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才那一幕,也不知该从而何说起。

太夫人年过半百,什么样的事没经历过。见齐王世子面露委屈欲言又止,顿时猜到了几分:“是宁姐儿和你闹别扭了吧!”

齐王世子张张嘴,想说什么,却终于什么也没说。

太夫人以为这是默认,立刻张口安慰道:“宁姐儿自小就是个犟脾气,你是她表哥,比她大两岁,别和她计较。”

齐王世子低低地嗯了一声。

他怎么会和她计较?

如果她不是说了那么伤人的话,他也不会这般难过。

太夫人见他神色怏怏萎靡不振,心里颇为心疼,冲一旁的紫嫣使了个眼色。紫嫣立刻领着所有丫鬟都退了出去。

内堂里只剩下太夫人和齐王世子。

太夫人这才低声说道:“这里没有外人,外祖母和你私下说些悄悄话,你自己心中有数就好。”

“你母妃给我写的信里,曾经提起你和宁姐儿的亲事。你们两个自小青梅竹马,彼此熟悉,家世也算相配,是再合适不过的一对。”

“只是你现在要专心课业,宁姐儿年纪又小,所以等过上一两年再定亲。”

“你若是不愿意,就和外祖母说一声,这门亲事就作罢…”

他怎么可能不愿意?

齐王世子反射性地说道:“外祖母,我当然愿意。”

不愿意的,是顾莞宁!

可这句话,他实在无颜说出口。

太夫人自是看不出他在想什么,眉眼含笑:“好好好,你愿意就好。”

顿了顿又笑着叹道:“宁姐儿的脾气,我比谁都清楚。她啊,看着骄傲任性些,其实心肠最软。你若是对她有一分好,她会还你十分。只是,你若是对她有一分不好,她会还一百分。”

第九十三章 误会(二)

齐王世子心里一动。

外祖母说的没错,顾莞宁并不是无理取闹的人。

她骄傲,但不从盛气凌人。她倔强,却对身边的人极好。今日她对他这般说话,一定有什么他不知道的原因…

等等,难道是因为沈青岚?

之前沈青岚含羞带怯地向他表白,他还没来得及拒绝,顾莞宁就来了。

或许,顾莞宁耳力灵敏,听到了只字片语,然后对他生出了误会。以她的性子,不屑于拈酸吃醋,便将一腔怒火都作到了他身上,要和他一刀两断。

对,一定是这样!

齐王世子想通了这些,原本的伤心难过顿时一扫而空。脸上重新又有了笑意。

就连吃醋,都和普通的少女不一样。

这样的她,真让人又爱又怕。

“外祖母,你说的话我都明白。”齐王世子一脸诚恳地说道:“你放心,我以后一定会好好待她,绝不会让她受半点委屈。”

那个沈青岚,他绝不会再理会了。

太夫人欣慰地看着齐王世子:“外祖母相信你,你是个守信诺的好孩子,一定会对宁姐儿好。”

一个是嫡亲的外孙,一个是最疼爱的孙女。

一个文武双全英俊不凡,一个明艳夺目兰心蕙质。

简直就是天造地设的一对!

太夫人越想越觉得这门亲事令人满意,随口说道:“宁姐儿渐渐大了,如今有什么心思我也琢磨不清了。再过两日,就是太子妃娘娘设的赏花宴。她也接了娘娘的请帖。我本来想着,让她装病不要去赴宴,也免得日后横生波折惹来麻烦。”

“不过,她自己倒是想去开开眼界,我也只得随她了。”

赏花宴?

齐王世子略略皱眉:“太子妃设赏花宴,广邀名门闺秀赴宴,是为了给堂兄挑选合意的太孙妃。宁表妹才貌出众,若是去赴宴,怕是会大出风头。”

“我也这么担心呢!”太夫人无奈地笑了一笑:“她却说自己的性格脾气,娘娘肯定相不中。她又没见过娘娘,哪里就清楚娘娘的喜好了。”

齐王世子听了此话,眉头舒展了一些:“宁表妹的猜测,倒也有些道理。”

