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玉娘脸色越发沉了下来,冷冷的道,“我倒觉得,不过是胡人们信口说的俗话而已,哪里有什么深意?”

崔岑娘瞟了自己的妹子一眼,笑道,“什么俗话,你是俗人,自然觉不出深意来。”

崔玉娘还想再说,却见姊姊的目光里已带了两分严厉,心里也知道上官离落与郑冷娘这对姑嫂都是才名在外,门第人缘也不比自己差半分,只怕捎上她们,却是落不得好的,只得还是忍气转头向琉璃笑道,“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库狄大娘原来不但是有机缘,还是有慧根的。”

琉璃只是微笑着欠了欠身,“玉娘过奖了。”

崔玉娘顿时有一拳打在空气里的难受,还想再说点什么,从后堂却传来了侍女清柔的声音,“临海大长公主到!”

第122章 以势压人 天降援兵

悦耳的环佩声中,从堂上正南边设着十二曲山水屏风之后,转出了一行人,八个穿着一色白衫绿裙的婢子分为两列在前面引路,个个身姿袅娜,容颜秀丽,就如八朵刚开的白莲花。

待她们雁次排开,分立在南边主位两旁,这才露出临海大长公主的身影。只见她身上穿的也是一件银色锦缎滚边的江南纱白色衫子,袖子宽大低垂,显得分外飘逸,系着的则是一条蜀地特供的单丝碧罗裙,裙摆用五彩丝线绣成群荷出水的图案,图案鲜活,裙裾飘动间似有一股清雅的荷香扑面而来。

大概是细细的上了妆,大长公主那张原本光洁白嫩的鹅蛋脸看去比平日更年轻几分,淡扫黛眉,眉心贴着一朵精致的碧莲花钿。扶着她走出来的那位女子也算年轻貌美,衣裳精致,但站在大长公主身边,却显得有些黯淡无光。崔氏忙快步走了过去,站了公主的另一边。

堂中诸人自是早已避席行肃拜礼,待得大长公主落座,笑着说了声,“请起。”这才回到各自的坐席之上。不少人目光都落在大长公主的裙角,也有人看向扶着大长公主出来的面生女子,细看之下才觉得她眸深鼻挺,竟有几分胡女的格调,知道内情的立时猜到了她的身份,忍不住去看坐在次席末位上的那位库狄氏,却见她也有些意外的看着大长公主身边之人,顿时心里更多了几分把握。

此时琉璃心里当真是有几分惊异:算起来也不过一个多月不见,珊瑚倒真像是变了一个人,这副低眉顺眼的模样竟是前所未见,连脸上的棱角似乎都变得柔和了几分,只是看去反而不如以前嚣张时来得生动美艳。

大约是感受到了什么,跪坐在大长公主身后的珊瑚抬起头来,恰好对上了琉璃的目光。琉璃脸上立刻绽开一个笑容,向她点了点头,珊瑚的眉头下意识的皱了起来,却想起了什么似的迅速低下头去,顿了顿,才向琉璃的方向微微欠身。琉璃收回视线,垂下眸子,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

堂上之人哪个不是眼尖心细的?看到这一幕,不少人顿时互相交换了一个意味深长的眼神。

大长公主眉梢微挑,从容的笑道,“值此佳节,诸位小娘子拨冗莅临,令柴门蒙光、蓬荜增色,便是这满湖的莲花,原先日日对着我这老婆子,未免有些无精打采,如今却觉得多了许多争奇斗艳的敌手,竟是开得分外卖力了些。”

长孙湘立即声音清亮的回道,“大长公主此言差矣,原先这白莲分明是被您比得失了颜色,自然无精打采,如今看到我等,顿时又多了些底气!”

厅堂里顿时响起了一片欢笑,夹杂着“正是”的呼应。大长公主忍不住也摇头轻笑,“湘儿你竟也来打趣我,跟你们的花容月貌一比,我不过便是个老盘荼鬼!”

柳氏也笑嘻嘻的长跪而起,“启禀大长公主,您是打趣我等么?您这样还是老盘荼鬼,那世人也不爱嫦娥,一心一意只盼着能娶个盘荼鬼了。”

大长公主指着两个人笑骂,“你们两个小鬼头,胆子越发大了!”又摇头叹道,“人老了嘴也笨,哪里是你们的对手?还是赶紧上了芙蓉糕,堵住你们这些巧嘴才是!”

她身边的一位婢子立即领命而去,不多时,门外便飘来了琴瑟箫笛的悠扬乐声,一部乐伎在庭中演奏,两队绿衣婢女鱼贯而入,手里都捧着精致的荷叶玉盘,玉盘上是一朵朵盛开的芙蓉,待将那一朵朵芙蓉放到每人面前的案几之上,众人才发现,这些芙蓉竟然都是面点,只是颜色形状逼真无比,让人看着简直不忍下嘴。

大长公主笑道,“今年的芙蓉糕里用了些去年磨制的藕粉,请诸位品尝下可还能入口?”

琉璃心里其实有十二分的好奇,眼见周围的人啧啧赞叹过一阵后,才动手略掰下一瓣两瓣,低头掩嘴品尝了一番,她也掰了半片花瓣,做了个样子,心里暗暗叹气:幸亏出门前吃得很饱……

绿衣婢女来往穿梭,各种精美的菜肴点心一道道络绎不绝的上到各人眼前,琉璃只认得那道芝麻裹油炸粉团的名唤“巨胜奴”,还有蜜糖慢炙太例面做成的“甜雪”和驼蹄羹,另外几样却是她也叫不上名字的,又听见身边的八娘也在低声问岑娘,“这道菜有何名目?”岑娘笑着回道,“芙蓉宴上菜色原多别出心裁,我也不认得。”

一时酒水也端了上来,大长公主举起杯来,蘸甲弹酒酬宾,众人领酒,随即便是按座次逐一接酒、授酒,一轮过后,堂上的气氛逐渐松快起来,说笑声渐起。大长公主却突然“咦”了一声,看了琉璃一眼,回头便问崔氏,“你不是说,让大娘坐我身边的么?怎么把她安排到末位上了?”

崔氏忙笑道,“是大娘太过谦逊,儿怎么说也不愿坐这边。”

大长公主看向琉璃笑道,“大娘还不坐过来?坐得离我那般远,可是怕我这老婆子啰嗦了你去?”

琉璃在心里叹了口气,只能长跪欠身回道,“启禀大长公主,能闻公主教诲,琉璃自然求之不得,只是自知无德无能,却是不配坐在大长公主身边,更是不配坐在三位姊妹之上的。如今又焉能因琉璃的缘故,劳动三位姊妹?”

大长公主淡淡的笑道,“那给你单设一席便是!说来自打你上回跟守约过来,这段日子只是让阿崔代我去过你那里,送过几回东西,却再没见过你,我倒正是有话要问你。”

厅堂里早已渐渐的静了下来,不少人眼里流露出了看好戏的神情——大长公主果然并不待见这个胡女!

