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泽清答:“江里。”

“梁德浩何在?”

“晕着。”

那一日,梁德浩没有醒,龙腾没有回,威风凛凛来处置危机的沂王被晾了一天。好在满营的官兵乱七八糟的后续处置还很多,他还有许多可发挥之处。

三日后,龙大回营了。他问宗泽清:“晨晨最后一句话,你听到了吗?”

“好像说的是:我会水。”

龙大不语,转身走了。

宗泽清也很是难过。夫人不会就这样死了吧,遗言是我会水,那也太让人伤感了。

尾声

后头的事情其实没那么复杂了。

东凌听闻了大萧的兵变内斗,静观结果。然后东凌帝新派的使节来访,与沂王开启谈判。谈判的地点设在了中兰城,南秦德昭帝也在。

谋反、勾结、细作,所有的案情清清楚楚,容不得梁德浩狡辩。崔浩、钱裴,光这两个人证,能证明的内容就够多的了。

龙大去牢里见过一次梁德浩,他问他为什么?他不明白,就算推测出真相,证明了真相,他还是真的不明白,为什么?

梁德浩讥笑道:“因为这个昏君不值得。罗丞相坏事做尽,却得宠幸。那昏君是非不分,害了多少忠臣?忠良只能受辱受屈,是何道理?凤大人受辱,你祖父被冤,这些事你不记得了?我呢?二十年前,他夺我所爱,却不善待,我奉他为君,仍尽忠尽责,他却时时拿这事暗地嘲笑。他恃强凌弱,对夏国那暴虐之政唯唯诺诺,百般讨好,对东凌、南秦却各种欺凌掠夺。他那副嘴脸你难道没有看到?你问过我野心有多大?我可以告诉你,我这不是野心,是雄心。我铲除罗丞相一派,朝中到边郡,全是我的人,我联合南秦,我占领东凌,三国资源更有优势,待时机成熟,我合并三国,壮国力,扬国威,我要让那昏君最后看到,一个贤明之君应该是怎样的!”

龙大面无表情地看着他:“我从前怎么会觉得你是个让人尊敬的长辈呢?贤明之君?真是恶心的借口。你把骂皇上的话,全部往自己身上一套,毫无差错。”

沂王对整件事非常满意。他凯旋归朝,不但得了皇帝的嘉奖赏识,还以此建立了自己的势力。梁德浩的那一派自然元气大伤,但罗鹏正这一派也不好过。借着这事,他们的许多过往也被揪出。皇帝对朝臣派系心生警觉,将罗丞相的势力也打压下去。

沂王与东凌和谈,举荐了平南郡与茂郡的太守人选。又与南秦德昭帝建立了友谊。为他夺回皇位出谋划策,答应斡旋各方力量助他一臂之力。

德昭帝原本计划是让卢正为他人证,回南秦指证那些细作和辉王,但没曾想,这个计划落空了。原因在齐征身上。德昭帝是真心喜欢齐征的,所以当齐征说愿意为他效力,与他回国助他夺权,德昭帝是欢喜的。便将齐征带在身边,去了石灵崖,接上了卢正。

结果齐征见到卢正,二话不说扑上去用匕首连捅卢正数刀。

“这匕首,是田大哥送我的。我用他的刀,为他报仇。”齐征杀完了人还很冷静,一字一句清清楚楚地跟卢正说。

卢正很快咽了气,众人目瞪口呆。

齐征把匕首擦干净,重插回腰间,向德昭帝跪下了。他说他并不想去南秦,他的义父,他的田大哥,全是大萧兵士,他自然也忠于大萧。他说愿为德昭帝效力,只是为了能接近卢正,为田庆报仇。如今心愿已了,任杀任剐,绝无怨言。

德昭帝有怨言,但哑口无言。倒是沂王表示对齐征这小少年的欣赏。有勇有谋有忠有义,日后定是将才。他将齐征收归麾下。

德昭帝第一步计划受挫,还有一个人证可用,那就是钱裴。但钱裴毕竟是大萧人,且重点是,他被打得太惨了。腿瘸了,胳膊断了,牙没了,眼睛也不好了,听说还与公公无异。下场这般惨,很容易被人说成屈打成招,说服力怕是不够。正商议事情要如何办,却收到了一个惊天消息。

