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8章

果不其然,真出事了。

薛夫人听得丫环来报,说她从库房回来,正巧看到公子的护院押了两个五花大绑的人回来,似是从后门入府的,直接去了公子院子。

薛夫人吓了一跳,忙让丫环去问清楚。结果丫环跑了一趟回来回话,说未得公子嘱咐,他们不愿说。只说待得公子回来再处置。

薛夫人没办法。她儿子凡事特别有主意,虽然孝顺听话,可但凡他自己想办的事,她与老爷都不好管。不得不承认,确是从小太宠了些。

薛夫人继续等,终是等得薛叙然回来了。先是听到有数人进了院子的动静,而后丫环一脸惊讶奔进来。“公子回来了”这话还未说完,薛叙然就进屋了。

“见过母亲。”薛叙然淡定从容行了礼。薛夫人却是看到丫环站在他身边一个劲冲着外头比划。

薛叙然看着母亲的视线方向,转头看了一眼丫环。丫环赶紧收了手,端庄站好。

“母亲,安家二小姐来了,得劳烦母亲招呼招呼。”薛叙然道。

薛夫人的丫环忙道:“公子的轿子停在屋外呢。”

薛夫人一惊,人来了没领着进屋,却把轿子直接抬到她院子来了,这是怎么个意思?

薛夫人赶紧急步到了屋外,一看果然院子里停着薛叙然的轿,轿旁有薛叙然的护卫守着。

薛夫人愣了愣,这架式还真挺吓唬人的,若她掀开轿帘,不会看到安二姑娘被五花大绑吧?

薛叙然跟在薛夫人后头,清了清嗓子道:“二姑娘路上遭了劫,仪容有些不整,母亲给她找身干净衣裳,让她收拾整理,喝点热茶说会话,我先去看看那些个匪类。”

薛叙然说着,便要往院外走。

薛夫人还未从震惊中回过神来。遭了劫?仪容不整?这在福运来是说话还是打架啊?

薛叙然走了几步,又回头道:“对了,母亲切勿报官。”

薛夫人瞪眼:“我得报你爹。”报官这事自然得从长计议,要报也是安家自己去报,事关姑娘家的名节,可开不得玩笑。且安若希又是与薛叙然见面时出的事,又被带回了薛府,这弄不好,他们薛家可得背祸。薛夫人说着,给了丫环一个眼色。丫环会意,跑出去叫人到铺子里找老爷回府。

报给父亲就报吧,这个薛叙然没意见,他也阻止不了。薛叙然带着自己院里的人走了。

薛夫人见院子里再没男仆,这才上前去,隔着轿帘道:“安姑娘,是我,外头没人了,你可愿出来?”

安若希涨红脸,不愿出也得出啊。其实她觉得若有个地洞可钻就更好了。从地洞一路钻回家里,从此再不见人。

安若希自己掀了轿帘,赫然又尴尬地出了来,低头轻声唤:“薛夫人。”

薛夫人看得她身上的血迹和一身脏乱,吓了一跳,但恐安若希再受惊吓,于是若无其事拉过安若希的手冷静问:“可曾受了伤?”

安若希摇摇头,很羞愧:“给夫人添麻烦了。”

“不麻烦,不是你的错。”薛夫人和蔼道。安若希听了,心里更是难受。薛夫人既没追问发生了什么,又不责怪她招惹祸事,不但第一时间关切她是否受伤,且接着安慰她别往心里去,不是她的错。

她一定是位好母亲,好婆婆。安若希忽然有些想哭,可惜不是她的婆婆。

“我……”安若希觉得她该说些什么才好。

“先进屋吧。”薛夫人道:“我给你找身干净衣裳,你洗漱收拾喝杯热茶,休息好了咱们再说话,可好?”

安若希摇头:“多谢夫人。我觉得……我觉得我还是去报官吧。”

薛夫人皱起眉头。

“我……”安若希咬咬唇,“我知道是谁想害我。”这事说出来也是丢人。他们安家引狼入室,她一个未出阁的姑娘,竟遭父亲好友的毒手,事情非常不体面,她的名节也毁了。但安若希打定主意,这次万不可放过钱裴。“夫人,我得去报官。”

薛夫人想了想,道:“你一个小姑娘,莫自作主张,既是知道谁欲害你,就不急于这一时吧。我们两家差一点就算定好亲了,你又是被我儿带回来的,我不能对你的事袖手旁观。既是已经擒作了恶人,那这般吧,我让人去请你父母过来,大家把事情说明白,商议个对策。对那些恶人如何处置,是否报官,如何报官,听听你父母的意思,如何?”