琉璃心里微沉,这话等于在说她不知礼数,几次接受长者所赐,却不去谢恩,而在此等场合,她可以讥讽崔玉娘,却是绝不能反驳大长公主。若要给她另开一席,则更是不妥,按礼,原只有身份最高,或是家有丧事之人才能在宴会上独坐一席的。可让她此刻坐到首位上去,则其余三人必要挪位……

见已有婢女领命而去,琉璃忙离席肃立道,“大长公主教训得是,大长公主先是几次让崔夫人送来婢女,又是十二日一早便送了芙蓉宴的帖子过来,此等厚爱,琉璃原是早该来拜谢,只是想着芙蓉宴便在眼前,大长公主或许比平日繁忙,却是不敢前来打扰,的确是琉璃太过失礼,琉璃在此向公主谢罪。”说着便要行顿首礼。

临海大长公主眼神微冷,这库狄氏还真是个豁得出去的,说的虽然谦卑,却是一点都不含糊的点出自己几次送婢子,又是十二日一早便送了帖子,等于是告诉了所有人这里面的玄机!面上只能笑道,“罢了罢了,难为你记得这般清楚,若真行这般大礼,倒像是我在兴师问罪了,不过是随口一说,你快些坐过来便是。”

去拿席子的婢女已从屏风后转了出来,快手快脚在大长公主的席边铺了一张单席,大长公主扬起头来,正要开口让琉璃过来——谅她也不敢不从!却听堂舍门口传来了一个微微嘶哑的声音,“阿嫂竟是能掐会算么?我不过刚到门口,阿嫂却已给我设席了!”

莫说大长公主,堂舍中的人都吃了一惊,转头去看,却见一个穿着白色罗衫白色长裙、头发半白,面容却说不上是苍老还是年轻的女子,不知何时已出现在门口。她面容略显枯槁,说话间神态倒是甚为闲适。大长公主脸色微变,站了起来,“云娘怎么来了?”随即目光锐利的看向门口的几个婢子,“也不早些通报一声!”

琉璃也有些发愣,却听身后的阿燕凑前一步,低声说了三个字,“荆王妃。”随即便是长长的出了一口气。

琉璃顿时明白了来人的身份:昔日的荆王妃,正是河东公裴律师唯一的嫡亲妹子裴云娘!两年多前荆王被长孙无忌所杀,她则被没入掖庭,她的两个儿子则和荆王的另外几个庶子一道无声无息的死在了流放的路上,之后裴律师求到了高宗面前,好容易得了一道赦令,才让她回了裴府,听说原来也是宗室里最貌美性烈的女子,不想如今已成了这般模样……

裴云娘呵呵一笑,“阿嫂也莫怪这些婢子,原是我不许她们通报的,阿嫂既然要罚她们,不如罚她们都来给我扫院子好了,横竖我那里冷清得很,多些人才热闹。我便是听说今日这边有热闹才过来的,不想阿嫂连我的坐席都备好了。”

临海大长公主微微吸了一口气,心里好不恼怒,裴云娘平日不是躲在河东公府她那个院子里万事不理么?怎么今日突然出现在自己的别院里?还是这样一副口吻?难道是有人跟她说了什么?她原本性如烈火,如今心智更是走火入魔般偏执,下人原是怕她怕得厉害,想来是被她喝住了……自己虽然并不怕她,却也不好当着这么多人跟她翻脸。忙笑道,“云娘快些过来坐,我原不知晓你要过来,这一席却是给裴守约的新妇子备下的。”转头便吩咐婢子,“再拿一席过来!”

裴云娘慢悠悠的往里走,笑道,“罢了罢了,还是莫拿了才是。阿嫂你糊涂了么?这专席之礼也能乱用?我这般不祥之人单坐一席也便罢了,她好好一个新妇也坐单席,知情的人知道你这是给裴守约面子,连他的新妇身份够不够都不计较了,不知情的人,还当你巴着裴守约早些死呢!”

饶是大长公主城府深沉,听到这番言语,脸色也顿时变得难看起来。她把琉璃弄到身边坐着,原是有些好酒好话要细细的“招待”她一番,横竖她是公主,也没人敢挑她的礼数,可那库狄氏刚刚说了那番话,裴云娘如今又这般一说,几乎便是当面扇了她一掌,偏偏以云娘的辈分身份性子,都不是她能轻易压制得住的!当下只能紧咬牙关,勉强挂上一个笑脸,“云娘你胡说什么?原是我一心想跟大娘多说几句话,有些考虑不周而已。”

裴云娘笑道,“阿嫂竟也有考虑不周之时,这倒是第一次听说,当真是新鲜得紧,有趣得紧!”说着,也不看大长公主阴沉下来的脸色,悠悠闲闲走到她身边的单席上坐了下来。

大长公主的指甲几乎没掐进肉里,立即转过头去令婢子们给云娘上酒水菜果,停了片刻,才转头对琉璃笑道,“都是你这孩子太过老实,早便跟你说了让你坐近些,你坐那么远作甚?倒让我一时糊涂,被云娘笑话了。”

琉璃本来看戏已经看得有些发呆:这裴云娘真是自己的及时雨,可她怎么会这般跟自己的公主嫂子说话?听到大长公主含笑的埋怨,心里一凛,忙不迭的再次告了罪。

坐在首位上的崔岑娘也站了起来,“说来这原是岑洲的不是,不知就里竟坐了大娘的位子。”又转头对琉璃笑道,“按理说,你原是我们几个的阿嫂,正该坐这里才是。”

裴八娘和另外一个裴家女儿看到这般情形,再不情愿也只能站了起来。

琉璃知道此事已是无法推脱,只能苦笑着赔了不是又道了谢,正要移席,却听对面的长孙湘哼了一声,挥手似乎在赶一只蚊蝇,皱眉道,“好好的宴席,它却处处添人麻烦,坏人心情,什么东西!”

琉璃只当没听见,却见本来安安稳稳坐在单席上的裴云娘突然抬起头来,指着长孙湘厉声道,“你说什么?指桑骂槐,当我听不出来么?这原是我阿嫂的地方,我想来便来,想走便走,你也配说我?你又算是个什么东西!”

长孙湘一愣,她说的自然是库狄氏,但裴云娘这样一说,倒像是自己刚刚骂的是她!此事如何能辩解?她生平从未被人这般指着鼻子痛骂过,顿时满脸涨得通红,眼泪在眼眶里滚来滚去,嘴唇颤抖,却一个字也说不出来。

柳氏心里暗叫一声糟糕,长孙湘不知轻重,有这般的大对头在眼前,还敢胡乱发脾气,此事只怕难以善了!忙站了起来,满脸堆笑,“夫人误会了,适才的确是有蚊蝇烦人,湘儿她才随口嚷了一句,绝不是有意冒犯夫人。”忙又拉长孙湘,“快给夫人赔罪!”

长孙湘哪里肯起来,却见裴云娘的脸色转眼间已从暴怒变成了悠然,“喔?原来骂的只是蚊蝇,这却是我的不是了!我见的人也多了,从未见过这般娇滴滴的小娘子,会为了小小蚊蝇在高堂之上大声喝骂,满口污言,因此只道是看我不顺眼,却没想到不过是没有家教而已!”

长孙湘顿时气得浑身颤抖,眼泪夺眶而出,柳氏也是又气又怒,却又是哑口无言,看着裴云娘那张就如面具般变幻的脸,还有些心寒,忙紧紧抓住了长孙湘的手,低声道,“你莫跟她计较,她不过是个狂悖之人。”

这般变故来得太过突然,临海大长公主早已有些目瞪口呆,此时才回过神来,忙转头跟裴云娘笑道,“云娘,小孩儿口没遮拦也是难免的,你就恕了她罢。”

裴云娘淡淡的道,“既然已经说清楚了,我自然不会跟这样的小娘子计较,她便如今这般装个耳聋不给我赔罪,我不也没说她什么?没家教,又年轻,坐了首席便自以为是、不知礼数原是难免的,跟这种人计较,不是白白跌了我们裴家人的面子么?”