辉王遇刺,死了。刺杀他的,是当年那个女杀手邹芸。她出了家,如今叫静缘师太。消息说,静缘师太与大萧的一个叛臣钱世新到南秦,钱世新求见辉王,共谋国事,辉王欲从钱世新处探得大萧秘密,便准见了。他并不知道钱世新还带着静缘师太。静缘师太上了朝堂,挥剑便杀。辉王死于她的剑下。而她与钱世新也被卫兵乱箭射死。

南秦朝中大乱,于是众臣恭迎德昭帝回国。

德昭帝晕乎乎的,被抢走皇位和拿回皇位都跟做梦似的。

姚文海日日到当初与安若芳约定的地方坐坐,不指望能见到她,只是心中郁结无人可诉,来这里似乎可以有友人能说说心里话。这日他又来,却发现树洞里有张纸,上面有丑丑的“段翠兰”三个字。

这是他们联络的暗号,姚文海大喜。他等了许久未见安若芳,第二日午时又来,终于见着了。

安若芳拿着一封信,说这是她恩人托人送给她的,但她不识字,也不能让家里人知道。所以想求姚文海帮她看看。

小事一桩,姚文海很开心静儿的恩人给她写信了。

他给安若芳念了信。

信确是静缘师太写的,那是她在行刺辉王之前。她说她离开中兰城之前去看过安若芳,看到她很好。没有告别,是怕会难过。杀手不应该难过。她写这封信的时候不难过,但这是一封告别信。她知道,当安若芳看到信时,她已经不在人世了。她让安若芳也别难过,她是个罪孽深重的人,死这个结果是必然的。能为女儿报仇,已是老天厚待。亲自写信向安若芳传递死讯,还是那个原因,应该要知道真相。不会再见面了,真相是她不在人世了。这般便不会挂心。好好珍重,莫被别人欺负。

安若芳大哭了一场。姚文海也跟着哭,许久来压抑的委屈与痛苦,全都哭了出来。

两个孩子互诉心事。姚文海说了家中近况,父亲当初帮着钱裴做了些错事,得服劳役。沂王准他留在平南郡,继续为民写诉状,也得清扫城街,做个杂役。得做十年。母亲不让他去见父亲,母亲说此生不会原谅父亲。姚文海心里很难过。

“那你今后什么打算呢?”安若芳问他。

“我要考功名。母亲说,父亲让外祖父一世英名蒙羞,我得把蒙家的名誉拿回来,必须做个好官。”

“那你好好努力。”

“你呢?”姚文海问,“你家里,还要给你说亲吗?”

安若芳摇头:“我不嫁人,我打算跟招福酒楼的赵老板学商。她是大姐的友人。”

“学商?”姚文海很惊讶。“怎地学这个?”

安若芳的眼睛明亮,眼神很坚定:“爹爹总当我们女儿家是财物货品,我学了商,要将安家的买卖都拿过来。他们的财物货品,是我的。安家欠我母亲的,我要为她报仇。”

姚文海更吃惊了,这小姑娘,竟想着夺家产吗?“那,那不嫁人吗?”

“不嫁。”安若芳应得斩钉截铁。“我三姨娘在三姐嫁时喝多了,与我哭了一场,她承认她杀了爹爹,她说她就是不服气,一直忍着,终于忍不下去。当初她是周掌柜的妾,周掌柜说将她送人就送人了,送给了我爹爹。我爹爹就图个新鲜,心里并没有她。她没有儿子,不得势,总被欺负。她只有三姐这个女儿,她说只求三姐能嫁好,不要像她一样,被当成货品一般。她好不容易为三姐谈成的亲,却要被爹爹毁了,不但毁了亲事,还要毁了三姐一生,她不能接受……”安若芳顿了顿,道:“三姨奶这般用心,可是,前两日,三姐来信,三姐夫想纳妾了。这才嫁了多久?你瞧,嫁人多危险,我没人撑腰,嫁了就会成货品。我可不要。”

姚文海张了张嘴,不知如何反驳,只得道:“你不识字,如何经商啊?你连账本都看不明白。”

安若芳瞪眼:“我可以请掌柜和账房先生。”

姚文海道:“万一遇上坏的,蒙你呢。”

安若芳抿嘴。

姚文海道:“你娘若知道你想经商,就会同意你习字了。”

