人就不手软,院子里从来也没人敢忤逆的,现他娶了妻子,都巴望是个顺和温良的,可今儿早上的事情早传到下人耳朵里了。

哪个敢不服从新来的少夫人。

少夫人一嫁入杨家,杨延陵就给她撑脸面,连请安都不用常去,看杨太夫人的意思,也是顺他心意,那些下人自是清楚明白。

陈宁玉只叫他们做好分内的事儿,便让他们散了。

二人刚要返回屋里,却有人来通报,说是淑妃娘娘请他们入宫一趟。

淑妃是杨延陵的姑姑,他新婚,照理说见一见,也是人之常情,可杨延陵却皱了皱眉,并不乐意去,这次他成亲,淑妃并不赞同,只她在宫里阻拦不得。

杨延陵心知肚明,然而,淑妃既然请了,他没有理由不去。

他先与陈宁玉去了杨太夫人那里。

“姑姑可请了祖母?”他发问。

杨太夫人笑道:“请我作甚,我才去见过她,这回必是想看看宁玉呢。”

杨延陵面色微沉,但也没说什么。

杨太夫人又叮嘱陈宁玉几句,二人换好衣服,前往宫里。

一路上,杨延陵因有心思,沉默不语,而陈宁玉曾在宫里见过淑妃一面,当时她与长公主一般,也不想她入宫,所以她对淑妃没什么恶感,故而对杨延陵的表现不太理解。

难道杨延陵同淑妃的关系也不好?

那他到底是什么样的人,怎么一个家里,就没个相处好的呢?

陈宁不免对她与杨延陵的未来,很是担忧。

到得宫门,二人下车。

杨延陵才轻声在她耳边道:“你无需与她熟稔,只是一见罢了。”

是叫她不要与淑妃亲近?

陈宁玉虽是不知,但还是点点头。

有宫女领他们进去。

淑妃一见到他们,就笑容满面。

“原本昨儿也想随皇上送贺礼的,但终究还是想看一看玉儿,今日便叫了你们来。”淑妃朝陈宁玉招招手,“就坐我旁边罢。”

陈宁玉忙道不敢。

“有什么不敢的,你可是我侄媳呢,也算是半个女儿了。”她吩咐宫女赐座。

陈宁玉只得过去坐下。

淑妃打量她一眼,只觉还是如上回看到的那般美,今日又盛装打扮,更还添了浓烈的艳丽,难怪杨延陵明知三皇子的事情,也还是要娶了她,真是叫人无奈。

她握住陈宁玉的手拍了拍,笑道:“我这侄儿有时为人粗心了些,你可要担待点儿,我知你也是个聪明人,将来家中事体,你要为母亲分担一些,她老人家,身体总是没有先前好了。”

“妾身明白。”陈宁玉之前得杨延陵叮嘱,也是话越少越好。

淑妃眉头微微一皱,叫人拿来一匣子东西。

“这是送你的,你打开看看,可喜欢?”

陈宁玉一看,脸色都变了变。

匣子里虽只是两支簪子,可精工打造不说,上头镶嵌的宝石又大又亮,比太夫人,杨太夫人送的都要大上一圈,那是价值连城的首饰了。

她怎么要得?

她不由往杨延陵看了看。

杨延陵自小见识的好东西多了,一眼也瞧得出来,当下说道:“姑姑送这些给她,岂不是要吓着她了?她平日里哪里用得着。”

淑妃笑道:“你给玉儿求个诰命,将来她便是诰命夫人,怎么就用不着?”又看陈宁玉一眼,“这些我这儿多了,只是两样,算不得什么。”

杨延陵便微微点了点头。

陈宁玉见状道谢一声,郑重收下来。

说不得几句话,有个宫女又领着人进来,陈宁玉抬头一看,见是李常洛,登时就吃了一惊。

杨延陵像是没有多少意外。

淑妃笑道:“常洛,你与延陵少时也常玩儿的,如今他成亲了,你怎么也得恭贺一声罢?”

