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君兰多少有几分惊奇:她没想到青姑姑竟然特地留了这个。

青姑姑看陶君兰这样子,就笑:“到哪儿也亏不了厨子,说的就是这个道理。不过这是剩下的,是比不上主子们吃的那些,不过也能尝味儿。”

陶君兰点点头,想到酸笋鸡皮汤的味道,早已经是情不自禁的吞了一口口水。

燕儿也是又惊又喜,连忙去盛饭。

陶君兰却是舀了一碗汤先喝了。尝到熟悉的味道,她只觉得心里是说不出的滋味,又微微有些遗憾:可惜陶芯兰是尝不到了。以前她们两姐妹都是极喜欢这个汤的。

青姑姑见陶君兰面上并无多少欢喜反而有些遗憾,多少猜到几分,便是劝了一句:“你妹妹那头以后有机会的话,我悄悄替你做一回,你让她来喝。”

陶君兰回过神来,感激的看一眼青姑姑:“多谢姑姑了。”青姑姑的确是个热心的好人,在这宫里倒是不多见。

青姑姑摆摆手,“嗨”了一声:“进宫的都是苦命的,咱们本该互相怜惜才是。再说,这也不算什么。”

喝了一碗汤,又吃了半碗饭,陶君兰也就饱了。菜她也只动了木耳和炒肉片,红烧肉虽然看着油光红亮十分吸引人,可是到底有些油腻了,这么热实在是没胃口。

不过一大碗的红烧肉还是被燕儿一个人吃光了。陶君兰注意到,燕儿对肉食特别的钟爱,一点儿也不嫌油腻,反而吃得心满意足。

青姑姑见陶君兰看得出神,嘲讽一笑;“燕儿小时候差点饿死,饿得厉害的时候,吃过草根树皮。进宫之前,她一回肉也没吃过。”

陶君兰没想到燕儿竟是有这样悲惨的过往,一时之间也不知道该说什么了,良久叹了一口气:“可见众生皆苦,这句话果然是真的。”

“这话说得对。”青姑姑微微眯起眼睛,自嘲一笑:“就是高高在上的主子们,也未必就幸福了。”

这个话题太过沉闷,最后谁也没再继续下去。不过自从那之后,陶君兰对燕儿这个小丫头,倒是多了几分怜爱。

下午大皇子等人出德安宫大门的时候,陶君兰远远的看了一眼,只觉得大皇子不管从哪方面看,其实都不比二皇子出挑。若是二皇子能说话的话,只怕肯定比大皇子更有光彩。只可惜……

总的来说,这次的宴会办得十分成功,据说二皇子也是十分满意。尤其是那个酸笋鸡皮汤,晚上点名又让做了一回。

陶君兰于是又跟着偷偷享了一回福。

唯一的遗憾,就是静灵中暑了:忙了一天,谁也没顾上喝几口,中暑也似乎是理所当然的事情。

因为这个,静灵只能歇了两日,暂时让秋芷在二皇子身边伺候。第三日,只怕还没好利索,静灵就强撑着爬起来了继续当差了。

陶君兰见了,只觉得有些没意思:又是何必呢?这样勉强着自己,将来也不知道是个什么结果……若能求仁得仁也就罢了,可若是不能呢?

陶君兰不是静灵,自然也无从知道静灵心里到底觉得值得不值得,所以这个念头也只像是夏日里偶尔吹过的一丝凉风,很快就消失无踪了。

比起这个,她更在意另外一件事情。月珠借了她的耳环,至今也没还回来。倒不是她斤斤计较一点儿东西,只是那东西有些别的意义,她想留着做念想。

然而问起月珠的时候,月珠却是含糊其辞。

陶君兰一颗心沉下去,面上自然也就好看不到哪里去了:“月珠,不管是怎么样,你总要给我一个说法才是。这耳环虽然不值什么钱,可到底是我的东西,总不能就这么莫名其妙的没了吧?”看月珠的表现,要么是不想还了,要么就是别又隐情。

月珠咬咬牙,露出几分歉疚,小心翼翼的和陶君兰打起商量;“那耳环多少钱?要不就算是我买的吧?”

