聂生银:“当然是真的,我骗你们干什么,我如果骗你们,就让我掉进冰窟窿里!”

聂大壮紧闭着嘴,脸通红通红的。

等到聂生银和聂大壮走了,福宝和顾胜天对看一眼,都觉得刚才的生银特别奇怪。

顾胜天才不信呢:“有这种好事,他们聂家就去捞了,干嘛告诉我们?”

福宝觉得也是,不过——

她歪头想了想:“胜天哥哥,我们还是过去看看吧,万一有呢,就算没有,咱也不吃亏,本来咱们出来就得到处看看找鱼。”

顾胜天想想也是,多走几步路也不是什么费事的事,就陪着福宝往东边河岸走去。

走着走着,福宝蹙了下眉。

她看到前面河岸旁边有一些湿泥洼,在这冬日里隐隐冒着热气,她歪头想了想:“胜天哥哥,这可得小心了,这万一踩一脚下去,踩了个空,直接掉进去呢?”

顾胜天皱眉,想起生银的话,冷哼一声:“这就是骗人的,故意坑咱们的,想让咱们掉进去,生银人不大,心思真坏。”

福宝盯着那片冒着热气的地方,心里却是若有所感:“咱们也经常在这山里头跑的,可没见过这种地方,要不然我们往前看看,这到底怎么回事啊,好好的大冬天竟然冒热气。”

顾胜天想想,倒也是,他本来就是男孩子,天不怕地不怕的,自然也不会畏惧一个小小的泥潭。

当下他握紧了福宝的手:“好,咱就往前走,也许能发现什么宝藏!你不要乱跑,紧跟着我。”

宝藏什么的,是顾跃进在学校里借了同学的连环画看到的一个故事,他曾经给顾胜天讲过,以至于顾胜天总觉得自己也可以在山里寻到宝藏。

福宝轻轻点头,心里却有一种隐隐的期待感,不知道为什么,她总觉得有什么在等着她。

兄妹两个人手牵着手,小心翼翼地往前走,越过一处又一处小泥潭,又拨开那枯树枝,绕过长满荆棘的山石,走了不知道多久,突然听到前面有哗啦啦的水声。

这大冷天的,怎么会有水声?

他们急走几步,只见就在旁边的山石下,果然有一片水潭,水潭旁边还生着茂密的水草。

而就在那水草中,肥嫩的大鱼在里面穿梭,肉眼可见的一条条,活蹦乱跳的!

两个人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迸射出的惊喜。

顾胜天大喜,激动地差点蹦起来:“我明白了,这一块有温泉水流过,有这温泉暖着,水没结冰,不少鱼都跑到这里来过冬了!”

福宝小跑步过去,站在水潭旁,高兴得只跺脚:“胜天哥哥,我在这里守着,你快去叫咱哥哥们,来这里捞鱼!”

顾胜天连连点头:“好!”

发了,发了,这得多少鱼!他得赶紧告诉哥哥们,一起过来抓鱼啦!

第23章 第 23 章

第23章打鱼2

顾胜天赶紧跑过去叫哥哥们, 一路上自然是小心谨慎生怕掉进那些软泥潭里, 好不容易叫来了哥哥, 给他们说清楚了, 几个哥哥一听,高兴坏了, 不过看看这附近还有其它孩子, 也不敢声张, 兄弟几个悄无声息地跟着顾胜天走, 过那泥潭的时候又小心翼翼的大家手牵着手。

好不容易找到了福宝, 一看, 那边河里的鱼满满的都是, 有的甚至在河里胡乱蹦跶扑腾。

而福宝蹲在水边用一根树枝去够一条鱼,那条鱼挣扎着好像不想过来,福宝探着小身子在那里拨拉, 小嘴中还念念有词:“小鱼小鱼你过来吧,我想吃鱼。”

也是怪了,她这话刚说完,那条鱼就被她扒拉上来了。

兄弟几个看着她那娇憨的小模样, 都笑起来:“傻福宝,鱼哪能听你的话,看哥哥们的!”

说着, 兄弟几个都拿出家伙来, 用网兜自制的鱼兜子, 竹筐, 漏勺什么的,大家卷起裤腿来直接下水。

几个竹筐都铺在旁边,有的拿家伙,有的上手,卯足了劲捞鱼。

福宝看哥哥们终于来了,这下子松了口气,鱼看来是跑不了了,她可以轻松地站在旁边打下手,帮着把竹筐拉到河边。

顾跃进看着手底下这扑腾的鱼,高兴的忍不住笑:“这么多鱼,咱吃得完吗?”

顾牛蛋:“吃不完咱让家里给腌起来,慢慢吃,咱这个冬天享福了!”

