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回应,苏络下了地,到堂屋前探进半个身子,又叫一声:“娘?”

此时的堂屋里洒满了月光,可以清楚地看到一个人影站在屋内,看那高度绝不是这个时间这个家里应该出现的,苏络惊呼一声刚想撤退,一个重物搭在她肩上,苏络瞄了下,反光的,是刀。顺着刀身看上去,苏络见着一张带着痞气的英俊脸庞,长眉微挑,一副找她算帐的模样。

正文 第二十八章 风又来了(5000加更)

苏络一看,哟,熟人,正是抢了油车的一串风。看来这外号没白来,据那个污点证人所说,川风寨贼人几乎全部陷身于火海之中,一串风显然是顺着风飘了出来。

“老子来找你报仇。”一串风的声音压得很低,不像抢劫时那么宏亮清脆。

“不关我的事,都是他们。”苏络小心翼翼地后退,“山寨可不是我烧的。”

“但川风寨因为你的油毁了。”一串风的声音稍抬了些,“老子决定代兄弟砍你一刀。”

苏络说我没兴趣加入残联。

一串风花了十五分钟弄清残联的意思,最后说:“放心,残联肯定不收没脑袋的。”

苏络被脖子上的刀锋逼得直冒虚汗,真想坐地上看这贼老天还想怎么玩她,但强烈的求生欲望让她放弃了这么傻冒的行为,挤了挤眼睛,想弄点泪水出来,没成功。

“大哥,能不能通融一下?我上有八十老母,下有十岁弟弟,现任家里首要劳动力。”

“你害老子没了兄弟、没了山寨、没了营生。”一串风把刀朝苏络的脖子靠了靠。

苏络把这句话的重音放在了最后的“营生”上,连忙说:“政府嘉奖小的可奉献五百两。”

一串风又用五分钟时间弄明白什么是政府,难以理解地说你真是小气到家了,你得了三千两,性命都要不保了,才肯出五百两。

苏络说我这只剩一千了,另两千给人分了,一千也不能全给你,我还得养活老妈和弟弟。

一串风居然颇为赞赏苏络的孝道,把刀一撤,“也不为难你,现下老子无处可去,就在你这里临时搭个伙,五百两太少,老子还是要一千两,不过给你经营,你赚了钱咱们分成。”

苏络傻了眼,没想到这家伙打的居然是这个主意,根本没怎么想给兄弟报仇,早知如此,就不用这个策略了。

“你答不答应?”刀又架上来。

苏络只好口不对心地说“答应”,看那刀又收回去,才小心地问那你兄弟的性命怎么办?

一串风颇为不屑地笑笑,“兄弟?川风寨的人都是江湖各门派逐出来的败类,要不就是在别的寨子里犯了过失呆不下去的,这么一群人凑在一起,什么都敢干。老子是凭着实力当上大寨主的,只准他们抢东西,不能杀人,他们就无时无刻不想着把老子拉下马,跟他们当兄弟?”

苏络闻言细细地打量着一串风,见他也不过是二十二三岁年纪,却能收服一帮亡命之徒,本事可见一斑。不过她也奇怪,一串风怎么连这事也跟她说?难道还真是想跟她长期合作,所以以诚相待?

“那油是怎么烧起来的?”苏络终于问了这个问题以解心头之惑。

一串风此时已放下了刀,找了几个凳子拼成一张小床,半躺在上面,“说起来你也有责任,要不是你说什么水泼不灭,王大头那小子也不会好奇的跑去试验。”

苏络擦了把冷汗,还真跟她想的一样。

“但是对外就得说是被人用计烧了,以保全川风寨的脸面。”

苏络这才明白那个污点证人的口供是打哪来的,敢情也是被一串风忽悠了。问到这苏络又奇怪了,“你为什么都告诉我?不怕我后悔吗?”

