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玉,以后战场相遇你可不能念旧手下留情啊!”孟元敬看她失笑却有些难过的样子,心里一沉。他不了解朱渝却深深了解君玉,看她的神情,不由得十分担心她面对儿时的故人时会作出错误的决定,最终伤害了自己,“朱渝薄情寡义,有时狠绝得无人可比。他朱家被灭族那是刻骨的仇恨,你作为西北军统帅正是他的大敌,只怕他遇到你就是想留情也无法留情,你万万要多加小心。”

君玉点了点头:“我也知道朱渝不好对付,元敬,你放心吧,我自己会小心的。”

“元敬,我还要拜托你一件事情。”

“尽管说。”

君玉把林宝山战死的情况讲了一下,又拿出一些金条珠宝,这是孟元敬此行带来的朝廷给她的私人赏赐。她留下了大部分作为军费,“元敬,你把这些东西带给林宝山的家眷。希望多少能对她们有点帮助。还请你有空的时候偶尔代我去看看她们,别让她们孤儿寡母被人欺负了就好。”

“你放心,我一定会的。”

“多谢,那样我就放心了。”

第266章:拓桑归来的前夕

当新的一天的朝阳升起的时候,孟元敬已经上马站在了城门口,即将踏上返京的路途。

他看看身边的君玉,低声道:“真不知下次见面又是何年何月了!”

君玉笑道:“人生总会相逢的是不是?我无论在哪里都会捎音讯给你的。”

他又深深看了眼君玉:“你不用送我了。”

君玉也深深看他一眼:“好的,你一路多保重。”

此时,朝霞满天,孟元敬看看前方的路,心里一阵酸楚,猛地打马,马蹄扬起一阵老高的尘土,得得地消失在了远方。

君玉看着他的背影完全消失才退回城中,心里也一声叹息,只怕下次见面,真的已经不知会是何年何月了!

今年的冬天来得特别早,几乎还是深秋,就降下了第一场大雪,天地之间立刻变成了茫茫的一片白。

君玉重回西北军中已经两年。两年下来,和真穆帖尔的赤金族军大大小小交战几十次,双方各有胜负,一时之间也僵持不下。君玉深知西北军相当一部分兵弱易惧,战之不力,所以见真穆帖尔不急,自己也并不急着决战,而是调集了卢凌、耿克、白如晖等旧部一并入西北军,除了白如晖留在大营训练军队外,卢凌、耿克等将领也各自率重兵驻守着北六省的险要地势。凤凰寨只留下了东方迥驻守情报,而寨中的生意则交由弄影先生率领莫非嫣等和一众新人全权负责。

中午十分,一匹八百里加急快骑直奔帅营,传令兵匆匆下马:“禀报元帅,前方传来捷报。刘副将驻守的新台受到真穆帖尔第四子额济纳的突袭。周将军支援及时,已经击溃了额济纳的三万人马。另外,周将军也劝降了剑南的守军将领,收编了剑南的1万土著军队。”

君玉大喜:“周以达真是好样的。”

张原也喜不自禁:“如此一来,就截断了真穆帖尔先攻占西南的野心了。”

第267章:预告

刘副将正是以前玉树镇的守将刘之远。他如今镇守的新台正是那片神秘地和四川交界的的一个形势险要之地,易守难攻。真穆帖尔计划先拿下西南做补给之地,再图中原,看好的两个据点便是剑南和新台。他先用大量财物贿赂剑南土著守军,要先控制这天险之地,进而控制全川。而新台有西北军把守,无法笼络,真穆帖尔就派出第四子额济纳先扶持奘汗赤拉汗教图谋此地。额济纳两年前正准备率军密图雁门,君玉因为得到拓桑传递的军情,紧急调集当地大军伏击。大战中,额济纳损失大半人马逃回。