陶君兰微微摇摇头。“这东西是个念想,不能卖。”

月珠的面色顿时也难看起来:“说起来,自从你进了德安宫,我也算是照顾你,难道还真要为了一个耳环生分了?”

一听这话,陶君兰哪里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当然,月珠的话也是有几分道理,毕竟她和月珠住在一个屋子,真闹得不愉快了也不妥当。

陶君兰心底有过片刻的迟疑,只是最后到底还是又摒去:“若是别的,我不要也没关系,只是这个耳环……”

月珠顿时心头就多了几分羞恼,只觉得陶君兰未免太过咄咄逼人了一些,很是不痛快道:“我若是能还你,我还用这样说?我也不瞒着你,你那耳环,我不小心弄掉了一只,实在是不能还给你了。”

月珠不痛快,陶君兰也痛快不到哪里去,不过到底最后她还是强行将怒气压下去,只道:“那就将剩下的那一只还给我就是。”

月珠只得将耳环取了出来,果然只剩下一只了。

陶君兰小心的收起来,锁进了自己的柜子里。

月珠见状又变了脸色,只觉得陶君兰这分明是在防备她。当下心头冷哼一声,摔了脸出去了。

陶君兰只觉得莫名其妙:明明错的是月珠,怎么的月珠还竟是冲着她甩脸子起来!

接下来一连几日,月珠也没再理会陶君兰。陶君兰自然也不必要去巴结着月珠,只当是什么都没看见,该做什么仍是做什么。只是心头也到底有几分火气,尽量不去和月珠呆在一出,如此一来,每日倒是在厨房和青姑姑以及燕儿相处的时间更多些。

这日午后,燕儿拉住了陶君兰,笑眯眯的掏出一个大瓷碗:“君兰姐,咱们去摘葡萄吧?”

陶君兰惊讶的瞪大眼睛:“去哪里摘?”

“就在小花园里,我知道。”燕儿一副口水都要落下来的样子:“都紫了,再不摘鸟雀也吃完了。白糟蹋了。”德安宫是有个小花园的。

陶君兰就这么糊里糊涂的被燕儿拉去了小花园。

第一卷 第26章

燕儿说得果然没错,小花园里还真有一处隐蔽的葡萄架。上头挂了许多大大小小的葡萄串儿,颜色也是青青紫紫的成熟得不同。说来到底这个葡萄架更多是为了观赏,而不是为了吃葡萄,自然肯定比不上专门栽种来收葡萄的。不过即便是如此,却也惹得人一阵阵的垂涎。

陶君兰站在葡萄架子上抬起头向上看,又因为透过葡萄叶的阳光而情不自禁的微微眯了眯眼睛。看着紫嘟嘟的葡萄上覆了一层白霜,顿时也是不禁回想起以往葡萄的酸甜滋味,顿时口中津液横生。

燕儿已经麻利的将凳子放在了葡萄架底下,笑容灿烂:“你看,君兰姐我没骗你吧?”

陶君兰点点头。看着燕儿吃力的爬上凳子踮着脚尖去摘葡萄的样子,也是忍不住笑了。然后将燕儿一把拉下来:“你在下头等着,我来摘吧。”她比燕儿高,站在凳子上摘葡萄虽然也不算轻松,可是到底也是触手可及了。

燕儿有些遗憾:“不知道明年能不能够得上了。”

“你以前就在这宫里当差?”陶君兰一面挑成熟的葡萄麻利的摘,一面和燕儿说话。

燕儿点点头,巴巴的看着葡萄串,发现好的就指给陶君兰看,嘴上还不忘答话:“嗯,从我进宫就在这里当差了。不过,德安宫以前没住过人。很是荒凉过一段时间,二皇子搬过来之前,才修葺了一下。”

说起来,二皇子其实搬进德安宫的时间也不算长。毕竟如今的皇帝登基也没多长时间,之前二皇子他们是住在王府的。

摘了有半碗葡萄,陶君兰的手臂就有些酸了,脖子也是。于是干脆停下来,掏出帕子擦了擦凳子坐下休息一阵。

燕儿已经吃了一小堆的葡萄皮出来。

陶君兰笑骂一句:“也不洗洗再吃。这样吃也不怕吃坏了肚子。去,打点水来,洗过再吃。”心中却是满满的怜惜。燕儿特别爱吃也特别能吃,归根结底还是因为以前险些饿死的缘故。

