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麻烦小哥了,”兰静对那个伙计笑了笑,“这些撒在地上的药材我要了,收好了给我包起来。”

“小的知道了,两位请那边看看吧。”那个伙计点头笑着。

兰静让了地方让伙计收拾,走到另一处去看别的药材,结果十三阿哥也跟过来了,每当她要看什么药材的时候,他就在一旁发表高论,虽然其中不乏道理,但还是让兰静觉得这个人太贫了些。

“十三爷,”兰静忍了好一会儿,终于忍不住了,抬着看着十三阿哥问道,“四爷呢?怎么这次没见到四爷?”

PS:

感谢“蜂蜜豆豆”的厚赏,感谢“懒猫爱睡觉”投出的四张粉红票!

正文 第六十一章 九子粽争新

第六十一章 九子粽争新

十三阿哥听了兰静的问话。稍微愣了一下,然后看着她笑着说道,“七姑娘怎么想起问我四哥来了?”

“也没什么?”兰静扯开一抹微笑,“只是上一次见您和四爷在一起,所以顺嘴问一问,小女子记得,好象四爷对十三爷的学业很关心,是吧?”

“不只是我四哥,七姑娘这不也很是关心吗?”十三阿哥扇子又重新拿到手里了,“七姑娘是不是在想我是逃学出来的?不要担心,我出来是请了假的。”

谁担心了?真是马不知脸长,兰静让十三阿哥说的心里堵了一口气,看这十三阿哥跟自己差不多大,那也就是个十岁上下的小孩,可这纨绔子弟的作派倒是学了个十足十,瞧那扇子摇的,这还没到五月呢,他也不怕受了风。

“七姑娘可是对我这把扇子感兴趣?”十三阿哥见兰静在看他的扇子,就将它合拢起来,向前一递,“那就送给七姑娘吧。”

“不用。”兰静吓了一跳,赶紧推拒,“十三爷的扇子,小女子怎么敢要呢?再说小女子也不是对它感兴趣…”

“怎么?”十三阿哥接过话去说道,“难道七姑娘是觉得这个扇子很不好才看它的?”

“不是,十三爷的东西哪里有不好的?”兰静微微皱了皱眉,又摆出一副谦恭的样子,“只是小女子蠢笨,连珍珠和鱼目都分不清楚,更何况书扇这种雅物了,能入得十三爷手的东西,就绝不是凡品,可不能让小女子糟蹋了。”

“只你这一篇话,就不是个蠢笨之人能说出来的,”十三阿哥笑了起来,扇子却依旧向兰静这边递着,“这把扇子给了七姑娘,也是它的造化了。”

“十三爷有赏,小女子本不该辞,”兰静低着头说道,“只是小女子粗手粗脚的,万一有个不小心把它跌坏了,岂不是对十三爷不敬?”

“无妨,”十三阿哥笑着说道,“给你了,就是你的,你想扔想摔。哪怕是撕着玩呢,都随你。”

“十三爷说笑了,”兰静抿了抿嘴说道,“这么金贵的东西,小女子哪敢拿它撕着玩啊。”

听到十三阿哥说出这个话来,兰静只觉得头上垂下了黑线,敢情这拿扇子撕着玩的话不是贾宝玉首创的,想想也是,那宝玉最多不过就是大户人家的公子哥儿,十三阿哥却是皇子,真要糟蹋起东西来,天底下有几个能比得上他的?只是他愿意不把扇子当扇子用,自己却不是晴雯,没有听撕扇子声音的爱好。

“我不过就是那么个意思,撕与不撕自然是随你的意,”十三阿哥拿着扇子往前递的手稳稳的,语气中也带着坚持,“七姑娘,你打算让我举着这个扇子多久?我话都说到这个份儿上了,你还不打算赏脸吗?”

“那,小女子就拜谢十三爷的赏了。”兰静这时候也不好再推了。只能双手接过那把扇子来,然后郑重的递给身侧后方的楹嬷嬷,“嬷嬷,且收好了,等咱们回去后就交给额娘好生珍藏,也省得我不经心给弄坏了。”

不知道十三阿哥听没听出兰静藏在话中的深意,但他面上的笑意却是更深了,看着兰静问道,“七姑娘,刚才见你挑选药材有模有样的,看来倒真是个行家,正好我也想给额娘买些个药材补身,能否请你帮忙选一些合适的?”

兰静疑惑的看了看十三阿哥,“十三爷,您额娘那里什么好药材没有?这里的东西怕是不适合她用吧?”

“我额娘那里的东西自然是好的,”十三阿哥淡淡的笑着说道,“只是有时候东西太好了,反倒未见得中用。”

兰静听了十三阿哥这话,心里一动,看来这宫中的事情还真是复杂,生活在那里的人什么都要算计到,也实在太累人了,再次打定主意坚决不能入宫以外,也因为十三阿哥的孝心将之前由于他的轻挑而产生的不满减轻了几分。

“十三爷,”兰静想了想说道,“药材可是不能随便乱吃的,是药三分毒,即使是补药也不能乱用,依小女子之见。如果不是实在需要,最好还是以食补为主,药补为辅为好。”

“没错儿,我问的大夫也是这么说,可见得七姑娘确实是懂了,”十三阿哥笑着说道,“这么说来,七姑娘也必然知道许多食补之法了,不知可能告知一二吗?”

