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朝中人脉相当广,能够伪装这么久,必然也是心思缜密。

“他得知这个真相,再把这件事告诉给梁溧,让他借机与勋贵们交恶,就顺理成章了!

“不然的话,梁家又非将门中人,哪里懂得什么斥候学,能这么快把消息打听到?”

她这话说得众人心头一震。燕湳拍桌:“说的对!那日缭缭在街头,可不他也过来了么?”

“很是!”这件事戚子泯最清楚,“他不但过来了,后来还替梁永琛去寻了兵部侍郎左晟一道进东宫请太子出面解围。

“而在他去左府之前,他是提前到梁阁老府上禀报过梁阁老这件事的。

“原本我们家都看在阁老面子上,以为他会出面,因而并没有动手,是后来梁阁老压根没露面,才以那样局面收场。

“这么说起来,梁阁老坚持不露面也是很值得深究了。是不是赵胤在那之前跟他说过些什么?”

话到这里,终于每个人都开始正视起这件事来。

苏慎慈想了片刻,忽又凝眉道:“可是他的目的只是在于借梁永琛来杀孙仁灭口,做这些事情又是为什么?挑拨梁家与戚家的关系么?”

“多半是想借势逼得梁永琛六神无主听他摆弄。”程敏之道,“梁阁老都不帮梁永琛父子说话,他惹了戚家,还有咱们几家,又有什么好果子吃?可不最后就听凭赵胤摆弄去了大理寺?”

“但他为什么挑中了梁家下手?难道梁家对他不好吗?”邢烁道。

说到这里戚缭缭也不是十分清楚。因为到目前为止看上去赵胤与梁家关系都很不错。

但是她终究已活过一世,知道世上还有白眼狼这么一说,就算梁家对他好,也不能说明他一定就会知恩图报。

她道:“梁赵两家我是一直都派了人在盯着的。但是两边到如今都没有什么消息传来。

“如果赵胤真是伪装的奸细,那么也不见得他会做得滴水不漏。

“这样,除了轮流对赵府严防死守,另一方面我们也想办法去打听打听他跟梁家关系。

“再者,如果梁永琛真是无辜的,那么梁家方才死掉的那个长随,一定就是被收拾掉的内鬼。

“不然的话那几个箱子根本没法运进去。敏之阿烁你们去查查他这边。”

程敏之和邢烁齐声应下。

……

梁家出大事的消息传到赵府,赵夫人立时手足冰凉,险些没晕过去!

随即便失控哭闹起来。

皇帝下旨查封梁府,赵胤急得在街头不知如何是好。

一面牵挂着岳家,招呼人前去打探消息,一面又因为龙颜大怒,还要顾着回衙门里当差,免得莫名也受了牵连。

因此府里一道接一道地传来夫人如何怒急攻心的消息时,他也只能连声叹气。

傍晚回到府里,面见的就是一院子人仰马翻,丫鬟婆子以及管事家丁一路如丧考妣。

赵夫人早已经被扶进房里歇息,少爷小姐们全都围在房里尽孝。直到下人说老爷回来才让开。

看到丈夫回来,赵夫人少不了一番意料之中的哭泣质问。

赵胤打起精神来应付,而前面又陆续有梁铎的近亲来访,只得又放下夫人前去应酬。

往来问答无非是关于事件因由以及商讨对策,但终究没有人会情愿看到梁家倒台。

梁铎官至阁老,又兼梁家这样的世族,他在朝上的挺立,不知带契了多少人。

但来的人终究不多,那些学生们一个不见,遇上这种事,大家都知道避嫌。

“皇上莫非是忌惮世族力量,要借机削减?”有人忧心忡忡地提到。

“如今明显勋贵声势高过文臣,又何来打压世族之说?”有人这样反驳。

“可如若定罪,阁老如何还保得住?”焦灼的话语又引起一片附和。

又有人道:“不过皇上并没曾将两府女眷即时押入大牢,是否还留有回寰余地?”

