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璇没想到居然能在这看见烤羊腿,她刚露出惊诧的表情,顾岚就笑着说道:“唉,你不过是说了句想吃羊肉,三爷就巴巴地请了城中月满楼的大厨过来,特地为你弄这个烤羊腿。这位大师傅可不是一般人能请动的。”

这会烤羊还架在火上呢,不过什么料都弄好了,只等再转两圈就可以拿了下来。此时金黄的羊腿在火舌缭绕下,慢慢地滴下了油脂,整只羊腿上都遍布着油脂,看着就让人食欲大增。

“五姑娘,赶紧过来搭把手啊,”顾十三见她们两个站在旁边,不跟靠近,就是喊道。

宋寒川瞪了他一眼,顾十三赶紧呵呵笑道:“三爷,我就是想让五姑娘尝着自个烤一下,不是说自己做的东西,吃着更香。”

阿璇一听还真的提着裙摆就上来了,因着羊腿是被串在架子上,她只需要用手慢慢地转动旁边的棍子,让火均匀地烧在羊腿之上。

“好了,还是我来吧,”阿璇转得正开心时,旁边的宋寒川便是上前,笑着开口道。

阿璇瞧了他一眼:“我烤地挺好啊。”

“是挺好,只是你再不翻一下,这边就该烤糊了,”宋寒川指着另一边说道,阿璇垫着脚尖去看,旁边的宋寒川立即淡淡提醒:“你裙子要被烧着了。”

阿璇吓得赶紧往后退了两步,可低头一看,什么都没有。

宋寒川低头闷声一笑。

顾十三特地搬出他爹私藏在庄子上的酒,阿璇都被顾岚劝着小喝两杯。美酒、篝火、朋友,还有,阿璇转头看着旁边锦袍玉冠的英俊男子,喜欢的人。

这个春天的夜晚,美好地让人无法忘记。

不过顾十三他们到底不能在这里长待,等晚上的时候,他便和宋寒川回了城中。路上的时候,等进了京城,他瞧着一直慢悠悠策马没有说话的宋寒川,只得也是慢悠悠地跟在他旁边。

“阿璇这会才十三,我要是请皇上赐婚会不会太心急了些,”宋寒川自言自语道,顾十三转头看了他一眼,见他没不是在跟自己说话,赶紧转头颇有兴趣地盯着街道上已经关闭的店铺,哟,这家铺子的牌匾写的不错。

宋寒川转头看着顾十三,冷声道:“问你话呢。”

顾十三一听这话,赶紧又转过头,小心地觑了他一眼,小心又小心地问:“三爷,你是要听我说实话?”

宋寒川冷嗤了一声。

顾十三立即板直了身子,正色道:“我觉得一点都不快,可以先赐婚,等五姑娘及笄了,再行大婚之礼,这不是正好。最紧要的是要把人先定下来。”

朦胧的月色之下,宋寒川认真地盯着顾十三看了好几眼,这才不紧不慢地说道:“平时瞧着你没个正经主意,这会倒是说了句实话。”

“还不是三爷教导的好,”顾十三讨好地笑道。

宋寒川接着便是夹了夹马腹,提了速度,直奔着淳王府而去了。

没了宋寒川在,阿璇反倒觉得她能在庄子上放开手脚玩耍了。顾岚听说她去年钓了一条几十斤重的鱼,就闹着也要去钓鱼。于是让下人弄了饵食,两人就坐在树荫底下钓鱼。结果也不知是阿璇的好运气用完了,还是顾岚运气太差,两人坐了一上午都别说鱼了,就连鱼线都没动一次。

原本还想着中午加餐的呢,结果现在倒是好了,什么都没有,气得顾岚恨不能将钓竿丢在地上,摔个粉碎才好呢。

就这样两人在庄子上住了三日,临走那天阿璇照着镜子,觉得自己都黑了一圈,问碧竹的时候,碧竹却是一个劲地摇头,保证地说道,姑娘,你绝对没有变黑。

好吧,等顾应衍来接她的时候,阿璇欢快地跑去揽着他的肩膀,就见顾应衍满意地点头说道:“这回想来是玩得尽兴,不仅长胖了,还晒黑了。”

长胖、晒黑,姑娘家最害怕的四个字,居然一次性全出现在阿璇的身上。她苦着脸看着顾应衍,不敢相信地问道:“大哥,你是说我长胖了?”

