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朱渝其人(2)

君玉心里对朱渝也没底,当晚三更,派往朱渝一部的密使先返回,带回来一份十分详尽的作战报告。

耿克看了,忽道:“看不出,朱渝这样的公子哥儿,也能如此深谋远虑。精心部署,最难得的是他居然对我们毫无保留。”

这时,派往孟元敬一部的密使也已返回,君玉笑了笑,心里十分欣慰。年初的四路大军各自为战,相互之间不通音讯,更谈不上互相支援,以至于损失惨重。这次的会战,情况却完全不同,三人步调一致,早已放开了口袋,只等赤金族和胡族的大军两头进入,三面合围。

果然,不到十天,约莫八万胡军、三万赤金族军呈两路夹击之势挺进大黑山,当天下午,三路大军和十几万敌军展开决战。

其中赤金族大军的先头部队“探马赤军”最为骁勇,所向无敌,君玉立刻派出“峨嵋先锋”迎战。这支“探马赤军”在七八月的狼居胥山会战中立下大功,所遇对手无不望风披靡,不曾料想居然迎上这支奇兵,双方刚一交手,立刻杀得天昏地暗。

“探马赤军”的战斗力自是远超首次大捷的那5000人马,“峨嵋先锋”的人众初遇强敌,无不精神大振,正激战间,忽见原本越战越勇的“峨嵋先锋”有好几人纷纷落马,就连战马上的耿克也身形一晃,被一支长长的法杖扫下马来。

君玉策马望去,这队“探马赤军”中有好几名十分面熟的骁勇悍将,手执法杖横扫阻军,几乎势无可挡。君玉认出为首一人虽然身穿铠甲,却正是在寒景园里见过的红衣僧之中的那个领头者,而另外的几个则十分面生。

耿克一个鹞子翻身又站了起来,伤得并不严重。君玉忽然吹了几声号令,“峨嵋先锋”立刻变阵,那红衣僧听得这号令,抬头看到了君玉,忽然大喝一声,正要冲上来,只听得身后一阵马嘶,“峨嵋先锋”已大占上风,他带领的那队“探马赤军”一时间人仰马翻,完全溃散,他顾不得君玉,立刻拍马回援。

此时,孙嘉的集团军从南方,刚刚赶到的孟元敬一部则汇合朱渝一部从东方发起了攻击,激战两夜,消灭五万敌军,俘获包括敌军三名主将的三万多俘虏,而在“峨嵋先锋”的趁胜追击下,那队“探马赤军”几乎被消灭殆尽。君玉命人清点战场,并无那几名红衣僧的尸首,想是已经逃去。

君玉也不下令追赶,天空已经下起雪来,她立刻下令鸣金收兵,军队赶赴黑山口驻营。

在黑山口的驻营,早有孟元敬和朱渝二人赶来汇合,君玉立刻和孙嘉迎了上去。孟元敬和朱渝见到孙嘉都又意外又惊喜,四人离开千思书院后,十年来,第一次在这样的场景下相见,均是百般滋味上心头。君玉笑了,伸出手去,孟元敬和孙嘉立刻也伸出手去,朱渝迟疑了一下,也伸出手去,四人用力地握了一下,才放开了。

君玉见一身戎装的朱渝虽然依旧是冷冷的模样,但是这时的他已经完全不似往常放荡不羁的公子哥儿模样,反而有了举重若轻的大将之风。

第69章:不可逼视的容颜

三军整合,熊熊的火光下,雪已经越来越大,黑山口虽然背风,天气依旧冷得人似乎连骨头都冰住了。正轮到君玉向集中起来的三路大军布置下一步的进攻计划。

孟元敬和朱渝不由自主地向三路大军看去,只见雪花飘飞中,除了凤凰军外,其余两部人马十有八九都在瑟瑟发抖,甚至不乏冷得弯腰驼背,甚至轰然倒地者。而反观凤凰军,虽然也冻得满面通红,却一个个精神抖擞,笔直站立,显然是训练有素。