一串风哼笑一声,什么也没说,目光落到桌上的大刀上,苏络就不再问了。

“一千两还是太多。”苏络知道了一串风的真正目的,就忍不住开始讲价了,“入伙什么的好说,但是我拖家带口的,总不能让我总给人家打工,还是五百两,以后你就按五百两的比例分成。”苏络在这留了个心眼,没说分几成,只说本金数,到时候她投多少就是她的事,一串风就只能分这五百两。

这孩子做惯了寨主,抢了东西就是挥霍,对数字不敏感,也并不真的计较到底是一千两还是五百两,当即答应,又重新自我介绍道:“风云朗,你可以叫我云朗。”

苏络有些讶异,一个带着莽撞因子的人,居然有一个如此休闲并富有海滩气质的名字。

第二天一早,苏络是被苏氏的惊叫声惊醒的,随之而来的还有打翻东西的声音,紧接着“蹬蹬”脚步声响,苏绎的声音由远而近,“怎么啦?”

苏络突然觉得头痛,披了件衣服出去,毫无意外地看见苏绎拿着扫把挡在苏氏身前,与躺在凳子床上的风云朗对峙。

风云朗好像还没睡醒,半睁着眼睛垮着脸,睡眼惺松地坐在凳子床上,嘴里叨咕叨的不知在说什么,听仔细了,是在说“老子有起床气,气老子者死。”

苏绎仍是警惕地望着风云朗,云朗半睁着眼睛半天没动静,好像又睡着了,坐着睡的。

苏络也不知道该怎么跟这娘俩解释云朗的事,总不能说他是漏网的大寨主,万一他们想不开跑去报案,估计这一串风饶不了他们,况且云朗虽然抢了她,却没动她一根毫毛,更让她因此得利,所以她也不知道是该感谢云朗,还是该怎么着。

揉了揉太阳穴,苏络上前对苏氏道:“娘,他是我朋友,来咱家借住一宿。”

苏氏见苏络披着的外衣,连忙把她拉到一边替她整好衣裳,苏络心里发暖却又觉得古代人的观念有点奇怪,里面还有一件衣服呢,怎么就跟没穿似的。

“我不是来借宿的。”响亮中还带着点含糊的声音,转头看去,云朗揉着眼睛打着哈吹,“我以后就住你们家了。”

苏氏有点急了,低声对苏络说:“是什么朋友?你是女孩子,让个男人住在家里,传出去可怎么办?”

苏络还愁呢,但她能赶他出去吗?再让他半夜爬墙进来大刀伺候?

“娘,他是…是周大哥久未见面的表弟,去山东时遇见的,当时走的匆忙,只留了咱们家的地址,他才找到这来。”

苏氏虽然对桌上那把大刀仍然有些芥蒂,但明显松了口气,连拍前胸,“我就知道你不会这么不知分寸,周先生的亲戚那也不是外人。”

苏络听出点弦外之音,奇道:“他家亲戚怎么就不是外人?”

苏绎放下扫把,挤过来窃笑,“姐,谢小姐被头选进京啦,没人再跟你抢周大哥啦。”

正文 第二十九章 十屉包子引发的血案(一)

苏络哼哼笑了两声,显然是没把这话当回事,看着被苏氏打翻的早点,一边惋惜一边道:“那真是恭喜她了。”

苏绎笑嘻嘻地说:“也该恭喜姐。”

苏络已经不想再解释什么了,她家这两号人对周崇文有一种莫明的敬仰,自打知道谢小姐参加海选去了之后,曾多次明示暗示地邀请周厮来家里住下,好有机会坏她的名节,当然最后未遂。

回头瞄了一眼云朗,那小子还迷迷糊糊的找不着北呢,脸上写着一个大大的“困”字,显得有点无辜。经验告诉我们漂亮的蘑菇都是有毒的,苏络决定还是先把这号危险人物带出去,“喂,起来吧,我带你早茶去。”

“找茬?”云朗立马精神了,两眼放光,“我刀呢?”

苏络赶紧拉着他朝外走,边走边跟家里人说我去买早餐了,桌上那把刀娘你收好。

风云朗不同意,说那刀是他老婆,没有一天离开过他。

苏络说这年头不流行带老婆上街了,顺手从墙角拎起把铲子,“你要不嫌弃就带小三上街吧,虽然本质差了点,但是也有协同作战能力。”

显然云朗明白大奶和小三的区别,意识到带刀是剥削主义,带铲子是被剥削主义并且影响造型,断然拒绝了。

出了家门,到了早市上,强盗头子见什么都新鲜,一个劲地说自己见识过无数大场面,就是没见识过早市出摊的。

苏络把他拽到街角一家灌汤包子铺前,那家灌汤包在朱仙镇上很有名,曾被包子兴视为头号劲敌,早起一拨只卖二十屉,现在铺子前排了大约七八号人,苏络让他在那排队,说自己没带钱,要回家去取。