君玉派出周以达务必拿下剑南,周以达率兵到剑南后围而不攻。额济纳得知周以达攻剑南的消息后,立刻派大军围攻“新台”。

新台被围,损失惨重,君玉无法只得派最近的周以达救援。没想到周以达接令后密而不宣,派出说客到剑南关的土著将领府邸,称额济纳已经兵败被围,绝不会再来救援你们。那土著将领也是久等得不到援助,不得不相信了周以达的话,出城投降。周以达立刻接纳了叛将并优待他们的家属部署,可谓兵不刃血取得大捷。随后率领大军赶到新台,趁势赶跑了额济纳,解除了新台之围。

第268章:拓桑归来的前夕(2)

近来军情紧急,君玉已经连续几天衣不解甲了。张原看她满脸疲惫,眼中都是血丝,立刻道:“君元帅,你先去休息片刻吧。”

君玉笑着摇摇头:“得闻捷报,足当休息。”

君玉深知两军长期对抗时粮草的重要。以前在凤凰城时,因为凤凰寨方圆几百里土地肥沃,便募兵耕作,加上广为接收流民,几年后,凤凰军早已完全能够自给自足。可是,这西北之地,耕作不易,除了河套和河西祁连山一带原有雪水灌溉农耕外,其他地方也难有什么收获。

君玉再回西北军中后也考虑过自给自足的问题,但是想到在这北方战场,不是一马平川的草原就是茫茫无垠的大漠,若依靠农耕,不但条件不足,而且长期农耕下的兵众也绝无可能和一日千里驰骋纵横的赤金族大军交手。为此,君玉多方考察后,将军队的临时补给重点放在了相对富庶的西南和畜牧丰富的那片神秘之地上,而西北守军则完全采取了骑兵为主步兵为辅的策略,进行强化训练。

第269章:拓桑归来的前夕(3)

今年夏天,中原地区经历了一场很大的伏旱,尤其是北方几省更是粮草无收,牲畜死亡无数,流民遍野。真穆帖尔却因为攻下了几十个西方城邦,夺得大量财物粮草辎重补给,仅“大可汗”和他的几个儿子直属的精悍骑兵已达30万之众。连续攻城掠地的胜利大大鼓舞了士气,在有生之年徐图中原就成了真穆帖尔的第一宏愿。为此,拿下“凤城飞帅”把守的西北,和“凤凰军”把守的东北就成了真穆帖尔最为紧迫的战略目标。

此时,赤金族大军无论军容军备还是士气都是强盛之时,真穆帖尔瞅准了中原的这场大天灾,大呼“天助我也”,估摸着西北军补给不足,已经摆下阵势,兵分四路,准备给整个西北守军一场毁灭性的打击。

正说话间,又是两骑八百里加急令兵一前一后赶回,分别带回了真穆帖尔的长子和第三子率大军向大红山方向和白城方向挺进的消息。

大红山方向是图谋嘉峪关直奔西北军而来,白城方向是一路过关斩将,图谋凤凰军大本营。

君玉估摸着剑南和新台两场胜利,根本无法阻止真穆帖尔的进攻脚步,与其消极防御,不如策动一张真正的决战。而这场决战的策划已经在她心里酝酿了四五年了。

张原有些忧心忡忡地道:“元帅,如今军中粮草无多,朝廷的粮草几时会到?”

“按照惯例,二十天后就会到的。”

实在是四年前那场粮草被劫和军中瘟疫的夹击让人印象深刻,如今想来还有些心有余悸。

君玉知道他们想起了那场被劫和瘟疫,笑道:“元敬早已给我捎来消息,你们不用慌张。”张原听得她的回答如此肯定,便也安心了不少。一年多前,石虹妮生下一个小王子,石家姐妹皆封贵妃,而石虹妮更有问鼎皇后的趋势,满门荣宠之极。今年初,孟元敬入主内阁,虽未拜相却实际已经掌握宰辅大权。

君玉站了起来,微笑道:“张原,立即召集全军将领议事。”

张原每次见到她露出这样的微笑时,就是要下重大决定的时候。每次看到主帅这样的微笑,他就觉得有种热血沸腾、豪气冲天的感觉。于是,他大声道:“是。”

