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浮生回想了一下,道:“三昧书院的陆鸣渊?”

“断水山庄一朝倾覆,武林中有些头脸的人物近日都朝古阳城赶来,唯有他率领手下人折返回去你说,这是为什么?”

叶浮生思索片刻,猛然想起时正八月,能让陆鸣渊低头赔罪也要抽身离去的事情,唯有

“是秋试!”叶浮生眼中精光一闪即逝,“南儒出山了?”

第35章 南儒

大楚建国至今三代而传,算上虚岁也不过六十八载,而三昧书院在高祖建国后创立,迄今已经六十一年了。

它的创立者是名盛天下的南儒阮清行,此人本是前朝翰林院编修,出身落魄世家,受祖荫,不经科举而直入翰林,伴前朝太子读书讲习。二十三岁时,前朝破灭,阮清行辞官不就,返乡做了个教书先生,创三昧书院,他才德罕见,在七年时间里教书育人,将一个小小私塾逐渐发扬光大,广收学生弟子,著书立说,泽被天下。门下有学子一朝登科上榜,阮清行之名再现朝堂,因其久居南地,随称“南儒”。

高祖求贤若渴,三传不授之后竟然微服亲往,阮清行终拜辞不能,重回朝堂,从此步步高升,位及丞相,于五十七岁时因病去世。

他一生未娶,膝下有一关门弟子,临终前收为义子,改姓阮,名慎,赠字非誉,接下他一生基业,辗转于庙堂江湖,任太子师,今上登基后官拜丞相,主持变法易矩,成了新一代“南儒”,今年也正好是五十七岁了。

“六年前地龙翻身,恰是新法推行的重要时期,一时间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有人借机生事,矛头直指新法,说易祖宗法实为不该,地龙翻身,百姓受难,也是老天爷的警示”叶浮生喝了口苦药汤子,一张脸也拉成了苦瓜,“那个时候天子羽翼未丰,为群臣所掣肘,不得不做出让步,任职丞相的阮非誉告病辞官,新法事宜交由其弟子继续执行,天子暂得喘息之机,在这六年里清理朝堂沉疴,这两年好歹把皇位坐稳了些,看来是想借秋试改革之机,复启阮非誉。”

“你知道的还真是详细,连皇帝的心思都能揣度,看来伴君十年,也不是白过的日子。”楚惜微的声音从前面传来,说话时身体微微起伏。

坐在车上的叶浮生打趣道:“阿尧,你呷醋了。”

楚惜微忍住没把这赖在自己马上的泼皮丢下去,也没回他,勒马抬眼,打量着周围环境。

四天前,楚惜微接到老门主传书,也不知道那丫头是怎生了一番熊心豹子胆,又有哪般开解不了的先辈恩怨,竟然带着两个死士就离家出走,要去找这位名震天下的南儒麻烦。

阮非誉虽然辞官,但是有点脑子的都知道他简在帝心,辞官是一时权宜之计,早晚都会重登大宝,况且三昧书院在江湖上举足轻重,谁都不会无缘无故去找他麻烦,因为动手的后果,可比捅了个天大的马蜂窝还棘手。

哪怕百鬼门不怕江湖上任何势力,却不是连天家都不放在眼里的。

此事从急,却不能大张旗鼓地去追人,一旦泄漏风声便容易被有心人利用,从而横生枝节,更是麻烦。楚惜微思量之后,也信不过旁人,索性将孙悯风等人遣回了百鬼门,自己准备避过外人耳目,去将那丫头逮回来。只是五湖四海中找一个人如大海捞针,秦兰裳自幼又是在百鬼门长大,深谙如何避开自家人的追踪,离家就如鱼入江海,着实叫人头疼。

好在楚惜微焦头烂额之际,身边还有个能派上用场的人。

南儒身份敏感,辞官后不知所踪,但叶浮生曾做了十年掠影卫统领,皇帝楚珣私底下那些个动作,有大半都曾经他手处理,暗中联系阮非誉商讨对策更是他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亲自做的事情,这六年来他人不在朝廷,新法变革与朝中人事调动,种种大变之后却都有这位南儒的影子。

如果掠影卫是天子暗中的一把刀,南儒就是天子最重用的军师。

阮非誉心思缜密,从来不会在一个地方停留超过半年,距离叶浮生上次去给他送天子私信,已经过去将近一年,原先的地方自然是去不得了,他思量了一下,想起当初临别时,阮非誉曾提笔书就《英雄赋》,上书“大江东去原是英雄血,苍天雨落方为将军泪”,心下就有了思量。

北疆边陲有个“将军镇”,远上惊寒关,中隔三座大山,一条长河蜿蜒绕过,从将军镇直通惊寒关外,因四十五年前北蛮九部落联合犯境,大楚军士沿河抵抗,无数英雄骨肉成泥,血溅长河,使得河水漂红百里,于战胜之际将军杯酒酬军士、热泪祭英灵,便有了“英雄河”之名。

