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看我十二点前能不能码出二更来。

第114章 生变

因为长公主和朱景尧的丧事,绮罗忙了好一阵没有空闲。前来国公府吊唁的人络绎不绝,连几个皇子和宫里都派人前来。赵家来人的时候,灵堂里的气氛异常紧绷,赵光中察觉到周围那不友善的目光,本想早早离去,哪知道朱明祁把他请到了花园中。

朱明祁抬手道:“大哥,虽然我跟赵阮已经和离,但几个孩子,依然是您的外甥和外甥女。我们到底是一家人。”

赵光中坐下来,回道:“这是自然。我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如此,母亲本来也要过来,我怕她伤心难过,就让她呆在家中。请你节哀。”

朱明祁把一封信放在石桌上,示意赵光中打开。赵光中拆开之后看了一眼,脸色大变:“这是何人给你的?简直一派胡言!”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既然有人送到我这儿,也就会送到别人那儿。有人要借景尧的死大作文章,借机推太子一把,告他与毓儿早就暗通款曲,逼死景尧,败伦失德。我自然是不信的。不过,大哥也得想个对策才是。”朱明祁仔细看赵光中的神色,没想到他滴水不露,脸上只有震惊和愕然。

赵光中把那匿名信撕了,对朱明祁道:“你放心,此事我会与太子商量对策。你安心回乡守丧吧。”

朱明祁欲起身相送,赵光中把他按在位置上,匆匆离去了。

四平从角落里走出来,对朱明祁拜了一下:“国公爷回去休息吧。”

朱明祁扶着他站起来,手撑着胸口:“希望将来赵家看在今天我不追究的份上,眷顾几个孩子吧。”

“国公爷大义。”四平低头,恭敬地说。他知道国公爷这一生都在为了国公府而退让,而妥协。不仅放弃了自己心爱的女子,自己的仕途,没成想到了今日,还要生生咽下大公子的死,真是太苦了。

等到朱明祁他们离开京城,返回青州,绮罗才有空进宫看苏菀。

在东宫的花园里头,绮罗遇见了赵毓。赵毓如今是太子良媛,东宫位分仅次于太子妃的女人,自然是打扮得珠光宝气,前呼后拥。她高傲地看了绮罗一眼,正要走过去的时候,绮罗在她身后说:“大哥的事情,是不是你说的?”

赵毓停下脚步,掌心捏紧。这件事她并不是故意的,只是有一天在沐浴的时候,喝了点酒,就跟身边的宫女胡说了几句。哪知道后来事情越传越凶,朱景尧还因此丢了性命。她镇定了一下,转过身说:“你有什么证据说是我说的?”

“不是你,就是赵家。国公府知道这件事的只有大伯父,难道他会不顾自己儿子的脸面,四处去说?你知不知道,流言是会害死人的!”绮罗想起大伯父一夜之间生出的白发,国公府众人遭受的嘲笑,口气便冰冷至极。

“朱绮罗,你以为自己是谁?凭什么这么跟我说话?”赵毓逼到绮罗的面前,勾了勾嘴角,“你以为就凭你,就能帮着苏菀把太子从我身边抢走吗?告诉你,做梦!”

“实话告诉你,我原来并没有想让太子妃跟你争。只是她从小喜欢太子,我想让太子能对她好一些。不过…”绮罗也笑了,只是那笑容冷若寒霜,“赵良媛,但愿太子待你始终如一。告辞。”说完,行了个礼,头也不回地往前走了。

赵毓紧抿嘴唇,看着绮罗的身影,想起这些日子,太子与她谈话之间,总是会不禁提起太子妃,总是被她撒娇使浑给盖过去了。要不是她现在怀有身孕…赵毓眯了眯眼睛,转身道:“我们走。”

绮罗到了苏菀的寝宫,苏菀正在认真地看书,看到冬非带着绮罗进来,连忙站起来相迎:“姐姐,你家的事我都听说了,你还好吧?可惜我身份特殊不能随便出宫,加上母后近来身体不适,我要在她身边侍疾,否则我就出宫去看你了。”

绮罗摆了摆手:“没事,都料理好了。”

苏菀拉着绮罗坐下,又让宫女上茶。绮罗看了看她的书案问道:“在看什么书?”

