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音一落,德妃宫里的大宫女就带着李老祖宗走了进来。

虽然精神有些不济,但待在这皇宫中,很少能够见到宫外的人,尤其这时来的还是自家的亲姑姑,德妃娘娘一改先前有几分萎靡的样子,马上起身迎了过去。

李老祖宗见了德妃娘娘,自然是要先行国礼的,好在她是一品诰命夫人,是不需要行跪拜礼的。

德妃受了李老祖宗的国礼后,却马上就上前来搀扶李老祖宗,口中却道:”姑妈好一阵子不进宫来了,本宫可是真的想姑妈了。“

”老身这不是进宫来见娘娘了吗?“因为面对的是自己的嫡亲侄女,李老祖宗也没有那么拘谨。双方坐定之后,早有宫女们奉上了茶水。

然后,德妃娘娘就询问了一些宫外的事情,多半都是关于娘家的一些事情,李老祖宗也就一一说了。

德妃看到李老祖宗说话时,偶尔有所思的样子,心中暗自猜想,这位姑妈今日进宫是不是有什么为难之事需要她帮忙,而根据她从宫内知道的消息,除了那位李三公子让自家姑母这个当祖母的操够了心之外,李家也没发生什么大事,于是就开口道:”阳哥儿最近可好?本宫也好长时间没有见这孩子了?“

李老祖宗正在思谋,怎样开口才恰当,却没想到,德妃当下就给了她一个台阶,当下马上接话道:”娘娘也是知道的,这个孽障,真是要气死我这个当祖母了,今日老身进宫,的确有一件事要求娘娘成全。“

”哦,阳哥儿又干了什么好事?“德妃一听,就知道自己是真的猜对了,但她也知道自家姑妈用李家家传的丹书铁券保了那位李三公子的命,寻常事,丹书铁券就可以应付,今日求到自己身上,不知又是何事?可有些事情,就算她这个娘娘,恐怕也是无能为力的。所以,并没有一口应允。

”回娘娘的话,这件事说起来,还真算是一件好事,所以,才要娘娘成全,阳哥儿想成亲了。“

”成亲?这可还真的算是一件好事。“德妃闻言,也松了一口气,在她看来,这件事,比起李三公子从前的丰功伟绩来说,是真的不值一提。不过,既然自家姑妈求到她的头上,就说明这门婚事不是那么顺利。

于是,又道:”可是遇到了什么难题?女方是哪一家的姑娘?“

”回娘娘的话,阳哥儿这孩子,从前对女色上一直不感兴趣,这次,看上的姑娘虽然出身不高,可那人才老身倒是见过的,品貌倒是一流的,只是,这门婚事,崔家未必会应允。“李老祖宗斟酌着说道。

”哦,原来是崔家的姑娘,本宫记得,崔家现在适婚的姑娘只有四姑娘吧,据说四姑娘也是从小订给南平侯府的,据说再过几个月就要完婚了?“德妃也是世家出身,这些年来,后宫并没有皇后,基本上多半的宫务都是德妃处理的,所以,她对各个世家的人员分布还是有所了解的。

对崔四姑娘,德妃并无多少鲜明的印象?难不成,李三公子这次打算夺人之妻,这才让自家姑妈求到自己头上来了?

”娘娘误会了,崔四姑娘的确与南平侯府有婚约,再过两个多月就要成亲了,阳哥儿看中的不是崔四姑娘,而是崔家的表姑娘,崔太夫人的嫡亲外孙女。“

”崔太夫人的外孙女?“德妃很快在脑中搜了一番,也很快想起一件陈年旧事来,当年她与崔太夫人嫡亲的女儿还是见过几面的,相互关系还算不错,只是后来发生了那样的事情,这么说来,就算有崔家这个名头,那位姑娘的出身的确不够显赫。

”正是,这位窦姑娘虽然出身不高,可人才却是一等一的,先前,老身已经派人向崔家提亲了,可崔太夫人并没有应允,因为向崔家提亲的还有几户人家,阳哥儿又不愿放弃,重要的是,阳哥儿的名声,娘娘也是知道的,老身这是没有法子来,才想从娘娘这里求一份赐婚意旨。“为了成就这门婚事,尽管,李老祖宗心中对窦子涵并不是全然的满意,但在这个时候,她也免不了在德妃娘娘面前给窦子涵说几句好话。

