弄影公子年仅25岁,去年才上“千思书院”执教。他16岁即中探花,在翰林院供职一年放江苏府尹,次年升迁一路做到了正二品的吏部侍郎,可谓少年得志,本来前程一片大好,不知何因,去年突然辞官归园,随后上“千思书院”。和祝先生的威严简朴不同,弄影公子英姿翩翩、文采风流,峨冠博服飘然有林下之致,讲策论的时候旁征博引,谈吐风趣,因此远超一众严肃古板的老师,十分受学生喜爱。

课堂里很安静,就连一向很嚣张的朱渝也一副毕恭毕敬之色。

每个人的桌上都发了一本《吴子兵法》,大家哗哗地翻起了书。孟元敬捅了捅君玉,悄声道:“你今天早上就看过了。”

君玉却是满脸失望之色,她悄悄地沮丧地说:“《吴子兵法》总共有48篇,但是据说大多已经失传了,我早上看的那本只有10篇,我以为先生应该有全本的……”

孟元敬赶紧翻开自己那本,果然只有10篇。

君玉正想再说什么,弄影先生的目光看了过来,她赶紧闭嘴。

弄影先生也翻着一本书,看样子已经非常破旧了,他放下书,再次开口:“你们要记住,学习兵法的目的不在于纸上谈兵,而在于常养浩然气,静观无字书,赵括经纶满腹却兵败长平;倡导”攻心为上,攻城为下“的马谡终因”街亭之战“兵败名殒。汉将霍去病读书不多,但打起仗来,运韬布略,决胜千里……用兵之道一在德,二在广,只有胸怀宽广才能放眼天下……关于这一点,吴起是一个很特殊的例子,谁来谈谈吴起?”

朱渝的手高高举了起来,“吴起的母亲过世,他不奔丧,是为不孝;他想做鲁国的大将军带兵打齐国,因为他的妻子是齐国人,怕鲁国国君怀疑,就杀了自己的妻子,是为无情;可是这样一个无德无情的人却是一个军事天才……”

弄影先生点了点头,“君玉,你有什么看法?”

君玉合上书本站了起来,朗声道“史载吴起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甚至为士卒吮疽,对于这样一个名将,明间流传他杀妻求将的真实性如何我认为尚待商榷。很多儒生因此对吴起的品德大加非议,可是国家有难时,他们除了可耻的投降或者毫无意义的自杀又能干些什么呢?”弄影先生笑了起来,他拿起台上那本很破旧的兵书:“君玉,这是世上唯一一本全本《吴子兵法》,就奖励给你了。”

君玉双眼发光,很小的时候,母亲跟她讲众多名将的故事,最为推崇的就是吴起。这话正是她母亲多次感叹过的,因此君玉印象极为深刻。来书院时,她随身带的几本书里就有那本10篇的《吴子兵法》,不知已被她翻来覆去读了多少遍了,也不知曾多少次梦想得到散佚已久的全本,今天终于得偿所愿,她上前双手接过书,手都有点儿颤抖。

下课后,朱渝忿忿不平地在广场上堵住了君玉:“弄影先生不知怎么会听你那翻歪论,《史记》都记载了吴起杀妻求将,你也能篡改妄语……”

“我妈妈说,史书也是人写的,谁能保证没有偏见和失误?”

“你妈妈说,什么都是你妈妈说,你的死鬼妈妈不知道你寄人篱下白吃白住,像个小叫化一样吧……”

看君玉气得脸色发白,朱渝哈哈大笑着正要扬长而去,忽听得一声“渝儿……”

君玉看过去,广场的对面,祝先生亲自陪同一个身形肥胖的老人往这边走来。

朱渝大喜,跑上前去:“爹,您来啦……”

这时,君玉才知道这个胖老头就是当朝丞相。

第3章:前朝探花郎

朱丞相的大儿子早丧,年近半百才得朱渝,因此,朱渝虽系小妾所出,却自幼集万般宠爱于一身。嫡子死后不到一年,他的元配悲伤过度也过世了,朱渝的母亲立刻母凭子贵扶正,朱渝在丞相府的地位更加尊贵。朱丞相虽疼爱他,却并不刻意娇纵,从小请了名师悉心栽培他,文才武略无不高出同龄公子大截,所以朱渝小小年纪便自视甚高!

