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真赶?就是闹着玩?”

“倒不是闹着玩,当时是生气,只是封号没有褫夺,他还是亲王,只是特赐了个夜王来取笑他。”

“夜王这个称号怎么算是取笑?”子安想起了美剧权力的游戏里那位夜王,可是大人物啊,只会让人惊悚而不会让人觉得好笑。

“嗯,但是皇上赐的是夜香王!”慕容桀悻悻地道:“是他后来找了皇太后,又找了礼部强行把这个夜香王改为夜王。”

子安目瞪口呆,这夜香王和夜王可就不是一回事了,这压根就是天与地的差别啊。

“哈哈哈,笑死我了。”子安真是乐了。

慕容桀道:“你还别笑,这小子有点本事,跟了好多个师傅混,如今听闻在江湖中也有门派,是他自己创立的,不过皇上说他是小孩儿胡闹的玩意。”

“真的啊?”子安大为诧异,“一个亲王去混江湖,他怕是头一人了。”

“他这个人,做事标新立异,想法也和旁人不一样,这不,听闻去了胡欢喜家的鼎丰号做什么秘书助理之类的,皇上得知之后,便传召了他回来臭骂了一顿。”

“啊?”子安服了,这位夜王可真会过生活啊。

“本王出征之后,你可以信任他,无论他做的事情有多出格,旁人多不相信他,或者你看到什么,都不要当真,记住本王的话,他是你可信之人。”慕容桀叮嘱道。

“你为什么这么相信他?这人心隔肚皮,你又不是他肚子里的蛔虫,怎么就能全然相信?”子安还真有点吃醋了,相信慕容桀对她都没这么信任的。

“甭管,男人之间,一个眼神就够了。”慕容桀傲然道。

子安忽然问道:“你什么时候出征?”

两人都一直回避日期,这几天,慕容桀一直都往军营里去,出征之前,必定是有一些动员大会要开的,柳柳来过,说萧拓和苏青也要跟着出征,柳柳倒是很乐观,她甚至跟子安说,如果萧拓回不来,她就自尽,陪萧拓一块去做鬼夫妻。

“五天后。”

这么快?

子安沉默了一下,“北漠如今有什么动向?”

“已经在整兵,粮草军需都运过去了。”

这意味着,这场战事已经不可避免了。

“鲜卑和北漠会联手,这让本王很意外。”慕容桀道。

“何出此言?”

“北漠和鲜卑,一向争夺疆土,各不相让,是谁促使他们结盟的呢?”

“利益吧?攻下了大周,还需要争什么?只分割大周的城池就够了。”

慕容桀摇头,“我问你,换做以前,你会不会跟老夫人结盟?”

“肯定不会,无论是为了什么,都不可能跟她结盟的。”子安断然否定。

“对,北漠和鲜卑就是这样,互相仇恨,压根没有可以信任的基础,要促成合作联盟,是不简单的事情,最起码,得有一个共同利益体,你说是为了大周的土地,可谁都知道,北漠不会给鲜卑分一寸土地,鲜卑也不会让北漠半分,这么多年的争夺已经证实了这点,但是,两国国君,竟然会同意结盟?他们可都是把对放看成强盗的,就算要结盟,也不可能这么迅速。”

子安顿时疑窦大生,脑子里陡然迸出一个人,宜妃。

宜妃的身份成迷,莫非真的是细作?

但是她是左光禄大夫的女儿,她的父亲已经是当朝的从一品大员,她是妃位,那她到底是在折腾什么?

“宋瑞阳那边什么时候会有答复回来?”子安问道。

“没这么快,估计也得半月左右。”

子安想了一下,见他眉头紧锁,问道:“怎么了?”

慕容桀伸手抱住她,无限怜惜,“本王很不放心你,这京中龙潭虎穴,你怎么闯啊?”

“别担心我。”子安不想让他带着牵挂出征,“你只管打胜仗,京中人多,谁都伤不了我,不是还有刀疤索吗?我相信太皇太后也一定在暗处看着,京中真有危险,她老人家不会坐视不管的。”

“老祖宗走之前,跟本王说,让本王不必过多地护着你,说你终究是要自己挑起大旗的,她老人家是有远见的,怕是早知道有今日。”

“是的,她是老狐狸!”