长孙湘再也忍耐不住,推案而起,掩面转身跑了出去,柳氏忙站了起来,向大长公主匆匆行了一礼,“大长公主恕罪,湘儿她有些不舒服,先行告退了,我去看看她,回头再向公主领罪!”说着也忙忙的追了出去。

裴云娘却是“咦”了一声,又摇头叹了口气,“陪个罪会要了她们的命?一个两个都跑得那般快。真不知是哪家出来的娘子,也太无礼了些!”

大长公主双手已是气得微微发抖——长孙湘跑了事小,可她这般公然受辱,回去跟长孙太尉一说,太尉又会怎么想?自己的全部算盘难道就被这个如今已经半疯的婆子搅了个干净?

大堂上此刻早已鸦雀无声,众人早被这一连串的变故惊得大气也不敢出,有暗地里同情长孙湘的,也有知道内情更多,心中倾向于这位昔日荆王妃的,只是无论心中如何做想,此时都一个字不敢说,生怕引火烧身。只有已悄然坐上次席首位的琉璃觉得,自己似乎被天下掉下来的馅饼砸中了——有这尊大神坐镇,自己这顿宴席只用当看客便好……只是想到阿燕适才那句如释重负的“荆王妃”,心头突然有些明白了过来,想到此刻正在皇宫中的某人,不由深深的叹了口气。

接下来的一切果然风平浪静,众人按规矩又进了次酒,大长公主好容易才重新打起了精神,目光阴沉的在厅堂内扫视了一遍,目光落在琉璃和裴云娘身上时,更是冰冷,垂眸想了片刻,招手叫过一个婢女,低声吩咐了几句,再回头时,脸上已重新露出了笑容,抬头扬声道,“今日难得晴好,诸位不如随我去园子里散散?”

第123章 游园献艺 忽闻相召

白荷盛放的湖面东岸,便是临海公主别院里林泉最为幽美的所在——“品香园”,园中遍植名花异草,又以檀香为栏、沉香涂壁,端的是进门便觉馥郁袭人。园子占地也广,适才还济济一堂的淑女美婢,转眼间便散开成了星星点点的风景,多是三五成群的低语娇笑,也有依然围在大长公主身边奉承的,没有人肯往南边不远处那处碧瓦飞檐的高阁多看一眼,只是多数人却也不肯走得更远一些。

琉璃自然知道,那处鉴芳轩,便是芙蓉宴上男宾们欢聚一堂的所在,通常是由那位表字如琢的世子裴承先出面招待,其中不少男宾尚未婚配,而这边的女客一半左右云英未嫁——说到底,这芙蓉宴,也不过是规模更大的一次斗花会而已,正是美人才子们扬名长安的大好时机。

她自然无心去争奇斗艳,却也不好落单,便找了个话头与崔岑娘谈笑着一路走了过来。只觉得岑娘刚开始时还略有些小心,说了几句才放松下来,低声道,“玉娘适才失礼了,你莫往心里去。”琉璃笑着点头,“哪里的话,都是自家姊妹的随口玩笑而已。”

一边的裴八娘暗自皱了皱眉,一面与玉娘说话,一面步子便缓了下来,渐渐与前面两人拉开了距离。

琉璃和岑娘进了园子,随意逛了几处,便停留在一处清净的树荫下,只听那边的说笑之声一阵阵传来,透过花木缝隙看去,却是不少人已聚在一起,开始玩投壶、射覆、斗花草的游戏。而离大长公主不远处,那位裴云娘一个人坐在蕉叶之下,绿叶森森中白衣如雪,便是这般远远看去,似乎也在散发着一种冰冷的气息……却听崔岑娘问道,“大娘不想出去耍上一遭?”

琉璃忙坚决的摇了摇头。

崔岑娘神色似有些意外,“我原是身子不大好,禁不得这些热闹,大娘这般年轻轻的,怎么倒比我还老成上两分?”

琉璃心道,真论起来,我大概比你还要大上几岁,随口笑道,“一则我原是不擅长这些,自然以藏拙为第一,再者,便是擅长这些,以我如今在长安的名头,真去玩了也是胜无可喜,败了丢人,实在没有理由去凑这份热闹。”

岑娘被逗得笑出了声,想了想才道,“虽说人言可畏,你日后也要多出来走动走动才好,与你相熟了,自然便知道你是哪种人,便不怕那些流言纷纷了。”

琉璃忍不住叹了口气,从今日的情形来看,这高门女子里,似岑娘这般温和,或是郑冷娘和上官离落那般洒脱者,似乎并不算多数,绝大多数人看着自己的目光决计是谈不上善意的,她虽然并不在意这些,但想到日后要常常这样“走动”,却也只觉得头疼。

岑娘欲待再劝,却听见有人笑道,“大娘倒是会享福的,这地方倒是又清静又阴凉,强似在外面晒着。”

琉璃转头看见杨十六娘分花拂柳的走了过来,倒真有些愣住了,适才长孙湘和柳氏走时,她虽并没有坐在首席上,却怎么没有跟着过去?忙站了起来,笑道,“十六娘莫打趣我,不过是偷个闲而已。”

杨十六娘笑道,“说的便是你会偷闲。”又看向崔岑娘,“这位是……”

琉璃忙将崔岑娘和杨十六娘互相介绍了一遍,两下见了礼,杨十六娘便如没事人般说说笑笑起来,三个人闲话了好一阵子,却听外面轰然一声叫好,转头看时,才发现竟是又换了节目。这一次,却是大长公主正在行侑弊之礼,向赴宴的女客们送上精巧的礼物,众人则依次回礼,有些不过是双手奉上了自己亲手做出的刺绣、手书,却也有不少女子当场赋诗一篇,或是吹奏一曲,自然博得了一阵阵彩声,连远远的鉴芳轩里似乎也有响亮的掌声传来。

眼见大部分来客已接酬又送上回礼,琉璃心里暗叹一声,与岑娘、十六娘相视一笑,向外走去。

大长公主此时正接过郑冷娘送的一幅卷帛,一面笑道,“你这妮子竟是个懒的,还想听你当场作诗,怎么就拿这个打发了我?我回去之后却是要仔细看的,若是不好,定然还要叫你过去问个明白!”

周围顿时笑起了一片笑声,郑冷娘红着脸笑道,“拙作自然入不得大长公主的法眼,还请公主饶恕则个。”

大长公主还要打趣两句,突然看见琉璃走了过来,便笑道,“大娘去哪里偷闲了?给你备的只是些小玩意儿,你莫嫌弃。”说着从身边侍女手中拿过一个精致的荷包,琉璃忙双手接过,放入怀中,回身从阿燕手里拿过一幅装裱过绢卷,双手奉了过去,“是琉璃画的一副芙蓉图,就是粗陋了些。”

大长公主接过一笑,“早便听说你能画得一幅好画,我自会好好查看一番,不能教你们糊弄了我去!”又和岑娘、十六娘互赠了礼品,各自说笑了一两句便罢。

眼见再无人上前,有侍女上前一步,轻轻回禀了一声,大长公主笑道,“倒是没有落下谁罢?我也乏了,大家便在此松散罢!恕老婆子精力不济,先回去歇息片刻。”转头又对崔夫人道,“你好生招待着各位贵客,有一点怠慢,我定然不依!”

众人忙行礼恭送,大长公主站了起来,又扬声道,“云娘,你也乏了罢,咱们都老大不小了,该歇便得歇着,这园子却该留给小娘子们才是!”

