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道理其实她心里都明白,唯独觉得不能释怀的就是二皇子,纵然种种迹象表明了这件事情不能追究,可是难道二皇子就活该受罪?凭什么?

隐隐的,一股悲愤从心底窜了出来,让陶君兰很是不得劲。尽管克制再三,一句责备的话还是忍不住的就冲口而出了:“即便是不告诉别人,难道偷偷告诉二殿下都不能?纵然无法揪出真凶,可至少能让二殿下免于受伤罢?”

话一出口,陶君兰又后悔了:这话不开说出口的。对方不过是一个孩子,哪里能想到这么多?而且,事情已经到了这个地步,再说这样的话,岂不是让七皇子心中更加自责难过?最后便是:这话绝不该由她一个宫女对着主子说。太逾越了。

七皇子似乎也被说怔住了,半晌竟是哭起来:“是我错了。”

陶君兰反而有些不知所措。只能干巴巴的哄:“殿下也别太自责了,事情已经过去了。”

好在七皇子的眼泪来得快去得也快,很快七皇子就找回了与自己身份相当的威严。狠狠一瞪陶君兰语带威胁;“这事儿决不许你说出去!”

陶君兰一顿,自己也是心头一凛,肃穆保证道:“七殿下放心,这些话奴婢一定不会说出去。”

“你若敢乱说,或是告诉了别人一个字,我灭你九族!”七皇子阴沉沉的吐出这么一句话,很是霸气。

刚觉得七皇子也不过是个孩子,结果立刻就被七皇子以实际行动给反驳了回来。当下陶君兰心头叹了一口气,认真的应了。

七皇子紧紧盯着陶君兰的脸看了半晌,犹豫了半天到底还是决定放过她。倒不是不敢处决一个宫女,而是这个宫女似乎二哥十分喜欢。所以还是留着吧。其实刚才他就不该将那些话说出来,万一让人知道了……

面对七皇子心中的后悔,陶君兰隐约也能从对方面上看出几分,当下不敢再久留,忙道:“奴婢还有其他活要干,七殿下您若是无事,奴婢就先告退了。”

七皇子阴沉着一张笑脸,缓缓的摆了摆手,意思是允了她的告退。

陶君兰心头微微一松,忙不迭的就退了开来。早知道,今儿她就不该来扫园子,遇到这样的事情……想到七皇子说的那些话,她都禁不住替二皇子难受。二皇子的处境,实在是有些让人无法不觉得心中难过。

其实她倒是想问问,明明二皇子都这样了,为什么偏生还要这样不放过他?

只是这件事情她也并不敢对任何人提起,只得悄悄埋在心底,假装什么事情也没发生过。

回了屋,换过了衣裳又擦干了头发,陶君兰就坐在窗前怔怔的出神。想家,想以前的事情,也想二皇子的事情。她之前还觉得二皇子到底是幸运的,毕竟虽然身带残疾,可到底荣华富贵是不愁的。可现在……她算是明白了,这世上真的是各人有各人的痛苦,竟是没人例外得了。

晚上梨蕊却是又过来了一趟,仍是满面笑容,放下一个赤金镯子就走:“这是我们殿下的赏。”至于为什么赏,梨蕊却是没说。

可陶君兰心知肚明:这是七皇子给的封口费。

故而当下她也不回绝,只笑着收下了,又认真的谢了赏赐。

这件事情本应该是很隐蔽的,可是不知怎么的却是在德安宫里传开了。一时之间,几乎人人皆知她得了七皇子的赏赐。

静灵几乎立刻就叫了她过去问话:“听说七皇子赏了你?”

陶君兰见瞒不过,便是大方点头承认;“是得了赏赐。”

“因何赏你?”静灵面色微沉,语气咄咄逼人。双目更是锋利得跟刀片似的,一点点从陶君兰面上用力的刮了过去。仿佛这样做,就能刮去皮肉,直接看到心中一般。

陶君兰也是微微的变了脸色——静灵这幅口吻,倒像是审犯人似的。未免太过了。当下便是浅浅一笑,淡淡的解释了一句:“静灵姐姐这话倒是跟审犯人似的。我不过是帮七殿下做了件小事儿,得了赏赐罢了。怎么的姐姐倒像是觉得我犯了什么大错?”

