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中这位李香玉是孙怡菁拉拢的第一个得力助手,虽是女子,但做生意很有一套。但她的这份精明落到顾知语身上,就觉得不是那么美妙了。

苏嬷嬷已经答道,“刚才李掌柜也说了,我们夫人不缺银子。而我也说过,我们家夫人只缺个东西歇歇的地方。”

李掌柜面色不好看,苏嬷嬷没打算就这么放过她,“当初我们香梅苑开不下去,可没想着到闻香识美来求你们给我们留条生路。还有,我们夫人之所以见你,可不是因为你那东家,而是听说了你的事迹觉得你可见而已。认真说起来这生意上的事情,应该得你东家和我们夫人亲自谈,就是他亲自来了,我们夫人也未必会见!”

顾知语知道闻香识美背后的东家,但京城中许多人是不知道的。若只是一般商户,自然是见不到顾知语这个世子夫人的。

李香玉面色难堪,“那妾身就告辞了。”

说完转身就走,显然是生气了。

苏嬷嬷关上门有些担忧,“夫人,她会不会生气了?”

顾知语笑了,“她生气又如何?”且不说一个掌柜,就是孙怡菁亲自来了,让自家对面铺子搬走,也没这个道理。别说什么补偿,真要是能在这条街上开铺子的,背后多少都有点关系,大家都不是缺银子的人。

第二十二章 纠缠

苏嬷嬷有些担忧,“他们家会不会真有宫中的关系?夫人刚嫁入侯府,要是惹了麻烦回去,老侯夫人那边……”

如今顾知语能够进出随意,一是柳成嵇愿意让她出门。二嘛,就是老侯夫人喜欢她,对她经常跑出来睁一只眼闭一只眼。金氏那边又忙着和柳成延拉扯婚事,暂时顾不上她。

闻香识美的内情别人不知,顾知语最是清楚,孙怡菁哪怕有关系,也不能在她想要嫁入侯府时找顾知语这个大嫂的不自在。闻言不在意道,“没事,哪怕真有宫中的贵人喜欢他们家脂粉,那也得讲道理。”

“二公子,她有什么好?为何你就看不到我的好?”

顾知语抬起头和苏嬷嬷面面相觑,然后她走到窗户边望下望看去,只见一架大红色上缀各种珍珠的马车停在香满楼门口,一身红衣的女子手中拎着一根鞭子,本来张扬爽利的面容此时满是阴郁看着面前的男子。

而她对面的人,就是柳成延了。

柳成延一脸正色,丝毫惧色都无,微微欠身,“郡主,您身份尊贵,草民高攀不上。”

顾知语有些惊讶,柳成延和孙怡菁各有追求者,这个她是知道的,虽然没有亲耳听过,但剧情中两人都有。没想到今天还能看到有姑娘对他求而不得。不过,看了看对面闻香识美二楼的窗户,那里此时推开了一条缝,她这边比较高,隐约看得到那里有粉色衣衫的女子也在往下看。不难想象,柳成延到这边来应该是和孙怡菁有约。

而闻香识美的二楼,孙怡菁身为东家要经常过来看账。留个屋子给自己就很正常了。想起方才离去的李香玉,很可能是孙怡菁和她商量之后才跑过来找她搬铺子。

下面闹起来,对面的孙怡菁没有露面的意思,顾知语就更不着急了,端了方才送上来的香酥鸡到窗户边,这个鸡就得趁热吃,凉了味道可就不好了。

那郡主下巴微抬,眼角眉梢俱是傲气,一股贵族女子的骄矜不自觉流露,鞭头在手中敲了敲,“我说你攀得上就行。”

柳成延无奈,“草民已经定亲了。”

郡主不以为然,随口就道,“不就是定亲,退了就是。那孙姑娘要是看上了哪家男儿,我让皇舅舅给她赐婚总行了吧。”

苏嬷嬷探头看了一眼,低声道,“下面这位康平郡主,母亲是定国大长公主。奴婢听说过她对二公子倾心,只是没想到她会在大街上堵住二公子表明心迹。”