其实苏络带钱了,她就是想离开一会,去找一个人。

苏络心里对这个强盗头子始终有点发怵,虽然他貌似仗义,说什么不让手下杀人,但毕竟他出身不好,还动不动拿刀吓唬人。所以他一提刀,苏络就想给他找个去处,别天天在家晃悠吓着她家人。

到了周崇文的笔墨摊子前,果然不出苏络所料,这厮虽然已经有了千两资产,还是啃着他的干馒头来出摊了。

“我给你认了门亲戚。”苏络没有废话上前就帮他收摊子,“你赶紧在镇上置办个房子准备接收。”

周崇文说我现在不打算成亲了,你就别替我操心了。

苏络无奈,“我虽然叫雷锋,但也不是什么闲事都管的,不是给你找老婆,是你表弟寻仇来了。”

周崇文听完事情始末,想也不想,从怀中摸出张纸塞到苏络手里,“他要钱给他就是,不能留他在身边。”

苏络低头看看,是镇上银庄的一千两银票,看来是刚存好的,这就贡献了。

苏络不禁佩服这真是讲仗义的,一千两,这厮出一辈子摊子也赚不来这么多,居然可以眼都不眨的送出去,这到底是说明他的君子境界太高,还是说明他脑子里进了异物?

苏络把银票又塞回周崇文的怀里,“如果钱能打发他我也给了,这小子估计是知道自己拿钱也使不了多久,所以才想出入伙的点子,想找张长期饭票。”

周崇文不语,皱着眉头沉思了一路,回到早市上的时候灌汤包子铺前围了一大群的人,看来并不像是包子铺大酬宾有免费包子送,而是另有原因。至于什么原因…苏络脑子里立刻清晰地浮现出强盗头子年轻英俊的痞子脸。

苏络挤进人群,看清了形势扶了下额头。

云朗坐在包子摊前的长凳上,一条长腿伸着,另一只脚踩在凳上,坐得毫无形象,面前摆着七八个空了的笼屉,手里还拿着一个包子,正要塞进嘴里。

最让苏络崩溃的是他身旁有个人跪坐在地上,眼眶有点青,显然是挨了揍。

这个渣!白吃了包子大不了付包子钱,打了人可麻烦了,不仅要赔医药费,还要考虑被揍者心地是不是善良,会不会讹你。

这种情形苏络想潜了,想马上回家带老娘弟弟回村里躲几天,这大寨主头天就给她惹麻烦,将来要真变成合作关系,止不定还有多少事呢。

“你回来啦。”云朗眼尖地发现了在人群中偷偷转身的苏络,拿起一旁的两个蒸笼,“付钱吧,我吃完了,这两屉是给大娘和小弟的。”

看这小子的表情是没有一点后悔的意思,坦荡极了,难道打人的不是他?

苏络指着青了眼眶干嚎的家伙,“不是你打的?”

“是啊。”云朗答得干脆极了,“谁让他想买十屉包子?他都买光了让老子吃什么?”

挨揍的小子总算明白了自己为什么挨揍,也不嚎了,蹲在原地画圈圈反省自己一气买十屉包子的重大过失。

苏络恨不能挖个坑把自己埋了,人家买十屉怎么了?也不看看自己吃多少!

连忙给了包子钱,苏络冲上去拉着云朗就走,再远远地向受害者喊了声“对不起”——她没勇气过去查看伤情,怕赔钱。

回转的一路上周崇文也没出声,看样子是在琢磨有没有什么办法摆脱强盗,云朗知道苏络给他认了门干亲后,居然十分不爽,皱着脸纠结了半天,最后叹息一声,“罢了,往后一串风的名头还是暂时消失吧。”看来强盗头子也是分得清事情轻重的,他现在需要的是一个安全的身份。

苏络正气着呢,听了这感慨也不知哪来那么大勇气,回头指着云朗的鼻子吼道:“你身为强盗头子,对一个普通百姓你也好意思下手。”