第一卷 第36章

“不过是白问一句罢了。”静灵一笑,似乎二人之间的嫌隙早就如同冰雪般消融了。可等到接下来再出口的话,却是又带着一丝意味深长:“我也不过是怕你年纪小,不懂事儿。做了什么不应该的事情罢了。”

言下之意,无非就是说陶君兰替七皇子做了什么见不得人的勾当罢了。

陶君兰也不怵,平静的对上静灵的眼睛也是笑容不减:“那就多谢静灵姐姐的关心了。只是我却是知道什么事情该做,什么事情不该做,就不劳姐姐操心了。”

“既然你知道就好。”静灵见问不出什么来,倒是也没气急败坏,反而心平气和的说了这么一句。“你只要牢牢记住了,你是二皇子身边的人。莫做出吃里扒外的事情才好。”

“这是自然。”陶君兰神色淡淡:“背主忘恩的事情,我是绝不会做的,这一点还请姐姐只管放心。”

由始至终,陶君兰也没说出自己为什么会得了赏赐的原因。她也是怕和七皇子那边对不上口供,更加让人生疑罢了。而此时静灵似乎被打发了过去,可是实际上,她心里十分明白:静灵只是一时不再追究而已。这件事情,到底是成了别人眼里的一根刺。

唯一让人乐观的是,还好她不曾在二皇子跟前当差过。不然只怕更被人怀疑。

陶君兰下定决心,以后还是老老实实的呆在厨房才好。不然,总遇到些是非,让人实在是招架不住。其实她自己也挺纳闷的,她似乎运气不大好,总是遇到这些事情。真真奇怪得紧。

好在接下来倒是没再发生什么事情。一路相安无事到了年下。今年冬天雪下得早,即便是每天有人清扫,可整个宫中都是一片白雪皑皑,像是盖上了一床雪白的大棉絮。

陶君兰早早的就穿上了棉袄,又赶工做了两件贴身的薄棉袄穿在里头,这才觉得堪堪抵挡住了凛冽的寒风。她一向是怕冷的,以往冬天几乎就足不出户的捂在有暖道的屋子里。去年没条件去讲究这个,今年条件好些了,她自然是想方设法的不让自己冷住了。

冬天厨房随时都是要准备热水的,所以陶君兰很不厚道的将烧火这个事情给揽了下来。成日坐在厨里,因了炉子里烧着的火,倒是不觉得冷。

冬天二皇子和七皇子去上学都是坐暖轿的,早早的就有太监抬着轿子在宫门口候着,下午下学了再给送回来。倒是也不用担心主子们冷到。

青姑姑做了一些腊肉和灌肠,此时一排排的挂在屋檐底下,冻得跟冰块似的。这东西不仅平时自己宫中吃,还有些是被二皇子当做了礼物送给了其他的皇子公主们。说来也怪,御膳房其实也做了,可就是没青姑姑做的好吃。

青姑姑面对陶君兰的疑惑,只大笑一声:“宫里做得多,哪里有我们自己这样精心?味道上,肯定也比不上了。”

二皇子是极喜欢吃腊味的,隔三差五的就亲自点一回。

这么长时间看下来,陶君兰其实倒是看明白了一件事情:表面上看似青姑姑在二皇子那儿地位也不甚高,平日也不怎么见,可是要说到依赖,那绝对是超过所有人的。就是静灵也比不上青姑姑。离了青姑姑的手艺,只怕二皇子连饭都要吃不香了。

