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太傅道:“太后,这古往今来,撕毁协议的君主有多少?您只怕都没办法统计过来的,我大周江山秀丽,肥田高山,在列国眼中,就是一块肥猪肉,都在虎视眈眈,如今我大周若因疫症出现内乱,正是他们大举入侵的好时机,他们怎么还会管什么和约不和约?”

崔大人道:“太傅所说的并非没有道理,但是烧村始终不是好办法,这关系到太多人命,烧了石头村,那军中的士兵呢?西北街的百姓呢?都要一并烧掉吗?”

太傅沉吟了一下,“若真的到没有办法的时候,也要不得已为之的,总比疫症一味扩散要好。”

太傅一党,便纷纷出列,“臣恳请皇太后和王爷下旨,烧石头村,遏制疫症蔓延。”

这一跪,便跪下了三分一的大臣,形成了威逼之势。

慕容桀淡淡地看着底下黑压压的人头,眸子里有风暴顿生。

萧枭冷冷地道:“太傅的一句不得已为之,真叫人寒心啊,只是不知道若是太傅被传染了疫症,旁人说要烧掉你,你是什么感受?”

太傅正义凛然地道:“若本官被感染疫症,会伤害到其他人,那本官会自求被烧死,也省得留在世上害人。”

萧枭道:“那不是还没发生在太傅身上吗?一旦发生了之后,只怕太傅不会这样说了。”

太傅看着萧枭,“萧大将军这话真是叫老夫失望,你是朝中大将,肱骨之臣,却说出这般自私的话,若大周所有人都像你这样只顾着保全自己的生命,我大周早就亡国了。”

萧枭冷笑起来,“太傅的意思是说大周能有今日的安定繁华,不是因为边疆战士以鲜血生命筑建起的国防线,而是因为有太傅这样心思的人?”

皇太后听两人要吵起来了,不由得皱起眉头问:“阿桀,你有什么意见?”

她是妇人之仁,这些国家大事,还是得听他的意见。

慕容桀却看向夏丞相,“丞相有什么高见?”

夏丞相仿佛没有想到慕容桀会忽然问他,支吾了一下,“臣,臣认为,烧村非有效之举。”

“那什么才是有效之举呢?”慕容桀再问。

夏丞相出列道:“臣以为,只有找到遏制疫症的办法,才是良策。”

晋国公冷笑一声,“丞相这话谁不会说?但是御医和惠民署都没有良方,不,不要说什么良方,就连疫症叫什么从何而来都不知道,倒是民间有传言,说你的女儿夏子安懂得医治这种疫症,不过,也听闻说相爷护住女儿,舍不得她去疫区。”

夏丞相怔了一下,极不自然地道:“你这话是听谁说的?没有的事,小女只是深闺女子,哪里懂得什么医术?”

晋国公哼道:“夏丞相就不要谦虚了,夏子安医治好梁王的羊癫疯,连王爷重伤都能在短短数日之内治愈,这不足以证明她医术高明吗?”

皇太后闻言,大喜,看向夏丞相,“爱卿,子安真的懂得医治这种疫症?”

夏丞相犹豫了一下,“回皇太后的话,她确实是说过有些把握的,但是,也只是有些把握,并无十足的把握。”

“真的?她真的这样说过?”皇太后激动地问。

夏丞相点头,“是的。”

梁太傅却道:“丞相,这不是投机取巧立功的时候,你不要胡说。”

夏丞相听得此言,气得脸色涨红,“太傅这是什么意思?本相是那种国难当前却妄求立功的人吗?”