不过,陶君兰也总算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摘了这大半天的功夫,却仍是没留下多少的缘故了。原来大半都进了燕儿的肚子。

燕儿不好意思的吐了吐舌头,然后一溜烟的去打水去了。

陶君兰坐在葡萄架子下擦了擦汗,然后四下里打量一番。小花园不算大,却也是难得的精致。毕竟是皇宫,当初一草一木都是花费了巨大的心思和能力才能建成的。小小的园子,曲折回鸾,草木品种也是多不胜数。在这万物繁茂的季节里,这个小花园越发的显得郁郁苍苍,青翠悠然起来。

待看到一只嫩黄色的蝴蝶悠然蹁跹而过的时候,她不禁浅浅一笑,低声吟道:“日长篱落无人过,唯有蜻蜓蛱蝶飞。”这样安静的小花园里,人烟稀少,只有蝴蝶蜻蜓鸟虫,可不正好是应了景了?

一时陶君兰只觉得悠然,便也捻了一颗葡萄,细细的将皮拨去,轻放入口中。葡萄熟透了,虽然甜得很,却也带着一丝丝酸味儿,可正是这一丝丝的酸,却衬得那甜更加的甜蜜美好。

细细品着葡萄,不由得便是微微眯了眼睛享受起来。然等到她再睁开的时候,却是吓了一大跳:眼前突然就多了一个人。

这么一吓,本要吐出来的葡萄籽儿便是一下子滑下了喉咙,还险些呛进气管。陶君兰难受的咳嗽了几声,旋即忙又起身行礼,语气讪讪局促不安:“二皇子殿下。”

二皇子倒是没生气,反而也随手捻起碗里一颗紫嘟嘟的葡萄,三下两下的撕了皮儿放入口中,却不知道是因为酸,还是觉得享受,微微的眯了眯眼睛。

至于为什么陶君兰看得如此清楚,是因为她正好想到了二皇子不能说话,也不可能直接命令她什么,所以才斗胆的抬头看了那么一眼。结果就被二皇子的随意悠然给镇住了。随后又觉得脸上有些发烧,想了想便是忍不住的嗫嚅辩解一句:“葡萄不摘被鸟儿吃了也怪可惜的……。”

刚说完又觉得这么说不妥当,脸上于是更加窘迫起来,于是又补上一句:“本是打算回头洗洗让人送去给殿下您也尝尝的。”看二皇子这样子,大约也觉得葡萄挺不错?

算起来,德安宫是二皇子居住的地方,德安宫的一草一木,甚至包括了她们这些宫女宦官,那也是二皇子的私有财产。所以,她和燕儿这么大刺刺的摘了葡萄吃的行为,多少有些不告而取和偷偷摸摸的意思。虽然也算不上什么大事儿,可是到底陶君兰以前没干过这样的事情,又因为上次的事情始终对二皇子有些莫名紧张,所以就成了这么一个窘迫紧张的心态。

二皇子睁开眼睛,看了一眼局促不安,面色微微都有些挣红了的陶君兰,忽然就忍不住弯了弯唇角。

而陶君兰自然也看见了这一丝淡淡的笑意,顿时就只觉得是松了一口大气,紧张也是消失了大半,混沌的脑子也渐渐的找回了冷静。而再一想刚才的话,她顿时有点儿想找个地方赶紧藏起来,再也不要被人看见才好。

定了定神,陶君兰再朝着二皇子行礼告罪,这一次说出口的话,自然就不像是刚才那样了:“奴婢擅自行动,还请殿下责罚。”

二皇子若真要罚,方才一出现肯定就会不痛快了,哪里还会这样悠闲的吃葡萄啊?所以,陶君兰也是耍了一点儿小心眼。料定了二皇子不至于计较这个,才会如此说。这话,横竖只是说来好听的。意思意思罢了。

二皇子又笑了,方才的笑意还没来得及收敛,笑容便是越发明显了几分。而且,看着陶君兰的目光也是更温和了些。不过,却也有几分戏谑的意思——陶君兰估摸着,二皇子是应该猜透了她的心思了。顿时多少有几分尴尬。

二皇子又看了一眼凳子,然后抬头看了一眼碗里不多的葡萄。想了想,忽然就抬脚踩上了凳子,伸手去摘葡萄。

陶君兰眼巴巴的看着,只觉得惊愕无比。二皇子未免也太随性了。他若是想吃葡萄,只消得吩咐一声就是,哪里需要如此?

