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妃不必担心,父皇会相信孩儿的,至于孩儿年纪小,那楚国战神王可是十二岁就上战场了?”

“可是…”宁妃虽然相信自己儿子熟读兵书,可那是血淋淋的战场,仲儿是否真能胜任她也不敢十分确定,而且最重要的是,徜若皇上真应允了他出征,那就意味此战他只许胜不许败,否则一败涂地,再无翻身的机会。

“母妃的顾忌,孩儿心里很清楚,请母妃相信孩儿,孩儿一定不会失败。”他不敢自负说自己像周国三皇子周青色那样一战败楚绝名扬天下,但剿灭叛军镇压氏族,他还是有些自信的。

宁妃又沉默了许久才终于下定了决心,抬头坚毅且鼓励的看着他:“好,母妃相信你能够做到。”

元仲生眼底掠过一丝被肯定的喜色,重重的点头:“谢母妃信任。”

“过来。”宁妃朝他招手。

元仲生走近,宁妃伸手慈祥的轻抚着他的脸:“仲儿,你是母妃的希望,要是万一…记住母妃的话,留得命在,方有东山再起的机会,命,是最重要的,懂吗?”

“母妃教导,孩儿铭记于心,孩儿定不会辜负母妃期望。”

宁妃温柔地替他整了整衣襟,眼中有着浓浓的不舍:“去吧。”

元仲生郑重的行以大礼拜别,才毅然转身走了出去。

圣阳宫,正殿。

庆帝眯眼注视着跪在他面前的三皇子:“你再说一遍!”

元仲生抬起头,直视着俯视着他的庆帝,郑重其事的再说了一遍:“儿臣请求父皇恩请儿臣出征。”

庆帝面色无常,看不出喜怒,可要仔细端详,还是会发现他眼底一闪而过的晦暗异光。

庆帝挥了挥手,施济领着人都退了下去。

好半晌后,庆帝回到帝王榻上坐下,伸手无意识的摩挲着拇指上的玉扳指,没有作声。

殿中的空气,也因为他的静默而有些凝固。

元仲生没有退却,也没有畏惧,跪在那里,不卑不亢的注视着庆帝,眼神里流露出来的东西绝不是懵懂无知的冲动少年。

庆帝停下摩挲扳指的动作,看着元仲生,嘴角微微一勾:“为什么想要出征?”

“因为儿臣想要父皇知道,不只是敌军有虎子,父皇您也有。”

“口气不小。”庆帝轻哼一声,但随即他又淡淡地问道:“你想要多少兵力?”

元仲生注视着庆帝,轻启唇:“儿臣需要五万兵力,还有,儿臣希望父皇恩准二皇姐为儿臣随行军师,为儿臣出谋划策。”

庆帝双眼倏地危险的眯起。

元仲生眼神不闪不躲的迎视着庆帝深沉晦暗的目光,面部轮廓虽稍显稚嫩,可一双清亮的眸子却坦荡又有着坚毅。且睿智、冷静、庄重以及沉稳。

庆帝一直都知道三儿子是所有皇子中最懂得藏拙的聪明人,毕竟他有一个聪明的母亲。

可是这一刻,他再一次感觉到了复杂的心情,似喜似忌,因为这个儿子的表现也同样超出了他的预料,就如同无忧一样。

这次,他沉默了很久,才缓缓出声:“好,朕准奏。”

“儿臣谢父皇恩典,万岁万岁万万岁!”

元仲生离开后,庆帝稍显疲惫的撑额,心里的复杂之情只有他自己知道,哪怕他极力压制,可他们还是长大了。

施济躬着身子走进来,看着撑着额头在闭目头养神的主子,轻声道:“皇上?”

庆帝罢了罢手,施济躬身退到一旁。

大殿里很安静,片刻后,施济听到庆帝没有情绪的声音。

“施济,朕是不是老了?”

施济心颤了一下,答道:“皇上日上当空,英明神武。”

庆帝静默,没再出声。

施济安静的候立着圣旨。

“拟旨…”

早朝之上,当施济宣读完圣旨后,满朝文武一时之间都反应不过来,满眼惊愕之色。

他们没听错?

皇上任命三皇子为监军,领兵出征?还命无忧公主为随行军师?

皇上这招,实在令他们想不通。

别说三皇子年仅十三岁,就是无忧公主也才十五岁,还差一个月才及笄呢。

皇上竟然让他们领兵五万去平乱战事?会不会太儿戏了?如今可是国之存亡时刻啊。

顾凌反应过来后,两道剑眉都快要挤在一起,脑子飞快的转动着,稍稍沉吟后,他暂时稳住心神。皇上并非是在询问朝臣们的意见,而是直接下了圣旨,这也意味着不容质疑。

平睿对于皇上让三皇子监军出征并不意外,因为昨天他已经知道三皇子去见了皇上,只是让他意外的是皇上竟然还让无忧公主随军。

皇上这样的举措,实在是诡异,让他都有些一时都不敢肯定究竟是何用意?

