咸福宫中,黎国舅缓缓道来。

黎国舅个子不高,体型微胖,四方大脸,几处组合起来,便显得身材圆滚,憨态可掬,十分有福相。若走在热闹的街市里,人们可能更多地会以为他是个富态的商人,而不是凭裙带关系步步高升中的国舅爷。

黎贵妃着一身华丽的黄袍紫霞裙,闲靠在贵妃榻上,左右手两边各蹲了一位宫女,正仔细地替她修理长长的指甲。

听到兄长这么一说,黎贵妃嗤笑了一声,美目满含嘲讽:”大哥,我可从没说过一举就能对付得了他们。我只是诧异,司徒家那个老泼妇不是硬气得很么?这么多年来,在陛下的面前也不肯说一句软话,好像就他们司徒家的人骨头最硬似的,别人,无论什么出身,都是天生的贱命!现在可好,她的膝下也不见得就有千两黄金嘛!“

黎国舅吹了吹杯中的清茶,趁着热烫喝了一口,舒服得叹气,小眼睛望过去,笑道:”大兴国的女将军自然威武不能屈,连战场都上过,杀人如麻,这点气节还是有的。只是如今气节这玩意儿行不通了,一切都得靠实力,女将军上战场容易,但煞气一重,就生不出儿子了。“

”生不出儿子“这几个字最让黎贵妃满意,她抬起左手仔细看了看修理好的指甲,又道:”大哥,说起儿子,我倒想起煦儿来了。明日就是殿试,有件事想请大哥帮忙,陛下那里,是该试探试探了…“

”何事?“黎国舅眼中闪过精光,憨憨地问道。

”母妃…舅舅!“

黎贵妃话未出口,七皇子百里明煦就在太监和宫女的陪同下蹦蹦跳跳地进来了,看到黎国舅,眼睛一亮,顿时扑进黎国舅怀里扯他的短胡子,喜逐颜开道:”舅舅!舅舅!戍表兄什么时候进宫来啊?他上次说要教我唱戏,我很喜欢他送来的那套戏服!他要是不进宫,我明天就出宫找他玩去!“

”煦儿!胡闹!“黎贵妃原本闲靠着的身子猛地坐直,美目圆睁,身边的太监宫女都反应迅速地跪了下去,大气都不敢再喘。

七皇子百里明煦异常委屈地钻进黎国舅怀里,眼神恳求地看着他,年仅十岁的少年不明白自己说错了什么,使得母妃突然这么生气。

”唉,妹妹,别吓坏了小煦儿。都是我家那个畜生不争气,不学无术就罢了,还将这些上不了台面的东西教给煦儿。“黎国舅抱着百里明煦,长长叹了一口气,”煦儿,你父皇喜欢听戏,他是个威武的皇帝,煦儿可以喜欢听戏看戏,但不能自己去唱,知道么?“

百里明煦似懂非懂,半晌点头,”哦“了一声。

黎贵妃的怒火总算压了下去,朝百里明煦伸出双臂,道:”煦儿,到母妃这里来。“

百里明煦犹豫了会儿,终于还是走过去,黎贵妃让他坐在自己腿上,宠爱地摸了摸他的头,柔声道:”煦儿,过些日子,母妃替你找个学问高深的老师,将那些该懂的道理一一教给你。“

百里明煦眨了眨无辜的眼睛,问道:”那个人是谁啊?平日里教我读书的先生已经够多了,那个人又要教我什么?“

黎贵妃仍旧高深莫测地笑:”教煦儿明白自己的身份…“

大兴历景元十七年四月初一,皇城太和殿内举行了由景元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考生皆为礼闱中脱颖而出的贡士,考题只时务策一道,时限一日,日暮交卷。

殿试结束后,四月初二读卷,四月初三放榜,三年一次的科举便算落下帷幕。

百里婧自那日清晨入宫,一住便是十余日,季节变迁,锦华宫中

的海棠花俱都凋零。等她出宫时,正巧赶上张榜日,街面上拥堵不堪,数不清的学子或看热闹的百姓挤在布告栏前,相当嘈杂。有人痛哭流涕,有人欣喜若狂,甚至有人相互扭打了起来。

大兴国的科举考试到景元帝时逐渐完备,前朝商人地位低下,没有入试资格,如今却大有改观。一朝成名天下知,寒门学子终于有机会出人头地,是以,有这些混乱和癫狂的画面并不算稀奇。

百里婧坐在马车内,撩起轿帘看着眼前拥堵不堪的场面,想起在鹿台山上时,三师兄曾说过,他是武举人出身,等他武艺大成,便会赴盛京参加三年一次的武举考试,他要夺武状元!

