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珺瑶笑着接过话茬:“都说女子出嫁的这一天,是一生中最美的时候。闵姐姐今日果然美丽出众。新郎官若是见了闵姐姐,只怕会看直了眼,舍不得迈步了。”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地打趣凑热闹,闵媛也总算压下了心里的闷气,垂着头不说话装娇羞去了。

顾莞宁冷眼看着垂头不语的闵媛,心里暗暗冷哼一声。

前世闵媛先是巴着太孙不放,想尽了法子也要嫁到太子府。结果太孙一病重,闵媛就反悔另嫁,害得太孙也成了笑话。

贪慕虚荣言而无信的闵媛,和平庸好色的赵文倒是天造地设的一对“璧人”。

门口响起了一阵脚步声。

众人抬头一看,立刻起身相迎:“见过太子妃娘娘。”

来人正是太子妃闵氏。

站在太子妃身侧的,是闵媛的母亲闵大夫人。

太子妃亲临,为闵家嫁女撑足了颜面,闵大夫人也觉得面上有光,对太子妃格外的殷勤热络,特意主动陪着太子妃一起到了闵媛的屋子里来。

太子妃含笑说道:“大家都平身吧!”目光很自然地掠过顾莞宁的俏脸。

一个人的偏见不是那么容易就能改变过来的。

太子妃看顾莞宁依然不太顺眼。

不过,她心里也很清楚,这个顾二小姐,迟早会是自己的儿媳。当着众人的面,不宜再有争执冲突,免得落人话柄徒惹人笑。

顾莞宁的想法和太子妃差不多。

往日她和太子妃争锋相对,是因为不愿嫁给太孙,故意表现出锋芒毕露的一面,令太子妃心生厌恶。

现在情况又自不同,还是彼此留些余地为好。否则,岂不是让人白白看了笑话?

也因此,太子妃和顾莞宁的这次碰面波澜不惊,并未像往日那样充满火药味。

太子妃甚至主动张口说了句:“没想到顾二小姐今日也来了。”

太子妃放低身段,顾莞宁也不便冷着脸,笑着应道:“闵姐姐出嫁,我心中惦记的很,特意随着大伯母她们一起来道贺。”

太子妃略一点头。

算不上和颜悦色,到底比以前缓和多了。

傅妍看在眼底,心中满是酸意,忍不住看了林茹雪一眼。

林茹雪心中苦笑一声,和傅妍颇有些同病相怜的感慨。

看这架势,顾莞宁和太孙的亲事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了。她们两个,似乎是连竞争的机会都没了。

闵媛显然没料到太子妃会亲自前来,既惊又喜,起身喊了一声:“姑姑!”

时隔数月,太子妃的怒气也消退的差不多了。

不然,今日也不会到闵家来。

再者,今天到底是闵媛出嫁的日子,她心里就是有不满怨气,也得压下去。总不能让闵媛憋着一口闷气出嫁。

“媛姐儿,”太子妃放缓了声音,目光也算温和:“今天是你出嫁的好日子,姑姑今日前来,是为了给你贺喜,也是要劝告你几句。”

“从今以后,你就是赵家的媳妇。夫家到底和娘家不同,你的小脾气小性子可得改一改。以后说话行事都得稳重些,好生伺候丈夫孝敬公婆。”

“长辈说话,你得好好听着,不能随意顶撞。否则,丢脸的不仅是你自己,闵家也会被人耻笑教女无方。”

“你身为闵家的女儿,切记时刻谨记自己的身份,不能给闵家丢人。听清楚了吗?”

这一番话虽不中听,却蕴含着身为长辈的关切。

闵媛虽然冲动鲁莽性情浮躁,却不是愚笨之人。知道太子妃这是不再怪自己了,一时间,又是感动又是后悔,哽咽着应道:“姑姑说的话,我都记下了。”

早知道会这样,当初她真不该鬼迷心窍做出那等事情来。

以姑姑对她的疼爱,纵使她不能嫁给太孙,姑姑也会为她做主另外择一门好亲事。她也不必嫁给赵文了。

可惜,世上没有后悔药。

做过的错事,永远都错了,再也回不了头。

闵媛悲从中来,哭得梨花带雨,泪水簌簌而落。

教养嬷嬷一看就急了,忙劝道:“三小姐可不能再哭了。妆容快要被泪水糊了。”

闵大夫人也心疼不已,连连劝慰。

闵媛抽噎了片刻,才停了下来。脸上的妆果然被弄糊了一些。

一旁的喜娘忙上前来,忙活一通,将闵媛脸上的妆容重新补好。只是眼眶稍红一些,怎么也没法子遮掩了。

很快,迎亲的人到了闵府。

吹吹打打热热闹闹中,闵媛顶着红盖头,被兄长背上了花轿。

第二百七十二章 承诺

从闵家做客回来之后,吴氏的心情颇为不错,特意喊了顾谨行过来说话。

“往日我也没曾留心,今日细细一看,崔三小姐着实生的出挑,举止优雅从容,说话落落大方。见了我也不见胆怯,一派名门闺秀风范。”

吴氏一提起崔珺瑶,满脸笑意,赞不绝口:“这么好的姑娘,才配得上我的好儿子。”

顾谨行沉默了片刻,然后低声问道:“崔三小姐真有母亲说的这么好吗?”