太子妃身份尊贵,仅在当朝王皇后之下。地位高的女子,大多喜欢柔顺听话乖巧的儿媳。顾莞宁家世相貌确实无可挑剔,性情却太刚硬了些。

只这一条,就入不了太子妃的眼。

以顾莞宁的聪慧,自然也想到了这一点。所以才会坦然地接了请帖,准备赴宴。

虽然顾莞宁和太孙曾见过一面,不过,齐王世子丝毫不担心顾莞宁会生出做太孙妃的心思。

她不是那等贪恋虚荣的少女。而且,她的心里一直都只有他。绝不会喜欢上别的少年。

对这一点,齐王世子极有信心。

齐王世子陪着太夫人闲话片刻,有意无意地提起了沈青岚:“…我今日去荣德堂探望二舅母的病情,正好遇上了那位沈家表姑娘。”

一提起沈青岚,太夫人脸上的笑容顿时淡了几分:“她就住在荣德堂里,也怪不得你会遇到她。”

语气中带着一丝厌恶。

齐王世子十分敏锐,立刻听出了不对劲,试探着问道:“外祖母,你似乎不太喜欢她?”

太夫人对住在府里的表姑娘颇为宽厚。

姚若竹在侯府住了五年,吴莲香也住了三年,两位表姑娘平日吃喝穿用都比照侯府里的小姐。

太夫人对沈青岚这般厌恶,显然是另有原因。

果然,就听太夫人冷笑一声道:“这位沈家表姑娘,看着柔弱可怜,实则不是个省油的灯。到了顾家没两个月,就将二房闹的不得安宁。宁姐儿和言哥儿,现在都和沈氏闹的离了心。说到底,都是因为沈青岚。”

齐王世子听的一愣,下意识地追问了一句:“外祖母此话是从何说起?”

“你是我外孙,不是外人,家丑说给你听也无妨。”

太夫人叹口气,低声将这些日子的事情娓娓道来:“…宁姐儿哪里受得了这样的闲气,和你二舅母大吵了两回。言哥儿站在宁姐儿这边,也和沈氏闹开了。”

“现在闹的不像一家人,你那二舅母也是个头脑不清的,自己一双儿女置之不顾,对一个娘家堂侄女倒是好的离了谱。”

“如果不是给她留一点最后的颜面,我早就将那个沈青岚撵出府了。”

齐王世子一开始还能维持镇定,待听到后面,心里越来越惊诧。脱口而出道:“怪不得我今日问二舅母宁表妹怎么没在的时候,她就是不肯细说呢!”

“她想说,也得有那个脸。”

太夫人冷哼一声:“天底下哪有这样的亲娘!”

“你二舅走的早,留下她带着一双儿女守寡。当年,我也是这么过来的,知道这其中的苦楚。所以对她也格外宽容几分。可没想到,我的容忍,竟被她当成了放肆的资本。”

“这一回,我没再给她留什么颜面,夺了她管家的权利,让她在荣德堂里老实待着。她若是能反省,也就罢了。若还是执迷不悟,她也别想再出荣德堂了。”

原来竟是这么回事!

可怜的宁表妹,心里不知多憋屈多难过。

那个沈青岚,真是厚颜无耻!

而他,今天竟还一时心软,和沈青岚独处了片刻,任由她说了那些不知所谓的话。宁表妹心里不知多生气。

想到这些,齐王世子愈自责内疚。

他暗暗下定决心,以后绝不理睬那个沈青岚。

太夫人说了一大通,情绪有些激动,呼吸也有些不稳。平息了片刻,才叮嘱道:“我今日和世子说的话,世子自己知道就好,万万不可让他人知晓。”

家丑不可外扬。

齐王世子了然地点点头:“外祖母放心,我知道轻重,不会将此事透露出去。”

太夫人嗯了一声,看了齐王世子一眼,忽然冷不丁地问了句:“你怎么会忽然问起沈青岚?莫非她主动和你搭话了?”

齐王世子:“…”

什么都瞒不过外祖母!

第九十四章 误会(三)

不用再多问,只看齐王世子的表情,太夫人就什么都明白了。

“这个沈青岚,果然是个不安分的主。”太夫人冷笑不已:“也不掂量掂量自己,竟敢生出这种心思来。”

贪恋虚荣,哄着沈氏贴补私房,这些倒也罢了!现在竟对齐王世子动了不该动的心思,简直可恨至极!

太夫人平日最疼顾莞宁,也早已将齐王世子视为未来的孙女婿。想到沈青岚觊觎齐王世子,太夫人气不打一处来。

明明没做错什么,可听太夫人这么一说,齐王世子只觉得耳后热:“外祖母是怎么猜到的?”