日子飞快,等科举一放榜,很快便到武举考试的时间了。

鹿台山上的人除了潜心习武,并不知道彼此身份,她听罢三师兄得意洋洋近乎炫耀的口吻,便跑去问韩晔,问他想不想参加武举。

韩晔微愣,丫丫,我做不了武状元。

她当下就”扑哧“一声笑了出来,道,怎么可能?!就三师兄那个样子,他要是成了武状元,我也能做武状元了,何况是韩晔?

韩晔摸摸她的脑袋,他清俊的面容一如既往地含笑,神情之中却掺杂了些许她看不懂的落寞,他说,丫丫,让你三师兄赢吧,等他当了武状元,我们岂不是比武状元更厉害?说出去多有面子。

她想想,哈哈笑了…还是韩晔聪明。她从来不贪什么虚名,做不做武状元有什么了不起?她只是觉得韩晔最厉害罢了,不喜欢看到三师兄把韩晔比下去。

后来才知道,韩晔是晋阳王世子,凡是皇室的直系或旁系后代,皆没有参加科举武举的资格…文状元武状元,韩晔是真的做不了,他没骗她。

”咣咣——“

一阵鸣锣开道的声音打断了百里婧的思绪,只见一行人浩浩荡荡朝城东官员街而去,这架势,应该是去给状元郎贺喜吧。

即便看不到拥挤的人群之后的那张明黄色皇榜,百里婧大约也能猜到状元郎是哪位,左相府今日想必十分热闹。

------题外话------

+_+该死,昨天晚上堵车回家好迟,发了个更新公告没审核通过有琴都不知道,所以没给亲们交代,真是抱歉。今天还有一更,稍晚。

祝亲们中秋节快乐,假期愉快╭(╯3╰)╮

【058】太子侍读(二更)

”咣咣——“

一阵鸣锣开道的声音打断了百里婧的思绪,只见一行人浩浩荡荡朝城东官员街而去,这架势,应该是去给状元郎贺喜吧。唛鎷灞癹晓。请记住本站

即便看不到拥挤的人群之后的那张明黄色皇榜,百里婧大约也能猜到状元郎是哪位,左相府今日想必十分热闹。

为了避免拥堵,车夫绕远道,自城中长兴街穿行而过。素来繁华的长兴街,竟因为放榜日的到来,人流疏落了不少。

这是一条富人街,汇聚了盛京城最好的酒肆、最多的美食和应有尽有的乐子,比如,让城中人趋之若鹜的碧波阁就临长兴街而建,无论白天夜晚,碧波阁的客人都络绎不绝。

马车经过碧波阁门前时突然急停了下来,车夫在外头大着嗓门骂道:”走路不长眼睛啊!往哪儿撞呢你!“

百里婧挑起车窗帘子的一角看过去,只见一个男人站在碧波阁正门的台阶下,摇摆着东倒西歪的身形,大着舌头指着前头的车夫挑衅:”你…你管我…我***爱撞哪儿…就撞哪儿…我…不只要撞,我…我还要吐…呕…“

说完,便一头朝近在咫尺的马车车厢撞了过来。

”驾!“

车夫猛一挥鞭,骏马扬蹄,拖着车厢朝前急急奔去,那个醉酒的男人没了倚靠,竟一头扎进自己刚吐出的秽物里,满地的惨不忍睹。

百里婧眉头一蹙,放下了帘子。

车夫自奔跑的马车前探出头,畅快地笑骂道:”摔不死你,醉鬼!“

碧波阁的老板娘扭着臀跨出门槛,叉着腰骂左右的伙计道:”都瞎了是吧?!给老娘把这不长脸的脏东西轰远点儿,别污了楼上雅座的爷看美景的眼睛!“

两位伙计不情不愿地上前将那趴在地上的”醉鬼“搀起来,憋着气忍受秽物熏陶疾走几步,一脚把那人踹进破巷子里去了,巷子里头正躺着好几个四仰八叉的”醉鬼“呢。

等地上的秽物也被清理干净,老板娘这才满意,风姿绰约地扭下台阶,仰头对二楼靠窗的位置上端坐的男子道:”这位爷,真对不住,可给您添乱了!窅娘这就给您送上碧波阁珍藏的好酒,您消消气儿吧,多喝几杯,啊?“