孟元敬一向治军严谨,但是所带之兵是祈小文的旧部,也来不及训练,他自忖即使去年自己亲自训练的那支嫡系也未必及得上凤凰军,心里大感佩服。

尤其是朱渝,他第一次领军打仗,虽然获胜,却发现自己所带之兵和凤凰军的差距不可以道理计,要以这样体能的军队对抗常年生活在冰天雪地的赤金族和胡族大军,此次获胜简直是靠运气。

这时,君玉已经下令大军生火做饭就地驻营歇息,凤凰军和各部军医协助救援另外两部一些冻伤者,朱渝看了看自己部下的那些伤兵,暗道了声“惭愧”,向君玉看去,只见她站在一块巨石上,鹅毛般的雪花飘下,却并不停留在她的头上身上。他去年和今年都曾和君玉交手,那时,君玉比自己甚至稍有不如,此刻看来,武功竟然已经远超自己。他心里十分惊异,却不知他身边的孟元敬心里的惊异更甚。

孟元敬此刻也已经看出君玉的武功大胜从前,他更惊异的是君玉此次出征,甚至没有带上“追飞”。

他二人在寒景园中见到君玉从密道安然无恙地出来时,只道她为拓桑所救,但是谁也不知道拓桑为救她不仅毁了佛牙更耗费了自己大半的功力,痊愈后,君玉因此功力大增,加上她和舒真真研习《洗髓经》后对各种武学一理通百理融,领悟了《手挥五弦》的真正威力所在,此时,随意折枝成剑,其武学修为几乎已不在当年的兰茜思之下了。

孟元敬看了看自己身上的“蹑景”,虽然为君玉感到高兴,但是心中也有些淡淡的惆怅之意,这时,君玉已经笑着走了过来,站在那堆生得正旺的火堆旁,递给二人一人一本书:“献丑了,这书尚未完成,只有前半部分,二位随便看看。”

二人接过一看,正是《凤凰军略》。

朱渝仔细地翻了一遍,抬起头来:“你训练凤凰军就是用的这个?”

君玉点了点头。

朱渝沉默了一会儿,忽然道:“小时候,我总以为是师娘、弄影先生偏爱你;后来我也以为是你运气太好,名不符实,现在,我才知道你所作的一切,并非是因为运气。”

君玉微微一笑,没有做声。

孟元敬也合上书本,大笑道:“君玉,你的那支”峨嵋先锋“实在太厉害了,而且孙嘉的集团军分纵合围作战更是大有道理。”

孙嘉朗声道:“我就是在这一点上特别佩服君玉,如果不是对赤金族军和胡军的作战特点了解得特别透彻,怎能布下如此战法。”

君玉笑得十分开心:“这个可不完全是我的功劳。”她取出弄影公子给的那幅地图,朱渝和孟元敬立刻看去,里面用红色标记的正是三路军合围敌军的那个有利位置,而他们的所有军用地图上都没有标示这个地点,不仅如此,沿途还有好几处判断精准的兵家必争之地,他们的地图上不仅没有,甚至听都没听过。

孟元敬道:“这地图是?”

君玉笑道:“是弄影先生给我的,他是先生,比我们厉害是应该的,对不对?”

朱渝从火堆旁望过去,第一次见到君玉的笑脸如此明媚灿烂,令人不可逼视。他突然觉出一种寒到心底的悲凉之意,不由得转过头,背对了火光,坐到了雪花飘飞的寒夜里。

第70章:空城计

次日清晨,三军按照昨夜定下的计划分头并进,两天后,君玉一部赶到杏山时,忽遇一小股赤金族骑军偷袭,厮杀半日,全歼敌军。到得晚上,探子回报,有十万赤金族大军从蒙古大草原插下,击溃当地守军,已经从黑城子沿着苏家屯,直奔凤凰城而来。