“老子眼里的人只分能抢的和不能抢的,不分普通的和不普通的。”云朗答得这叫一个理所当然。

苏络不说话了,暗骂老天折磨她,她身边已经有了一个沟通有障碍的周崇文,现在又送来一个全不讲理的风云朗。

等回到家,苏氏已经去上班了,苏绎吃完了带回来的包子就在院子里接受周厮的指导写功课,这小子正在为进入镇里的官学做准备,所以做得异常认真。

云朗百无聊赖地凑过去看了一会,拉起苏绎说男子汉大丈夫写什么字啊,来,哥哥教你耍大刀。跟着就去屋里找刀。

周崇文一直处于不爽状态中,叫回苏绎训了几句“勤有功嬉无益”的话,正巧强盗头子寻刀未果出来,接嘴道:“谁说戏子无义?当年秦淮河上红极一时的桃三姐对老子就相当讲情义。”

看周厮的表情就知道他被气到内伤,苏络觉得自己的脑袋越发大了,拉着云朗说咱俩存钱去,周崇文不放心,说我也去。到了银箱前面,尴尬了,两千两银子,小二百斤,周厮的承重力不够。

云朗拎着周厮的脖领子向身后一扔,然后把银箱轻松夹在腰侧,还掂掂分量,不屑地说你真不够意思,这些肯定不止一千两,硬骗我说钱都给人分了。

苏络面不改色,说的确是分了,我这里是两份,有一份是你“表哥”的。

云朗对这个表哥也不太感冒,说能让老子叫哥的人定要是盖世英雄,这小子两百斤都扛不起来,以后让他管我叫哥。

这话苏络是不会转答的,临出门的时候周崇文追出来,他还是不放心。

去银庄的路上周崇文想了数个摆脱强盗的主意,最后觉得报官是可行之法,苏络当然不同意,两人嘀嘀咕咕地越走越近,不觉将云朗抛至身后。

“这小子应该没什么恶意,就是山寨毁了不知道往哪去了,这才给自己找个地方。”苏络说着自己的想法,“千万不能报官,要是让他跑了,他肯定回来报仇,要是抓住他了,他把烧山寨的实情说了,官府该找我们追回银子了。这几个月我遭遇的种种你也看到了,不忍心看着我再次一无所有吧?”

周崇文不说话了,没同意,但也没再提起报官的事,显然他对苏络的同情指数已经到达了空前的高度。

苏络很幸庆周厮没有拿出什么大道理来反驳她,保住了银子,心情大好,眼看银庄就在眼前,回头就要招呼云朗,这一回头,苏络就像一根伫立在暴风雨中的避雷针,电闪雷鸣中,光天雷就不知接了几道。

他们身后空空如也,云朗…已然不知所踪。

正文 第三十章 血案(第二季)

苏络在原地晃了两晃,表情已经说不清是想表达沉痛还是悲伤,周崇文错愕半天,竟然小松一口气,似乎觉得能送走瘟神,就算赔上两千两银子也值。

苏络不这么想。她…她都不知道自己脑子里到底在想什么了,默默两眼泪,无语问苍天,老天爷,她再也不敢跟您叫板了。

周崇文连忙又把自己那张银票掏出来,塞到苏络手里,“又回到了起点,不是很好吗?”柔和的声音让人听着无比的受用。

苏络捏着那张银票,思想斗争了一会,叹了口气又塞回去,欺负老实人不是她的强项。正当她考虑着是不是再弄批碗回村里去挖坑的时候,街旁一家酒楼里传来一声招呼:“喂,你们快上来啊。”

苏络颓然之气一扫而空,怒气冲冲地向那酒楼冲过去,周崇文抬头看了一眼,看见酒楼门面里探出一个优哉游哉的痞子脑袋。

“我是被逼进来的,都是他们挑衅。”两个人进来后痞子头这么说。

苏络环顾了一下没几个人的酒楼,看周崇文,周崇文也环顾了一下看强盗头子,云朗指着门前招揽生意的两只烤鸭,“它们不停地向老子炫耀它们有多好吃。”

苏络受到的打击可想而知。

这时酒楼小二提着茶壶过来,又抹桌子又倒水,殷勤地道:“客倌点的两只鸭子已经烤上了,不过时间要久一点,小店驻了个唱小曲的,客倌可要先听听解闷?”