顾知语哑然,这康平郡主就是心悦柳成延的人中身份最高的。康平郡主是定国大长公主所出,定国大长公主是当今皇上唯一的妹妹。而她爹当年在皇上征战天下时是立了大功的,既是皇上的妹夫,又是皇上的好友。所以,康平郡主自出生起就得皇上和太后的喜爱,后来驸马病逝,她就更得宫中怜惜了。比起公主来也不差什么了。

堂堂郡主当街拦人,看来是被柳成延躲得实在没办法了。

柳成延眉心微皱,耐着性子道,“郡主,草民和未婚妻两情相悦,实在愧对郡主厚爱。”

康平郡主的面色也不好看了,她当街拦人,柳成延躲她是一方面,也有想要给他施压的意思。柳成延但凡是有点脑子为侯府着想,就不能让她失了面子,谁知道他油盐不进,“不就是一个庶女,会些挣银子的手段?你若是跟我成亲做了郡马,要什么没有?”

听到这话,对面的窗户“砰”的关上。显然是孙怡菁心绪不平了。

顾知语嘴角微勾,孙怡菁大概以为她是闻香识美幕后东家的事情没人知道。却不知道这京城中根本就没有秘密。只要是有心人,就根本瞒不住人。方才郡主差不多就点明了她的身份。

关上窗户的声音不大,但底下的康平郡主却抬头看了一眼,笑了。

柳成延自然也听到了,忙道,“郡主,您是天家贵女,草民如今连官身都无,实在是配不上您。草民还有事,先告辞了。”

说完一欠身,急匆匆就跑进了对面的闻香识美,连从后门进都顾不上了。

“啪”一声鞭子落在地上的声音,康平郡主收回鞭子,看向往铺子里跑进去的背影,怒急喝道,“柳成延,你大胆!”

柳成延闻声顿住脚步,并未回头,只道,“郡主莫非要强逼草民不成?草民父兄镇守邑城多年,不是郡主可以强迫的。”

话语铿锵。周围的人闻言,虽然不敢直接明言郡主霸道,但看向郡主的眼神都怪异起来。

顾知语微微皱眉,柳远骞和柳成嵇多年辛苦攒下的功劳,可不是给柳成延这么用的。

康平郡主面色青白,显然气得不清,半晌才道,“你等着!”

说完,钻进马车,声音隔着帘子传出,“进宫。”

很明显,进宫去告状去了。

柳成延看了一眼,直接上楼去了。

顾知语吃完了一盘香酥鸡,拿帕子擦了手,觉得如今的情形很有必要回去跟柳成嵇说说。毕竟郡主去宫中告状,到时候皇上若是追究下来,还是柳远骞和柳成嵇顶着。

当然了,今天的事情不好说谁对谁错,但柳成延当街不给郡主面子是事实,落在皇上眼中,会不会觉得侯府蔑视皇权?

突然她就觉得不平起来,她和柳成嵇没能给柳成延两人让路,如今还得被他们牵连,怎么都感觉有点亏。

看了一眼对面窗户中相拥而立的两人,先前还拉拉扯扯的生气呢,这么一会儿两人已经和好了。

回去的路上,顾知语还记得给老侯夫人带一份香酥鸡。进府之后立时就送去了康和堂。

老侯夫人刚午睡起来,看到她拎着食盒进来,笑问,“又给我带什么好吃的回来了?”

