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元敬看了看石虹妮隆起的腹部,点了点头:“如今,你们姐妹只要按照舅母的安排小心行事,在宫中的地位已经无需担忧。”

“那,谁又被派到了西北军中?”

孟元敬笑了起来:“是你们的一位故人。”

“君公子?”

石岚妮姐妹对视一眼,大喜过望。

西宁府已经在望。

君玉勒马停了一会儿,直到马一声长嘶,才往城门而去。

守城的几名老兵揉了揉眼睛,其中一名忽然欣喜地大叫一声“君元帅”,立刻开了城门。

君玉下马,走了进来,微笑道:“一切还好么?”

老兵沮丧地摇头,但是语调很快又变得欣喜:“最近老吃败仗,不过,元帅回来就好了。”

君玉看他们衣衫破旧,面色也不好,这西北苦寒地,连续败仗没有嘉奖,兵卒的日子难过是可以想象的。

一路上,遇见的兵卒无不欣喜行礼。她一一微笑回礼。为怕惊动军中,她加快脚步,悄然直奔帅营。

门口列队的护卫精兵十分面生,是梅大将军留下的余众。众人见一布衣少年快步行来,两名士兵立刻上前阻拦:“你是什么人,竟敢擅闯帅营?”

君玉行了一礼:“劳烦二位禀报梅大将军,就说君玉来访。”

“君玉?”“凤城飞帅”虽然大名鼎鼎,但是,普通士卒却极少知道她的真名,如今,听得这个陌生的名字,二人正要皱眉拒绝,但见这布衣之人神情自若,不怒自威,竟然不敢拒绝,立刻道:“梅大将军昨日已经返京了……”

君玉十分意外:“那,现在这里是谁主事?”

第253章:孙嘉和朱渝

“何人大胆在此喧哗?”监军满面怒容地从里面走了出来,但见得是君玉,面色一变,立刻道:“君元帅,你果真回来了!”

监军因为君玉阻止他坑杀俘虏一事嫉恨,暗地里却十分敬怕这威名赫赫的少年。君玉挂冠而去后,朝廷一直保留着她的官衔,只说她是延长休假。如今,梅大将军获密令返京,说是君玉即将返回军中,因此,他并不觉得意外。

“梅大将军何故返回了朝中?”

“因为连续战败,皇上震怒,所以把他调离了。”

她也知道朝廷一直暗中注视着自己的动向,想必正是自己在道上放出风声等孙嘉露面的时候,朝廷已经得知消息,先行调走了梅大将军,也算是苦心一片啊。

君玉和监军合作两年,他虽满脸戾气,但也不失干脆利落,而且随时戎装在身,并非昏庸之徒;那梅大将军虽未谋面,但是也素有威名,如今一再败于朱渝之手,只怕是朱渝太厉害之故。她心里暗生警惕,只怕要扭转连败之局十分棘手。自从在东北和朱渝联手作战过一次之后,她从来不敢轻视朱渝之能,如今,想到竟然终于和如此劲敌对上,心里虽然遗憾却也隐隐有些期待最终的一较高下。

监军虽和君玉不合,但是连败之下,再次见到她,也不由得由衷道:“其实,很多人都盼望着君元帅回来。”

“多谢厚意。”君玉笑道,“过去若有得罪之处,请多多海涵。”

监军老脸一红,慢吞吞地道,“这话也是我想对元帅说的。”

正说话间,忽然听得一片欣喜之声“君元帅……”

君玉回头,只见几人站在阶下,正是张原和周以达等旧部,满面的惊喜雀跃之意。

当夜,君玉立即召集众将商议军情,军中将士无不群情振奋。

议事结束,已是二更时分。

君玉留下了张原,道:“林将军可有什么生前未了之事?”

张原摇摇头:“战败被贬后,林将军心情非常苦闷,常常借酒浇愁。又因为受朱丞相所累,他在京城的家眷无不诚惶诚恐。好在他是战死沙场,总算解除了他的妻儿被抄家灭族之祸。不过,他因为战败,妻儿老母也没得到什么抚恤。”

林宝山出自寒门,后来因军功和朱丞相之故提升,上有高堂,还有尚未成年的一儿一女,如今大厦已倾,想必家人的日子并不好过。

君玉心下黯然,寻思着总要尽快托人好好照顾一下他的家人,也让他在九泉之下能够安心一点。

第二天黄昏十分。

君玉刚回到自己的营帐,忽听得敲门声,立刻道:“请进。”

进来的是张原。君玉笑道:“张原,有什么事情?”