这次会议整整举行了一天。当排出完整的作战方案时,已经是第二天傍晚了。

众将已经分别领命而去。君玉缓步走出帅府大门,看了看天地间皑皑的白雪,一阵雪花洒在她身上厚厚的铠甲上,久久也不融化。

第三天傍晚,忽报一支护送马匹的小分队先行到达。

君玉十分意外,朝廷此次只送粮草并无马匹,而且即使有马匹再快也快不到这等地步,她立刻亲自赶到粮草马厩接收署。到得城门口,只见这支护送马匹的队伍皆着便装,只得十来人,马匹倒有一千多匹,若没有押送好手,真不知是怎么送来的。

君玉一看领头之人,正是两名个子娇小,眉清目秀的男子,君玉仔细一看,不禁暗暗乐了。

第270章:神秘的帅哥(1)

君玉一看领头之人,正是两名个子娇小,眉清目秀的男子,君玉仔细一看,不禁暗暗乐了。

其中一人悄悄向她使了个眼色。君玉立即吩咐粮草马厩负责处理接收安顿好一众粮草押送队后,又对那眉清目秀的二人道:“你们跟我来。”

帅营的里间立刻关闭。熊熊的盆火下,二人卸下了厚厚的外袍,好奇地打量君玉的房间。

“非嫣、曼青,你们怎么来了?”

赵曼青嘻嘻地笑道:“相公,你离开两年了,我们都想你呢,所以特意来看你。”

原来,自从白如晖、卢凌、耿克等被调入军中后,寨中的买卖全部由弄影先生率领了赵曼青、莫非嫣以及后来培养的新人等负责。这次,赵、莫二人辗转到西北做买卖,因久未见君玉,便绕道来看看。二人跟随君玉多年,更因记挂君玉,平素十分关心战事,一路上见北方大旱,估计军粮马匹短促,干脆用赚来的钱买了大批马匹辗转送到军中,算是送给君玉的“礼物”。

君玉叹道:“不知不觉间又回到西北军中两年了,时间还过得真快啊。”

莫非嫣仔细地看她好几眼:“君玉,你比以前憔悴了。你也应该好好为自己的将来打算一下,总不能一辈子呆在军中啊。”

君玉见她立刻又要唠叨到自己的“终身大事”上去,立刻笑嘻嘻地道:“你们到哪里去找了这批护马的镖师?”

“是我们花钱请的镖师。”

莫非嫣道:“说到一路上的艰辛,我们倒真要感谢一个人……”

“哦,什么人?”

“我们最初是想在蜀中买一些粮草,可是现在世道不景气,一时间要买很多东西也不容易。我们想先找到舒姐姐,结果舒姐姐有事情出去了,根本找不到人……”

君玉回西北大营后,舒真真也带了几个凤凰寨中的女子回到成都,为君玉巩固蜀中的计划和粮草补给而忙碌。

“后来,我们到了川藏边境,正遇上一次马匹拍卖会,客户很多,竞争也很激烈,可是那个神秘的卖家一听我们的名字,居然很爽快就卖给我们了。”

“神秘的卖家?”

曼青双眼晶亮,眉飞色舞:“对,那人太帅了,神态风度、言行举止,简直没法形容,真是天下无双的美男子……尤其是他的声音,真是仙乐一般……”

君玉失笑:“他神秘就是因为他长得帅?”

第271章:神秘的帅哥(2)

曼青双眼晶亮,眉飞色舞:“对,那人太帅了,神态风度、言行举止,简直没法形容,真是天下无双的美男子……尤其是他的声音,真是仙乐一般……”

君玉失笑:“他神秘就是因为他长得帅?”

曼青柳眉一挑,噘嘴道:“当然不是了。这人自称”君公子“,你说神秘不神秘?”

“这有什么好神秘的?天下姓君的不知多少,恰巧有一个姓君的美男子也没什么稀奇啊。”

“可是,这个人不是自称”君公子“,他说自己的名字就叫作”君公子“。而且他跟你一样穿蓝色袍子,几乎跟你一般帅,你不觉得很诡异么?没道理他的姓名爱好都和你相同吧?”