“这两个孩子是?”朱丞相上下打量着孟元敬和君玉。他看他们时,就完全没有看朱渝的那种慈祥的眼光了。

“孟元敬,石大名的外甥;君玉,书院的学生,他们和朱渝是同学……”

“石大名?当今武林盟主石大名?”朱丞相若有所思地看了看孟元敬。

祝先生点点头,看向两个孩子:“对了,元敬,你舅舅给你带来了一件礼物……”

孟元敬接过那份礼物,看了君玉一眼,两人立刻鞠躬告辞了。

孟元敬拿着自己的包裹,没精打采的:“我舅舅怎么没来啊?”

孟元敬自幼丧父,从小得到舅舅无微不至的关心,在他心中,舅舅完全如父亲一般,这是他来书院的第一次大考,很多同学的父亲长辈都来了,舅舅却没有来,因此,心中不禁有点儿失望。

君玉笑着安慰他:“也没有人来看我啊。”

孟元敬还是闷闷不乐的:“我得回去练习一下,明天早上我来叫你。”

君玉也赶紧回到自己的小屋,准备明日上午的策论。

今天是策论考试,由弄影公子主考。

君玉和孟元敬匆匆往学堂走去,朱渝带着他的几个跟随从对面走来。

快到学堂门前,他们碰上了弄影公子。

“先生好!”三个孩子毕恭毕敬地鞠躬。

弄影公子像往常一样淡淡地点了点头,他看看君玉,冷漠的眼睛里闪过一丝笑意,拿出一只非常精细的毛笔,递了过来:“君玉,给你。”

朱渝冷笑一声,想说什么但终于还是没敢,大步走进了教室。孟元敬也在前面走了,弄影公子对君玉有好脸色并不代表对他也会青睐,事实上,他几乎从来没在课堂外单独见过弄影公子有什么笑脸。

君玉接过毛笔,向弄影公子深深鞠了一躬,她的毛笔已经用得很秃了,就连梅眉都没注意到的事,弄影公子却注意到了。几乎第一眼见到弄影公子,君玉就从他冷冷的面上看到了一丝非常慈善的温暖。

一个时辰后,策论的试卷已经全部被收了上去,立即,弄影公子和一众老师,包括祝先生都亲自上阵,开始了紧张的阅卷工作,要在晚饭前公布成绩。

当天傍晚,君玉和孟元敬狼吞虎咽地吃了晚饭,匆匆来到学堂。朱渝从他们身边走过,居然一句讥讽的话也没说,甚至有点目不斜视,他的神情可一点也不轻松,因为,他的丞相父亲已经在祝先生的陪同下远远地往这边走来。

弄影公子端坐讲台,一位老师正在往台上贴一张红榜。他还没贴好,一众少年已经拥了上去。看见君玉进来,弄影公子对她笑了笑,那边秦小楼已经大声念了出来,“君玉第一名……我就知道会这样……”

君玉似乎松了口气,朱渝从人群中挤出来,不看任何人,转身走了出去。孟元敬的名字在第四位上,他的最强项是武艺,所以对这个结果似乎也很满意,咧嘴向君玉笑了笑。君玉抬头看去,排在第二位的是朱渝。

祝先生和朱丞相已经过来了,一众孩子议论着快快散了开去。

见到朱丞相,一众先生齐施礼,弄影公子只侧了侧身,并不招呼,收拾了东西,转身离去。看着他的背影远去,朱丞相若有所思地望着祝先生:“贵书院真是卧虎藏龙,前科探花郎花弄影竟然在这里做了先生。”

祝先生笑笑,没有说什么,朱丞相的目光已经转到了台上的红榜上,目中神色一动立刻又恢复了平静:“花弄影评的第一名?那个叫做君玉的孩子?”

“所有试卷都是由五位先生过目一起评审通过的。”祝先生平静地说。

朱丞相不再说什么,又意味深长地看了看弄影公子离去的方向,彼时,弄影公子的身影已经看不见了。

第二天的武艺考较分五轮进行。第一轮是拳脚功夫比试;第二轮是马术;第三轮是射击;第四轮是大刀,第五轮是剑术。每人可以参加前四项比赛,任意获胜三项即可以进入第五轮比赛。君玉和孟元敬、朱渝都是四场连胜晋级,再加上孙嘉,第五轮比赛只剩下了四人。