顾知语含笑上前,打开食盒,“香酥鸡,您尝尝。味道不错,最近来吃的人越来越多了。”

屋子里气氛不错,顾知语心里踌躇半晌,觉得还是跟柳成嵇说了就行,毕竟这些事情还是得他去找侯爷商量。要是她跟老侯夫人说,一是老侯夫人年纪大了,知道这些事情后难免伤神,二嘛,老侯夫人心中要是留下她多嘴多舌的印象,这对她可不好。

打定主意,她脸上笑容越发灿烂,哄得老侯夫人眉开眼笑。这段时间她能随心所欲,跟面前这老人对她的疼爱分不开。

半个时辰后,她带着苏嬷嬷出了康和堂,正准备回去歇歇,就看到金氏身边的嬷嬷站在康和堂门口,看样子已经等了有一会儿了。

嬷嬷对她还算恭敬,“世子夫人,我们夫人有请。”

得,无论如何,金氏是她婆婆,还是得去的。

她跟着嬷嬷往酝宾院去时,想起最近柳成嵇经常在她耳边说邑城那边的风景,跑马,群山,山上各色菌子野花野果,那里和京城完全两样的生活,或许……她也可以去试试。

金氏坐在上首,看到顾知语进门,含笑招呼她过去,“知语,你来,我有事情问你。”

很亲近的样子,也没有让她行礼的意思。

顾知语含笑上前,也没执意行礼,走近了含笑问道,“夫人找我有事?”

一开始金氏还能因为她的称呼生气,后来渐渐地就习惯了。闻言笑道,“你刚从外面回来是不是?”

顾知语点头,“一回来就去了康和堂,祖母有点累了,我也打算回去歇歇。”

所以,有话直说。

金氏显然也没有跟她纠缠的意思,见顾知语站在离她三步远的地方就不肯再上前,起身走到她旁边,低声问道,“知语,你老实跟我说,今天香满楼门口发生的事,你看到了吗?”

顾知语点头,“郡主声音颇响亮,我刚好在楼上。”

金氏叹口气,“你说,成延怎么就这么不懂事,好歹敷衍一下。那可是郡主啊!”

最后一句,颇有些感慨。顾知语还听出来一些惋惜的意思。

也对!

那可是郡主。但凡是脑子没问题的人,在尚书府不知名的孙女和皇上太后宠爱的郡主之间,都会选郡主才对。

金氏看了看门口,低声道,“今天的事,你能不能别跟成嵇说,我也不是瞒着他们的意思。等侯爷回来,我亲自告诉他。”

顾知语无言,“夫人,爹今天不一定回来,这事情也不好瞒着。而且今天在街上我可是亲耳听二弟说,侯府镇守邑城多年,不是郡主可以威逼的……”

金氏面色微变,她只知道柳成延不给郡主面子,当街拒绝。这些内情她却是不知道的。伸手一巴掌拍在桌子上,“逆子!为了个不知羞耻的,居然置侯府于不顾。”

顾知语见此,一福身就告辞出来了。

柳成嵇回来时,根本不需要顾知语说就已经知道了这件事,因为他根本没回房,让平安回来告知她一声,就和柳远骞进了书房。

这段时间,柳成嵇还是没去书房住,顾知语倒是提过,但他就愿意窝在软榻上睡都不愿意去别的屋,顾知语也由得他了。

既然住一屋,他还没回来之前顾知语就不好自己睡了,亮了烛火拿着一本书随意翻着,夜深人静,也不知道过了多久,柳成嵇才推门进来。

看到她还没睡,他的脸上带上了微微的笑,“等我?”

顾知语含笑抬头,顺着他的意思道,“对,等你。”

第二十三章 喜事

她语气自然,但听到这话的柳成嵇嘴角却不由得勾了起来。

如今已是六月,外面天气越发热了,屋子里加了冰盆,并不会很热。

柳成嵇想要上前抱抱她,但打量了一下自己身上的衣衫,无奈放弃,道,“你先歇着,我去洗漱。”

顾知语含笑点头。乖觉的起身上床。

柳成嵇很快就出来了,浑身水汽,“今天的事情你看到了?”

“看到了。”顾知语坦然。

柳成嵇坐在软榻上,问道,“你说,郡主那边有没有错?还是只是成延不懂事?”