君玉大笑:“我叫君玉,他叫”君公子“,我的姓名和他不同吧?”

她见曼青眉飞色舞一味地夸那个神秘人帅,也根本问不出个所以然来,便看向莫非嫣。莫非嫣笑道,“客户很多,竞争激烈,那个罕见的帅哥本来态度冷淡,也不肯卖马匹给我们。可是,就在我和曼青悄悄商议准备放弃的时候,他一听到曼青叫我的名字,脸色就变了……”

“是啊,我叫非嫣姐姐,叫得好小声,他居然都听到了,看样子,他的武功一定很高。”

然后,那个人立刻单独约见了她们。打量二人一眼后,他立刻说出了二人的全名以及来历。

“他能一眼看出我们是女伴男装并不稀奇,可能是我们扮得不像;我叫了非嫣姐姐的名字,他也许正好听到了也不算稀奇。可是非嫣姐姐却根本没有叫过我的名字,他居然都知道,真是厉害。”

可以想象当时二人心里惊讶的程度。这个距离凤凰寨万里之外的陌生帅哥居然能知道她们的名字。

“我们又不像公子一般名满天下,他怎么会知道?而且还知道我们是凤凰寨来的?”

“他碰巧猜到的吧。”

“猜的?”赵曼青笑道,“一个这么帅的男子居然第一面就能猜到我们的姓名,我们也太荣幸了吧?”

君玉沉思,看样子这个卖家的气派很大,说不定提早查探了买家的详细来历也并不是什么稀奇事。一般那些大商家都会提前做许多准备,现在世道混乱,很多交易尤其是马匹这种交易,若不查清楚背景,很容易惹祸上身。

PS:后文预告后面还有拓桑和君玉的重逢、洞房花烛夜以及君玉、拓桑和朱渝的大战对决。

朱渝戏分还有很多。

第272章:君公子的故旧

莫非嫣老成一些,很委婉地问他何以知道二人的姓名。那人只淡淡地说,和你们寨主是旧识。

君玉本来是随意听听二人的闲谈趣闻,听莫非嫣如此一说,才真正注意了起来:“哦,是吗?那人自称是我的旧识?”

曼青脸儿红彤彤的,小声笑道:“公子,你什么时候认识了这样一个帅哥?怎么从来没有听你说起过?他可要比孟元敬帅多了……”

当初在京城的“帅府”时,二人将孟元敬说得千好万好,说他正是自己的“良配”,如今,君玉真是大大失笑:“孟元敬怎么又不帅了?当时,你二人不是竭力说他又帅又诚恳又待我好么?现在怎么变口风了?”

“哼,他已经娶了别个女子,在我眼中,他可是一点也不帅了!真是可恨,你独自在战场厮杀,他倒早早在家娶了娇妻,在温柔乡里享福……”

莫非嫣也大大地点头,一副深有同感的模样:“他帅不帅早和我们毫不相干了是不是?说实话,他真远不如那个”君公子“帅。”

二人这些年来挂念君玉的未来,处处留心却始终难以找到匹配之人。好不容易发现那个和她青梅竹马的孟元敬正是上上之选,谁想孟元敬居然成了亲,二人希望落空,所以提起他就再也没有好脸色了。她们可不知道,孟元敬早早成亲,君玉看到生平第一良朋生活美满,每每想起,总是替他欢喜不已。如果他没有成亲,自己倒真要多一块心病和歉疚。

原来,“有没有娶妻成家”居然成了这二人衡量一个男子帅不帅、好不好的首要标准。君玉再也忍不住大笑起来:“哈哈,如果那个甚么神秘的”君公子“也早已成亲,按照你们的说法,他自然也算不得什么帅哥了?”

“他怎会成亲?”二人异口同声地反驳,似乎君玉说了什么不可思议的笑话。

君玉奇道:“他为什么不会?”