”这样呀!“德妃闻言,也多了几分深思,其实对那位窦姑娘倒是兴起了几分好奇之心,李三公子是个怎样的人,德妃也是知道的。一般的好人家都不愿把姑娘嫁给李三公子这样的人,大概是,自家姑妈看到要是和别家相争,争不过,这才求到自家面前吧。

李老祖宗看到德妃的神色有些迟疑,只好接着道:”不怕娘娘笑话,阳哥儿那性子,如果娶不到这位窦姑娘,就要闹着去剃度出家,哎,真是孽障呀!“

”如果这位窦姑娘并无婚约在身,本宫倒是可以向皇上求一份赐婚的圣旨。“德妃见状,也不忍自家姑妈失望,当下道。

”臣妇带阳哥儿谢娘娘成全。“李老祖宗闻言,终于放下心来。

”都说是自家人,姑妈就不必客气了,只是,既然是圣旨赐婚,日后成了亲,阳哥儿就不能再胡作非为下去了,一定要收收心思,这位窦姑娘既然是他想娶得,日后,还是要对对方好一些才是。“

”娘娘说的是,等他们成婚之后,臣妇一定带他们进宫谢恩。“李老祖宗闻言,也知道圣旨赐婚,德妃娘娘自然是希望落一个好的结果,才出言提醒自己。

”那就好,姑妈就先告退吧,等皇上下了朝,过来之后,本宫就求一份赐婚圣旨,送到两家去。“

”是,那臣妇就先告退了。“

李老祖宗退出德妃的宫殿不到半个时辰后,皇帝果然过德妃这里用午餐。

当下,德妃也没有拐弯抹角,就直接求一份赐婚的旨意。

皇上闻言,也想起李三公子是个头疼人物,如果真的有个姑娘能约束了他的性子,也算是一件好事,这门一想,也就没有迟疑,应允了德妃所求,回到御书房后,就拟了一道赐婚的圣旨,派身旁的总管分别到崔家,和李家去宣旨。

宣旨的太监公公刚走出内宫门,与王皓王公子错身而过,王皓王公子并没有多想,他昨日回来,今日并没有上朝,而是去了京畿卫衙门,处理了一下,这段日子压的许多公事,等手边的事情处理完了,这才进宫来。

片刻后,王皓王公子也出现在御书房,当然,先说的是公事,将他这段日子所做的事情向皇上汇报了一番,随后,君臣又商议了一段时间,到了最后,王皓王公子突然跪倒道:”皇上,微臣今日,还有一件私事要求皇上成全。“

”私事?什么私事,爱卿说来听听!“

------题外话------

哎,柳絮当初不知哪门子抽风,写了个必看,导致后面的章节不写,好像缺点什么,总是不对劲,其实,基本上所有的章节还是需要连着看的,亲们习惯就好,还有,柳絮已经调整了情节,尽快让两人成婚呀!还有荷花魔咒的案子,其实,到破的时候,哗啦一下,就破了,亲们别急,不过,最近由于生病,折腾的更得太慢,柳絮希望接下来,尽量每章字数写的多点,情节快点!

098,各人心思,开苞丫鬟(必看)

王皓王公子也算是当朝皇帝的爱臣,自从五年前,接任新的暗影统领一职后,一向办事认真,也很得当今皇帝的信任,更主要的是,王皓王公子一向做事公私分明,如今皇上突然听到,这位挨臣有私事需要他成全,他能不兴致盎然吗?

王皓王公子闻言,看皇上的心情似乎不错,在脑中组织了一下语言,然后才不急不速地开口道:“皇上,微臣看上了一名女子,想请皇上赐婚成全。”

“哈哈!”东唐皇帝闻言,一阵大笑,笑完之后才道:“今个都是什么好日子了?你们每个人都求朕来赐婚,你可知道,就在一个时辰前,你家外祖母进宫,求到德妃那里,就是求的一份赐婚的旨意,在你进御书房之前,朕刚好派李公公去传旨了,说吧,你到底看上的是哪家的姑娘?”

