绝望么?

爱,就是深刻的绝望。

景元帝对驸马遇刺之事只字不提,对法华寺更名镇国禅寺一事一语带过,却对一个掌管内务礼仪的正五品小官如此器重,在旁人看来也许不觉得,只当是圣上忘了,只有当事人才清楚他到底针对的是谁。

正三品的朝臣无事可做,韩晔如他的人一般,从不去挤热闹,也不与人搬弄是非,独来独往地去到碧波阁中饮酒,白日去,傍晚归,只是自那次遇刺之后,他的身边便多了两个随从。

黎戍随那个太监去往原来的钟鼓司,在皇城中较僻静的一角,一路上那个小太监话都不多,问一句答一句,木头似的。

黎戍虽然对男人有特殊的爱好,可对这种不男不女的阉人,却是半点兴趣都没有,索性不再问了。

钟鼓司和教坊司合二为一,圣旨下得仓促,新的衙门还没筹备好,黎戍只是象征性地去瞅瞅罢了。钟鼓司有个小伶人唱戏唱得不错,上次经由高贤介绍,还给了黎戍许多指点。这不,刚到钟鼓司的大院,黎戍一眼就瞅到了他,遂笑眯眯地上去拍他的肩膀:”小杜公公,咱们又见面了,缘分啊!“

教坊多为乐伎,而钟鼓司多为太监,黎戍当的这个官其实很尴尬,经常出入后宫给皇帝和后妃逗闷子,怎么着也得避嫌,在他之前都是由太监来做司正。

不过,黎国舅何等精明的人,怎么可能单单是听从了韩晔的话,仅仅让黎戍当一个杂耍和唱戏的小喽啰?就算黎戍再被他骂成畜生,却也是亲生骨肉,还是希望他能开了窍,一步一步往高位上爬,至于那高位有多高,且看后来的天下是谁的天下了。

钟鼓司和教坊司这个差事,容易见到皇上,又因为当今圣上爱戏剧的玩意儿,便更容易讨得他的欢欣,那么,升官的机会也就更多。

然而,黎戍打完招呼后,那个会唱戏的小杜公公表情却不似从前那般爽利,带着显而易见的尴尬,笑道:”黎大人,近来可好?“

黎戍没察觉出来,环顾钟鼓司,颇有兴趣地问道:”这么大的园子,你们平日里都排什么戏呢?“

那小杜公公命人呈上了一叠厚厚的集子,道:”这些是从前给圣上唱过的本子,请黎大人过目。“

一口一个大人,说话打着官腔,前几日还跟他相谈甚欢,变得可真够快的,有什么直接说便罢了,偏要让他自己去看。

黎戍和司徒赫一样,平日里是最不爱看带字的东西,四书五经也好,戏本子也好,看到就觉得倒胃口。

好心情一扫而光,黎戍随手翻了两页,与钟鼓司的人打了个照面,大体数了数有几个人,便不想再呆在此处了,命方才的那个领路太监再带他去教坊司瞧瞧。

教坊司与钟鼓司离得有点远,快出皇城了,教坊里清一色的乐伎,环肥燕瘦都有,抱着琵琶的,弹琴的,演奏箜篌的,总之,各司其职,每人皆有所长。一双双含情的眼睛盈盈地望过来,秋波快把人给淹没了,黎戍不由地打了个冷战。

大兴国有明文规定不许王子皇孙或朝廷官员嫖宿乐伎,一经发现,必当重罚。然而,这一条例,对黎家来说却是个重大的转折点——当年景元帝为皇子时,便因勾搭乐伎而遭受重罚,亲王位被削,人也被贬至北郡府荒凉之地,整整呆了六年才重回到盛京。

那个大胆妄为的乐伎,便是如今的黎贵妃。一朝飞上枝头变成了凤凰,彻底扬眉吐气,也让从前那些瞧不起她的乐伎们悔得肠子都青了。黎家也从那惊世骇俗的一嫖而慢慢浮上水面,虽然起因不大光彩,但权势之下,谁还敢计较这些来路?