“像他这种独一无二的男子,这天下也只有独一无二的女子才配得上,”莫非嫣悠然道,“我们随你走南闯北多年,也见过不少出色的男子,可是像他这般惊为天人的,却从来没有见到过。他自称是你的故旧,当他提起”故旧“二字时,他那样的眼神,就是瞎子也看得出来是多么地喜形于色牵念挂怀。一个提起你就有这种眼神的男子,又怎会再去娶别个女子?”

君玉心里一动,也不开口。

“肯定是你在他面前提起过我们,所以他才一听我们的名字就知道我们是谁了。这一路上,我和曼青不知已经讨论了几百回,你会在什么故旧面前提到我们?那肯定是跟你交情非比寻常之人。他得知我们的身份后,对我们那叫一个好。对我们尚且如此,可以想象,对你就更不用说了。”

君玉有些失神,当年,在拓桑的密室里,她曾经和拓桑闲聊过很长一段时间,向他讲述自己的父母亲友、包括弄影先生、舒真真、莫非嫣和赵曼青等生命里最亲近最重要之人。此外,自己再也没有向任何人提起过她们。

拓桑自两年前秘送来那纸关于额济纳兵发雁门的消息后,从此音讯全无。如今,这个自称“君公子”的人会是拓桑吗?她摇摇头,听二人的描述,那个神秘的“君公子”完全是俗家男子的装扮行事,又在做什么买卖,怎会是拓桑?

如果真是拓桑,在他身上又发生了何等的沧桑巨变?

第273章:拓桑成了“自由人”

二人见她点头又摇头,失魂落魄般的模样,意外地交换了一下眼色。这些年来,她们从来没有在她脸上看到过这种神色,均觉得大不寻常。

莫非嫣轻声道:“这个人是谁?”

君玉清醒过来,大笑道:“我也不知道是谁。他故弄玄虚,好在并无恶意。他要真是我的故旧自然会来找我,我若没见到人也不敢肯定到底是谁。”

二人听得这个答案,不禁面面相觑,大为失望。

君玉看曼青满脸的失望,笑道:“可惜,白如晖他们驻守在外地,一时三刻也赶不回来,失望么?”

“公子,你好狡猾。又在转移话题!”曼青瞪她一眼,却也真的有点失望,喃喃道:“没关系,我等到大战结束才走,看他露不露面!哼!”

君玉和莫非嫣对视一眼,大笑起来,莫非嫣轻声道,“君玉,现在战况紧急,我们虽然帮不上什么忙,但是到周边筹集粮草、侦察敌情还是没什么问题的。你同不同意?”

曼青和非嫣都早已不是弱不禁风的女子,二人均有丰富的商业经验,并小有武功,行事机警,胜过许多男子。君玉立刻点头:“好的,你们最好返回边境和舒姐姐汇合,一起行动,也互相有个照应。到时候,也许,真的需要你们出大力气。”

二人立刻欣然领命。

※※※※※※※※※※※※※※※※

战火迅速在整个北方边境点燃。一个多月下来,经历大小几十战,双方互有胜败。

随后的一场漫天大雪,不但席卷了西北的黄沙也封冻了草原的枯草,茫茫天地之间,行军困难。但是,双方派出的大量兵力都在迅速集结,一场大决战已经迫在眉睫。

这天中午,君玉正和众将商议完军情,忽报夏奥僧官和秦小楼来访。

夏奥可谓是西北军的老熟人了,在西北军瘟疫横行的时候,正是他和老僧在军中行医活人无数,因此,不少旧将见了他,神态都颇为尊敬。

寒暄几句,众人退下,夏奥掩饰不住满脸的喜色,先向君玉深深行了一礼:“多谢君元帅援手。”

君玉立刻回礼。半年前,拉汗教傀儡强行入主圣宫,圣宫坚决不从。暗中支持的赤金族大军趁机乔装进攻圣宫,被君玉早已布下的援军击溃,并沿途追查清除了大量暗中埋伏的奸细和野心家。经此一役,拉汗教一蹶不振,再也无力继续施展阴谋,才给了圣宫喘息的机会。

君玉见夏奥满脸喜色,尚未开口,夏奥果然又道:“我们已经找到大住持的转世了,也得到了各方面的一致通过。”

原来如此!经历了几年风雨,如今总算大局已定,而那早已“去世”的前任“博克多”,从此以后就再也不会为他们所苦苦寻找了!拓桑,他总算是个“自由人”了!