吴氏笑道:“那是当然。你祖母的眼光绝对错不了。”

顾谨行却苦笑一声,叹道:“如果真如母亲说的这样,却是我配不上崔三小姐了。还没定下亲事,就闹出了吴表妹这一桩事。”

“日后吴表妹肯另行嫁人也就罢了。若是执意要嫁我为妾室,以她的性子,少不得要闹腾。母亲肯定也会偏向吴表妹。到时候妻妾不和,内宅不宁,我如何对得起自己的妻子?”

顾谨行越说眉头皱的越紧,很快下定了决心:“我去和祖母说一声,崔家这门亲事还是算了吧!请祖母为我另外择一门亲事。”

“你在胡说什么!”

吴氏被顾谨行突如其来的主意吓了一跳,又急又恼地拦下了他:“这么好的亲事,怎么能就这么算了。婚姻大事,岂可这般儿戏!”

顾谨行难得犯了执拗:“母亲不必再劝我了。我心意已定,祖母若是生气责怪,就让祖母罚我好了,不会连累母亲的。”

吴氏情急之下,立刻将心里的打算说了出来:“你就别担心莲香的事了。等你和崔三小姐定了亲事,我就劝你舅舅为莲香另说一门亲事,不让她嫁给你做妾。”

顾谨行动作一顿,半信半疑地看向吴氏:“舅舅一门心思想让吴表妹嫁到侯府来。母亲真的能打消舅舅的念头?”

吴氏冷哼一声:“这事他必须听我的,由不得他不同意!”

吴家一门都靠着吴氏,也因此,吴氏说话的底气格外足。

顾谨行还是不太放心,追问了一句:“万一舅舅上门来闹腾怎么办?”

吴氏冷笑:“你放心,他才不会傻得和我们侯府闹翻脸。就是真有那一天,也有我担待着,总之,不会让你左右为难,更不会让崔三小姐难堪。你就放心好了!”

顾谨行低着头嗯了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狡黠的笑意。

吴氏压根没察觉到顾谨行的小动作,笑着叹道:“我现在最大的心愿就是你能早日定下这门亲事。等你娶了媳妇过门,早日生下子嗣,我这颗心也就定下了。”

顾谨行也不吭声,任由吴氏絮叨。

“大伯母真的这么说了?”顾莞宁惊讶地挑了挑眉:“你确定她不是随口说说哄你?”

顾谨行笑着说道:“母亲现在最怕我去找祖母说退了崔家的亲事,哪里还敢随口哄我。”

顾莞宁哑然失笑。

这真是一物降一物!

吴氏大概怎么也想不到,素来孝顺听话的顾谨行会用这一招苦肉计对付她。

如果吴莲香肯另行嫁人,对顾家长房来说确实是一桩好事,少了日后许多麻烦。

顾谨行能看清这一点,又硬起心肠逼着吴氏许下这样的承诺,也算有了不小的进步。

想到这儿,顾莞宁忍不住夸赞道:“大哥这么做就对了。身为男子,应该有自己的想法和主见。孝顺当然是好的,却也不能愚孝。”

顾谨行收敛笑容,认真说道:“二妹,你说的对。”

“往日我什么都听母亲的,从来不愿忤逆她的心意。现在想来,有些事明明是她做的不对,我这个做儿子的,如果听之任之一味地顺从,只会让母亲一错再错。”

“以后我会慢慢规劝母亲,不会让她做出什么错事。”

顾莞宁淡淡一笑。

顾谨行到底是吴氏的亲儿子。当着顾谨行的面,她也不便说吴氏什么。

反正祖母已经下定决心,让崔珺瑶嫁进门就掌家理事。吴氏以后安分消停地做她的定北侯夫人就行了。

顾谨行又笑着问道:“对了,你特意让人叫我过来,是不是有什么事?”

顾莞宁笑着点点头:“是,我确实有一桩要紧的事叮嘱你。”

“今天我在闵家遇到了崔姐姐,和她约好了,到上元节那一天,她会到我们侯府来做客。到那一日,大哥也露个面,和崔姐姐见上一面。”

顾谨行没料到会是此事,既欢喜又忐忑:“二妹,我们两家正在议亲,我和崔三小姐私下相见,怕是于理不合吧!”