当然,这也是静灵一直忌惮青姑姑,不敢争锋的重要原因之一。

这日一大早,陶君兰起床洗漱完毕后就赶紧进了厨房,就这么一小段的路,她只觉得自己都要被冻僵了。尤其是手指,几乎都麻木没有了知觉似的。

抖抖索索的将火点燃了,她这才长长的吐出一口气来,又将手放在灶膛子前头烤着,时不时的添一把柴,让火烧得旺旺的。锅里仍是如同以往一样,一边熬上粥,一遍烧着开水。

等到青姑姑和燕儿来的时候,粥已经快熟了,而水也早就开了。青姑姑麻利的舀出热水来让燕儿去一边洗菜,自己又拿出昨儿晚上就发好的面团揉好了,飞快的做了馒头放入蒸笼里架在锅上。

等到菜洗好了,陶君兰这才又将另外一个单独的小灶给点上火,让青姑姑炒菜。这是专门给二皇子做的,自然和宫女们吃的又不同了。

今天早上青姑姑却是没给二皇子单独做粥,只是下了一碗长寿面,里头只有一根长长的面条,并两个荷包蛋和一些青菜切碎了撒在上头。汤是熬了一夜的老鸡汤,香得很。这么一碗热腾腾香喷喷的面端出来,让人看着就觉得暖和。

陶君兰却是有些讶然:“今儿是二殿下的生辰?”

青姑姑一面麻利的干活,一面露出笑来:“可不是,过了今日,咱们殿下也有十九了。等明年加了冠,就是彻底的大人了。到时候就该出宫建府了。”

陶君兰闻言也不由得憧憬起来:二殿下出宫了,她们这些伺候的人自然也是要跟着一并出宫去王府伺候的。虽然是从一个笼子里跳到了另一个笼子里,可是到底感觉是不同的。而且,到了王府,将来若是主母仁慈,她们提前被放了自由身也有是有的。

燕儿却是看着面条咕咚的咽了一口口水,垂涎道:“姑姑,咱们今天有没有面吃?”

青姑姑气得牙疼,瞪了一眼燕儿却是没舍得责备几句。其实,青姑姑有的时候,是将燕儿当成自己女儿一样疼着的。燕儿其实也聪明,只是在青姑姑跟前这样,在别人跟前那也是十分规矩的。

陶君兰笑了笑;“应该是有的。不过可能是御膳房那边送来吧。我记得七殿下过生日的时候,不仅送了寿面,还送了寿桃来着。”

青姑姑也哼了一声;“御膳房做的,哪有我这个好?”

这当然是不能比的。御膳房送来的,就是让二皇子四处散的,肯定比不上青姑姑做的精致可口。不过也算不上太差,至少一般人吃不着不是?

只是陶君兰心中也是有狐疑的:二皇子过生辰,怎么的这么低调?上次七皇子过生辰,头两日就招呼下来了。很是一顿张罗。可是二皇子这未免一太……

青姑姑看出陶君兰心中的小心思,叹了一口气:“咱们殿下从来都不怎么爱过生辰,自然也不许咱们张罗。况且,……”七皇子那有宜妃给张罗,可是二皇子这里,谁给张罗?冷清些,也是正常的。

陶君兰听出了青姑姑没说完的话,也叹了一口气。

不过,虽然是不许张罗,可是到底青姑姑还是亲自领着燕儿和陶君兰去送寿面顺带给二皇子磕头了。

静灵今儿也是喜气洋洋的,见了寿面便是笑起来,转头冲着二皇子道:“殿下吃了寿面,可要好好给青姑姑赏才行。听说这汤昨儿夜里就熬上了。足足熬了一宿。”

二皇子微微一笑,冲着青姑姑一点头。

青姑姑将托盘放在了桌上,便是率先拜下去:“老奴给殿下贺寿了。”

陶君兰和燕儿也跟着拜寿,屋里其他的人也同样如此。

等到拜过了起来,二皇子面上仍是挂着笑,然后拿出一个荷包来,递给了静灵又扫了一眼拜寿的众人。

静灵捧着荷包笑:“殿下给咱们发赏钱呢。”说着打开荷包一看,里头全是银锞子,估计一人一个是绰绰有余的。不过也没当场就分下来,而是转而劝二皇子道:“殿下快吃了面,然后好去宫中给皇上和皇后娘娘磕头呢。”

