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没在五皇子面前露出什么破绽吧?”五皇子伪装了那么多年,无人看出破绽,刚才面对沈璃雪时,他也表现的很自然,沈璃雪看不出他心里在想什么,也猜不出他有没有怀疑的对象。

“本世子蒙着面,和五皇子远远的打了个照面,他应该认不出本世子。”话虽这么说,南宫啸心里也没底,他在京城做质子,和五皇子从小一起长大,没看出五皇子在伪装,可见那厮心机深重,对他也应该了解的七七八八,有没有可能凭他的身形认出他?

“你小心些,五皇子的秘密宅院被人发现,他绝不会轻易善罢甘休。”

沈璃雪善意的提醒响在耳边,南宫啸心事颇重,含糊道:“我知道。”

望望南宫啸紧皱的眉头,沈璃雪犹豫片刻,沉声道:“南宫啸,我觉得,这对你来说,是个不错的机会。”

南宫啸抬眸看着沈璃雪:“此话怎讲?”

“现在的京城,太子,湛王,五皇子三足鼎力,能力相近,势力也相差不多,但皇位只有一个,随着皇帝的年龄越来越大,他们三人的争斗也会越来越激烈,他们需要不断扩充势力,来维持、壮大自己的实力…”沐浴着暖暖的金色阳光,沈璃雪缓缓道来。

南宫啸目光一凝:“你的意思,让我选择一方投靠,支持他做皇帝?”

“没错,云南王久居云南,势力庞大,皇帝一直都有忌惮,才将你押在京城做质子,三位皇子的争斗,越到后期越激烈,他们的实力也会消耗许多,任何一方大势的介入,都会成为他们成败的关键,如果你成为这位影响战局的大势力,支持某位皇子登基,那你就是大功臣,就可以撤销云南王世子押于京城做质子之事了。”

沈璃雪清冷的眼瞳闪烁着少有的凝重:“当然,前提是,你支持的那位皇子必须是明君,心胸开阔,用人不疑,不然,等他登基为帝,采用狡兔死,走狗烹之法,将你们这些有功之臣全斩了,你还真是得不偿失。”

南宫啸漂亮的桃花眼里闪烁着点点光芒,这的确是个摆脱质押京城的好方法,不过,需要他擦亮眼睛,找个明君。

争夺皇位的是太子,湛王,五皇子,东方湛曾算计他的父亲,对他们是有敌意的,不能支持他,五皇子骗了他十几年,心机深重的谁都琢磨不透,说不定什么时候就把他卖了,也不能支持,那就只剩下太子了。

太子性子耿直,言语不多,却颇有威严,和当今皇上有几分相似,心机虽深沉,却不阴险,是个不错的明君料子。

可是,他是五皇子的亲哥哥,如果他和五皇子对阵,碍于亲情,对五皇子手下留情,留个祸根,不是明智之举,如果他毫不留情的斩杀五皇子,就是心狠手辣,对亲弟都能如此狠心,对他们这些毫无关系的臣子就更别提了!

明君真的不好选!

“我需要仔细思考思考,找个明君出来。”

“寻找明君,事关云南王一脉的九族性命,的确不能操之过急,不过,你也别太慢了,五皇子在京城越来越耀眼,把湛王和太子的光芒全都压了下去,那两人绝不会坐视不理,相信过不了多久,京城就会有事发生。”

发生什么事,针对谁而去,沈璃雪不知道,但她能猜到,事情一发,定会打破五皇子独自一人的锋芒毕露。

“东方珩支持谁做皇帝?”南宫啸看着沈璃雪,突然询问:东方珩是青焰战神,眼光独到,他支持的那位皇子,肯定是明君。

“圣王府属皇室亲王,身份敏感,不准备掺与皇子们的皇位争斗。”沈璃雪淡淡看着南宫啸:“皇位之争很残酷,你也可以不参与,不过,云南王世子质押京城之事,就不能改变了。”

想获利益,就一定要有付出,要下赌注,赌输了,全家灭亡,赌赢了,就是皆大欢喜。

“你要赌吗?”