安若希摇摇头。若是她父母来了,恐怕钱裴也会跟着来。就算钱裴不来,定也会交代好了,她爹爹不敢报官的。然后所有的事情又都回到原点。

薛夫人对安若希的拒绝也不着急,只是耐心道:“那这般吧,你先进屋,咱们坐下聊聊。你与我说说究竟发生了何事,然后我再让人送你去郡府衙门。”待拖得老爷回来了,事情再做安排也好。

安若希不好意思再推辞,只得硬着头皮与薛夫人进屋去了。薛夫人张罗她换衣,洗脸,梳头,一顿忙碌后,刚坐下喝口水准备问话,一个丫环跑进来报:“夫人,郡丞大人带着几位捕快来了。说是有人报官,安家二姑娘遭劫,得我家公子救下,公子还逮了匪类进府,郡丞大人说太守大人嘱咐他过来问案,要把人带回去。”

薛夫人吃了一惊:“谁人报的官?”

丫环还未答,又一个丫环跑了进来:“夫人,安大姑娘来了。”

安若希吓了一跳:“大姐来做什么?”

两个丫环一起答,“不知道”,“不晓得”。

不知道谁人报的官,不晓得安大姑娘来此做甚。

后进屋的丫环补充道:“安大姑娘原是说要见夫人,后看到郡丞大人,又说要见公子了。这会儿正与郡丞大人在堂厅说话呢。”

薛夫人起身,与安若希道:“我先出去看看,你在这儿稍坐。”

安若希张了张嘴,还未发表意见,薛夫人已然走了。

薛夫人来得堂厅,安若晨似与郡丞说完了,她见得薛夫人,忙施礼客套,言说冒昧前来打扰,因是她身边负责护卫安全的卢正卢大人正巧看到薛公子救下她二妹,为恐恶人脱逃,于是报了官。她听得消息,赶紧过来探望。

郡丞夏舟也见过薛夫人,说辞与安若晨的一致。说是卢大人快马来衙门报官,称其看到安二姑娘被匪类攻击,薛公子见义勇为将人救下。卢大人不明事由,但看得事态严重,恐薛公子与安二姑娘再遭毒手,于是报太守大人速派人处置案情。太守大人未见薛府和安府有人报官,于是派人到两家看看,问清事由,将匪类押回衙门严审,也请薛公子与安二姑娘回去问话。

卢正在一旁也说了几句,印证事情确如安若晨和夏舟说的那般。

薛夫人客套应话,多看了几眼安若晨,心里疑惑,不知道是不是她与官府联手合计有什么打算。

安若晨道:“薛夫人,给贵府添了麻烦,实在过意不去。大人们尽忠职守,一心为民,实在值得赞誉。夏大人既是来了,不如把我二妹叫出来,让她与大人说说究竟发生了何事。”

薛夫人微皱眉头,依她看,应该先让薛叙然出来应话,他们能讲清楚说明白的事,不必让安若希一个小姑娘面对责难。

夏舟也道:“还得请薛公子一起才好。毕竟两位都是当事之人。”

薛夫人接这话正想嘱咐丫头把公子请出来,结果安若晨抢道:“既是两位当事人,夏大人还是分开问话为好。”

夏舟愣了愣,这意思,竟然是担心苦主与人证串供吗?夏舟被安若晨盯着,只得道:“也好。”

薛夫人心里有些不痛快,但她素来为人和善,又是面对官老爷,不想争执反驳,于是让丫环去请安若希。

很快,安若希来了。她很紧张地向众人施礼。安若晨远远看着她,冷傲无礼,丝毫没有应话客套亲近的意思。薛夫人对安若希顿时怜惜起来,她走过去,握住了安若希的手,道:“大人们只是想问问话,你莫紧张。”

安若希点点头。

薛夫人将安若希拉至身边坐下,又道:“今日安二姑娘遇着了祸事,被我儿救下,来到我这儿便是我家的客人。大人们奉公领命而来,愿为安姑娘做主,这是好事。但她毕竟是位姑娘家,今日受了很大的惊吓,身边没有亲人可不行。我已派了人去请她父母,大人们有话慢慢说,也给安姑娘稳稳心神,等等家人。”

安若希本就是受害者,薛夫人又摆出为她作主的架式来,夏舟自然也不好太过咄咄逼人,连忙称是。与安若希说了几句,话语委婉和善,没能直入重点。

薛夫人身边的丫环与薛夫人极有默契,听得薛夫人说已派人去请安家老爷夫人,便知其意,赶紧退了出来,找人速去安府。刚奔出堂厅没多远,忽被人自身后一把拉住。丫环吓了一跳,回头一看,却是安若晨。