将军镇位在边陲苦寒之地,是个鸟不拉屎鸡不生蛋的地方,除了以利为天的行商走卒和世代长居的边民,几乎不见什么外人。楚惜微没打算惹人注意,就买下一辆载着皮货的马车,换下一身袍服,着一身粗布短打,像个不伦不类的伙计。

倒是叶浮生被他塞进锦帽貂裘里,捧着紫砂壶喝鬼医留下的药汤,怎么看怎么像个富贵商人,一主一仆虽惹眼了些,倒也没引起什么麻烦。

装模作样地处理了些皮货,两人转入一条长街,青石板路上还有寒霜未解,两边街坊三倒五闭,看着颇为凄凉,只是在这边陲之地却再正常不过了。

挑了家最热闹的饭馆,有爽利的店家娘子招待他们入内,尚未点菜,就先送了碟腌萝卜和一盘花生米,叶浮生拈起一颗吃了,招招手,笑眯眯地问:“娘子这里有什么拿手酒菜呀?”

他生得一张风流相,桃花眼含笑的时候就是满目灼华,此时裹了身庸俗笨重的皮衣,却不显臃肿,反倒衬出些贵气来,店家娘子看花了眼,忙道:“回客官,俺们这儿的烧刀子酒烈性大,这寒天喝着最是痛快,再佐炙羊肉和酱骨架,那”

她一边说一边看,然而一只手忽地伸过来,把叶浮生头上皮帽往下狠狠一压,遮住大半张脸。

楚惜微递过去一封银钱,冷冷道:“我们管事的体弱,吃不得大油大荤,店家捡些精细的上便是,不必打酒。”

叶浮生被那帽子遮了眼睛,无奈地伸手扒拉,自然也就没看到店家娘子一张笑脸被这活罗刹吓得惨白,唯唯诺诺地去了。

好不容易把帽子摘下,店家娘子已经逃也似地离开,叶浮生看着楚惜微那张涂了墨似的脸,叹气道:“阿尧,对待女儿家应该如二月春风一般温柔可亲,而不是像你这般活像要把人天打雷劈。”

楚惜微“呵”了一声,又听他道:“何况我肚里的酒虫都要化龙翻江了,你还不让打酒!”

“服药期间,忌酒荤。”楚惜微瞥了叶浮生一眼,“别忘了你的命在我手里,我怎么说,你就得怎么做。”

“还说我是管事的,我看阿尧你就跟管家的一样。”叶浮生不以为意地耸耸肩,正巧有伙计端着托盘来上菜,他抬眼一瞅,俱是些农家小菜,清淡为主,少有油荤,顿时就没了兴致,叫住伙计道:“小二,你且留一下,打听个事儿。”

外头生意不错,伙计本不欲多留,见到楚惜微放在桌上的银两,这才转了笑脸,道:“爷,您请吩咐!”

“这事儿吧,本该是家丑不可外扬”叶浮生面露难色,说话语意模糊,却最能恰到好处地勾起人兴致,伙计心里痒痒的,忙道:“爷您说,我知道的一定告诉您,决不向别人漏口风!”

“嗯,我看你也是个老实人,来,先喝杯水。”叶浮生倒了碗茶递过去,见伙计喝了,向楚惜微使个眼色,后者会意,这才端起茶碗慢慢喝了起来。

“我有个小妹,今年十三了,从小被爹娘宠着,性子有些骄纵。这不,前几天闹着要去听学,可这什么世道你也清楚,我们走商的和你们开店的,都不过是混个温饱,哪有恁多闲钱让个女娃去私塾?”叶浮生叹了口气,眉头深锁,“何况老话都说‘女子无才便是德’,爹娘在世的时候也只准她学女工管账,听那些个子曰道说有什么用?结果她一负气就带了两个家仆跑了,说就算自己做简工也要寻摸个先生教她诗书,我一路打听过来,听说她是往这边来了,小二你可曾见过?”

伙计听得心满意足,仔细想了想,摇头道:“没,小的记性可好,只来过一次的客人也记得他爱吃什么口味的菜,但这半月来也没见过爷说的小女子,倘若是真来了这里,也是没到咱们店的,不过”

“不过什么?”

“不过,爷的妹妹若是真往这边来听学,那我倒是知道点事儿。”伙计眼珠子一转,“方才爷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老古的道理,但是咱们这儿有个老先生,很有学问,城里有上不起学的人家都把孩子送过去求教,老先生不拘男女之见,我们店家有个小女儿也在那里听过学,如今都会背千字文章了。倘若爷的妹妹在这城里落脚,到那里说不定能打听到消息。”

“多谢!”叶浮生大喜过望,连忙追问,“不知老先生家住何处?怎么称呼?我用完饭食就去拜访!”