女眷入牢与死无异,因而若无关生死大罪,通常不会收押入监。

众人听到这里精神不由振奋:“此言甚是!皇上若是认定梁家罪无可赦,如何未曾将妇孺即时押入大牢?

“要么是此事尚有疑点,皇上还未曾下定决心,要么是皇上还看在梁家历代的份上,预备网开一面!可不管怎么说,这都说明咱们还有机会!”

第330章 将军还来?

窗下负手的赵胤眉头不着痕迹地皱了皱。

……

梁家出事后余波尚在,赵胤身为梁家女婿,自然成为被人寻访对象。

回府这半晚上不时有人来访,晚饭后赵夫人又急得发了高热,赵胤即时着人请医,又照顾了小半宿,最后情况稳定,才又在儿女相劝之下,暂且出房去用饭。

府里也是乌烟瘴气,下晌赵夫人挣扎着要回梁家去见嫂子侄孙,儿女们自然拦着不让,说去了也见不着人她也不听。

闹了三四回,最后儿女们与下人合力劝说,又拍着胸口保证定会竭尽全力去设法奔走,这才勉强消停。

于是到这会儿送走了访客便又还得接见管事,赵胤觉得自己都快得高热了。

好歹用完晚膳回到书房,已是亥时,他佝偻着背在灯下坐了良久,才端起面前的冷茶来灌了下肚。

后窗忽然被人叩响,窗门上正印出一道模糊身影来!他定定神,随后也屈指在桌面叩叩响了三记。

窗门被人从外推开,有人进来,身形强健敏捷得跟只山林里圈地为王的猛虎一样,即便只是一身黑衣,慑人的气势也通过双眼和四肢悉数传达出来。

“恭喜赵大人。”孟恩怡然走到帘栊下。

“这么要紧的当口,将军还冒险前来做什么?”赵胤凝着眉,沉着地负着手,“何况有什么好喜的?我们失败了。

“孙仁没死,原来定狱里一直都有埋伏,而且五军营里前不久还让皇帝给搅浑了水,我们被他们给蒙骗过去了。”

“可是你不是早有了几手准备么?”孟恩在桌旁坐下,“孙仁虽然没有被灭口,但如今梁家已经入狱。

“说到这里还得佩服大人,并且还要再问大人一句,亲手把提携自己登上高位的岳丈送入天牢的滋味如何?”

赵胤听到这里也缓了缓神色,走过来坐下:“自然是很好。但梁铎与梁永琛不死,仍然还不算最好。

“皇上只是将梁永琛收监而并未定罪处决,梁家女眷也未曾押走,虽然说铁证如山,但我这心里总还是悬得紧。”

孟恩望着他:“不是都打点好了吗?为什么你们的皇帝没有立刻梁家定罪?”

“看来我低估了皇上。”赵胤敛色道:“千机库那里失窃是个局,我早就疑心了。

“可是直到刺杀失败我才意识到确是如此。如此皇帝不即刻给梁家定罪就有解释了,他的确是很有可能不相信梁永琛是通敌的细作。

“他若不信,我就麻烦了。”

孟恩听完把杯子放了,说道:“你怕什么?去刺杀的勇士并不知道给牌子的时候是你冒充的梁永琛。

“他们就是审,也审不出别的什么来。何况孙仁也没有见过你。”

赵胤微吸气:“孙仁虽然没有见过我,但他听过我说话,你们行武的,感官向来灵敏,所以他若听到我说话,未必认不出来我。

“所以他非死不可。

“但更让我意外的是,不光是刺杀出了意外,而且他还掉入了皇帝设下的埋伏——将军用兵如神,入了埋伏跟出别的意外是两码事情,你应该很清楚。”

孟恩鹰眼微敛,并没有说话。

赵胤执壶给他斟了杯茶,又沉吟道:“如今朝上也已经有人怀疑皇上心意,并且也有人开始暗暗筹谋替梁家开脱。

“虽然皇上有旨说不许求情,但迂回挺进的法子也有很多。如果成功了,于我将是灭顶之灾。”

孟恩道:“何至于?赵大人不是早就准备了第三手计划么。

“有你一手推波助澜造成的戚梁两家矛盾摆在那里,大人应该也是时候准备行动了吧?