等到吃惊退去,陶君兰又忍不住窘迫了:二皇子捏着那串最高处摘下来的葡萄,正盯着她看。

二皇子的眼睛,不管是什么时候看过去,都显得很是深邃幽黑。安安静静的,却又带着一丝慑人的味道。那种慑人的感觉说不清道不明,可偏偏又无比真实的存在。

陶君兰下意识的回避了一下,然后才反应过来:二皇子不会说话,应该是想吩咐她什么事儿才对,不然也不至于这么看着她。于是赶忙又抬头看了一眼。这一眼,陶君兰就明悟了,赶忙将碗捧住托起来,接过住了二皇子手里那串紫嘟嘟的葡萄。

二皇子本来就比她高许多,而高处的葡萄也成熟得更好些,所以很快就摘了满满的一大碗。

直到快装不住了,陶君兰见二皇子还一脸意犹未尽的打量寻找的时候,便是赶忙出声;“够了,装不住了。”顿了顿,又后知后觉;“要不,我再去找个东西来装?”

陶君兰觉得自己应该再去好好学学规矩:她方才又忘记了该怎么伺候人了。否则,她也不至于张口就说了那句话。若是识趣的宫女,只怕不等二皇子有所表示,只看一眼那副意犹未尽的样子,早就去巴巴的寻了东西过来装了吧?

甚至是语气,也不够恭顺。是她一时之间忘形了。二皇子不会说话,又算是温和,所以她就忘形了。这是不应该的。

陶君兰在心底暗暗告诫自己,一面却是仔细打量二皇子的神色。

二皇子只是微微一怔,便是摇了摇头,然后从凳子上跳了下来。

陶君兰见二皇子指尖沾了许多汁液,有些脏了,便是忙将自己的帕子递了过去。

二皇子自然的接过,然后擦了擦手。

“这葡萄奴婢一会儿洗了之后交给静灵姐姐吧?”陶君兰试探着又问了一句。

二皇子随意的摆摆手,径直走了。

陶君兰忽然就有些不明白了:这二皇子怎么回事儿?巴巴的亲自摘了葡萄,却又不打算自己吃?

脑子里糊里糊涂的,于是陶君兰连自己帕子被二皇子捏走了也是没有印象,捧着个碗傻呆呆的站了许久才回过神来。

又过一会儿,燕儿终于捧着一盆水过来了。见了碗里几乎快装不下的葡萄,又惊又喜:“君兰姐你真厉害,这么高的葡萄都摘到了。”

陶君兰想了想没说这是二皇子摘的,只是笑了笑。不过心里却有些犯难:二皇子说不要,莫非真就她和燕儿两个吃了不成?虽然二皇子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可是想到方才二皇子辛苦摘葡萄的样子……陶君兰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

想了想,陶君兰便是对燕儿道:“咱们也不好吃独食的,不然被人知道了,倒是觉得咱们不懂事了。不如拿去厨房都洗了,叫大家一起吃吧?”

燕儿犹豫片刻,还是一点头;“听君兰姐你的。”

而陶君兰此时想的是,这个事儿,她要不要和静灵说说,问问静灵的意思?毕竟,这事儿万一时候静灵知道了,也不知道该怎么想……

第一卷 第27章

就在陶君兰惴惴不安犹疑不定的时候,二皇子同样不算是平静。明明手里捧着书,可是心思却已经早不知道神游去了哪里。

其实现在想起来,二皇子也觉得自己太过鲁莽了。可想想那小宫女一副惊慌失措,紧张窘迫的样子他却是又不由自主的翘了翘唇角。说起来,这样怕他的人,还真是少得很。他明明只是微微恐吓了一回,她就成了这样,真不知道说是她胆小还是该说他吓唬过了头?