“最近看的是《左传》和《春秋》,当中有些不大懂的,我都记下来了,还想着问问姐姐。对了,前几日我在花园里碰到太子,他跟我闲聊了几句,问了前阵子办的雅集的事情。我嫁进来这么久,他从没跟我说过这么多话呢。”苏菀的脸上露出满足的笑容,似乎只要是那人的一点点眷顾,就够她开心好久。

冬非端了茶上来,对绮罗说:“可是太子还是专宠赵良媛。说来也奇怪,赵良媛明明有了身子无法伺候,太子还是天天去她那里,只偶尔宣召几个侍御女伺候。奴婢觉得一个男人就算再怎么喜欢一个女人,也不会一辈子就要她一个吧?肯定只是贪图新鲜呢。”

“冬非,别胡说。”苏菀低斥了一声,“勇冠侯不就是独宠姐姐么?一生一世一双人,也不是不可能。”

绮罗笑道:“冬非说得对,现在赵良媛有孕,正是你的好机会。你趁着最近,多跟太子接触,早日怀上子嗣,才能坐稳太子妃的位置。我之前教你的舞,记住了么?”

苏菀红着脸点了点头:“找机会我会试试看的。”

绮罗离开东宫,正打算乘上步辇直接出宫,一个女官带着几名宫女走过来,躬身道:“贵妃娘娘知道勇冠侯夫人进宫了,想请您单独过去叙叙旧。”

这么多年,宫里宫外,绮罗都没有见过这位传闻中的姨母,不知她为何忽然要召见她?但是既然贵妃娘娘有命,她也不敢违抗,只身跟着女官去了宣和宫。

郭贵妃正在侍弄花草,一身宫锦长裙,头戴凤翅花冠,容貌妍丽,气质端华,脸上丝毫看不出年纪。她听到秋叶带着绮罗进来暖房了,也并不转身,让她们站了一会儿,给花儿浇完水才缓缓地走过来。

绮罗忙跪下给她行礼:“臣妾见过贵妃娘娘。”

郭贵妃坐在榻上,抬手道:“起来吧。秋叶,赐坐,上茶。”

绮罗坐在绣墩上,心里隐隐有些不安。这世上有些人藏而不露,引而不发,最难琢磨。跟亲娘比起来,她这位姨母,虽容貌有几分相似,可是一眼却无法看懂。郭贵妃喝了茶,笑着道:“早先就想见见你,一直没得机会。一晃眼你长这么大了,我与你母亲也是多年未见了。”她一边说着,一边挥手让屋里的人都退出去。

“母亲原来住在京中,娘娘想见倒是容易,不过她现在跟父亲一道回乡守丧去了,恐怕三年之后才能回来。”绮罗回道。

郭贵妃微微眯了眯眼睛,似乎正在思考什么事情,绮罗也不敢出声打扰。过了一会儿,郭贵妃看向绮罗,忽然倾身,声音却压低了许多:“我在宫中行事,自然要耳听八方。我得知,王贤妃的颐和宫那边,一直在寻从前宫中接生的老嬷嬷,你可知为何?”

绮罗惶然地摇了摇头。她只知道王贤妃是秦王的母妃,枢密使王赞的妹妹,却不知道郭贵妃告诉她王贤妃的事情做什么。

郭贵妃招手,让绮罗走到身边,用耳语般的声音说:“她怀疑皇上还有一子流落在民间,正在找寻证据。而当她一旦确认了那个人的身份,恐怕会对他下手。那个孩子,正是当年的萧贵人所生,比太子还要年长几月,是皇上的长子。”

绮罗越听越觉得不对劲,这般宫闱秘事,为何要告诉她呢?

“回去提醒勇冠侯,要他多加小心。”郭贵妃握了握绮罗的手,绮罗惊得倒退两步,险些没有站稳。郭贵妃这话里的意思,难道林勋就是那个皇子?!皇上知不知道此事?林勋自己又知不知道?她难以置信地看向郭贵妃,郭贵妃却点了点头,随即抬手做了个噤声的动作。

绮罗忘记自己是怎么回到侯府的,只觉得脚步虚浮,脑袋里像被塞了无数的棉花。她怅然坐在书桌后面,思前想后,不知道这件事该不该告诉林勋,而且要如何跟他说。这件事,究竟有几分可信,郭贵妃忽然找她的用意,她一下子理不清。

林勋入府的时候,一个侍卫拿了一个木桶子呈给他:“西夏那边快马传来的。”

林勋拆开,快速看了两眼,难得没有一回府就去绮罗的住处,而是直接去了书楼。他提笔写信,用同样的木桶装了,让侍卫送出去。透墨在旁问道:“主子,发生了何事?”