顾应衍这会还真的仔细地打量她一番,随后用安慰的口吻哄道:“没事,就算长胖了,哥哥觉得阿璇还是最好看。”

阿璇只觉得晴天霹雳,就连上了马车之后,都是闷闷不乐的。

而此时坐在她旁边的顾应衍,则又说道:“听说后天大伯父一家就该来京城了。”

大伯父一家要过来,那岂不是顾蕙和顾菀姐妹也都要来,阿璇一直没将顾蕙姐妹放在眼中,可要是让她们瞧见变黑又长胖的自己,她登时觉得人生都是一片黑暗。

于是阿璇连晚膳都没敢多吃,她还记得当初上初一的时候,她可是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个要好的朋友,就因为青春期这三个字,活生生地从一个窈窕小姑娘,变成了一个胖子。

待晚上卫氏叫阿璇来吃饭时,她都让人去回了。卫氏一听,正觉得奇怪呢,正巧顾应衍领着双胞胎过来用膳,她便问今日去接阿璇时,有没有什么不对劲的。

“没什么,我只是告诉阿璇,她有些发胖了,”顾应衍笑着说道。

卫氏一听,便又是想笑又是无奈,轻声斥道:“你又不是不知道你妹妹的性子,看着不在意,可最是爱漂亮的,你跟她说这话,岂不是吓唬她。”

旁边的顾应启,突然插嘴说道:“这样姐姐日后就不会出去完了,可以天天在家陪我。”

卫氏瞠目,瞧着这兄弟两人,气得无奈摇头,不过还是让人给阿璇送了膳食过去。

顾家大房一直等会试结束了,才到了京城。当天不仅顾阶特地在衙门请了假去接人,连顾应衍也跟着一块去了。

而卫氏则是亲自又去看了看给老太太准备的院子,不管是屋子里的摆设还是院子里的花草,都是她亲自选的。她到底和老太太做了十几年的婆媳,自然知道她的喜好。

等外头小丫鬟回禀,说车马已经到了门口,卫氏便领着阿璇还有顾应承、顾应启,一块到门口迎接老太太。

“母亲,”在老太太从轿子里下来后,卫氏便是上前搀扶着。

老太太瞥了卫氏伸出来的手,却是迟迟没扶着。待后面的顾阶过来时,瞧着这一幕,立即笑着说道:“娘,知道你今个要来了,玉娘一个月前就给你收拾了院子,今个又让人准备了你最爱吃的鲫鱼。”

阿璇站在身后,看着顾阶没伸手扶老太太,而是一个劲地在夸卫氏多么不容易。果不其然,在儿子的力赞之下,老太太总算是勉为其难地伸手扶着卫氏的手。

而旁边的顾阶也是立即伸手,扶着老太太,两人一左一右地过来。

待一家人在屋子里头坐下,老太太左右打量了这院子,家具可全都是紫檀木所做,这可比信阳府自己住的院子里头的东西都好,再瞧院子外头,灰色石板方砖铺在院子外头,两口养着睡莲的青花瓷水缸就摆在正对着院门的地方。

确实是上了心。

这会老太太才勉为其难地夸赞道:“老二媳妇确实是上心了。”

此时大太太杨氏坐在对面,也笑道:“二叔做京官的,到底是不一样,这一水的紫檀木家具,可真是费心了。”

“大嫂,这话说的我倒是不明白了,娘来了京城了,难不成我这个做儿子的费心不应该?”顾阶淡淡笑着回道。

旁边的大老爷见气氛不对,赶紧劝道:“好了,咱们舟车劳顿,就让娘给歇着。老二,你让弟媳妇领着我们先去歇息了吧。”