按照规矩的确是如此,晚辈过生日,就要去给长辈磕头。当然长辈那儿也早就准备好了生辰礼。

二皇子听了这话,微一点头后便是在桌前坐下了。秋芷忙将筷子递上去。

青姑姑就领着宫女们都退下去了。

结果等到二皇子吃了寿面去宫中拜寿回来的时候,却是吓了众人一大跳。皇帝和皇后今年给的生辰礼,都挺厚重的。而且,皇后还特特的赏了两桌席面,让宫里的皇子公主们一起来德安宫替二皇子庆生。

当初七皇子生辰的时候,也不见有这样大的阵仗。更没有放公主皇子们一天假,来给过生辰。

这样的架势,自然是让陶君兰他们这些伺候二皇子的人异常的受宠若惊。

倒是二皇子本人清清淡淡的,没有特别高兴也没有一点儿不高兴。全然是一副不置可否的架势。

青姑姑经过微微的愕然后,随即发出了一声冷笑。不过却是没再多说什么,陶君兰见青姑姑并不说,也就没多问。在之后也就没有功夫多问了。

因了公主皇子们都要来,顿时这德安宫里就忙乱起来了。首先是腾出地方来筵席:大冬天的,自然不可能在露天,可是房间里的话,就要好好思量布置一番了。

二皇子随手指了西边的暖阁待客,然后便是全然不管了。静灵便是忙着腾地方,布置屋子,又安排一会儿伺候主子的人手。就是陶君兰,今儿也被分派了上菜的活儿。好在厨房那头今天却是不必有人去忙碌了,倒都是现成的,最多也就将冷了的菜做热罢了。

还不及午时,德安宫里就来了呼啦啦的来了一群客人:主子们虽然只有那么几个,可架不住伺候的人多啊。一时之间,德安宫里倒是热闹起来了。

二皇子已经是穿戴一新,此时迎了上去,面上带着笑。看上去和平日很是不一样。

第一卷 第37章

若说平时的二皇子宁静淡泊得像是九天之外下来的谪仙,那么今儿的二皇子,却是总算多了一丝人味。客气的笑着,礼貌有致,或许心里并不是那么开心,可是面上却是丁点不漏。

这样的二皇子,无端端的就让人觉得心里一痛。

领头说话的仍是大皇子,他率先将手里捧着的锦盒给了周意,然后笑着冲二皇子一拱手:“二弟今儿生辰,当哥哥的也没什么好东西,只留着玩就是了。”大皇子的笑容恰到好处,顿时就营造出一种关心弟妹的慈和兄长样子来。

后头两个陶君兰猜是三皇子和四皇子,也是客气的笑着。不过一个笑得敷衍,一个笑得……阴鸷。是真正的给人一种皮笑肉不笑的感觉,整个人也让人觉得分外的阴沉。

不过,这两个皇子明显比不上大皇子和二皇子。三皇子略胖,一张脸圆乎乎的,虽然五官长得不错可架不住肉多啊。至于四皇子,阴沉沉的更是让人生不出亲近的心思来,五官也算是一般。

除了这四个皇子之外,剩下的也就只有一个孩子气的七皇子。后头呼啦啦的一拥而入七八个公主,从十五六岁,到七八岁的都不等。就这,还是撇开了没开蒙的那些小公主的数量。

不得不说,皇家对于子嗣这上头,着实有些单薄了。且皇子和公主的比例十分不协调。

等到众人皆是送上了礼物之后,便是纷纷落座了。此时酒宴已经陈设完毕,二皇子领着众人坐下,率先捧起酒杯来,含笑着朝四下看了一圈。

王如恰到好处的开口替二皇子说了一句:“多谢诸位皇子和公主前来,二殿下感激不尽,只能以一被薄酒表达心意。还请诸位满饮此杯。”

于是众人纷纷喝了一杯酒,酒也分两种,一种是皇子们这边的雕花陈酿,另一种则是公主们喝的果子酒。果子酒入口绵甜,后劲儿也小,公主们倒是不怕喝多了。所以都没推辞的跟着皇子们又一起敬了一杯二皇子,权当是贺寿了。