“武烈皇帝强占李宁令之妻,李宁令怀恨在心,正要谋夺皇位。”

透墨错愕:“这二皇子之妻难道不是武烈皇帝的儿媳吗?他怎么能做出这种事来?”

林勋看他一眼:“武烈皇帝凶悍残暴,自然不会顾人伦礼仪。西夏人本就有胡人的血统,那江文巧虽然是银扇郡主,名义上是李宁令的堂妹,可她不是照样委身于李宁令么?”

透墨只觉得这些事情听起来实在太过不可思议。

“武烈皇帝和李宁令各掌西夏半数兵权,他们若是打起来,肯定有一方会向我国求助。这是个挟制他们的好机会,若是事成,或可将西夏压在河西,不敢再来侵扰中原。我们只需等待时机。”

“可是为何是向我们,而不是向辽国求救?”透墨不解地问道。

“辽国本就兵强马壮,野心勃勃。若是他们向辽国求救,难道不担心辽国在帮他们平乱的同时,直接侵吞他们的国土?西夏人不傻。”

透墨惶然大悟。这时下人在外禀报:“侯爷,二爷求见。”

林勋让透墨退下去,朝外面道:“请他进来。”

林业走进书楼,朝林勋行了礼,林勋请他坐下:“二哥怎么来了?找我有何事?”

林业道:“于坤陆续把家里的产业都交代给我了,我粗略看了下,府里的产业实在庞大,但闲置的也有很多。我有个想法,三弟你要不要听听看?”

“二哥但说无妨。”林勋双手相对,看向林业。

林业喝了一口水才说:“我知道三弟你公事繁忙,没空打理。于坤这些年打理得兢兢业业,但也不敢擅自做主。我既然回来了,就想把府里的产业管管好,这样你也没有后顾之忧。我是这样想的,把家里那些不用的产业全都变卖掉,换成银子。然后其余赚钱的铺子,统一都弄成商号,这样不仅便于管理,也可以把钱都集中起来办大事,今后也便于扩展。当然啦,这商号肯定不能挂在你的名下,不如就挂在我的名下,每月我给你报账如何?”他说完,小心地看了林勋一眼,知道这个弟弟绝不好糊弄。

林勋知道要打理这么多产业,还要让钱生钱是极其劳心劳力的事情,他的确没有心思花在这上头,要是林业肯兢兢业业的打理,给他多捞些好处油水,也未尝不可。

林勋提笔在纸上写了写字:“你说的我没有意见。商号可以挂在你名下,但所有的铺子,田庄的房契地契,都要交在我手里,买卖也必须通过我。账可以每三个月报一次,就不必月月了。”

林业的手在袖子中握了下,房契地契恰恰是最值钱的,而且是不会贬值的,握着这些就等于握着整个商号的命脉。他这个三弟,不动声色之间,已经与他达成了一种交易。允许他全权打理资金,允许他从中获利,允许他放开拳脚做,却不会让这个商号变成他的东西,仍然属于侯府,属于林勋的掌控中。愿不愿意做,就看他自己了。

“好。”林业咬牙点了点头。俗话说舍不着孩子套不找狼,虽然这商号只是挂名在他这里,但能够得到好处实在是太多也太诱人了。

绮罗听说林勋已经回来了,却先是去了书楼,猜到他有公事要处理,就自己坐在房里给他做衣服,做袜子。她仍然记得他说过,随时都有可能上战场,说不定哪天皇命下来了,就得去前线,到时候要做就来不及了。

林勋在夜里才过来,看到绮罗在灯下绣东西,过去拿走她手里的物什:“说过多少次,不要在夜里绣东西,眼睛不想要了?”

绮罗给他脱了外袍,柔声道:“我想亲手给你做一套衣服鞋袜。白日里事情多,只有晚上才有时间。”

林勋拿她没办法,拉着她坐在腿上,问道:“今日进宫去,如何?”

绮罗老实说道:“我遇见赵毓了,问她大哥的事情,她没有认。太子如今专宠她一人,她十分风光…君实,我有件事想问你很久了。”

作者有话要说:二更,给自己撒花~~预告,下几章会有个惊天逆转。最近没空回复留言,随机赠送几个红包。

第115章 兵戈

林勋拉着她的手指,指节白皙透亮,忍不住放到嘴边亲了亲:“嗯,你说。”

“母亲…为什么只生了你一个孩子?”绮罗小心翼翼地问道。

林勋的目光沉了沉,似乎这是一个他不愿提及的话题。绮罗环着他的脖子,贴着他的脸说:“你不愿说没关系。我只是想说,母亲只有你一个孩子,我只有你一个夫君,国家只有你一个勇冠侯。你行事要多加小心,因为我们承受不了失去你。”