南宫啸背靠着车窗,漂亮的桃花眼里满是凝重,再也不见平时的玩世不恭:“让本世子好好想想!”

圣王府是皇室王府,参不参与皇位争斗,都是王府,他云南王府不同,不参与皇位之争,永远都摆脱不掉世子质押京城的局面,若是参与了,就要承受事件带来的后果,皇子成功,他云南王府得道升天,若是那位皇子失败,他云南王府九族都会受到牵连。

事关云南王府的千秋万代,他必须经过深思熟虑,不可大意,也绝不能大意,否则,云南王府百年基业毁于一旦,他就是南宫家的千古罪人。

漆黑的夜,伸手不见五指,金銮殿的墙壁上镶嵌着大颗夜明珠,将整个金銮殿照的亮如白昼,皇帝身穿龙袍,头戴皇冠,站在台阶下,看着那金光璀璨、高高在上的九五宝座,微微的笑,他是高高在上的青焰皇帝。

突然,屋外传来轰隆的巨响,一道白色闪电刺破漆黑的长空,自西南方窜进金銮殿,对着那张黄金宝座狠狠劈了下去,只听“砰”的一声巨响,黄金的龙椅瞬间碎成了粉末,金色的烟尘弥漫了整个金銮殿。

皇帝震惊的身体颤抖,看着那满眼的粉末,惊声高呼:“不!”绝望的吼声传穿透云层,响彻云霄。

微闭的眼睛猛然睁开,触目所及,一片祥和宁静,檀木桌椅,雕花大床,深蓝色的帐幔,藏青色的锦被,一切的一切昭示,这是他的寝宫养心殿,不是上朝的金銮殿,屋外星辰点点,没有打雷,更没有闪电。

原来是在做梦!

皇帝高悬的心瞬间放了下来,这才惊觉,身上的寝衣已经全部湿透。

“皇上!”站在门外守夜的小太监听到了皇帝的惊呼声,急急忙忙进来查看情况。

“朕没事。”皇帝轻轻擦擦额头的冷汗,冷声道:“朕要沐浴,更衣,上朝!”

什么?雷劈龙椅?

众臣站在金銮殿里,神色微怔,快速消化着皇帝叙述的梦境,打雷劈龙椅,这梦也太不寻常了。

皇帝威严的目光淡淡扫过满殿大臣:“众爱卿觉得,这是何预兆?”

诸多大臣对望一眼,低头沉思,不是他们想逃避问题,而是他们对治理国家颇有心得,应付急发事件也能手到擒来,可唯独对解梦半点不精通,怎么回答皇帝?

还是做个隐形人,静观其变!

东方湛眼睑微沉,上前一步,拱手道:“皇上,儿臣以为,雷是因天而生,电是因雷而产,雷劈龙椅应该是预示父皇,将有严重的天灾降临青焰!”

此言一出,满座哗然,青焰最近几年的确不怎么太平,先是江南洪水,再是湘西大旱,这都属天灾,影响很大,之前一点预兆都没有。

如今,皇帝梦到雷劈龙椅,若真如湛王所说,在暗示天灾,那天灾肯定非常严重,都影响到了皇帝的宝座,他们这些做大臣的,哪里还能独善其身。

大臣们面色各异,都在渐渐相信东方湛的说话,就连皇帝,也凝深了目光,似乎在思索着东方湛所言的可能性。

五皇子目光沉了沉,上前一步,朗声道:“父皇,常言道,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最近您一直在为湘西的旱情担心,想着让湘西下雨,才会梦到打雷闪电,至于劈到宝座,应是您自责心强,将湘西的旱情归咎到了自己身上,严重的天灾降临一说,太过玄妙,似乎有些不切实际。”

五皇子在湘西立了大功,皇帝特意破例,准许他提前上朝参与朝政,半个月来,他也提过不少优良的意见,朝臣们对他的印象也越来越好,言谈举止,也具备了一定的说服力。

一部分大臣点头同意他的意见,洪水,干旱,颗粒无收,这么严重的灾难青焰完全能应付得来,还会有什么严重的天灾危害到皇帝的宝座?