裴云娘慢慢的站了起来,点了点头,“阿嫂说的是!”又转头看了众人一眼,淡淡的道,“这院子草深,说不定会有蛇虫鼠蚁,诸位小娘子还是当心些!”目光却有意无意的在琉璃脸上一转。

众人中胆小的顿时忍不住一声低呼,忙不迭的走到了青石板路面上,大长公主也愣了愣,皱眉道,“云娘惯会吓人,我这院子哪里能有这些东西?”摇头叹了口气,转身向南面的小路上走去。

她身边的侍女们也是见机的,不待她吩咐,四五个人都走到了裴云娘身边,拥簇着她和她带的两个婢子,跟在了大长公主身后,一干人的身影片刻间便消失在花木深处。

有人忍不住低声叹道,“还好走了,不然她坐在那里,我看着都有些生惧……”又有人问,“这院子里当真有蛇?”

崔氏忙笑道,“诸位放心,这品芳园里香料最多,原是能避蛇虫的,绝不会有这些玩意,便是蚊蝇都比别处少些!”又吩咐侍女,“还不快把投壶、杯盘、双陆这些再多拿些来?还有斗花的彩头!”

大长公主这一走,自然有人暗暗失了几分精神,但更多的人却更觉松泛自在,没过片刻,便各自呼朋引伴的玩耍在了一处。又有婢女陆续拿着诗签从鉴芳阁里出来,交到崔氏手中,崔氏便笑着大声念了出来,自是喝彩者有之,打趣者有之,也有觉得写得好,便拿在手里默默记诵。

琉璃却分不出来好坏来,只听得有骆宾王的一首,崔氏一念,岑娘便点头赞好,待她要到手里,琉璃凑过去一看,才读明白原是首称颂美人的艳诗:“美女出东邻,容与上天津。整衣香满路,移步袜生尘。水下看妆影,眉头画月新。寄言曹子建,个是洛川神。”写的是水边香喷喷的美女,倒也应景。再看别的,只觉得大同小异。

岑娘似乎是爱诗的,与杨十六娘便一篇篇的品读了下去,琉璃不由有些无聊起来,却也不好走开,手里拿着张诗签做了个样子,回头看见阿燕也在与岑娘的两个婢女在说说笑笑,暗自点了点头。

眼见崔氏又念了一首诗,却有婢女走过去低声回报了一句,崔氏笑着点点头,转身便向鉴芳轩去了。琉璃心里不由有些纳闷,好半晌,崔氏并未回转,倒是一位身着青衣的侍女从小径上快步走了进来,竟是一直走到了琉璃面前,屈膝行了一礼,“大娘,公主适才看了你的画,直道着实是好,只是不知那颜色是如何调出来的,请你过去分解分解!”

琉璃心里不由一凛:此事她并无拒绝的道理,就算装着扭了脚,只怕檐子立刻便会过来……只能迎上几步,面上诧异道,“大长公主看的果真是我的画?”

侍女笑道,“自然是,今日的客人中,似乎也只有大娘送的是芙蓉图。”

琉璃脸上诧异之色更浓。“我画的似乎是水墨荷花,哪里需要调颜色?”

那侍女顿时一呆,想了想道,“只怕是婢子记错了也未可知,公主或许是道你的画墨色变化奇特,因此要问一问大娘。”

琉璃苦笑道,“不过是与我裙上这幅图差不多,哪有什么奇特的……”

那侍女笑道,“有何奇异之处,却也不是婢子能知晓的,只晓得大长公主要见大娘,正是要听大娘分解。”

琉璃沉吟片刻,眼角扫到不少人已经向这边看了过去,还有交头接耳议论的,这才点了点头,“琉璃谨遵大长公主吩咐。你稍待片刻,我去还了这诗签便随你去。”回头目光向后一转,却见阿燕不知何时已消失得踪影不见,不由一呆,心思急转,走到岑娘和十六娘面前,一面把纸签递给岑娘,一面皱眉低声道,“你们可看见我那婢子了?”又抬头看了两眼,叹道,“我这一去,只怕还要磨墨作画,用顺手的东西却是她拿着的……”

岑娘和十六娘都有些愕然,往周围看了一眼,摇了摇头。岑娘的一个婢子却走上一步笑道,“阿燕姊姊适才有些……内急,包袱是让婢子帮着拿的。”只见琉璃的包袱果然在她手里,岑娘沉吟片刻,低声笑道,“不如你便带着翠竹过去?她也是在书房伺候过笔墨的。”

琉璃又张望了一眼,叹了口气,“多谢岑娘。”说着微微屈了屈膝,转身便走,那名叫翠竹的婢女便抱了包袱跟在了她的身后。

青衣侍女并不知琉璃在嘀咕什么,在一边早已等得有些急了,正想上去催一催,见她一个人走了过来,倒是松了口气,忙道,“大娘这边请。”

琉璃笑着点点头,跟这名侍女从青石小径一路往南而去,绕过鉴芳阁,又走了一盏茶的功夫,才到了一处小小的院落,侍女转身笑道,“大娘,公主便在堂上等着您。”

第124章 落墨成蝶 如此巧遇

眼见侍女进去报了信,出来时便笑着打起了帘子:“大娘请进!”

琉璃看着那摇曳的纱帘,微微皱眉,提声道,“大长公主,琉璃求见!”

“进来吧!”大长公主的声音出人意料的响了起来。琉璃一怔,定了定神,迈步走了进去。却见大长公主倚着凭几散坐在席上,面前的案几上堆着一些字画帛卷,身边低头陪笑伺候的,竟是崔氏。

看见琉璃进来,大长公主淡淡的一笑,“我第一个看的便是你的画儿,果真有趣得紧,虽是水墨,却仿佛有颜色,却不知你是怎么画的?”

琉璃心头并不觉得放松,反而越发疑惑起来,面上只能笑道,“也没什么,便是作画之时多注意水墨枯润浓淡之别而已。”

大长公主笑道,“百闻不如一见,不知你能否画一朵给我看看?”说着一指堂屋的东边,“那里笔墨纸砚都给你准备好了。”

琉璃看了一眼,只见那边设着一张高条案几,上面纸张笔墨已摆得整整齐齐,知道推脱不得,只好点头应了个是,转头便对翠竹道,“你来帮我磨墨。”

大长公主也不理论,又指了两个婢女去铺纸。琉璃站在案几前,提笔凝神片刻,才蘸墨落笔。她画的水墨荷花,其实是偏于元代工笔水墨花鸟的路子,精致而古雅,认真画起来却是要花些功夫的,此时却不能求工细,只是提笔迅速勾勒晕染,不过片刻,一朵荷花便已跃然纸上。

大长公主早已踱到琉璃身边,把那张宣州纸拿在手里,点头道,“原来如此,你再画一朵可好。”琉璃只得又画了一朵,大长公主这才满意,笑道,“真是好笔力!”

崔氏却突然道,“哎呀,大娘的裙子上怎么染上墨汁了?”

琉璃低头一看,果然不知何时裙子靠近铺纸的两个婢女一侧,竟染上了一片斑斑点点的墨迹,听到崔氏又一叠声叫人,“快去取一条新的单丝碧罗裙过来!”她忙道,“不必麻烦了!”