随后,又有探子来报,胡王亲自率领数万胡族大军越过高丽边境,从老头沟北下,正遇上了朱渝一部,双方交战十分激烈。

这情况果然与君玉出征前所料不差,看来,真穆帖尔和胡王果真是要采用南北夹击之势,想一举拿下凤凰城,再将三路大军完全歼灭。

君玉立即调转马头,天黑前,在江源截住了胡王大军的先遣部队,激战半夜,击溃大半人马,而孟元敬一部按照原定计划也随后赶到,三军合围激战,到第二天傍晚十分,已是血流成河,胡王率领不足八千人退回高丽境内奔逃而去。

君玉担心凤凰城,弄影公子再神通广大,城中也不过区区五千守兵,按照真穆帖尔的惯例,一旦获胜,凤凰城、凤凰寨的屠城之祸只恐迫在眉睫。孟元敬和朱渝自无异议,三军完全整合,立刻发兵夜驰回援。

兵出峡谷时,孟元敬道:“大风口是赤金族大军退守必经之地,我们可以在此请君入瓮。”

孟元敬对那一带地形十分熟悉,年初曾在那里大败胡军,这个提议深合众议,而朱渝一部立刻绕道直奔东风口伏击,君玉则带了凤凰军和南寨兵力全速赶回凤凰城。

距离凤凰城五十里外时,只见得凤凰寨外围群山的西边一座山坳里忽然火光冲天,一声巨大的炮响,似是激战正酣。凤凰军立刻加速,方进得十来里,只听得杀声震天,南方的半空中火箭四射,赤金族的战马背上溅上硫磺火星,无不疯狂腾越冲撞,正是那队极为骁勇的鞑靼骑兵,此刻又见到如此数量的凤凰军出现,几乎溃不成军,立即四散逃窜。而雪花裹胁的寒风里,马蹄声声,杀声震天,正是整齐划一的凤凰军号令,这号令听来竟然是万人齐发,君玉十分吃惊,留守凤凰城的不过5000士兵,此刻那5000士兵明显又分成了几队,这里的显然只是其中之一,怎会凭空多出如许人马?

第71章:皇帝PK神秘教主(1)

此路火器领军者正是白如晖,见了君玉大喜,众人也不及叙话,立刻全速进城,一路上,另外两个方向也是火光四起,杀声震天,激战中,赤金族主力大军又得到报告说凤凰军主力赶到,真穆帖尔立即果断撤军,正是往大风口撤去。

孙嘉立刻带了主力连夜佯追,到得清晨,雪已经下得蒙住了马的眼睛,孙嘉不再追赶,即刻撤军。

此时,天刚微明,鹅毛般飘洒的大雪依旧漫天飞舞,凤凰城里冷清清的,守门的驻军开门,大军进城,君玉带了孙嘉和耿克等人直奔将军府。

将军府灯火通明,弄影公子正坐在厅堂里看着桌上一幅尚未走完的棋局,旁边只立着两名小兵。

君玉大喜拜下:“先生这出空城计真是高明。”

弄影公子微笑着点了点头,这时,孙嘉也已经拜倒在地:“见过弄影先生。”

这是孙嘉离开千思书院后第一次见到弄影公子,较之少时,孙嘉早已相貌大变,此刻也不报上姓名,却听得弄影公子淡淡地道:“起来吧,孙嘉,你很好。”

孙嘉退到一边,有点难为情的样子,君玉大笑起来:“孙嘉想考考先生的记忆力,先生没让你失望吧。哈哈。”

孙嘉也笑了,“有一次,我和秦小楼打赌,说弄影先生肯定除了君玉谁都记不得的。”他又冲弄影公子鞠了一躬:“学生无礼,请先生原谅。”

弄影公子不以为意地点了点头,君玉笑道:“是你赢了还是秦小楼输了?”