晋国公立刻便道:“外面的人虽然说夏子安懂得医治疫症,但是本侯是不信的,夏子安若懂得医治疫症,早就出来了,何用等到现在?本侯不是阻止相爷立功,但是,这件事情非同小可,你盲目地给了大家希望,也让皇太后和王爷做错了判断,到时候疫症一旦大幅蔓延,你夏丞相便是有一百颗脑袋,都不够掉的。”

夏丞相气得发抖,“晋国公莫要欺人太甚,本相便在这里替小女立下军令状,若小女半月之内无法研制出疫症的良方,奉上小女的人头。”

礼亲王一直都没做声,听到夏丞相这句话的时候,却不由得皱了一下眉头,“你替夏子安立下军令状,却是要奉上夏子安的人头?这不合规矩,这军令状的人头得把夏子安三个字换成夏槐钧才合规矩。”

夏丞相的脸色陡变。

慕容桀淡淡地看向站在一边的太子,“太子,也来说说你的意见。”

太子一直都充当闲人的角色,今日的事情也并未太放在心上,他还在想着胡家的事情,自从出了夏婉儿的事情,昨天去邀约胡欢喜,竟然被拒绝,他好生怄气,却知道一切都怪夏婉儿。

所以,听到慕容桀问话,又忽然想起太傅的吩咐,便道:“本宫是觉得,如果要立军令状,便以夏子安的人头加夏丞相的顶戴来立,如此才可公平。”

夏丞相抬起头看着太子,眸光十分复杂。

皇太后不太高兴地道:“这让子安去医治就是,还立什么军令状?”

太傅道:“皇太后,其实立下军令状也好,至少,可以让夏子安不遗余力地去研制良方,若是没有施加压力,她未必会尽心。”

皇太后又看向慕容桀,“你说呢?”

慕容桀今天还没怎么发表过意见,神色也显得十分冷淡,仿佛今日议论的事情都和他没有多大的关系。

但是,其实所有人都知道,他如今是骑虎难下了,疫症再不遏制,就真的要引起暴动了。

所以,对慕容桀来说烧村反而是一件好事。

第二百六十章军令状

所以,大家都认为,他的毫不在乎只是虚张声势。

他环视了众人,才缓缓地开口:“自疫症爆发到如今,已经有过百人死于此病,且坊间对这个病的揣测甚多,说什么上苍要惩罚大周,所以让瘟疫降临于世,虽说是无稽之谈,但是也代表了百姓的声音。如今京城百姓纷纷有心逃离京城,这些人无论去到哪里,都必定会把这种恐慌带到哪里去,晋国公提议的烧村,是遏制疫症蔓延的办法,却不是一个好办法,正如丞相所言,最好的办法便是找到良方医治这种疫症。”

梁太傅道:“然则,王爷是同意让夏子安去疫区了?”

慕容桀看着太傅,“若夏子安有能力研制出良方,本王为什么会不同意?”

太傅道:“臣只是认为,夏子安是王爷的未婚妻,王爷会舍不得她去疫区,毕竟,外间都传说了好几天,说夏子安可以治愈疫症,而且,相爷也说过夏子安跟他提过有把握医治,但是一直都没见王爷声张过。”

慕容桀冷冷地笑了,“是吗?夏子安没有跟本王说过她可以医治,毕竟,她如今还是夏家大小姐,而不是我摄政王妃,她跟她的父亲说,没有跟本王说,不是也很正常吗?”

晋国公道:“王爷,那您是同意还是不同意啊?这军令状需不需要立?”

慕容桀看向夏丞相,“相爷,对于军令状的内容,太子提议的你可有异议?”

夏丞相脸色灰暗,瞧了太傅一眼,道:“臣没有异议。”

慕容桀淡淡地道:“好,既然你没有异议,那么,这份军令状便由你来立下吧。”

他扬手,着人准备笔墨。

皇太后有些担心,叫了慕容桀到后面去谈话。

“阿桀,这军令状非同小可,一旦立下,若夏子安做不到,人头便不保,你真要拿她的生命来冒险吗?”

慕容桀没有直接回答她的话,而是问道:“母妃是不是入宫跟你说过此事?”

“你母妃是有入宫,但是没有说过要夏子安去疫区,倒是哀家提出过。”皇太后道。

慕容桀看着皇太后,“那您认为,母妃入宫跟你说这件事情,其目的是什么?”