李常洛却不知淑妃今儿请了他们来,原以为是有什么话要讲,谁知道竟是淑妃要当和事老,可他为陈宁玉花费了多少心思,又在杨延陵那里吃过亏,哪里愿意。

他眼睛盯着陈宁玉,冷笑道:“是该恭贺声,武定侯,你与你夫人以后好日子长着呢。”

这话怎么听着也不是好话,陈宁玉总算也明白淑妃今儿的意图了,她虽是知道淑妃养大李常洛,可却不知他们之间到底关系如何。

但今儿看着,李常洛不是那么听话的孩子啊。

淑妃脸上不免有些愠怒。

杨延陵却笑了笑道:“好不好另说,不过三皇子今儿的话,我记住了,还望三皇子与三皇妃一辈子和和美美的。”

李常洛听了,气得要命。

他可一点不喜欢他妻子,还一辈子呢,恨不得现在就休了她!

淑妃眼瞅着二人势同水火,也是着急,皱眉道:“你二人说起来,也是沾亲带故的,何必如此?今日不如说开了,以后便忘了此事。”

李常洛阴沉着脸不答。

杨延陵挑眉道:“姑姑,今儿您也见过宁玉了,咱们也感谢姑姑慷慨,现三皇子在,还是不打搅了,侄儿先行告退。”

淑妃喝道:“延陵,你真不听姑姑的话?”

“姑姑不如先说服三皇子罢。”杨延陵行一礼,偕陈宁玉走出宫外。

李常洛看着陈宁玉窈窕的背影,又把杨延陵给恨上一遍。

淑妃叹口气,叫宫人们都退下,苦口婆心道:“延陵成亲,就连皇上都送了礼的,可见他的地位,你何必还记着她,她现已是我侄媳了。常洛,你这辈子还长呢,以后要做什么,你自己应该清楚。”

李常洛也不是笨人,哪里不知道淑妃是好意。

他要争皇子之位,除了在皇帝心中留下好印象,别的助力也是必不可少的。

原本因淑妃的关系,武定侯府便是一个好帮手,可现在,他为了陈宁玉,与杨延陵反目成仇,不不,他想到这里,连连摇头:“母妃,这事儿怪不得我,明明是杨延陵非得插手,他又不是不知道我喜欢陈宁玉,可是他非得要娶了她!”

其实是杨延陵为陈宁玉,与他反目成仇!

他这话一出来,二人都沉默了。

淑妃忽地就明白了杨延陵的意思。

这小子,原是不想参与太子之争,他娶了陈宁玉,就必定会与三皇子一刀两断,那么,她这个姑姑,只怕他也不肯再与她有任何联系。

真是无情啊,淑妃轻叹。

想他幼时与她感情那么好,每回随杨太夫人来宫里,他都不肯走呢,然而,出征这几年,确实改变了他。

他再也不是以前的那个侄儿了。

回到武定侯府,陈宁玉把得的首饰给杨太夫人看。

“原本不敢要,可淑妃娘娘执意要送。”她解释。

杨太夫人看看她,笑道:“定是她喜欢你,你便收着罢。”又见杨延陵没什么好脸色,“在宫里是遇到谁了,还是怎么?”

“遇到三皇子了。”杨延陵直言道,“下回母亲见到姑姑,最好同她说说。”

杨太夫人心里一惊,但她很快又皱起眉:“她是你姑姑,又是娘娘,你总是收敛些。”

杨延陵没吭气,与陈宁玉回了院子。

陈宁玉把这两支极其贵重的金簪叫谷秋锁起来,想必她以后也戴不了的。

这会儿也是午时,白桃过来问饭。

陈宁玉点了几个,去里间问杨延陵。

“随便罢,我不挑食。”杨延陵道。

陈宁玉吩咐下去,这便要走。

杨延陵一把拉住她:“才嫁给我,又有什么好忙的?”

“我不忙,只是有些事情还要交代…”

话未说完,他就堵住了她的嘴。

丹秋看见,连忙退了出来,差点与谷秋撞在一起。

谷秋瞪眼睛:“毛毛躁躁的。”

“侯爷,夫人…”丹秋红着脸,“在里面呢,我原是想去问夫人要不要点算下嫁妆,现在库房乱七八糟放着呢。”

谷秋一听,就知道丹秋为何慌张了,轻声说道:“以后这等事司空见惯的,咱们都要习惯一下。”

以前少夫人是姑娘,没这些,现在是侯爷妻子的,二人做些亲密的事情,实在再正常不过。

丹秋点点头,又笑道:“看起来,侯爷好像很喜欢夫人的。”

“那是当然了,不然为何要娶,笨呀你。”谷秋好笑。

二人去门外说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