孙嘉狡黠地眨了眨眼睛:“当然是秦小楼输了。”

这时,外面卢凌、东方迥和杨大勇已先后收兵进得大厅。

君玉一看,东方迥的手里竟然拿着一个十分特别的扇行阔口草叶口哨,他对准阔大的扇行一声长啸,忽然发出马蹄声和厮杀声来,接着便是整齐划一的凤凰军号令,听起来,声势十分浩大。

君玉望下看去,不少人手里都拿着这种玩意儿,可以想象,千八百人同时发出这样的啸声,那声势该是如何的震耳欲聋。

原来,早在凤凰大军出发后的第三天,弄影公子已经将凤凰城的5000守军分成了四支队伍,由于卢凌、白如晖、东方迥、杨大勇四人带入了凤凰山里的崇山峻岭之中,城中真正的守军不过500余人。真穆帖尔得知凤凰军开赴前线,所以大举入侵,谁知一入这片崇山峻岭,就四面遇袭,根本探不清楚虚实。好不容易抓获了当地的一个山民拷问,却不曾想凤凰寨也是全民皆兵,那山民久经异族屠杀之恨,怎肯招供,言语激愤之下,被一刀砍死。

第72章:皇帝PK神秘教主(2)

饶是真穆贴尔一世枭雄,也陷入了空城计,加上他们第一次见到如此厉害的火器战阵,又不确定到底有多少凤凰军在城里,哪里敢贸然进攻,只能在凤凰城三十里外的崇山峻岭僵持,又遭到卢凌等人的游击攻击,如此僵持半月,折损军力小半也不敢即刻对凤凰城大举进攻。

第三日中午,探子回报,真穆帖尔在大风口遇上拦截的孟元敬一部,两军第一次正面交锋,激战两天,孟元敬一部大捷,真穆帖尔号称的十万大军几经折损,只得4万余人突围而去。随后,朝廷下令,趁此机会,驱赶赤金族大军。按照往常惯例,孟元敬和朱渝奉命带了两支人马继续挺进,在茫茫的蒙古大草原上追击真穆帖尔。

此次大捷,幸得凤凰城和凤凰寨都因为没有直接受到战争的袭击,警戒解除后,立刻恢复了宁静的气氛。

除了朝廷抚恤众伤亡将士外,凤凰军又特意为那个宁死不屈的山民立了一块高高的忠义碑,好生安顿了他的妻儿老小。上面是君玉手书的“义士千古”四个大字。

树碑当天,君玉率领城中大小将领为他致哀。

弄影公子叹了一声道:“朝廷和胡族多年争战,主和的声音从来没有停息过,文武官员崇尚清谈,整天歌功颂德粉饰太平,一个个贪生怕死,反不如一个山民有骨气。”

君玉也叹息道:“无事袖手谈心性,临危一死报君王,一旦大难来时,除了可耻的投降和软弱的自杀,他们似乎再也没有第二条路可走了。”

孙嘉道:“只可惜,凤凰城只有这么一座。”

众皆沉默。

来年二月,忽得消息,当今皇上驾崩,随后七皇子继位。

一朝天子一朝臣,上下官员各怀鬼胎,军中将领也议论纷纷,尤其是朱丞相嫡系将领无不交传信息互相打探。

凤凰军并无倚仗派系,彭东几次想问问君玉的想法,但见她一直老神在在的样子,也不多问。

如此十来天过去,君玉正在较场指挥凤凰军集团操练战阵,只见彭东的一名侍卫快步奔来,面色惶然,老远就大声道:“君公子,不好了,彭将军骑马坠下山崖,现在情况紧急……”

君玉吃了一惊,立刻赶到彭东帐营,只见彭东躺在床上,双目紧闭,三名军医束手无策地站在一旁,显然是不治了。

君玉上前一探鼻息,彭东早已气绝身亡。原来,彭东率几名士兵打猎,追赶一只麋鹿时,连人带马跌下一片山崖。

彭东虽然是个庸才,但是这些年来,只管做自己的太平将军,对军中大小事情向无异议。此刻见他盛年之下,遭遇如此不幸,君玉心里十分难过,立刻着手安排他的后事。

彭东的后事尚未料理完毕,宫里的总管王公公忽然奉旨来到凤凰城,宣召君玉和彭东二人进京面圣。以前彭东在世时,尚可由他独自前去,此时,彭东已殁,君玉哪里推辞得过,只得立刻带了孙嘉、卢凌随王公公进京。