顾莞宁不以为意地说道:“议亲的事,只有我们两家知道,外人又不知情。而且,也不止她一个人来,罗姐姐林姐姐傅姐姐也会来。在外人看来,就是我们几个人在一起聚会闲玩罢了。不会疑心别的。”

顿了片刻,又低声道:“崔姐姐看着娴雅端庄,其实颇有主见。在家中又很受父兄宠爱,亲事能不能定下,还得看崔姐姐的心愿如何。”

所以,崔珺瑶才会主动登门来做客。

真正的目的其实是想见他一面!

顾谨行一听这些,就更紧张了,俊秀的脸孔上满是无措:“二妹,到时候我该怎么办?”

顾莞宁被顾谨行这副傻乎乎的样子逗乐了:“平日什么样子,到时候就什么样子。崔姐姐蕙质兰心,十分聪慧,她见了你,就会知道你是什么样的人。”

被顾莞宁这么一说,顾谨行紧张的情绪顿时平复了不少,定定神道:“二妹说的是。我一时紧张无措,让二妹见笑了。”

顾莞宁抿唇一笑:“大哥和我还说这些客气话做什么。”

“我很喜欢崔姐姐,也盼着她能嫁给大哥,做我的大嫂。以后家宅和睦,也是大哥的福气。”

顾谨行微微红了脸,眼中却闪出希冀欢喜的光芒。

娶妻当娶贤。

虽然他还没见过崔三小姐,不过,能得祖母的青睐,二妹和母亲也有志一同地称赞,这位崔三小姐的优秀出众毋庸置疑。

希望他能有这份福气,入崔三小姐的眼。

第二百七十三章 上元(一)

这个新年,过的还算热闹。

少了“养病”的沈氏和远在普济寺的顾谨言。在吃年夜饭的时候,二房便只剩下顾莞宁一个人。

太夫人看在形影单只的顾莞宁,心里有些悲凉,却掩饰得极好,半点没表露出来。

因为触景生情心情郁结,当天夜里,太夫人身子又有些不适。

整个新年,太夫人都在正和堂里静养。

顾莞宁也没心思出府,只在新年初三的那一天去了普济寺一趟探望顾谨言,其余每日就在正和堂里陪伴太夫人。

府中一应来往,都由吴氏出面。

吴氏高兴之余,也免不了手忙脚乱。

府里来来往往的客人实在太多了,往年都由沈氏出面招呼应酬,她看着眼热不已。现在真轮到她了,才知道有多忙碌。吴氏只得叫上方氏一起帮着应酬招呼。

方氏最大的好处就是从来不抢风头,每天安分地跟在吴氏身边,帮着招呼登门来拜年走动的女眷们。

有了方氏帮忙,吴氏才算稍稍松了口气。

时间一晃,很快就到了上元节。

每年到了上元节,各勋贵府邸都会悬挂花灯热闹一番。定北侯府也不例外。一大早,各院子里的丫鬟婆子便喜气洋洋地拿出了自己准备的花灯悬挂起来。

依柳院里的大小丫鬟们,俱都心灵手巧,做的花灯也格外精致。

璎珞今年做了一盏美人灯,花灯上面描绘了一个身材窈窕的少女,少女手中也提着花灯,似听到身后的动静,略略侧过头,露出姣好明媚的侧脸,唇角微微翘起。

分明就是顾莞宁的模样。

玲珑看了之后,大为惊叹:“璎珞,没想到你还有这等画技,简直是栩栩如生。”

璎珞眼中不掩得意,口中也毫不谦虚:“那是当然。我自幼学习梳妆,为了磨炼技艺,可没少练习作画。”

一边说着,一边将美人灯悬挂于廊檐下。

顾莞宁走了过来,见到这盏美人灯,不由得笑了起来:“璎珞,你怎么敢不经我允许,就擅自将我画到了花灯上。”

璎珞略有些心虚地陪笑:“奴婢也是一时冲动,生出这个念头,便动手做出了这盏花灯。还请小姐不要怪罪。”

顾莞宁抿唇一笑:“罢了,就允你挂上一天。等过了今日,就将花灯收起来。”

璎珞松口气,忙笑着应下了。

琳琅迈着轻快的步子过来了:“小姐,奴婢已经吩咐琉璃珊瑚去门房那边候着,等客人们来了,就让她们将客人领进依柳院。”

“今日待客用的糕点,珍珠也已经全做好了。顾管家将小姐要的八样零食也都送了来。花厅里也收拾布置妥当了,炭盆放了四个,暖融融的。”