王皓王公子闻言,只觉得一桶凉水浇到了自己身上,整个人透心凉了,既然是外祖母进宫来请德妃娘娘赐婚,那一定为的只有李家表弟了,仅仅只因为相差这一个时辰,他就失了先机,到如今,心中更是五味纷杂,他一向都是天之骄子,想要得到的东西从来没有失手过,可如今,他心中却说不出什么感觉,苦苦涩涩的,片刻后,他才发现当今皇帝正等着他回答呢,只好挤出一抹苦涩的笑道:“请问皇上,与梦阳表弟成婚的是不是一位姓窦的姑娘?”就算到了这个时候,他还忍不住开口确认。

“怎么,你也知道这位窦姑娘?”东唐皇帝终于发现王皓王公子的脸色有些发白,当皇帝的多半都不是笨人,突然之间,他也悟了,不由地追问:“莫非,你与李梦阳看上的是同一位姑娘?”

“皇上,是微臣迟了一步。”王皓王公子这样说,无非就是默认了皇帝的猜测。

东唐皇帝却在一瞬间默然了,情之一字,说不清,道不明,就算身为皇帝,他也无法例外,自然不会取笑自己的臣子。

从感情上来说,王皓王公子是东唐皇帝的爱臣,而李梦阳却是个胡作非为的主,皇上在心中自然会偏向几分王皓王公子,可现在,事情已经变成了这样,如果今日两家同时求亲的话,求的又是同一人,他这个皇帝可能两边都不应,任凭他们下面各显神通,可问题就是,李太夫人早了一步,自己的挨臣晚了一步,如今就算他让人去追下旨的太监,也来不及了,恐怕这个时候,圣旨都到了两家,君无戏言,已经收不回来了。

想到这里,皇上再次开口道:“思瑜呀,事到如今,朕也无能为力,不过全天下有那么多的姑娘,朕相信,你终究有一天会找到另一位好姑娘的,到时,朕仍可以给你们发一份赐婚的旨意。”思瑜是王皓王公子的字,为了表示亲近,在许多时候,皇帝并不称呼他的名讳,而称呼他的字。

“皇上,臣还年少,在一两年内不想再考虑亲事。”王皓王公子现在心中有些乱,在没有想好下一步打算之前,他对其他的建议并无什么兴趣。

“罢了,朕知道思瑜现在心情可能不好,就不提这个了,回头,朕一定让德妃帮你留意一些好姑娘的。”

东唐皇帝看这王皓王公子这个样子,心中倒是真的对那位崔家的表姑娘兴起了几分好奇心,只可惜,窦子涵自从来到京城,从来没有机会进宫,皇帝对窦子涵实在没有什么印象。

不过作为暗影头领,这妻子的人选还是要经过皇帝把关的,从私心来说,东唐皇帝也不希望王皓王公子娶一个他根本不了解身份背景的女子为妻,如果今天没有李家先下手为强,王皓王公子提出请求赐婚的旨意,也务必要将所有关于窦子涵的资料提交给皇帝过目,这点,倒是有些类似于军婚的政审。

李老祖宗前脚刚回到李家,马上就亲自到了李三公子房中。

李三公子一大早,早就从府中下人的口中得知了自家祖母是要进宫去请赐婚旨意的,所以,他一大早,就从床上蹦起来了,蹦起来之后,却没有马上下床梳洗,而是盘腿坐在床上,学和尚念经一般,念念有词起来。

小四见状,嘴角抽了抽道:“公子,您的心愿这不是实现了吗?老祖宗已经进宫去请赐婚旨意了,你还要继续装模作样地当和尚呀!”

“别吵,以你的笨脑子怎么能够理解本公子此时向佛的虔诚之心,心诚则灵,你懂不懂?佛祖看在本公子此刻如此诚心的份上,一定会保佑祖母此行顺利而归。”李三公子说的振振有词,在赐婚旨意没到府中之前,一切都有可能买这个时候,他是真的诚心去求佛祖,成全他这个心愿的。

小四闻言,翻了翻白眼道:“公子,平时不烧香,临时抱佛脚又什么用?”