第73章:皇帝PK神秘教主(3)

这一天,君玉随了王公公第一次到朝堂早朝。一上金銮殿,忽见孟元敬和朱渝二人都在,二人见了君玉,更是喜出望外。

二人在蒙古草原驱逐赤金族大军近千里,前不久才凯旋回朝。众文臣武将都是第一次见到传闻中的“凤城飞帅”,无不惊诧,只有朱丞相,面沉如水,眼睛里几乎要喷出火来。

七皇子性格阴沉,自登基以来,文武百官无不胆战心惊地揣摩圣意,今日第一次在朝堂上见他笑逐颜开,心里不禁都松了口气。

早有大太监赵公公宣读圣旨,孟元敬升任东南总兵,取代告老还乡的将领许衡到东南剿灭倭寇。朱渝封京军统领,总领宿卫京师。

彭东不幸早逝,追抚他的家眷,而孙嘉则取代原彭东的位置,统兵凤凰城。卢凌等众将领也皆有封赏。

赵公公那尖细的嗓子继续念道:“……凤凰城君将军多年来率领凤凰军立下赫赫战功,却从不居功,实为国家股肱良臣,如今加封天下兵马大元帅,总领北六省的全部兵马,在京城赐帅府一座……”

众大臣面面相觑,七皇子登基之前自己就是天下兵马大元帅,这个职位除了皇族亲信外,只传豪门世勋,如今却封了一个二十来岁的少年。

朱丞相使了个眼色,几名武将正要出班劝谏,皇帝挥手阻止了他们,赵公公立刻拿过另一本奏折慢慢地念了起来,却正是君玉近几年来在北方边境的大小几十场战役,无一败绩。其中还包括三次重大的会战,想是皇帝为堵反对之口早做了充分准备。

君玉抬头,接触到孟元敬的目光,只见孟元敬十分开心地向自己点了点头。君玉也笑笑,心里却暗暗叫苦,但也无可奈何,只得走一步看一步。

由于福建一带倭寇横行,东南前线战事紧急,孟元敬第二天五更不到就立刻奉旨返回前线,两人只匆匆一面甚至来不及叙话就再次离别。

当天傍晚,君玉和孙嘉、卢凌第一次走进那座所谓的“兵马大元帅府邸”,老大的一座院子虽佣仆成群,戒备森严,却无一熟悉面孔。

管家拿出很多帖子,都是京城的王公大臣的拜帖或者请柬,甚至还有好几桩提亲事宜的,君玉看也不看,只选择了其中一些给孙嘉,让孙嘉、卢凌代为应酬。

如此安排完毕,已是月上梢头,孙嘉、卢凌各去休息,君玉沉思了一会儿,正准备休息,管家忽报汪均来访。七皇子登基后,汪均已经成为御前带刀侍卫。

君玉迎出去,只见汪均身边是一个轻装简便之人,正是当今皇帝。

君玉见他微服而来,也不声张,三人堂上坐定,皇帝道:“此次未得君公子同意,先下旨任命,原是怕公子推辞,还望公子理解。”

君玉一笑,朝堂任命,现在理不理解又能如何?令她意外的倒是七皇子已经登基还肯如此折节下访、礼贤下士,可知不仅是有所图谋而是有重大图谋。

果然,皇帝开口道:“寡人登基以来,内忧外患并不稍缓,如今朝中大小官员大半是朱丞相门生,寡人每每亲政总被百般阻挠,诸事掣肘;而武将更为他笼络半数,只管向朝廷狮子大开口要钱粮饷银,却是屡战屡败,毫无建树,如果能多几个君公子、孟将军这样的人才,寡人也不必夜夜忧心、食不甘味了。”

