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只猫是什么体位,挺销魂呀!”

李宓只当个玩笑,没多久就挂了直播镜头。

没两分钟,微博就被人大量@,好多网友纷纷把自家的猫亮出来。

小奶包画的那副画,其实不像猫,四肢爪子朝前,屁股搁坐在地上。

乍一眼看,有点唬!

网友纷纷用自己的猫和狗cos了这幅画,@李宓:“奶包哥哥,这是你家咪咪吗?”

虽然这件事是过去了,但李宓突然意识到一个问题来。

我们国家对“拐卖”这两个字并不是特别重视,这种不重视也是今天这件事,慢慢发酵,变成谣言的原因。

李宓有了一个想法,趁着小奶包放寒假,策划拍了一个十几分钟的小视频,关于“拐卖儿童”科普,还有发生这种事如何应对。

晚上应嵘回来,李宓和他商量了这件事。

应嵘挺赞成,正好最近没什么事儿。

“你要是想做,明天就把这个短片想法告诉工作室,让他们提前策划。”

李宓摇头:“不用提交工作室,我自己做着玩儿。”

应嵘应声:“有什么需要,你告诉我,或者直接告诉工作室。”

李宓奸笑:“那我缺个人贩子,你演不演?”

应嵘很支持她:“人贩子也演。”

李宓随口道:“那到时候要是拍成了电影,你也要去演。”

应嵘答应。

这件事李宓提上了日程,她开始大量搜集拐卖儿童的案例。

有许许多多让人落泪的亲情,有一个母亲,寻找被拐卖的女儿二十多年,从最好的年纪一直找到满头白发。

有人将她的故事写到论坛上,李宓看到这个故事之后,联系了这位母亲。

表示想把这件事改编成一个断电影。

这位母亲在电话里答应了,但只有一个要求,一定要在电影里备注,失踪的那个小孩,耳朵后有一个红色的胎记。

她花了一个多月整理了这个故事,拍成了一个十五分钟的短片。

这个短片是个公益性质,没有赞助商,没有投资人,所有的都是李宓自己来。

李宓第一次这么全身心地投入做一件事,应嵘也推开大部分的工作来支持她。

第二年春天,李宓主演,应嵘和李冬荣参演的这部公益短片首先发布在应嵘工作室的微博上。

这部短片的成本其实很大,特别是李宓需要扮演出一个丢失自己小孩母亲的沧桑感,对她来说很难。

但有应嵘在身边支持,加上这部片子她演的没有压力,结果出乎意料地好评。

中央电视台特意购买了这部短片的版权,每周日放在黄金档八点进行公益宣传。

李宓拍了这么多年的替身,演了这么多综艺。

居然因为一个公益短片火了。

很多人被这十几分钟的短片感动,在了解是真实事件改编后,想知道后续的情况。

这年春天,短片播出的第二个月。

那位母亲来电话告诉李宓,孩子找到了。

李宓内心从未有过的满足感,她一己之力,没办法改变太多人的命运。

但是通过一则短片,她改变了某一家人的命运。

这部公益短片的结局过于凄惨,李宓动了把它改改编成电影的念头。

彼时应嵘已经正式转行做导演,

在这个喜剧霸屏的年代,情感片很不好拍。

尺度难掌握,应嵘转型拍的第一部电影,自然不会选择这么不好控制的题材。

最后开了几次会议,应嵘力排众议,同意将这个公益短片改拍成电影。

由李宓出演母亲角色,应嵘首次出演反派,饰演一个阴诈狡猾的人贩子。

这是夫妻俩第二部合作,显然比第一次熟稔很多。

这年夏天,电影拍摄正式启动。

应嵘第一次兼顾导演和演员两个角色,小奶包适逢放暑假,客窜了剧中被拐小孩童年的一段戏。

他之前和李宓拍公益短片时,李宓隐约察觉到他的天赋。

这次拍电影,有了更正规的指导后,小奶包惊人的爆发力,他在片场的哭戏,几乎不输李宓。

第一场哭戏,李宓甚至需要酝酿情绪,小奶包的眼泪瞬间可以掉下来。

把场上的人都惊呆了。

最后,这部片子八月底杀青,原本定档在元旦节。

后来为了参加本年度金*奖,提前定档在十月国庆。

李宓一开始接触这个题材,是因为小奶包身上发生的段子,之后她深入了解被拐卖儿童的家庭,被深深震撼,那种直击她心灵的感情,让她想做些什么。

于是出品了第一部公益短片。

公益短片的成效非常好,李宓也因此有了不少知名度。

但她觉得还不够,又把这部片子改拍成电影。

她不知道自己做的这些努力,能改变什么,但一个演员眼里,不应该只有钱。

《候鸟》的前期宣传很一般,虽是国庆档上映,但连撞三个高分评影片,加上题材的问题,看起来没有一点竞争优势。

因为有应嵘这个影帝撑着,所以影院在排片上还可以。

但跟另外三部比,数量还是非常少。

反转大概出现在第三天,网上突然有很多人开始刷《候鸟》这部影片,看过的人全都赞不绝口。

“这是一部让你笑着哭的电影,母亲和儿子小时候的互动,真的太有爱了。”

“要不是知道结局是好,我真坚持不下去。”

“原本是冲着应嵘去的,最后却被李宓圈粉了。”

“小奶包一哭,我心的碎了。”