“我今天出巡时,见到孙嘉,说想见您,托我带个口讯。我叫他到城中来,他又不肯,真是古怪。看他的样子,心事重重的。”

“他在哪里?”

“在城外十里处。”

夕阳已经全部落下山去。初秋的夜风已经有了几分凉意。

君玉看看前面那个心事重重的背影,微笑道:“孙嘉,你好。”

孙嘉蓦然转身,不可置信地看着她。救出老娘后,他听得道上传言“凤城飞帅”已经完好无损地回到了西北军中,也无暇辨别真假,立刻赶到这里。可是,他却没有勇气,生怕这是一个假消息又怕君玉即使还活着眼睛也是瞎的。他昼夜潜伏在西宁府外,直到见到出来巡逻的有过一面之缘的张原才打听到了准确情况。

此时见到君玉微笑的模样,晶灿有神的双目,孙嘉又是欣喜又是羞愧,“君玉,你真的还活着,你的眼睛……”

“我还活着,眼睛也没有问题。弄影先生已经给我医好了。”

孙嘉松了口气,喃喃连声道:“君玉,对不起。对不起。也感谢先生,幸好有先生,不然,我终生都没有赎罪的机会了。”

“我知道,你也是迫不得已。你的母亲呢?救出来没有?”

孙嘉见她最先问的是自己的母亲,更加无地自容,低声道:“幸得朱渝援手,我老母已经救出。”

“朱渝么?”君玉心里忽然觉得有点酸楚,好一会儿才道,“他还好吧?”

孙嘉想起他杀赤金族士兵灭口时的出手和果决,叹道:“朱渝真是个人才,看样子,他也并不甘愿事敌。只可惜他有个那样的父亲,害了他一生。”

君玉沉默了一下,忽然笑了起来:“我迟早要和他在战场上一较高下,到时,就听天由命吧。只是,”凤凰军“就要拜托你了。”

孙嘉低头道:“我还有何面目回凤凰城?这次来向你谢罪之后,就打算带了老母隐姓埋名过日子。”

“我这不是好好的么?孙嘉又何必耿耿于怀?如果你就此遁去,就正中真穆帖尔下怀,不费一兵一卒就赶跑了我”凤凰军“的将军?岂不让朱丞相立了大功?”

第254章:朱渝和儿时梦想(1)

孙嘉原本负疚在心,听得君玉如此轻描淡写显然是为自己开脱之意,更加面红耳赤,迟疑道:“可是,君玉……”

“有什么可是的?大漠之事,此后你切记只字不提。所参与之敌人也几乎死尽,就当一场噩梦,无需理会。我估计,真穆贴尔一定会大肆宣扬此事,以化解动摇我们的军心,若有什么风声传出,我好端端地站出来,他的离间毒计自然不攻而破。他想兵不刃血就毁我大将,就让他做梦去好了。”

孙嘉虽听君玉说得在理,可是,一时之间怎能过得了良心一关,依旧面有难色。

君玉道:“当前,你的要务是立刻赶回凤凰城统领凤凰军。也许,不久之后,我们将和朱渝有一场大战。需要精诚配合。”

孙嘉看着她,这时的君玉就不是以同窗好友的身份在说话了,轻描淡写之间,她又变成了那个指挥若定、令出如山的统帅。孙嘉只觉得心里热血沸腾哪怕今后肝脑涂地也是心甘情愿,可是,他终究是一粗豪汉子,深深的感激哪里说得出一个字?只是习惯性地领命道:“是。”

君玉微笑起来:“我总算放下一桩心事了。孙嘉,先生已经赶回凤凰城了,你要快快回去,别让他忧心。”

“好的,我马上赶回去。”

他看着君玉,道:“你要多保重。”

“你也要多保重。”

孙嘉的身影已经完全消失在了远方。君玉转身往西宁府方向赶,刚走出几步,忽然听到一阵衣魅的风声。

君玉低喝一声:“是谁?”

