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看你当时也没有不开心。”大家都是熊字辈儿的,老二别笑老大了。

姜长焕焉了。

姜长炀道:“好了,去梳洗,以后那一位家里的事儿,甭搀和。”

“可娘娘待我很好,吴贵妃可不是善茬儿。”

“不是还有长子么?”

“那也未必能成啊。王才人也不是什么好鸟!”

“那就让她去死,”姜长炀面无表情地道,“你以为朝臣很在意一个什么狗屁宫人?死了就死了,孩子归了娘娘,照顾叫她娘,照顾得孝敬她。吴妃就是现成的替死鬼。妈的!敢拿老子当枪,活拧了她!”

“那也亏了。”

姜长炀道:“那就只好求老天爷保佑娘娘有儿女缘了。行了,歇着去吧,这事儿且有得磨呢,不在此一日。明天还要去你媳妇儿家呢,别板着个脸。你今天这事儿,办得也还算漂亮,说不定她会夸你呢。”

“你都看出来了,她一定也觉得我蠢。”

“qie”

瑶芳倒没有觉得姜长炀蠢,只是在心里将元和帝诅咒了无数遍,闲着没事儿,将姜长焕拉出来顶缸。这辈子几个皇子的生辰跟上辈子全都不一样了,上辈子倒是没有发生这么样的乌龙事儿。哪怕贺敬文夸奖姜长焕:“这小子有种。”

瑶 芳和贺成章都担心他会因此开罪元和帝。与底气十足、性格又不咋地的姜家人相比,贺家兄妹俩就要谨慎得多。大家太明白元和帝是个什么样的人了,明面儿上或许 不会做什么,一旦真的开罪了他,他就会动用他那不算笨的脑筋,给你一打小鞋穿。随着他在位的时间越来越长,阿谀奉承的人只会越来越多。据瑶芳的经历,这会 儿已经有文官暗中投诚了。两榜进士又能怎样?在坚持原则上,未必比得过贺敬文呢。若是他们代主子咬人,那……

次日,姜家兄弟来访的时候,贺成章就明确地表示了自己的担心。

姜长焕颇为感动,深觉得这才是正常的亲戚该有的感情,像他那样的熊孩子才是异端。他哥……也是这么想的,十分诚恳地对贺成章道:“劳您担心了,他就是年纪小,淘气,我会管教好他,叫他稳重些的。”

郎舅俩听了,脸上的表情难以形容:你一个丢下幼弟的货,有资格这么说么?

除此而外,气氛是十分好的。贺敬文特别开心,他女婿很给他长脸,女婿他哥如今做了右军都督府的都督佥事,也算是位高权重。开国以后,宗室不再领兵,当初开国那一拨过去,姜长炀这还是头一份儿。真是忍不住要感谢一下楚王呢。

贺敬文又盛赞了姜家兄弟俩,恭喜了姜长炀回来得居高位。姜长炀正常的时候比贺成章还像个好人,谦虚又大方,连说过奖。

贺敬文好心地提醒:“如今朝里为立储的事情争执很大诸臣与天子争,我等欲照礼法行事,奈何天子欲以爱立次子。你此番回来,正在风口浪尖上,可要谨言慎行。”

姜长炀道:“这是自然。回来我已听舍弟说过了,可真是一团糟。我们领兵的人,就安心做粗人好了,礼法上头的事情,还是公等明白,”见贺敬文还要长篇大论,便给他透了个消息,“我如今只管看着楚地之事如何善后收尾,不日,就要大兴诏狱了。”

贺敬文果然关切地问:“怎么?”

姜长炀冷笑道:“贺翁以为,先前收押的那些,就已经算完了么?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流民也不是一天冒出来的,楚逆的心,也不是一天就大起来的,之前那些人都做了什么呢?但凡有一半儿如您这般扎实肯干,也不至于糜烂至此。”

被小拍了一记马屁,贺敬文脸上流露出笑意来:“哎,话也不是这么说的真的要兴诏狱了?”