身为皇子的景元帝因为嫖宿乐伎而被查办,讽刺的是,待他登基之后,这条祖制仍旧严格执行。

然而,这些卖艺不卖身的宫廷乐伎们虽然比外头的乐伎清白高尚得多,却也希望得到一个长久的依靠。是以,当她们打听到新上任的司正是个正正常常的男人,且是朝廷重臣之子时,便多多少少存了

些攀附的心思,这些接二连三的秋波可不是白送给黎戍的。

可惜,还是送错了人。

黎戍在教坊司没待够一盏茶的工夫,连一首完整的曲子都没听她们奏完,便匆匆地逃走了。

这么来来回回地跑了两趟,耗费了不少时间,出东华门时竟还是遇到了司徒赫。

黎戍对身边的那个领路太监道:”别送了,我知道怎么回了,你忙你的去吧!“说完,扭头朝前边喊了一嗓子,欢快极了:”赫将军——“

司徒赫转过头,脚步顿住,眉头皱着,凤目微眯:”你怎么还在这?“

黎戍瞧见司徒赫那来不及遮掩的愁容,方才的欢快又低落下去,三两步追到司徒赫跟前,抱怨道:”爷最近真不想见你,一见你就胃疼,酸的要死!敢情你是天天在家拿醋当水喝是吧?方才皇后娘娘也命人给你泡了杯醋,一气喝下去了?酸到现在还没缓过劲儿啊?“

还是怀念从前那个风一样的少年,带着婧小白走街串巷无恶不作,笑起来勾起一边唇角,凤目异常明亮。当他长到十六七岁时,这种风华便随着时日增长,凡是见过司徒赫的姑娘没有一个不脸红,这种种变化,旁人也许没注意,黎戍却都瞧得清清楚楚。

然而,那时的司徒赫恨不得给婧小白做牛做马,她的一句话比圣旨还灵,让上树就上树,让下河就下河,拖得动就拖着,拖不动就背着。即便几个人很熟了,黎戍仍觉得婧小白不是什么大兴国的公主,她就是司徒赫一个人的公主。

黎戍爱贫嘴,司徒赫却没心情和他开玩笑,继续沿着去路往外走,只说了一句:”四月十五的蹴鞠赛,你上不上?“

黎戍追上去:”真要下手啊?“

”上不上?“司徒赫固执地重复道。

盛京的纨绔们不会诗词歌赋就罢了,谁不会蹴鞠?

”上吧?“黎戍颇为难地应付了一句。

司徒赫脚步未停:”好,算你一个,我再叫上墨觉、墨洵。“

”什么?!“黎戍差点以为自己耳朵有问题:”我说司徒赫,你丫疯了吧?犯抽还是怎么的?墨觉和墨洵那俩小子什么时候入得了你的眼了?脑门子被飞沙踢多了吧!“

司徒赫表情依旧镇定:”只是组个队而已,凑够六个人。“

”六个人偏偏找墨觉和墨洵?司徒赫,别当爷不知道你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墨家老二老三都不喜欢那个病秧子,你这是把病秧子往死里整啊!“黎戍冷笑:”以病秧子的身子骨,他肯去参加蹴鞠赛?以婧小白那种护短的性子,她能让你害了她的夫君?想什么想傻了?“

司徒赫停在元帅府的马车前,道:”回去好好准备蹴鞠赛,其余的事情不需要你操心,我自有主张。“

长腿迈上马车,刚坐定,黎戍掀起车帘,探头进去劝道:”赫,说真的,你这么做不值得啊,要是那个病秧子没死,你与婧小白就闹翻了,要是他死了,婧小白恐怕也不会待见你,以她那个臭脾气…“

司徒赫冷笑出声:”你的意思是…婧小白会为了那个病秧子跟我闹翻?她要他,不要我?如果不是我死,就是他死,婧小白会选他?“

”…“黎戍哑然。

”走吧。“司徒赫对车夫道了一声,马车立刻朝前驶去,黎戍不得不侧身让开,却还是在后头叫了一声:”司徒赫!你就这么没出息!有种光明正大地跟婧小白说啊!“

司徒赫没回头,在车厢内深深呼出一口气来。

是啊,真没出息,从前没勇气与韩晔比,他一声不吭自甘堕落地认输了,现在,竟又这么不自信地拿自己与那个病秧子赌。明明,他知道婧小白永不会舍弃他,无论他变成什么模样。

他司徒赫独独在面对婧小白时才会有妇人之仁,若是有些人以为他永远温吞良善,便是大错特错了。

武举前的蹴鞠比赛,是皇室每年都会举办的盛事,参赛者分两队,都是青年人,一队是朝中重臣之子,一队是王子皇孙。

然而,景元帝能上赛场的子嗣只有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七皇子年仅十岁,勉强也能凑个数,剩下的那两个名额,按照惯例,该由皇室宗亲补上。不过,今年恰逢荣昌公主和定安公主大婚之喜,驸马