皇帝是日夜关切湘西旱情,太累,太心切,才会做那稀奇古怪的梦。

“五皇弟,凡事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天灾不止是洪水和干旱,据本王所知,八十年前,唐北曾发生过地震,房屋顷刻之间全部倒塌,百姓们根本来不及逃跑,都被砸的血肉模糊…”东方湛缓缓说着,语气凝重。

年龄大的朝臣也微微变了脸色,他们虽没经历那场地震,却都听说过,真真是死伤无数,唐北一大半的人都死在地震中了,尸体遍地啊,断胳膊,断腿混在倒塌的房屋中,惨不忍睹,若是那地震发生在京城,凄惨的后果,绝对难以想象。

“三皇兄,我看书上曾写,地震少则百年,多则几百年才会一遇,这才过了八十年,地震不可能出现的这么频繁。”五皇子拿书上的内容反驳东方湛的猜测:

“百姓需要祥和宁静的生活环境,若是咱们空穴来风,胡乱猜测,惑乱人心,百姓们惶惶不可终日,青焰如何繁华,百姓如何生活?百姓不堪重负,发生暴乱,那就是咱们自制天灾了。”

五皇子说的极有道理,几名大臣随声附和,世间最杀人于无形的就是空穴来风,自然天灾降临,他们没有办法,若是自己自制天灾,把青焰毁了,那就叫自取灭亡。

淮王静静站立,不可否认,湛王,五皇子说的都很有道理,但是他心里更加清楚,这两人坚持已见,除了为青焰着想外,还在明争暗斗,都想将对方压下去,九五之尊的宝座,有谁不想做?

先是湛王,再是五皇子,皇后的两个儿子和李贵妃所出的湛王是彻底对上了,不拼个你死我活,绝对不会善罢甘休。

悄悄看向东方珩,他就那么稳稳站着,神色淡漠、云淡风轻,仿佛没看到湛王和五皇子的激烈争斗,眸中闪过一丝赞赏,他可真沉得住气。

“五皇弟,地震之事暂且不谈,你可知还有一样天灾能在顷刻间取人性命?”东方湛低低的说着,高深莫测。

呃,什么天灾能媲美地震?洪水,干旱都会给人一定的逃命时间,至于乱民匪寇,那是**,不叫天灾…

五皇子凝眉思索片刻,没想出所以然来,脱口问道:“什么天灾?”

“瘟疫!”

东方湛此话一出,大臣们无不变色,他们都没见过瘟疫,也没感染过,但是,瘟疫二字本身就是一种非常可怕的天灾,人人谈之色变,若是染了瘟疫,别说是京城之人,整个青焰国都有可能会感染,到时,青焰就真的没救了。

五皇子蹙了蹙眉,东方湛比他了解中的还要聪明,随时都能找出合适的理由反驳他,不过,他隐忍多年,早就学会了察言观色和言语反驳,也不是好应付的:“瘟疫出现,需要一定条件的吧。”

无缘无故,瘟疫不会自己出来作怪。

“怕就怕,无意之间,出现这种条件。”东方湛低沉的语气暗带担忧。

五皇子不以为然:“京城附近青山绿水,无毒无害,方圆千里之内,就算有些小毒虫,毒蛇,也成不了气候,如何会有瘟疫?”

几名大臣们疑惑的目光也看向东方湛,天灾瘟疫的确不是说有就有的,湛王是不是太过担忧了些?

“京城附近的确形不成瘟疫,不过,岭南那边瘴气很重,每个树林里都有大量的毒虫毒蛇,是形成瘟疫的有利条件,万一某个人路过岭南山林,不知不觉中携带了瘟疫,一路走来,不需要刻意的条件,就能感染很多人。”

大臣们恍然大悟,暗暗点头,湛王言之有理,瘟疫可在不知不觉间传播,杀伤力极强,京城附近没有形成瘟疫的条件,不代表瘟疫传不到京城。

“若雷劈宝座真是暗示天灾,众爱卿以为要如何防范?”皇帝威严的声音在金銮殿缓缓响起,五皇子面色一沉,暗暗咬牙,父皇居然舍他听信了东方湛的话!