方才他一开始并不打算出去的。从两个小宫女进了小花园说的第一句话,他就发现了。不过当时他没动,只仍是安静的看自己的书。

两人叽叽咋咋的说着话,在这炎炎夏日里,倒是也不让人觉得烦,反而清亮亮的声音让人昏昏欲睡的精神为之一振。于是他就干脆将书搁下了,悄悄的在暗地里看这两个胆大的小宫女摘葡萄。

他心里清楚得很,按照规矩来说,这葡萄哪怕是烂在枝头,也是不允许宫女宦官们随便摘的。所以,这两个小宫女,是真的挺大胆的。若是让静灵知道了,那火爆的脾气肯定是躲不过惩罚的。

不过他也没打算去告密。也不觉得这样就真是错了。横竖烂在枝头,也可惜了不是?

等到看到那个胆小的宫女费力掂了脚尖摘葡萄的时候,他又忍不住笑了。因为他瞧见另一个小宫女飞快的剥了葡萄吃。所以摘了好半天,那不算大的碗里始终没装满。

再等到胆小宫女发现这事儿后哭笑不得的神情,却又语带怜惜的训斥,并不恼怒的时候,他又是一怔。

金色的光穿过葡萄叶后只剩下柔和。而那样神情,也同样是柔和。那种含笑带嗔,却又柔得像是一团水的样子,不知怎么的就和他记忆里头某一个情形重叠了。然后心都是不有自主的重重一顿,好半晌恢复过来,可眼睛就有些不由自主的黏在了那人身上。

待到对方慵懒的坐下擦汗,又享受的尝了一颗葡萄,再悠然的吟诵诗词的时候。他也只觉得很享受这种悠然慵懒起来。

然后,也忽然很想尝尝那葡萄到底是什么滋味。

结果这个念头方才一动,他自己已经是脑子一热连后果也没顾上就走了出去。

葡萄果然很甜,就是尾上一点酸味也让人觉得恰到好处。于是心头就忍不住的冒出一个念头来:怪道她方才那样享受。再一抬头的时候,就看见了对方错愕惊慌,窘迫得厉害的样子。于是心情就更加的好起来。

鬼使神差的,他想着干脆帮她一把,将那最高处的葡萄摘下来。结果等到摘了之后,却又发现不知道该放在那里,上去的时候忘记拿那海碗了。可他又懒得再下去,于是只好等着对方自觉发现。

果然她也不是愚钝的,很快就明白过来,乖觉的托了碗上来。

只是瞧着她小心翼翼看着自己神色揣测的样子,心里不知怎么的有有点儿不好受了:她应该是知道了他不能说话这个事情了。

好在,她眼睛里仍是透澈干净的,没有丝毫的同情和别的什么龌蹉肮脏让人生厌的情绪在里头。这让他的心里又微微舒服了那么一点儿。

待到她局促不安的说要让静灵给他端来的时候,他心情就更好了。不过也看出来,她心中很是不安,再加上想着另一个小宫女也快回来了,便是摆摆手赶紧走了。

不知怎么的,他并不想让人知晓这件事情。匆忙之下,他忘了将手里还捏着的帕子还回去。而对方,显然也没想起来。

帕子如今还窝在他的袖子里。他拿出来,轻轻的展开,才发现她的绣工不错。一丛小小的兰花,很有风骨和韵味。用色也极好。

轻轻一嗅,帕子上似乎还带着几分香味儿,清清淡淡的,却让人心中莫名有些荡漾起来。

二皇子忙放下帕子,掩饰的举手咳嗽了一声。不过手才刚刚拿过帕子,这样一放在鼻子下,却是闻得更加清楚了。

二皇子只觉得脸颊有些发烫,心里莫名有些虚,忙又将手放下去。半晌之后才自己觉察了自己的行为,不由得又笑起来:他像是被那胆小宫女给传染了似的。

想了想,敲了敲桌子将周意唤进来,吩咐他将帕子悄悄的洗了,然后给陶君兰送回去。

周意素来沉稳,虽然心头讶然可一句多余的也没问,默默的拿着帕子退了下去。同时心里更明白:这事儿,二皇子是不愿意让静灵她们知道了。

出了书房,周意想了想,却是没洗了再送回去,而是直接就去厨房找青姑姑,让青姑姑帮着叫陶君兰来。

当时陶君兰正在厨房里洗葡萄呢,心里还盘算着怎么说出这件事情才好,结果还没想好周意就来了。

看到周意手里递过来的帕子,陶君兰脸上“轰”的一声就热了起来。只觉得不好意思,连和周意对视都不敢了。

讷讷的接过帕子,陶君兰小声的说了一句谢谢。

周意意味深长的看了一眼陶君兰,出声提点了一句:“遇到二皇子这事儿,就别告诉静灵她们了。二皇子不喜欢多事。”