“滚出去,让你别吵,你吵个不停是做什么?”李三公子突然怒了,他自然之道自己这是临时抱佛脚,可他这个人呢?虽然平日里胡作非为,但不管是什么事,却容易犯一个执拗的毛病,既然他心中存了一份要与窦子涵成其好事的心思,不管怎样,就算使尽千般手段,都要达到自己的目的。

李老祖宗进宫请赐婚的旨意,这已经是最重要的招数了,要是万一不能,那他该怎么办?由于心中的不确定,他临时抱佛脚,不过是为了求一个心安,偏偏小四,在旁边冷嘲热讽的,难怪他要生气了。

其实,说起来,李三公子在感情上情商并不是很高,要说他对窦子涵有什么至死不渝的感情,那是扯淡,现在的他,所做的一切,恐怕是身为一个男子对一个女子的一种雄性本能,他的雄性本能指引着他做一些事情,等到要将他这种本能升华为真正的男女之情,是需要一个契机的,更需要人引导的。

小四闻言,见自家公子是真的生气了,当下摸了摸鼻子,还真的安静了下来,就斜躺在对面的软榻上,看着自家公子口中不停地念着佛祖保佑,佛祖保佑!

小四待了一会,实在有些无聊,干脆到前面去探消息,所以,等李老祖宗从宫中回府时,小四躲在一个角落,偷窥了一下李老祖宗的脸色,看起来应该是好事,当下一溜烟,就溜回了李三公子的院子。

“公子,老祖宗回府了,老祖宗回府了。”

“祖母回府了?怎样?怎样?”李三公子闻言,猛地从床榻上跳了下来,也不穿鞋,一把上前抓住小四的肩膀道。

“公子,应该是好消息吧,老祖宗的脸色看起来还不错,您就别太担心了,估计过一会就有消息传过来了。”对上自家公子有些迫切的脸色,小四只好赔笑着道。

就在这时,门外传来小厮禀告的声音:“三公子,老祖宗来了。”

“哼,知道问你这个笨的,都是瞎子点灯白费蜡,本公子马上去迎祖母。”说话间,李三公子就松开了搭在小四肩上的手,正要出门,李老祖宗就带着一大批人浩浩荡荡地走了进来。

“三哥儿,你这是什么样子,小四,还不快让人打水,服侍你家公子梳洗换衣。”李老祖宗进门之后,就看到李三公子身上还斜斜歪歪地穿着那件并不合身的僧袍,头发还是昨日披头散发的样子,难怪李老祖宗要皱眉了。

既然德妃娘娘已经应允了这件婚事,如果皇上随后下旨赐婚的话,那圣旨到了,自家孙子这一副德行,怎么接旨?到时传入宫中,不是对当今圣上不满吗?

李三公子这次,倒是没有再耍脾气,乖乖地配合,实际上,他也观察了一番自家祖母的神色,看起来,是真的不错,应该这事情成了吧!

李三公子房中并无贴身的丫鬟,琴儿忙上前帮忙,在换衣的时候,特意低声说了两个字:“放心!”

李三公子这时,已经变成了乖宝宝,下人们怎么弄,他就怎么配合。

等一切收拾妥当,李老祖宗见状,满意的点了点头,抛开李三公子的性子不说,他毕竟出身富贵,一副皮囊也是上佳的,只要不胡作非为,打扮起来,也是一表人才。

可是想到自家宝贝孙子的性子,李老祖宗又免不了想叹气,就在这时,李家的总管飞奔着进了李三公子的院子:“老祖宗,来了,圣旨来了!”

李三公子闻言,眼睛顿时亮了。

“走吧,到前院去接旨。”李老祖宗心中也不知是什么滋味,也不再多说什么,走到半路上时,还是忍不住叮嘱道:“待会见了传旨的公公,可别失礼!”