按照书院的传统,这个项目是抽签对决。

抽签的结果是君玉对朱渝,孟元敬对孙嘉。

君玉和朱渝先上场。

为求公平和安全,考较时所有兵器都是统一使用,此刻,他们手中的都是极为寻常的铁剑。两人剑尖一点,互相行了一个同门的礼仪。两人对视一眼,谁也没开口,两柄剑同时刺出,一时之间,剑光闪烁,忽快忽慢。五十招后,朱渝剑尖反挑,斜斜刺出,君玉纵身避开,反手一横,架住了朱渝地的长剑,身形转动,快速攻出,朱渝来不及躲闪,剑尖已经直指朱渝胸口。

朱渝脸色惨白,飞快地看一眼看台上满脸失望和怒气的朱丞相,君玉微微一笑收回了长剑。

君玉刚刚转过身子,身后一阵风起,朱渝竟然一剑刺向她的肩膀,众人大惊失色,转瞬之间,君玉的左肩被划破一道口子,同时她已经回身以快得不可思议的一招反手刺中了朱渝的手臂。

一声暴喝,君玉的脉门已经被纵身扑下台的朱丞相扣住,“臭小子,兰茜思是你什么人?快说?你这招”手挥五弦“是从哪里学来的?”

朱丞相声色俱厉,一掌扬起,君玉对答稍有不慎,只恐立刻就会被毙于掌下。就连朱渝也似乎忘记了自己手臂的血迹和疼痛,惊恐万状地看着父亲。

君玉脉门被朱丞相扣住一动也不能动,她的肩头鲜血直流,却傲然道,“她是我母亲。”

朱丞相冷笑一声:“杀子之仇,不共戴天,快说,兰茜思在哪里?不然,我就杀了这个孽种……”

“谁也不能在千思书院杀人。”弄影公子大喝一声,出手如风,竟然一把将君玉拉了过来。弄影公子是书院的策论先生,只授文不教武,这还是学生第一次看到他出手。

朱丞相身边的两个亲随侧身跃起,眼看就是一场恶战。

梅眉盯着朱丞相,沉声道:“丞相,兰茜思早已去世,朱大公子也已过世多年,冤家宜解不宜结。”

“兰茜思已经死了?”朱丞相怔住,十几年前,兰茜思打伤了他当时唯一的儿子,虽然儿子不是直接死于她之手,却因此郁郁,卧病在床,不到一年就死了。这十几年来,他无时无刻不在想着如何手仞仇人,原来兰茜思早已死了。

他似乎这才想起了朱渝,转头,两位先生已经在给朱渝包扎伤口,形势虽然凶险,但是他和君玉都只受了点皮外伤,并不碍事。

“丞相,兰茜思和朱大公子都已过世,希望你放过这个孩子。”祝先生终于开口了,刚刚情势突变,他都愣在了一边。一年多前,妻子带回这个孩子,只说是故人之子,因幼年失祜,寄养书院。妻子早年游历江湖,认识祝先生后归隐,对于她的过去,她从来不提,祝先生也从来不问。他虽然不知道兰茜思和朱大公子之间的恩怨,但是也决不允许君玉就这样命丧当场。

朱丞相恶毒地盯着君玉:“既然兰茜思已经死了,我可以放过这孽种,但是,他必须离开书院,今生今世,再也不许出现在我的面前。”

“学生的去留自有书院作主。”弄影公子冷冷地道。

“那你们就等着书院关门好了。”朱丞相冷笑一声,亲手拉了朱渝,“渝儿,走。”

“丞相……”祝先生追了上去。

一众先生面面相觑,只好散去。

梅眉已经为君玉包扎好了伤口,关切地道:“君玉,很疼么?”

君玉摇摇头,迟疑道:“我妈妈和朱大公子到底有什么深仇大恨?”

“意外,那是一个意外……”梅眉显然无意多谈这个话题。

弄影先生见君玉满脸的疑惑和惊惶,微笑着安慰她:“君玉,这点伤很快就会好的。你什么都别担心,好好呆在书院就是了,朱丞相虽然生气,还不至于跟一个孩子过不去……”

他看看跑过来满脸惊惶望着君玉的孟元敬,道:“你陪君玉先回去。”

孟元敬立刻扶了君玉走了。

五天过去,君玉的伤口已经完全无碍了,课余时间,她依旧和孟元敬、孙嘉、秦小楼等人练习谈笑,生气勃勃。

梅眉松了口气,这样的年龄,很多事情容易风平浪静。

那天晚课结束,孟元敬收拾书本,手里突然多了一张纸条。君玉冲他眨眨眼,似乎叫他不要作声,然后快步走了。

当天凌晨,看看周围的同学已经熟睡,孟元敬悄悄起身往后山而去,君玉在字条里约他在后山见面。

很黯淡的月光下,他看见君玉提着一个包袱,不禁大吃一惊,轻声道:“君玉,你干什么?”