说完这句话后,周意便是匆匆离开了。

而陶君兰则是站在原地愣神了许久才回过神来,又自己琢磨了一回周意的意思,便是下定了决心:打算不将这件事情告诉静灵了。至于葡萄……

低头看了一眼水盆里紫嘟嘟的葡萄,她想了想,也打算直接说是自己和燕儿摘的就行了。至于旁人怎么看,那就再说,横竖就当二皇子从没出现过好了。

这样一想,陶君兰自己也是松了一口气。她挺不想告诉静灵这件事情的,因为她心里很明白,一旦静灵真的知道了这件事情,肯定不会善罢甘休。上一次就为她不小心撞见了二皇子,又被叫去训斥一回,至今静灵对她还防备有加呢。

所以,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不说出来,或许对大家都挺好。

陶君兰洗干净了葡萄,就端出去放在了厨房的桌子上。正想着该怎么分的时候,青姑姑瞧见了便是笑着问了一句:“摘葡萄去了?燕儿那个馋嘴的,等了这么些时日终于是如愿以偿了。我尝尝看味道怎么样。”说着倒是不客气,揪了一颗葡萄仔细尝了尝。

“味道不错。”青姑姑满意的点点头:“回头可以做道甜汤,里头放几颗。对了,二皇子今儿要用果盘,也可以放点儿进去。至于剩下的,咱们就悄悄吃了吧。”

青姑姑提也没提起静灵等人,陶君兰微微张了张嘴:“这不好吧?秋芷姐姐她们总也要尝尝吧?”

青姑姑顿时呵呵笑了,看着傻乎乎的陶君兰开口教导:“你这孩子明明挺聪明,怎么偏又喜欢糊涂?那甜汤和果盘,你还真相信二皇子一人吃得完?再说了,你叫她们都来吃,这不是让人挑毛病么?你想想,这葡萄虽然不算金贵,可是你们摘了这么多,又是擅自去的。纵然可以说是我让摘的,也没有摘这么多的道理不是?”

陶君兰默默一想,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当下叹了一口气,朝着青姑姑认真道谢;“多谢姑姑您提点我了。”

青姑姑摆摆手,笑呵呵的;“你还年轻,想不周全也是有的。”

陶君兰咬咬唇,暗自下决心,打算以后好好的和青姑姑学学。说真的,这些日子跟着青姑姑,她是真学到了不少的东西。

那么多的葡萄,多数都进了燕儿的肚子。结果晚饭的时候,燕儿酸倒了牙,饭都嚼不动了。苦兮兮的喝了一碗汤就不敢再吃了。倒是让陶君兰和青姑姑一阵好笑。

至于那帕子,陶君兰自己悄悄的洗了之后晾干就收起来了,也没再拿出来用。一则是见了帕子后总是忍不住的想起当时的情景,二来也是她以前养成的气性作祟:虽然二皇子是主子,可毕竟也是男人。男人用过的帕子,她再用,怎么想心里也觉得不得劲儿。所以还不如干脆收起来,横竖一条帕子罢了。她也不至于缺了这个。

一转眼过了三伏天,天气刚一转凉,德安宫里头就搬来了另一位主子。七皇子今年也才虚岁刚满十岁,可实际上满打满算也才七岁半,正是天真懵懂的年纪。可偏偏这个年纪,明明正需要母亲,却是不得不搬出来自己住了。