顿顿吃鱼,想想就美,兄弟几个笑开了花。

费了老大的劲,最后大家都捞差不多了,除了福宝的竹筐,其他兄弟几人的竹筐都装得满满的。

福宝的不装满,是顾牛蛋琢磨着福宝年纪小力气小,怕她累着。

顾跃进看看这七竹筐的鱼,笑得都不知道如何是好了,这是大丰收,这辈子都没见过这么多鱼过,就算顾家人多,这些鱼也足足够吃一段时候了!

另外还可以拿去集市上卖,那也不少钱呢!

顾跃进搓搓手,对顾牛蛋提议说:“哥,这么多鱼,太惹眼了,咱得掩饰下,不能让别人看出来。”

顾牛蛋想想,觉得顾跃进说得对,就让大家找来了许多干柴,遮掩在鱼筐上头,这样子别人以为他们兄弟几个拾柴去了,就不会怀疑了。

一切都掩饰好了,兄弟几个收起笑,带着福宝,手牵手小心翼翼地穿过那边泥潭地,准备下山去。

一路上自然也遇到其它小孩子,问顾家兄弟几个捞到鱼了吗,顾跃进故意说:“哪那么容易捞,鱼没捉到,倒是拾了不少柴火。”

走到半截的时候,又遇到聂大山一伙,聂大山带着兄弟几个也是来捞鱼的,看上去有点收获,小背篓里放着一条带冰的鱼。

聂大山看了眼屁颠屁颠地跟在顾胜天背后的福宝,黑着个脸,闷头过去。

顾胜天却记起来了:“喂,之前敢打我,现在怎么不吭声了?今天我哥哥们都在,看你们还敢说什么!”

顾跃进望着聂大山,一脸挑衅:“敢打我弟弟是吧?”

男孩子们之间的事情,男孩子之间解决,顾胜天被打了,没对大人说过,就等着有一天哥哥们替他报仇雪恨呢。

聂大山无精打采的,懒懒地看顾跃进一眼:“谁爱搭理你们!”

顾跃进恼火:“那你怎么打我弟?”

福宝一看,这男孩子们真是三言两语不合就要打起来,赶紧上前:“跃进哥哥,咱不是急着回家吗?咱还是先回家吧,别打了。”

聂大山盯着福宝,冷冷地说:“我可不稀罕你帮我求情,谁怕谁啊!”

福宝确实有这个意思。

她已经不叫聂大山哥哥了,但是不想聂大山挨打,毕竟聂大山以前对她还不错。

况且今天生银还告诉了她东河岸那边有鱼可以捞。

但是她没想到,聂大山直接说破了她的想法。

她红着脸,歪着脑袋看他,小声说:“你愿意打就打,谁管你!”

说完,直接跑到顾胜天后面去了。

聂大山闷了一会儿,突然恼火了,大声吼道:“要打吗?你们一起上!”

顾跃进那边也来劲了,于是大家伙卷起袖子就要打架。

顾胜天护住福宝躲在一旁,几个男孩子开始打起来。

福宝不忍心,翘头想去看看。

顾胜天捂住她的眼睛:“男生打架,女生不要看。”

福宝只听到砰砰砰的声音,打得挺狠的。

正打着,突然听到一阵哐当的声音,紧接着,福宝就听到周围的人倒吸一口凉气,随之而来的还有鱼儿的扑腾声。

福宝忙扒拉开顾胜天的手看过去,只见有一筐鱼被踢翻了,鲜活的鱼散了一地。

虽说是乡下孩子也有山有水的,但是这么多鱼哪可能轻易看到,所以聂家的孩子都傻眼了,看呆了。

这么多鱼,一个个又鲜又肥又嫩的,这不馋死个人!

聂大壮咕咚咕咚咽着口水,直着眼问:“你们,你们哪来的……”

顾跃进盯着聂大山,突然笑了:“这得多亏了聂家妹妹,告诉我们说东河岸有鱼,我们就去捞了,怎么,生银妹妹没告诉自己家哥哥?”

聂大山愣了,不解地看向聂生银。

聂生银呆了,她不敢相信地望着那一筐散落在地上鲜活的鱼,不明白怎么可能?

东河岸真得有鱼?那里不是只有一片片的泥潭,一不小心就能陷进去吗?

