琳怡笑着将玲珑的话说了。

小萧氏笑起来,仲出手来点琳怡额头,“我看数落的对。”

母女两个说说笑笑,准备去长房老太太屋里请安。

谭妈妈舒着手进门,走到小萧氏跟前,“二房那边闹起来了,大老爷在外面养了外室,现在外室找上门给肚子里的孩子要名分呢。”

不但在外面养了外室还让外室怀了身孕,小萧氏道:“有没有和老太太说。”

谭妈妈点点头,“门上的管事妈妈已经过去禀告了。”

小萧氏带着琳怡一路到了长房老太太房里,管事婆子说的正兴起,“虽然隔着胡同,我们家这边都听到吵闹的声音。”

长房老太太半沉着眼睛,不动声色,“有没有让她进门?”

这是最重要的,按理说外室没有给正室端过茶,连妾也不如,这样不顾礼数地闹起来,哪家主母也不会让她进门。

“进门了,”管事婆子道,“挺着大肚子,在门口哭的惨,说生了孩子或是自缢或是做了姑子,绝不拖累府里。”

这样的话也敢说。

长房老太太冷笑一声,可见被陈允宁惯成什么样子。如今又怀着身孕,二老太太董氏不在乎大人却放不下她肚子里的孩子。

让这女人进了门,真正难受的就是大太太董氏。

“让她们去闹吧,我们也好清净几日。”免得大太太董氏三天两头来长房消磨时间。

大太太董氏在二老太太董氏面前捂着脸痛哭出声,“我也不是不给老爷纳妾,老爷怎么能偷偷摸摸的在外面养外室,这下好了让那**阄到家里,这前程还要不要。娘,这件事您可不能不管。”

这时候让她管,之前争着想去长房的时候怎么不来和她商量。

二老太太董氏缓缓开口,“让她大着肚子在外面哭成什么样子,让外人知晓了还当你善妒不准老爷纳妾。”善妒是小事,没有子嗣才是大事。

大太太董氏恍若未闻般不停地擦眼泪。

二老太太道:“怎么也要先让她将孩子生下来,”说着淡淡地看大太太一眼,“你之前真的一点不知晓?”

“姑母,我哪会瞒着姑母…有什么事我不是找姑母商量…”

大太太董氏正说话,只听外面一阵嘈杂的声音,“我只想和老太太说句话…求求你们了…让我过去…我什么都不求,只是想要肚子里的孩儿…平安出生…这是老爷的骨血啊…”

大太太董氏像是抓住了稻草般向二老太太董氏求救,“姑母您听听,这样的女人就算在家宅里也让人不得安宁,老爷真是糊涂,养什么样的女人不好,却让这种女人沾身。”

二老太太董氏静静坐着,对外面的呼喊声充耳不闻,半晌才微睁眼睛,“按理说,你们屋里的事我不该插手,这些年我也放任你们去做,整个家我都渐渐交给了你们,你们却还不知足。”

大太太董氏哭声渐渐停了,二老太太董氏最后半句话让她微有些怔愣,可是片刻她就立即明白过来。

屋外又是一阵慌乱…

“你这是要做什么?”

“快拦住她…”

凄厉的声音又传来,“这孩子…生在外面不能认祖归宗,我真的不如一头撞死,好歹也是死在陈家,不至于做了孤魂野鬼。”

大太太董氏顿时出了一身的冷汗,抬起头来正好迎上二老太太董氏讥诮的眼神。

“老太太…您不知道,您在外面…还有一个没有归家…的孙儿啊。”

大太太董氏心中最后一丝侥幸也跑的干干净净,“娘,她这是什么意思?我…”

“你会不知晓?”二老太太董氏端起矮桌上的茶来喝,“你从十三岁就来我身边,这么多年我都没能看清你,你竟然瞒着我做出这种事。老大在外面养外室,你帮着他在外养大了一个儿子,怪不得你们要争着去长房,原来手里还有这么张牌。”

大太太董氏浑身的力气似是一下子被抽光了。

二老太太不再理睬大太太董氏,而是吩咐身边的董妈妈,“去跟她说,让她安心将孩子生下来,我会让孩子认祖归宗。”

大太太董氏肩膀一抖,抬头去看董妈妈,董妈妈匆匆忙忙退了出去。

悲戚的声音传来,“谢谢老太太周全。”一阵脚步声过后,四周死一般的静寂。

老太太屋外有人蹑手蹑脚地离开,一路走到二太太田氏的紫竹院,将情形说给二太太田氏听。

二太太田氏正念佛经,好半天睁开眼睛叹口气,“我也是要自保啊。”

