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太监嘻嘻笑道:“贺姑娘这是怎了,还把药罐子都拿到二楼去?”

海棠答道:“你不知道,早前就发生了两回药里被人下毒的事,险些没要了公主的命,你们几个我自是信的。可难保一个不留神外人溜了进来,我还是拿到楼上搁着的好。”

大太监吓得脸色顿变,再不说话。

海棠将药晾在一边,探了个头,看云罗在运功,也不敢打扰,安静地坐在案前,等着药晾。

袁小蝶低低地唤声“海棠”,让她在下面盯着,袁小蝶与水仙低声说起话来,袁小蝶听罢,道:“我回头禀给公主。”

海棠见她们说完了,这才上楼喝药,再一探头,却见云罗已经下了床,正在案前看书,唤了声:“袁师姐,公主喝完药了。”

袁小蝶上了楼,海棠则捧着药碗下来,目光交接,各自会意。

袁小蝶禀道:“水仙跟了钱慕儿一路,是去了宫门口,今日有些京城籍的宫女与家人在皇宫西大门旁边的铁门小巷见面,似钱慕儿家里出事了,她与一个妇人又哭又说的聊了阵,把她自个身上值钱的东西全给她娘了。”

“可问过是什么事?”

袁小蝶道:“水仙使了银子,与钱慕儿相识的宫娥打听,说是钱慕儿的原是嫁过两回的,现在的虽也姓钱,却不是她的亲生父亲,钱慕儿的亲爹早死,那年钱慕儿才五岁,她弟弟三岁就没了。后来她娘守寡,被同镇的无赖钱黑子给强占了,这种事在乡下是要被浸猪笼,可为了两个孩子,她只能改嫁给钱黑子。

婚后,钱黑子不打即骂,也没少打骂钱慕儿姐弟。去年秋天,钱黑子醉后走夜路,掉到河里淹死了,为了葬他,钱慕儿她娘便借了高利贷,如今讨债上了门,说要是不还钱,就要把她弟弟卖入宫里做太监。她娘在宫外,只得这个儿子相依为命,再凑不上钱,只怕就要…”

“欠了多少钱?”

“早前原只借了三两银子,如今这利滚利的,说有六十两银子。”

三两银子变成六十两银,对于那个一个人家来说,当真是难以承受的。

云罗道:“你悄悄儿把她叫进来。”

袁小蝶应了。

不多会儿,钱慕儿就到了。

云罗问:“钱慕儿,你是怎么来的归鸿斋?谁挑你来的?”

钱慕儿跪在地上,垂首道:“回公主话,奴婢原是花木房的人,有一次剪坏了德妃娘娘的一盆六学士月季花。德妃娘娘打罚奴婢,豫王世子替奴婢说了几句话。前几日,豫王世子来宫里行走,他问奴婢。可愿意来归鸿斋服侍…”

慕容祯送来的人。

他可不是一个行事冲动的人,做任何事几乎都是他深思熟虑的,“你还有事瞒着我,除了这些呢?”

钱慕儿咬了咬唇,“有一回,奴婢无意间撞见豫王府六公子调戏宫女,便劝阻隔了他,正巧也被豫王府四公子瞧见了。他问奴婢,为什么敢去阻止六公子。奴婢说,豫王世子救过我的命。要是六公子的事传扬出去,怕就保不住命了…”

许是这点,他们兄弟觉着这丫头是知恩图报的,又懂得报恩,这才送到她身边来。

云罗与袁小蝶使了个眼神。

袁小蝶取了银票。道:“听说你家里出事了,明儿一早,公主给你半日时间,回家把事了了。还有,再多给你五两银票。”

钱慕儿先是愣怔,随后颤着双手接过,深深一叩。感动得突地热泪纵横,“奴婢谢公主!奴婢叩谢公主隆恩!”

云罗轻声道:“你娘可会做小本生意?”