“戚家向来霸道,就算是最终证明梁家无辜,你还可以甩锅给戚家,一定会有人相信的。”

“这个时候我怎么能动?”赵胤凝眉,“眼下我一动就是死!

“梁家还未判决,知道五军营有多少人正在盯着朝上吗?但凡有些风吹草动,很可能我就前功尽弃了!”

“那你当初设计梁家跟戚家,不就是为着脱身准备么?”孟恩道,“赵大人心思缜密,前后这么多年了,一直未曾露出任何马脚。

“这么大的事情也凭你一己之力操纵到如今,到了这个时候,你还怕什么?

“为什么不借机把戚家拉下水,拿下他们一府十干将,替乌剌出出力?”

“戚家那阵势将军没见过吗?”赵胤声音又低又急促,“何况那日帮着戚家出头的还有燕棠与萧珩。

“那场争执虽是我推动造成,但将军难道以为,在我目睹过那要的阵势之后,还有底气去跟戚家及镇北王府与楚王府对抗?!”

“但如今你不动也不行。”孟恩道,“别忘了,只要你们的皇帝怀疑你,让孙仁出来指认,你就不一定能逃得过。”

赵胤缓吸一口气,深深道:“将军这是在逼我?”

“大人怎么还不明白,不是我逼你,是局势在逼你。”孟恩鹰眼睨着他,“眼下开始,把矛头转向戚家,让戚家来背这个陷害梁家的锅。

“如此不但你能混淆视听,而且也能帮着乌剌不费一兵一卒除去大殷一门猛将,这可是于你我都有益的事情。”

“那孙仁怎么办?”赵胤再次压声发狠,“孙仁不死,我就是找十个冤大头背锅也还是有危险!而且戚家颇得宫中信任,你当我说构陷就能构陷的么?!”

“大人足智多谋,一定能想出合适的办法来。至于孙仁——”孟恩顿了下,说道:“倘若他已经招出什么来,你们的皇帝必定不会还放任你到现在。

“正是因为他还没有锁定是你,所以你还是安全的。你放心,等到合适的时机,我会再派人去定狱行事。”

“可我若帮你构陷了戚家,梁家就会沉冤昭雪,那么我被梁家呼来喝去当奴才的这股耻辱,岂非依然没法儿洗刷?”

“大人真是想太多了。”孟恩鹰目微冷,“梁家虽可不死,但我仍然帮你逼得梁铎把这阁老之位让出来。

“大人将来执掌了朝堂,还怕日后没有机会洗刷耻辱?他们带给你那么多年的憋屈,让他们留下命来,反过来求着你不好么?”

第331章 不疑则已

赵胤目光犀利,与他对视片刻,双拳握了握,良久后散开,他望着他:“那将军能给我什么保证?”

“你要什么保证?”

赵胤起身踱了两圈,回来道:“我收到的珠宝黄金都几乎已栽赃给了梁永琛。

“等此事完结之后,我要入阁为相,这之间少不了还得银钱周转,所以将军须得答应再给我五十万两白银!”

孟恩道:“赵大人胃口不小。”

赵胤呲牙:“若是掰倒了戚家,我可谓给将军扫清了一个大障碍。

“何况将军别忘了,接下来你要对付燕棠,我可是还大有用武之地!

“关内几百里的江山跟五十万两银子比起来,将军和可汗莫非还会舍不得?”

孟恩转动着茶杯,也起了身:“五十万两银子,我答应你。还有什么?”

“给我提供足够的人手行事!”