君玉低声道:“我马上就要离开了,你保重。”

“师娘知道吗?”元敬慌忙地看着她,“祝先生名望那么大,朱丞相不会为难他吧……”

“我若不走,朱丞相决不会放过书院的。”

祝先生名满天下,却被一些朝廷中人屡次弹劾,认为其在深山聚众讲“伪学”,收“伪徒”,要朝廷提防其“作孽”。因为如此,祝先生的著作曾被朝廷下令禁止,但是不到半年又撤销了禁令。千思书院在这样的世道能够得以保全,除了它地处深山与世隔绝外,更重要的是朱丞相的公子在这里求学。书院的主要收入在于山下的“学田”收入。这些学田是政府拨下的,由附近的农民租种,尽管书院的各项开支都十分简朴,但是由于生员众多常常捉襟见肘。祝先生曾几次向官府申请补助,但是都不得其果,直到朱丞相慕名将自己的儿子送到书院,立刻为书院划拨了千亩良田。

君玉有点不安地拉了拉头上的顶巾:“你看,他将朱渝都带走了,我要继续留下,不知会给祝先生增加多少麻烦,祝先生铁骨铮铮,怎能因为我受人挟制……”

孟元敬担忧地看着她,“你能去哪里呢?”

“总有地方可去的。”君玉勉强笑了笑,拎了包袱,包袱里除了两套衣服,就是梅眉送她的那把“蹑景”。她想起梅眉告诉她的话,“今后,你要完全依靠自己长大成人。”

孟元敬还要说什么,君玉冲他挥挥手,大步离开了。

“保重,君玉!”他追上一步,这是他第一次面临离别,怔怔地站在黑夜里,眼泪掉了下来。

君玉没有回答也没有回头,加快脚步飞奔起来。很快地,身子就完全消失在了远方的黑夜里。

第4章:美少女大拍卖

这是胡汉边境的一个荒芜小镇。

相当一段时间以来,周围的汉人用铁器、茶叶、粮食、丝绸换取关外游牧民族的珠宝、马匹。但是,自从三年前的边境战争开始,交易已经被严重阻隔。胡王的大军所到处,那些剽悍的骑士发现,一场胜利的战争,可以不费吹灰之力抢夺大批财物、铁器、女人、孩子……于是,他们爱上了这种用自己或者他人的性命换来的不劳而获。

不过,他们甚至来不及享受完轻易掠夺来的财物和女人,又发现了新的问题,边境上的居民逃走大半,交易几废。几场残酷的战争过后,他们发现已经越来越难以得到茶叶、盐巴、粮食等等必需品了。

两年前,为补充军给,胡王派出善于远征的“探马赤军”深入袭击距离边境两百里外的凤凰城。凤凰城依山傍水,物产丰饶,领军的为大将军蒙利尔兄弟。蒙利尔兄弟戎马半生,经历大小战役不下100场,两年前曾经率领3000人马,将当时驻守西风关的总兵彭东率领的1万人马打得溃不成军。

当探子回报,现任凤凰城的守城将军竟然是彭东时,蒙利尔大笑三声,亲率5000精兵去夜会他的手下败将。三天后,胡王正在帐中等待捷报,蒙利尔的兄弟蒙哥赤孤身奔进,手中匣子打开,竟然是蒙利尔的人头和一封短笺,蒙利尔5000精兵全军覆没。短笺上只有一句话:犯我凤凰城者,虽远必诛。

大军震动,胡王立刻派人打听,才知道凤凰城的主事者早已并非总兵彭东,而是一个神秘莫测的少年人,凤凰城中将士、民众称其为“凤城飞帅”,而他率领的大军号称“凤凰军”。

一年前,胡王与大草原上刚刚崛起的赤金族部落结盟,磨刀霍霍,边境上再起战火,这次,由赤金族3000精兵打头阵。赤金族骑兵勇冠一时,可是在黑风口的草原上与凤凰军1000骑兵相遇,几乎全军覆没。赤金可汗大惊,他们历代与汉人交手,骑兵一向是汉军的弱点,没想到凤凰骑兵如此善战。