钱慕儿反应不过来。

袁小蝶道:“卖瓜子籽、红枣、蜜枣这样的零嘴会吧?”

钱慕儿明白了,“袁姑娘、公主,奴婢…”

云罗道:“你先回去问问你娘,厨艺、小本生意、绣活会做什么,若是她会。我安排到百乐门去干活,好歹也能挣份月例银子养家,要是你弟弟也精明聪慧,可让他进百乐门当学徒,虽不能挣多少月例贴补家用。好歹能学到一门技艺,往后也能养活自己。”

钱慕儿直将地板叩得砰砰直响,一下又一下,万千言语都不足表达,只有叩头,“公主能让奴婢就回家么?讨债的说了,今晚三更前还不了钱,就要把我弟弟拉去净身做太监…”

云罗与袁小蝶使了个眼色。

袁小蝶道:“我送你出宫门,许能从四公子那儿弄个出入令牌,你可得快去快回。”

“是。”

袁小蝶领了钱慕儿出去。

海棠一上楼就轻叹了一声。

云罗道:“你叹什么?”

水仙笑道:“她在叹钱慕儿,虽就为了三两银子,就要把他弟弟卖到宫里当太监。”

“你们以为,大家都跟你们一样,个个都有几万两银子积蓄呢。回头别忘了给你们师父孝敬一点,不拘多少好歹是你们的心意。”

两女傻笑了起来。

云罗觉得她们笑得古怪,歪头看道:“什么事呀,好似故意避开小蝶的。”

海棠坐到一边,八卦似地道:“公主,听说袁师姐在找他失散的侄儿,好像是说她大哥有个儿子,当年袁家灭门时,还在他娘肚子里,而他娘带着她逃走了。”

“太模糊,好歹打听清楚了再告诉我帮忙,这么说,我如何找?”

听她愿意帮忙,水仙笑道:“原是她大哥的通房丫头,还没来得及抬姨娘袁家就出事了。她在袁家时叫…叫脂香,被卖之前唤作傅三妹,逃走的时候怀了三个月的身孕,袁家还给了她三百两银子。”

“袁大爷名讳!”

“袁瞩!”

看来她们越来越明白她的规矩,说什么事一定要打听清楚了才能说,不能知晓一般就到处嚷嚷。

“我知道了,有了消息回你们。”云罗顿了一下,“袁小蝶为什么不亲口说?”

267 交账

二女笑着,“袁师姐的性子你还不了解,不好意思麻烦你,只自己打听着呢,说是过了十几年,也不知道能不能寻着。好歹是袁家一条香火,这才要寻的。她也是偶然间得遇一个袁家老仆,从那老仆嘴里知道的。”

几个人闲聊了一阵。

刚用过午膳,钱慕儿就从外面回来了,感激涕零地来谢恩。末了,对云罗道:“公主刚入宫,照着宫里的规矩,每日上午得去贵妃宫给贵妃娘娘请客,如今贵妃便是这宫里最尊贵的娘娘,就算公主病着,也要遣人过去代为请安。”

袁小蝶唉哟一声,“那今儿…”

钱慕儿笑道:“奴婢与贵妃宫里的伶姑姑说过了,请她代为请安,伶姑姑最是善良的,心又软,一定会帮忙的。”

水仙笑着:“瞧不出来,你这丫头还怪机灵的吧。”

袁小蝶问:“你娘可会什么?”