慕容桀叮嘱她,“京中若有大事发生,你必须命人通知本王,不可自己担着,知道吗?”

“你就放心吧,我们人多,陈家,壮壮,萧家,夜王,礼亲王,还有安亲王,一大堆的靠山呢我。”子安宽慰道。

“二哥不会留在京中,二哥会带人拦截鲜卑,阻止鲜卑与北漠会师。”慕容道。

“萧侯爷呢?我原本以为你取代了萧侯爷的位子,萧侯爷会带兵迎击鲜卑。”

慕容桀脸上露出了一抹神秘的微笑,“萧侯爷和陈家十二位将军,另有任务。”

“他们去做跳蚤!”

“什么意思?”子安不明白地问。

慕容桀也没说了,“这个是打仗的策略,是本王特意为秦舟元帅准备的小把戏。”

出征在即,京中风平浪静。

谁都不会选择在这个时候闹事。

京中百姓得知边疆战事将起,又知道摄政王亲率兵马出征,情绪都很高涨,爱国的情绪,在说书先生的激动高昂说辞下,被宣扬开去。

大周的士气,是从百姓中间散发出来的,抵御外敌入侵,捍卫国土完整,保护百姓,所以,慕容桀带领的兵马,是正义之师。

得知边疆战士缺少棉衣,京中由胡欢喜牵头,各大商户纷纷捐献,百姓连夜赶制棉衣,先送到边疆去。

粮草筹措得也很顺利,兵器箭雨等都运往了边疆,慕容桀跟宛国购买了大批战马,且梁国专门出产战车的朱家,也捐献了不少战车给大周,巩固梁国与大周的邦交。

第四百七十五章赶她走

从面上看,大周如今除了军士不足之外,其他各方面的准备都是十分充分。

慕容桀出征之前,核实了国库银子,且把银子做了军需部分的安排,宫中还是要由子安来控制开销,尽可能不要再增加国库的压力。

而就在这个时候,竟然宜妃牵头让后宫嫔妃捐出金银珠宝,拿出去变卖供做军需开销。

这很让人意外,但是没有人去深究她背后的动机,因为,朝廷确实需要这笔银子,越多越好。

当然了,动机也不难明白,她是七皇子的生母,她得了赞誉,便是七皇子得了赞誉,在夺嫡的上也多了一分胜算。

二月初二,龙抬头。

慕容桀挂帅出征,子安早早便起来,为他穿戴盔甲。

看着威武不已的他,子安心头既骄傲又酸楚,她嫁了一位摄政王,便要相助他平定朝政;她嫁了一位将军,便要为他磨砺宝剑,让他阵前杀敌。

只盼着以后他是一名农夫,她只需要为他挑水灌溉,与他耕作田间。

慕容桀不许她相送,抱着她,许久都不放。

子安不敢哭,纵然心头落了一场大雨,她都不敢哭,不吉祥。

子安亲自倒了一杯酒,盈盈看他,“既然你不让我送出城门,我便在这里给元帅祝酒,祝愿元帅决胜千里,早日凯旋归来。”

他凝望她,心头热血翻滚,握住她的手,顺带握住酒杯,“王妃,等本王回来。”

他拿过酒,一口喝尽,杯子一掷在地,杯子粉碎,再深深凝望她一眼,卷战袍而出,决然果断。

子安看着他的背影,眼泪在眼圈里使劲地打转,她扬起头,缓缓地坐下,深呼吸几口,努力平复情绪。

“王妃,喝口水!”小荪也是难掩泪水,上前为子安倒了一杯茶。

子安端着茶,茶水温暖,暖不到她的心底,她轻轻地叹了一口气,“才分别,便相思。”

习惯了他在身边,习惯了他的气息,忽然他要到千里之外,心里怎么都没办法平复下来。

“公主呢?”子安问道。

“公主送兵去了。”刀老大进来,神情有些颓然。

“你怎么了?”子安问道。

刀老大在门槛上坐下来,抽出大刀,“王妃,我想去当兵,我想去杀敌。”

“啊?”子安倒是没想到他有这个的抱负,这孩子,之前可就想着吃饱饭就算了。

“这几日,我在京中行走,听到好多人都说想去当兵,想去打仗,我也想保家卫国。”

他开始思考自己的人生,这是很难得的的,因为他长了一颗榆木疙瘩的脑袋,但是他忽然开窍了,京中的当兵潮,首先就洗了他的脑。

他觉得人生可以有另外一种活法,或者说人有另外一种死法。

他渴望那样轰轰烈烈的生命。

“小刀,打仗不好玩,打仗是这个世界上最残酷的事情。”子安语重心长地道。

“我知道,我并不是想去玩,我有一身的力气,我知道怎么杀人,我不想浪费了自己的力气。”

子安啼笑皆非,“不想浪费力气就用来杀人?”