琳琅有条不紊地一一禀报。

顾莞宁满意地嗯了一声。

此时正是冬日,新鲜的瓜果极少。顾莞宁索性让顾松去买了各式零食,诸如各种果脯肉脯之类,又让珍珠准备了六款点心和一道银耳红枣羹。

今日来做客的,都是年龄相仿的妙龄少女。这个年纪的女孩子,几乎没有不爱吃零食的。准备这些,也该合众人口味才是。

罗芷萱是第一个来的。

进了暖和的花厅,脱了厚实的披风,穿着鹅黄色丝袄葱绿色长裙的罗芷萱神采奕奕,格外俏丽动人。

罗芷萱目光一扫,顿时落到了零食和糕点上。目光就不肯挪开了。

顾莞宁被她的馋劲逗得直乐,故意一本正经地说道:“今日准备这些来待客,也不知合不合大家的口味。不如请罗姐姐先替我品尝一二,若是觉得哪一种味道不佳,也能趁着她们几个还没来就换掉。”

罗芷萱立刻欣然应了:“我们姐妹一场,帮这点忙也是应该的。”

说着,便走上前,拿起一块糕点,津津有味地“品尝”起来。

琳琅和玲珑俱都忍俊不禁地笑了起来。

罗芷萱的两个贴身丫鬟,也习惯了罗芷萱直率的性子,各自将头扭到一旁偷笑。

过了片刻,崔珺瑶也来了。

顾莞宁笑盈盈地迎上前,亲热地拉着崔珺瑶的手道:“崔姐姐可算来了。我从一大早就在盼着崔姐姐了。”

崔珺瑶微微一笑,反手握住了顾莞宁的手:“半个多月没见,顾妹妹似又长高了一些。”

崔珺瑶今日也着意打扮了一番。

她身材修长,美丽娴雅,穿着胭脂色丝袄秋香色罗裙,双目如水般清亮,唇畔笑意盈盈,令人看着赏心悦目。

顾莞宁和崔珺瑶你来我往地说着话,显得格外亲昵热络。

罗芷萱那双滴溜溜的大眼转了一转,似是察觉出了什么,也没兴致再吃糕点了,笑嘻嘻地凑了过来:“瞧瞧你们两个,好得就像一个人似的。”

罗芷萱看着嘻嘻哈哈,实则心思敏锐的很。

顾莞宁早料到瞒不过她。事实上,待会儿只要顾谨行来露个面,所有人就都知道是怎么回事了。

不过,当着崔珺瑶的面,顾莞宁也不便说什么,笑着冲罗芷萱眨眨眼:“我和崔姐姐要好,你是吃醋了么?放心,在我心里,你还是第一位。”

罗芷萱毫不客气地点点头:“那是当然。”

崔珺瑶被逗得笑了起来。

过了片刻,林茹雪和傅妍也都来了。

顾莞宁吩咐琳琅:“你去给大姐送个口信,就说几位贵客都到了,请她也过来凑凑热闹。”

往日顾莞宁和崔林等人来往,顾莞华身份略低一筹,融不进这个圈子。现在太夫人要抬举长房,顾莞宁自然不会反对,也乐意带上顾莞华一起。

这个细微的变化,当然瞒不过傅妍等人。

傅妍目光一闪,笑着试探道:“你们姐妹倒是比往日更亲密和睦。”

顾莞宁神色自若地笑道:“我们顾家人丁不算兴旺,三房加起来也只姐妹五个,堂姐妹也和亲姐妹无异。”

傅妍略一试探,便听出了顾莞宁的意思,也不再多嘴,识趣地扯开了话题。

过了片刻,顾莞华便过来了。

和顾莞华一同前来的,还有顾谨行。

第二百七十四章 上元(二)

过了年,顾谨行虚岁十七。

和同龄的少年相比,顾谨行的个头不算太高,不过,面容俊秀,精神奕奕,笑容温和,令人望之生出好感。

今日他穿了一件竹青色的锦袍,愈发显得身姿挺拔。

顾谨行一露面,顿时引来了众人侧目。

在一众少女妙目流盼下,顾谨行心跳不由自主地加速,脸上耳后也微微发热。

他竭力露出镇定从容的样子,笑着说道:“妹妹要到依柳院来,我在府中闲着无事,便一起跟着过来了。没想到今日来了这么多贵客。若有唐突冒犯之处,还请诸位小姐见谅。”

说着,抱拳冲众少女作了一揖。

男女不宜单独相见,此时人这么多,倒是没什么大碍。

罗芷萱性子活泼,又和顾谨行自小相识,立刻笑着说道:“顾大哥也太多礼了。你就是留在这儿说说话,哪里又算得上唐突冒犯了。”

顾莞宁顺着罗芷萱的话音说道:“是啊,大哥既是来了,就坐上片刻再走。”

顾谨行故作犹豫片刻,才笑着应下,然后坐在顾莞华的身侧。

不偏不巧地就在崔珺瑶的对面。

顾谨行坐得很端正,目光不敢四处乱瞟,更不敢直视对面美丽娴雅唇角含笑的少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