皇太后一怔,“阿桀,你对她误解太深了,她未必是这个意思的。”

慕容桀淡淡地道:“不是儿臣对她误解太深,而是有些事情她做得太过了。”

皇太后知道冰封三尺非一日之寒,如今不是解开他们母子心结的时候,她说:“哀家只是担心夏子安不能治疗疫症,白白搭上一条命,这些年,也没哪个女子可入你的眼,母后是怕耽误了你的终身幸福啊。”

慕容桀拉着她的手坐下来,“母后,这便是儿臣不传召子安入宫的目的,这份军令状是夏丞相立下的,若子安研制出良方,日后她站在本王的身侧,谁还敢说半句不是?若无法治疗,这份军令状一则没有她的手印,二则不曾征求她本人的同意,她可以直接入书上奏,推翻军令状的责任,那么,剩下的责任,便由夏丞相承担。”

“可以这样的吗?”皇太后问道。

“是的,大周律法最后一条附议曾说过,军令状必须由本人来确立,且要有三位以上的见证人,只是,只怕咱们大周王朝的那些官员,都未必会看律法最后一条附议的内容。”

“非刑审的官员,谁会去读律法?”皇太后这才放了心。

正如她所言,她没有在意过夏子安的死活,只是担心误了慕容桀的幸福。

她知道,阿桀为大周朝付出太多了,不忍叫他委屈了。

军令状就这样立下了,夏丞相签名摁了指印,以他头上顶戴和夏子安的性命来做担保,半月之内,若夏子安无法研制出良方,则按照军令状的内容处置。

罢朝之后,夏丞相拦下了梁太傅。

他阴沉着脸,“太傅这是什么意思?本相以为,我们之前都说好了,晋国公提出这事,本相以夏子安的性命立军令状,你让太子把本相押下去是何道理?”

太傅一脸的愧疚,“相爷误会了,老夫绝对没有这个意思,这都是太子一时糊涂说出来的,老夫回头一定苛责太子。”

夏丞相盯着他,却一个字都不信,太子不会无缘无故说这样的话,事实上,所有人都知道,太子只是梁太傅的扯线木偶,太傅让他说什么,他便说什么,太傅让他做什么他便做什么。

尤其在这样的大事上,若无太傅的授意,他怎么可能说出这样的话来?

“太傅,有些事情,我们都心知。”夏丞相冷冷地道。

梁太傅拍着他的肩膀,笑着道:“相爷莫怪,也莫气,既然这是太子的失言,老夫和皇后一定会尽全力为相爷保住官职的。”

夏丞相心里着实恨得要紧,他知道梁太傅是用这个方式来警告他,钳制他,若他乖乖地听话,自然就能保住丞相之位。

果然,梁太傅临去之前,不甚经意地道:“对了,听闻相府老夫人最近和贵太妃来得频密,回去转告老夫人一句,下次见到贵太妃,代老夫向贵太妃问安。”

夏丞相盯着他的背影,恨得是咬牙切齿,他果然是知道的。

“贵太妃,好消息,夏丞相已经当着文武百官的面,以夏子安的性命和他的乌纱帽立下了军令状,说半个月内,夏子安会研制出医治疫症的良方。”阿福急匆匆地回去禀报给贵太妃。

贵太妃坐在廊前,手里执着一卷书,听得阿福的禀报,淡淡地抬眸,“大惊小怪做什么?这不是迟早的事情吗?”

阿福眉开眼笑,“是迟早的事情,但是奴才本来以为王爷会不同意,没想到王爷竟然同意了。”

贵太妃冷冷地道:“他会同意的,你以为他就没有野心吗?他的野心不在帝王,而是在名声,如今百姓恐慌,人人都埋怨他,他若再不采取一个方案走走过场,如何压得住民间的骂声?”

“但是这一次是以夏子安的性命作保的。”

贵太妃继续冷笑,“女子之于他又有什么价值?他何曾把女子放在心上?只是之前一直假清高,以为自己多正义,到最后关头,还不是把自己未来的王妃推出去死?”