崔氏笑道,“一条裙子而已,大娘客气什么?这条我着人洗干净了,再给你送去就是。”大长公主也道,“正是,原是我让你画荷花才染的裙子,一条碧罗裙,却也不值得什么。”

琉璃微微一笑,伸手将外面这条碧色重绢荷叶裙解了下来,铺在案几之上,不假思索提笔便勾,片刻之后,那片墨迹便变成一群大大小小的蝴蝶。这落墨勾蝶,原是她最喜欢的笔墨游戏,蝴蝶大小不同,却笔触粗细相衬,一只只看去只觉得翩翩待飞、生动之极。待墨迹干透,将裙子又系在了素纱衬裙的外面。她的这条裙子原本左下角便有数枝水墨荷花,如今右侧多了一片蝴蝶,更添了几分别致。

大长公主与崔氏相视一眼,崔氏点头笑道,“原来这裙子上的荷花也是画的!若是我拿碧罗裙换了大娘这裙子,倒像是成心贪了大娘的好东西去。”

琉璃笑道,“阿崔若是喜欢,我帮你画个十条八条也使得,只是今日既是芙蓉宴,总得应个景,我这通身上下,也就是这裙子与芙蓉还有些许关系,如今却是不好换下。”

大长公主笑着摆摆手,“阿崔你便是个小心眼的,想偏大娘的好东西,却不直说,也罢,你快去招待客人,我还有几句话要问大娘。”

崔氏向琉璃道了个失陪,笑着退出门去。大长公主便道,“今日去中堂前,我倒是见过雨奴了,不到一个月,怎么瘦成了那般模样?”

琉璃恭谨的笑道,“启禀大长公主,雨奴和雪奴都是守约亲自安排的,就怕亏待了她们。如今她们住的是府里除上房外最好的院子,每个人都拨了两个婢子伺候,比我也只少了一个人,吃穿用度一概都是只比我低一等,平日里除了跟我出门再不用做旁的事情。说起来,雪奴倒是更丰润了,雨奴的事阿崔也知晓的,却是半月前病过一场,如今虽然已经大好了,大约形容上还有些痕迹。”

大长公主淡然道,“既然病了,你那些天又何必带着她到处访客?这下人虽然不值什么,到底好好养着才能用得长久,再说,让人见了你这般使唤下人,岂不也有损裴家的名声?”

琉璃微笑着点头,“琉璃受教了。”

大长公主微微有些意外,想了想又道,“你也知道守约子嗣艰难,你要多想着替他开枝散叶才是,我给你挑的人原是妥当的,身契也给你了,你难不成还有什么不放心的?听说这些日子守约竟是一指头也未碰过——这女子若是太妒了,也不是什么好事!”说着语气已经渐渐严厉。

琉璃笑得更谦和,“大长公主教训得是,琉璃回去便好好劝劝守约。”这时候说句软话又不会掉肉,她傻了才顶嘴呢!

大长公主原是准备了长篇大论的,顿时一句都说不下去了,不由眼神微冷,笑容却依旧和煦,又和琉璃东拉西扯了一大篇,琉璃一概是个“好”字,只是觉得脸颊笑得渐渐有些发酸。好容易大长公主才瞟了外面一眼,“你倒是个乖巧的,我也放心了,今日便不多留你,你先去吧。”突然又笑道,“说来你们姊妹也多日未见了,倒该让她来送送你——珊瑚!”

珊瑚应声从里屋快步走出,走到了琉璃身边,微微屈膝行了一礼,“姊姊”,上来扶住了琉璃的一只胳膊。琉璃只能笑了笑,借着向公主告了退,不着痕迹的离她远了一步。

从小院里出来,沿着曲曲折折的青石小径就是往品芳园去的路。珊瑚走上一步,却是亲亲热热的挽起了琉璃胳膊,笑道,“许久不见姊姊,珊瑚心里着实挂念德很。”琉璃差点没哆嗦一下,好容易忍耐住了,却见珊瑚的两个侍女一个含笑在前面引路,另一个则跟在了翠竹身后,琉璃依稀认得正是珊瑚“舅舅”所送的那两个,不由瞟了珊瑚一眼笑道,“你的婢女果然得用,对这府里的路径比你竟还要熟一些。”

珊瑚眉毛微微一动,脸上却立刻露出了更欢快的笑容,“姊姊说笑了。”

琉璃看着她眼里并非强做出来的笑意,心头微凛,想拉开她的手,珊瑚的整个人却似乎牢牢的粘在了她的胳膊上。

琉璃不由皱起了眉头,左右看了两眼,只见这条小径一边是枝叶繁茂的桃林,此时只有绿叶掩映,另一边则是青石砌就的五六尺宽的水道,流水清浅,水声清越。正想寻个脱身之策,前面的转弯处却突然传来一声男子的含糊嘟囔,“到底是在何处?”

琉璃一惊,只觉得这声音似乎有几分耳熟,蓦地收住了脚步,却听有女子的声音笑道,“我家娘子就在前面,她不过有一言相询,定然不会耽误郎君时辰!”

那男声越发含糊,“我怎么觉得转来绕去,已出来半日了?”脚步声中,一个黄衣婢女领着一个步履不稳的青衫男子已转过弯来,赫然正是裴炎!只是原本白净的面孔上满是红潮,一贯端凝的眉目间也只剩下一片恍惚。

琉璃看着这张明显已经有些神智不清的脸,心头顿时一片雪亮。

那位婢子看见琉璃,眼睛也是一亮,回头对裴炎笑道,“郎君请看,我家娘子就在那里!”说着便要把他往前面拉,裴炎下意识甩开了她的手,眯了眯眼睛,似乎认出了琉璃,点了点头,脚下踉跄的走了过来,“是你要找我?你为何要找我?你有何事要问我?”

珊瑚眉目已全然舒展开来,侧头对琉璃笑道,“姊姊果真能干,来夫君的长辈家做客,居然还私下约了旧情人相见!”说着拉着琉璃胳膊的手指紧紧的扣在了一起,眼里光芒闪动。

琉璃脸上也露出了一丝微笑,“珊瑚,得罪了。”

珊瑚顿时一愣,突然间脚面上一阵剧痛传来,忍不住惨叫一声,踉跄着退了好几步,一屁股坐在了地上。

琉璃低头看了看脚上这双雀头履,这鞋正是硬木为底,她好容易才穿上一回,没想到却是派上了这种用场!她转过头去,对早已目瞪口呆的翠竹喝道,“你还愣着做什么,快去拦住裴二郎!这是有人要害他!”

翠竹一个激灵醒了过来,把手上的包袱往琉璃怀里一塞,冲上去便拦在了裴炎面前,“郎君!快些回去!”

珊瑚雪雪呼疼,一时起不来身,她的两个婢女脸色微变,一前一后便往琉璃身边奔了过来。琉璃并不迟疑,提起裙子,一步冲到路边,跳下了不过一尺多高的清流,几步便趟了过去,手脚并用爬上了另一边的石岸上。

一时这边的几个人全都呆住了,怎么也想不到她居然不往路边桃林里跑,却做出了这种匪夷所思的举动,又是跳水,又是爬岸,粗鲁狼狈,不可名状。却见琉璃双手攀住那边岸上的一根树枝,不要命般往下用力一拽,掰断握在手里,回过头来冷笑道,“你们谁不怕被我抽花了脸,不妨过来试试!”

裴炎揉了揉眼睛,呵呵的笑了起来,点头道,“好,我过去!”

翠竹不由魂飞魄散,死死拽住了裴炎的胳膊,“郎君,不能去!”

裴炎有些不耐烦,用力去拉翠竹的手,好容易拉开了手,将她推到一边,刚往前走一步,翠竹扑上去又死死抱住了他的脚。纠缠之间,转眼间翠竹的衣服头发都已散乱,比起水道另一边裙子湿了半截的琉璃更是狼狈不堪。

珊瑚的两个婢女相视一眼,点了点头,各自都突然尖声惊叫不绝,扶起珊瑚便往品香园跑了过去。几乎只是转眼之间,就听一片脚步声乱响,有人高声叫道,“子隆,子隆!”却见七八个年轻男子气喘吁吁的跑了过来,当头一个,正是那位裴如琢。

第125章 天衣无缝 自寻死路

裴如琢站在青石路上,几乎有些不敢相信自己眼睛:一贯衣冠整洁、举止端严的裴炎衣袍凌乱,满面红潮,和一个婢女打扮的年轻女子纠缠在一起,裴炎似乎是极力想挣脱那婢女,婢女却半跪在地上,死死的抱着裴炎的腰,衣服头发乱得不像样子,却依然在大声道,“郎君,你不能过去!”