林勋拍着绮罗的背,无声地安抚着她,然后他的声音缓缓地在她头顶响起:“我的童年并不快乐,父亲母亲经常争吵,父亲请了最好的先生教我,却很少在家。母亲说他在外面有别的女人。我想父母之所以只有我一个,是因为他们的感情不足以支撑他们再生第二个孩子。”

绮罗抬起头,手捧着林勋的脸,轻轻地用掌心摩挲着,安静地没有说话,只是聆听。

“听我的乳母说,母亲生我的时候是难产,我一生出来就不会哭,像是死胎。后来父亲把我抱到外头去,交给太医院的太医医治,母亲以为我死了,一直哭,她的眼睛不太好,就是那个哭出来的,乳母说她那时几乎活不成了。一个月之后我才被抱回母亲身边,她虽爱我,却不知如何与我亲近。”

绮罗靠在林勋的怀里,知道那一个月,或许就是偷龙转凤的关键。看来林阳是完全知情的,而嘉康和林勋都不知道。那个乳母…绮罗又问道:“你的乳母还在世吗?”

“她回自己的故乡去了。说起来我也有多年没见过她了。”林勋亲了亲绮罗的头发,她发上的珍珠头饰,莹润饱满,“我与她倒是比母亲更亲近一些。有机会带你去见见她,是一个慈祥的妇人。”

绮罗想了想,终究没有把郭贵妃在宫里跟她说过的话告诉林勋,她觉得王贤妃在找证据,可那证据未必是真的,否则这么多年,为何毫无风声传出来?何况就算那证据是真的,王贤妃一个内宫妇人,又能用什么办法伤害到林勋?郭贵妃跟她说的话,未必没有私心。说白了,宫里的人各个都是野心家。

日子一下子到了四月,风平浪静,天气也暖和了。绮罗大早到了竹里馆里学艺,听到院子里有袅袅琴音,好奇地走过去,看到苏从修穿着一身道袍,头戴方巾,秀如世外之仙。

绮罗站在旁边听了一会儿,闻曲意,知琴者心。坦荡如天地之风,皓皓如高山白雪,没有半分利欲,当真当得高洁二字。一曲完毕,南风送来竹叶清香,绮罗和周围围观的婢女们“啪啪啪”地鼓掌。

苏从修站起来,转身看到绮罗也在,愣了一下:“师妹何时来的?”他们之前虽然偶有在竹里馆相遇,除了林勋被崔护带走的那次聊过,多是点头而过。

绮罗道:“才来了不久…哎呀,我要迟了!师兄,我先行一步。”她拍了下脑门,急冲冲地往施品如所在的屋子冲过去,施品如在里头正襟危坐,皱眉抿嘴已经是一副不耐烦的表情。绮罗像个做错的孩子一样走进去,低声道:“师父…”

“何事迟了?”

绮罗摸了摸后脑:“在院子里听师兄弹琴,一时忘了时间…”

施品如顿了下:“怎么,月堂也来了么?”

绮罗点了点头,这时苏从修的声音从门外响起来:“师父。”绮罗连忙侧身让开,施品如看了苏从修一眼,吩咐绮罗道:“我有话跟月堂单独说,你先去旁边的屋子里看看我新作的首饰,一会儿再叫你。”

“是。”绮罗行了礼,恭敬地退出去了。

施品如让丫环把门关上,抬手让苏从修坐下。苏从修道:“徒儿心中烦乱,不敢直接来见师父,所以先在院子里抚了阵琴,平复下心绪。今天得知,太子妃有了身孕,徒儿心中欢喜亦是不安。父亲自然是万般高兴,可这下,苏家便只能倾力保太子和这个孩子了。”

施品如手边的茶炉上温着水,撮一把茶粉,放入碗底,加水搅匀,打出厚沫,然后把茶碗推到苏从修的面前。上层犹如松软白云,下层犹如青黑深潭。苏从修端起来饮了一口,甘香厚滑,忍不住赞叹道:“师傅的茶还是这么好喝。”

“非我的茶好喝,而是你心中愁绪太浓,这茶甘便显得尤为突出了。”施品如理了理袖子缝制的碎珠边,轻叹道,“月堂,你是苏家人,也是高居庙堂之人。我知你生性不喜争斗,不好争名夺利,可身在此中,如何能有退路?赵家当然也要与你苏家争东宫之位,但在那之前,东宫还有更大的敌人。”