“是,祖母,孙儿不孝,劳祖母为孙儿费心了。”李三公子这时说的话,可是很诚心的。

“傻孩子,祖母不疼你,还指望谁来疼你,如今这赐婚圣旨一下,既然这门婚事是你千方百计求来的,那日后还是收敛几分性子,早日让祖母抱上重孙就是你的功劳了。”

“祖母请放心,等窦姑娘进了门,她也会孝顺祖母您的。”

“但愿吧!”李老祖宗可不敢将事情想的那么美好。

传旨的李公公进了李家的大门之后,英国公还在衙门中办事,李大公子去了边关,李家的二公子是庶出,平日里根本不见人,尤其在正式的场合,这时,陪着李公公的自然是李四公子。

李四公子对自家三哥看上一个出身低微的姑娘也有所耳闻,不过这碍不着他什么,所以,也不是很关心,只是今日听说这位未来的三嫂还是圣旨所赐的婚事,倒是留意了几分。

李老祖宗和李三公子并没有让李公公久等,很快到了前厅,李公公从前也是见过李三公子的,此时,见李三公子搀扶着李老祖宗走了进来,凝目望去,总觉得今日的李三公子身上似乎有某些东西发生了变化,

不仅李公公有这种想法,就连李四公子爷觉得自家三哥身上,似乎有些轻微的不同了,倒是那里不同了,一时之间,也说不出一个所以然来。

既然接旨的人到了,李公公也没有耽搁,拿出圣旨打算宣旨,众人跪倒听旨。

这圣旨的开头,无非就是一大串,四个字四个字的成语来形容窦子涵和李三公子的才貌品德,到了最后,才说明了重点,说两人是天作之合,特赐婚在半年之后完婚云云。

圣旨读完,下面跪着的人自然三呼万岁,接旨谢恩。

接完旨后,这个消息自然很快传遍了府中各个角落,先前,李三公子的那点心思,毕竟只有少数几个主子知道,不过这赐婚的旨意一下,李家的下人们都暗暗讨论起这位未来的三少奶奶了。

英国公夫人也在接旨的行列,等圣旨接完,看着李三公子小心翼翼地拿着圣旨的样子,一时之间,她心中的感觉也是很复杂的。

李公公和传旨的其他人在李家传完圣旨,的了李家封的银票,并没有久留,他们一行还要去崔家传旨呢!

现对于李家人事先有所准备的情形,崔家从上到下,可是一点心理准备都无。

等传旨的李公公到了崔府大门之前,说有圣旨到的时候,崔家的门房就有些慌了,自古以来,并不是所有的圣旨下到府上都是好事,尤其是事先没有听到过任何风声之前,更是如此。

崔国公今日下朝之后,并没有在衙门久留,还不是因为崔四姑娘卷入了荷花连环凶杀案中,女儿也是自己的心头肉,崔国公对着自家的女儿,也不完全是冷血之人,所以,与儿子崔兰池崔大公子商议完毕之后,正打算等午后去拜访京城府尹,慕容月慕容大人结果就在这个时候,听到门房说,圣旨到了。

父子两人都有些诧异,今日上朝之时,也没有听到什么风声,怎么就突然来了圣旨呢?

父子二人拿不准是什么事,也不敢怠慢,马上换了朝服就去前厅接旨。

李公公被安排着坐在大厅上用茶,片刻后,崔国公父子两人急急地走了进来,李公公这才想起,他刚才好像没有说清,接旨的人选,当下又道:“崔国公,还是请府上的女眷也一起前来接旨吧!”

崔家父子闻言,心中更是惊惧不定,但还是马上派人去告知府中各房的女眷。

在这个等待的过程中,崔国公不免忐忑地试探了几句,李公公却笑着道:“国公爷,不必担心,今个这圣旨可是府中的一件大喜事。”

喜事?崔国公父子对望一眼,心倒是放下了一些,既然李公公都说是喜事了,想必真的就是喜事,只是父子两人想了半刻,也不知这喜事指的是什么事?