“昨日陛下略提了提,这件事情不会小了。”

贺敬文的得意褪去,改为愤怒:“这是应该的,就因为他们日积月累的疏忽,多少人跟着遭了罪?就该狠狠地问罪。”

姜长炀担忧地道:“还有一事。”

“什么事?你说,只要我能帮得上忙的。”

贺成章与姜长焕眼睁睁地看着这个一路熊到底的货当成忽悠贺敬文:“就是,弃城而逃的官员们……”

“必得问罪的。”

“可是我那岳父?”

贺成章傻眼了,彭知县是他好友,为他出过力,他还很同意这位丧妻丧子丧女自己还疯了的“同僚”。现在被姜长炀一提,才发现不对啊,他也是弃城而逃的!

“可他不是脑子已经不作主儿了吗?”

“所以跟您商量,我会上表,请保他一命,我在京郊找个地方养着他。您那里,只当不知道这件事情,如何?”

贺敬文义气当头,就要说:“如何能当成不知道?我会据实上本的。”

姜长炀叹息道:“只得如此了。”

贺成章不忍心再看下来,邀姜长焕去自己书房里“坐坐”。姜长炀对他弟弟说:“贺兄难得能请得下假来,你去随他说说话,我与贺翁许久不见,正有许多话要说呢。”

姜长焕被大舅哥救了出去,在大舅哥的书房里见到了老婆。见了面,他先认错:“是我鲁莽了。”老老实实将他做的事情招供了。他本不欲瑶芳知晓内情的,被他哥哥道破之后才发觉自己做得或许并不是那么完美,与其装成没事儿人一样,不如老实说了。

贺成章皱眉道:“我还觉得奇怪呢,怎么你做下这等事情来,圣上居然没有责怪你。原来还有这般内情,你确实是鲁莽了。这样的事情,打一开头就不该接。还有,你做了这般事情,没再对旁人讲吧?”

姜长焕摇了摇头。

贺成章道:“万一娘娘误会了,岂不要她寒心?”

瑶芳道:“娘娘早该看出来了。这样的事情,也只好瞒那两个傻子罢了。”

“?”

“今上自负得很,以为你逃不出他的手掌心呢,你装得好些,不会有问题的。难处不在当下,而在以后。你在他的心里,是帮着他的人,日后叫你说话,你不顺着他说,他可就会翻旧账了。他不是脑子笨,想不到,而是压根就没往那处想。”

贺成章严肃地问姜长焕:“你可有应对之策?”

姜长焕眨了眨眼睛:“接着装呗。”

“p!”贺成章爆了粗口,“你以为你是谁?忍辱负重打进敌营?隔的时日越长,只会越让人愤怒。”

姜长焕低声道:“吴贵妃那个儿子,比我还淘气呢,得罪个把人,太容易了。是他得罪我,可不是我得罪他。我今番是报了备的,扮黑脸好镇住他,要是他不识好歹对我无礼,可就怪不得我翻脸了。我可是忍辱负重为他牺牲良多呢,我心寒了,不干了,怎么着吧。”

贺成章吸了口冷气:“你们是不是都想得特别多啊?”

姜长焕急着表白道:“没,我们老姜家的人,直来直去的多,我这不是被那个心思十八道弯儿的给逼的么?”这是一个立在权力顶端的家族,连造反都能留下一条命。有权,任性,是他们的特征,行为方式也就简单粗暴了起来。想做什么,就会去做,极少主动妥协。

一语落地,听到瑶芳笑了起来:“哈哈哈哈,甚是有理。不过你哥哥说的也对,还是有些冒险了。别总跟皇帝玩小心眼儿,直着顶撞了,顶多生气。把他当猴耍,能记恨一辈子。”

姜长焕认真地保证:“以后不会再这样了,我也是被逼的,他这一手玩得太贱了!”