不能过去?裴如琢顺着裴炎挣扎的方向一看,却见一个粉衫碧裙的年轻女子站在水道的另一边,看见自己一行人,露出松了口气的表情。

裴如琢无暇细看,忙走上两步,对婢女低头喝道,“还不放手!”那婢女看见有人过来,忙放了手,裴如琢又上前一把拉住了裴炎,忍不住笑道,“子隆,你怎么会在这里?你这酒疯也撒得太远了些!还好我来得快,不然笑话便闹大了,你待会儿回去还不被嫂夫人家法伺候!”

裴炎怔怔的看着裴如琢,“如琢?”适才这顿纠缠,他额角已经见汗,心里燥热却也略退,目光茫然的想了一会儿,却有些想不起自己为何会在这里,随口重复道,“你怎么会在这里?”

裴如琢摇头失笑,“我怎么会在这里?还不是你今日太过无用,最后一道酒下去便喝醉了!我让人把你送到客房歇息,你却跑得踪影不见,我只好让人到处找你,免得你走错地方沿着小道进了后院,没想到有人见你果真选了这条路,你喝多之后眼光如此奇准,我不赶过来找你还能如何?”他张了张嘴,到底没有说出,适才还看见两个婢女扶着他新娶的那位小妾鬼喊鬼叫着向另一条路上跑了过去,他还当裴炎干出了什么不体面的事情,才狂奔了过来,好在不过是与婢女纠缠而已。

见裴炎瞪大了眼睛,却似乎完全没有听懂自己的话,裴如琢忙挥手让两个小厮上前扶住了他,回身便跟与自己一道过来的程务挺笑道,“你快把二郎弄走,他这样子让人见了只怕会被打贼打!”转头又看到适才跟裴炎纠缠的那婢女正在慌慌忙忙的挽头发拢衣服,看打扮似乎并不是自家婢女,想来应当是水道边那位娘子的下人,此时倒也懒得细问,只能喝道,“还不带上你家娘子快走!”

那婢女神色惶然,应了一声,刚刚站起来,裴如琢只听身后又是一阵凌乱急促的脚步声传来。他吃了一惊,回身看时,只见十几个女子一股风般的从小径上冲了过来,有人高叫,“哪里有登徒子?”突然看见裴炎,一个婢女便叫道,“便是他,他适才正、正在行无耻之事!”

裴如琢一怔,认得似乎是自家小妾身边的婢女,这话却说得太过难听,不由怒道,“满嘴胡言的贱婢,还不给我滚!”

那个婢女一惊,脸色顿时白了,忙道,“世子明鉴,婢子并无胡说。”

带头过来的女子似乎认得裴如琢,忙道,“世子,此人是谁?为何会出现在内院?”

裴如琢看了一眼,依稀认得是自家某房的亲眷,最是好管闲事的一位妇人,看到她身后有两三位女子明显也不是下人,又有人闻声陆续走了过来,不由有些头疼起来,皱眉道,“这是我的一位兄长,今日不过是喝多了些,走错了路,撞上了一位奴婢,打骂了几句而已,我家这位婢女大约看错了,一场误会而已,大家散了吧!”

那位婢女却突然尖声道,“不是和奴婢,是……”裴如琢扭头想瞪她,却见她捂住了嘴,直勾勾的看着水道另一边,那妇人顺着她的目光一看,脱口道,“库狄大娘,她怎么也在这里?”

一时众人的目光都看了过去,连裴如琢都大吃了一惊,转头去看,这才注意到那位女子雪白的肌肤和淡褐色的眼睛,可不正是那个牙尖嘴利的胡女?裴如琢心头不由一动:难道适才他是认出这胡女了,才要过去的?那胡女便吓得跑到了水道对岸?她的婢女又死死的拦着了他?

却听那婢女自言自语般道,“适才,便是他们两个……”裴如琢不由大惊——难道适才子隆是对这胡女做了什么?转头忙看了一眼,却见那库狄氏裙子下摆虽然湿了半截,显然是涉水所致,但衣裳头发都还十分齐整,神态也十分镇定,不由松了口气,刚想说什么,又有人高声叫道,“世子,世子!找到了!”

他只觉得头都大,厉声道,“什么事!”

只见自己府里的两个婢女分开人群,挤了过来,头前一个拿着一张纸,急冲冲的跑了过来,大声道,“我问清楚了,适才是有人给裴二郎送了这个过来,他见了之后才跟着那个婢子走了。那院里看见过送信人的婢子,奴婢也带来了……”似乎突然看见了裴炎,愣在了那里,“世子找到二郎了?”

她手里的纸举得高高的,不少人都看了个清楚,上面是一朵水墨荷花,近些的还能看清旁边有四个端正秀丽的小楷“请君一晤”——这却显然是有女子相邀私会了!后面那个婢子也突然惊叫了一声,指着站在一边的翠竹道,“世子,是她!便是她送来的这芙蓉图!”

适才还议论纷纷的人群瞬间便静了下来,人人都有些不敢置信,却都也有些激动莫名。这婢子自然是那库狄氏的下人,她好大的胆子,居然在公主别院和男子私会,却又被人当场撞破,连身边送信的婢子都被抓了个正着。寂静中又有人低声道,“你看她裙子上也有芙蓉图!”

裴如琢顿时变了脸色,看着裙裾上依然有一两朵水墨荷花清晰可辨的那位胡女,又看看身边这个衣衫不整、浑身发抖、一句话也说不出的婢子,心里更是再无一丝怀疑:子隆平日虽然端严自持,但今日偏偏喝成了这样,他对这胡女又是动过心的,若真是酒醉之下把持不住做了什么……这胡女也太过下作了些,新婚才几日就做出这种丑事来?

他不由回头看了程务挺一眼,只见他紧紧的扶着裴炎,也是脸色发白,正恶狠狠的瞪向那位库狄氏,知道他与裴炎最是交好,心里所想自然与自己一般无二。只是再看那库狄氏,此时脸上却是一丝惶然羞愧也没有,只是静静的看着众人,嘴角似乎还带着一丝嘲讽的微笑,顿时又是一愣。

却听身边的翠竹突然尖叫道,“你胡说,我没送,我也不是……”那位库狄氏却突然喝道,“翠竹,住嘴!你是想得罪他们么?”

这话是什么意思?众人有些面面相觑。寂静中,在道路的另一头,也传来人声和脚步声,裴如琢抬头一看,却是自己的夫人崔氏,带着裴炎的夫人、妹子和另外两三个叫不出名字的女子快步走了过来,一眼看见自己也是一愣,转头看见了库狄氏又松了口气,笑道,“大娘怎么跑那边去了?叫我这一顿好找,还特意去问了大长公主,大长公主说我一走你便告辞了,这都快半个时辰,我还怕你迷了路,带了人到处找你,谁想到你会跑到那边去?怎么把裙子湿成了这样!还不快过来跟我换了去!”

裴如琢越听越是心惊,简直想让妻子住嘴,却无法在众人前开口。崔氏这才看见裴炎,惊讶的叫了一声,“子隆?”又对裴如琢道,“你不是到处在找他么,怎么把他带到了这里?”