二皇子对自己最小的弟弟很是疼爱,早早就将东厢房腾出来不说,还让人仔细收拾妥当了。就是屋里的摆设,他也是亲自看过了满意了才点头的。

七皇子搬过来的那天,天气极好,太阳高高悬着,灿烂又明媚。

跟着七皇子搬过来的还有浩浩荡荡的七八个人。一个奶嬷嬷,两个大宫女,四个小宫女,还有个小宦官,年岁也就十一二岁的样子。

一下子多了这么多的人吃饭,顿时青姑姑就有些忙不过来了。

于是青姑姑委婉的和静灵说了这么一句:“这么多人吃饭,只怕都我做的话,会误了饭点。我们底下人不要紧,可万一亏了殿下们就不好了。”

其实陶君兰心里很明白,青姑姑是不想担责任,也不愿意被人挑三拣四。七皇子身边的奶嬷嬷,一碗蛋羹就让人做了三四次还不满意,端的挑剔。

第一卷 第28章

可静灵也有自己的思量。

二皇子的意思是一定好好照顾七皇子,自己吃亏点也没什么。所以,青姑姑提出来的这个事情,顿时就让静灵皱了皱眉头。

不过想着青姑姑跟二皇子之间的情分,想了想之后静灵还是放柔了声音问青姑姑的意思:“那您是想怎么着?”

青姑姑也不和静灵打太极,直接开门见山:“我的意思是,不如让七殿下那边找个厨娘来,专门负责那边。这样分工一下,也不至于耽误了事情。还有就是,七殿下那边的口味也能照顾好了。毕竟,众口难调不是?”

陶君兰也觉得这样不错:一早就分开来,谁也碍不着谁。出了什么事儿,也不至于担责任。

可静灵又皱了皱眉,斟酌了片刻后为难道:“青姑姑您也是咱们殿下跟前的老人了。您也知道咱们殿下的为难之处,而且,七殿下刚搬过来,咱们就这样,也着实是说不过去。况且咱们殿下说了,得好好照顾着七殿下那头,咱们自己吃亏也没什么。所以,您看……”

青姑姑顿时就有些不大痛快了,硬邦邦道:“可我一人做饭,哪里做得了这么多?不如我亲自去寻咱们殿下,就说我年老体衰,不堪重任想回去养老卸了这差事吧。到时候你再重新给殿下寻个厨房就是。”

静灵也变了脸色,青青白白的,带着几分难堪,也带着几分羞恼。不过最后静灵到底还是将这口气咽下去了,好声好气儿的和青姑姑道:“话不能这样说,咱们殿下多仰仗姑姑您,您还不知道?再说了,殿下从小吃惯了您做的饭菜,哪里还能找到这么合适的?姑姑也别置气,这事儿咱们再想法子如何?”

静灵一说这话,顿时就代表了她和青姑姑之间的较量以她自己退让而结果了。

陶君兰在一旁低低埋着头大气儿也不出一口竭力的降低存在感,一面却是在心里头暗暗的赞了一回青姑姑:果然姜还是老的辣。虽然有点儿倚老卖老的嫌疑,可是静灵这样咄咄逼人一副她做主的样子,也叫人看着不痛快不是?

青姑姑也不真是个莽撞的人,见静灵退步了,当下也不再坚持,缓和了几分道:“那你说说还有什么法子?”

静灵蹙眉想了一想,眼角余光见了陶君兰微微垂头站在旁边的样子,一时之间心中滑过无数的想法。最后,经过一番仔细斟酌后,静灵徐徐的开了口:“您看,我再给您派个人打下手如何?”

青姑姑一愣,随后也往陶君兰身上一看,随后蹙眉冷笑:“不妥,这打下手的也只能干杂活儿,我有燕儿了。你还是赶紧再找个厨娘吧。”

静灵却已经是打定了主意:“厨娘却也不是那么好找的不是?我看要不这样,先跟您学着,我这头呢也找着。其实您带个徒弟也好,不然将来您养老去了,咱们殿下该怎么办?”

陶君兰起先还没觉得有自己什么事儿,可是现在却是慢慢回过味儿来了。心里微微一惊,顿时翻江倒海的也不知道是个什么滋味。

她不糊涂,她当然想得到静灵口中的人是谁。放眼整个德安宫,说句实话还真没有比她更适合的人了。静灵素来对她不是那么喜欢,而青姑姑这里,也只有她相对别人也显得更亲近几分。

青姑姑还待拒绝,陶君兰却已经心思活泛开了:若跟着青姑姑也没什么不好的。做针线活儿虽然干净轻省,可是将来老了却是就不能靠这个当饭吃了。倒不如学厨艺,将来出去了,可以自己开个小饭铺,或是去高门大户里做活儿。都是能养活得了人的。就是自己家里的人,也受用不是?