瑶芳道:“只怕更贱的还在后头呢。你哥哥和国公都回来了,等着看吧,且有得烦呢。”

姜长焕道:“叶国公又不傻,吴贵妃得宠多年,虽然漫不过皇后娘娘去,却也嚣张得令人生厌。叶国公吃饱了撑的,去给一个不合礼法、母亲又嚣张的皇子撑腰。我哥哥,他也不会喜欢被人逗着玩的。”

贺成章笑道:“让人给他做事,总要做出点诚意来。于叶国公,谁做太子,他都是皇后的亲哥哥,有什么区别?吴贵妃还更讨厌一点。于令兄,他还能封王不成?”

瑶芳皱一皱眉头,轻声道:“或许,还有旁的办法趋使。”

“怎么说?”姜长焕抢先问着,就为能多搭几句话。

瑶芳道:“联姻。前阵儿,还想要吴贵妃家里跟吴阁老家联宗呢,吴阁老被逼得三天两头告病了都。如今你哥哥回来了,阿敏又……他总是要娶妻的。他的妻子是什么样的人,这里头讲究可就大了。”

姜长焕冷笑道:“当人是傻子呢?谁没事儿想闹得家宅不宁呢?”

贺成章轻轻碰碰妹妹,瑶芳含笑不语。

姜长焕最后总结道:“总之,这件事儿就先放在这里了,不会有更坏的事情的。我哥性子有时候不大好,有些事儿也不好跟他说太多。”一脸我很信任你,求表情的表情。表情太热切了,贺成章伸手切到两人相望的视线上:“好了,留下来吃下饭吧。”

“哦。”姜长焕的声音有点蔫。贺成章却不想惯他这个毛病,哪家定了亲的男女也不像他们这里这一对这见面这么方便。可不能让这小子得寸进尺了。

那小子偏偏不知道大舅子的心,还隔空喊话:“那,秋高气爽,蚊虫也少了许多,要不要再去捶丸?”

瑶芳含笑道:“好啊。”

贺成章插言道:“你嫂子不是带着玩过许多次了?”还认识了一些新朋友,比如王阁老家的孙女儿外孙女什么的。

“那我喜欢么。”上辈子一辈子都没能放开了玩儿,先是元和帝不喜欢捶丸,连带的不喜欢一切过于活跃的运动。等元和帝死了,又是一个烂摊子,一切收拾完了,老胳膊老腿儿的,也不动不起来了。这回逮着了,可不得死命的玩?

姜长焕道:“等我两天,叫那小子惹我生气了,我就告假躲一躲,咱们去玩去。”

瑶芳知道他说的是吴贵妃的儿子,笑道:“好。”

没等姜长焕再借机激怒小胖子,完成自己“好心没好报”→“老实人也是有脾气的”→“爷不伺候了”的完美过程,北镇抚司先忙碌了起来。元和帝奖励完了功臣,开始彻底大清算了。叫你们沆瀣一气瞒着朕,叫拿了朕的俸禄不用心做事,叫你们只顾着自己的前程,把朕当傻子!

姜长焕也在北镇抚司,天天拿着驾帖去抓人。直到这个时候,朝廷上下才明白,先前那两回清算,都是毛毛雨!再回过神来,发现情况有些不对,有些个明明情况轻微的,也被抓了进去,有些个罪责颇重的,却还只是停职查看。细思恐极!

很快,这里面的门道就被容阁老等老狐狸看出来了。还是原在楚地做过知县,后来调任,如今已经做到江南道御史的谢承泽机敏,眼瞅要找到他头上了,他参了一本,参的是王才人的亲爹!

明白了,打倒王才人母子,捧吴贵妃母子,可保家宅平安!