陶君兰负责的是公主们这桌的上菜活儿。说来简单却也得小心:若是菜汤不小心洒了,不仅不好看,万一蹭到了公主们的衣裳上,到底是不大高兴的事情,说不得就得挨板子。

陶君兰自是打点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一点儿也没敢掉以轻心。

等到菜上齐了,陶君兰不由自主的轻呼一口气,心里紧绷着的弦算是松了下来。接下来却是更加得绷紧了神经了。因为还得站在公主们旁边,替公主们张罗着。比如,这个要水了,或是那个要茶了,再或是筷子掉了得换筷子的。

年纪最小的九公主身边只带了一个宫女,偏那宫女还临时内急,静灵便是随手让陶君兰顶替一阵。

陶君兰捏着筷子站在九公主旁边,也有些无措:虽然以前也替母亲布过菜,可那到底是熟悉的人。九公主喜欢吃什么,她是一点儿也不知道。

九公主也显得有些拘谨,半晌没有任何示意。陶君兰于是越发的尴尬了。

想了想,陶君兰便是微弯腰,凑在九公主耳边道:“公主可有想吃的,奴婢给公主夹。”

九公主侧头看了陶君兰一眼,眼里有些明显的怯意。如今她也才七岁,着实小了些。加上自己身边熟悉的人都不在,会如此也是情理之中。

见九公主不吭声,陶君兰便迅速的在桌上扫了一圈,最后落在蜜蜡肘子上,微笑低声道:“听闻御膳房一道蜜蜡肘子做得天下闻名,不如公主尝尝?”

九公主也跟着扫了一眼,总算是不再沉默,低声道:“会不会太腻了?”肘子那层肉皮儿,已经是晶莹透亮,看着的确是有那么几分油腻。

陶君兰笑道:“想来不会腻的,真腻也不会那样有名了。若不想用,要不尝尝那烩虾仁?那个用料清淡,想来是爽口不腻的。再不行,还有那清炒莲花白,也是极好的。”刚才她就注意到,九公主并未吃多少东西,所以这会子便是多劝了几句。不然一会儿散席了,九公主还没吃饱的话可不大好。

陶君兰这种心思,是有点儿将自己是也当成了德安宫的主人似的。只想着人家既然来做客,那么自然是要倾尽全力招待好的。

九公主被这几句话勾出一点食欲,点点头应了一声。陶君兰忙挨个的给九公主夹了一筷子尝了。

最后,九公主又点名要吃白灼虾。那虾并没有去壳,要吃的话还得现剥。端的是麻烦事儿。不过,布菜的宫女不也就干得是这个事儿么?当下陶君兰便是给九公主剥起虾来。

陶芯兰以前也很喜欢吃虾,可也不喜欢自己剥。陶君兰宠溺妹妹,少不得自己先帮着去了壳,再放进陶芯兰的碗里。所以,倒是剥得轻车熟路的。

等到一只虾剥完,九公主却是喜欢上了,陶君兰只能继续。结果剥了几只后,忽就听见了一声轻笑,接着一个带了几分傲慢的清脆女声道:“你倒是剥得好。不仅干净动作还好。这虾我们都喜欢吃,你既剥得好,那就全给剥了吧。”

这话话音刚落,又是一声笑,另一个女声道:“一盘怎么够?不如将哥哥们那边那一盘也端过来吧。我记得哥哥们都不吃那个的。”

前一句话尚且听不出什么来,可这随后跟上的这一句,就分明有些别的味道了。

陶君兰心中一凛,微微抬起头来,便是知道了方才两句话到底是谁说的了。说话的,竟然是三公主和四公主。此时二人俱是似笑非笑的盯着她瞧呢。

至于别的公主们,到底年岁小些,纵然有幸灾乐祸的,可更多的还有些不明就里。

九公主面色已经变了,局促不安的将手里的筷子放下了,讷讷的唤了一声:“三姐四姐,你们……”可到底是声音越来越低,最后终不可闻。

被点到的两个做姐姐的,却偏偏是半点儿回应也没有,仍是一副似笑非笑的样子。

陶君兰心中瞬间就明白了:两个公主倒不是针对她,而是针对的九公主。她不过是那个被殃及的池鱼罢了。

悟出了这样的实情后,陶君兰顿时又是一愣:这九公主才多大,三公主四公主又多大?至于么?这做姐姐的欺负妹妹……纵然没什么姐妹情谊,却也不至于要如此吧?