“这个也没有问题。”孟恩沉吟说,“我可以派几个人给你,帮你盯着五军营与亲军卫的人。”

赵胤屏息半晌,说道:“明日朝上看看什么情况,我再给消息与将军。”

……

护国公府与吴国公府的护卫都很得力,两三个时辰工夫,消息已经打听回来。

“赵胤与梁家确实关系挺好。梁铎因为两个儿子材质平平,所以对赵胤与梁永琛父子难免偏爱。

“但是随着梁铎的两个孙儿逐渐成年,相继在乡试上取得了好的成绩,梁铎近年在孙儿的培养上分去了不少精力。

“然而也并没有听到他们翁婿之间有何不和,甚至是赵胤对内侄的学问也多有关注。

“如果一定要说关系上的话,那么只有梁永琛父子对赵胤的态度不怎么样。

“梁永琛常对赵胤使唤得团团转,就比如让他举荐调职之事。且还时常把赵胤是靠着梁家才有今日的话挂在嘴上。

“早年还只是私下说说,随着梁阁老入阁,而他作为梁家旁支里较为出色的一个,甚至是当着赵胤的面也不遮掩。”

燕湳和戚子湛他们听得神色愈发郑重。

“这么看起来,他针对梁家下手的动机也有了。”

戚缭缭只管问:“那长随呢?”

“金林卫的人在查,我们的人打听不到太多消息,只探得那长随是梁家的家生子,从小就跟在梁永琛身边。而他身上所持印信什么的都是梁永琛之物不假。”

戚缭缭默然不语。

这些都可以做假,查不到也算不得什么了。

回到府里已是傍晚。

饭后她寻去靖宁侯去处打听细节,他们却都很忙,没有工夫搭理她。

燕棠见燕湳回来,少不得也问了他几句下晌去了哪儿。

燕湳因着答应戚缭缭先不把怀疑赵胤这事散播开来,踟蹰了会儿最后道:“你还是去问缭缭吧。我什么都不能说。”

燕棠遂放了他。

魏真来传话的时候戚缭缭刚好在听护卫回话,打发他们出去后便就到了坊间。

月光下大槐树旁坐着燕棠:“去梁家看热闹看到傍晚才回来?”

“还去办了点事。”戚缭缭跟他并排坐着,想了想,就也把心里对赵胤的那番猜测说了给他听。

燕棠沉吟着:“你怎么会独独怀疑赵胤?”

“赵胤与梁家关系这么密切,你为什么就不怀疑赵胤?”戚缭缭也凝眉看过去。

燕棠整理了一下思绪,支肘在膝上道:“因为先前我也已经去查过。

“与梁永琛往来的官员甚多,你的话虽然有道理,赵胤确实也可以作为备选的嫌疑人,但他的嫌疑并不突出。

“也就是说,如果只以他目前的疑点来怀疑他,那么同样该被怀疑的人至少有十几个。”

戚缭缭收回目光。

刑部今日情形她已经知道了。

皇帝并未下旨斩立决什么的,也没有让梁家女眷入大牢,再结合靖宁侯所说的千机库失窃很可能是个局来看,如果这个局是皇帝设下的,那么他这番心思也就有些深意了。

至少可以说,自围场回来这么几个月里,皇帝明知道朝中有奸细,私下里却什么都没做,是让人难以相信的。

既然如此,他们自然也会对此做出周密的排查。

与他一样值得被怀疑的有十几个人,赵胤不过是十几成之一,的确是有理由不被独独盯上。

但这样一来,她就有些迷朦了,究竟是她疑心太重,还是赵胤伪装得太好?准备得太充足?