安若芳站起来要走。

姚文海追到亭外,道:“那个,你若想习字了,你就留字给我呀。我可以教你的。”

安若芳一溜烟跑掉了。

安若芳想着,若是大姐在就好了,大姐字写得可好了,她可以教她。

龙大也在想,若是晨晨在就好了。可他还没有将她找到。

在江中搜寻,沿江寻觅,一直没有结果。但龙大不相信安若晨死了,那是他家晨晨呢,比任何人都坚强的安若晨,就算到了最后一刻都不会放弃的安若晨。她不会死的,她肯定困在了某处,等他找到她。

龙大在宗泽清的眼里看到同情,龙大不理他。他依然在找,沿江村镇,一个一个地找。

沂王命他的兵队继续驻守边境,毕竟南秦仍在政乱中,东凌的冲突也刚刚平复,先前的祸端也不知有没有铲除干净,这两个郡还是暗藏着凶险。龙大除了奉命回京一趟上禀案情做证之外,其他时间都在绵江一带找人。

有一日,探子来报,坊间有本新书颇受欢迎。

龙大心一跳:“《龙将军新新传》?”

“不是,是《将军夫人传奇》。”

安若晨坐在树下晒太阳,树荫挡着,日头不会太猛,稀稀落落地洒在身上,感觉刚刚好。

她的腿搭在小椅子上,这样不会太难受。这复元的速度让她有些着急,但这村子太小,没什么好大夫,腿能治上就不错了。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瘸。

啊,腿瘸这一点可以写到书里去。但她得想想有什么事情能把这个带进去。

不知道将军怎么样了。她被江水冲得很远,这村子竟是在南秦境内。有些闭塞,村民出城一趟不容易,打探点什么消息,总是一问三不知。只知道不打仗了,但前线谁主事?主帅是谁?不知道。还说不打仗就好,别的不用管太多。又问她的来历,问她的家乡。

安若晨不敢问太多,也不敢说太多,撒谎自己撞了头,有些记不清。毕竟不是大萧,谁知道还有没有危险呢,她现在没法逃跑,还是隐蔽一些好。她的腿落江后被水流冲得撞到石块,又正好有浮木也撞来,不但骨头伤了,差点血流而亡。幸遇着村民捡着了她,将她救了回来。她衣裳破碎,又是投江,一开始昏昏沉沉,村里都以为她是被人迫害了投江的,她醒来也顺水推舟,正好就在这处养伤。

安若晨担心龙大以为她死了,又担心龙大会不会在那一战中出事。他会不会其实已经回了京城?毕竟早已不打仗了。可能他早走了。

安若晨叹气,看了看地上的影子。想起将军说过的情话,他说喜欢看他与她的影子成双成对。安若晨又叹气,你说好好一个武将,怎地说起肉麻话来面不改色的。

她真想念他啊。想念他挑眉毛的样子,想念他说肉麻话,想念他装得很厉害故作玄虚的模样……

安若晨眨了眨眼睛,发现地上的影子多了一个。挨在她的身边,成双成对。

安若晨猛地回头,却差点扭着了腰摔了腿。

龙大赶紧将她扶稳,只看一眼,便明白怎么回事了。难怪她一直没消息。

龙大坐在安若晨的身边,安若晨一直看着他。久别重逢,好期待将军对她说的第一句话。

龙大安静很久,说话了:“《将军夫人传奇》,你怎么想的?”

竟然是说这个?安若晨哈哈哈大笑起来。

龙大也跟着笑:“是要给我线索找你吗?”那书里写了一个被父亲卖掉的姑娘怎么凭借着自己的聪慧成为探子破解细作阴谋然后嫁给了将军的故事。写得乱七八糟,悲情又凶险,跟她的乐观开朗一点都不像,但是事情却是有六七成相似的。

“不止啊。这故事传遍了大街小巷,这将军夫人为国为民,忠肝义胆,感人之极,若是将军不带她回京城,她可以拿着书去告御状了。”

龙大哈哈大笑,捏她脸蛋:“你这是瘸着腿呢就想着如何对付本将军吗?”