不过既然被吩咐了,陶君兰也不可能再当没听见继续站在原地杵着,微微一笑恭敬的应了:“是,奴婢这就去。”不过是剥一盘虾子罢了,也不是什么费工夫的事情。

本来事情到了这里也就该完了,可是偏偏不知道怎么的,三公主却是越发的不痛快了,忽然就冷了脸,轻哼了一声:“本宫的宫女们也都喜欢吃,回头我让人送个十来盘过来,你也一并剥了罢。”

四公主立刻也笑嘻嘻的接了一句:“不如索性再加上我宫里的。”

一盘两盘没什么,可真来个二十几盘,那就是手指头剥肿了也都是小事。方才若说针对之意还不明显,那么现在就直接是摆在了台面上了。

陶君兰纵然面上还维持着笑,可心里却是实打实的有些不痛快了。只是碍着规矩身份,她纵然不痛快却也只能压在心底。不过,若真痛快的应了,却也不妥当:这是德安宫,她是德安宫的宫人。三公主四公主这样,她若还恭顺谄媚,那就有点儿丢德安宫的面子了。

一时之间,陶君兰的心思几乎是千回百转。毕竟,这应也不是,不应却也是有罪过。两头都是吃力。一个弄不好,九公主不会如何,难过受罪的还是她本人不是?

不过眼下也容不得她有多少的犹豫功夫,在众人都看过来的时候,她迅速的抬头看了一眼二皇子。

二皇子面色淡淡的,似乎对此事不置可否,根本就没放在心上。

陶君兰心中微微一黯。说起来,她到底是一个宫女罢了,根本就不值得二皇子情绪上有任何的波动。她就不该抬头的。

就在这么一瞬间,四公主却已经是咄咄逼人的再度开口质问:“怎么,你竟是不乐意不成?你不过是宫女,还敢违抗本宫的意思?”

三公主也是眼神凌厉的将目光压了过来。

静灵已经急得拼命在旁边打眼色了。那意思无非是不要得罪公主,还是赶紧答应才是。不只是静灵,站在屋里的其他宫女也是这样一个神色。

似乎,到了这个时候,已经是没有不应承的选择了。似乎,陶君兰的选择只剩下了一个,那就是朝着咄咄逼人的三公主四公主屈服。

此时此刻,陶君兰自己的自尊和脸面都是不重要的,甚至别人从不在乎她的似乎。更甚至,也许她敢说一个拒绝的字,就是二皇子也不会放过她。

陶君兰挺直了背脊,虽不直视三公主四公主,却将姿态摆了出来,同时口中清楚的吐出这么一句话来:“恐怕奴婢不敢轻易答应这件事情。”

第一卷 第38章

此言一出,顿时几乎一片哗然。众人皆是目瞪口呆。

谁也没料到,一个卑微的宫女,竟然敢公然违逆上位者。这才猖狂大胆了。实在是没有办法叫人不觉得意外。

三公主细细的柳眉顿时便是高高的一跳,随即面色也跟着就沉了下来。

陶君兰却是又继续说了下去;“奴婢在德安宫还有自己该做的事儿,只怕答应了公主后也来不及做好。所以,奴婢实在是不敢答应,还请公主见谅。不过,剥虾子也有诀窍,奴婢愿意将这诀窍教给公主身边伺候的人。这样一来,岂不是两全其美?”