且说前去传话的下人很快到了崔老祖宗的房中,窦子涵这时正陪着崔老祖宗闲话。

两人闻言也是一愣,但两人也都没有多想,崔老祖宗还要身穿诰命的服饰,丫鬟们也不敢耽搁,很快就收拾妥当。

窦子涵因为只是普通民女,身上这套衣服也没有什么出格犯忌的地方,当下也不曾回房换衣服,就扶着崔老祖宗,身后跟着两个大丫鬟一路向前厅而去。

在半路上,又分别遇到了崔家几位夫人以及房中的其他一些女眷。

由于传旨的李公公还在等着呢!相互碰面之后,连场面话也不敢多说,都急急地到了崔家的前厅。

李公公坐着,茶水也喝的差不多了,就见崔家一大群女眷涌了进来,他的目标只有一个,当然是今日这道赐婚旨意的女主,说实话,李公公事先也不曾见过窦子涵,这时,自然要多看几眼,回宫复命的时候,自然对皇上和德妃娘娘有几句说头。

从严格意义上说起来,崔家的女眷并不包括,窦子涵姐妹两,可窦子涵毕竟是崔老祖宗嫡亲的外孙女,所以,这时,她跟着崔老祖宗前来接旨,也没什么,可窦子芳也跟着崔大夫人来了。

谁让刚才传旨的时候,窦子芳正在崔大夫人房中呢!

前面都说了,崔家的姑娘,现在处于适婚年龄的只剩下崔四姑娘了,可崔四姑娘现在还在牢中呢?现在一大堆女眷中,也只有窦家姐妹两的年纪符合,李公公的目光就不由地在姐妹两的身上瞄了几眼,最后停在了窦子涵的身上。

才慢条斯理地道:“请问哪位是窦子涵窦姑娘?”

窦子涵原本以为自己就是个打酱油的,跟着来,无非是见识一下,传旨接旨的排场,却没想到自己竟然被点了名,虽然愣了一下,但还是很快恢复了常态,出列道:“回公公的话,民女正是窦子涵。”

“哦,窦姑娘,跪下接旨吧!”李公公此言一出,几乎所有人的目光都投到了窦子涵的身上。

现场的气氛容不得窦子涵多想,她还是按照桂嬷嬷教的礼节跪倒在地,然后崔家的其他人也纷纷跪在她的身后听旨。

“奉天承运…”巴拉巴拉一大堆形容词,和李家接的那份旨意没什么大的区别,最后点名了目的,为李三公子和窦子涵赐婚,半年后完婚。

窦子涵初听圣旨的时候,就觉得有些不对劲,等听到最后,她已经明白了这是一份怎样的圣旨,说实话,这圣旨来的太突然,让她有些猝不及防,一时之间,她心中的思绪还真是有些凌乱,等李公公的圣旨都读完了,她还有些发怔。

直到李公公说了第二次,请窦姑娘接旨时,她才醒过神来,有些木然地接过了圣旨谢恩。

在这种情势下,根本不容许她做出其他的动作或言行,这是一个皇权大过天的时代,普通民众根本没有说不的权利,这个时候,她并没有失去理智。

当然,在心中,她从来没有将李三公子这种人当做自己将来另一半,可要是扪心自问地话,也不至于到厌恶作呕的地步。

现在,她别无选择,只能先接受这份旨意。

李公公又看了窦子涵几眼,虽然她的头微微地低垂着,李公公并没有看到她脸上的全部表情,可窦子涵有些异于常人的镇静,还是让李公公印象深刻。

既然已经传完了旨意,李公公自然带着那几个随从回宫复命去了。

剩下崔家所有人各异的神色,各异的目光。但是却没有人脸上有半分喜色。

崔老祖宗这时,心中当然也不会多畅快,在她的想法中,从来就没有把李三公子看做是最佳的人选,可却没有想到,皇上竟然下了一道赐婚的旨意,这圣旨一下,就成了定居,哎!子涵这孩子,难不成这一辈子就要毁掉不成?