太夫人瞄了神色不太自然的齐王世子一眼:“你素来冷言少语,今日忽然提起不相干的人,我当然能猜出是怎么回事了。”

齐王世子被太夫人看得更不自在了,犹豫片刻,到底还是没吐露全部的实情:“她确实主动和我说了几句话,至于有没有别的心思,我也不清楚。”

竹林里的那番表白,一旦传出去,不但损了沈青岚的闺誉,他也是浑身长嘴都说不清了。还是按下不提为好。

太夫人对沈青岚满心厌恶,张口提醒齐王世子:“你日后还是离她远一些的好。免得生出事端来。”

…事端已经生出来了!

顾莞宁为此,连一刀两断的绝情话都说出了口!

齐王世子心里暗暗苦笑不已,面上却半点不露,点点头应下了:“外祖母的叮嘱我记下了。”

太夫人这才放了心。又问起了齐王世子的衣食起居种种琐事。

本还想留齐王世子在府中吃完饭,齐王世子却道:“宫门关的早,我得早些回宫去。日后得了闲空,我再陪外祖母用晚饭。”

其实,就算宫门关了也无妨。守着宫门的侍卫,见了他自会开宫门。

不过,今天刚被顾莞宁毫不留情地拒绝过,他的自尊心大大受挫,一时缓不过劲来。也没了见她的勇气。

还是等顾莞宁气头过了,再来低头求和。

齐王世子打定主意,便告辞离开。

太夫人坚持亲自送了他到门口。

待齐王世子走了之后,太夫人叫来紫嫣:“你打人去女学送个口信,让二小姐晚上到正和堂来。”

紫嫣笑着应了。

天色渐暗。

顾莞华等人早已散学回了院子,女学里,只剩下顾莞宁和陈夫子。

顾莞宁手持弓箭,目光专注。

“嗖”“嗖”“嗖”!

接连不断地三箭射出,每一箭都稳稳地射中靶心!

“二小姐坚持每日练箭,箭术大有进益。”陈夫子笑着赞道:“如今在八十步之外,十箭中有九箭正中靶心,这样的成绩已经是极好了。”

两个月前,顾莞宁还在五十步外射箭,如今已经到了八十步,十箭九中,这样的进步,堪称神了。

顾莞宁抿了抿唇角,微微一笑:“都是陈夫子细心教导有方。”

这两个月来,顾莞宁每天留下多练半个时辰。

陈夫子从一开始的战战兢兢,到现在总算适应了,对顾莞宁的敬畏也渐渐褪去。闻言笑道:“二小姐肯随着我练箭,是我的福气。二小姐天资过人,进步神,我这个夫子,可不敢居功。”

顿了顿,陈夫子又随口叹道:“阿同这些日子也不知在忙什么,好些日子没回来了。”

季同为顾莞宁当差的事,只有寥寥几人知晓。就连陈夫子也被瞒在鼓里。

顾莞宁若无其事地笑道:“一定是三叔有要紧的差事交给他,他忙着当差,才没时间回家看夫子。”

儿子受重用,陈夫子心里自然是高兴的:“我也盼着他日后有出息。”

丈夫已经死了,她只剩下这么一个儿子,所有的希望都放在了季同身上。

好在季同也确实争气,自小练武十分刻苦,性子也远比同龄人沉稳。早早就在府里当差,颇受器重。

顾莞宁看着神采飞扬的陈夫子,心里最柔软的一处似被碰触了一下,目光温和,声音也格外柔和:“夫子放心,季同身手好,当差尽心,做事沉稳,将来一定会成大器。”

“承小姐吉言。”陈夫子笑了起来:“其实,成不成大器都不要紧。我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的,早日娶妻生子。日后我到地下见了他死去的亲爹,也算是安心了。”

顾莞宁鼻子微微一酸。

平平安安,娶妻生子。

这是一个母亲对儿子最大的期望。可惜,这么一个平平无奇的愿望,在前世也没能如愿。

季同为了保护她死了,陈夫子唯一的希望也幻灭了。就这么哀莫大于心死地熬到了临终的那一刻。

每每想起这些,她就觉得对陈夫子有无尽的愧疚。

陈夫子一抬头,见顾莞宁目光有异,不由得一怔:“是不是我说错什么了?小姐为何这般看着我?”

顾莞宁回过神来,掩饰地笑了笑:“没什么。”

陈夫子在太夫人身边伺候多年,察言观色的本事远胜常人。见顾莞宁不欲多说,立刻扯开话题:“还有时间,小姐要不要再练上一会儿?”