这么一转折后,陶君兰的回绝似乎顿时就变得合情合理了。众人惊讶之余,难免的又多了几分侧目。因为,陶君兰的反应实在是太过淡然从容了,完全就不像是一个宫女该有的气度。换做别人,此时早就是唯唯诺诺,丝毫不敢违逆了。可没想到……

大皇子嘴角噙了一丝笑意,忽然侧头对着二皇子笑着说了这么一句话:“二弟的宫中倒是卧虎藏龙。没想到一个小宫女竟是也比别处的更为钟毓灵秀些。真叫人羡慕不已。”

此言一出,三皇子顿时不屑的撇嘴,不过却又没找到什么话来反驳。至于四皇子,面色似乎更阴鸷了几分,阴阳怪气的说了这么一句:“二哥果然是比咱们有福气的。”

本来两桌就是相邻,此时大皇子等人说话也并未有半点遮掩,所以倒是让这边的人听得清清楚楚的。

一时之间,陶君兰面上只觉得滚烫热辣,几乎要忍不住低下头去。心里说不上来是委屈还是觉得讪讪。

很显然,大皇子等人也并不是真心称赞,不过是觉得她在卖弄和哗众取宠罢了。

四公主更是轻哼了一声,鄙夷的看了一眼陶君兰,又起身来朝着二皇子遥遥一拜:“二哥,可不是我这个当妹子的说你,你这宫里的人,也忒没规矩了。”

陶君兰闻言,不由得悄悄的将自己的手攥紧了,咬着牙一声不吭。

此时,所有人的目光都看向了二皇子。不过,也有人同情的看一眼陶君兰的:都只觉得,陶君兰这顿罚,肯定是跑不掉了。

谁知,二皇子却是忽然灿烂一笑,然后轻轻的摇摇头。又看一眼旁边的王如。

王如忙躬身替二皇子说话;“殿下的意思是,这宫女算不上没规矩,说的不过是实情,事情本就如此。实在是没什么可说的。”顿了顿瞅了二皇子一眼,才又继续道:“况且,这宫女的法子,也是最为稳妥的。既然公主喜欢,那么自然要自己身边的人会了,那才是两全其美的事情呢。至于这个宫女,还是留在德安宫中伺候咱们殿下才是。”

王如这样说,也不过是揣摩着二皇子的心意说的罢了。不过,很显然王如是知道怎么维护德安宫的。话里话外,没给德安宫露一点怯。

待到王如说完,二皇子便是又微微一颔首,表示认同了。

众人顿时又愣住了。

而陶君兰攥着的手却是终于缓缓的松开了。心里紧紧绷着的弦也是终于松开了。此时此刻,她是真有一种如释重负之感的。虽然方才开口的时候就做好了承受处罚的准备,可是到底还是盼望着有人支持她的。

这会子二皇子公然表达了这样态度,又怎么能够叫她不欣喜?

而此时,陶君兰的心情自然是没人理会的。众人的目光都还停留在二皇子的面上。

二皇子却是波澜不惊,仍是维持着方才的笑意和笃定。

可是四公主却是不淡定了,当下便是柳眉一竖发起脾气来:“二哥这是什么话?剥点虾子而已,能费得了什么功夫?不过是这贱奴推脱之词罢了。”说着话锋一转,忽又狐疑的盯着二皇子道:“还是说,二哥这是不想让自己的人帮咱们办事儿?”

这话一出,气氛顿时就有些剑拔弩张了。

饶是二皇子脾气再怎么好,此时不由得也是微微的沉了脸。

王如四下里看了一眼,忙赔笑的冲着四公主道:“四公主怎么能这样说呢?我们殿下也是替公主们考虑才是。再说了,咱们德安宫的人手也的确不多,着实腾不出人手来。”

“我和我二哥说话,你这奴才多嘴什么?”四公主狠狠一瞪王如,语气很是不善。

陶君兰觉得四公主有些过了。二皇子不会说话,王如此时就等于是替二皇子再说话,可四公主偏让王如闭嘴……这不是踩住了二皇子的痛脚又是什么?