算是陛下的半子,这参赛的名额便应该由韩晔和墨问来顶上,理所当然。

新帐旧账,正好一起算。

第088章 (待修)

墨誉担任翰林院修撰和七皇子侍读以来,一直忙于适应翰林院的事务,这是他第一次到朝晖殿为七皇子讲课。唛鎷灞癹晓

先帝时,对皇子的功课要求颇高,皇子们每日都早早来到上书房,由富有才学的翰林们授课,从早晨到晚上,除非寒暑季节可稍作休息、重大节日放假之外,平日里根本不可能有懈怠的时候,连行动自由都遭限制。

景元帝一直对这种教育深恶痛绝,他继承皇位之后,并不要求子嗣每日集中在一处读书,而是每月逢单日大课,由太傅统一教授经文,双日则可随意。

这日便是双日,墨誉下了朝便跟着引路太监一路来到七皇子的住处,朝晖殿。推开书房的门,就见七皇子端坐在书桌前,见他进来,狠狠白了他一眼,别开头去。书桌旁站着一位锦衣的大宫女,墨誉觉得有几分眼熟,半晌才想起来好像是黎贵妃身边的。

七皇子百里明煦一直对墨誉有抵触心理,自上次的状元宴上墨誉就已知道,哪怕他在家中已练习了许多遍,现在真走到七皇子侍读这一步,却还是觉得尴尬。

那大宫女大约二十出头,很会察言观色,见状,对墨誉道:”状元爷,这边请,七殿下恭候多时了。贵妃娘娘说,如果七殿下有什么不是,您尽管责备。“

墨誉一笑,寒暄道:”不敢。“

让七皇子翻开经书,他念一句,七皇子跟着念一句,墨誉对这些经文滚瓜烂熟,根本不需要参阅书本,从前无数个日日夜夜的苦读总算没有白费,他胸有成竹地把他的学问灌输给七皇子。第一次尝到为人师表的骄傲,因此越读声音越是有力,然而百里明煦却连眼睛都不瞧经文一眼,只是摇头晃脑地跟着他念,念着念着打起了哈欠。

墨誉无奈,用手指敲了敲书桌,道:”七殿下,请将方才臣读的这几段抄写一遍。“

百里明煦望了望窗外,太阳照在芭蕉叶上,颜色都不一样了,他惦记着出去玩呢,抱怨道:”写什么写?我的字又不好看!你自己怎么不写?“

”咳咳。“那大宫女在一旁咳嗽了一声。

百里明煦偏头又瞪了她一眼,嘴里虽然念念有词地骂着,手却还是老老实实地握着笔开始抄写。

好一会儿,终于写好了,他将纸递过去,哼道:”写完了!现在我可以出去玩了吧?“

说着,就要跳下椅子。

”慢着,七殿下。“墨誉拦住他,皱眉道:”这字,有许多写错了,比如这几个,若是日后在陛下面前出了错,或者让朝臣看了去,不仅会责备臣教导无方,还会议论殿下未用功读书,所以,为了七殿下好,还是用心再抄一次吧。“

”你!“百里明煦气不打一处来,”已经抄了一次了,你还想怎么样!今天是双日,我为什么要留在这里读什么破书?!“

墨誉已经镇定了许多,躬身拜道:”请殿下再用心抄写一次。“

大宫女微笑道:”殿下,娘娘说了,墨状元的话都是对的,要您悉心听从墨状元的教导,不可调皮。“

”好!好!母妃说的都是对的!我抄就是了!“百里明煦的脸已经气得通红,一咬牙坐下来,拿起笔就开始写,起初几行还算规矩,渐渐的,写着写着他的头越发地低下去,因为年纪小不曾束发,长发渐渐遮在白纸上,将他写的东西都挡住了。

墨誉喝了一口宫人送来的茶,坐在一旁静静地等着。

好一会儿,七皇子突然哈哈笑出了声,靠在身后的椅背上笑得抱着肚子直打滚,一甩手将桌上的白纸扔给了墨誉。

纸片薄,轻飘飘落地,恰好停在墨誉脚边,墨誉这才看见纸上画着一只长了三张嘴的大公鸡,正在作仰天长啼状,旁书几行字:”老师如公鸡,整日啼不息。为何如此烦?鸟喙竟三双。“