碧波阁的老板娘是出了名的精明能干,见风使舵,一双巧嘴能把人哄得团团转,然而,她说完这番话,却没如想象中一样得到半句回应。

那是一位身穿锦绣白衣的年轻男子,气质高贵无双,他侧着脸,眼睛静静注视着方才那辆马车前行的方向,直到马车车轮滚动的声响和疾驰的影子都消失无踪,他却仍未收回目光。

黑色的雕花窗扇大开,与他浑身上下散发出的沉敛气质对比分明。他头顶的发髻用一根白玉簪随意绾起,手中的白瓷杯举在半空,如石像般一动不动。

碧波阁的老板娘甚少被如此忽视,面子顿时有些下不来,赌气似的挥了挥手中的刺绣帕子,一跺脚,嗔怪道:”这位爷真是不解风情!奴家好生受伤…“

马车绕远路回到相府,百里婧走下马车,恰好看到墨誉穿着状元朝服,头戴簪花状元帽,在一群人的簇拥下走出大门来,果然不出所料,新科状元郎正是墨四公子。

左相墨嵩走在墨誉身侧,满脸堆笑地同身边的那些人寒暄,时而摆手,时而摸须,时而大笑,墨誉的神色也很踌躇满志,很符合状元及第时的兴奋。周围同行的人中有宫里的太监,应该是来宣旨的,看样子,是父皇召墨状元入宫觐见。

连轿子都省了,墨誉跨上为他准备好的高头大马,马脖子上系了一朵大红花,而状元的朝服也是大红色的,红衣配红花,穿在墨誉身上很有新郎官迎亲的样子。百里婧轻轻一笑,没再继续看下去,而是从偏门进去了。

后院里喂马的小厮碰着她,下完跪请过安,笑呵呵道:”婧公主,四公子中状元了,相爷说相府每一个家丁丫头们都可以去领银子喜钱,真是天大的好事啊!“

百里婧点点头,随口应了一句:”确实是好事。“

那小厮没眼力,见百里婧抬脚往前走,他却还追了上来,挠挠头皮尴尬地问道:”小的刚才听人说,陛下的圣旨上封四少爷做官了,还做了什么太子…太子侍读,那是什么官啊婧公主?小的又

不懂…呵呵…“

百里婧起初脚步未停,听到”太子侍读“四个字却猛地站住脚,眉头一蹙:”你刚才说太子侍读?“

”是啊是啊,小的不知道那是做啥的。“那小厮还是乐呵呵的。

百里婧却双眸一缩,尚且没有太子,哪里来的太子侍读?难道父皇真的要立七弟为太子?若真是如此,那么,前一阵子礼部尚书崔明哲和百里落一同来相府为墨誉贺喜,意图便不言自明。

【059】因何赌气

百里婧却双眸一缩,尚且没有太子,哪里来的太子侍读?难道父皇真的要立七弟为太子?若果真如此,那么,前一阵子礼部尚书崔明哲和百里落一同来相府为墨誉贺喜,意图便不言自明。唛鎷灞癹晓。请记住本站

然而,这些与母后的猜测基本一致,黎家不过是想趁机拉拢左相府,明目张胆地当着司徒家的面抢夺朝中的势力。而她百里婧,身为左相的长媳,即便是大兴国尊贵荣宠的嫡公主,可因为夫君孱弱无力,根本帮不了司徒家的忙,且对黎家的野心构不成任何威胁。

嫁,女孩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百里婧如今才开始明白其中的意思——她是皇嫡女,不是普通百姓家的女儿,她不能因为失败的爱情就投河自尽一死了之。倘若不能如愿嫁给自己挚爱的那个人,她至少也应该为了司徒家选择一个更可靠更有力量的人。