天灾事关青焰皇帝的宝座,皇帝不敢大意,自然是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五皇子估错了皇帝的心思,当然会输给东方湛。

大臣们交头接耳,商议半天,没讨论出所以然来。

淮王走到东方珩身侧,悄声道:“你这青焰战神就没有好建议?”天灾也好,**也罢,无非是想个办法解决,东方珩面对千军万马应付自如,想个办法解决天灾肯定也是不难的。

“提出雷劈宝座是天灾的人应该想好建议了,不必本王再多此一举!”

东方珩轻飘飘的话惊的淮王一怔,转头看向东方湛,他果然走出人群,面朝皇帝抱拳道:“禀父皇,儿臣以为,梦境暗示父皇天灾,就是在提前告知父皇防范,不如,请名德高望众的法师做做法,或许就能提前知晓天灾的具体内容,便可加以防范。”

五皇子没再反驳,青焰每隔三年,就会祭一天,以慰诸位先皇的在天之灵,若他说作法没用,岂不是在辱骂历代皇帝都在做无用功。

李丞相轻捋着胡须点点头:“皇上,微臣觉得,湛王提议极好,无任何不妥!”

尚书上前一步:“臣附义…”

御史也走上前:“臣也附义…”

“臣等也附议…”

一名名大臣站了出来,几乎全部同意湛王的提议。

皇帝威严的目光难得的有了几分慈祥:“作法问天,非同小可,众爱卿可认识什么奇人异士?能够担此重任?”

这…

众大臣再次为难,他们久居京城,接触的多是名门贵族子弟,或者才华横溢,或武功高绝,作法问天的能人异士,多居于山林古庙,他们还真没见过。

东方湛将大臣们的神色尽收眼底,嘴角扬起一抹几不可见的浅笑,他就知道,仓促之间,他们找不到合适的人选:“禀父皇,儿臣听闻,钦天监于大人擅长观星,他的胞弟于新却擅长作法,不如,就让他来作法问天?”

“于新懂作法?”皇帝一心处理国事,对官员家的事情倒是不怎么清楚,东方湛是他最优秀的儿子,他推荐的人,应该不会错:“好,就依你之言,命于新择黄道吉日,作法问天!”

东方珩看着东方湛嘴角扬起的浅笑,很浅,却透着说不出的诡异,雷劈宝座,预言天灾,推荐于新作法问天,看似毫无关联的事情,似乎在冥冥中有着特殊的联系,他突然有种错觉,事情一直在顺着东方湛的计划发展。

东方湛不是神,不可能左右皇帝的梦境,但预言天灾,作法问天都是他想出来的,他想做什么?只是单纯的预防天灾么?

东方珩暂时猜不透东方湛的目的,却知道东方湛将心思放回了争夺皇位上,有太子,五皇子这么强劲的对手,东方湛无瑕分身,这次的作法问天,不是针对他而来,他也懒得费心思,作法问天后,一切都可真相大白。