额,其实从柳成延的角度来看,今天的事情纯粹就是无妄之灾。顾知语是知道柳成延对于郡主是丝毫非分之想都无,一心一意想着孙怡菁不受委屈来着。尤其今日孙怡菁就在楼上将一切收入眼中,要是他对郡主温和些,两人很可能就要吵架。

一般大家闺秀还知道个待人接物,这京城中贵人多,有些人是不能得罪的,能理解一些自家男人在外面的应酬。但孙怡菁不同,她只知道柳成延既然是她未婚夫,就不能对别的姑娘尤其是对他有企图的姑娘温柔以对。

半晌,顾知语才道,“二弟心疼未婚妻,怕孙姑娘误会他,拒绝郡主的时候就强硬了些……”

柳成嵇皱起眉来,“康平郡主得宠,她今天直接就进宫了,这个时辰都还没出宫。”

顾知语满打满算到这边也才三四个月,最近一段时间她有意问苏嬷嬷知道些京城各官员家中的情形,但官员和各家姻亲实在太多,她还没理清楚呢。更别提宫中的情形了。

柳成嵇大概看出来她的疑惑,解释道,“太后对郡主很宠爱,经常留她在宫中小住。”

所以,这一回的事情,很可能太后那边还要插手。

屋子里安静,柳成嵇微微垂眸,似在沉思,半晌见顾知语眼神灼灼,笑道,“早点睡。明日我和爹进宫去请罪。”无论如何,态度要摆出来。

顾知语点点头,今日她确实有点累,烛火灭掉后很快就睡着了。

翌日午后,柳成嵇从宫中回来,彼时顾知语正在康和堂给老侯夫人请安呢,父子俩人直接就去找了老侯夫人。

柳远骞脸色沉沉,进门看到老侯夫人后缓和了些面色,道,“娘,婚事尽快办,这个月十五是好日子。”

老侯夫人惊讶,“这也太快了些。”

柳远骞叹口气,手指往上指了指,“上面的意思。”

老侯夫人不说话了。半晌才道,“当初你就不该带他们母子回来。就是接回来了也不该这么抬举他们母子,看看他干的这些事,我们侯府百年基业,要是毁在他手上,你怎么好去见你爹和我们柳家的列祖列宗?”

柳远骞面色不好看,但在母亲面前,到底忍住了,瓮声瓮气道,“娘,这些过去的事就别提了。”

老侯夫人见他如此,也不忍心逼他,叹口气道,“希望皇上不要因此对我们侯府不满才好。”

柳远骞忙劝道,“此事说到底还是郡主不对。皇上明察秋毫,不会怪罪的,娘就别担心了。这一次的婚事还要劳您费心,也别生气,气坏了身子不值得……”

恰在此时,门口帘子一掀,金氏走了进来,面色还带着怒气,接话道,“对,母亲别生气。这一次的事情明明就不关成延的事,是郡主她自己对成延起了觊觎之心。我们侯府的二公子风光霁月,文采斐然,整个京城中那么多姑娘倾心,要是都温柔以待,那我们成延岂不是成了风流浪荡子?我们侯府的教养他也干不出这种事……”

老侯夫人本来被柳远骞劝得柔和下来的脸色顿时冷了下来,一巴掌拍在桌子上,“胡说八道!”

冷笑一声,问道,“我们侯府教养好?你意思是郡主……”教养不好?

郡主可是皇家血脉,从小就得长公主和太后喜欢,说郡主教养跟说长公主和太后有什么区别?也等于是说皇家教养不好了。

金氏明白之后,顿时被吓住,面色苍白下来。

最后的话老侯夫人说不出口,脸色冷凝,肃然道 “金氏,你再如此,我就送你回金家去!”

此话一出,金氏噗通一声跪了下去,“母亲,儿媳失言,求母亲责罚。”又看向一旁脸色沉沉的柳远骞,“侯爷,你帮我求求情,这一次的事情确实不关成延的事,他是你儿子啊!”

不待柳远骞说话,老侯夫人怒斥,“出去,吵得我头疼。”

金氏委委屈屈的看向柳远骞,见他没有要帮她说话的意思,这才不甘心的往门口去。

老侯夫人想起什么,问道,“对了,成延现在在哪里?”