“是杀敌!”刀老大纠正,“是保家卫国,不让外敌欺负我大周百姓!”

子安看着他,见他眼底有一种坚毅的光芒,她知道他是认真的,他是真的想上阵前杀敌,想保家卫国。

子安心头也陡然激动了起来,连小刀都知道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大周不会输的。

“好,你想当兵的话,等王爷凯旋回来,我便举荐你去军营历练。”

“我想现在去。”

“你去了谁保护王妃?”小荪瞪圆了眼睛,“咋这么不懂事呢?你都没去过军营,又没有接受过训练,怎么上阵杀敌?你以为拿着大刀一通乱砍就行了?误杀了自己人怎么办?战场上那么多人,敌我难分,你脑子又糊涂,做事不能凭一头热,得深思熟虑,保护王妃是你职责,你吃了护卫这碗饭就得做好自己的事情,你想杀敌,想上战场,你以为只有王爷那边是战场吗?随时这里比战场还要凶险啊。”

子安这下子真的惊叹了,她身边的人,竟然都成长了起来,连小荪这个丫头,也懂得说出这番大道理。

她拉着两人的手,“听我说,不管是宫中还是战场,我们都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你不是白费你的生命,白费你的力气,有你用武之地的,你等着。”

刀老大听了小荪的话,又听了子安的话,心里那股激动之情才慢慢地平复下来,他惭愧地道:“王妃,我太不懂事了。”

“不,你很懂事,看到你们都成长了,我心里真的高兴。”子安说。

“宜妃娘娘到!”

门外传来一道高喊声,子安放开两人,眉头微微蹙起,“这人还没走远呢,就来找茬?”

“王妃若不想见,奴才去挡着。”刀老大立刻就挺身而出。

子安道:“不必了,让她进来吧,躲不掉就只能面对。”

她从来都不是鸵鸟,慕容桀的出征并没有打击到她,相反,她会时刻告诫自己,不可让慕容桀一个人孤身作战。

她在这里,陪着他经历一切的磨难。

宜妃带着两名宫人进来,她今日穿了一件雪白色滚金边狐裘披风,双手放在暖筒里,步履自在,轻轻松松地进来。

“宜妃娘娘!”子安躬身,迎了她进来。

“本宫知道王爷出征了,特意来安慰王妃的。”宜妃笑得春风满面,进来之后,脱下狐裘披风,竟直接递给了子安,让子安帮她拿着。

子安没有接,而是淡淡地看着她。

“拿着啊,一点事儿都不懂。”宜妃不悦地说,直接把披风扔在她的身上。

子安缓笑,退后一步,披风从她的肩膀上滑落,落在地上,子安走过去,踏在狐裘上,留下一个黄色的脚印。

宜妃回头看着她,笑得阴沉,“夏子安,你到底知道不知道你的身份?”

“宜妃想说什么?”子安坐下来,态度不卑不亢。

“我想告诉你,你虽然是摄政王妃,但是,有摄政王,才会有摄政王妃,没有摄政王,你就什么都不是,只是个废物。”宜妃忽然恶狠狠地说。

“谢谢赐告。”子安冷笑,“如果只是来说几句废话,说完就走吧。”

“赶本宫走?你还真没这个资格,在宫里,如今由本宫说了算。”宜妃恶意一笑,“本宫是来通知你,搬回王府去住,这里没有你的地方。”

第四百七十六章赶她走

赶她走?子安唇边的冷笑更浓了,“宫中这么大的地方,容不下我一个夏子安吗?宜妃要赶走我,也得问问皇上同意不同意。”

“皇上那边,不需要你再去医治,本宫会去跟皇上说,你得了恶疾,不能再给皇上治病。”宜妃冷冷地道。

“我记得刚才宜妃娘娘进门的时候说是来安慰我的,安慰我的方式便是赶我走?”子安倒是好奇,她哪里来的底气,觉得自己可以赶走她?