“这位姐姐,我得马上见薛公子,还请带个路。”安若晨客客气气,抓着丫环的手却用了几分力。

丫环被她气势震住了,没多想就领着安若晨往薛叙然院子去。

到了公子院门处,这才反应过来公子性子孤傲,可不是谁想见他便愿见的,正想圆场说几句,却见薛叙然领着人急匆匆出来,见得安若晨,劈头便道:“来得正好,进来说话。”

丫环愣愣地看着安大姑娘火速与公子一起进了院子。公子身边小厮道:“你忙去吧,莫多嘴公子的事。”

丫环没琢磨过来究竟发生什么了,但想起夫人的嘱咐,她赶紧先找人去安府再说。

安若晨与薛叙然进得屋子,均未坐下就开始发话。

“你审出来了吗?你抓的那些人。”

“你找人报官?脑子坏了吗?”

两人同时说话,瞪着对方均是不满。后安若晨道:“不是我让人报官的。我是担心钱裴对二妹下手,找了个理由让卢大哥去寻二妹,如若在路上发生什么,他也好护卫一阵。这么巧他看到你将二妹救下。他知道钱裴并非好人,恐二妹回到家里再遭不测,事情被安家压下来,便火速去报了官。他报完了官才回来告诉我,我便赶来了。”

薛叙然皱眉,道:“审了,没费多大劲,吓唬吓唬便招了。躲在墙后的那两个是先抓回来的,说是钱裴嘱咐了你们说话说一半时便出来将你劫走,打算丢到后巷接应马车里。我的人查了一圈,后巷路口是停了一辆马车,未见车夫。许是见人被我擒走,便跑了。”

安若晨道:“才两个人,如何劫我?”

“听听你那口气。”薛叙然讥她。但他也不得不承认,这样的人手安排确实草率了些。“也许其他人手与车夫一般,被惊动便跑了。”

“劫我二妹的人呢?”

“钱裴派的两个轿夫。说是钱裴嘱咐他们,将那笨蛋劫到僻静处,撕她衣裳毁她名节,吓唬威慑于她。原因是那笨蛋不听话。”

安若晨坐下了,皱起眉头:“钱裴没那么蠢。”

薛叙然也坐下,“我也觉得确是蠢,但确实像他会干的事。”

“是吗?”

薛叙然道:“钱裴不一直是这般吗。自以为是,荒诞淫虐,不计后果。觉得所有人都该巴结讨好他,对于不与他为伍,不听从他指示的人,他是会报复的。你到中兰城、福安县,甚至全平南郡去问问,认得他的人都会这般说的。”

“不,不。”安若晨满脑疑虑,“他不是这般蠢的。他定有什么计划。”

薛叙然顿时有了兴趣:“什么计划?”

“不知道。”安若晨脑子有些乱,似乎有什么事呼之欲出,但又抓不到头绪。“他定有计划,他绝没有这般蠢。”

薛叙然道:“他上回不是找了你四姨娘拦你马车,那也很蠢,可就是他干的不是吗?那轿夫的线索被挖了出来,他虽找了理由逃脱,但依我看,那也是仗着太守大人会庇护他。他被刺杀,躲过一劫,但肯定心里恼火,这才想着教训报复于你。”薛叙然说到这儿顿了顿,问:“那刺客是不是你派的?”

安若晨白他一眼:“我若不是为将军办事,一举一动会被算到将军的账上,我还真是想。”

“他会不会故意这般闹到官府,趁机将刺客案栽赃给你?”

“把自己也栽进去?”

“确是不必如此。”薛叙然道:“那就是他没料到我会插一杠子,以为半途对你妹妹逞凶也不会被人瞧见,你妹妹不敢言声,不会告他。”

“重点是我会。”安若晨仍是想不透里面的玄机。“他找人劫我不是吗?不可能得手,而我一定会把事情闹到官府去……”

“况且他用你妹妹那笨蛋不听话为由要惩治她,自然也会有准备她不听话会告发他的可能……”薛叙然也推翻了自己刚才随口说的推测。

门外小厮来报:“公子,夫人有请,郡丞大人请你过去问话,还有,大人要求将擒来的贼人交由捕快大人们。”