于是陶君兰心里已经有了那么七八分的愿意。不过她也没有贸贸然的开口表态。毕竟青姑姑要是不乐意,她自己表态了反而尴尬。所以还得看青姑姑。

不过因为心中有了期盼,所以陶君兰忍不住抬头看了一眼青姑姑。

青姑姑在看见了这一眼后,心中便是一软,又想了想到底点头答应了:“好,那就这样吧。”顿了顿又冷笑一声:“七殿下的饭菜我包了,不过七殿下身边的人,还请从御膳房去端饭菜来吧。这厨房小,实在是做不了那么多的饭。况且我瞧着,七殿下身边的奶嬷嬷是个讲究的,我这样粗手粗脚的活计,实在是入不了她的眼。”

静灵没想到青姑姑竟然还有这样的话等着自己,顿时刚冒出来的一点儿喜悦都给掐灭了,心里老大的不痛快。可不痛快归不痛快,她也只能捏着鼻子认了。不过静灵也不傻,她也没一口气应承了,只笑了笑道:“那我回头跟殿下说说,看殿下是怎么个意思。”

说完这话,静灵随手指了指旁边的陶君兰:“君兰,你就跟着青姑姑吧。好好学着。”却是连一句愿意不愿意都没说,客套都不曾。

这样霸气的态度,自然是让人心头不痛快的。不过陶君兰却也不大在意:横竖她自己也是愿意的,又何必再去计较这些?怪没意思的。

所以当下陶君兰便是应了一声:“是,我一定好好学。”

跟在青姑姑身边,不仅仅是能够学一门技艺。更关键的是,能避开一些不必要的排挤和忌讳。静灵这样不喜欢她,将来保不齐会不会将她送出德安宫,倒不如早早的跟在青姑姑身边。以后也没机会再见到二皇子,自然静灵也不至于再怎么样。

因此,这事儿倒算是一箭双雕的好事了。

静灵走后,陶君兰正正经经的朝着青姑姑一行礼:“姑姑,以后就请您多多指点了。”

青姑姑张了张嘴,到底没说出话来,只叹了一口气。其实青姑姑想的是:陶君兰这样的容貌品性,真呆在厨房里一辈子,是真的辱没可惜了。

因为这个念头,所以青姑姑才会那样断然的就一口回绝了静灵的话。只是,青姑姑没想到的是,陶君兰自己却是愿意的。不过青姑姑也只一转念就明白了陶君兰为何这么愿意:无非是为了避开是非罢了。于是这才心下一软,答应了。

横竖进了厨房,也未必就真要在厨房里呆一辈子不是?陶君兰还年轻,将来总有机会的。

对于陶君兰以后就在厨房当差的事情,德安宫里就属燕儿最高兴:“太好了,以后咱们就能天天在一处了。”

青姑姑没好气的抬手敲了一敲燕儿;“你再不努力学本事,以后还真要当一辈子烧火丫头不成?”

燕儿双眼亮晶晶的:“我给姑姑当一辈子烧火丫头,姑姑做的饭最好吃了。”

看着这样的燕儿,青姑姑有心再训斥几句,倒是也舍不得了。陶君兰就在旁边笑,心里也不禁叹息又羡慕。

事后,陶君兰悄悄的问青姑姑:“姑姑那会儿是不是打从一开始就想的是只做七殿下的饭菜,不管别人?”她琢磨了几回,都觉得一开始青姑姑说的那话,分明就是为了后头做铺垫的。只是没得到青姑姑的确认,到底心中有些不确定罢了。

青姑姑也不瞒她,笑着承认了:“我一开始说的法子,本也不可能实现。毕竟都在一个宫里,哪里能做那么绝?而且,德安宫就这么大,再上哪儿去弄个厨房?”

陶君兰点点头,也忍不住笑:“姑姑就是为了让静灵答应后头那条件,才故意说了这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