云朗大手一挥,“叫来。”

苏络真要瞧不起他了,顺便鄙视依靠灰色收入赚钱的烤鸭酒楼,吃个饭也不让人消停。虽然小曲行业总有几个故做姿态地大拿号称自己是“卖艺不卖身”的,但这不过是一句标准口号罢了,实际上它是一个倒装句。不信你就拿着各大拿的画像到当地富豪政要家里走一圈,保证会有N多人向你露出暧昧又俗气地笑容,最后拍着你的肩膀说:呣们流行潜规则的时候还没你呢…

苏络用鼻子哼了一声,扭过头去想寻求周厮做盟友,但见这厮居然没有丝毫凛然正气逸出,一副老神在在,静候佳音的模样。

伪君子!还不如强盗头子这样的真小人呢,苏络直接给周厮判了死刑。

四分之一柱香后,苏络知道自己犯了严重的经验主义错误。

被小二带进来的是一男一女一老一少,别误会,这说的是两个人,一个抱着扬琴的老头,一个十来岁的小女孩儿。显然这二位只适合客串被恶少欺霸的可怜祖孙,而不是苏络想的红粉毒药。

小女孩儿的声音软软的,低吟浅唱,大概是极好听的,因为君子和强盗头子都听得十分入神,反正苏络是听不懂的,曲不懂,词更不懂,她只在反省,终于明白自己当初的唱曲淘金法为何失利,原来这里落后得根本不时兴她那个流行调调。

一曲终了,女孩儿在原地微微欠身,持琴老者站起身来,“我这孙女最近练了一首郑光祖的蟾宫曲,几位客倌再听一曲罢。”

没等云朗说话,周崇文已开口道:“羁旅在外者听这首蟾宫曲,着实是再适合不过了。”

苏络这才知道这曲子是写旅者的,他们三个都算是漂泊异地,倒真是可以听听。

酒楼的掌柜朝这边看了一眼,提笔记下某某桌又听一首小曲云云,一会结帐的时候好与这祖孙俩分成。

云朗说这曲子我在秦淮河上听过,有点凄苦。

周厮道秦淮两岸尽是苦命女子,由她们唱来,更添几分思愁。

苏络很欣慰这两人终于找到了共同话题,又不禁感叹古代娱乐活动真是单一,好像除了喝花酒听小曲外,就没有别的了。

又是一曲终了,苏络倒是觉得这调调有些哀怨婉转,但对其理解程度始终处于挠头阶段,云朗倒像是理解了,不过他已经习惯了漂泊,感触也不那么深重,不像周厮听罢还能抚掌发出什么“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新愁”之类让人更挠头的感叹。

刚感叹结束,靠窗那边就有一桌嚷开了,说唱的什么丧曲,给大爷来首喜庆的。

本来按云朗的脾气这叫法已经等同于叫板了,符合他心中对“找茬”的概念定义,可不巧在他发作前烤鸭端上来了,于是他就忘了什么小曲,投身到与烤鸭子的较量中去。

苏络这才发觉不知何时酒楼里的上座率已达八成,后厨的烤鸭香阵阵传来,原来不觉已到了午饭时间。

云朗一边吃一边招呼:“吃啊,算我的。”

苏络这才不客气地动手,顺手卷了个面饼递给周厮,笑道:“我突然想到咱们下一步要做什么了。”

“做什么?”云朗奋战在烤鸭子当中,头也不抬。

苏络一指周围不知何时出现的食客,“看见了没?民以食为天。”

“卖粮啊?”云朗继续奋战。

苏络一听“粮”这个字就悲喜交集,她否定了云朗的答案后暗暗发誓,这辈子不管做什么生意,也绝不再碰粮食!

“你想开酒家?”周厮慢条斯理地吃完面饼,又慢条斯理地问。

“没错,吃的…”苏络刚说到这,就被临窗一桌的喧哗打断,扭头看去,便见到经典的恶少逞威的画面。

那个抱着扬琴的爷爷站在桌前不住地赔着笑脸,说我这孙女还小,实在不会唱那曲子。

被众家丁簇拥而坐的华服恶少嚣张地一笑,说唱曲跟年纪有什么关系?有些曲子年纪越小唱起来越带味,唱!本少爷有赏。

苏络本来没打算歧视猪头脸,毕竟容貌不是天生的,但那句话之后,苏络歧视了。

长得丑不是你的错,但长得丑又萝莉控就是你的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