“老先生姓沈,就住在城南黄花巷。”顿了顿,伙计又道,“说来也奇怪,老先生是年前到咱们这儿的,一连好几月也不见外人来寻,这些日子倒有好几批人来打听过,昨儿个还有一人问我先生是不是姓阮,嘿,从没听说,也不晓得是不是找错人了?”

叶浮生闻言,与楚惜微对视一眼,四目之中俱是沉色。

—————————

大江东去原是英雄血,苍天雨落方为将军泪——改自关汉卿《单刀会》第四折 ,原文如下:

【双调】【新水令】大江东去浪千叠,引着这数十人驾着这小舟一叶。又不比九重龙凤阙,可正是千丈虎狼穴。大丈夫心别,我觑这单刀会似赛村社。(云)好一派江景也呵!(唱)

【驻马听】水涌山叠,年少周郎何处也.不觉的灰飞烟灭,可怜黄盖转伤嗟。破曹的樯橹一时绝,鏖兵的江水犹然热,好教我情惨切!(带云)这也不是江水,(唱)二十年流不尽的英雄血!

第36章 印记

城南黄花巷,是将军镇里一条平淡无奇的巷子,前不着酒肆茶楼,后不见花坊绸庄,只有些古旧的土墙瓦房,里头住着十来户人家。只是这几年战事频发,镇里人走了不少,这巷子里头只剩下两三户孤寡,其中最靠里的那家院子就是沈先生所住。

听说沈先生年近花甲,但身子骨利索,精神也好,在这地方住了大半年,虽然不常出门溜达,但谁家有个大事小情,去央他个主意准没错。只是这两日沈先生忽然停课,将听学的娃娃们都赶回了家,说是要抱恙静养,有人提了鸡蛋面饼来看望,也纷纷吃了闭门羹。

楚惜微与叶浮生打听完事,就随便用了些饭食,趁着天光昏沉,几个兜转就进了这条巷子。

眼下时节深秋,从沈家院子里爬墙而出的那棵老树在寒风中奄奄一息,枯黄的叶子落了满地,也无人去打扫,一只瘦巴巴的乌鸦停在树杈上,瞅见生人也不怵,张嘴就是一顿号丧。

楚惜微忽然笑了笑,对叶浮生道:“一来就听见乌鸦叫,大不吉利。”

叶浮生挑了挑眉:“你还怕乌鸦?”

“我这些年见的乌鸦多了,没什么稀奇,不过”顿了顿,楚惜微唇角一翘,“我每次见到乌鸦,都会遇上死人。”

两人对视一眼,叶浮生上前拍门,也不见他掐着嗓子,声音就扮作了妇人腔,急道:“沈先生在吗?我家闺女说来找你问字,可这天儿也不早了,她还没回来,先生见过否?”

那门是从里面锁死的,叶浮生拍了几下不见动静,内力附于门上一推,横插的门闩就从中断裂,好在眼下虽是青天白日,可这巷子里无甚人迹,也就免了被当贼寇的下场。

门刚推开一条缝隙,楚惜微便踏步向前,抓住叶浮生翻身侧避,只见一排钢针从门缝中倏然射出,几乎是擦着他们的衣角钉在了对面石墙上,钢针齐头没入,上面不知淬了什么东西,竟然能将周遭石头都腐蚀出指头大小的洞!

楚惜微拧眉,放开叶浮生重新走到门前,叶浮生耸耸肩,拿出一块帕子,运力一掌拍在墙上,一根钢针被震了出来,他拿手帕拈起查看,此针与普通人家缝麻袋的那种一般无二,只是尖端有三角倒钩,若是打在人身上,就算不淬毒药,也是要连皮带肉撕扯下来不可,十分阴毒。

目光一凝,叶浮生把针包好放入腰封,只见楚惜微已经进了门,便也跟了上去,甫一入内,便闻到一股若有若无的血腥气,伴随着淡淡药味扑面而来。

院子里应该被洗过不久,因为天气寒湿,地上还有水汽未干,然而叶浮生一眼就瞥见了石砖缝隙里冲洗不掉的红色,那是血下渗凝结之后才会形成的痕迹。

隐约的血腥气盘旋在地砖上,楚惜微皱了皱眉,捕捉到那一线药味是从屋子里传出来,房门紧闭,不知道里头究竟是何情形。

他伸手就要推门,被叶浮生一把抓住,示意他往下看——只见门槛下端,有一道不起眼的刻印,状似倒钩,倘一错眼,恐怕只当它是个普通刮痕。

见到这痕迹,楚惜微脸色一黑,倏然回头,果然看到叶浮生沉下来的神情。

叶浮生掏出那根用手帕包好的钢针,摊开楚惜微的左手,在他掌心写道:“刺血针,勾魂印是‘掠影卫’的标记。”