爱情早就死了,自我折磨早该停止,她花了二十天的时间才弄明白当初有多任性。

喂马的小厮退回马棚去了,百里婧独自一人穿过海棠苑中的假山高坡,不经意地一瞥间,发现一道藏青色的身影站在不远处的湖心亭中。

飞虹桥架在碧湖中央,连接左相府的东西两院,桥上风景独好,中央建有湖心亭,左相府的少奶奶们很喜欢去亭中赏景。

然而,自那日百里婧毁了桥畔凉亭的木栏杆后,墨家老二老三的媳妇儿很是疑神疑鬼,便不大敢去亭子里久坐,湖心亭倒因此寂寥了许多。

海棠苑尽头的假山高坡地势较高,视线开阔,百里婧能清楚地望见那道藏青色的身影扶着亭中的红旗柱子,微微弓着腰,似乎在干呕。她蹙眉四下望了望,竟找不到远山的影子,当下脚步转了方向,朝湖心亭走去。

越走近,墨问沙哑的呕声越是清晰,他背对着她,长发未梳,散乱地披在肩头,随着湖面上刮过来的清风飘扬,身影显得异常单薄。百里婧十分确定墨问是在干呕,呕了几声便开始咳嗽,越咳越激烈,她一急,开口问道:”你怎么了?“

墨问的背陡然一僵,仓惶地回头,往日沉静淡然的眼神闪过慌乱,见是她,他急急后退了几步,一脚踩在亭脚的边缘,身子一歪,向湖中直直倒去。

”小心啊!“百里婧手快,一把搂住他的腰,将他大力带了回来,墨问顿时压向她怀里,总算稳住身形没掉下湖去。

然而,刚站住脚,墨问便按住了百里婧搂在他腰上的一只手,百里婧以为他要写字,墨问却将她的手摘了下来,用不轻不重的力道推开,接着是她的另一只手,同样被他拿开,他的人随即又往后退了两步,和百里婧保持着三步远的距离。

百里婧莫名,疑惑地问:”你…做什么?“

墨问虽然身子单薄,个子却高出百里婧一头,这会儿站着,完全俯视着她,然而,他只看了她一眼便敛下眸子,湖心亭中安静得只剩下风吹湖面的微弱声音,时有时无,渐渐地,墨问的唇边渗出点点血丝…

”你流血了?让我看看!“百里婧一惊,朝他伸出手去,急道。

墨问几乎是立刻又后退一步,双脚已经跨出了湖心亭的荫蔽,此刻,东边已经升起的太阳不偏不倚地照在他身上,在亭中投下一道黑色的影子,墨问薄唇紧抿,别开脸,伸手将唇边的血丝抹去。

可是,越抹越多,他擦尽了,血又很快渗出来。

与一个不会说话的哑巴交流很费事,假如他还不肯合作不肯给你任何提示,那么,你们之间永远别想相互了解,你永远猜不透他心里在想些什么。

但是,百里婧总算明白,墨问在生气,所以,他拒绝她的靠近,拒绝她的关心,拒绝回答她的问题。

百里婧站在原地注视着墨问的侧脸,一种无力感油然而生。然而,多么可惜,她早已经不是鹿台山上的婧小白,倘若这争执和赌气发生在两个月前,她决计不可能像现在这般无言以对,她错了也好,韩晔错了也好,她都会厚着脸皮先道歉,她会耍尽了花样软磨硬泡,直到韩晔肯理她为止。

现在,她早没了这个自信。不再自信她的花言巧语和无赖行径能再得到一个人的谅解,不再相信假如她放下自尊没有骨气地求他,他就会回报以千倍百倍的宠溺和包容。

再不会了。

她再不会爱一个人如韩晔一般,满心满眼里都是快乐和嚣张,她再也变不回当初的婧小白,她再

也不知道怎么做才是应该的…

二十天的夫妻而已,只比陌生人稍稍熟悉些,大约知道彼此的名字、身世,但也仅此而已。

一连擦了三次,墨问的手背已经被唇角渗出的鲜血染红,百里婧再没任何表示,墨问抬脚向朝西边迈去,可百里婧挡在凉亭中央,他便折身朝着火红的太阳一直往东走。刚迈出两步远,恰好遇到老二老三的媳妇迎面而来,将他往东的去路也堵得严实。

墨问顿时定在原地不动。

老二媳妇荣雪雁远远地便笑道:”呀,怎么这么巧,大哥和婧公主也来散步?我们今儿个可算赶上了!“

老三媳妇李若梅扫了一眼墨问,又看向百里婧,开口道:”是啊,小叔中了状元,公公说都是祖先的保佑和陛下的恩典。我和二嫂特意带了些吃食准备喂湖中的红鲤鱼,听说能祈福辟邪,婧公主是个大忙人,可有工夫与我们一同投食?“