“夏子安,本宫让你走,是为你好,你留在宫中,对你百弊无一利,回去王府,你还能踏踏实实地做你的王妃,享受你的荣华富贵,但是在这宫中,你想过安稳日子,那是不可能的。”

“谢谢宜妃娘娘,但是,我这人犯贱,荣华富贵享受不起,就得过这种不得安生日子,这有什么办法呢?我身边都是不肯安分的人啊。”子安凉凉地道。

宜妃冷笑起来,“那你是决定赶这趟浑水了?”

“我有选择的权利吗?”子安回以冷笑。

宜妃倏然笑了,她定定地看着子安,“本宫知道你不会走,说真的,本宫还真怕你会跑掉,人生难得遇到旗鼓相当的对手,下场一战,何其酣畅痛快?”

子安觉得她的笑十分诡异,她的张牙舞爪并不让人觉得鲁莽,相反,她是以霸道的威胁碾压着一切,这种强悍是她的武器,她用得恰到好处。

但是,她今天这样来说一通,再加上之前在冷宫那么一闹,让子安确定一件事情。

子安不动声色,“来啊,送宜妃!”

宜妃却没站起来,悠闲地道:“急什么啊?本宫又不赶着走,在你这长生宫多待一会儿不行吗?咱们两人好说也是妯娌,该多走动走动的。”

子安道:“宜妃娘娘,您爱留便留着吧,我不得空奉陪。”

说完,她让小荪去拿药箱,“走,去熹微宫。”

“丢下客人在这里,怕不太好吧?”宜妃阴恻恻地笑了。

“什么客人?都是自家人,自家人就该自便的。”子安头也不回地走了。

不管宜妃来的目的是做什么,她都没空奉陪。

一路去熹微宫的时候,小荪问道:“这宜妃娘娘着实怪异,来了说一大通不着边际的话,开始以为是要赶王妃走,可王妃不走,她也不缠着,更没发难,又是讽刺又是指桑骂槐的。”

“那你觉得她是想做什么?”子安问道。

“奴婢不知道,只觉得她怪异。”小荪老实地说。

子安笑了,“她不是怪异,她只是想激怒我,从冷宫的事情到今天,她都在不断地挑衅我,激怒我。”

“激怒您有什么意义啊?”小荪不明白地问道。

“她在干扰我的思绪,干扰我的判断。”

“奴婢还是不明白。”

子安抬头看天,沉沉的,像是酝酿着一场大风雪。

“她要出手了。”子安沉声道。

“啊?”小荪吓了一跳,“她要做什么?”

“不知道,但是王爷才刚走,她就来闹我这边,以她的为人,不可能只是来刁难几句。”

“那她如今在长生宫,怕不怕她…”小荪压低声音,“会不会想栽赃嫁祸之类的?”

“不会,她的手段没有这么低端。”子安这点可以肯定。

“那奴婢实在是想不明白了。”

子安道:“不要想了,还是那句话,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皇上今天精神有些亢奋,自然是因为慕容桀率兵出征,毫无疑问,皇帝是最爱这个国家的,他几乎把自己所有都献给了这个江山。

他一直叹息说若是他没病,该多好。

子安听到这些慨叹,心里感触良多,人生无常,一个怒发冲冠的青年,可以在下一刻横尸战场,一个美貌如花的女子,下一刻也可以香消玉殒。

“朕说这些,闷着你了吧?”皇帝收回悠悠的眸光,看着子安。

“没有,没有的事。”子安也收回心神,笑道:“如今大周局势不算最差,皇上不必忧心。”

“朕不忧心是假的,只盼着上天眷顾,莫要叫朕的子民流离失所。”

望天搭救,还不如靠自己。

但是子安却为他这番忧国忧民的心思感动。

一个皇帝,自己危在旦夕的时候想到的不是自己,而是百姓子民,这个人便是明君。

若皇帝不病,哪里有这么多事?至少,南怀王不会这么猴急。

正如子安所料,宜妃不是单单来闹一场这么简单。

从熹微宫出来,便见长生宫火光冲天。

禁军代统领严谨正在指挥人救火,见子安回来,他连忙道:“王妃,长生宫怕是不能住了。”

“如何起火的?”子安沉静地问道。

“还在调查中。”

“有人在里面吗?”