“师父是说秦王?先前他拉我去看了太子的私事,以此为挟,让父亲举荐秦王成为了南下调查漕运的钦差。可事后秦王又反悔了,想将此事揭露出来,用以打击太子。幸而靖国公深明大义,提前告知了赵家,太子先向皇上坦白请罪,此事才算过去了。可我觉得秦王和王家不会善罢甘休。”

施品如一边饮茶一边说:“王贤妃此人,心机深沉,我闻她近来动作,却不像是要对付东宫的。倒像是为了二十几年前那桩往事。”她停了下,又觉得任凭王贤妃本事通天,也应该找不到任何的蛛丝马迹。毕竟当年知情的人,死的死,散的散,京中知道详细的也不过两三人而已了。何况,认回皇子,是动摇国本的事情,皇上轻易也不会下决定的。

苏从修道:“父亲也有所察觉,暗中派人盯着颐和宫的举动。”

施品如却隐隐有些担心,王贤妃如此阵仗,究竟在打什么算盘?若要明着对付林勋,凭她的地位能力,却是万般困难的。

绮罗在旁边的屋子里仔细观察首饰,也不觉时间流逝。等她打了个哈欠,抬起头伸懒腰的时候,发现门边站着个人,吓了一跳:“师兄,你怎么不出声叫我?”

苏从修云淡风轻地笑:“方才我敲了三声门,是你太专注了,没有听见。我也不能强行打扰,只能在门边站着。”

绮罗不好意思,看看他身后:“你们谈完了?师父呢?”

“师父临时有事走开了,要我来教你今天的功课。”苏从修走进屋子里,抬起衣摆跪坐在案后,“发什么呆?过来。”

绮罗狐疑地跪坐在对面,心里有点紧张。毕竟坐在她对面的这位可是当世第一大才子,她不知道他要教自己什么。只见苏从修捏起一只金钗,问她:“你可知道制作这样一支金钗,要经过几道的工序?”

绮罗老实地摇了摇头:“莫非师兄在这方面也有涉猎?”

“看过几本书,略懂。我给你写下来。”苏从修提起笔,在宣纸上写起来,他刚写第一个字,绮罗就赞了一声:“这字可真漂亮,比之书圣的《兰亭集序》也不遑多让。”

苏从修头也不抬,声音里有笑意:“你经常这么不遗余力地夸人么?”

“那倒没有。”绮罗见他上课随意,不像施品如那样,就放松下来,盘腿坐在他对面,“相反我轻易不夸人的。师兄平时都是临摹王羲之的字么?练字可有什么诀窍?”

“与本节课无关的内容,恕我不回答。”苏从修笑了笑,提笔蘸墨道:“我也只能先教你些皮毛,师父才是行家里手…对了,太子妃的事谢谢你,她有身孕了。”

绮罗一下子跳起来,雀跃非常:“真的?那可太好了!”

“她嫁入东宫快一年,太子近来才开始注意她。所有人都好奇,你是怎么做到的?太子妃告诉我,后宫有人已经开始向她打听你。”

绮罗露出高深的笑容:“与本节课无关的内容,恕我不回答。”

苏从修微愣,随即洒然一笑,继续低头专注写字了。

一堂课上完,苏从修送绮罗出竹里馆,沿途还在热烈的讨论,听得跟在他们身后的婢女云里雾里的。要知道苏从修从前来竹里馆,除了施品如以外,很少与人谈论这么多。从舆服到山川,从南方到北方,从手工到作坊。苏从修的博学多才,温和谦恭,都让绮罗印象深刻。难怪有不少达官显贵争着给自家的孩子找苏从修做启蒙老师呢。

绮罗回到侯府,一路看着苏从修写的字,真是让人如沐春风般优雅顺畅。怎么可以有人把字写得如此好看?她啧啧称奇,知道这背后恐怕是数十年如一日的苦练,他虽不提,怕有托大之嫌,她却万分钦佩。

回到住处,屋里的丫环正在议论纷纷,绮罗随便点了一个人出来问,那丫环回到:“刚刚有人从福荣苑那边过来,听说昨天国公府的林姨娘去郭府大闹了一场,把郭家公子的那个姨娘推到地上,哪知第二天人就去了。一尸两命,好惨那。”

绮罗皱了皱眉,顺手把苏从修写的东西卷起来。她倒是知道郭允之把朱慧兰身边伺候的碎珠提了姨娘,可就算如此,也不用闹出人命吧?这林姨娘是越发没有分寸了。

绮罗刚踏进屋子,就听到院子里林骁的声音:“三叔,我也要跟你一起上战场,你就带我去吧!”