顾莞宁又练了数箭,直至筋疲力尽,才停了下来。

玲珑立刻拿了帕子为她擦拭汗珠,琳琅端着茶杯送到她唇边。

顾莞宁懒洋洋地任由她们两个伺候,一边笑着自嘲:“有你们在一旁伺候着,我连手指都懒得动。这样练武,就是练上十年,也不过是花拳绣腿。”

琳琅笑着接过话茬:“小姐喜欢练武,练着玩罢了。将来又不必领兵打仗,花拳绣腿也足够自保了。”

“实在不行,还有奴婢在呢!”玲珑笑眯眯地接了话茬:“小姐看谁不顺眼,一声令下,有奴婢出手就足够了。”

顾莞宁哑然失笑:“是是是,有好玲珑在,我半点不用忧心。”

沈氏这样的亲娘,令人齿冷心寒。

沈谦沈青岚父女,让人嫌恶糟心。

齐王世子…不提也罢!

幸好,她的身边还有忠心的琳琅她们。

生活中还有许多值得庆幸欢喜的事。

主仆三个正说笑着,太夫人身边的丫鬟紫嫣来了:“二小姐,太夫人命奴婢请你到正和堂去。”

第九十五章 逗趣

每天一日三餐,至少有一半都是在正和堂里吃的。祖母特意打紫嫣来叫她,想来是有话和她说。

到了正和堂的时候,天色已经暗了下来。

姚若竹和顾谨言也在,见了顾莞宁,各自笑着打了招呼。

顾谨言最是细心,见她脸上满脸红晕,立刻道:“你今日又留在女学里随陈夫子练箭了吧!练武之后,全身燥热,千万别着凉了。”

那双黑白分明的眼眸里,满是关切和依赖。

顾莞宁心里涌起微妙难言的滋味,笑着嗯了一声。

如果顾谨言不是沈谦的儿子,而是顾湛的血脉,该有多好。他虽然性情温软一些,却细心体贴,资质也不错。将来承袭爵位,守住顾家家业总是没问题的。

可惜,世上没有如果。

顾谨言身上流着的是沈谦的血。

只这一点,就足以抹煞顾谨言身上所有的优点。

晚饭已经备好了。

顾莞宁顾谨言一左一右各自在太夫人身边坐下,姚若竹则坐在顾莞宁身侧。

太夫人笑道:“还是人多热闹。白日你们都在上课,只我一个人待在正和堂里,实在气闷。”

顾谨言体贴地说道:“祖母若嫌闷,就让大伯母和三婶来陪着说话。”

至于还在养病的沈氏…别让祖母跟着操心生气就算好了。

太夫人当着孙子孙女的面,极少说儿媳的不是,随口笑道:“你母亲在养病,吴氏方氏从未打理过家事,这些日子也忙的很。”

方氏还算不错,吴氏却是眼高手低,心眼比针尖大不了多少。除了晨昏定省之外,太夫人从不主动叫吴氏来陪着说话。

顾谨言还小,对这些内宅的弯弯绕绕懵懂不知,顾莞宁却是心知肚明,笑着扯开话题:“我们趁热吃饭吧!待会儿可就凉了。”

太夫人年轻时候规矩多,如今老了,性子改了不少。饭桌上也没什么不准说话的规矩,一顿饭吃的颇为热闹。

晚饭后,姚若竹先告退回了自己院子。

顾谨言特意留下,陪着太夫人闲聊了片刻。

他容貌生的精致秀气,性子温文乖巧,说话又贴心。太夫人被他哄得十分高兴,眉眼俱是笑意。

顾莞宁看着这一幕,心里涌起一阵酸涩。

顾谨言身世曝露的那一天,将顾谨言当成心头宝的祖母会是何等难受?

太夫人笑着说道:“时候不早了,言哥儿先回去歇着吧!宁姐儿先留下,我有些话要单独和你说。”

顾谨言乖乖点头,起身走了。

“祖母,”顾莞宁坐到太夫人身侧:“你要和我说什么?”

太夫人温和地问道:“你今日是不是和世子闹别扭了?”

原来是为了萧睿!

顾莞宁不答反问:“他和祖母是怎么说的?”

太夫人何等老辣,根本不上这个当:“他说的话,我是不大相信的。所以才特意来问问你是怎么回事。”

祖母还是那么精明,半点都不好糊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