上辈子她可是曾经掉进去过,差点没了小命,最后还是福宝想办法救了她。

顾跃进笑了笑,故意捡起几条鱼,随手扔给了聂大山;“这几条鱼送给生银妹妹,就当感激她告诉我这么一个好地方。”

说完,赶紧招呼自家兄弟把其他鱼都捡进竹筐里,然后大家伙回家去。

聂大山沉默地看着顾家兄弟离开,而福宝被他们拥簇在中间。

他心里一阵阵的烦躁。

他当然知道,福宝在自家三叔家时被嫌弃,天天干活不说,还得挨打挨骂,现在过去顾家那边,人家把她当宝一样宠着,这样挺好的。

但是想想福宝叫别人哥哥了,他还是胸口闷得慌。

偏偏对方还捞到那么多鱼,实在是看得人眼馋。

聂大牛已经要蹦起来了:“生银,到底怎么回事有那种好地方你怎么不告诉自己人?”

聂生银都不知道怎么说了:“我……我没说啊……大壮哥知道的。”

聂大山绷着脸:“到底怎么回事?顾跃进怎么说是你告诉她的?”

生银一听,心里那个气啊,自己真知道哪里有那么多鱼,怎么可能告诉她?鬼知道她在哪里弄到的鱼,估计来气自己!

聂大壮挠挠头:“生银随口瞎说的,那个地方没鱼,就泥潭子。”

聂大山想起顾跃进说的话,眯起眼,想了想:“走,我们过去看看。”

………………

这边顾家兄弟重新遮掩好了竹筐里的鱼,从生产大队后头的斜坡子上绕进自己家胡同回的家,回到家里后,兄弟几个分工合作,关大门的关大门,运竹筐的运竹筐。

苗秀菊最先从正屋出来:“你们几个小子,一整天了,现在才回来?不给我捡点东西回来我揍死你们——”

这话刚说完,她就傻眼了。

她看到了什么?

看到她家大孙子把一个竹筐在院子里那么一倒,噼里啪啦的一尾尾鲜活的鱼就掉下来,这一个个在地上还胡乱扑腾呢!

她都看呆了,说话也结巴了:“这这这,这哪来的?怎么这么多鱼?你们哪弄到的?”

如果是夏天的话,运气好还能逮到一条两条的,可这是大冬天啊,大冬天这么鲜活的鱼并不好找,大家都是凿冰,从冰里捞鱼。

就算捞,也是带着冰的一条两条,哪可能说直接来一筐!

顾跃进压低了声音:“奶奶,你小声点,还有呢!”

于是苗秀菊看到了什么,她看到一筐,两筐,三筐,一筐一筐往外倒,每一筐都是鲜活的大鲤鱼。

苗秀菊脚底下一软,差点栽倒在那里:“我的老天爷啊,我这辈子没见过这么多鱼,这是,这是怎么了!”

这时候沈红英牛三妮和刘桂枝也都从屋里出来,她们当然是更是傻眼了,一个个揉着眼睛不信:“这,这是咋啦怎么这么多鱼?”

而苗秀菊现在终于反应过来了,马上表现出她作为一家之主的决断:“小声点,不许外传!赶紧的,赶紧给我拿水盆,拿水缸,给我去提水!”

鱼,鱼,好多鱼!

她得养起来,她得腌起来,她得炖鱼,她得熬汤,她还得拿鱼去集市上卖!

发财了,发财了,这下子可是发财了!

第24章 第 24 章

第24章打鱼3

这一天, 顾家这一大家子都看傻眼, 后来反应过来, 就开始拾掇鱼了。

这么多鱼, 自己一口气趁新鲜吃完肯定不行,苗秀菊很快做了个分配, 腾出一个半大的水缸来, 把一部分鱼养在水缸里, 过两天去集市上卖掉, 这样能赚一点钱回来。

其余的就趁新鲜宰了炖汤, 一家子先吃个痛快, 剩下的则放在咸菜缸里腌起来。

这一天晚上是顾家吃鱼的时候, 那边苗秀菊和几个儿媳妇在灶房里用大锅炖着,灶房特意用破布塞上缝隙,免得香味跑出去让邻居什么的闻到味儿。

刘桂枝在那里迈力地烧柴拉风箱, 苗秀菊见那沉重的老木头疙瘩锅盖被里面的热气顶得都要一掀一掀的,便说:“这应该是炖烂了。”

说着,伸手揭开了那木头疙瘩锅盖,里面是整整一大锅鱼汤, 乳白汤水上面飘着黄色油星子,炖得咕嘟咕嘟响,里面快要被炖裂开的鱼肉若隐若现。

苗秀菊拿起木勺子随后在上面舀了一点, 尝了口, 之后便咂舌头了:“好喝, 真好喝!”

说着, 递给旁边虎视眈眈地望着的沈红英。

沈红英赶紧接过来,咕咚咕咚直接喝了一大口,却险些烫到了嘴,最后吹着上面的热气,小心抿了一口:“真鲜,可真鲜哪!”