那一厢,王才人急了,韩太后也急。韩太后本想将嫁家的侄女家给姜长炀来的,姜长炀重情重义又有能力,年纪轻轻,光凭本事就做到了正二品,何等样如意郎君能比?韩太后便加紧了步伐,勒令她弟弟跟姜正清接触,争取将这婚事给拿下。

比韩太后更急的是王才人,她那个已经死了的爹,她并不关心,可她的儿子做不了太子,她就不甘心了。元和帝开始分化文官,她就得拉拢武官才对。元和帝对她也是略宠过一阵儿的,现在冷落了,对比就太明显。再想到姜长炀之深情,怎能令人不向往?

轻拍儿子的背,王才人喃喃地道:“我这都是为了你呀。”

作者有话要说:祝大家儿童节快乐,么么哒=3=

嘿嘿,这就是俩互相认为对方是熊孩子的熊孩子。比较起来,姜二受过娘娘爱的教育,比他哥略正常一点。

皇帝其实不傻,还是个小心机,他不会觉得废长立幼是正常的事情,但是会想事情按照自己的心情去做。

第94章 审美的差异

作为一个有理想、没底线、有雄心、没素质、有文化、没人理的“可怜人”,王才人觉得自己真是红颜命苦。王才人一点也不想短命,还想留着大把的青春去享受。十分不幸的是,遇到了个不按牌理出牌的皇帝,越是头脑简单的花瓶,他越喜欢!

王 才人自诩是个明白人,做不来吴贵妃那样的粗野之人,无奈皇帝就喜欢那样的。说来皇帝也懂琴棋书画,也知文韬武略,为什么就是不喜欢文明人呢?最让王才人弄 不明白的是,冷宫弃妃换个瓤儿都能重拾圣宠做人生赢家了,她这进宫就得宠的,什么什么都出挑顶尖儿了,咋就失了宠呢?

她不明白的是,元和帝对女人的要求相当简单:一、长得好看,二、傻白甜最好别作。她符合了第一条,所以有宠,在第二条上做得不够,所以被冷落。真相就是这么简单。不是所有的人都愿意被折腾的,尤其是皇帝。

傻 白甜也没什么不好,没啥能力养活自己、持家理事也没关系,皇帝养得起,皇家自有一整套的机构代理业务。只要能让皇帝开心就好了,不能让皇帝看着顺眼的,对 不起,皇帝又不是鸭,没有让你开心的义务。元和帝不喜欢心思深沉的女人,说直白一点,对于聪慧如叶皇后的女人,他很有点敬而远之的。当初娶她的时候,自然 是样样都好,初登基时,还有许多事情要处理,家里有这样一位妻子,无疑是令人放心的。等一切尽在掌握中,发现她什么什么都能做,元和帝就略腻歪了。

心机深的想装傻白甜,在元和帝面前,成功的只有一例,这位特例现在成了元和帝的侄媳妇儿。在不做侄媳妇儿的时候,特例同学的本性也比较粗暴,跟吴贵妃还是有得一拼的,哦不,比吴贵妃还要野蛮,只是表现得比较斯文而已,执拗起来也是相当可怕的。

王 才人那点本事,在元和帝眼前,委实算不得什么。她却似乎没有想明白这其中的关窍,只认为元和帝是个没眼光的家伙,而她,等不及这货开眼了。再往深的原因她 也不想追究了,只能接受这个现实,然后想办法杀出一条血路来。叶皇后拒绝了投诚,这让她分外愤怒。叶皇后的娘家,比韩太后娘家有影响力得多啊!

一 边是皇帝步步紧逼,让她觉得儿子的地位实在危险。另一边,叶皇后袖手旁边,肯帮她的韩太后也扛不过元和帝。宫外面,奋力抗争的朝臣们,她一个也见不着!身 为宫妃,她这才知道,宫廷生活没有想象中的那么丰富多彩,许多人终其一生,连后宫的门都没办法再迈出一步,终年只有这一片小天地。就这一丁点儿大的地方, 还是划分地盘儿的!