大家的影评大多是一种,语言是苍白的,没有办法表达我的心情,大家去看就明白了。

上映第六天,影片的排片率和上座率慢慢升至第一。

第十天开始,全面发势,网上的影评越来越多。

“我这一辈子只给一部电影打广告,《候鸟》你们去看吧,温馨又沉重。”

“作为一个专业影评人,我这次什么都不想写,我的文字,表达不出这部电影。”

“电影其实不虐,孩子最后也找到了,但是我眼泪就是控制不住。”

十月份,金*奖正式提名,这部拐卖题材的电影《候鸟》最终入围八项提名。

最佳男女主角奖,最佳影片,最佳剧本,最佳剪辑,最佳新导演,六项提名。

李宓没觉得自己的有多好,倒是应嵘的最佳男演员非常有期待。

李宓和应嵘,也成为金*奖历史上,首对共同入围提名的夫妻,大家都非常期待夫妻俩能够共同拿奖。

得知自己被提名时,李宓心里挺惊讶。

她知道自己演的不错,拍之前,她和真实事件的这位母亲,交流过跟多次。

拍的过程中也非常顺利,应嵘一直说她状态好。

但是提名这件事,来的很突然。

晚上,睡前她接到了李晟兴的跨洋电话。

李晟兴走了一年,李宓过节时会打电话问候。

但这是李晟兴第一次主动打电话过来。

李宓像以往一样,客气地问候了几句。

李晟兴却一直没有挂电话。

“我看了你的电影,《候鸟》。”

“很不错,没有辜负我对你的期望。”

结婚,对很多女孩子来说,是家庭的开始,却是事业的终端。

娱乐圈的很多明星会在嫁给爱情的同时,宣布结束自己的事业。

李宓却恰恰相反,她的事业,因为嫁给应嵘,才得以成就。

握着电话,李宓内心复杂,李晟兴的期望确实高,李宓之前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拍一部可以得奖的电影。

在嫁给应嵘之前,她从来没想过。

应嵘成就的不仅是她的爱情,也是她一直以来对表演,这门艺术的追求。

她在电话里轻声道:“没有应嵘的付出,就不会有今天的我。”

应嵘从来不会让李宓回归家庭,她拍戏顾不上家里,应嵘默默地照顾李钺还有儿子。

他全身心地支持着李宓,以她一切为重。

李宓想要拍《候鸟》,应嵘二话不说答应。

她想拍电影,应嵘教她。

她想做公益,应嵘帮她。

她想在事业上取得一点成就,应嵘帮助她成就了《候鸟》。

挂掉李晟兴的电话,李宓站在阳台上发呆。

她突然有点忘记自己的身份,她时常记得自己是个演员,是个母亲,是个姐姐。

却又时常忘记自己是个妻子。

她扪心自问,她为应嵘做过什么?

晚风吹得她愈发清醒,她站在卧室的阳台上往下看,城市灯火明亮多如繁星,让人心安。

李宓盯着外面的灯愣神,突然非常强烈地想要抱一抱他,转身跑到书房。

应嵘正在看下一部电影的筹备计划,见李宓突然跑进来。

合上电脑:“怎么了?”

李宓跑的有点快,头发披在脑后。

她定神看着应嵘,踮起脚尖抱住他。

应嵘被她突然的举动弄得莫名,反手抱住她的身体:“怎么了?出什么事?”

李宓一肚子甜言蜜语想跟他说。

扭扭捏捏,跟条大虫一样,在应嵘怀里蠕动。

应嵘被她扭得一身火:“出什么事?告诉我。”

李宓抬头,眼睛亮晶晶地盯着他。

“那个,你想不想生个女儿?”

应嵘没回到她,而是直接用行动告诉了李宓。

低头抵着她的额头,两人呼吸厮磨。

“今天怎么这么主动?”

他轻轻地亲着李宓的耳朵,撩得她满脸通红,李宓伸手攀上他的脖子。

吻落得又急又重,亲着亲着,手上开始不老实。

李宓的睡衣松垮,应嵘随便找了个角度便伸了进去,摁着她的腰,把她钉在书桌上。

另一只手开始脱衣服,解扣子。

李宓一看要在这里,急了:“哎,别在这儿呀!”

应嵘摁着她的腰,只任她四肢乱舞动,手下力道不减。

“你刚才撩我的时候,怎么不分分场合?”

李宓脸皮薄:“去房间里。”

应嵘拒绝:“待会儿。”

李宓撒娇:“桌子冷,冷!”

应嵘信以为真,把她从桌子上抱起来坐着:“坐这儿,不许动。”

李宓趴在他的肩膀上,两只手搭着。

“冷。”

她是想着会房间去做,可是应嵘铁了心要在书房。

于是把她重新抱回椅子上,椅子很大,皮质的,可以调解高矮,可以转动。

应嵘抱着她,李宓的两只腿交叉,坐在他的腿上。

贴合的无比紧密。

应嵘顺手抽过旁边的毯子来,给她盖上。

李宓:“你书房怎么会有毯子?”

应嵘专心干、她,不说话。

李宓被他顶的一句话说的七零八落:“你是不是早有预谋了?”

应嵘笑的又低又沉:“是又怎么样?”

作者有话要说:晚安,求收藏!

小姐姐们,求点预收,才能开文!

《原来他很有钱》求预收,从作者专栏点进去,预收里。

落魄富家女x装穷富二代

富家女李婼,大学时“包养”过校草贺南方当男友。

后来家道中落,主动提分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