“我还是觉得他可疑。”她说道。“而且他通敌的目的还很可能是冲着梁家来。因为梁家通敌的后果刚好避开了他。”

燕棠对着暮色静默了会儿,说道:“你说的是有些道理。对赵胤这个人不生疑则已,一生疑便觉处处蹊跷。”

“就是。”戚缭缭道,“而且我总觉得戚家因为梁溧的事结了梁子,背后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如果赵胤真是奸细,那么上次跟梁家闹得局面失控,很可能就是他推波助澜。

“而他既然蓄意为之,八成也不会安着什么好心。”

燕棠思索了下,说道:“我明儿去见见皇上。”

戚缭缭点头。她的目的正是如此。皇帝有所疑惑,但查起来要耗费时力,她直指目标给他,也许会事半功倍。

燕棠又道:“你吃饭了吗?”

她抬头。

“我还没有吃饭。好饿。”他抿了抿唇。

……戚缭缭便就又陪他去吃了碗面。

刚回到府,红缨就匆匆迎上来,说苏慎慈找她去苏家。

还以为是苏慎慈有什么新发现,去到苏家看到他们俩在一块儿,才知道是苏沛英找她。

“大晚上的,我怕请你过来说话不合适,便让阿慈唤了绿痕去请的。”苏沛英不似平时悠闲,认真起来的他看上去让人心折。“那日你来找我打听赵胤,刚才我听阿慈说起你们在查他,是吗?”

戚缭缭点头。

苏沛英又道:“今日赵胤早上到了衙门里,转头又出了门,我问了下,是去了寻梁阁老。

“然后我趁着进内送书稿的时机,翻了翻他近几日的日程,这是我誊写下来的,你看看对你来说有没有用。”

苏沛英将手里两张纸递给她。

第332章 要审他吗?

纸上字迹有些潦草,但却看不出错漏。

戚缭缭迅速扫了两遍:“太好了!沛大哥怎么找到这个的?”

“我在赵胤房里呆了有那么一瞬,前部分是速抄的,后面小部分是默在心里出来才写的。”

苏沛英道:“他公事房里并没有什么杂物,且门也是不锁的,我猜想是找不到什么要紧的东西。只找到这份日程,我索性就抄了一份,拿出来。”

戚缭缭粗略看了下,忍不住站起:“我让子泯他们赶紧去查查看!”

苏沛英点点头。

抿了口茶,他却又扭过头来,忍不住问她:“你为什么会这么关心这件事?”

戚缭缭想了想:“我总担心赵胤心怀不轨,因为戚家前不久跟梁家结了梁子,怕他从中使什么坏。”

虽然不全是这个原因,但这样说也算是站得住脚吧。

戚家要是也被他给算计了进去,那么对乌剌来说岂不更是好事一件?

如今戚家能上场作战的除去靖宁侯三兄弟,戚子煜戚子赫戚子卿,戚子昂戚子泯也都能上场了,这加起来就有七个,戚家端了,贺楚和孟恩该有多高兴?

苏沛英点点头,没再说什么。

……

孟恩走了之后,赵胤心里并不踏实。

在他行事之最初,是没有打算把戚家扯进来的,孟恩或许有这个意思,大殷的大将他能先扯倒一个是一个,但除了秦王之外,也没有具体落实到谁身上。

毕竟培养一个细作也不容易,并不是每个人都是有缝的鸡蛋,可以虔诚地做个叛徒,还能把事情办得滴水不漏的。

但是他现在有些骑虎难下。

不动,那形势很可能越发被动。动,那么戚家绝对是颗硬骨头,他没有把握。

那不是什么人都能啃得下来的。

因着戚缭缭,他们家虽然煞名在外,但事实上,他们又粗中有细,至今并没有真正做得过火的地方。

以至于有人想要走都察院这边告他们点什么,也没有什么值得一说的罪状。

再者,那怎么着也是堂堂一座侯府,是他想要涉足就能涉足的吗?

这么短的时间临时再作部署,无疑风险成倍增加。

孟恩想的简单?他想的才不简单呢。

一旦梁家罪名落实不了,那他就必须得有所行动,若是戚家被拿下来了,对乌剌来说只有好处而无坏处。

而若是他失败了,也坏不到他孟恩的头上,两国局势如此,最后结果无法就是打而已,大殷的皇权是压不到他孟恩的头上的。

所以他又让他去动戚家,于他自己有什么坏处?