还没等卫氏说呢,顾阶就先自个惊诧地问道:“大嫂不是在京城租了宅子,我以为大哥你要回自个家里头住,就只让人打扫了娘的宅子。”

登时,厅中出现死一般地寂静。

还是杨氏尴尬地笑着解释:“我们这刚到京城,不是还没来得及租宅子,难免要打扰二弟你了。”

其实一开始大房是准备租宅子的,可杨氏一听说回来的管事说,二房在京城居然住的是三进的宅子。这别说住她们一家够了,就算加上大房,那也是足够的。可谁知卫氏居然连帮他们租个宅子都不愿意。

于是杨氏干脆也不让人租房子了,跟大老爷说了,他日后到京城,自然要仰仗着二弟,这都说打虎亲兄弟,他们两房这可是嫡亲的兄弟,自然更不应该生疏了。况且京城那容易租到三进的宅子,再加上他们家里的有两个适龄的姑娘,这宅子怎么都能租的小了,倒不如就跟二弟他们一块住。

大老爷原本还想写信给顾阶的呢,却被杨氏阻止了,只说道,以二爷那样妥帖的人,如何不会帮他们准备院子。他若是这样写信,反倒是显得疏远了呢

于是大老爷这信自然没写。

“大嫂,我和大哥是亲兄弟,自然是没有打扰一说。只是这半个月前,西边院子的房子无缘无故就塌了一半。我瞧着那边一向没人住,就找了人回来重修,如今这工程才做了一半。”

顾阶话说到这里,谁还不明白,他的意思就是,实在不好意思,我也想给你做,可不巧,我家正修院子呢。

阿璇这才想起,半个月前,顾阶突然找了人回来修院子。

合着,就等着今天呢。

☆、第一百零三章 私相授受

老太太虽然生气,可这西边院子确实是在修葺,那些工匠这会还在敲敲打打呢。

卫氏这会完全没说话,反正有顾阶在呢。老太太一向就是偏心儿子的,又岂会当着众人的面训斥顾阶。

况且这会顾阶还颇为惋惜地说道:“大嫂,若是你们要暂住在这里,你也该早些写信过来。我早些找了工匠,这会该修好了。”

杨氏只得尴尬道:“谁知道会这么巧。”

“什么巧不巧的,既是过来住,你就该早些写信,如今这要怎么办?”老太太一听她这敷衍的话,当即便不悦道。

此时坐在大太太旁边的顾蕙,忍不住为母亲说话道:“祖母,娘也不想的,谁知道二叔家便是这么巧就请工匠来修房子?”

老太太被她这么一提醒,也是狐疑地看了卫氏一眼。

而此时顾阶瞧了顾蕙一眼,则是毫不客气地呵斥道:“大哥,咱们长辈之间说话,蕙姐儿一个姑娘家随便插话,这不太好吧。也就我是她亲叔叔,不会介意,这要是到了外头,旁人该说咱们顾家姑娘没规矩的。”

顾大老爷被顾阶这么一说,也是老脸一红,说道:“二弟提醒的是,回头我让她娘好生说说。”

“这家里头没地方住,可如何是好,”顾阶淡淡地扫了他们一眼,轻声说道。

杨氏这会也是丢尽了脸面,原本想着来占二房的便宜,谁知居然会这样。

最后还是卫氏好不容易腾了一个院子出来,让杨氏领着两个嫡出的姑娘一块住,而大老爷的几个侍妾则是从下人房腾了几间屋子。

至于大老爷还有顾应松和顾应昌父子三人,则是住到了前院,住的是顾应承他们的院子。

“爹爹,真是太坏了,”待卫氏让人领着她们去了院子后,就跟着卫氏回去了,捂着嘴笑道。

卫氏瞪了她一眼,警示道:“你可别说漏嘴了。”

“娘,你放心吧,我是这样不靠谱的人吗?”阿璇抿嘴一笑。

待到了下午的时候,阿璇正在院子里头练字,这几日女先生因着有事不能来上课。而外头丫鬟则是进来,禀告道:“姑娘,大房的六姑娘来了。”