墨誉脸皮薄,早被不学无术的七皇子气得脸庞发热,这课是真没法上下去了,他手里捏着那张纸,转身就要走,突然听到外头太监通报的声音:”贵妃娘娘到——“

…※待补的分界线※…

身为皇子的景元帝因为嫖宿乐伎而被查办,讽刺的是,待他登基之后,这条祖制仍旧严格执行。

然而,这些卖艺不卖身的宫廷乐伎们虽然比外头的乐伎清白高尚得多,却也希望得到一个长久的

依靠。是以,当她们打听到新上任的司正是个正正常常的男人,且是朝廷重臣之子时,便多多少少存了些攀附的心思,这些接二连三的秋波可不是白送给黎戍的。

可惜,还是送错了人。

黎戍在教坊司没呆够一盏茶的工夫,连一首完整的曲子都没听她们奏完,便匆匆地逃走了。

这么来来回回地跑了两趟,耗费了不少时间,出东华门时竟还是遇到了司徒赫。

黎戍对身边的那个领路太监道:”别送了,我知道怎么回了,你忙你的去吧!“说完,扭头朝前边喊了一嗓子,欢快极了:”赫将军——“

司徒赫转过头,脚步顿住,眉头皱着,凤目微眯:”你怎么还在这?“

黎戍瞧见司徒赫那来不及遮掩的愁容,方才的欢快又低落下去,三两步追到司徒赫跟前,抱怨道:”爷最近真不想见你,一见你就胃疼,酸的要死!敢情你是天天在家拿醋当水喝是吧?方才皇后娘娘也命人给你泡了杯醋,一气喝下去了?酸到现在还没缓过劲儿啊?“

还是怀念从前那个风一样的少年,带着婧小白走街串巷无恶不作,笑起来勾着一边唇角,凤目异常明亮。当他长到十六七岁时,这种风华也随着时日增长,凡是见过司徒赫的姑娘没有一个不脸红,这种种变化,旁人也许没注意,黎戍却都瞧得清清楚楚。

然而,那时的司徒赫恨不得给婧小白做牛做马,她的一句话比圣旨还灵,让上树就上树,让下河就下河,拖得动就拖着,拖不动就背着。即便他们几个人很熟了,黎戍仍觉得婧小白不是什么大兴国的公主,她就是司徒赫一个人的公主。

黎戍爱贫嘴,司徒赫却没心情和他开玩笑,继续沿着去路往外走,只说了一句:”四月十五的蹴鞠赛,你上不上?“

黎戍追上去:”真要下手啊?“

”上不上?“司徒赫固执地重复道。

盛京的纨绔们不会诗词歌赋就罢了,谁不会蹴鞠?

”上…吧?“黎戍颇为难地应付了一句。

司徒赫脚步未停:”好,算你一个,我再叫上墨觉、墨洵。“

”什么?!“黎戍差点以为自己耳朵有问题:”我说司徒赫,你丫疯了?犯抽还是怎么的?墨觉和墨洵那俩小子什么时候入得了你的眼了?脑门子被‘飞沙’踢多了吧!“

司徒赫的表情依旧镇定:”只是组个队而已,凑够六个人。“

”六个人偏偏找墨觉和墨洵?司徒赫,别当爷不知道你心里打的什么主意,墨家老二老三都不喜欢那个病秧子,你这是把病秧子往死里整啊!“黎戍冷笑:”以病秧子的身子骨,他肯去参加蹴鞠赛?以婧小白那种护短的性子,她能让你害了她的夫君?想什么呢,傻成这样了?“

司徒赫停在元帅府的马车前,道:”回去好好准备蹴鞠赛,其余的事情不需要你操心,我自有主张。“

长腿迈上马车,刚坐定,黎戍掀起车帘,探头进去劝道:”赫,说真的,你这么做不值得啊,要是那个病秧子没死,你与婧小白就闹翻了,要是他死了,婧小白恐怕也不会待见你,以她那个臭脾气…“