第二百六十一章柔儿的身份

与此同时,相府老夫人命人散播消息,说夏子安在御前立下军令状,在半月内研制出医治疫症病人的良方。

但是,消息没有说夏丞相以乌纱帽作保。

这个消息无疑是在京中投下一个炸弹,把京中死寂的气氛炸开。

虽然之前一直都有传言说夏子安可以医治疫症,但是很多人都只是传而不信,因为,摄政王先后派出了御医和惠民局的大夫去石头村,都没有医治的办法,加上皇榜张贴之后,也有不少大夫自动请缨前去,纷纷无功而返。

甚至,还有大夫被咬了。

如今夏子安立下军令状,以自己的性命来做担保,这可信程度便高了很多,有心逃离京城的百姓,都纷纷持着观望的态度,至少,没有立刻收拾东西走人。

相府。

“母亲,如今消息已经散布开去,夏子安进入疫区是迟早的事情。”夏丞相去了老夫人屋中,竟有些心事重重的样子。

老夫人点头,“是的,军令状立下之后,估计明天就得进去了。”

夏丞相有些生气,“这一次被太傅摆了一道。”

老夫人轻轻叹气,“相府不复原先威望,你的处境很尴尬,他也不相信你,这样设下陷阱,是为了钳制你,其实老身早就想到有这个可能。”

夏丞相扬起阴郁的眸子,“母亲,你认为夏子安可有胜算?”

老夫人缓缓摇头,“不可能的,夏子安是必须会死,这一场瘟疫,到最后也只能以烧村的方式终结,这会是慕容桀从政之后最大的一个败笔,也将是百官声讨他的开始。”

“但是,”夏丞相担心地道:“儿子以官职做保,如此以来,我们还真被太傅拿捏在手中了。”

老夫人冷笑一声,“也只是暂时的,此事平息之后,你也可以好好考虑贵太妃那边了,太傅此人不可靠,狡兔死走狗烹,是做主上的大忌。”

夏丞相这一次才慎重地考虑这个问题,之前一直都舍不得国丈之位,但是如今奔走了数日,太傅连一句话都没有为他说过,这意味着,这门亲事迟早得黄。

只怕一旦处死了夏子安,皇太后就会下旨废掉婚事了。

老夫人瞧着他,淡淡地问道:“你除了担心自己的官职,还担心起她来了吗?”

夏丞相一怔,下意识地摇头,“不,不可能。”

“不舍是应该的,至少证明你是念着这份父女之情,是她错在先,她不念祖宗,不念父母恩德,有今日的下场,是她咎由自取。”

夏丞相轻轻叹息,“儿子倒不是为她难过,只是,忽然想起她是我唯一的女儿了。”

“你以后会有更乖巧听话的孩子,她和你离了心,就不是你的女儿,没有惋惜的必要。”老夫人冷硬地道。

“儿子知道。”

老夫人嗯了一声,“崔太妃那边也有消息了,是吏部侍郎林大人的孙女,今年十八,林家那边很热衷此事,已经三番四次来问了,你改天去见见。”

夏丞相道:“母亲见过觉得合适就行了,儿子见不见都无所谓的。”

他显得有些意兴阑珊,对女人他已经完全没有什么欲,望了。

或许,在心底深处,他很明白自己曾经错失过一个什么样的女人,但凡未得到,但凡是过去,总是最登对。

知子莫若母,老夫人见他神情怔惘,便知道他想起袁氏的好,遂冷冷地道:“世间总有比她出色的女子。”

夏丞相苦笑一声,“是的,但是儿子不在乎了,出色不出色,贤惠不贤惠,都不要紧,只要能生儿育女。”

老夫人想说什么,但是见他神情悲哭,便不再言语,很多事情,终究是会过去的。

陈家小院。

慕容桀下朝之后,便直接过来了。

子安带着帽子,打扮得像个农村少女,背着采药篓子刚要出去。

“去哪里?”慕容桀新奇地看着子安。

“出去走走,王爷要不要去?”子安扬起脸,微笑着露出洁白的牙齿。

“好。”慕容桀道,“刚好有话要跟你说。”

“军令状?”子安牵过马儿,问道。

“你知道了?”