大兴国的文官选拔有多种途径,权臣举荐,科举考试,陛下钦点,其中科举考试最普遍也最光明正大,但其余两种也十分常见。譬如,墨家老二、老三,都是不爱读书的主儿,于学问上没什么兴趣深究,自然也不愿动脑去学,仗着他们老子左相的关系才谋了两个闲差混混日子。

不过,混日子容易,想在仕途上做出点成就政绩来就难了,墨家老二、老三的闲差等于拿着朝廷的俸禄混吃等死,而老四墨誉如今中了状元,自此便有了大好的前程——

状元郎再不济也能入翰林院,倘若得到圣上的赏识,那更是前途无量,是以,老二老三的媳妇儿如何能不巴结墨誉?

墨问被三个女人夹在了飞虹桥上。

------题外话------

【每日小剧场】

小白:干嘛不说话?

墨问:…

小白:为什么不理我?

墨问:…

小白:(转身)算了,有一种默契叫你不理我,我就不理你,咱俩回见吧。

墨问:(扯袖子)别走。

小白:(回头)为什么生气?

墨问:(弱弱地)…酸梅吃多了,牙龈上火,大出血。

小白:…

【060】结发落水

墨问被三个女人夹在了飞虹桥上,进退无路。唛鎷灞癹晓。请记住本站

十年以来,他甚少与相府中人打交道,即便墨家老二老三的媳妇已经过门好几年了,他与她们见面的次数也屈指可数。身为墨家长子,生母身份低贱,至死都没拥有任何名份,墨问在相府的地位连小妾所出的老四墨誉都不如——

府中来客不会邀他招待,大事小事不会与他商量,逢年过节热热闹闹的团圆饭,也没有设他的位置。他如同相府西北角的偏院,真切地存在着,只是被人轻飘飘遗忘了。待有人想起时,却只是笑话他病弱至此,成了相府的累赘和父亲人生的污点。

荣雪雁和李若梅自嫁入相府起,从未正眼瞧过墨问,直到他一夜之间成了大兴国的第一驸马,她们才将讶异探究的目光锁在他身上,而这些目光里,看热闹的兴味更足。

陌生人的注视对墨问来说,是种无形的折磨,他本能地想要逃,脚步往后退却,头也更低下去,他如此害怕与陌生人相处。

”大哥,怎么发抖呢?是不是着凉了?飞虹桥这地方风大,若是不小心被吹下了碧湖,婧公主可要心疼了。“荣雪雁开口道,语气听起来十分关心,实则满含奚落——

如今老四墨誉成了七皇子侍读,而老大墨问却是婧公主驸马,黎家和司徒家不和久矣,任老四和墨问平日里相处再融洽,这一番下来,关系定然要疏远。

眼尖的人都看得出,景元帝有心扶持七皇子,任司徒家再猖狂也不能让司徒皇后变出个儿子来,这么多年的较量,已经分出了胜负。

”婧公主怎么都不说话?莫不是同大哥吵架了?夫妻之间,床头打架床尾和,有什么大不了的呢?“李若梅跟着搭腔道,随后忙自打嘴巴道:”瞧我这记性,婧公主想必刚从宫里回来,断不可能同大哥争执才是呀?“

朝中的势力划分,哪怕已经拼得你死我活,不到万不得已,政治斗争里的高手都能左右逢源两不得罪,而小家小户出身的荣雪雁和李若梅却立刻自作主张地将自己划归黎家的阵营,觉得墨家从此都该围着七皇子——也就是未来的大兴国君转悠,至于司徒家如何,她们没工夫去管。是以,言语中夹着诸多的不屑和暗讽,什么床头打架床尾和?分明是笑话墨问娶了妻却行不了周公之礼。

墨问的手在身侧越收越紧,站立的身姿更显僵硬。他明知道百里婧就在身后,却没有对她投去一个求助的眼神,默默地忍受了。

荣雪雁和李若梅得不到回应,以为百里婧因司徒家失势而心虚胆怯,对视了一眼,心照不宣地笑了,却不想下一刻,一阵劲风从西边刮过来,一身海棠红的衣衫突然出现在她们眼前。

”啪啪啪啪“数声脆响,两个女人都被扇了重重的几下耳光,力道十足,两人的半边脸很快就肿了,尖声地大叫起来往后退,手里提着的竹篮子掉下来,鱼食撒了一地。

百里婧一声不吭,上前扯住荣雪雁的发髻,扯得她头皮块块拎起,哀嚎不已,哭着用长指甲抓百里婧的手,刚才的大方得意神情俱都消失不见:”放开我!放开我!你这个疯子!疯子!“