司徒赫冷笑出声:”你的意思是…婧小白会为了那个病秧子跟我闹翻?她要他,不要我?如果不是我死,就是他死,婧小白会选他?“

”…“黎戍哑然。

”走吧。“司徒赫对车夫道了一声,马车立刻朝前驶去,黎戍不得不侧身让开,却还是在后头叫了一声:”司徒赫!你就这么没出息!有种光明正大地跟婧小白说啊!“

司徒赫没回头,在车厢内深深呼出一口气来。

是啊,真没出息,从前没勇气与韩晔比,他一声不吭自甘堕落地认输了,现在,竟又这么不自信地拿自己与那个病秧子赌。明明,他知道婧小白永不会舍弃他,无论他变成什么模样。

他司徒赫独独在面对婧小白时才会有妇人之仁,若是有些人以为他永远温吞良善,便是大错特错了。

武举前的蹴鞠比赛,是皇室每年都会举办的盛事,参赛者分两队,都是青年人,一队是朝中重臣之子,一队是王子皇孙。

然而,景元帝能上赛场的子嗣只有三皇子、四皇子、五皇子,七皇子年仅十岁

,勉强也能凑个数,剩下的那两个名额,按照惯例,该由皇室宗亲补上。不过,今年恰逢荣昌公主和定安公主大婚之喜,驸马算是陛下的半子,这参赛的名额便应该由韩晔和墨问来顶上,理所当然。

新帐旧账,正好一起算。

------题外话------

+_+今天一天到晚的课,晚上下课后只来得及写这么多,待修,订阅了的亲不会重复扣点数的哈。

龟速伤不起。好想睡觉啊睡觉。

第089章

黎贵妃哼了一声,将碎纸片随手丢在地上,道:”都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将七殿下带成了什么模样!竟对那些伶人戏子的玩意儿如此钟情!恨不得将本宫气死!“

黎国舅矮胖的身子走不了几步路便有些微喘,他也知道妹妹的怒意从何而来,却仍旧带着笑脸道:”妹妹,那个畜生你也知道,不听话,从小到大,不知打断了多少根棍子了,还是死性不改!从前也想过法子整治他,不给他银子花,断了他的口粮,结果,他同那群小混混玩得好,饿不死,连长兴街头的叫花子都是他兄弟!唉!畜生不可教也!“

黎贵妃听够了这种解释,颇不耐烦地一甩袖子,到贵妃椅上坐下,言归正传道:”找我何事?难道皇上没给你儿子安排两司的职务?“

”皇上已经下过旨,畜生今天已经上任掌仪司的司正了。唛鎷灞癹晓“黎国舅答道,小眼睛一眯:”可是,杨弘那老匹夫竟在陛下面前参了戍儿一本,说什么礼乐误国,为了大兴国的长久基业,让陛下勿对礼乐如此上心!虽然不曾指名道姓,却是实实在在针对我们黎家!我当时恨不得喷他一脸的唾沫星子!老匹夫!“

黎贵妃眉尖若蹙:”杨弘?可是那个吏部尚书?前一阵子我听落儿说了,要替戍儿谋一门好亲事,不就是杨弘的女儿么?“

说起此事,黎国舅更是愤愤:”呸,那个老匹夫!前几天我去杨府提过亲了,杨弘那老匹夫却拒了这亲事,说高攀不上黎家!真是可恶!可恨!“

”哦?高攀不上?“黎贵妃冷笑,”那就让他攀不上吧,那种人,我们黎家也不屑与之为伍。戍儿的婚事若是再等等,倒可以将三公主配给他,三公主今年十三岁,再等几年也就大了,正好趁这些年让戍儿缓缓,做出点模样来…“

”不必。“黎国舅抬手打断黎贵妃的话:”妹妹,大哥这次进宫,正是为了此事而来,那老匹夫不是不愿意将女儿嫁给我儿子么,我还偏就要促成这门婚事,让他瞧瞧高攀不高攀是由谁说了算的!“

黎贵妃听罢,笑出声:”大哥,这是何必?为了赌一口气,就把黎杨两家凑一块儿了?到时候还不天天争吵?有什么意思。我记得,黎狸也快及笄了,得给她物色个婆家了。“

”狸狸不着急!“黎国舅忙道:”主要是她娘觉得狸狸还小,还能在身边养几岁,下个月才及笄,十八岁出嫁也不迟啊!“

黎贵妃一笑:”大哥,不是我说你,儿女们的婚事还是早点准备的好,免得到时候慌了阵脚乱点鸳鸯。我瞧着,墨家的老四就很不错,和狸狸也算年纪相仿,墨誉又新中了状元入了翰林,且不论他将来能否成为首辅之臣,若是狸狸嫁入了墨家,墨相难道还不明白我黎家有心与其交好?“

”将狸狸许给老墨家的小儿子?“黎国舅的表情非常为难,”跟老墨家做亲家?这…我还得好好想想,我就狸狸一个女儿,要是入了老墨家的门受了委屈可如何是好?待我回去同你嫂子商量商量。“