崔国公的脸色同样不太好,对窦子涵这个外甥女他本来就没有什么感情,更何况,还有窦子涵娘亲当年的那件事在里面,这些都是其次的,最根本的是,他最近派人查了崔老祖宗给窦子涵准备的嫁妆,那明里暗里的东西,分明就是要带走崔家的一半家财,这他作为当家人,怎么能够忍受。

崔大公子也是神色凝重,当初他将窦子涵从一个小城接到京城来时,绝对没有想到不到半年的时间,这位表妹就生起了那样多的事情,如今这赐婚的圣旨一下,恐怕自家娘亲和妹妹打的如意算盘要落空了,他还是小看了这位表妹。

只是,李三公子,同样也不是什么良配!

崔大夫人也同样受了刺激,虽说崔四姑娘现在在牢中,可她原本的打算根本就没有改变,窦子涵可是要替嫁的呀,如今,皇上下了这么一道旨意,这可怎么办?难道要让自家女儿真的嫁到薛家去吗?

不,这怎么成呢?她一定要想个其他的法子!或者让李家那头放弃这门婚事才成!

同样受到刺激的当然少不了崔二夫人,如今皇上赐了婚,那不就是说,自家儿子没有机会了,老祖宗手中的那万贯家财也没自家儿子的份了,没有二房的份了,这可怎么办是好?除非,除非李家那头放弃这门婚事?

可别说,在这个时候,崔大夫人和崔二夫人的想法倒是殊途同归,都想着怎样让李家那头放弃这门婚事。

要说在场中最嫉妒窦子涵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她那所谓的妹妹窦子芳。窦子芳当初死皮赖脸地来到京城,为的是什么,当然是为了找一门好的亲事的,结果,到了京城,进了崔家,她发现身份低微的她就是被排斥的,在崔家,身份都比不上主子们身边亲近的大丫鬟们。

可凭什么这贱丫头就能得到皇帝的赐婚,而她想找一门好的亲事却困难重重,自己不好过,她怎么能容许这贱丫头日子过的好呢?

正是因为崔家的人都各怀心思,就算得了皇帝的赐婚,也没有人恭喜窦子涵,当然,事实上,也没有什么喜值得恭贺的。

这一切,都被崔老祖宗扫在眼中,就算这门婚事不中她的心意,可家中其他人都这一番做派,也让她的心一样的冰冷。

“子涵,跟我回房吧!”

“好的,外祖母。”窦子涵闻言,终于彻底回过神来,怀中还抱着那封赐婚的旨意,跟在崔老祖宗身后,然后还有她们身边的几个丫鬟,一行回到了崔老祖宗的院子。

回到崔老祖宗的院子之后,崔老祖宗挥了挥手,示意身边侍候的人都退下去,片刻后才道:“丫头,没想到事情变成了这个样子,要是知道会有赐婚的旨意下来,外祖母就早为你做主了。”

“外祖母,事已至此,也许是天意注定子涵与那李三公子要纠缠不清,好在李三对子涵是真的有那么几分意思的,这就好,您放心,就算嫁了,子涵也知道该怎么过好自己的日子。”

窦子涵其实一个适应能力很快的人,最主要的是,在这个赐婚旨意下达之前,她并没有爱上另外一个男子,既然没有感情的负累,她看问题的角度就要更超脱一些,再加上,她本身就具有现代人的思想,从头到尾,都没想过要彻底依靠一个男子生存。

先前选婿的条件,也无非是不想彻底沦为男性社会的附庸,为自己和小豆芽菜争的一份生存的权利罢了。

她从不把幸福建立在对别人的期望上,更何况,李三公子一看就是个依靠不上的主。至于爱情吗?那是什么东西,古今中外,也不过是荷尔蒙作用下的产物,在现代一夫一妻制度下的社会,都没几对真正美满的婚姻与爱情,更别说,在这个三妻四妾的时代了,窦子涵从来不是那些满脑子风花雪月的小女生,从前不是,现在更不是。

其实,当这个赐婚的旨意下来之后,窦子涵除了最开始的确有些意外,排斥之外,在从前厅回到崔老祖宗院子这段路上,她已经将事情的轻重厉害,以及可选择性,反抗性彻底的分析了一遍。所以,到了这个时候,她反而真的平静了下来。

既然现实将李三公子这样一个男人配给了她,又让她不能反抗,那么,她接下来务必是要将这门婚事的最大价值发掘出来,包括,怎样掌控李三公子这个男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