一轮弯月已经升起,照得地上惨白惨白的。一个黑影一闪,似乎是故意让她发现似的。她加快脚步,那黑影也加快了脚步。追出十几里地,前面是一片山谷,山谷里有一片极小的树林。说是树林,其实只有稀稀拉拉的几十棵树木,只是在这西北地方,也勉强算得上是“林”了。那黑影在一棵最大的树下停了下来。

君玉上前几步,那人忽然回过头来,揭开蒙面,双眼在夜色中如两小簇燃烧的火焰。

君玉失声低呼:“朱渝,怎么是你?”

“我总要来看看你是否真的安然无恙!”朱渝看到她墨玉般华彩流动的双眸,声音微颤,“你的眼睛好了?”

君玉低声道:“你竟敢孤身潜伏到西北大营,若被抓住,哪里还有性命?赶快走吧。”

“嘿,君玉也会担心我的生死?何不将我抓了,也算大功一件。”

“朱渝,你若真是我的敌人,我也只会和你在战场上一较高下。”

“你看,你还是这样!所以光明磊落的”凤城飞帅“才会蠢得被所谓的”朋友“毒瞎了眼睛。”

“可是,我的眼睛这不好了么?”

朱渝已经悄悄在西北大营附近潜伏了三天,直到君玉出城会孙嘉才终于见到她。他本还想说几句讥讽的话,可是,看她安然无恙,心中不由得充满喜悦,讥讽的话便再也说不出口,只是在大树边坐了下来,死死地盯着她,眼睛也不眨一下,好一会儿才道:“是谁治好了你的眼睛?”

君玉也在他旁边坐了下来,微笑道:“是先生。先生以为是你害了我,说下次见到你,一定要用戒尺狠狠打你的手心。”

朱渝听她语气轻松,自己心里也如卸下了一块压在心头许久的巨石,怔怔地看她好一会儿才明白她的意思,不由得也笑了起来,低声道:“有一次,我和孟元敬、秦小楼、孙嘉他们打架,被弄影先生发现,我自认相府公子,先生们是不敢打我的。谁知道弄影先生根本不管这些,每个人都挨了重重的五下戒尺。此后,我每次见到弄影先生都是胆战心惊的。”

第255章:朱渝和儿时梦想(2)

君玉忍不住道:“你小时候真是可恶,跟班又多,常常生事。那天,你们混战,你的帮手多,元敬和小楼被你们打得头破血流。我在藏书楼给师娘抄写拳经出来后,正看到你飞起一脚去踢元敬。我很生气,就远远地扔了一块小石头打中了你的腿。结果被先生发现了。先生悄悄对我说,”那小子老欺负你,你打他一下也是应该的“。然后,先生就来抓住了你们,大声训斥你们。我躲在一棵大树后面看你们轮流挨打。当看到你敢怒不敢言,嚣张劲头全消的样子,那时,我真是开心极了,呵呵。”

“原来,那天暗算我的是你!哈,看来你小时候并不是什么谦谦君子。”

“那时要是君子,岂不被你欺负死?”

“可是,我每次跟你作对都没占到什么便宜。”

“因为有先生护着我,元敬也常常帮我的忙。而且,单打独斗你并不是我的对手!”

“吹吧,我哪里不是你对手了?我大你两岁,那时让着你呢。”

君玉见他微笑的样子,这是她第一次见到他如此平和温柔的笑意。这样的朱渝竟然给人一种全新的感觉。她不由得笑道:“朱渝,你要是常常这个样子就好了。”

朱渝心里暗叹一声:“如果能在你身边,我一辈子都可以是这个样子。”

这话几番想冲口而出,可是,那无非也是最后的疯狂而已,说也无益。朱渝只是怔怔地看着她,没有作声。

君玉见他不语,眨了眨眼睛,笑道:“后来,我还发现,你每次和我打架时,从来不像和元敬他们打架一般狠狠地动手,最多推我一下或者割断几根头发就跑了。可是元敬他们就惨了,经常是鼻青脸肿的。当然,你有时也是鼻青脸肿的。有好几次,我落单时,你身边带着很多人也只是嘲笑几句,并不和我动手。所以,有几次你落单时,我也没有打你,尽管那时我非常想痛打你一顿出出气。”

朱渝凝视着她,儿时的往事一幕幕涌上心底,胸口也涌起一丝淡淡的甜蜜之意,半晌才低声道:“我怎会狠狠地打你?!我从来没有想过要狠狠地打你。”