黎贵妃颇为看不起他这副妻管严的样子,嗤笑道:”大嫂是会占星啊还是算卦,同她商量就知道日后黎狸嫁得如意不如意了?“

墨誉回到相府时,看到有一辆马车停在大门前,却眼生得很,不一会儿,便见二哥、三哥从正门走出来,径自朝马车走去。

车帘掀开的那一瞬间,墨誉瞧见里头坐的人是司徒赫。

待二哥三哥相继跨上车厢,马车很快便开了,往城东繁华的街区而去。

墨誉觉得奇怪,自他懂事以来,便从未见司徒赫主动来相府找过二哥三哥,而他既然都已经来了,却并未进去探望那个毒妇,这有点说不过去。

然而,他只是奇怪而已,并未深究。与成长的经历有关,大哥是淡漠而知命的,二哥三哥跋扈又张扬,而他墨誉,从小一个人长大,受过了无数的冷眼和夸耀,心一直小心翼翼如履薄冰,每走一步都极其缓慢,于很多事既看不透,也无力去争执什么。

他没有司徒赫他们那种不羁随性的张狂,也没有婧公主那般说一不二的任性,明知道与未来的太子七皇子争执不对,他却还循着自己的心,不奉承他,不迎合他,想着要把他教好。被七皇子羞辱,也许别人又更好的应对方法,也许会更果断地去告御状,而他,优柔寡断,只凭黎贵妃几句缓和的话,他的心肠便软了下来。

有人长大伴随着欢笑和肆无忌惮,而有人长大,却只养成了一颗不安且脆

弱的心,也许自出生开始便想着如何安放此生。

就在墨誉快忘了此事时,当夜,墨觉和墨洵却结伴去了”浩然斋“,墨誉正在灯下看书,听见水生的通传,忙起身迎了上去。这些年,二哥三哥一直都不把他放在眼里,更别提来他房里探望了,因此,墨誉着实有些诧异。

数天前,百里婧将墨觉的胳膊拧脱了臼,现在看来,已经好了,他也不拐弯抹角了,直接开门见山道:”四弟,四月十五的蹴鞠赛,你参加么?我们还缺个人。“

蹴鞠是盛京里的少年人人都会的玩意儿,尤其是混迹街头的纨绔子弟,蹴鞠踢得尤其好,墨誉的球技与他们相比,差了许多,料不到他们竟有此一问,讪笑道:”二哥,三哥,我…不大会。“

老三墨洵不耐烦道:”没事,凑个数,也不指望你能进球,只要能踢得比你大哥强便足够了。“

”大哥?“墨誉不解,”大哥也要参赛?“

墨觉不耐烦地用右手捏着左手腕,像留了后遗症似的,哼道:”好了,问那么多做什么?这两天没事的时候多练练,就这么说定了。“

说着,便折身出去了。

墨誉看到小厮提着的灯笼光亮从小院里越走越远,渐渐转过屋角消失不见,心里满是疑窦。

是夜,百里婧和墨问躺在一张床上,她每日几乎不怎么出门,见的人少,说话的人也少,躺下后总还想着找些话来说。

”今天母后命人传话,说恰逢佛祖诞月,准备去城外的崤山凌云寺斋戒三日,为大兴国祈福,母后命我与她同去。明天一早我就得启程,大约过了十五才能回来…“

百里婧说完,偏头从枕上看着墨问。

墨问认真地听着,也侧头看向她,可他不会说话,应答起来很不方便,他弯起唇,牵起她的手,却没立刻在她掌心写字,而是带着她的手到他自己的胸口。

天热,他的胸口是敞开的。他双手握住她的一只手,只单独留出一个指头,在自己胸前坦荡的地方划着。从前是他在她手心里写字,她一用心就能辨识出,这一次,他用她的指头在他自己身上写字,她必须要花费比从前更集中的精力去感知他写的是什么。

一笔一划,一撇一拐,指腹在他温热的胸膛上划过,他一个字换一个地方,虽然百里婧的感觉却越来越奇怪,但因为他写的话,又不能打断,墨问自己丝毫未觉地继续写。

末了,略微顿了顿,墨问继续写:”看懂了么?“

百里婧点头应:”嗯。“

墨问写的是,”去崤山,晚上睡觉记得盖被子,山上天凉,别冻着。带上木莲,和她一起睡,你睡觉不规矩,被子常蹬掉,又爱架着腿,我不放心。还有,寺里的斋饭再不好吃,也要吃饱,回来再补一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