想见娘家人?先申请,批下来了再说!满宫里,也就太后、皇后还自由点,可以不太频繁地召见娘家人,偶尔还可以召见外臣。宠妃如吴贵妃,也顶多见见娘家女眷,男丁进不了后宫。就更不要说已经失了宠的王才人。

她想串连都串不着人!

只能干等着。

就算能见,她也不知道见谁好,外头风云变幻,这几年时间,阁老就换了好几个。在元和帝手下讨生活,风险相当之高。

终于,来了一个她认为可以串连的人了姜长炀。

满宫里小宫女儿的嘴里都传颂着他的深情,宦官们也会念叨念叨他的功绩,这令王才人分外地想念了起来。那可真是一个好人啊!生得也俊美,也能文,也能武,只除了一条还是不够贵气。王才人可以陪一位藩王上位,却十分遗憾自己没那个心力陪一个远支宗室奋斗。

即 使现在姜长炀已经奋斗出了头,王才人也只有遗憾她已经有了儿子,并且,儿子距帝位只有一步之遥。为了孩子,她也得咬牙坚持下来了。不能与他厮守,就让 自己把那段美好的回忆放到心底吧,等自己做了太后,有能力回报的时候,必要他显贵。在那之前,需要他为儿子出一分力,日后提携起来,也是个堵人嘴的好理由 不是?

至于如今搭上线,王才人用她那颗聪明的脑袋很快就想好了:韩太后。

韩太后特别想把娘家侄女儿嫁给 姜长炀,毫不夸张地说,姜长炀现在是京城勋贵眼中的金龟婿,想要他做女婿的人拉过来能绕城墙一周了。韩太后的娘家,也是强有力的竞争者。韩太后出身并不显 贵,小吏之家,因为生得还不错,承宠诞育了皇子,儿子登基,就是元和帝。元和帝做了皇帝,也给舅家封了侯。这个侯的年载并不长,其底蕴水平大约就比吴贵妃 家略高那么一点点。

吴贵妃的父亲是封不了侯的,却是有个官儿,元和帝对宠妃家比对舅舅家也差不了多少。除了不好违规封侯,其他的能给的就都给了。韩家比吴家,也就高那么一点点水平而已。

王才人心里轻蔑到了极点:就你家那丫头,还想染指大郎?真是痴心妄想!他喜欢有才情的姑娘,爱的是知心解意的人,就韩家那几个骄纵的货,白给都不要!

但是,王才人需要韩太后为她做一件事情将姜长炀叫过来,能让她见上一面。

只要一面。

当初也不过是一面而已。自打见了面,不需要自己明白表示什么,就能得到他的关照,不须费心,他就能做到最好。被他爱的人是极幸福的,他能把力所能及的一切美好给你。

王才人略作打扮,便到了韩太后跟前。这宫里的审美都是扭曲的!不爱淡雅爱艳俗,大红大绿,金的紫的,好往身上堆。王才人很看不上这些东西,却因韩太后喜欢,而不得不为之。早知如此,还不如早点堆上身,换得元和帝喜欢呢!

韩 太后心情正好,甭管之前跟叶皇后婆媳相处有多么地不愉快,叶国公回来了,这兄妹俩是绝对不会支持吴贵妃的。姜长炀也应该是这样!不管是他跟叶国公的交情, 还是他弟弟在叶皇后那里生活过,都足以让这位青年宗室之英者不会偏向吴贵妃。再有,韩太后多方打听,终于“弄明白”了一件事情郊迎当天,姜长焕抢了皇 子扔回宫里,元和帝和吴贵妃气得将儿子身边伺候的人大换血,杖毙了好几个人。韩太后猜测,这可能是迁怒。

没看姜长焕才被从北镇抚司叫到御前,又被扔回去了么?凡事总有一个定律,在上司眼前晃悠得越多,提拔得越快。扔得越远,越不喜欢。这回被扔远了,那就是不喜欢了呗。

韩太后认为自己猜得有理。

为渊驱鱼,儿子做得真是好极了!