钱慕儿垂头道:“娘说,公主大恩大德,让奴婢代为叩几个头,她还说她一把年纪了,不好扰了百乐门贵客的雅兴,倒是愿意把我弟弟送到百乐门当学徒,她现在还能动,每日种地,闲下来时还能给富贵浆洗衣服,亦能过得去。”

海棠道:“你娘还真傻,去百乐门卖零嘴可比她在乡下过日子好多了。不说多了,一日赚一百文轻轻松松了,多少人盼不来的事,让她去,她倒不乐意了,去了百乐门,因她与你弟弟一起去,还能给他们母子分间屋子住,大屋子里隔一道竹屏风,也就成两间,再有红泥小灶做饭,虽是大杂院。大家都跟一家似的,不比住在乡下强多了…”

钱慕儿哑然,只咬着唇。

水仙责备道:“你也真是,把人都说成不知道开口了。慕儿。你别和她计较,她就是那张嘴。”伸手扶了她起来。

钱慕儿含着浅笑。

海棠道:“回头你再劝劝你娘,我们家门主帮的人成千上万,数都数不过来呢,要是个个都你娘这样,当真没意思。门主只是希望你们一家能过得更好,让她去百乐门卖瓜子又不是什么大事,是让她先去学学经验,回头百乐门还要在西市、城南建大戏院,等过上几月建起来了。你娘就去那边卖零嘴。有袁师姐给领路,与里面买零嘴的大娘一招呼,人家明白是怎么回事,也会乐意带着她。”

钱慕儿只当是天大的事,不愿意再多欠人情。这会子听海棠一说,好像还真不大的小事,越发不好意思起来。

“往后,你认真办差就是,只要记着公主的规矩,不要乱说话,就算对得住公主对你的用心。”

钱慕儿又要叩头。水仙止住她道:“别再叩了,回头你把公主的心疾叩犯了可不是罪过。有话好好说,别动不动就叩头。”

钱慕儿欠了欠身,施了一个极隆重的万福礼,“奴婢谢公主!”

“好了,下去忙着吧。你多个心眼。那几个宫女、太监也盯着些,各人什么性子,为人如何、人品怎样都留意些。”

钱慕儿退去。

海棠方才忆起事来,站在窗前,大声道:“慕儿。小厨房里给你留了一碗饭菜,热了吃了吧。”

“贺姑娘,我已经吃过了。”

“爱吃不吃,不吃喂狗。”海棠没好气。

钱慕儿愣了一下,进了小厨房,把饭热了吃。

大太监笑道:“慕儿,不是吃过了么,怎地又吃起来了?”

她讪讪地笑了,这不是怕惹她们不高兴,虽是服侍一位公主,可那三位姑娘都是公主身边的故人,她一样不敢得罪,再则今儿这事,三位姑娘也是出了力的。

大太监在一边坐下,笑道:“今儿你不见了好一会儿,去做什么了?”

钱慕儿依是浅笑着。

“我们搬到这儿后,你见天地苦着脸,今是奇了,今儿却是笑脸了,莫不是走路捡银子了?”

钱慕儿道:“家里的烦心事解决了,我自然高兴。小谭子你就别再问了。”

大太监不过二十出头的模样,因是太监又显得更为年轻。姓谭,宫人都唤他小谭子。

小谭子从头到下的打量着钱慕儿,“我今儿可是见你往公主屋里去两回,是有什么好事吧?是不是公主出面帮你将烦心事解决了?”

钱慕儿还是不说。

小谭子便知道一定是这样,“你的命还真好,能遇见公主这样的人。”

“只要用心服侍,公主心里都有数的。我曾听人说,公主心地善良,为人厚道,就是她身边的侍女嫁人,也给了不少银子的嫁妆,比正经五品官员的嫡女出嫁还丰厚呢。”

小谭子歪着头,“哟,闹了半天,你打上这主意。”

钱慕儿连连摆手,“不,我不是这意思,我是说公主待人好,值得我们真心、用心服侍。”

小谭子微眯着头,心里怀疑着,这回公主给了钱慕儿多少钱才把事儿处理平了。又不好再追问,看钱慕儿的样子,只怕怎么追问不出来,可小谭子还是不甘心,试着道:“公主怎么帮你的?”