“萧拓比你早一步来,他说了。”子安翻身上马,居高临下地看着他,笑容飞扬,“很好啊,我没在,倒帮我立下了军令状。”

慕容桀也翻身上了马,“你不在场,反而是好事。”

“是这样说没错的,走吧。”子安扬起马鞭,策马而去。

慕容桀还在回味她的恣意飞扬的笑容,她已经跑出去很远。

他连忙追上去,与她并头齐驱,“你可有信心?”

子安故作神秘地道:“你猜?”

“苏青昨晚来跟本王说,你最近一直在研究方子,而且,似乎颇有成效。”

“苏青不跟你说这些,你还会同意这份军令状吗?”子安缓慢下来,侧头问他。

慕容桀道:“为什么不同意?治疗不了,是你死又不是本王死。”

子安道:“是啊,我死了,你就可以跟你的柔儿双宿双栖了。”

她说着,斜眼看他的神情,知道柔儿这个名字很久了,但是一直不知道是什么人。

之前试探过一次,没有答案,这一次干脆直接便说了。

慕容桀啊了一声,“柔儿?”

“你和柔儿到底是什么关系啊?”子安忍不住问道。

“有什么关系?”慕容桀奇怪地看了她一眼,“你认识柔儿吗?”

“不认识。”

“那你还说?”

“好奇嘛。”她转过脸,问道:“说嘛,你和她到底什么关系?”

“有什么关系呢?她是我表妹。”慕容桀道。

子安知道这里表妹和表哥是可以通婚的,她嗯了一声,没觉得危机解除。

“婚配了吗?”子安问。

“成亲了。”

“哦!”子安扬起大大的笑脸,婚配了就没威胁了。

“但是,又和离了。”慕容桀淡淡地道。

子安的头发顿时竖起来,“和离了?为什么和离?”

“谁知道?”慕容桀显然不关心这个问题。

“是姑表还是姨表?”

“舅舅的女儿,被封为柔瑶县主。”慕容桀回答说。

柔瑶县主?

子安想起苏青之前说过,让慕容桀与南怀王矛盾激化的就是这个柔瑶县主,苏青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南怀王喜欢柔瑶,柔瑶喜欢慕容桀。

第二百六十二章蹭热度的人

子安还想试探,但是显然慕容桀不想继续这个话题,他比较担心另外的一个问题,“你这几天到底研究到什么了?有没有把握?”

子安道:“是有些头绪了,我出来找些东西。”

“找什么?”慕容桀问道。

子安解释道:“还记得倪荣之前曾被咬过吗?但是他没有病发,根据他说的,之前他回到城外,就胡乱弄了一些草药敷上去,最后还导致中毒了,记得吗?”

“是有这么回事,但是,我们也不确定他是不是真的被僵尸病患者咬了啊。”慕容桀道。

子安说:“应该是的,这一次他又被咬了,但是身体出现了抗体,没有发病,和他一起被咬的侍卫与王大嫂,已经开始出现病发的迹象。”

“倪荣没有发病?”慕容桀怔了一下,这几天他一直都没去见子安,主要是不想见到犯病的倪荣。

“是的,他的心跳脉搏都十分正常。”

“这么奇怪?”慕容桀大为不解,“那天我们都看到他也被王瑜咬了的,为什么却没有发病?”

“这不奇怪的,有一些疾病得过一次之后,就终生免疫。”

“所以,我们现在要出去找的就是倪荣那天用过的草药?那为什么不带倪荣出来?只有他才知道用过什么药啊。”

“倪荣已经先一步去了。”子安道。

倪荣今日一早便出城去了,回到那个小山丘上,他其实也忘记了自己采摘的是什么药,反正那时候急病乱投医,随便采了一点,摁住了伤口止住流血,至于之后便出现心跳急速头晕的症状,他便更忘记了。

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他中毒了。

子安与慕容桀去到的时候,倪荣已经摘了很多放在路边,都只是疑似的,他自己也没确定。

见子安和慕容桀来到,他站起来道:“王爷也来了?”