王才人到慈宁宫的时候,韩太后正在看缎子,预备赏赐给娘家侄女裁新衣。见王才人来了,笑着说:“来来来,帮我看看,哪个鲜亮?你也挑一块走。”

王才人哪个都不喜欢!大家审美不一样!饶是如此,她还是笑着道:“那我就不客气啦,”拣了最艳丽的颜色,金丝掺得最多的缎子,挑了两匹出来,“这个就很好,衬着小姑娘们的小嫩脸儿愈发的白净。”

韩太后,也是这么想的。

两人拣完了缎子,王才人给韩太后捶着肩膀儿,悄悄地说:“侯府上几位姑娘年纪相仿,都是极好的,您要拿哪个来配大郎呢?”

韩太后也有点担心:“是呢,一样的姐妹,再要找这样的好夫婿可就难了呢。哎哟,手心手背都是肉,亏得是一个姓儿,不然呐,我都想招他来当女婿了。”

王才人陪笑道:“要不,问问他自个儿,喜欢什么样的人。不是叫他挑人家侯府的千金,就是问一问,看看哪个性情合适些。既是要结为婚姻,总是想他们和和美美的不是?做便将事做得周全了,岂不美哉?”

韩太后踌躇道:“这……”

王才人再添一把火:“强扭的瓜,不甜。万一这个不甜,那个甜了,却硬配错了,岂不可惜?您疼爱晚辈,为他们操心,索性就心疼到底。”

韩太后拍板:“可!”

姜 长炀获悉韩太后要召见的时候,正在后军都督府。他本有一个月的假期,连吃了五天相亲宴之后,就匆忙销假去报到了。实是受不了被人当猴儿看所谓相亲,他 也见不着人家姑娘,就是被姑娘的父兄请到家里,美其名曰交际、听戏,然后毫不奇怪地,吃酒的地方总会有一架大屏,或在墙角、或在窗前,里面环珮轻响,间或 有少女的轻笑声。

他的心情原本就不大好,找到弟媳妇,郑重地跟人家说:“二郎淘气,以后你多担待。”

万没想到,弟媳妇用一种“你们都是熊孩子,我就日行一善陪你们玩玩吧”的慈爱眼神看着他,和气地答应了:“放心,他做得已经挺不错的啦。再说了,不是还有长辈们在么?长辈们管不得他,还有你呢。”

滑不溜手,姜长炀被这个内涵丰富的眼神给打败了。再要说什么,又被弟媳妇截住了:“老君观里有老神仙,极灵的,我在那里给彭伯母她们上了供奉。京城的寺庙我不知道有没有灵验的,可老君观,趁老神仙还在,你去拜一拜也是不错的。”

等他从贺家出来的时候,才醒过味儿来,有了点心灵寄托,当然是不错的。可自己此行的目的,似乎没有达到啊!

准备再跟贺二娘聊聊,就被拖去吃了无数的酒席。

慈宁宫的太监过来的时候,他正坐在大堂里闲得无聊耍匕首玩儿,心里琢磨着今天一定要再去贺家,将话说开了他弟就是个自以为聪明,不定什么时候就要爆的傻蛋,一定要严加管教,纵使家暴,也在所不惜!这种小聪明,玩不得。

然后就被带到了慈宁宫。

姜 长炀客客气气给了个红包儿,一个字都没问韩太后叫他是要干嘛的。这时节,秃子头上的虱子明摆的,就是为了立储。才看到的邸报,谢承泽得到了褒奖。为的 什么,不太傻的人都看得出来。韩太后算是维护礼法的一派,皇帝有了动作,她自然也不会甘愿无声。叶国公已经被召见过了,回来之后就搬到京郊别业去闭门谢 客,说是在战场上操劳过度,需要静养。韩太后自然要寻到他的。