朱丞相曾暗中辅佐三皇子,皇帝登基后,对于自己身边这根大刺,自然想拔而除之,但是根基未稳,又不敢轻易下手。君玉暗思,血雨腥风下的皇权争夺不知会掀起何等的滔天巨浪,皇帝如今大力扶植自己的势力,虽然也是为了自己的龙椅坐稳,但是好歹在边境战事上有所作为,聊胜朱丞相的一手遮天,便点了点头,道:“君玉当为北方边境尽绵薄之力,皇上还请放心。”

皇帝见她虽回答得举重若轻,但是态度较上次已经有一些改变,不禁大喜,汪均也自高兴,随了皇帝又微服而去。

第74章:皇帝PK神秘教主(4)

这一夜,春雨风声,早上醒来,依旧春寒料峭,薄雨纷飞。

君玉走出帅府大门,大门的左侧是一条长长的巷子,成行的柳树已经万枝垂下、绿色依依。她刚走了几步,忽然看到前面两个红色高帽子的身影一闪而过消失在巷子的尽头。

自蜀中归来后,因为拓桑之故,她仔细搜集了那个大教派的一些信息,尤其是“峨嵋先锋”和“探马赤军”交锋时,军中居然出现了几名红衣僧,更加引起了她的注意,这些日子来,东方迥的情报系统也大力收集这方面的情报。无奈,两教行事都十分神秘,加上天遥地远,也没获得多少有效情报,只知道近期赤教和黄教之间的争斗已经越来越激烈。尤其,赤教的头领已经秘密和胡王达成了某些协议。

拓桑在蜀中密室毁却佛牙,君玉虽不知道佛牙于他们到底有什么重大意义,但是想到两教都出动了大量人力,尤其是丹巴上人对自己那种恨之入骨的目光,即使明知拓桑为“博克多”,也隐隐为他的处境担忧。

这时,薄薄的雨依旧飘拂着,君玉转身沿着那排长长的柳巷往回走。

一个人正站在一棵巨大的柳树下面,衣衫微湿,也不知已经站了多久。

那人回过头来,却正是朱渝。

君玉见得这京中唯一熟人也自高兴,道:“朱渝,怎么不进去?”

朱渝环顾四周,沉默了一会儿忽道:“第一次到你这帅府,总该送你一件礼物。”

君玉接过,却是两轴画卷,她展开第一幅,正是情魔收藏的那幅自己父亲的画像。当初在寒景园里,情魔被丹巴上人击毙时,她正处于半昏迷之中,待清醒过来时,混乱之中,父亲的画像早已不知去向,她原本以为今生可能再也见不到了,如今一见之下,只觉喜不自禁。

她又展开第二幅图,那幅工笔细描却是她第一次见到,画上的女子眉清目秀,双眼生辉,却正是自己的母亲兰茜思。

她正要道谢,朱渝已经转身,也不告辞,径直离去。

第75章:博克多的情诗(1)

在京城的几天,一直都是孙嘉和卢凌在外应酬,他二人似乎对此道得心应手,君玉省去了不少麻烦,但只觉得在这里日复一日,大家只尚空谈,并无什么要事,便决定设法尽快返回凤凰城。

这天傍晚,她来到帅府的园林里,这个园林不知已经变换了多少主人,放眼虽然春色满园,却满目陌生,心里有种说不出的烦乱之意,远不及凤凰寨的漫地山花。

君玉缓步走出大门,一个人正大步而来,正是汪均。

汪均见了她立刻抱拳一礼:“汪均这些天各种杂事缠身,一直不得闲暇,以至今时今日才有机会登门拜访,还望没有打扰到君兄。”

“汪兄客气,请。”

两人坐定,闲话了些近况,汪均道:“君兄初到京城,可还习惯?”