庆帝似是没看到底下大臣们脸上的惊愕之色,淡淡的扔下一句退朝,就从宝座上起身大步离开了。

众臣子们从惊愕中回神,纷纷恭送。

等到庆帝离开后,整个大殿上瞬间炸开了锅。

“这…皇上让三皇子领兵出征?”一些人还是有些不敢置信的质疑出声。

“不仅如此,还命无忧公主随军任命为军师呢?”回答的人也依旧还是不敢置信。

大殿中又安静了片刻,不少人都不约而同的围上顾凌和平睿。

前者,与无忧公主有着牵绊,后者是皇上的心腹大将。

“顾大人,您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平将军,您说皇上这是什么意思?”

平睿还好,耐着性子与众人周旋了几句后,才离开,而顾凌则是匆匆离开。

见他离开的急,众人也体谅,毕竟这事关重大,无忧公主如今甚至是未来都是顾家的靠山,要是靠山倒,顾家也势力折损。

在顾凌抵达怀王府的时候,前来宣旨的太监也正好离开。

怀王府大厅里,怀王和元无忧都面色稍显凝重,这道圣旨也的确是超出他们预料。

两人相视一眼,怀王眼露忧色,难道元浩天还是没有消除对他的戒心?还是?

元无忧摊开手上的圣旨,微微眯眼,元浩天竟然命她随元仲生出征,且任命为军师?

“王爷,公主,顾大人求见。”

怀王面色一正,淡声道:“请他进来。”

元无忧在脑子里仔细搜索了一下元仲生的资料,眼色微闪,十三岁?却要领军出征?

她从来不小看生存在后宫的皇子公主们,只是,这元仲生还真是让她刮目相看,看样子,是个天才型人物,就不知道他究竟有多少实战本事了?

“顾凌见过王爷,见过公主。”

元无忧浅笑地合上手里的圣旨交给一旁的小花子,抬头看着身着朝服就赶过来的顾凌,平淡的道:“为圣旨而来?”

顾凌仔细打量了她一眼,见她眼底并没有慌乱或无措,心下大安,点头道:“回公主,是。”

“嗯,圣旨的确是让本公主有些意外,也难怪你一下朝就赶来了。”

顾凌起身揖礼,愧疚的道:“顾凌惭愧。”这样有缺点的人才令人放心,表现的太过完美,只会适得其反,无忧公主是他顾家的靠山是朝堂上所有人都知道的事情,也是皇上允许的。

听到这样意外震惊的消息,要是他一点儿情绪都没有,那才是蠢人做的事情。

“顾凌愚昧,想不通皇上什么为下这样一道圣旨?”

元无忧笑着接过玉珠递上的水,轻抿了一小口,淡道:“不管父皇是什么考量,圣旨不可抗,本公主自然得随军上前线。”

顾凌眼色微闪,却蹙眉道:“只是公主金枝玉叶之身,顾凌惟恐公主吃不了出征之苦,而且此行凶险,顾凌甚是担心。”

“本王去请皇上收回成命。”怀王皱眉道。

“父王不可,君命不可违,父皇既然下了圣旨,自然也是相信无忧可以胜任此职,无忧不敢也不会辜负父皇对无忧的厚望。”元无忧淡声劝阻。

三人坐着又说了一些如何出征的事,顾凌就告辞了。

元无忧送怀王回宸院,直到进了怀王居住的卧房,怀王才焦急的出声:“无忧,你真要随军出征?”

“这是自然。”元浩天圣旨都下了,容不得她拒绝。

“不行,太危险了。”

“放心吧,又不需要我上阵杀敌。”

“可是…”就算不需要你上战场杀敌,可军营里都是些粗野武夫,怎能让他们窥你尊颜?

“无妨,有明王的络公主巾帼不让须眉在先,我上战场自然也不会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元浩天不把我当女儿看,我又不是今天才知道,再说,我也没把他当父亲看啊。”

“将计就计,我去探探我们的敌对双方的底也不失为一件好事。”

怀王瞪着她,没好气的道:“我说什么你都给我堵住是不是?”

元无忧眯眼一笑:“那就不说了,反正不去也得去。”一日没推翻元浩天的天下,她一日就得受制于他。

逃遥出现在卧房内,恭敬的见礼:“王爷,公主。”

见到他,元无忧眼角微挑:“怎么样?”

“回公主,是三皇子主动请战,亦是他向皇上指名要让公主随军助他。”

元无声回眸瞥向怀王,笑道:“藏龙卧虎啊。”

怀王皱了皱眉,倒也没反驳,先不论他的才能谋略、勇气和胆识,单单是他一眼就盯上了无忧,的确是不容忽略。

“他敢请战,恐怕不是意气用事,而且,他盯上了你。”仔细一想三皇子的心思,怀王也不由的心惊,要不是大元国的确是到了危险存亡的关头,恐怕这位三皇子还会一直隐在暗中藏拙。

元无忧笑了笑,而是在榻上倚靠了下来,话题一转:“事隔这么久,怀王府再潜进暗卫,看来,元浩天也很好奇我的反应。”

说起这个,怀王蹙眉,看向逃遥:“人离开了?”