君玉心里一阵激动,半晌说不出话来。

第274章:朱渝这个恶贼

夏奥叹道:“说来也是佛祖保佑。三个月前,我们找到大住持的转世,第二天就遭到敌人的围攻。正在情况十分危急的时候,一个神秘人及时赶到替我们解了围。我们想感谢他,他却不辞而别,至今,我们连他的姓名都不知道。”

君玉心里盘算着那人多半是拓桑,不过看样子他们教中再无其他人知道他复活的消息,自己就更不会提起,只欢喜道:“贵教常施援手于外,如今得此善缘也是应该的。何况大住持的转世自然有佛祖保佑。如今新的”博克多“人选确立后,就可以暂时停止纷争和战端,也算造福民众了。”

“正是如此。”

君玉自己松了口气,心想那些久经战乱争端的教众和善男信女也都终松了口气吧。她看向秦小楼,那次伏兵击溃赤金族和拉汗教的联军,也多得秦小楼协助,二人从小友好,又联手做了这些事情,现在见面,均是喜不自胜。经历了两任“博克多”的废立,秦小楼依然牢固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这也与他在此地的鞠躬尽瘁分不开。

夏奥又行了一个大礼:“半个月后,就是我教新任”博克多“的加冕礼,特意请君元帅去观光。”

君玉回了一礼,摇摇头:“大师厚意,君某本不敢推辞,无奈大战在即,实在不敢擅自离开军营,还请贵教上下谅解。”

“既然如此,也不敢勉强元帅。只是元帅对我教有大恩,如此盛典缺席了元帅真是遗憾啊。”

秦小楼也道:“既是如此,就不勉强。君玉,你全力以赴准备战争就好了,其他事情也无需挂怀。”

君玉点头谢过二人,秦小楼又道:“听说朱渝这几年战功赫赫,如今亲率十万大军,为真穆帖尔西下决战的第一将领,他并不好对付,又熟悉你的很多作战习惯,你遇到他时一定要小心。”

君玉苦笑,这两年,朱渝很少和西北军直接交手,但率领大军征服了边境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和部族,正逐日瓦解着中原朝廷的一道道屏风。去年,张原率领的一支精兵曾无意间遇见他的军队,双方激战半日,互有损伤,各自撤离,算是不分胜负。

事后,张原回忆起来曾心惊不已,说当时己方据了地形之利也不过和朱渝勉强打个平手,何况当时是朱渝劳师远征归来不欲久战,否则后果真不堪设想。

张原本是君玉帐下头号运筹帷幄将领,自此便将朱渝视为了大敌,更加潜心精研赤金族战法,想终有一天再和他一决高下。

夏奥因为朱渝陷害拓桑,一直十分痛恨他。现在听秦小楼提起他,立刻道:“正是朱渝这个恶贼处心积虑谋害了我”博克多“,老天有眼,一定会让他死在君元帅手里。”

君玉心里忽然颤抖了一下,却强笑道:“大师,小楼,多谢关心。”

“元帅,战场上刀剑无眼,自己万万要多保重!”

“君玉,大战在即,你一定要多多小心。我们告辞了。”

第275章:拓桑原型的一生

《凤城飞帅》是以六世大赖仓洋嘉措为背景写的故事,他正是拓桑的原型。

他生于藏边南部门域地区纳卧宇松地方的邬坚岭。父亲扎喜丹增,母亲才旺拉莫,是世代信奉宁玛派教的家庭。他出生时,恰逢五世大赖逝世不久,当地政治斗争的形势错综复杂,他从小就被当地的执政者指认为转世的灵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