金氏默了下,声音细细,“今天一大早成延就走了。”

这一次不只是老侯夫人,就是柳远骞面色都更难看了。“让人去找他回来,十五的婚期,成亲之前无事就不要再出门了。”

屋子里气氛凝重,金氏不敢多说,只诺诺应了。

时隔两个月,侯府又要办喜事了。侯府的这两次喜事说起来都颇为传奇。当初顾知语和柳成嵇两人的亲事就不说了,现在还有人特意去澜山寺合八字呢。如今柳成延和孙怡菁的……也挺多人知道的。

事关皇家的事情总是知道的人多些,尤其当时郡主丝毫没有要掩饰对柳成延的一片心意的意思。众人对于柳成延拒绝郡主之事,表面上虽然不敢说,暗地里都觉得还是得立功,功劳大了,拒绝郡主也不是什么大事了,看侯府筹备婚事办得热火朝天,也不见皇上对侯府做什么,哪怕意思一下的□□都没有。

后来传着传着,就成了孙怡菁长相貌美,温柔婉约,让柳成延选了她而弃郡主,果然是好男儿都难过美人关。

侯府准备婚事,顾知语倒是不忙。她刚嫁入侯府不久,且如今侯府诸事都是有金氏打理,最怕她插手。顾知语也懒得跟她纠缠,只要金氏不刻意针对,她也不会与她为难,好好过日子才要紧。

六月十五,艳阳天,一大早侯府就热闹起来了。顾知语特意起了个大早,平时府中不用她帮忙,但今天这样的日子来的客人多,她还是要帮忙招待的。而且这样的日子里,对她熟悉京城中各家夫人有帮助。

老侯夫人昨日就让她早点去康和堂,潜意思就是要给她引见各家夫人了。要知道,新媳妇自己认识人和长辈引见完全不同。由长辈引见的一般都会让人高看一些,最起码证明这个媳妇得长辈喜爱,会做人。而金氏和她的关系僵硬,两人都没想着要缓和,这样的情形下,金氏是不会帮她引见客人的。

顾知语到了康和堂不久,就已经有客人到了,来得最早的,还是老侯夫人的娘家。

老侯夫人姓吴,当初是柳家的下属家中的女儿。那时候柳家还不是侯府,几代人丁单薄,到了侯爷这辈更是一脉单传。而吴家则不同,家中人口众多,老侯夫人上面还有四个哥哥,最后才得她一个女儿。老侯夫人嫁入侯府后生下二子一女,地位稳固,日子也过得安逸,哪怕老侯爷没了对她也无甚影响。但是吴家自皇上立国后就走了下坡路,先是四个哥哥战死病死,年轻一辈中又多是庸碌之辈,挑不出可造之才。眼看着就越来越落魄了。

今天来的,是吴老夫人,也就是老侯夫人的大嫂带着儿媳和孙辈前来,男客已经去了前院。她只带着儿媳和两个妙龄姑娘进来。

顾知语自从嫁入侯府,多亏了老侯夫人的照顾,日子才能过得顺心,所以,对于她娘家来的客人,她颇为上心,赶紧招呼人上点心上茶。那两个姑娘她只瞄一眼就不再看了。姑娘家年纪到了,合该多出来走走,吴家认识的最有权势的就是老侯夫人了,要是找她给两个姑娘说亲事也正常。

还没说几句呢,金家的客人也到了,来的是金氏的大嫂和她两个侄女,不过两姑娘穿着打扮就看得出身份不一样。嫡庶之别,在有的人家区别很大,比如许氏,顾本燕二人那样,丫鬟都比她们光鲜亮丽。这两姑娘看起来也差不多就是那种区别。由金氏带着过来给老侯夫人见礼。

屋子里人挺多,贺喜的话一说 ,似乎一下子就热闹喜庆起来了。

第二十四章 撕破

表面上看起来热闹非凡,但许多人内心里都在嘀咕,这侯府可真够心大的,得罪了康平郡主这边还能热闹的办喜事。

无论内情如何,反正老侯夫人是做出来一副很高兴的样子。

接下来的客人越来越多,顾知语也没留在康和堂了,其实由谁接待客人也是有讲究的。比如吴家,虽然身份不好,却也由老侯夫人亲自接待,表明了对他们家的看重,金家就差点了,给老侯夫人见过礼之后就退了出去,去了金氏的酝宾院。