“嗯。”慕容桀瞧着倪荣,果真见他没有病发的样子,心中才略安。

子安看了一下,道:“这些草都是没有毒性的。”

倪荣有些颓败,“真的没有吗?我几乎把这里所有种类都摘了。”

子安道:“再找找看吧。”

三个人在路边一直找到上小山丘,倪荣自己都说不清到底是在哪里采的药,所以,范围也要加大一点。

但是正如倪荣所言,他几乎把这里所有草的种类都采了过来,子安和慕容桀再找,都没找到其他的。

而且,这里没有有毒的草,除了山坡下有滴水观音之外。

但是,倪荣说没有用过滴水观音,因为他知道有毒。

这就奇怪了,莫非这种毒草只有一株?又刚巧被倪荣采去敷在伤口上?

“会不会是几种草加起来会产生毒性?”慕容桀提出疑问。

“有这个可能的。”子安细细看了一下,这些草都是比较寻常的,茅草,臭草,车前草等等,可以入药,但是本身不具备什么毒性。

不过慕容桀的提议很有用,有些草药混搭在一起,会产生毒性也不定的。

“我们拿回去好好研究一下,或许有突破。”子安道。

慕容桀看着她,有些担忧,“子安,你说的头绪,只有这个吗?”

子安摇头,“也不是,如今王瑜的病情算是控制住没有恶化,但是,这只能指标不能治本,且我也没办法对每一个病人都用针,病人太多。”

“半个月的时间,你真的能找到办法吗?”慕容桀问道。

子安本来寄望很大在倪荣这边的,但是如今出来找却找不到什么线索,不由得彷徨起来。

不过,既然倪荣能够治愈,证明这个僵尸病是可防可控可治,只是治疗的方子和她躲迷藏而已。

为了不让他担心,子安信心满满地道:“放心吧,至少现在已经有头绪了,比原先好多了。”

回去之后,子安开始把这些草药混搭使用,看能不能产生毒性。

与此同时,她依旧用针给王瑜治疗,且这一次还加上了夺魄环缓缓地放电。

子安基本已经确定,飞针除了可以刺激方面之外,还可以刺激神经和细胞。

电疗是可以加新陈代谢的,但是要调得合适,在王瑜身上她敢用,但是在王大嫂和侍卫身上,便只能走飞针,不用电疗。

王瑜的情况相对之前是稳定了许多,但是距离痊愈还有很远很远的距离,而且,这样的治疗未必能够痊愈,只能是缓解症状,减慢病发的速度。

至少,通过飞针治疗进行自我修复,目前王大嫂和侍卫还没出现咬人的症状。

第二天,子安便要入疫区了。

入疫区之前,这院子热闹起来了。

胡欢喜今日一早便公告了,说这一次夏子安入疫区所需要的药材他们鼎丰号全包,不仅如此,如果研制出良方,鼎丰号愿意拿出一万两银子送给夏子安,作为感谢她为大周百姓做的一切。

胡家带了个头,其他商家也都纷纷效法,可见广告意念在这个时代便已经有了。

蹭热度啊,谁在这个时候支持夏子安,便可记下一个功劳。

陈家这一次派出了十二位陈将军来维持秩序,把那些送礼的人全部都挡在门口,排队进入,收下礼物记下名字便可打发去。

陈太君今天也过来了,看着满园的礼物,她笑得合不拢嘴。

“五五?”她问子安。

子安笑了笑,“怎么可能?”

“六四可以了吧?老身好歹借出了院子,也出动了我陈家十二根顶梁柱来帮你。”老太君眼底透着精明。

“我家也有院子的,之前我可以住在袁府。”子安坐下来,慢慢地拆着礼物,都是毕竟名贵的药材,这一次送名贵药材的,多是京中医馆药店,当然了,其他商号也有很多,只是送的不是药材而已。

大家都希望,日后夏子安研制出良方之后,会顺带说说自己家商号的名字。

医馆便更是蹭热度的最佳代表,很多医馆掌柜厚颜无耻地说出自己的要求,要子安告知大家,是用了他们家的药材治好的。

“一九,我九你一。”子安干脆地道。

老太君倒抽一口冷气,“你这太小气了吧?”