“所幸是没有的,人都跑出来了。”严谨说。

没有人命伤亡就好,但是,摄政王才刚出征,她这个王妃住的宫殿便起火了,这说明什么?

子安不知道说明什么,但是民间却有揣测之声,说这一次火烧摄政王住的宫殿,怕是上天有所昭示。

起火的原因查不出来,子安知道是查不出来的,也查不到任何人的头上去。

谁会查宜妃呢?宜妃怎么会放火呢?她为什么要放火呢?完全没有理由这样做的。

但是,长生宫里的一切,都毁于一旦了,子安的一些物件,壮壮的一些东西,都没了。

长生宫不能住,只能另外寻找殿宇。

宫中丢空的殿宇不少,但是适合居住的,看来只有皇后之前住过的清宁宫和位于宜妃宜兰宫旁边的惠庆宫,比长生宫略远一些。

子安和壮壮都决定搬进惠庆宫。

惠庆宫以前是一个自尽的宫嫔住过的地方,许久无人居住,但是一直有人在打扫清洁,且那宫嫔自尽之前,惠庆宫还修缮过,所以十分新净。

惠庆宫的院子很大,种了许多菊花,宫墙上也攀爬满了夕颜花,这大冬天的,夕颜花竟然开了,也真是咄咄怪事。

不过,知道的也不奇怪,因为惠庆宫是整个皇宫最靠近山边地方,温泉水落,滋润着这一带,进了惠庆宫,便觉得暖意横生,外间的冷空气都仿佛和这里没有关系。

这确实是块宝地。

但是,同时也是一块诡异的地方,因为,宫中之前就传闻过,这惠庆宫闹鬼。

有宫女说晚上经过这里,看到里面有人影,走近一看,看到一个全身穿着红色衣裳的女子在里面唱歌。

这都是诡异之事,之前皇后不许讹传,所以宫中便无人敢再说。

第四百七十七章第一场战争

其实子安和壮壮都知道,无论是去哪一个宫殿,都有宜妃的诡计阴谋等着她们。

宜妃不准许她们留在长生宫还有一个原因,是因为长生宫距离熹微宫近,有点什么事,容易惊动皇上,说难听点,求救都方便一些。

如今惠庆宫距离熹微宫有一段距离,前面是贵太妃和南怀王居住的孝宁宫,左侧,是废弃长生宫,再往左侧便是宜妃的宜兰宫,右侧是崔贵嫔的彩仪宫,崔贵嫔和宜妃关系不错,这便等同是把子安控制在了中间。

这真是一个腹背受敌的住宅。

之前慕容桀说过,他走后是梁王和安亲王主政的,但是,现在安亲王也带兵离开,主政之人便只有梁王。

不过,就在大军出发后第三天,皇帝忽然下了圣旨,封夜王为正一品太尉,越过兵部尚书执掌军权,协助梁王管理朝中之事。

这便等同是摄政王之位了,梁王虽没被封为太子,已经有了太子的待遇。

对于夜王被封为太尉,朝中许多官员都纷纷摇头,此等胡闹的混账,怎可担任太尉之职?

而且,太尉一职,在惠帝朝便已经没有了,因为太尉权力过大,凌驾在丞相之上,朝中自打夏槐钧死后,便没有确立丞相,如今夜王便连丞相的活儿都干了,朝中文武百官都觉得皇上是病糊涂了,竟然把大权旁落在夜王这种人手中,这不是拿江山在开玩笑吗?