裴八娘早已看出兄长有些不对劲,不及多想快步走了过来,“阿兄,你怎么喝成了这样?阿嫂说且好归家了,只是找不到你,你……”突然想到,阿嫂要找的还有一个库狄大娘,心头不由一跳,回头看见那位库狄氏神情淡然的看着这边,再看四周之人,无不是表情古怪,一颗心不由砰砰乱跳起来,忙道,“阿兄,你为何不说话?又为何会在这里?”

裴炎满脸痛苦的揉了揉了额头,脑中越发混乱起来,低声道,“有人带我过来,说是有话问我,走了半日……然后便闹哄哄出来这些人。”

裴八娘脸色顿时大变,忙回头看自己的嫂子,却见崔岑娘的脸上一片淡漠,目光从在场之人脸上缓缓扫过,紧闭双唇,一言不发。

崔氏斜睨了她一眼,笑道,“这下好了,你要找的人都找到了。”说着又从袖子里拿了一张纸卷出来,展开向琉璃招了招,“你看你把什么东西落在大长公主那里了?”

裴如琢看得清楚,正是另一张水墨荷花,和适才那张简直是一模一样,只听身后也是哗然一声,一颗心不由狠狠的沉了下去。还未想好该如何开口,一位婢女从他身后一路跑了过来,看见崔氏便叫道,“世子,夫人,库狄二娘有些不好了!”

崔氏忙道,“怎么了?”

婢女道,“她如今哭得死去活来的,您让我去问她到底出了什么事,她不肯说,奴婢追问了两句,她……她,便说不想活了!”

裴如琢心头几乎已是一片麻木,心头明白,自然是那位珊瑚无意中撞见了姊姊和子隆的事情,吓得跑了,如今又是羞耻又是害怕,才会如此——毕竟那是她的亲姊姊,做出这样的丑事,于她而言也是一份羞辱!

崔氏不由皱起了眉头,突然恍然大悟般抬起头来,扬声笑道,“差点忘了,大长公主吩咐今日来的客人,都有香花一盆赠送,大家快些回去,园中的花草看中哪株便告诉园中的奴婢们一声,改日我会亲自送到府上。”

裴如琢微微松了口气,妻子这是要先支开众人,回头再逐一去说服她们不把今日之事往外传,虽然没有流言蜚语传出已是不大可能,但总比这样闹下去好……耳听这些人各自应了,正要离开,却听崔岑娘突然厉声道,“且慢!”

裴如琢不由一呆,只见这位印象中一直病弱的女子此刻脸若寒霜,目光更是锐利得几乎带有杀气,走到水道边上,一字字对那位库狄氏道,“大娘,适才这边到底出了何事?”

裴如琢心里暗暗叫苦,只见妻子也忙走过去拉岑娘的衣襟,却被她回头冷冷的扫了一眼,呆在了那里。

琉璃叹了口气,声音里满是无奈,“我也一直在纳闷,适才我去大长公主那里回禀完如何画这水墨荷花,大长公主便让我那庶妹送我出来,庶妹带着我在园子里转了转,走到这里时,却看见二郎似乎是喝得多了,一个人晃晃悠悠的,还要往水里跳,翠竹便上去拦他,被二郎打骂了几下,我那庶妹居然吓得哭着跑了,我一时也有些害怕,慌不择路便涉水走到这边,之后便是世子和诸位先后过来,说的有些话我却是听不懂的。”

裴如琢暗暗摇头,这话单独听也就罢了,倒是把谁都摘得很干净,可是对照着适才前后的事情细想却也太错漏百出了些!子隆就算打骂了婢女,何至于把她们姐妹一个吓得哭着跑掉,一个吓得跳了水?这水墨荷花又怎么会自己到了子隆的客房里去?

却见崔岑娘点了点头,“多谢大娘实言相告。”回头又淡淡的道,“世子,烦扰您让人把那位库狄二娘叫过来,她若不肯来,便烦扰大家跟我一道过去做个见证,今日之事,分明是有人要陷害我家二郎,我若不查出真相来决不罢休!”

裴如琢心头不由更是焦急,想跟这位阿嫂使个眼色,却见她目光犹如冰雪,一句“日后再说”,顿时被冻在了嗓子眼里。

待到哭得早已声嘶泪竭的珊瑚被两个婢子扶了过来时,裴如琢几乎已经无力再开口说一句话,就听崔岑娘冷冷道,“二娘,适才你可是在此处见到了我家夫君?”

珊瑚低着头点了一点,岑娘便接着道,“你到底看到了什么,会吓得要寻死?”

珊瑚拼命摇头,却不肯说话,岑娘冷笑道,“你不说我也知道,你不过是嫉恨你家长姊,看到我家夫君醉酒迷路到此,便故意哭叫着往人多处跑,好把人引过来,往我夫君与你姊姊身上泼污水,你好歹毒的心!”

珊瑚吓了一跳,忙道,“谁泼脏水了?分明是他们,他们……衣衫不整的,我才唬到了……”

裴如琢忍不住立刻去看裴炎,见他的衣衫还很是有些散乱,顿时心中大悔。却听水道另一边的琉璃突然笑了出来,“妹子,你的意思是说,我和裴家二郎在这人来人往的路上就衣衫不整了?”

珊瑚一愣,才道,“自然不是,你们是在那边林子里,我和婢女们便是在林内躲藏玩耍,才无意中……”

琉璃立刻道,“你们一看清是我,便吓得赶紧跑了?而且三个人都一边跑,一边还那般大声哭叫?”

珊瑚“嗯”了一声,扭过头去。

裴如琢呆了呆,突然觉得事情隐隐有些不对,琉璃已转向他笑着问道,“世子,从你看到她们哭叫着跑了,到赶到这边,花了多长时间?”

裴如琢猛然醒悟过来,脱口道,“也就是两三个呼吸的时间!”

琉璃笑了笑,“世子,你来时,我已是这般站在这里,试想两三个呼吸内,可是足够我从那林子深处跑出来,涉水到这边,又把衣服头发整理得一丝不乱?”

裴如琢在她开口前便已明白过来,不由又羞又怒,转头看向珊瑚,“贱人!你到底想做什么?”

裴如琢身后的众人顿时也议论开来——莫说裴如琢赶过来只用了两三个呼吸的时间,后面那十几个女子从听到哭叫到跑来时不过比他略晚了一点,便是以她们过来的时间计算,也不可能让琉璃做完这些事情!想到库狄氏被庶母、庶妹虐待的传言,想到宴席上她们姊妹间古怪的情形,许多人心里已然有些明白过来。

珊瑚呆呆的站在那里,一句话也说不出,她身边的一个婢子忙道,“娘子你糊涂了么?咱们分明先是吓得跑了出来,不知如何是好,突然看见他们已经从林子里追了出来,您的姊姊还吓唬你不许说出去,你才哭起来跑走的!”