事情解决,百官退朝,皇帝心中的大石落下,轻轻松松的回了养心殿。

五皇子回到宫殿,脸上温和的笑容瞬间退去,一拳打倒了旁边的荷花灯盏,明灯掉落在地,摔的四分五裂,清脆的声响震惊耳膜,宫女,太监们远远的走着,不敢靠近宫殿一步。

看着窗外的小池塘,他目光阴沉的可怕,他多年隐忍,自以为够了解东方湛,也针对他制订了许多种对付方案,没想到最后,还是让东方湛出尽了风头。

他对敌的经验还是太少了,出奇不意的偷袭一两次还可以,面对面争斗,他不及东方湛,也不及太子。

毕竟,他们两人是一路斗过来的,势力根深蒂固,而他,是后起之秀,是新贵,说白了,就是凭空冒出来的,虽有势力,却不如他们稳固。

他需要了解敌人更加详细的信息,制定更加周密的方案。

“于新是个什么样的人?”皇帝已经下令作法问天,不可更改,他再怒再气也于事无补,多了解了解敌人的情况,方能制定最详细,最有效的方案。

“回皇子,于新是钦天监一母同胞的亲弟弟,现在钦天监任监理,平时除了看星外,和大臣们多有接触,不过,都是有事才会接触…”侍卫立于门口,缓缓禀报着打探到的消息。

“于新和湛王是什么关系?”这才是五皇子最关心的问题,作法问天之事是东方湛提出来的,若是于新和他有关,他一定有阴谋。

“回皇子,据卑职们的调查来看,他们两人仅限于点头问候,除此之外,再无其他关系。”侍卫们一早就在监视东方湛,对他的行踪说不上了如指掌,对他认识的人,经历过的事,也知道的七七八八。

于新所在钦天监是个闲职,只在特殊时间,才用得上他们,湛王身为皇子,又有问鼎天下的野心,每天忙的不可开交,和于新没什么过多的接触。

“最近几天,时刻注意东方湛和于新,看他们有没有暗中接触。”东方湛和于新有关联也好,没关联也罢,他都必须小心谨慎,以免中了小人的诡计。

黄道吉日很快就会到来,他倒是想看看,东方湛,于新究竟想耍什么花样。

五皇子心生怀疑的于新此时被皇帝召到了御书房,他五十岁左右,头发花白,身着看星的袍服,宽宽松松,很是仙风道骨,见到皇帝,三叩九拜,尔后平身,自自然然,又有些超脱的模样,已让人对他信任三分。

皇帝犀利的眸中了露出几分满意,若来者是名十几二十岁的年轻男子,他会再仔细斟酌斟酌,毕竟,太过年轻的男子,就算道法高超,人生经验也很少,不适合复杂的作法问天,眼前的于新,和他想象中的高人相差不多:“于爱卿对作法问天之事,可有把握?”

于新微微一笑,云淡风轻,不卑不亢,俨然一副闲云野鹤的世外高人:“回皇上,臣当竭尽全力,为皇上排忧解难,不过…”于新欲言又止。

皇帝目光一凝:“不过什么?”

“回皇上,作法问天,非常讲究,稍有不慎,便会前功尽弃,皇上身为真龙天子,正气极重,正是护法的无形之气,微臣作法时,还望皇上能带领大臣们从旁观看,为微臣护法,如此一来,可加重作法问天的成功。”于新目光凝重,缓缓说道。

“好,朕会亲自带领皇室子弟和文武百官为你护法!”事关青焰未来,皇帝方才决定作法问天,即便于新不说,他也打算亲自到场观看。

于新沉下眼睑,掐指算了算:“皇上,皇室皇子们就不必在场了!”

“为何?”皇帝不解,皇室皇子们正气重,多几股正气难道不好?

“皇子是您的儿子,即龙子,他们中也有一人将来会继承您的大宝,登基为帝,您的正气与那位皇子的正气会有些犯冲,若是你们两人都在台上,法就做不成了!”于新一字一顿,将其中利弊娓娓道来。

“这样!”皇利眸微凝,作法问天,机会难得,皇子们都还没有见识过,千载难逢的机会错过了着实可惜,不过,皇子们年龄尚轻,还有机会再见识,解决眼下的难题才是关键:

“也罢,那就由朕带领文武百官为你护法,你可看好黄道吉日了?”

“回皇上,已经看好了,就定在三天后!”

三天后,阳光明媚,万里无云,于新身穿道袍,手持拂尘,缓缓走上高台,皇帝率领文武百官也走了上去,稳稳立于于新身后,看着作法的祭坛。

高台附近严禁女子,沈璃雪好奇古代的作法问天,便进了宫,准备远远的站着看一看,来到高台附近才发现,对此事好奇的可不止她一人。

李幽兰,太子妃府正侧妃,皇宫嫔妃,以及好多名年轻的贵族女子们都站在殿外,瞪大了美眸,好奇的观看远处的作法问天。

太子,东方湛,五皇子等人就站在她们不远处,眼睑轻轻抬起,不知是在看高台,还是在看天。

沈璃雪早从东方珩那里知道皇子们不能上高台,也没多问,站的久了,有些腰酸,正准备找个座位坐下,身边传来李幽兰的说话声:“丽妃娘娘怎么了?可是身体不舒服?”