君玉摇摇头,笑了:“我是奔波劳碌命,享不来这京城花花世界福。”

汪均叹息一声道:“皇上虽然登基,但是朱丞相把持朝政,大小事情往往由不得皇上做主。现在六部之中,除了一个礼部尚书,全为朱丞相的门生、亲信,实不相瞒,现在皇上可以信赖的人少之又少……”

新皇登基,权臣当道,不经一番残酷的尔虞我诈,朝堂势力又怎能趋向平衡?千百年来,概莫如此,君玉益加兴味索然,沉默无语。

汪均又道:“现在山东的流民暴动尚未完全平息,而西域大教派”圣宫“又起了些波折……”

所谓的西域大教派正是拓桑所在的教派,君玉立刻道:“什么波折?”

“最近圣宫和拉汗教的冲突越来越激烈,而”圣宫“内部也有很大分歧,上个月,有人进京密报,说现任的”博克多“不守清规,要求朝廷做出处理……”

君玉心里刹时翻江倒海,却淡淡地道:“这又是怎么回事?”

汪均摇摇头:“他们的内部事务,外人实难了解,只说是这”博克多“屡次犯禁,不仅失去了他们历代寻找的佛牙,更在他的居室发现了若干情诗……历代”博克多“都得到了朝廷认可,所以,现在告密者进京要求严惩,他们好像也在密谋新的领袖人选,朝廷唯恐处理不当会引起极大的分裂和纷争。加上现在赤金族的真穆帖尔到了西域一带大肆活动,势力逐日向西扩展,一旦教中分裂,必然给他们可趁之机……”

君玉想起拓桑去年中秋之夜千里迢迢赶到凤凰寨送自己的那张信笺,心口跳动得更加厉害,“朝廷的处理意向如何?”

“朝廷自然是要最大限度地维持稳定局势,现在,大家也拿不出什么处理意见……”汪均顿了一会儿才继续道,“如今朝廷已密令”千机门“的几名高手进去,准备秘密处死那女子,先断了博克多的念想,平息众怒,维持原来的局面后再作打算……”

第76章:博克多的情诗(2)

“你们怎知道那女子是谁?”

汪均摇摇头:“告密者除了几首情诗,也无其他证据,不过,推断来总该是当地的女子吧,以”千机门“那群特务的神通广大再加上告密者的处心积虑,要找到并秘密处死这样一个女子,自然并不是什么难事。”

君玉道:“这个决定倒真是英明又省力啊……”

汪均喟然摇摇头:“如今局势混乱,想必他们认为,牺牲一个女子总比引起巨大的分裂好吧。”

君玉一笑无语。

两人又闲谈了一阵,汪均忽笑道:“冒昧问一个问题:君兄现在可有意中人?”

君玉也笑了:“怎么,汪兄想给我做媒?”

汪均认真地点了点头:“九公主方当妙龄,钦慕君兄人品,如果君兄有意倒真是郎才女貌。”

“哈哈”君玉大笑一声:“皇上可是嫌君玉无父无母、无妻无子,帅府空旷?”

汪均第一次从君玉口中听得如此赤裸裸的讽刺之意,脸上立刻红了。事实上,在当天他和皇帝暗访君玉回宫后,皇帝就曾经说过:“这个君玉比不得别人,无父无母、无妻无子甚至无亲无故,他天性高傲,如果不肯卷入这朝堂争斗为我所用,倒当真无计可想。”因此,皇帝极力想把自己的同母妹妹嫁给君玉以示厚宠。

汪均沉默了一会儿,道:“君兄,你有什么打算?”

君玉坦然道:“唯愿驰骋沙场死而后已,不愿庙堂之上机关算尽。”

汪均没有作声,两人静坐一会儿,汪均起身告辞,到得门口,又停下脚步道:“是我拉你下这泥潭,有负朋友之义。最近胡族的残余势力在西北活动频繁,只恐战事又起,汪均自当竭力周旋,让君兄到得真正属于你的天空去。”

君玉点了点头,汪均大步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