逃遥点头:“已经离开了。”刚才在王爷和公主接圣旨的时候,宫是暗卫就在大厅屋顶上,直到顾凌离开后才离开。

223无题无题

三皇子领军出征、无忧公主随行的消息一传开,在京城里里引发剧烈的反响,也引发了极大的争议。

近九成的百姓都怀疑甚至是质疑皇帝这是不把百姓当一回事的儿戏。

本就因战争而惶然不安的感觉累积到了一个点,终于成了失望和愤怒,甚至一些百姓觉得也许这天换了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而一些富商巨贾们也开始萌生了要想办法送一些子女出京投奔地方氏族去的想法,总好过鸡蛋放在一个篮子到时候全都摔碎后无一活路吧?

绝大部份的人持不满状态,但也有少数人认为庆帝这样做,一定是有什么好的策略或者三皇子和无忧公主这次出征身边跟随着是皇帝的谋士,美其名让三皇子监军,无忧公主随行,不过是想争回颜面罢了。

毕竟明王的儿女正是叛军的先锋兵力。

不管坊间如何猜测?持有什么样的态度?

在圣旨下达的第二天,元仲生和元无忧整军出发。

庆帝命平睿率领百官出城相送,态度让同样惊疑不定的朝堂官员越发的疑惑起来。

难不成皇上真相信三皇子和无忧公主这一去就有办法平息战乱?这…真是太诡异莫测了。

老实说,皇上相信,他们都不相信。

还是说,这只是皇上在震慑施威?

怀王拖着病体亲自出城来送元无忧,他的病态让奉旨前来相送的朝中众官员都看在眼里。

倒不是怀疑怀王病入膏肓这件事上会有假,而是因为他们相信在皇上大胆重用顾家的时候,就说明,怀王的病绝不可能会有假,而且太医也宣判怀王没几年好活了。

所以,看着怀王风一吹就能跑,苍白似鬼又削瘦伶仃的样子,还是让不少人心里都暗自替他感叹惋惜一声。

难怪太医判定怀王无几年可活了,亲眼目睹之下,怀王的确是病的不轻。

此时,怀王所坐的软轿帘子掀了起来,正凝视着一身男儿装扮的元无忧,眼神里流露出的不舍和担忧一览无疑。

怀王的不舍和担忧也让有心人看入眼里,再看向元无忧的眼神也带着新的斟酌。

怀王府虽无权无势,可耐不住底蕴厚。

这个底蕴并非是指怀王背后有顾家,而是指先皇留给怀王的家底和荣封。

元无忧无视众人审视探究的目光,对怀王恭敬的拜别,然后叮嘱着小李子:“小李子,好生伺候着王爷。”

“公主放心,奴才会的。”小李子恭敬且郑重的回答,但心里却暗自嘀咕,他也知道让公主随军是苦差事,可王爷也用不着将幽影里的高手全都派出去保护公主吧?王爷的安全也同样重要啊。

“无忧拜别父王,父王保重。”

怀王轻注视着她,轻轻的点了点头:“别担心父王。”

元无忧在玉珠玉翠的侍候下,上了马车。

小花子和小高子坐上了马车前座,为元无忧赶车的人是顾凌府中的总管顾全。

元仲生翻身上马朝怀王拱手一礼后,命人启程。

怀王目送着远去的队伍,久久没有收回目光,心里纵有千般担忧,万般不舍,却只能这样目送着她前去战乱之地,这…应该是他生命里最后一次与她暂时分别了,再见面时,也许就是他和无忧心想事成之日了…

夜幕星空,璀璨美丽的同时也笼罩着神秘。

元无忧倚靠在一块斜石上,单脚曲起,手肘自然的放在膝盖上,姿态慵懒却又洒脱,魅惑无形。

她仰望着星空,心情还算不错,并没有因为行军赶路而受影响。

只不过好景不长,她的清静神游时间被人打扰。

元仲生领着随行的侍卫朝她走近,他也知道她喜欢清静,于是挥退了身后跟随的护卫,才独自靠近她身边。

“二皇姐。”

元无忧瞥了他一眼,没理他,目光又移回到星空,今晚的星星很亮,只是没有月亮。

对于她的沉默,元仲生脸上闪过一丝不自在,但并没有知难而退,见她不拘小节,想了想后,也在她旁边的山坡上席地而坐。

“今晚的星星很亮。”他也抬头看着星空说道。

“皇姐真的要一直打算这样无视我吗?”元仲生侧过脸,抿了抿嘴,脸上浮现一丝歉疚:“我知道让不顾皇姐意愿向父皇请命让皇姐随军出征,这事做的不对,可是…我是真心希望皇姐能助我一臂之力。”

元无忧瞥了他一眼,淡声道:“你打扰到了我清静了。”

元仲生唇抿紧,没作声。

半个小时后,元无忧收回目光,无心再神游,起身欲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