刘招娣正在旁边洗碗,看着这情景,也恨不得赶紧尝一口,但是沈红英尝了一口后,竟然还想尝第二口,根本没有给她的意思,馋得她忍不住咽口水。

苗秀菊看沈红英那贪样,劈手从沈红英手里夺过来木头勺子,递给了刘桂枝:“别拉风箱了,过来尝尝。”

说着,顺手从锅里舀了半勺子汤,汤里还飘着乳白色的鱼肉。

旁边沈红英和刘招娣顿时眼红了,鱼肉呢……

刘桂枝轻轻尝了一点点,之后便笑了,猛点头。

苗秀菊招呼着:“好吃就行,都别尝了,让孩子们准备摆碗筷,咱吃饭了。再去关紧了大门,都小声点,吃这种好东西可别让人听到,咱吃鱼肉喝鱼汤人家吃红薯干,万一惹个红眼病就麻烦了。”

几个儿媳妇自然觉得婆婆说得在理,都赶紧照着她的吩咐去做,于是很快,热腾腾的鱼汤鱼肉端了整整三大盆放在桌子上,门关上了,大大小小二十一口人都围着,你一碗我一碗的,再每个人分半块棒子面窝窝头。

大家贪婪地捧着碗,只见乳白色鱼汤里飘着零星的绿色香菜,散发出鲜美醇浓的香味,一时不由个个流口水,一边小心吹着上面的热气,一边沿着碗边吸溜喝起来。

“真好吃!这汤真鲜!”

“鱼肉也好吃,我这碗里好大一块鱼肉!”

“呀,我差点把遇刺都吞进去……”

这鱼汤太鲜美了,里面的鱼肉也有味道,入口即化的白泥一样,一家子大口地喝汤,大口地吃鱼肉,再咬一口平时都舍不得吃的棒子面窝窝头,真是这辈子从来没有过的享受。

长这么大,什么时候放开肚子这样吃过?平时就算逮住两三条鱼,一家子二十一口,给小孩子们吃点也就是了,大人根本轮不上吃几口,更不要说像现在这样放开膀子吃。

刘招娣吃着吃着,突然抹开了眼泪:“我这辈子还有这种福气,我真没想到……”

沈红英瞪她一眼:“看那出息!”

牛三妮忍不住笑:“真好吃。”

旁边其他男人纷纷不说话,闷头把汤得吸溜响,大冷天的额头都冒出汗来了。

小孩子们也都加把劲吃,使劲地吃,恨不得一次吃个够。

苗秀菊看看这一家子,撇了撇嘴:“多着呢,够你们吃,别跟饿死鬼投胎似的!真没点出息!”

平时她说话就没好听过,现在哪怕这么说,谁管她,反正吃到嘴里的才是好东西。

这一顿饭吃下来,一大锅鱼肉鱼汤被干掉,每个人都吃了个肚子滚溜圆,满嘴鲜美的鱼味。

吃完了鱼,苗秀菊就开始给大家开会了:“吃完了,鱼刺什么的回头背到山里扔了,别让人看到,要不然人家肯定会问。家里谁也不许对外面说咱们这样吃鱼了,知道不?”

大家抹抹嘴,回味着刚才的香味,自然一个个都点头,没有说不同意的。

苗秀菊又下令了:“咱家今天放开肚皮吃了个痛快,但是这种日子也不是天天有,不可能天天让你们这么吃,吃惯了鱼肉,可别以后吃不下红薯干窝窝头了。”

大家都笑了:“哪能呢!咱是什么命,庄稼地里刨食的命,又不是地主家的老爷太太的,哪可能天天吃鱼肉。”

苗秀菊满意地点头,之后开始分配了:“现在咱还有六筐鱼,这些鱼咱先用大缸养起来一缸,慢慢吃,再留下一筐来,分成九份,你们四个媳妇每个人拿一份回娘家,让娘家也跟着沾沾光,还有五份,让他们兄弟几个给你们舅舅姑姑都送点。”

几个儿媳妇顿时一愣。

她们没想到她们还能给娘家送东西。

苗秀菊想起这事儿来,也是感慨得很:“咱家穷,孩子又实在多,庄稼地里干活,一年到头也余不下多少东西,平时走个亲戚都觉得心虚弱气,没人看得起咱们,前一段咱虽然发了一点小财,但还得琢磨着留下来给孩子们交学费,现在又得了这么一大堆鱼,着急卖的话也未必卖出多少钱,还不如拿去走走亲戚,让你们妯娌几个也回一趟娘家。”

几个媳妇一听,眼圈都红了:“娘,还是娘想得周到,娘真是……真是体贴我们。”

话说到这里,家里几个女人都有点想掉眼泪,男人们低下了头,小孩子们从旁看着,也不吭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