薛叙然与安若晨对视一眼。来了,人要交出去了,不止那四个钱裴手下,还有安若希。而事情也朝着理所当然的方向发展。但钱裴究竟打的什么主意,他们还未猜到。

第129章

事情确如理所当然的那般有了结果。人证、物证皆在。钱裴因意图谋害安若晨,命人侮辱安若希的种种罪责明确,钱世新震怒,亲自于堂上跪禀,恳请太守姚昆依律处置。姚昆自然也不会再包庇钱裴,将他收押入狱。

这一切顺顺当当,毫无波折。四个手下到了堂上被姚昆一审便全招了,连板子都未用到。钱裴原是嘴硬,但其手下招供,他自然也无可狡辩,于是也认了。安家就更不用说了,安若希是事主,亲自指控,全都说了,安家其他人也不必多说什么。最后看到钱裴入狱,钱世新愧疚满满对他们说定会对安家补偿,安之甫松了口气,颇有因祸得福的感觉。

再有薛家。事情这般了结,薛家自然也觉得安慰。薛夫人颇心疼安若希,但又厌嫌安家。原是想着亲事拖一拖再说,怎料薛叙然竟然道:“出了这事,我若不娶她,谁还会娶她呢?她家人是讨人嫌的,她却遇事沉着,为人着想,颇有担当。若娘不把亲事定下,怕是安二姑娘会被人指指点点,安家顾全面子,将她送走。安姑娘借机出家为尼,了却余生也是可能。”

薛夫人吓了一跳,这么一想确有可能。与薛老爷商量,薛老爷也吓了一跳,“儿子竟然如此替人着想,今日太阳确是打东边出来的吧?”

薛夫人白了他一眼。

今日太阳是打西边落的。落下之后,天未全暗之时,安家众人从衙门回府,还未坐稳,薛夫人就带着陈媒婆上门了。

安之甫和谭氏喜出望外,原以为出了这事婚事得黄了,没料到薛夫人却是说安若希勇敢无畏,是奇女子,净慈大师所批命数果然有其道理。婚事还是照旧,按原来谈好的办。

安之甫和谭氏自然一口答应,再不敢提什么加聘礼之事。安若希听得消息,捂嘴藏住欢喜,伤也不疼了,心也舒畅了。忍不住在床上打了好几个滚。

薛夫人真是好人。嘻嘻,她以后也会是薛夫人。

安若晨这头。回到了紫云楼便回屋里休息,没出门。卢正来见她,说今日没来得及把药给安若希,他这两日得再去,正好借着这案子的事,说是安若晨过问,寻机见见安若希,把药给她。

“虽是假的,但还是得按时给她。省得日后再有变故,将军的布局安排出了差错,便不好了。”

安若晨点点头,道:“今日多亏卢大哥及时处置,也算救了我二妹一命。不然依钱裴的性子,不止我二妹,怕是无辜的薛家也会受拖累。”

卢正笑笑:“姑娘客气了。大家无事便好。如今钱裴进了大牢,姑娘也可安心了。”

安若晨道:“你去安家时,顺便探一探安家的动静吧。钱裴虽是入狱,但他的耳目手下都还在外头,也不知会生出什么事来。”

卢正应声,退出去了。

安若晨坐在灯下思虑,安心吗?怎么可能安心。她再看看桌上的卷宗,这是今日案录以及周长史送来的报函——巡察使梁大人派来的监察属官白英白大人,明日入城。

安若晨看看报函,再看看案录。她之前就打听过,白英是个刚正不阿的好官,嫉恶如仇,行事果断,所以深得梁德浩的重用。此次巡察肃理与邻国冲突,查清边郡大案真相,难度与压力自不用说。人人都说,梁德浩将最信任的白英派到平南郡,便是为了确保事情稳妥无差错。

安若晨撇了撇眉头,难道钱裴故意做这些“蠢事”,是为了应付白英?

第二日,巡察使官的大队人马入城。姚昆领着众官吏到城外相迎。却听领头的官员道:“白大人领着护卫清早先行入城了,嘱咐我们晚半日才到。”

姚昆怔了怔,这是打算悄悄微服私访是吗?