顾菀啊,阿璇放下手中的笔,便是请人让她进来了。

“五姐姐,”顾菀进来时,就瞧见穿着一件粉蓝色五彩花草纹样缎面长褙子的顾令璇,因着在自己院子里头,她头上没带首饰,只随意地插了一朵宫花,只是那宫花做的极精致,远远看上去就跟真的花一般,连花蕊都随着她的走动,而微微颤抖。

阿璇走过来,笑着问道:“我还以为你们还要收拾一段时间呢,便没敢去打扰你。”

“我东西本就少,只让丫鬟收拾了几件要穿的衣裳出来,”顾菀回道。

阿璇假装没听懂她话里的意思,只拉着她到另一边东梢间坐着,此时碧鸢已领着小丫鬟端了茶点过来,银架子上摆着三只盘子,每个盘子里头放着不同的小点心,而茶盏和盘子显然就是一色系的,都是粉色芙蓉花。而最精巧的是,这茶盏的模样居然也是茶花形状的。

“五姐,你这茶盏可真是精巧啊,”顾菀忍不住赞道。

阿璇轻笑了一声,说道:“这是我让外头瓷窑专门烧制的,你若是喜欢,回头我也送你一套。”

顾菀抿嘴笑了下,:“那我就不和你客气了。”

阿璇愣了一下,不过随口便问道:“六妹,你们一路上过来该辛苦了吧?”

“辛苦倒是不辛苦,只是无趣了些而已,刚开始坐在船上的时候,还看着左右的风景,可到了后头就是连船舱都不出了。”

阿璇点头,她自己也是坐船过来,自然对顾菀说的话,很是赞同。

此时在院子的顾蕙就让人去顾菀拿了东西,谁知她旁边的丫鬟连环赶紧说道:“姑娘,我刚才瞧着六姑娘带着春菱出去了。”

“她去哪儿了?”顾蕙奇怪地问道。

连环低声回道:“好像是去五姑娘的院子了。”

“呵,”顾蕙当即冷笑一声,一来就忙着巴结,她这个亲妹妹还真是一点都不闲着啊。顾蕙气得就是把手里的东西扔了,起身道:“走,咱们去母亲房中。”

因着她们就是和杨氏住在一个院子,所以出了门,到前头就好了。这会杨氏正歪靠在罗汉榻歇着,听人禀了三姑娘过来,这才睁开眼睛。

“屋子里头的东西都收拾好了吗?”杨氏轻声问道。

顾蕙赶紧上前挽着她的手臂,便是抱怨道:“娘,那屋子一点都不好,连窗户都还是纸糊得呢,那些榻啊桌子连个花纹都没雕,实在是太简陋了。”

杨氏没说话,顾蕙小心地觑了她一眼,便是撒娇问道:“咱们什么时候能搬走啊?”

“搬走,往哪里搬?”杨氏这会也是憋着一肚子的火气,原本想先在老二府上住下,他倒是好了,早不请晚不请,偏这时候请人回来修房子,这安的是什么心啊。

顾蕙不满地说道:“这又不是咱们的家,自然是往咱们自己家搬了。”

杨氏很恨地朝她看了一眼,怒道:“那也得买房子才行,如今咱们突然过来,就算看个房子最起码也得一两个月吧。”

顾蕙一听便是炸了,立即道:“娘,咱们总不能一直住在这么个小院子里头吧。”

杨氏见她缠地实在是厉害,只得无奈说道:“好了,好了,娘想点办法。”

若是杨氏从前手里头没什么私房银子,不过分家之后,属于大房的那份便由她掌管着,单说在信阳的那一千亩水田,那可就是价值万两了。再加上江南多水温暖,每年两季收成是不再话下的。所以光是水田的每年产息就有好几千两银子,再加上还有八百亩的旱田,以及好几个山林庄子。