第一百一十二章 主意

“就您心善,”旁边的沈妈妈道,“要是奴婢早就忍不下了,就将这里面所有的事都和老太太说清楚。”

二太太田氏埋怨地看了沈妈妈一眼,“毕竟是大伯、大嫂,闹出这事来,我躲在这里,不去帮衬大嫂说话已经是不对,我们这边不能有任何话传出去。”

沈妈妈眼睛一暗,“这叫什么事啊,大太太想方设法算计咱们,咱们却还不能有二话,不是奴婢说,就算太太这般心善,大太太那边也未必领情,还当是我们害她。”

“跟我们有什么关系,”琳芳眼睛里都是笑容却还皱着眉头,“这种事又不能瞒一辈子,母亲就安心养胎,不要为这些事操心,”说着伸出手去摸田氏大大的肚子,“母亲还有两个月就生产了。”

二太太田氏仿佛这时才放下心来,“也只能这般了,”说着仍旧叮嘱沈妈妈,“还是要吩咐下去,不准任何人谈论大老爷的事。”

沈妈妈应了,“奴婢就去安排。”

琳芳嘟起嘴仍旧不甘心,“大伯、大伯母害我们家的时候可没想这么多。”

田氏慢慢捻佛珠,“我们不能和别人比,”说着用手轻点琳芳的额头,“你啊,也不要想这些事了,该是学些规矩的时候了,我托人去找个宫里出来的礼仪嬷嬷,从今往后你就要跟嬷嬷好好学。”

宫里出来的礼仪嬷嬷。只要想到学规矩琳芳心里就五味杂陈,说不清什么滋味,又是期待又是害怕辛苦,“母亲,你怎么舍得让我受这样的苦。”

田氏拉起琳芳的手,“那也是没法子的事,想要嫁进高门大户,就要礼仪周到。你瞧你六妹妹在长房老太太身边学的越发有模样了,早将你这只猴儿比了下去。”

听到田氏说琳怡琳芳心里就有无名之火,轰轰烈烈地烧了起来,“她那叫什么规矩,都是算计人的小心眼。如果我也和她一样不安好心,早就让她见不得人了。”说着委屈地靠在田氏肩膀。

“不管怎么样你都要好好的学,能托到宫里的嬷嬷不容易…”田氏说着似笑非笑地看琳芳。

琳芳脸颊一片红晕,“母亲不用再说,我学也就是了。”

二太太田氏立即着手安排琳芳的礼仪嬷嬷,仿佛对大太太那边的事充耳不闻。

大太太董氏房里,满地一片狼藉两个丫头碰茶撞在一起,大太太顿时发了脾气将桌架上的香炉也砸了。

“一个个都下去好好学学规矩,这点事都做不好,我是留不得你们了,赶明儿来了牙婆子将人领出去。”

两个丫头跪下来不停地求饶。大太太盯着两人粉嫩的脸颊,肉皮紧绷,身段纤细,年轻的女人无论怎么看都是漂亮,就像刚才跪在地上的那**,哭得眼睛红肿,自是我见犹怜。她年老色衰也有自知之明,这些年也容忍了老爷纳妾。没想到,她真的没想到,这辈子事事为老爷着想,老爷却背着她养外室。

无论丫鬟怎么磕头,大太太还是铁石心肠,淡淡地吩咐方旺媳妇,“现在就去找牙婆子。”

看着两个丫鬟脸上都是惊恐被婆子拖拉下去,大太太董氏冷眼叠观,心里说不出的痛快。

空有好年华能怎么样,只要她一挥手这些花骨朵就会被踩在烂泥里。

不一会儿功夫方妈妈进屋,低声向大太太董氏禀告,“听说巩氏是知晓了大老爷在外面还有庶子没进门,这才动了心思来家里闹。”

老爷有庶子的事老太太还被瞒在鼓里,一个小小的外室如何能知晓。难不成是老爷亲口说的,大太太董氏这样想着,眼睛越来越红,几十年的糟糠之妻比不上一个来历不明的**。大太太董氏看向方妈妈,“让人去门口等老爷,看老爷是要这**还是要我。”

方妈妈刚要去,帘子一动,琳婉掀开帘子进门,“母亲要三思啊。母亲这样安排,恐怕父亲在舅老爷面前抬不起头来,母亲不是说了吗,昨晚二叔父和舅老爷在一起吃宴十分高兴,回来的时候舅老爷还夸奖二叔父。”