可怜摄政王如今在外为国杀敌,这边夜王却在败掉大周。

夜王做的第一件胡闹之事,就是让皇帝下旨把废后梁嫔移出冷宫,说是让她悔改。

第二件事,便是把七皇子送到校场,让武状元教他骑射,为了让他专心学习骑射,一月才许回宫一次。

第三件事,后宫如今没有个大老板,他建议,由慕容壮壮这位大长公主暂代皇后之职,统御六宫。

第四件事情,让皇帝下旨,正式任命夏子安为内府总管,管理宫中一切支出开销。

第五件事情,孙芳儿如今还不是南怀王妃,且是孙家驱逐之女,不该留在宫中,惹人非议,要她马上离宫,但是因南怀王要娶她,可由宫中支出银子,给她一所房子居住。

这轻飘飘的五件事情,单独分开,都不是什么大事,皇帝自然都会恩准的。

但是,仔细想想,夜王这几件事情,办得是真的绝。

第一件事,废后移出冷宫,意味着梁王的生母不再是罪人,因为封号不曾废黜,她依旧是梁嫔。

第二件事情,把七皇子扔到校场上去,武状元是他的人,便钳制了宜妃。

第三件事,后宫由慕容壮壮统御,意味着直接夺了宜妃协理六宫之权。

第四件事,子安名正言顺管着宫中的账,宜妃和贵太妃想多吃一顿宵夜,也得看子安脸色,那么,子安以后可以板起晚娘面孔,名正言顺地对付一大堆前来求东西的人。

第五件事情,隔开了孙芳儿和贵太妃南怀王,朝廷出钱给孙芳儿找住处,孙芳儿自然就受朝廷监管。

这五件事情皇帝诺下之后,贵太妃和宜妃气得出了鼻涕泡。

这临危受命,壮壮很乐意,统御六宫不算什么难事,因为她是镇国公主,是皇上的小姑姑,不必讨好皇帝,下手自然就狠辣。

这不,才刚上任做后宫总裁,壮壮也下了三道旨意。

第一道,把贵太妃迁移到慈安宫,皇太后原先住的宫殿,贵太妃一直都想住在慈安宫,这一次,壮壮准许她住进去,但是,却是有一个名头的,她是去守孝,本来七七四十九日之后,便可撤灵位上祖,可壮壮说,为了表达哀思,这灵位要设三年。

这意味着,贵太妃要以妾的名义,为原配姐姐守孝,三年不得随意离开慈安宫。

第二道,提了宜妃的位分,把她册封为贵妃,这对宜妃来说,是好事,终于凌驾在所有后妃之上,如今后宫没有皇后,她的位分是最高的。

只是,正如古话说的那样,位置越高,责任便越大。

镇国公主说她身子不是很好,后宫繁琐之事,管不了那么多,便把一部分工作交托给宜贵妃,例如,削减宫中年俸,要她去逐一跟后妃们说个明白,策划各种大型小型的活动乃至晚会,每个月初一十五,要主持上香拜祭仪式,因为慕容家有祖制,初一十五必须要烧观音经,这抄观音经不能加假手于人,必须要贵妃自己独立完成。

这样一来,宜贵妃便忙得呼吸都觉得奢侈了。

第三道,接陈柳柳入宫陪伴。

这倒是无伤大雅,可明眼人一看就知道,壮壮是牢牢地把陈家挡在了所有人的面前,陈柳柳入宫,陈老太君还能闲着吗?这老东西肯定也跟着入宫的,毕竟,陈家十二位将军都出征了,这老太太以照顾备孕孙女的名誉,入宫来住。

这是慕容壮壮下的旨意,谁敢不许?

老太君好歹是是命妇,且有封号在身,入宫小住,只要是当位者愿意,谁都不能质疑。

这场仗,还没开始,便已经暗中较量了一场。

这一个慕容壮壮与夜王,打得宜贵妃和贵太妃一个措手不及。

然后,这位新上任的内府总管夏子安,又连下了三道命令。

第一道,宫中所有宫女太监,一律由她统管,也就是说,这位内府总管,抢了大太监的饭碗。

这意味着什么?不用说都知道,夏老板掌握了宫中工人们的命脉,她老人家一个不高兴,可以随便调派宫女。想讨好差事,就得讨好她。

第二道,各宫膳食,御膳房一律不再供应,各宫的小厨房自己做,御膳房每日的工作只是伺候好皇上的饮食,然后,分发各宫的食材,而这些食材,内府总管夏子安每日都亲自去验过,这就意味着,有人想要在食材里下毒,便不轻易了。

第三道,这一道不算是她可以下的命令,是她找了壮壮,壮壮分发下去的。

她开始对太医院进行一次严格的整改,所有御医,都开始练习针灸,由她传授,就是说,她做了所有御医的师傅。

这道命令的最终目的,让很多人都费解,她这是好大喜功啊!