二皇子的面色更是一沉。却是直接迎上了四公主凌厉不善的目光。虽然没有更多的情绪流露,可四公主却是很快败下阵来,低下头去竟是不敢再和二皇子对视。

三公主此时作为挑头的人,大约也是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到如此地步,当下也有些讪讪,同样低下头去,装作若无其事的把玩自己的手帕。

最后还是大皇子站出来打了圆场;“都是一家子兄弟姐妹,有什么可争的?二弟既然不愿意,四妹妹你又何必执意呢?依我看,那小宫女提出的法子很是不错。俗话说得好,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末了大皇子还看了一眼陶君兰:“你说是不是这个道理?”

陶君兰自然也不糊涂,虽然大皇子话里话外有点儿说二皇子小气的意思,可是到底还是将这件事情遮盖过去了。当下她也不再杵着,微微一笑,恭敬答道:“大皇子说得极是。奴婢心中正是如此想的,没曾想叫公主误会了,是奴婢的不是。奴婢回头便是自去领罚。”

大皇子不置可否的一笑,却是没再理会陶君兰,只端起酒杯冲着众人道:“来,咱们一起喝一杯。今天可是老二的生辰,没道理让他过得不痛快的。”

大皇子这话……只怕才是让二皇子连生辰都过得不痛快吧?

陶君兰心中微微生出几分暗恼来,又趁人不注意,偷偷的看了一眼二皇子,见二皇子还是一副淡然而笑仿佛什么都不在意的样子,顿时觉得:二皇子还是那个不食人间烟火的淡然疏离的谪仙。

不知怎么的,她心里顿时就有了几分酸楚,几乎险些落下累来。

不过现在这个场合她可不敢这样,忙微微低下头去,将这些都掩饰住了,又生生的将酸楚之意都逼回去,全心全意的继续服侍起九公主来。不多时九公主的宫人回来了,陶君兰自然也就功成身退了。

静灵怕她在,再生出什么事情来,当下便是赶忙的让她出去,不必留下服侍了。

对于这个,陶君兰自然也是求之不得。当下出了屋子,直接就回了厨房了。

青姑姑正在厨房坐着,相对于前头的忙碌,青姑姑便是显得悠然多了。此时桌上有几样小菜,更有一小壶酒,见陶君兰进来顿时一笑,招招手道:“来来来,尝尝这宫里的酒和外头的有什么不同。”说着便是直接翻了一个杯子,替陶君兰倒了半杯。

陶君兰坐下捧了杯子微微抿一口,细细的品尝了,不由得微微一笑:“果然是外头喝不到的滋味。”

青姑姑窥了她一眼,忽而笑了:“这是怎么了?听着可不像是发生了什么好事儿。”

陶君兰扯出一个比哭还难看的笑:“姑姑,只怕我是闯祸了。”说着将里头发生的事情细细的说了一遍。

青姑姑面色越来越凝重,可最后听完了,却是哈哈一笑:“就该这样,一个个都瞧着咱们好欺负。活该吃瘪。”说罢,还觉得大快人心似的干了一杯酒。

陶君兰自是目瞪口呆。不过随后也忍不住笑了:这才是青姑姑的真性情呢。若青姑姑也跟别人似的觉得她错了,那才是真叫人觉得奇怪不是?

青姑姑笑了一阵,才又缓缓问了一句:“怎么,你如今后悔了?”

陶君兰下意识的摇头:“不后悔,再来一次,我仍是会那样做的。”

青姑姑道:“既然如此,二皇子也不认为你错了,你还有什么可担心的?”

陶君兰顿时自己也觉得自己有些莫名其妙了,当下颇有些不好意思,便是捂住脸道:“姑姑快别笑话我了。”

青姑姑收了笑,恢复平日的样子:“你在屋里也没吃东西,想必饿了吧?快吃点菜垫垫。等那头吃喝完了,事情还多呢。”顿了顿又劝了一句:“这事儿也别放在心上了,过了就过了。”

陶君兰重重一点头,倒是明白青姑姑的意思。

如同青姑姑所料的,这件事情果然没人再提起——就是三公主四公主也没真的派人来学什么剥虾子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