直属天子的掠影卫,帝心所向,刀锋所指。

叶浮生在惊寒关一战中死里逃生,掠影卫统领这个身份却随之尘埃落定,但他自己心知肚明,谢无衣替他而死能瞒过与他交集不深的北蛮敌军,却绝对瞒不了为他收尸的掠影卫,更瞒不了楚子玉。

来的路上与楚惜微几番浅谈,对方言语间对他之前的“死讯”不乏余怒,叶浮生从中推测,怕是楚子玉明知他未死,却选择了替他隐瞒。

然而楚子玉如今要复启阮非誉,必定会招来反对新法及其党羽的各方有心人士耳目,为了稳妥起见,一面大张旗鼓昭告天下转移视线,一面私派掠影卫前来接应,明暗相应,才是合适的手段。

只不过,这世上节外生枝的事情从来都不少。

楚惜微对掠影卫这样的皇帝家犬毫无好感,甚至到了厌恶地步,尤其不喜欢看到叶浮生与之扯上关系,这人在那里做了十年鹰犬,让他每每想起便如鲠在喉,恨不得让两者再无交集才好。

偏偏天不从人愿。

好在他很快收敛了情绪,压下胸中躁动的真气,退后了一步,叶浮生有心拍拍他肩膀,却被躲了过去,莫名有些失落,便中途转了方向,在房门上脸叩五下,三重两轻,末了时撮口轻呼,便如一声嘶哑鸟鸣。

门里传来窸窸窣窣的动静,有个苍老的声音响起:“谁?”

叶浮生道:“秋风瑟瑟冷入骨,倦鸟恹恹难回巢,好心人,借个火炉暖过冬。”

掠影卫一年四时的接头暗号各有不同,叶浮生按着眼下时节开口,屋子里静默两秒后,有脚步声慢慢靠近,里头的人拿开门闩,又挪了些原本挡在门后的箱椅,这才开了门。

开门的是位老者,身高体瘦,也不见佝偻,穿着身洗得发白的长袍旧衫,花白的头发规规矩矩地簪起,已经浮现苍老痕迹的面庞愁眉苦脸,看着就像个饱受苦寒的老秀才,带着身挥之不去的沧桑。

他大概是眼睛不大好,看人的时候忍不住眯着眼,手还扶在门上,也不说话,就这么看着这两个不速之客。

一个普普通通的老人家,叶浮生却对这张脸再熟悉不过了。

南儒阮非誉,无论在朝堂江湖都是这般穷酸倒霉相,但他一旦认真起来,便是运筹帷幄之中,指点江山于手掌翻覆。

他不动声色地扯了扯楚惜微衣袖,对老者淡淡道:“我二人乃是乾字营中人,主子令我们前来接应大人。”

掠影卫内部为了方便管理,按照八卦名分设八营,其中乾字营不过二十人,由天子和统领秘密调遣,其他七营对此也知之不多,正适合眼下取信。

叶浮生失了统领令牌,但掠影卫的刺青还在,他佯装没看见楚惜微冷然的脸色,撸起左手衣袖,苍白臂膀上果然有一只玄色鸿雁,振翼欲飞。

“辛苦一趟,来得正好。”老者见了刺青,面色稍霁,放他二人进了门,这才看到屋里烟熏火燎,小炉上煮着锅乌漆墨黑的汤药,与空气中的腥臭味混杂在一起,着实不好闻。

这屋子不大,除了老者之外,床榻上还躺了一个人,身着黑衣,脸罩面具,正是掠影卫的夜行打扮,只是此刻露在眼洞外的双目紧闭,看着就气息奄奄。

叶浮生沉声问道:“怎么回事?”

“此番行动走漏风声,他们昨晚来的时候被尾巴跟上了,虽然及时将之诛杀,但是两名掠影卫一死一伤,我一把老骨头与其出走遭劫,还不如在此静观其变。”老者淡淡说道,眼光在他二人身上一瞥而过,“所幸你们来得快,只是那袭击我们的暗客不知何方来历,单你们两个,怕也悬了。”

闻言,叶浮生脸色大变,略一思索道:“来得匆忙,不知这边已生变故,我二人先护送大人离开此地,再设法联络接应。”

“也好,不过他这伤势严重,我缺医少药,不知道你们可带了应急的东西?”老者闻听可以撤去,却不见多少喜色,只指着榻上伤者,目光中流露忧色。

叶浮生见此,冷淡的脸上也柔和了点,道:“有些金疮药,先给他用上,请大人让开一些。”

老者退到他身后,叶浮生从衣襟里摸出一个小指长的瓷瓶,扯开布封就去扒那人衣服查看伤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