一夜没怎么合眼。

毫无意外,到了朝上,大部分人议论的重点都是梁家通敌的案子。

自然有不少人过来打招呼,看到他眼窝青黑,只当他是为梁家担忧,不免叹气宽慰。

皇帝临朝,最后一轮也问到了这事上:“梁家通敌一案,自即日起交由三司及兵部、五军衙门共审。提审须得五个衙门的人全皆到场。此事要紧,诸位爱卿须得打起精神来,不得弄出半丝错漏来。”

退朝的时候,赵胤迈门槛时便就有些心不在焉。

燕棠望着他离去,去五军衙门里转了一圈,也回到了宫中。

恰好太监来传旨皇帝召见,便直入了御书房。

皇帝神色如常,昨日在刑部大牢里的怒意已经看不到丁点。

他一面批着奏折一面头也不抬地说:“回头五司会审,你作为五军营的都督也算一个。跟陈国公吴国公同去。”

燕棠领旨。又道:“梁永琛父子调入五军营和大理寺虽然可疑,他自己也对书房暗格里搜出来的珠宝难以解释。

“但同样的,目前也没有确凿的证据证明千机库的文书是他们偷的,以及这些珠宝就一定是他亲自收下的。臣恳请暂且不要对梁家用刑。”

皇帝凝眉看了手里折子,才说道:“千机库前后丢失了四份文书,失窃的事早在一个月前朕心里就有数了。早前失窃的那一份,是朕让人拿走的。”

燕棠略顿,但也没有感到太过惊讶。

“发现失窃,并且告知你们失窃的那个衙吏,是朕事先知会的。”皇帝又说,“昨夜里朕已经着人去提审过刺客。

“刺客受刑后仍然一口咬定给他牌子的人是梁永琛,太子说不像有假。所以这件事,谁说了都不算,除非有证据。”

燕棠点点头。又道:“所以皇上早就在布局了么?”

“孙仁被抓之后,朕就想着如若朝中还有内鬼,那么他定然会在机要衙门落下痕迹。

“而此人藏得这么严实,他若要盗取情报,一定不会朝廷手头上正要用的,于是朕就让人悄悄去查各衙门的卷宗库。最后果然查到户部和千机库都有文书丢失。

“然后,朕就着人又去把兵部文书取了一份过来,以此来混淆视听。”

皇帝边说边自奏折底下拿出份卷宗来。

燕棠接来看过,果然正是五军营遗失的那一份。

他脑海里忽然就滑过戚缭缭昨夜里的话,如果说奸细正是赵胤,那么他这么火急火燎地着手行动就有了解释了。

首先都督们全部回到五军营坐镇,心虚的他定然会想到有可能出了什么样的事情。

而皇帝既然发现了军机库失窃,多半又会倒回去审孙仁。

这个时候他还不赶紧灭口还等什么?

与其被审出嫌疑来,他倒还不如先下手为强先让梁家背锅,把孙仁杀了再说。

孙仁若死了,那么他目的达到。若没死,他正好就可以推罪给梁永琛。

“没有什么事就可以下去了。”皇帝说。“尽早把这案子审清楚。”

燕棠想了下,躬身道:“有人怀疑赵胤嫌疑颇大。臣想了下,也确实有很多可疑之处。

“赵胤在梁永琛父子职务上的动机虽然可以解释,但他的手腕却强到让人意外。

“他身为梁家女婿,这些年来为自己拢络了不少人脉,凭这点来说,也是符合一个通敌叛国者的作为的。

“所以是否要审一审他?”

“赵胤?”皇帝扬眉,“谁怀疑的?”

燕棠不敢瞒着:“是戚缭缭。”

第333章 得赶紧查!

皇帝就轻哼了一声。倒是也没有回避他,只是道:“她怎么说的?”