自打到了京城,周围的人没少跟他说京城里的事儿。韩太后不那么安份,也是其中之一。“后宫不得干政”这句话,本身就有一个灰色地带皇后、太后,很多时候是不算在内的。尤其是太后,一旦皇帝出了问题,朝臣还要奉太后出来镇一镇场面。

不问,还能说是被骗进慈宁宫的。问了,明知道是为了这个,还要去,这就微妙了。

这般镇定,惹得慈宁宫的太监多看了他好几眼。姜长炀知道太监在看他,依旧目不斜视,端端正正进了慈宁宫,摆一副不解风情的样子。预备着韩太后问他什么,他都拿礼法来讲。

哪知到了慈宁宫,韩太后也没提什么立储的事儿,只是关心他在京城的生活。姜长炀心里那根弦一点也没有放松,回答问题的时候也是生硬的:“南北气候不同,好在父母兄弟皆在,与一家团圆相比,旁的都不算什么的。”

韩太后慈爱地道:“是啊,一家团圆就好二郎都要娶媳妇儿了,你知道了吧?”

相亲相到要吐的姜长炀更加警觉了:“是,贺家是湘州旧识,家风很让人信得过。二郎娘子小的时候,我还见过两次,是个很好的姑娘。”

韩太后也将瑶芳赞了一回:“可不是,美人胚子,又乖巧,二郎福气不浅。这做兄弟的都要赶到你前头去了,你呢?”

姜长炀表情灰暗了起来,声音也低了下去:“我还不想这些事儿。”

韩太后口里啧啧有声:“你这孩子,说什么傻话呢?你不娶妻,你兄弟也不好占先的。纵然能,你这样岂不令长辈们心疼?你喜欢什么样的姑娘?说给我听,我给你找,好不好?”

【md!原来是打的这个主意!】婚姻是结两姓之好,别说什么小两口感情不好,结了婚,就是说两家抱团了。韩太后要给他介绍了一家死命支持皇长子的,他该成元和帝眼中钉了,除非他暗中投诚。这么一摊子麻烦事儿,他疯了才掺和进来。

姜长炀轻轻地、斩钉截铁地说:“就要我媳妇那样的。”

韩太后:……活人永远没办法跟死人比。可韩太后还不甘心,问道:“要个斯文姑娘?”

姜长炀道:“要我喜欢的姑娘。”

话又绕回来了。车轱辘的话说了半晌,韩太后有点晕,姜长炀一脸生无可恋思念亡妻的样子让她有些气馁。只得含恨将他放走,觉得王才人这主意实在是馊到家了!还不如直接将简氏叫过来,跟简氏将事情敲定了呢!婚姻大事,父母之命、媒妁之言,问什么孩子呀!

姜长炀离开慈宁宫的一瞬间,决定不回都督府,赶紧回家告诉简氏有议婚的,谁都别答应,等他回来再作决定。唇边泛起一丝冷笑,连老子的婚事都管算计,你们活拧了!对于婚事,他自有一番见解,时至今日,若几方逼婚,躲之不过,他宁愿向叶国公府上求婚去。

目 光阴恻恻地扫过宫中长巷,姜长炀皱一皱眉,前面来了几个宫人,围随一顶小轿。在宫里有这样排场的不多也不少,泰半是女眷,不是皇后鸾驾,不是公主仪仗,等 级还挺低,不大得宠的宫妃。判断完毕。姜长炀避让一边,低下了头去。轿子很快经过他的面前,一阵香风吹过,挟着一缕幽怨的叹息。

得,又一怨妇。

姜 长炀对后宫的评价很符合他的熊个性,削尖了脑袋进了宫,为了夺圣宠,赢的只能说手段高,输的也不能说都是好人,各凭本事吃饭,斗鸡一样的,有甚好的?论起 来,他就佩服俩人,一、叶皇后,坐得稳,还能忍耐他弟那熊孩子好几年,二、吴贵妃,讨厌归讨厌,能屹立十数年不倒,也是本事。其他的都是斗败的丧家犬,有 什么好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