赤金族和胡王并不罢休,半年前又出动1万精兵志在消灭凤凰军,此次,大军尚未到达黑风口就遭到伏击,赤金可汗正在指挥稳定队伍,对方突然冲出一匹快马,马上一少年飞身掠起,张弓搭箭,远远地一箭将他射落马下。直到死亡,赤金可汗根本连此人的样子都没看清楚,只在凤凰军的欢呼声里,得知此人正是屡败胡王的“凤城飞帅。”

几番失利,赤金族和胡王大军不得不撤军转而骚扰其他关口,而“凤城飞帅”更加威名赫赫。此后,小镇交易几废,逐渐沦为了黑道交易和人口市场。

初秋的一天。

天色已经黑尽,天空中的炽热慢慢地淡了下来,小镇上唯一的一家门口,一面熏黄的旗子懒洋洋地飘了两下。

客栈在小镇的最末端,外面是一大片尘土飞扬的空地。此次交易的主人,在空地上搭了一个巨大的台子,66只木筒高烧的巨烛将这个边境小镇的夜空照得亮如白昼。台上只摆放着一张青玉案的桌椅,台下台上两边各立了几十名卫士。

台下人声鼎沸,不少人都在暗自揣测主人到底是何方神圣,能够在短短半个时辰将台子布置成这样,这里虽然经常举行类似交易拍卖活动,但从来不若这般神秘,因为直到现在,大家都还不知道主家到底有些什么货物。

嘈杂声里,众人眼前一花,一个身高起码10尺的胖子施施然地走上台来,泰然自若地往正中的椅子上一坐。

这个胖子叫做江之林,是秦岭一带最出名的独行大盗,早年黑白两道通吃,但是近十年来已经逐渐退隐江湖,做起了漂白的生意,今天大张旗鼓的举行拍卖会,到底是要展示黑货还是白货?

只听江之林道:各位客人,今天有一批新货运到,大家随便看看。

手一拍,台后面的围帘“霍”的一声拉开,二十几名年轻女子被推搡出来。这些女子一个个神色憔悴,或惊恐不安或神情木然。有些显然是从胡汉边境抢来的,还有几个着吴衣苏锦,竟然是从江南来的!

台下一片哗然,但是却无人出头。

江之林再次开口了:各位尊敬的客人,这是本次交易的第一批货物,按照人头点,每头50两银子起价!老规矩,价高者得。

这批少女尽管神态各异,服饰差别也很大,但是细细看来,每一个人,无论环肥燕瘦,眉目间自有清秀动人处,50两起价是非常公道的了。

在最初的惊愕之后,不等江之林再次开口,许多男人已经蜂涌而上,捏脸摸臀,像看牲口般察看这群被待价而沽的女子。

此起彼伏的叫喊声中,二十几个女人纷纷叫喊躲闪,凄厉的声音让这群狂热的男人更加来了兴趣,仿佛挑花了眼般,哈哈大笑起来。

“三千两,我全买了……”

台上嘈杂的声音瞬间安静了下来,台上台下,几乎每一个人都清清楚楚听见了这句话。这时,大家才发现台上突然多了一个少年。至于他到底是什么时候怎么来到台上的,几乎没有一个人看见。

台下一个佩刀的汉子本来一直都镇定自若地站在边上,这时看到台上的少年,脸色瞬间掠过一丝不易察觉的疑惑。他仔细凝视着少年,少年穿一身淡蓝色的袍子,一双寒星似的眼睛熠熠生辉,目光偶然扫过台下人群,透出不怒自威的冷漠,只有不经意间看向台上那群慌乱的女子时,才有一丝暖色。

江之林的脸色变了一下,但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这位公子出三千两……还有更高的吗?”

台下那群男人都张口结舌地看着少年,不明白这个小白脸一下买这么多少女做什么!江之林连问三声无人再还价,他挥挥手,这群男人骂骂咧咧地下了台。

“成交”!

江之林话音刚落。一张银票从天而降,不偏不斜地落在他面前的桌子上。少年面朝着那群少女,轻轻笑了笑。那群原本凄厉躲闪的少女畏缩着在台上挤成一团,此刻,见少年那样一笑,突然安静了下来,都怔怔地瞧着他。

佩刀的男子第一次发现一个人简单的一笑竟有如此大的魔力,满场的烛光似乎瞬间黯了一下,而那群原本惊惶不安甚至低声啜泣的少女,在这样的微笑下,居然一一平静下来,她们陆续跟在少年身后,走到了台下。

佩刀的男子想也没想就跟了过去。

少年在客栈门口停下,掌柜的也不多问,打开了大门迎接财神爷。少年看了看走在最前面的一个女孩子,在这群少女中,她一直表现得最镇定。

“妹妹叫什么名字?”少年黑漆漆的眸子在看着这群女孩子时,宛如春天的阳光,令黑夜忽然亮了一下。

被点名的少女并不怯生,她也微笑了一下道:“我叫罗罗”!