“老太君,您这出了个院子,便可轻轻松松地收获一大笔银子,这笔买卖,真的是无本万利啊。”

“劳力钱也要啊。”老太君努努嘴,颇为得意地看向她家的十二根顶梁柱。

第二百六十三章进入疫区的人

送礼的人走后,便有朝中官员前来拜见。

老太君阴阳怪气地道:“真是奇了怪了,以往大家见到夏子安,就跟见了屎,谁都不敢靠近就唯恐沾染了臭气,如今倒一个个上赶着凑上来,怪哉,怪哉!”

谁都没理会老太君说什么,混得了官场的,谁没几张厚脸皮看看门口?

只要夏大小姐高兴,一切都好办。

老太君回去的时候,陈柳柳在马车上还很兴奋,“想不到有这么多人爱戴子安,真的很为她高兴啊。”

老太君摇摇头,“傻丫头,你懂什么啊?被全民捧在手掌心上,不是什么幸事,如果夏子安足够聪明,就该看清楚现实,她若治不好,百姓今日的善意将会变成万分恶意,能把她撕成碎片。”

陈柳柳道:“我信子安有这个能耐。”

老太君莫测高深地笑了一声,“柳柳,你回去转告她,如果可以去一趟疯人岛。”

“但是疯人岛没有什么发现。”陈柳柳道。

“王爷派去的人没有发现,但是她可以有,作为医者,她的观察力要比旁人高很多。”

“疯人岛可以找到治愈疫症的方子吗?”

“未必,但是一定有蛛丝马迹留下来助她把幕后的黑手揪出来。”

“这事儿还有黑手?”

“所以啊,”老太君瞧了她一眼,“老身让你跟在夏子安身边是没错的,多历练历练吧,你还太嫩了点。”

说着,她掐了陈柳柳的脸颊一下,“这脸好掐得很,再掐一个。”

陈柳柳努嘴,“祖母,你就不能说明白一点吗?你知道那么多事情,为什么不跟直接跟她点明白?”

“点明白就不好玩了,而且,很多事情我也只是一知半解,还得她去解开困惑才行的。”

陈柳柳跳下马车,“好,我这便回去告诉她。”

老太君看着陈柳柳飞快的没入人群中,微微地笑了起来。

子安已经整装待发,准备去疫区了。

陈柳柳跟子安说了老太君的话,子安听了之后,道:“其实,不用你祖母说,这疯人岛我总会去一次的。”

“那你什么时候去?把我也带去!”

“你去那地方做什么?”

“见识见识啊,祖母说我要跟着你去历练。”

子安背着药箱走出去,苏青在门口等着,见她来了,道:“王爷让我陪你一同进入疫区。”

苏青身后,有十几名侍卫,都是从王府那边抽调过来的。

他们的职责,就是保护子安。

进入疫区,情况比子安原先所想的更严重。

这个村子,已经一片狼藉,村口已经堵住,且有重兵把守,不许任何人进入。村路无人行走,偶尔可以看到穿着盔甲的士兵巡视经过,十分的警惕。

苏青走在前头,小心翼翼地走着。

疫区内如今是由李将军管事,他知道夏子安要进来,所以便在村中祠堂口迎接。

“夏大夫,如今有疫症的人全部都关在祠堂里,已经连续几天有人死去了。”李将军见到子安,便直接禀报情况。

子安道:“不忙着看病人,有劳将军带我在村中走一圈。”

“在村中行走?”李将军怔了一下,但凡大夫进来都是先看病人的,在村中走有什么意义?

“是的,我想看看石头村的地形。”子安含糊地说了一句。

石头村是第一个爆发出僵尸病的地方,可以推测当时从疯人岛带出来的病人是藏匿在石头村。

但是当时并未引起什么重视,因为毕竟只是个别病例。

子安觉得,那一次咬人被发现应该只是意外,这种病人一般十天左右就会死亡,所以他们要看准时机下手的话,就得延续这种病。

这种病是靠咬人传染的,这意味着他们一次会咬几个人,作为种子般传递下去。

之前石头村发现了咬人的病人,且被关押在衙门,最后死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