“我既是嫁了,当然不能吃亏。你当我好欺负呢?我可不是受了委屈眼泪往肚里吞的,我一定要讨回来。”

龙大再次哈哈大笑,搂着她道:“可惜啊,我真不能带你回京城。”

安若晨瞪他。

龙大道:“我自己也回不去。”

安若晨继续瞪他。

“我还得继续驻守边境,我答应过你,我在哪儿,便让你在哪儿。”他低头亲亲她的脸蛋。“你差点吓死我了。”

安若晨道:“我自己也吓死了。”

“下回危急时刻,你喊句将军我爱你也好呀。你想想,若是遗言是‘我会水’……”龙大搂过她,亲亲她额角,“说起来,你是否说过你对我的心意?我怎地没印象?”

安若晨抿着嘴笑。

笑得这般好看,龙大忍不住低头吻上她的唇。

“放开姑娘!”一个老妇冲了过来,手里举着锄头。

“大娘。”安若晨抬头,看着自己的救命恩人,道:“这是我相公,他来接我了。”

要是不来,待她腿好了,她真要去告御状的,可不是玩笑话。

龙大似乎知道她在想什么,眉毛挑得高高的。

安若晨哈哈大笑,龙大也笑起来。

救命恩人很迷惑啊,不知道他们在笑什么。

龙大握紧了安若晨的手,握得紧紧的。“这是我相公”应该——也算情话吧!

作者有话要说:终于写完了。哈哈哈哈。太开心。

剩下的番外还跟以前一样,等图书出版上市三个月后再发上来。应该会有薛公子和希希,龙大和晨晨,也许会写点师太,还有四妹什么的,没太想好。写的时候看灵感大神指示。还有什么遗漏没交代清的请大家指出,我番外可补充一下。

终于完结,故事到这里结束,谢谢大家(^_^)∠※

第204章 番外1 大嫂

龙二觉得当家真是不容易。若是如他这般遇着任性的弟弟,狠心的哥哥, 那要当好家就更是难上加难。

前一阵子大哥龙腾前线遇险, 陷入谋反阴谋之中。龙二于京城这头帮着解局斡旋,好不容易解开了危机。这过程里还要忧心着在外头闯荡江湖四处游历的三弟, 恐其被人谋害, 藉以要挟龙家, 钳制大哥,于是又派人悄悄寻找三弟行踪。家里买卖又遇着些麻烦事,他几头都得顾着, 颇有些焦头烂额。

终于所有事都转入顺途。三弟找着了,平安无事。大哥的危情解除, 逆臣贼子收入监牢,他们龙家于朝中势力巩固。

但是, 龙二更烦心了!

烦的是大哥火急火燎地回了京城一趟, 居然直接奔进宫里见了皇上,然后拍拍屁股就走了!

走了!

直接又去了平南郡!

他们龙府离皇宫太远还是怎么地?!他们兄弟之间没感情还是怎么地?!千里迢迢回来一趟,居然连家门都不入!

这像话吗!

还有脸给他递信报平安说近况!

他都不想看!

有这写信的工夫, 怎么没有回来见他一面与他当面说说话的工夫!

说到兄弟间感情, 龙二还有气。就是那成日外头游荡要当个侠士的弟弟,好不容易找着了人,听说是二哥找他回家,人家不想回。说是大哥要见, 立马屁颠颠地回来了。

还知道回来!

龙二没给三弟好脸。

而听闻大哥回京一趟不回家,三弟脸也绿了。这让龙二心情稍好些, 觉得兄弟感情还算维系住了。这叫什么?有气一同受,才算亲兄弟。

亲兄弟对亲大哥着实是不放心的,大哥这般匆忙焦急是有缘由,他们当然也听说了。大嫂阵前落难,摔入江中,生死未卜。不,其实除了大哥以外,其他所有人都认为,大嫂必是死了。不然这般久了,不会杳无音讯,一点生还的线索都没有。

可是大哥不死心。他不接受这个事实。

这让兄弟担心。龙二与龙三商议一番,觉得情况不妙。大哥这般年岁,遇着心仪之人不容易,看他在意的程度,想来是真把那姑娘放在心尖上的。但人死不能复生,大哥身边没人好好劝慰开解可不行。他们做兄弟的,这种时候得显出兄弟情谊来。

于是兄弟俩命人收拾行囊,赶往平南郡。

紧赶慢赶到了平南中兰城,却听说龙大在茂郡通城。于是两兄弟又转头去了通城。到了通城一问,说是龙大将军外出了好些日子,没交代归期。

龙二皱了眉头:“去了哪儿,办何事?”