百里婧完全无视她的挣扎,拎着她的头发在桥板上拖了几步远,弯腰,另一只手将花容失色落跑跌倒中的李若梅从地上拽起来,两手一合,荣雪雁和李若梅像玩偶般撞到一起,百里婧顺手将两人散落的长发打了个结,拽着中间的发结往湖心亭走去。

”救命啊!救命!“荣雪雁和李若梅一边呼救,一边拼命地往后挣,然而,头发被拽在百里婧手里,她们越挣就越疼,几乎被百里婧半拖着一路给扯到了亭子中央。

桥对面的小厮丫头们快步朝这头跑来,却纷纷停在了湖心亭外,不敢再往前一步,战战兢兢看着那骇人的一幕。

湖心亭是飞虹桥上的好风景所在,不仅能尽览相府东西两院的风光,还能静静享受无限的生机乐趣,亭下的湖面上有成群的红鲤鱼欢快地游着,荣雪雁和李若梅平日里最喜欢喂它们。

百里婧单手将她们俩压在新修好的木栏杆上,罔顾两人的哭泣求饶,淡淡道:”不是喜欢喂红鲤鱼么?现在就下去和它们培养培养感情吧。“

话音未落,毫不犹豫地往前大力一推,两个人头上脚下一齐跌落水中,巨大的响动惊得湖面上的红鲤鱼四散而逃。

”救…命!救…命!“

荣雪雁和李若梅的头发被绑在

一起,浸泡了好一会儿也没能完全散开,喝了太多的水,双臂在水里扑腾出大大的水花,越挣扎越疼,在冰冷的湖水中时上时下地浮着。

那些前来搭救的小厮丫头们都急坏了,纷纷在亭外下跪求饶:”婧公主,您大人有大量,放过两位少奶奶吧,再泡下去,她们会淹死的!求求您了!求求您了!“

百里婧眼神平静,居高临下地看着水中的两人,半天才开口道:”喝够了水,好好洗洗脑子,看看自己有多少斤两跟我斗?我不招惹你们,你们也少来招惹我。“

她不屑地别开脸,折身来到墨问身边,不由分说牵起他的一只手,拉着他往桥西而去。

走出将近十步远,才听到身后有接二连三的”扑通“落水声,小厮们见她走了,这才敢下水救人。

墨问从始至终没有任何言语,沉默得像待宰的羔羊,百里婧刚刚牵住的是他握紧的拳,好一会儿,拳头也没松开,他脚步虚浮地跟在百里婧身后。

”大公子!“

远山恰好从海棠苑钻出来,见到百里婧,神情讶异,忙行了个礼:”婧公主。“他手里拿着一件黑色的长披风,展开来,替墨问披上了,陡然瞧见墨问唇边半干的血丝,远山大惊道:”大公子,你又做傻事了?!“

墨问沉默,挣开了百里婧的手,独自一人朝通往偏院的小径走去。

百里婧望着墨问单薄的背影,问远山:”怎么回事?“

远山似乎十分气恼,不怕忤逆地丢下一句话就走:”远山不知,婧公主自己想想吧!“

太阳已经高高升起,阳光普照大地,可假山的背面被阴影挡住,只剩湿寒,百里婧觉得累,她从来都不愿去细究复杂的事情,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何必那么隐晦?

她不是别人,如何懂得别人的心思,有什么不肯说,偏让人费尽心机地猜测,她如何猜得出来?

回到”有凤来仪“,木莲的大嗓门顿时吼起来:”婧小白!你怎么回事!不是说只去一天的么!怎么呆了十多天!我一个人在这里好无聊!“

百里婧坐下来,疲倦不堪道:”母后病了。“

木莲这才安静了些,却还是抱怨:”药熬好了,又该给那个病驸马送去了,可是病驸马最近几天老是呕血,怪可怕的,婧小白,你以后不要去他那儿住了吧。要是他的病传给你怎么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