经琳婉这样一说,大太太董氏顿时想起这件事,转念之间却冷笑,“我哪件事不是为了你父亲着想,到头来落得妒妇的名声,恐怕等到你父亲做了爵爷,立即就会休了我。”

“母亲怎么会这样想,”琳婉上前扶着大太太董氏坐下,转头看了眼旁边的方妈妈,方妈妈轻轻颌首悄悄关上了排插。

屋子里就剩下大太太董氏和琳婉两个人。

“我一路过来看到不少下人聚着闲话,女儿也不敢去听,这倒是小事…舅老爷好不容易来趟京里,万一被他听到…赶在这个时候母亲只好先忍一忍。”琳婉轻声轻语地劝说。

大太太董氏豁然从这话里听出些端倪来,看样子老爷养外室不是一日两日了,怎么偏巧在这时候闹出来,老太太刚才的神情分明是先一步知晓了老爷有庶子…这里面是有人故意安排,就是要她和老爷现在跌跟头。

会是谁?大太太董氏脑子一转,想到了二太太田氏。是她,定是

琳婉不知说什么才好,“母亲,现在已经到这个地步了,咱们家不能再乱了啊。”

再乱就会被人看了笑话,就会让她们如意。

无论如何这口气她要忍下来。

夺爵的机会只有一个。大太太董氏抬起头,“定是你二婶一手安排。”只有二叔才不愿意看到董家支持老爷。

琳婉道:“女儿觉得,不论是谁…祖母总是知晓了,眼下弟弟要怎么认祖归宗最重要。母亲快想想法子,怎么才能让祖母消气。”

怎么让老太太消气。

“女儿记得相士不是说过,父亲的子嗣不能养在身边…”

大太太董氏眼前一亮,这不乏是个好法子。这样一来她瞒着老太太是因听了相士的话,到了外面她也有了说法,只要为了老爷的子嗣,她受再多委屈也值得。要忍一时之气,否则就会功亏一篑。

大太太董氏高声唤方妈妈,“去巩氏在外面住的小院,将巩氏的东西都接进家里。”既然人已经进了家里,就别想再图后路,这些年巩氏从老爷手里捞来的财物,她要全部收回来。

至于二叔和二弟妹,也别想站在一旁看笑话。

大太太萧氏这边想的通透,却没想到事情办起来却没那么容易。

琳怡在长房老太太房里正往墙上的梅花填色。

白妈妈就将打听来的事讲给长房老太太听,“大老爷养的那个外室巩氏,找上门之前早就有准备。大太太去收拾巩氏的行礼才知晓,大老爷本为巩氏买好了田产和房屋,结果全被巩氏变卖了,而今那房子不过是向买家租住的,就连大老爷也被蒙在谷里,大太太气急了去找巩氏,那巩氏撒泼起来,说是为了保住腹中的孩儿,被什么跛脚的道婆骗了钱财去,请大太太一定要捉住那道婆,将财物要回来。”

真是个天不怕地不怕的浑人,竟然能想到这样的理由。

“巩氏进门身无长物,大太太也没了法子。那些银两不知去了哪里。”

长房老太太道:“那巩氏是什么人?”

白妈妈道:“从前也是妾室,后来被送给了大老爷。”

那就难怪有这样的手段,可见是要为自己留条后路。可怜天下父母心,无论是谁都一样,拼了命也要为自己肚里的孩子争个名分。

白妈妈将屋子里的丫鬟遣下去,在长房老太太耳边低声道:“大太太如今已经盯上了二太太。”

琳怡坐去长房老太太身边,夹了块窝丝糖给长房老太太吃。

长房老太太吃得眼睛微眯。

白妈妈道:“这几日我们家这边的眼睛倒是疏忽了许多,没有人在背后盯着,就连奴婢做事也觉得轻松了。”

要不然长房老太太和郑老夫人频频通信的消息早就传到二老太太董氏耳朵里。

长房老太太拿起淡茶喝了一口,眉毛一低声音低沉,“若是果然被他们惦记到了,我情愿陈家的爵位不复,否则不但不能光宗耀祖,恐怕还要为祸族亲。”

长房老太太这话虽然说的轻松,可是琳怡知道陈家爵位来之不易,长房老太太从前是盼着诰封铁券放回陈家祠堂里,过年大家拜祠堂,长房老太太一直瞧着原来供放铁券的地方。就连父亲每每提到也说,只要陈家能复爵就好。