燕棠整理了一下思绪,遂把戚缭缭昨日所说一条条摆了出来。

皇帝端坐半日,凝眉起身踱了几圈,最后停在帘栊下道:“这都是她说的?”

……

朝堂上的事情虽然引起轩然大波,但并未曾真正影响到内宅。

因着沈氏还在忙着戚缭缭的及笄礼,她过意不去,大清早地也去嫂子们房里问个安,还没坐稳戚子泯就把她给拉出来了。

“昨晚上连夜查过赵胤这几日的行程,半个月内一共十二项,当中有三项就对不上号!

“八天前日程上写着的下晌去海子河畔与户部卢大人吃茶,但是卢大人没去,原因是出门时不慎被失控的马车撞伤了腿。不严重,但是足够因此失约。

“此外五天前他原本要陪夫人回梁家,但忽然说头疼不适,让夫人梁氏带着儿女独自回去的。

“就是半个月前,他也是要出门应酬,但半路在街口突然掉转马车去了梁永琛府上。

“而那一日,恰正好是梁永琛入职大理寺之前两日,且当日上晌,梁永琛还被太仆寺正卿传到公事房谈话。”

戚子泯有条不紊细细道来。

戚缭缭也坚起耳朵听着,末了道:“郑晁为什么找梁永琛谈话?”

“当日大哥还有王爷以及楚王前往梁家闹的动静太大,衙门里对梁永琛颇有微词,郑晁大约是怕影响差事,因此去找他问了问。

“我又让护卫去太仆寺打听过那日他们聊了些什么,据衙吏说,梁永琛在郑晃面前大肆发戚家牢骚,出来的时候还面带忿色,必是把过错都推到咱们身上了。”

“那这意思是郑晁找完梁永琛谈话,赵胤就马上得到了消息,然后主动找到梁永琛?”戚缭缭问。

他在半路得知的消息,他可以理解成是有人在半路递消息给他,毕竟乌剌刺客都能进来,他身边留几个爪牙也不会是什么奇怪的事。

但郑晁找梁永琛说话,为什么突然使得他去寻梁永琛?这跟他有什么关系?

听着倒像是他慌了张似的……

“姓赵的接下来肯定会想拖戚家下水,咱们得赶紧想办法!”戚子泯抹了把汗说道。

查到这里,基本上可以确定赵胤了。剩下的就是要拿他的证据进行告发!

戚缭缭想了会儿,说道:“你去跟大哥他们说,我去看看王爷回来不曾。”

……

燕棠回来时已经是晌午。

戚缭缭径直去了他书房:“你有没有把赵胤有嫌疑的事情告诉皇上?”

“说了。”燕棠道,“不过皇上并没有在意,如今像赵胤一样有潜在嫌疑的有十二个,亲军卫的人正在逐个调查。放心,赵胤也会查的。”

戚缭缭对这番说辞并不满意:“什么叫做‘也会查的’?你没有跟皇上好好说吗?得赶紧查!”

“我把你所有的疑虑全都跟皇上说了。但我作为臣子,总不能强制皇上如何下旨。”

“那你可以自己让丘陵他们去查!”戚缭缭道,“你都能跟皇上微服私巡了,难不成手下人还连亲军卫的人都比不过?”

她抓住他胳膊:“此事宜早不宜迟,早一日查出真相早一日心安!”

这不光是怕戚家被牵连,关键是让真的奸贼逃过了,将会后患无穷!

燕棠静默着,半日叹了口气:“这是朝政,你不过是个闺阁小姐,皇上不搭理你也是正常。

“听话,这事不要管了。就交给五军营和三司的人。你不是马上及笄了吗?还有什么要买的没有?我陪你上街去走走吧。”

戚缭缭甩开他的手:“我是闺阁小姐,所以我说的话就一定是废话吗?原来王爷也是这么看我的。

“我多事不多事别说,照我看,你才根本就是迂腐透顶,跟世间庸庸碌碌的男子根本没有什么区别!”

说完她推开椅子往外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