珊瑚忙点头道,“正是,我原是被吓糊涂了才记错的。”

崔氏眉头紧皱,突然看见裴如琢身后的婢女手里还拿着那张写了几个字的水墨荷花图,忙快步走了过去,一把夺在手里,随即不动声色的站了裴如琢的身边。裴如琢回头看到这一幕,心头顿时又狐疑起来:这水墨荷花定然是出自库狄氏之手,她约子隆相见是无可怀疑了,难不成真是自己这位妾室记错了……

琉璃看着崔氏,脸色变得淡漠起来,转头看向珊瑚,“好,便算是你记错了,不知你可还记得,这婢子当时在何处?”说着便指向了翠竹。

珊瑚呆了呆,认得翠竹的确是适才跟着琉璃的婢女,却不知她为何要问这个,想了想才道,“她自然是站在路边帮你们……把风。”

琉璃叹了口气,转头看向翠竹,“翠竹,既然我家妹子非要认定如此,也只能烦你将今日之事从头到尾向世子和各位娘子细细的说上一遍,我与裴家二郎的清白便全靠你了。”

翠竹此时已略微整理好了衣襟头发,上前一步向岑娘跪了下来,裴八娘这才看见她,不由惊呼一声,却被崔岑娘一把拉住了手,用力捏了一下。

自从那个婢子指着她说是她送了约见裴炎的信时,翠竹便已是气得发抖,被琉璃喝住时才想到真要说出实情的确会得罪公主一干人等,可偏偏琉璃要替他们遮掩看来都已遮掩不住……此刻,或者自己得罪公主,或者阿郎名声尽毁,自己背主,照样死无葬身之地。她心中已有决断,声音刚开始时不免依然有些颤抖,说到后来却越说却越是大声清晰顺畅,把从跟着琉璃到大长公主处到回来此处的事情,从头到尾详详细细的说了一遍。

众人越听越觉匪夷所思,她话音刚落,珊瑚已叫道,“这婢子是我姊姊的心腹,她的话如何信的?”

崔氏也皱起了眉头,“你这婢子好生糊涂,你要护着你家娘子也就罢了,何必编这谎话,大长公主分明说你们早出来了,你却说是直接过来的,难不成你的意思是大长公主也污蔑你家娘子?”

崔岑娘抬起头,向崔氏淡淡的一笑,“大长公主是否说了这话我却不知,我只知道,这翠竹是我崔家的家生奴婢,跟了我已有十五年,我本家和都尉府上无人不识,适才不过大长公主有召唤时,恰好大娘的婢子不在,我才让翠竹跟了大娘去伺候笔墨的,到如今也不过一个时辰,却不知她为何要如此护着库狄大娘?夫人明理,不如替我找几个理由出来?”

此言一出,珊瑚双脚发软,一下便坐到了地上,便是崔氏,脸上也顿时变得惨白一片。

众人面面相觑,只觉得生平所经历,再无比这更峰回路转得更惊心动魄的,但对事情的真相已再无怀疑——这库狄氏便是再下作,也绝不可能带着裴家刚刚借给她用的婢子去勾搭她家的郎君,不少人心里顿时想起了大长公主送给这库狄氏的绝色婢子,在芙蓉宴上若有若无的刁难,心头已是恍然。唯一觉得难以置信者,却是这手段也太过无耻毒辣了些,若不是这库狄氏恰好借了崔娘子的奴婢,下场必然凄惨无比,便是裴家二郎也是名声与前程全毁……

崔氏心头已是一片死灰,大长公主和她千算万算,这计划几乎已是天衣无缝,便是库狄氏没有让她们拿到裙子作为物证,便是她跑到了水道那一边去,没让珊瑚和婢女们弄乱弄破她的头发衣衫,到底也并无大碍,却偏偏没有算到这库狄氏会有这一招!

珊瑚突然尖叫了一声,“你胡说,你分明便是胡说!”

崔岑娘冷笑了一声,“我出来走动得少,贵府之人不认得我的婢子并不奇怪,可今日芙蓉宴上还有好几位我的至交好友却是认得她的,她们又不知这边发生之事,请诸位随我去问问这几位娘子,便知我崔岑洲是不是胡说!”

说着迈步就走,崔氏忙拦住她,陪笑道,“岑娘,此事是我失察,还是莫要闹大了,须知对裴氏家族名声到底不好。”

崔岑娘看着她嫣然一笑,“妹妹也知道裴氏家族的名声要紧?难道我家二郎就不是裴氏子弟,难道大娘就不是裴氏之妇,此事若不教人分辨明白,有半句闲话泄露出去,教那些无耻小人钻了空子,我裴氏家族的名声才真真是一丝儿都不剩下了!为了家族名声着想,请恕岑洲不能从命!”

琉璃忙道,“岑娘,等我一等。”说着“扑通”一声又跳到了水中,几步走了过来,一直跟在岑娘身边的阿燕忙走上前去,将她拉上岸来。主仆俩相视一眼,嘴角都露出了微笑。

琉璃的裙子上,清水混合着墨迹滴滴答答的流了下来,形容当真算不上优雅,只是众人看她的眼光却已颇为不同,既有同情她被如此算计,也有感叹她的运道不错,想到适才她还一心想帮这府里的人掩饰,心中更是有几分佩服——可公主府的这些人偏偏要自寻死路,这又怨得了谁?

崔氏看见琉璃走了过来,再也顾不得什么,忙拉住了她,“大娘,你快劝劝岑娘。”一咬牙又附在琉璃耳边道,“日后那洛阳的庄园店铺,便全由你做主,那些掌柜的身契,回头我全部给你!”

琉璃眨眨眼睛看着她,诧异的大声道,“夫人你糊涂了么?今日之事,关系裴氏名声,跟我家在洛阳的田庄店铺那些黄白之物有何关系?”困惑的摇了摇头,又叹了口气,跟在岑娘身后,头也不回的走了。

这话落入众人耳中,大家不由相顾愕然,一面跟在岑娘一干人等身后,一面又忍不住回头去看崔氏,只见她面如死灰、呆若木鸡的站在那里,就如一尊泥像一般。

而在她的身边,世子裴如琢也呆呆的站着,看见程务挺转身扶着裴炎便走了,连眼角都没有再扫自己一下,心里的羞愤简直难以言喻。一眼看见瘫坐在地上的珊瑚,上前便是一脚狠狠的踹了过去。

第126章 替罪之羊 逃之夭夭

小小的堂屋里,所有的人都屏息静气,深深的低着头,唯恐自己发出任何一点声音,或是引来一丝注意。因此,屋里突然爆发出来的那一阵笑声,便显得分外响亮、分外渗人。

好容易止住了笑,临海大长公主抹了抹眼角的泪水,笑着看向面前的侍女,“后来又如何?”

侍女的双腿早已一阵阵的发软,却知道此刻含糊不得,只能咬着牙道,“后来世子大怒,踢了库狄娘子一脚,用力有些大,库狄娘子当场便昏过去了……”

大长公主眉毛腾的立了起来,厉声道,“谁问你这个,那种只会坏事的贱人便是踢死又有甚要紧,我是问你崔岑娘和另外那一个库—狄—氏!”说到最后三个字,声音已经全然是从牙根处挤了出来。

侍女见她发怒,心头倒是略松了口气,忙道,“库狄氏跟着崔娘子回了品芳园,崔娘子带人找了和她交好的几个娘子,只让她们认了翠竹,倒也……没说别的。婢子过来时,库狄氏才去换了裙子,却和原来那条一般无二。”

大长公主“哈”的一声又笑了起来,“真是伶俐人!这个什么都不说,让人去问去打听,那个居然还带了一样的裙子来赴宴,样样都防备得好生齐整!”

她慢慢站了起来,脸色渐渐由红转青,声音也越来越尖锐,“我果真是老了,老得消息听不到,老得人也看不清了,才被人当傻子戏弄!可你们却没有老,你们一个一个平日在我面前也年轻得紧,能干得紧,怎么也被人蒙了耍了?你们倒给我说说看!”

屋里的几个侍女再不迟疑,都扑通一声跪了下来,“婢子无能,请公主责罚!”说完便用力磕头,咚咚声中,几人的额头便已青肿起来,再过片刻,堂屋里那原本一尘不染的海兽葡萄纹地砖上,便有了鲜血飞溅的痕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