绮罗心里咯噔一声,起身走到门边,看见林骁正缠着林勋,而林勋手里捧着的,是铮亮的盔甲。

林勋隔着几步远停下来,声音中带着几分歉意:“皎皎,西夏内乱,李宁令向我国求援。我奉皇命,三日后要带兵前往西夏边境。”

作者有话要说:苏从修和施品如这条线,下面会有用的。不是注水哈。

第116章 离别

绮罗转身默默回了房间,开始帮林勋收拾行装。她预料到有这一天,但没有想到这一天来得这么快。她坐在床边,摸着他的衣袍,忍不住落下两滴泪来。

林勋走进来,把盔甲放在一旁,然后俯身抱住她:“皎皎,别这样。你也说,国家只有我一个勇冠侯。…别叫我为难。”他也不舍离开她,从前上阵杀敌毫无牵挂,甚至十分向往沙场上的痛快。可今天进宫听到皇命之时,他当真生了点逃避的念头。

绮罗抹掉泪水,笑着说:“谁要叫你为难了?你看,幸好我提前缝制了里衣和鞋袜,不然就来不及了。可袍子才绣了一半…花纹还没绣好呢。”她把袍子扯给林勋看。

林勋摸了摸她的头:“先放着吧。这次去帮西夏,不会太久。我很快就会回来了,到时候就可以穿了。宫中乃是是非之地,我不在京中,你还是少去。”

绮罗点头道:“我知道。太子妃现在已经怀孕了,不需要我了,等看了她之后,我就不会再去了。”

“太子妃怀孕了?这可是件喜事。”林勋若有所思地说。

接下来几天,林勋轮流叫了许多人交代家中的事务,嘉康也让寇妈妈收拾了很多东西,送到绮罗的住处来。可是林勋是上战场,要轻车简从,带不了太多的东西,绮罗收下也不是,退了也不是,只能向林勋求救。林勋这次倒是让绮罗把东西留下了,顺便去了趟福荣苑。

临行的前一夜,绮罗躺在床上没有睡着。她侧头枕着手掌,凝视林勋的睡容。床边点着一盏微弱的烛灯,怕他们起夜看不见才设的。那微弱的光芒笼罩林勋的脸上,凌厉之势去了不少,显露着几分安逸。

“睡不着?”他突然开口,绮罗吓了一跳,抚着胸口:“我以为你睡着了。”

林勋侧身,把绮罗抱进怀里:“其实我也睡不着。有没有法子能将你变小,小到我能把你带上?”

绮罗小声地笑,笑着笑着,却又觉得悲伤。她贴着林勋的胸口说:“你一定会打胜仗的。”

林勋低头亲吻她,是很绵长的吻,仿佛秋雨一样,还裹挟着夏日的余热。他们很久没有亲近的举动,却因为离别愁绪,擦枪走火。这一分别,恐怕是数月,半年,或者更久的时间。对于年轻的夫妻来说,时间总是难捱的,更何况绮罗的病马上就要治好了。

等到最后一步的时候,林勋还是停了下来,到净室去了一趟,清清爽爽地回来了。

绮罗穿好衣服,坐在床的里边,脸在烛火的烘托下,更加红润。她小声说:“其实我可以帮你…”她偷偷看了看自己的手,有些羞于启齿。林勋把她放平,盖好被子,没说什么,只是在她额头上落了一个吻:“睡吧。”

因为这个吻,她后来竟真的睡着了。

第二天,天刚蒙蒙亮,绮罗就惊醒了。下意识地看了一眼身边,林勋还在。她小心地爬下床,到了厨房。这个时候厨房还没有人,她想亲手为林勋做一碗平安面。

宁溪听到动静跑过来,手里举着笤帚。她以为是进了老鼠,哪里知道是绮罗。

“夫人,您要干什么?”宁溪看到绮罗要烧火,连忙过去帮忙。

“我要想给侯爷亲手煮一碗面。老人常说,吃了平安面,便能够保佑在外平安。”

宁溪明白绮罗的心意,她这件天已经背着人偷偷哭过几次,叹了一声:“奴婢帮您吧。”

林勋起床穿衣洗漱的时候,发现身边的人不见了,正要问外面的丫头,忽然就闻到了一股面的香味。绮罗端着面进来,因为太烫,放在桌子上以后,她摸了摸耳朵,说道:“侯爷快趁热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