钱慕儿只闷头扒饭,再不说话,将自己的嘴包得古古囊囊的。

次日一早,云罗领着袁小蝶、钱慕儿去贵妃宫里请安。

待她到时,后宫的嫔妃们亦都到了,左右两侧坐满了人。

“云罗给贵妃娘娘请安!娘娘万福!”她抬头,便见贵妃那妆容当真是漂亮,“郑嬷嬷的手艺真好,真真是锦上添花,都不敢认娘娘了,上次见着像十六,如今都快成十五的及笄小姑娘了。”

郑贵妃微挑着眉,笑道:“这孩子,就会乱说,没大没小的。以后可不许叫娘娘,唤本宫母妃吧。”

云罗又欠身应答一声“是”。

郑嬷嬷笑着指着左首第一位道:“这位是德妃娘娘!”

云罗行礼,“德妃娘娘万福!”

德妃笑道:“也唤我母妃吧。”

“给德母妃请安。”

德妃姓韩,是四妃之一的德妃,只是现在还居于妃位的就只得贵妃、德妃了,其他的便是昭仪、才人等,云罗发现位份最低是才人,大殿两侧连着贵妃统共也不过十三人。昌隆帝难育子嗣,后宫众嫔妃也没几个,听说最多的时候也只十八位,旧人逝、新人来,其间最年轻的约二十二三岁,最年长的当属贵妃、德妃了。

云罗与她们一一见了礼。

寒喧了几句,方道:“禀母妃,一会儿户部的人要寻云罗,云罗得回去候着。”

郑贵妃应道:“你且去忙吧。”

待她走远了,郑贵妃这才吐了口气,“这孩子怪不容易的。”

几个人便议论萧家的事来,你一言,我一句的。

云罗回到归鸿斋,刚坐下,便有内侍来请:“云罗公主,户部已准备好了,请您携上账簿前往户部交接百乐门事务。户部尚书、豫王世子、广平王都在!”

也就是说,从现在开始,原是江湖门派、大商户的百乐门成为皇商了,而她是代朝廷打理百乐门。

云罗令袁小蝶备好,清点了一番,账簿齐全,分别让袁小蝶、海棠、水仙三人抱上,在太监引领下去了户部。

一入户部大院,就见周围都站着一个个男子,或老或少,更多的则是一脸好奇,天下首富的百乐门主,今昔被昌隆帝收为义女,封为公主的云罗,她缓缓行来,不紧不慢,神态安和。

进入大堂,户部尚书领着左、右侍郎已恭候多时,一侧又站着慕容祯、慕容祎二人。

几人抱拳道:“拜见公主殿下!”

“各位大人多礼了!”她欠身行礼。

户部尚书面露惊色,“公主殿下,不敢!不敢!你与臣下行礼,岂不折煞臣等。”

赐姓慕容,晋封公主,昌隆帝膝下无一男半女,如今就算是皇帝的女儿,有了皇家婚氏可不与正经公主一般。

“往后,请各位大人也莫对我施重礼,寻常时候抱拳打个招呼就行。”她淡然一笑,接过袁小蝶手里的账簿,“这是去年、前年、上前年三年的百乐门总账簿,这一本是今年的新账簿,你们应该听说过,百乐门的账簿和户部的不同,我们采用的阿拉伯数字,平衡记账法。”

与水仙交换了一个眼神,水仙将账簿递给了袁小蝶,拿起一本账簿,与众人介绍记得,每个数字是几,正介绍着,户部尚书不好意思地道:“这两年户部也是采用此法,公主,他们都能看懂。”

“如此便好,请给他们核实。”云罗又拿了两本账簿,“这是百乐门名下所有的店铺,店铺分为大、中、小三种类型,像京城这等规模称为大型分堂,各郡首府亦为大店铺,州城所建为中型,县城所建为小型。

截止去岁年底,百乐门大型店铺共计三十六家,中型店铺八十七家,小型店铺三百七十二家。过去三年共有盈余银子一千五百四十七万六千三百八十一两又二百三十文银,照着百乐门的行商理念,必须得节留五百万两银子为流动资金。这一笔钱是为了扩展百乐门三种类型的店铺所用。

ps:

ps:求粉红票了!(*^__^*)谢谢:玉米小怕怕的更新票!亲好热心啊,感动中!谢谢魔龙战鬼的评价票!!