但是往深里想,便都知道了。

那她要在谁的病情上做的手脚,就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了。

这宫中的人,吃五谷杂粮,谁不会有点病痛什么的?传了御医,夏子安便知道谁患了痔疮,谁又便秘了。

这有什么意义吗?有,怎么没有?

第四百七十八章章爬上墙的老太君

宫中后妃之间的斗争,有两种方式,一种是争宠,这争宠自然是使出各种手段来吸引皇上的注意力,但是如今皇上病了,她们就是想吸引也吸引不了,因为连皇上的面都见不到。

第二种,就是通过毒害其他嫔妃来巩固自己的位置,在宫中,除了诬陷便是下毒,在宫里要拿到毒药可不容易,宫女太监出去购买,也是很引人注目的,因为宫卫偶尔会搜查,查到身上有毒药,那可就不得了。

宫中有一种人可以接触到毒药,那就是太医院的人,控制好太医院,后宫便会暂时得到平静,这也不至于要她们分神去应付,就专心对付宜贵妃一伙就行,省事多了。

当然了,最重要的是,后妃谁没动过什么小心思啊?这些把柄可都在太医院里,如今子安接管了太医院,那些嫔妃还不得巴结住她,好让她不要曝光以前的事情。

如此一来,后宫便等同是被子安和慕容壮壮拿住了。

老太君入宫也没什么事做,吃过早饭,便去慈安宫陪伴皇太后的灵位,可贵太妃在啊,贵太妃嫌弃她,不爱见她,她就拉着人家聊天。

几天下来,贵太妃躲都来不及了。

可陈太君的脸皮也着实是厚得要紧,人家明着暗着表示说不欢迎她来,她愣是一大早屁颠屁颠地就来了。

进门就扯开她那狮吼功般的嗓子大喊,“贵太妃,起来没得?快起来用早膳了。”

阿福挡住她,“太君啊,贵太妃昨晚很晚才睡,您就让她多睡一会儿吧。”

“老人家晚上是要早点休息的,为什么这么晚才睡觉呢?”陈太君竖起眉毛,“是不是你们这些做奴才的让她烦心了?伺候个老人家都伺候不了,你还有什么用?回头叫公主把你换出去。”

一口一个老人家,真是,也不知道她老人家比人贵太妃老多少呢。

阿福哭笑不得,“老太君,昨晚您在这里聊到子时才走,您忘记了吗?贵太妃便是想早点休息都没办法的。”

“有这种事?”陈太君蹙眉,“那怎么老身能起来,她起不来?是身体不好吗?行,明日老身早点过来,拉着她出去锻炼身体。”

阿福听到这里,都快要疯了,但是强行忍住,道:“您在这里等一下,奴才去叫贵太妃起床。”

阿福进了寝殿,贵太妃已经坐起来了,正发着脾气,那狮吼功过于厉害,想装作听不到都不行,“把她赶出去就是,哀家真不愿意搭理她,她是不是疯子啊?这没日没夜地缠着哀家,盯人也不是这样盯的。”

“贵太妃息怒,她方才还说,明日早些过来呢。”阿福无奈地道。

“疯了,疯了,你马上想个办法,让她以后不要来。”贵太妃实在是受不了了。

阿福也是一筹莫展,“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关闭宫门不许她进来的。”

贵太妃陡然抬头,“就关闭宫门,从明天开始,慈安宫宫门关闭。”

第二天,老太君一大早又来了,但是这一次宫门紧闭,只留下两道发亮的铜环对着她。

老太君意味深长地笑了,“这贵太妃,调皮,调皮啊,但是老身喜欢。”

因着关闭宫门,老太君是进不来的,所有贵太妃今日也起了个大早,难得清净一天,她要正经地跟南怀王商议事情。

昨晚,那老东西又呆到子时过才走,真是烦人。

“贵太妃,她又来了,在门口呢。”阿福走进来,笑道。

“让她在外面蹲着,今天都不许打开门。”

“一会王爷怎么出去啊?”阿福问道。

“让他从小侧门出去,那边有人把守,她轻易进不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