“我向来不喜欢嚣张的人,那时,你正好就是我不喜欢的典型。呵呵。”

“你不嚣张但你骄傲。你跟神仙似的样样都是第一,师娘、先生偏爱,很多同学崇拜。我看你跟孟元敬那么要好,却话也不愿跟我多说一句,我就特别恨孟元敬,常常想痛打他。”

“彼此彼此,你身边也随时前呼后拥,常常生事。”

“如果我不来招惹你,你是不会理睬我的。而且,我的前呼后拥和你的受欢迎是不同的。那些跟班都是因为我的身份的缘故,而你,却是因为你自己优秀。我很不服气,就常常想找你麻烦……”

朱渝盯着地上的一粒碎石,“有一次,我试剑划破了你的蓝色的袍子,你特别生气。我看你常常穿那件旧衣裳,以为你只有这一件衣裳。那天晚上,我心里很不安,就想第二天送你一件新的……”

第256章:朱渝和儿时梦想(3)

“我记得这事呢。你那时是这样”送“的,”呔,小穷鬼,赏赐你一件新衣裳,你那乞丐装早该扔了。快谢本公子吧。“”

朱渝见她的语调那般惟妙惟肖,哈哈大笑起来:“你还记恨呢。”

君玉笑道,“我当时十分愤怒,狠狠打了你一拳,你居然没有还手。我和元敬都觉得很奇怪。”

“我当时见你那么愤怒又伤心,根本就没有想到还手。我害怕你是伤心自己以后没有衣裳穿了。”

“我当然并不是只有这一件旧衣裳。我母亲身体不好,她怕自己去后我无依无靠,所以生前给我准备了不少衣服银两,足够我俭省过到成年。我来书院后,师娘又给我准备了齐全的衣服。而先生来后,更是给我换了全套上佳的文具纸笔,根本不比你这相府公子用的差。我不过没你那么招摇而已,才不是你认为的那么穷呢。我之所以常常穿那件旧的蓝色袍子,是因为这袍子是我母亲临终前给我缝的。那时小,思念母亲,穿了这衣服就好像母亲在身边似的。后来,师娘和先生都以为我爱好蓝色,给我准备的衣服多是蓝色的。其实,我对什么颜色并不在乎,只是久而久之形成了习惯而已。”

“如果知道是你母亲的遗物,我绝不会那么做的。唉。”

“那时都是小孩子,谁想得了那么多?”

“那次考较大会后,是我主动要离开书院的。我父亲担心我的安危,我若留下他就不会放过你。也不知为什么,那时,我虽然很恨你打败我,可是我更怕以后再也见不到你了!那天晚上,我偷偷听得祝先生和我父亲密谈,所以,我想我走好了,你就可以留在千思书院。”朱渝低低地叹息了一声,“我十六岁那年,自以为武功已经大有所成,就独上千思书院。我满以为,一来就可以看到你。谁知道,你早就走得无影无踪了。”

他十六岁那年,踌躇满志地独上千思书院,带着满心的期望,也说不清楚到底是想和这儿时的对手一比高下还是急切地想见见那神仙一般的少年。一路上,脑海里想象的是“他”此刻的模样,他甚至千回百转着见了“他”时第一句话究竟该说什么,是讥讽?是嘲笑?还是简单的一句“你好”?

可是,他到了那里,才发现那神仙样的少年早已音讯全无。很多年后,他才知道,原来,那时,“他”已经到了北方边境开始崭露头角了。

那时,他还只是个在万千宠爱下骄傲孤高的少年,人生也还没有任何的污点,所有的一切如盛世的华章,流光溢彩。许多年后,他曾无数次地幻想:如果十六岁那一年见到了君玉,是不是以后的一切就会不一样了?