268 话皇商

今年原有计划,再扩建大型店铺十二家,中型店铺三十三家,小型店铺二百五十七家,这原是去年十月底就定好的,今年按预计行事。于正月二十日开工建设的大型店铺九家,中型店铺二十三家,小型店铺一百八十九家,开工前已经拨付了一半工程款项,建成之后,由本门四大长老会同各郡堂主验收。通过验收,方可交付使用,这是为了确保工程质量。”

一屋子的人,有吃惊,有的佩服的,一个女子居然能将这么大的百乐门打理得如此好,可见是需要一些能耐,且是按计划在不停地扩展。

“这是百乐门看得见的基本情况。看不见的情况是,去年一年,推出新戏十二部,其中有八部是我与哥哥捉笔的,另外四部来自各郡民间的文人才子。”她眉头一挑,正色嘀咕道:“翰林院的人写戏本时,可别太离谱,大俗为雅,别想让我帮着改戏本!”

慕容祯扑哧一声勾唇笑起来。

云罗问道:“尚书大人,一千零四十七万六千三百八十一两又二百三十文银是要银票还是要现银,要现银的话,我只能从吴、越两郡调运,得由户部派官兵押头,百乐门以女子为多,我可没有押送银子的人。”

户部尚书一听就乐了,“公主真要把这么多银子全都交给户部?”

这么多银子,有多少人一辈子也得不来,可她云淡风轻间,说交出来就交出来了。

“这是一早我便应允了豫王世子的,立于天地,当言而有信,既然说了就得做到。”

两名侍郎,一个在看账簿,一个在看各地产业簿子。

云罗道:“还有一件事,我得事先说明白。京城、吴越两郡的百乐门产业,去岁前就曾说过要转卖给堂主、大管事们的话,今年因临时变动,我不想改变这意思。已答应了各分堂主、大管事,是转卖个人,还是承包给他们继续经营,全由他们做主。究其原因,也只四字:言而有信。我说的话在前,朝廷接管在后,自然得以我的话算数。”她停顿了一下,“无论是转卖个人、还是承包经营,所得银子,都会如数进入户部。对此尚书大人不会有异义吧?”

她像连珠炮似的说话,一时间说得尚书大人不知如何反应。

慕容祯道:“承包经营…这是什么意思?”

云罗道:“打个比方,就拿京城为例,根据前三年的经营收益情况,预算出今年、明年、后年的收益。然后按照这收益额,承包给各位大管事经营,他们只需交给我契约上一定数额的银子数量,多余的就归他们所得。这样来的最大优点是,能让堂主、大管事们更用心经营,也可避免他们侵吞、私占。”

有左侍郎站起身道:“公主,万一他们亏了怎么办?”

“你傻呀。他们做了几年大管事,要是定高了,他们能签契约?自然是有把握才会接手,契约可是订得公平得很。”

右侍郎抱拳道:“请问公主,大管事是各处的大掌柜,那这堂主的职责是什么?”

“各郡堂主的职责。协调各处大管事之间的矛盾、扩展百乐门店铺。比如说大茶楼和大戏院之间发生芥蒂,他就得出面协调。每年由各郡堂主提交百乐门扩建店铺的计划,然后由副堂主、四大长老协商定下哪些是可建性意见,汇总出最后的策略再由我定夺。各堂主,视各人的在当年度的政绩领发年例赏红银子。扬州堂主是数位堂主里做得最好的,其次是洛阳、京城的堂主,我记得最多的一年,他们有人领了三十八万两银子的年例赏红,加上他每月二千两的月例银子,得四十万两…”

话落,围在外面的户部官员便小声议论了起来,没想到百乐门的堂主能拿这么高的年例赏红。

尚书大人满是好奇,听她说得自己也跟着热血沸腾起来,“若是吴越两郡转卖个人,他们往后还是百乐门的人?又如何管理?”