顾家这些年来攒着家产,最起码有五成是落在了大房手里,而二房和三房拿了另外的五成,再加上二房的儿子也比大房多,所以这次分家老太太的心,还是偏向大房的。

可就算杨氏如今手里有银子,可她就像是那穷惯了的人,突然捏住了银子,反倒比从前还会精打细算呢。

所以这回她才会想出这么一个招,只是没想到如今会落得这么个局面,当真是人算不如天算。

虽说卫氏不愿留大房在家中住下,不过如今顾阶也算是恶心了杨氏一顿,所以她也只得拿出姿态来,让厨房做了办了宴席。

待晚膳的时候,就是在老太太的院子里头吃的,因着都是一家子骨肉至亲,于是连屏风都没摆上,就是分了两桌。

宴上,顾蕙扬起一脸温柔笑意,便是说道:“五妹,谢谢你送我的宫花,可真是精致,不仅做的别致连样式都新颖。”

之前顾菀去了阿璇的院子,盯着她的头看了好几眼,阿璇就知她是在看自己的宫花。正巧她们来了,自个也该送些见面礼。就将前几日陈夫人送过来的一匣子宫花拿了出来,分别送了三朵给顾蕙和顾菀。

阿璇笑道:“三姐说这什么客气话,咱们都是自家姐妹。”

“这宫花是在谁做的,手还真是巧呢,”顾蕙又是问道。

“这是我姨母派人送过来的,是过年时候宫里头赏下来的,”阿璇倒是知道这匣子宫花的来历,主要是陈绮儿在她跟前说过一回。

顾蕙一听是宫里头赏的,那就是御赐的东西啊,她不无嫉妒地看着阿璇,不过只是比自个多来了京城一年。如今就能张嘴闭嘴地提宫里头,倒是长了见识了。

不过如今她到底也十五岁的姑娘,知道有些话能说,有些话就该埋在心里头。

老太太坐在这桌,听着她们姐妹之间挨着说话,这才满意点头道:“既是自家姐妹,就该这么相互照应着才是,要不然岂不是生分了。”

“母亲教训的是,”杨氏立即接口。

而卫氏则是等她说完之后,才慢慢说道:“可不就是,阿璇自得了这匣子宫花之后,只选了一朵,余下的都让丫鬟收了起来,说是等堂姐妹们来了呢。”

阿璇听她这么一说,就是立即低头,显是害羞至极。

杨氏也是夸赞道:“都说咱们璇姐儿最是懂事了,有什么好东西,都能想着她三姐姐和六妹妹。”

这一边女眷聊得极是开心,那边顾应衍和顾应松作为二房和大房的长子,这会也陪着父辈一块喝着酒,至于顾应启则是嫌恶地往哥哥旁边靠了靠,而旁边的顾应昌则是不满地伸手拉他的袖子。

如今两房人又住在同一屋檐下,这给老太太请安的事情,自然也是每日提上日程了。而顾家大房离开的时候,也没有带着女先生过来,所以顾菀如今跟着阿璇一块上学堂。至于顾蕙则是因为年纪到了,如今就在自己院子里头绣绣花,看看书。

不过大房一家子挤在那么两个小院子里头住着,到底不是个事情。老太太把顾阶叫过去两回,就是让他催促西院那边赶紧修缮完工,也好让大房人搬过去。

“老太太,这什么意思?两房既然都已经分家了,为什么还要住在一个府里头,那这分家岂不是跟没分一样,”卫氏忍了又忍,可还是忍不住跟顾阶抱怨。

顾阶知道如今老太太动不动就挑刺,今个就因为没有鲫鱼,还好生说了卫氏一通。可这鲫鱼是号称三鲜,可那是长江里头的东西,京城要想吃到新鲜的,那可都是宫里头才会吃上。

之前有鲫鱼,那是因为宋寒川送到了卫家,而卫老太太想着女儿一家是江南人,觉得她们爱吃,就让人送了过来。谁知老太太还以为鲫鱼没了,是卫氏故意苛责她呢。

不过顾阶也不是糊涂的,当即就去了老太太院子,把这事说了个清楚。毕竟如今在京城想要吃到江南的东西,本就不容易,这走水路都得一个月呢。

“你放心,大哥已经和我说了,他派人到外头看房子去了,那么小的地方,他们住着也不舒服,”顾阶安慰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