“将军未嘱咐,我只知将军收到探子报事后就走了。二爷三爷要不先住下,等谢刚谢大人回来再问问。谢大人定是清楚。”接待龙家兄弟的兵将不敢怠慢,但也确实答不上来。龙将军走时匆忙急迫,定是军探探到了军机密要,他们官职不够,不敢乱打听。

龙二龙三也没了办法,只得等等。住了数日,龙二一点没闲着,把通城的商脉都打听了个遍,反正有空,聊聊生意。龙三也结交了些江湖友人,逛了好些险山。顺手事办了不少,可知道龙大确切行踪的谢刚一直没回来。但两兄弟还是见着了前线巡防回来的宗泽清,从他那儿得知大哥可能是去找大嫂了。

宗泽清一脸无奈伤感:“这哪里找得到?都过了这般久了,人若活着,早自己回来了。既无音讯,定是……”

宗泽清说不下去,又长叹一声:“将军真是痴情种,原先以为他只是会打仗,可原来他的倔脾气也是能用在情字一事上的。你们来了正好,好好劝劝他,我们说的他不听。如今这关头,虽无战事,但也暗藏凶险,他这般丢下军务不管,跑去办个不靠谱的私事,这若是被皇上知道了,可是重罪。”

龙二抿紧嘴不语,这个他当然知晓,大哥回京面圣就办得潦草,他也听得些大臣私底下传言说皇上颇为不满,但念在这次大哥立下大功没追究什么,可他回了前线也这般不上心,万一出了岔子就真是没法交代了。

“他去寻人的事,我们都未往外说,省得给将军惹祸。军中只知他得了密报后出去办事了。你们心中有数就好,莫与人提起。回头见了将军,好好劝劝他。佳人既已去,就向前看吧。”宗泽清说到此处竟是哽咽,“你们不晓得,将军夫人是个人物。不怪将军对她情深义重念念不忘,若没有她,这回梁老贼的诡计怕是能够得逞,我们龙家军全部危矣。”

是个人物?不就是个商贾之女吗?

龙二龙三皆是疑惑。

宗泽清索性与兄弟二人细细讲述了一番安若晨的事迹。她如何抓捕细作,如何临危不惧,最后又是如何阵前牺牲。他道安若晨貌美如花,可惜生命短暂,但死前英勇,留名百世。宗泽清讲故事向来语气夸张,情绪投入。龙家兄弟以为听了场说书先生讲故事,半信半疑。

之后两兄弟收到了谢刚的信,原来他办完了事就径直回中兰城去了,他听说龙家兄弟到访,于是派兵传信过来,告之龙家兄弟龙将军有消息,正在回中兰城的途中。

居然又回中兰了?龙二那个心塞,拉着三弟又奔中兰城而去。

途中越想越是窝火,龙二与龙三道:“待见着了大哥,莫给他好脸色。”

龙三瞥了二哥一眼,说得跟真的似的。

“要教他晓得,他这般颓废不争气,我们很生气。”

龙三再瞥二哥一眼:“那若是大哥表现得更生气,我们如何办?”跟大哥比硬脾气摆臭脸,他可是没信心的。

龙二一噎,道:“那你便闹离家出走给他看看。”

“大哥应该早习惯了。”他不就是经常离家的顽劣弟弟吗?

龙三被龙二瞪了。

“不然二哥就当对付我似的,克扣大哥的银两,不给他钱花。”龙三痞痞地出主意。

龙三又被龙二瞪了。堂堂护国大将军,没钱花,像话吗!他们龙家丢不起这脸。

两兄弟一路拌嘴一路急赶,终是到了中兰城。谢刚出城办事了,接待的兵将说大人嘱咐了好好安置两位爷,待他晚上回来便来相见。还有龙将军也差不多该回来了,两位爷先好好休息休息。

龙家兄弟没什么可说的,吃饭睡觉等人。

下午时分,谢刚未归,但龙大居然回来了。

龙二龙三接到消息火速赶到后院。一辆马车正停在那处,两个马夫候在一旁,却不见龙大。

龙二心里一紧,正想着大哥是不是受了伤,不然怎地坐马车,却见龙大开了车门出来了。

看上去安然无恙。

龙二松了一口气,赶紧迈前一步:“大哥。”

“大哥。”龙三也赶紧往前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