姚昆不动声色,客客气气地夸赞了一番白大人的尽职与细心,又道大人们一路辛苦,将众人请回府郡安顿洗尘。

白英是在晚膳前才出现。他穿着便服,带着两位同样便装的护卫悠闲自在地晃进郡府衙门。姚昆小心翼翼,但未大惊小怪。私访便私访呗,他自认为官兢兢业业,除了钱裴,可没留下什么话柄在坊间相传的。

果然白英在饭后便开始问话,第一条就是说的钱裴。

也难怪,昨日才处置的这人,又是个坊间传闻甚多的人物。平南郡里,憎恨钱裴的与巴结钱裴的人一样多。钱裴入狱,有人甚至放了炮仗庆贺。

白英在城中一溜达,听得满耳朵的钱裴。提起这事,钱世新一脸惭愧,白英盯着他看,目光锐利,姚昆赶忙帮着说话:“钱大人正直廉洁,是个好官。他对其父所为素来不满,闹得分府而居。钱裴所为,实不该由钱大人担当。”

白英点头:“这个我也听说了。我还听说昨日钱大人当众跪地上禀,要求严惩父亲。”

“正是如此。”姚昆道。钱世新与他对视一眼,给了他一个感激的眼神。

白英又道:“钱裴逍遥多年,百姓怨声载道,钱大人既是不满,却未处置,难不成,是太守大人一直庇护?昨日钱大人下跪陈情,也是为了让太守大人莫要再庇护下去?”

姚昆一愣。钱世新吃惊,忙道:“白大人英明,自然明白坊间传言虚虚实实,多是夸张之辞。只要有实证,无论何人违律,我与太守大人都不会放过。百姓对太守大人赞誉有加,白大人于坊间走动,定是也能听到。”

姚昆未说话。白英看了他一眼,挥了挥手道:“好了,你们二人莫要在我面前摆出这副官官相护的姿态。为官里头的门道,我见得多了。也不扯这些不相关的,太守大人知道我来这儿是做什么的,相关卷宗案录,细作及军情相关,都给我一份。”

姚昆忙应承,又问白英可有去前线军营察视的安排。白英正问前线战情如何,一衙差进来报,说姚昆前几日派去前线的官吏回来了,说是有事禀报。

白英朝姚昆看去,姚昆解释了一番龙腾大将军对军需上的要求,并说他派人到前线查看询问,以防有所疏漏。

“如此甚好。”白英道,“太守大人细心,正该如此。”他让衙差把人叫了上来。那官员风尘仆仆,显然刚刚赶了回来。

“情况如何?”姚昆问他。

那人报:“我去了石灵崖,未见着龙将军。”

钱世新眼皮一跳。

“楚将军说,龙将军安排好换俘之事便回四夏江去了。四夏江宽阔线长,不好守,龙将军得亲自押阵。到石灵崖露了脸,是威慑南秦。南秦摸不透龙将军行踪,自然就猜不透我军策略,不敢轻举妄动。”

白英皱起眉头:“那战情如何?”

那人嗫嚅着道:“我在那儿只呆了一日,正逢南秦攻战,我瞧着,南秦兵强马壮,士气高昂,倒是楚将军这头,似乎有些畏缩,虽挡住了南秦攻势,但未敢出兵反攻。我悄悄打听了,听说南秦连日强攻,楚将军吃了几回败仗,失守了两道关卡。”

白英恼了:“那他与你吹嘘什么威慑南秦。是要龙将军在才会打仗不成?”

钱世新一脸担忧:“总不能将龙将军劈成两半,一半放四夏江,一半放石灵崖。”

白英又问:“那四夏江那边又如何?”

那人忙道:“我又连夜往四夏江赶,见着了龙将军。”

钱世新一怔,竟然真在四夏江?这倒是可惜了,错过了在白英面前告龙腾一状的机会。

“我将太守大人所言与龙将军说了,又说了他如何计划安排,说回来禀告大人。龙将军说军务不便透露,我们按他的要求供粮供兵器便成。我又与他报了石灵崖的状况。他说是我打仗还是楚将军打仗,我这么懂,换我上阵好了。”那人说得颇有些委屈,只是众位大人没人帮他说话,他这抱怨话说完,换来一片沉默。

最后是白英开口:“你将事情写清楚,我要禀报梁大人。我此番主要察纠平南郡内诸事,前线战情,得梁大人处置。”

姚昆心道,可不得梁大人处置吗。白英的官衔与他一般,都在龙腾之下。虽拿着皇上旨意巡察,但终究也是隔着梁德浩一层授权,要管龙腾,还真轮不到他白英。

屋子里又是片刻安静,白英忽然问:“听说龙将军在中兰城里,与一商贾之女定了终身?”

“是。”姚昆答。

“那女子与细作案有关?”

“是。”

“那我先看她的案录。一会差人送到我屋里来。”

姚昆一口应承。

白英又道:“派个人传话给她,让她明日来见我。”

“是。”

白英又想了想:“她住在何处?”

“紫云楼。那处目前是用做将军府衙。”

“龙腾在时她便也住那儿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