白妈妈又想起一件事,“二太太给四小姐请的礼仪嬷嬷进门了,从现在开始四小姐就要学习各种礼数了。

那是自然。二婶想要将琳芳嫁去宗室家里,以琳芳如今的礼数将来要怎么做命妇。不过这临阵抱佛脚到底有没有用。

长房老太太一笑,不置一词。

琳芳第一天跟着嬷嬷学礼数,几个时辰下来就觉得吃不消,好不容易找了借口去园子里歇歇脚,刚刚坐在锦垫上,就看到琳婉迎面走过来。

很是羡慕有存稿的童鞋。

第一百一十三章 害人

大家碰了个正着,琳婉的脚步停顿了片刻,还是走上前去,叫了一声“四妹妹”。

琳芳被礼仪嬷嬷管的周身不舒坦,见到琳婉更是没有好脸色,甩甩帕子就要走了。

“四妹妹”,琳婉不明所以有些慌张,“这是怎么了?”

边的四喜上前解释,“我们小姐要回去学礼数了,三小姐这边坐吧。”琳婉颌首一脸羡慕,“二婶能请来宫里的嬷嬷教四妹妹,这京里统共也没几家小姐能这样。”

琳婉软软的话,让琳芳心里痛快起来,停下脚步,嘴角漾着笑意,伸手去扶鬓,“三姐姐最近也好,听说林家那边已经答应了,”说着拿起帕子捂嘴,“林大郎将来高中,自然有姐姐的诰命夫人做,这一点我是比不上的。”琳婉的脸登时红了,“妹妹怎么这样说…我…不论成不成…四妹妹将来只会比我更好。”说着垂下头看到琳芳湿了的鞋,“四妹妹鞋子都湿了,我们还是求暖房里坐下,让丫鬟拿了羊皮靴子来换上才好走。”

四喜道:“也好,小姐过去做了,奴婢这就去取鞋子。”

琳芳瞄一眼琳婉,一直都是唯唯诺诺胆小怕事的模样,就算说话也是大音不敢出,更何况琳婉刚刚几句话正捧得琳芳舒服,琳芳也就欣然前往。

两个人走进屋子,让丫鬟伺候着脱了鞋,坐在临窗的大炕上,丫鬟在旁边蓄茶给琳婉、琳芳吃,吃过四五盅,琳婉响起小时候和琳芳两个编辫子的事,“我身下和妹妹身下都是庶妹,年纪差的多又不大来往,我只当四妹妹是亲的,过年时拜祖宗都要和妹妹梳一样的发髻,那年妹妹编了一头的辫子,让我好生羡慕,我却没有那么多的头发,只得加了条假的上去,后来还是被妹妹发现了,好一阵笑话。”

琳芳皮肤生的细白又有一头黑亮的长发,是谁也比不上的。

琳芳顺着琳婉的话,隐隐约约想起旧时情景,祖母赏下来的物件儿,若她喜欢琳婉定是不吝啬给。

琳婉满脸殷切,鹿眼一眨,长长的睫毛覆盖下来像一把扇子,“我是盼着妹妹好的,妹妹将来好了,我也能依仗,”所以没有想要争什么的意思,“将来父母老了,我们各自嫁去了夫家,也唯有我们姐妹相互守望,有什么烦心事,就是姐妹之间常吐烦郁,不知道我说的对不对妹妹的心思,我是这般想法。”

琳芳听得这些话自然心里欢喜,脸上却不动声色,“还有六妹妹呢。”

琳婉似是没听出琳芳话里的讽刺意味,“六妹妹也是贵人。”

贵人…这两个字挑中琳芳的神经,“她算是哪门子贵人,你想一想到头来她不过就是攀上了长房老太太,就连林家也是最后选了你不选她,她哪点好?”

琳婉从不编排旁人,“四妹妹别这样说,六妹妹也…名声很好,我们在外面听别人说起六妹妹,脸上不时也跟着增光?若是没有两个妹妹的好名声,林家也不回来挑我。”

好名声都是母亲在外讲佛偈,她和各府小姐吟诗作画换来的,和琳怡哪有半点关系。

琳婉说起琳怡紧张地看看周围,仿佛生怕有人讲话传去琳怡的耳朵,琳芳看着就更加怒火高涨,“姐姐真是好出息,坐在自己家里还怕别人。”

琳婉不自然地垂下头。

琳芳道:“就连齐家都不愿意痛快地将琳怡娶过去,”说着冷笑,“高门大户的女眷个个精明,许多人都是表面上迎合罢了。要是没有长房老太太,六妹妹能不能嫁出去还要另说。”

听得琳芳这样说,琳婉的表情渐渐松下来。

两姐妹又说了一会儿这才换上靴子各自回去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