“转卖个人后,每年按收益的三成收取费用,新戏推广,他们得有新戏的戏本,店铺出了意外,遇上麻烦,也需要百乐门的人打点。百乐门属皇商店铺,尚书大人,他们傻吗,会拒绝百乐门主、本公主的指导?”

尚书大人微微点头,“原来公主一早就想好了。”

门外有人抱拳道:“请问公主,百乐门副门主职责是什么?”

“现在的副门主职责是:协助门主,做好新戏推广、把好进出账目、扩展新店铺、物色人才。四大长老,分东、西、南、北四位,按照各自负责的区域,其职责是:时不时地到各郡、各州、各县的店铺巡视,多是突然造访,每人各有证明自己身份的令牌,大管事们一见,便会拿出账簿,供他们随同的账房先生查验账簿,要是有一家账上有问题,主管的大管事、账房、堂主全都得受罚,处罚嘛,大管事再不得启用,降为小二,堂主也是如此,一降到底任为小二。”

“如若他们拒绝交出账簿会如何?”

“张帖门主禁营令,上报官府,视为侵吞本门钱财。”她歪着头想了一阵,“本门成立以来,发生过两回,且官府处罚极重。”

又有问道:“四大长老要是包庇如何?”

“每年各自巡视前,抽签决定,东长老抽签时,取出东边区域的签,他可能抽中西,也可能是北,抽到哪儿就去哪儿,要发现一处问题,东长老会额外得到一万两银子的尽职赏红,经副门主组成巡视使,若情况属实,定会重处。这样一来,大家都会尽职尽责。”

云罗挠了挠头,一个女子挠头,很是俏皮,“这样管起来也头疼,所以才新拟了转卖个人、承包经营两种策略。如此一来,就省事多了,至少吴越两郡,往后的巡视长老,只是看看他们有没有安分经营,是否恪守门规。店铺越来越多,既然信任他们,就放手给他们经营。”

云罗说得口干舌燥,四下一扫,却见慕容祯正笑盈盈地捧了一杯茶水来,她问:“谁的杯子。”

尚书大人抱拳道:“公主放心,这是用来招待贵客的茶杯。”

她这才接过来,咕噜噜地喝了大半杯,“核完了没有?核完了就给个交接单子,一千万余两银子是要现银还是要银票?”

尚书大人催促了几个正在核查的。

慕容祎脸色难看,他与她说了,不要把这一千万两银子交出去,可她压根就不听,还是坚持原来的意思,把银子交了。他更没想到,在生意上,她有自己的想法,新奇而且实用,更是应付自如,信心满满。

尚书大人抱拳道:“请公主稍等。”

“请给随我同来的两名女弟子也沏杯茶。”

有吏目听了,沏了茶水递来。

云罗坐在案前,慕容祯道:“吴越两郡的店铺转卖个人后,你估摸能得多少银子?”

她扬了扬头,道:“一千六百三十万两。”

“我记得你说过,像京城这样的大型店铺,最少四十万两,这么算来,似没这么多。”

“我想以最低价出售,可本门的堂主、大管事们,尤其是江南的,都说本门主打理事务辛苦,不好意思低价购入,愿意按常价买下。真没想到,当年那些个穷得吃不起饭的,一个个都成有钱人了,还知道可怜我了…”

慕容祯被她的表情惹得失声笑了起来。

云罗与慕容祯生意上的事,可慕容祎却从不听她说过一个字,唯一说过的就是银钱交到户部的事,两个人不为此发生了争执。

慕容祯勾唇一笑,“他们不是不想低价买下,而是知道你不易,更不想欠你太多的人情,以前是不得已,你给了他们机会,让他们可以过得更好,所以他们才会愿意应该有的价格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