而顾知语这样的,就由老侯夫人身边的嬷嬷带着接待客人,都是些和她身份差不多的夫人小姐。

顾知语引着礼部尚书夫人一家正准备进门,就听到后面熟悉的声音唤,“大姐姐……”

顾知语脸上的笑容不变,回身果然看到老夫人带着许氏还有顾知沅,甚至是顾本燕两姐妹都来了。

礼部尚书夫人已经头发花白,见状笑呵呵道,“侯府我来过多次了,世子夫人先去,我们自己进去就行。”

顾知语含笑致歉,又让身旁的嬷嬷送她们进去,这才看向老侯夫人一行人,福身行礼,“祖母,二婶。”

老夫人上下打量她一番,见她肤色红润,以前单薄的身子似乎圆润了些,点头赞道,“你过得好就好!”

顾知语笑了,“多谢祖母挂念。”

周围人来人往,顾知语才不会在这里发作。如今她已经嫁人,反正也看不到几回伯府中的人。

康和堂中各家夫人来了又去,基本上的人都会过来给老侯夫人打招呼,入眼满目大红,一片喜庆。

踏入院子,顾知沅感叹,“好热闹啊。”语气还挺真心,这姑娘心大,似乎先前两人之间发生的不愉快都没了一般。

老夫人看了一眼左顾右盼没顾着这边的顾知沅,颇有深意道,“威远侯镇守邑城有功,正是皇上看重的时候。知语,你出身伯府,伯府好了你才能好。”

她意思是伯府好了之后,侯府不敢慢待她。

周围来往的人虽不太靠近,但若是声音高些还是能听到,顾知语没接话。

她这边不接话,老夫人以为她听进去了,或者是成亲后这段时间吃了亏知道娘家的用处了。要知道以前顾知语跟她说话可从来不知道什么叫客气。

“你已经嫁人,子嗣要紧,且世子应该在京城留不久,等二公子成亲之后就会去邑城……”老夫人伸手拉住顾知语的手轻拍了拍,意味深长,“你要抓紧。”

顾知语眉心微皱,抬眼又看到金氏带着人含笑从康和堂出来。勉强压下脾气,也没吭声,不着痕迹的抽回手,“我们先去见过祖母吧。”

说完就带着她们往里走,老夫人以为她害羞,但现在不是害羞的时候,一把拉住她的胳膊,含笑看着越来越近的金氏一行人,靠近她低声道,“你别不当一回事,现在的侯夫人就是侯爷在外面带回来的。要是当年先侯夫人没有子嗣,如今的世子且说不准是谁呢。”

顾知语有些恼了,金氏不喜她。因为柳成嵇对金氏的态度,她自然也是不喜这个人的。但是不代表她就得在老夫人面前说这些。且周围来来往往那么多人,要是一个不小心被人听了去,对她和金氏都不好,说出去还是侯府的笑话。当下冷声道,“祖母慎言,一会儿可去我的院子细聊。”

语气冷淡,摆明了不高兴了。

许氏微微皱眉,“知语,我们好歹是你长辈,哪怕你如今身份比我们高,也不能如此……”

顾知语不耐烦回头,“二婶,我的脾气你是知道的,发作起来可不管不顾。”

许氏听懂了她的意思,周围这么多人,今天顾知语是主人,要是赶她出去……就是冷眼待伯府众人,今日之后,伯府就更加不会让京城众人看在眼中了。

接下来总算是安静了,老夫人面色不好,顾知语根本没有要哄她们的意思。这些人就是越搭理越来劲,最会得寸进尺。

老侯夫人待伯府众人很热情,言语间对顾知语尽是夸赞,不难看出她对这个孙媳妇的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