沈璃雪侧目一望,丽妃柳眉微皱,小脸晕红,似乎是感染了风寒。

“只是有些累,没什么大碍。”丽妃轻轻柔柔的话带着淡漠与疏离。

李幽兰微微怔了怔,她们不是盟友么?就算丽妃不想让别人知道她们的关系,态度也不至于这么差,完全像对待陌生人。

沈璃雪浅笑,丽妃中了她的离间计,以为害她的人是李幽兰,对她的态度当然不会好。

“那边人座位,娘娘可要去坐坐?”李幽兰好心的建议着。

丽妃丝毫不领情,瞟一眼那排椅子,淡淡道:“本宫全身无力,就不看作法问天了,你们自便。”

看丽妃转过身,扶着宫女的手,袅袅婷婷的走向永华宫,李幽兰一张俏脸,黑的能滴出墨汁来,好心当成驴肝肺,真是不识好残,当她愿意关心她这名偏妃吗?

沈璃雪望望远处高台上那密集的文武百官,突然有种感觉,今天会有不寻常的事情发生。

(*^__^*)嘻嘻…谢谢亲们的花花,钻钻,票票,么么…

212 皇帝大怒,杀丽妃

吉时到,作法开始,于新手持长剑和道符,口中念念有词,不时喷出一片片火光,高台上烟雾缭绕,于新,祭坛,皇帝和文武大臣全都淹没在薄薄的烟雾中,朦朦胧胧看不真切。

沈璃雪是现代人,本不信鬼神之说,但她穿越到古代,经历离奇,古代的内力,轻功又神秘莫测,她对世间万物都多了几分好奇。

皇帝梦到雷劈龙椅,梦境奇特,解决的方法也奇特,直觉告诉她这次作法问天有蹊跷,方才生了观前来一观之意,不过,她坐的地方离高台太远,又有烟雾遮挡,根本看不清于新是怎么作法问天的。

天色尚早,法事也不知何时才能结束,沈璃雪揉揉发酸的后腰,慢腾腾的站了起来,准备在附近走走,前方响起东方湛的询问:“法事什么时候结束?”

侍卫恭声道:“回湛王,据于大人说,至少需要半个时辰。”

半个时辰就是一个小时,现在才过了一盏茶(十到十五分钟),距离法事结束还早着呢,她小腰发酸,不能久坐,也不宜久站。

沈璃雪扶着秋禾的手慢腾腾的走出人群,却见东方湛也离开原地,沿着青石路,缓步向着一个方向走去。

东方湛不观看法事,要去哪里?虽说站在他的方向,什么也看不清,不过,他是青焰湛王,想要角逐皇位,就应该安安稳稳的守在这里,等候法事结束,让文武百官看到他对黎民百姓的诚心。

“三皇兄,你去哪里?”看着东方湛渐渐远去的身影,五皇子也备感疑惑,他就那么施施然的走了,不想在父皇面前表现了吗?

“去看看皇祖母,许久没见她了。”风中传来东方湛头温和的回答声。

百善孝为先,东方湛看望太后,是表孝心,没有跟完法事,众臣不会多说什么,况且,呆呆的站在这里,看那烟雾弥漫的高台,真不如去永宁宫陪太后喝喝茶,聊聊天。

太子目光微凝,悠然道:“本宫也许久没见母后了,五弟要不要一起去坤宁宫?”

“我住在皇宫,天天见母后,就不去坤宁宫了。”五皇子懒洋洋的说着,目光阴沉,母后的心思都在东方泓身上,和东方泓一起去坤宁宫,他是个彻彻底底的透明人,半点不受重视,何必自取其辱的去看人家母子情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