“你想来找我较量可是错过了机会?呵呵……”君玉想起成年后第一次见面被他打伤的情景,笑道,“难怪几年后再见面,你立刻就动起手来。想来,那次,我倒真输了你一招。”

“可是,我宁愿没有赢过那一招。”朱渝低下头,“我小时候常常欺负你,长大后一见面就打得你口吐鲜血,你不喜欢我也是应该的。”

然后,两人的每一次见面、相逢,都是无尽的争执和嘲讽以及自己做下的种种的错事。纵使曾经有一丝缘分在眼前晃过,也早已被自己耗费得点滴不剩。

PS:拓桑的原型——仓央嘉措他是六世达赖,传闻里,他风流倜傥、文武全才,医术高明,迷恋外界一个女子,却为世俗和教规所不容,最后他被废黜,心爱的女子也被秘密杀害。

我很小的时候看过仓央嘉措的一篇简单传记,惊为天人,大后,一心想写一个关于他的故事,便有了现在的拓桑——呵呵。

但是,因为可以理解的原因,将他的身份整个时代背景全部虚化了。

关于仓央嘉措的结局有三种:1、被废黜,惨死在青海湖边;2、月夜远遁,和爱人浪迹天涯3、在蒙藏边境游历讲经

为了大家对故事原型的了解,近期我会陆续补充一些他的资料,不知大家有没有兴趣看,呵呵。

而本文拓桑的结局会怎样呢?呵呵,大家往下看吧——

月斜影清7-26

第257章:死了都要爱

死了都要爱——谈谈拓桑的原型,仓央嘉错:

仓央嘉错是个是个富有才华的诗人,却偏偏入了佛门。

几乎是没有人可以像仓洋嘉措那样写情诗,因为没有他那样的经历而没有他那样深至骨髓的渴望和无奈。他无奈地被逼成了出世的达赖活佛,无奈地被逼成了不食人间烟火的神,只能站在神台上受还在世间修行的男女的膜拜。而他虽则虔诚向佛,却更渴望入世为俗人而得与心爱的女子厮守相爱。

所以他如是写来:

第一最好不相见,如此便可不相恋。

第二最好不相知,如此便可不相思。

第三最好不相伴,如此便可不相欠。

第四最好不相惜,如此便可不相忆。

第五最好不相爱,如此便可不相弃。

第六最好不相对,如此便可不相会。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八最好不相许,如此便可不相续。

第九最好不相依,如此便可不相偎。

第七最好不相误,如此便可不相负。

第十最好不相遇,如此便可不相聚。

他的悲剧还在于:我与姑娘相会,山南门隅村里,鹦鹉知晓千情,千万不要泄密“。

而事实上,在当权者的心目中,他却是:黄昏去会情人,破晓大雪纷纷,足迹留在地上,保密还有何用

至今,在很多地方还能听到这样一首民歌:“莫怪活佛仓央嘉措,风流浪荡;他想要的,和凡人没什么两样。”自然,苍洋嘉措充满了传奇和诗意的一生,在历史的长河中惊鸿一瞥,又匆匆消逝。给人们留下的是神秘的猜测和优美流畅的诗歌,以及那最不可测的命运。

再看看他的情诗:一自销魂那壁厢,至今寤寐不断忘。

当时交臂还相失,此后思君空断肠含情私询意中人,莫要空门证法身卿果出家吾亦逝,入山和汝断红尘

在那片神秘而美丽的土地上,人们生活在雪山、草原、森林之间。早晨迎着第一缕曙光,赶着洁白的牛羊走向充满憧憬和希望的绿野。白天,顶着炎炎的烈日,用充满无限遐想的心,牧放着一朵朵浮动的白云。傍晚,在满天的霞光里收获着满盈盈的希望。寄情于白云、山川、绿野、碧水之间,放歌于蓝天白云之上。尽情的沐浴着那份上苍恩赐的宁静、安逸和自在。

这原本才是苍洋嘉措向往的生活,而绝非寂寥深宫里的种种清规戒律以及他根本不了解也不想了解的种种险恶的斗争和重重的争夺。

他有着自由而空灵的个性,有着世人难及的文采,有着不畏世俗的叛逆大胆,以挑战各种礼教、清规束缚为乐。这位聪明又浪漫,风流又多才的年轻人本应该过着优游林下,出游访友,吟诗著文,不拘于礼法的生活。可惜命运之神没有给他那样的尘世生活,而是把他推上了险象环生的政治舞台。而仓洋嘉措也用自己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式的叛逆对命运的安排提出了震惊朝野的抗议。

第258章:朱渝和儿时的梦想(4)

君玉看他那样悔恨的神情,笑道,“当时是朱刚偷袭的,你并不想打伤我,这一点我还是清楚的。”

“可是,如果我不和你较量,朱刚怎偷袭得了你?”

“武者之间的较量是平常之事,你又何必耿耿于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