“好的,罗罗,一会我来接你们,你负责带好她们”。少年简短地吩咐完毕,转身,看了一眼旁边的佩刀男子,男子冲他一笑,少年并不笑,脸上一副懒洋洋的神情,“尊驾是?”

佩刀男子朗声笑道“在下江南”陋居“汪均”!

少年有点意外,汪均出自江南武林四大世家之一的“陋居”,是有名的世家公子,此刻,他居然出现在这个人口拍卖场所。

汪均正要开口,少年身形一动,回过头,夜色之下,绰绰的人影中,哪里还有少年的踪影。

自少年买走了那群女子后,台下嘈杂声并没有停止,显然都在好奇江之林的下一件货物到底是什么。江之林眼中飞快闪过一丝恶毒的笑意,他挥了挥手,帷幕里鱼贯而出两队人马,顷刻之间列队站在了台子的两边。两队人马共16名,和台下的两列卫士隐隐形成了合围之势。

见了这种阵仗,众人均心中一凛,不知此番到底是何等珍稀之物。

江之林目光精炼,中气十足地开口:“下面,我们将要拍出的货物,相信在场的所有客人都会非常有兴趣……”

他又拍了拍手,台上帷幕倏然拉开,两名粗壮妇人扶着一个高挑的少女坐在了场上唯一的一张椅子上,然后一左一右立定。

台下瞬间寂静无声,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少女身上。少女姿容绝俗,一身紫色的丝绸罗衣清雅中透出华贵之气。她显然是被人点了穴道,坐在椅子上一动也不能动,只好任人宰割。

这些绿林大豪自认阅人无数,可是一见这个少女,才知以前所见所感的美女是何等地庸俗拙劣。少女双目楚楚,眼中既有愤恨又有一丝倔强,那种混杂了种种情绪的眼神,简直叫人心碎。

第5章:凤城飞帅

汪钧身形一掠,已跃上台去:“江之林,你要如何才肯放人?”

江之林看看台下不少已经蠢蠢欲动的人,冷笑一声:“和”爱莲山庄“有关的成名人物来了不少吧,既然我这里是拍卖会,我建议阁下还是按照规矩听我讲完章程再来竞争好了……”

敢情,江之林口中的“货物”竟然是“爱莲山庄”的大小姐石岚妮。

“爱莲山庄”是江南四大世家之首,庄主石大名是当今武林盟主,他早年纵横江湖无敌手,近年一直处于闭关归隐状态,就连家人也很难见其一面,现在,他的女儿竟然给江之林抓住当了货物一样的拍卖!

汪钧满面怒容,回头,两个妇人各自立在少女身后,每人手中都攥着一只锋利的匕首,看样子,只要任何人敢轻举妄动,少女顷刻之间就要香消玉陨。

汪钧看看那明晃晃的两柄利刃,不得不立即退下。

江之林对这样的局面似乎颇为满意,脸上的肉一笑又全部掉到了下巴上:还是老规矩,这件货物以5两银子起价,出价高者竞得……

他话音未落,台下人等无不面面相觑,前面那些普通少女皆以50两银子起价,石岚妮姿容绝俗,居然以5两银子起价,很明显,江之林的目的根本不在于卖人,而在于折辱这个可怜的少女,从而折辱武林第一世家“爱莲山庄”。

台下诸人早前惊诧于石岚妮的美貌,现在惊诧于她的身世,竟然无人敢上台竞价。要知道,她的父亲石大名近年来虽然不知所终,但是20年前的威名尚在,而且,“爱莲山庄”好手如云,石岚妮的母亲方格格更是当世第一女侠。

汪钧又站了起来,还来不及开口,一个满头黄发的少年已经上台,少年矮墩墩的身材,一笑露出一口大板牙:“牡丹花下死,作鬼也风流,本少爷出一万两……”少年满口的京片子,一副目中无人的样子,还不等别人还价,就将几张银票抛到了青玉案上。

江之林看了此人一眼,似乎颇为忌惮,立刻陪笑道:“朱公子,恭喜你抱得美人归……”竟然不等别人还价就准备将那美女卖给此人。

台下一片哗然,这次,汪均和另外好几人一起跃到了台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