兰静脸一红,也是啊,十三阿哥既然要给他额娘买药,当然事先会问清楚的,自己只想着成全他一番孝心,却一时没想到此节,说了那么一堆,倒显得象是藏不住事儿、有点什么都要显摆了似的。

“小女子年幼,才能知道多少事儿?不过是听大人们说起,跟着记了些罢了,”兰静因为心中懊恼,再不肯多说什么,“至于食补之法,更是只知道一点点皮毛,比起十三爷所问的大夫来。肯定是差之千里。”

“七姑娘想是误会了,”十三阿哥笑了笑说道,“没错儿,我是从大夫那里得了些食补之法,只是这食补的法子又不嫌多,我多得了,额娘就能多换些口味,你说是不是?”

兰静怀疑的看了看十三阿哥,见他面上的神情很是认真,想了想之后,恭敬的说道。“十三爷如果是真心想要这法子的话,那就问楹嬷嬷吧,小女子所知的那点皮毛,就是跟着她学来的,她曾经侍候过十三爷的祖母,想来十三爷对她应该是可能放心的。”

“是吗?”十三阿哥看了看跟在兰静身边的楹嬷嬷,“你这么一说,我倒是觉得有几分眼熟了,那好,一会儿找个清净之地,我们再详谈。”

兰静自然不能再推辞,与楹嬷嬷动作迅速的选好了药材,然后与十三阿哥一起走进了不远处茶楼里的雅间,兰静身边带着楹嬷嬷和安儿,而十三阿哥则带着一个小厮,因为年纪小,还看不出是不是太监。

“奴才给十三爷请安。”进到雅间之后,没有外人在了,兰静重新上前给十三阿哥见礼。

“七姑娘坐吧,”十三阿哥笑笑说道,“这是在外面,不需这么多的礼数。”

“谢十三爷。”兰静起身走到十三阿哥的下首处端坐。

等楹嬷嬷和安儿给十三阿哥重新见过礼之后,十三阿哥笑着对侍候在他身边的小厮说道,“七姑娘是朝廷重臣家的女儿,你去见个礼吧。”

“奴才张瑞给七姑娘请安。”那个小厮依命上前给兰静行礼。

“不敢当,快请起。”兰静欠了欠身,冲楹嬷嬷使个眼色,她会意的取出一个荷包递过去。

“你是侍候十三爷的人,自然不缺这些,不过是留给你赏人用的,”兰静笑着对张瑞说道,“只是今儿个没准备,未免浅薄了些,你可不要嫌弃。”

“不敢,谢七姑娘的赏。”张瑞又行了一礼,恭敬的接过荷包退到一边了。

“十三爷,”兰静又转回头看向十三阿哥。“时候也不早了,奴才不好在外面久留,您看......”

“我明白,其实我也不能回去太晚的,”十三阿哥笑笑说道,“只是这食补之法怕是一时半会也说不清,这样吧,今儿个我且把我额娘的身子情形说一说,楹嬷嬷回去仔细斟酌一番,将想好的法子写下来,端午那天我也能出来,到那时候再给我就是了。”

“这样也好,”兰静点了点头,“十三爷说个地方,到时候让楹嬷嬷给您送过去就是了。”

***********************************************************************

回到府中之后,兰静将今天遇到十三阿哥的事儿告诉了太太,那把扇子也上交了。

“今天这事儿做的不错,”太太先小心的接过扇子去,又小心的放在一边,才对兰静点了点头,“十三爷是皇子,远了不好,近了也不好,你今天行事的分寸还算得当,只是这个十三爷的行事倒是有些让人想不明白,上次送了你阿玛礼物,这回又送你扇子,他这到底是想做什么呢?以你阿玛的官职来看,按说也不值当他折节下交啊?”

“这小七就不知道了,”兰静摇了摇头。

“太太,”楹嬷嬷在一边笑着开了口,“依奴才浅见,十三爷如此行事的目的,怕不在老他,而是在七姑娘身上。”

“我?”兰静愣了。

“小七?”太太也愣了一下,随即问楹嬷嬷道,“你为什么会这么说?”

“七姑娘那次进宫,奴才虽没得见,但却听说当时皇上是有意将她留在宫中陪伴太后的,只是被十三爷出言给挡住了,”楹嬷嬷笑着说道,“上次七姑娘出门时遇见十三爷的事儿,奴才也没在场,但也听说了其中的一些缘由,再加上这回奴才亲眼所见的情形,也就有了些想法,依奴才之见,这十三爷是因为险些被七姑娘夺了太后的宠爱,所以才故意捉弄于她的。”

“捉弄?”太太看了看一旁的扇子,不太相信的摇了摇头,“用赏人东西来捉弄,这说不通吧?”

“如果是大人当然说不通,”楹嬷嬷笑着解释道,“可是十三爷还是个孩子,七姑娘对着他虽然态度谦恭,但却是一副避之惟恐不及的样子,他自然心中生气,七姑娘越不想理他,他就越想去逗她,那些礼物和扇子,可能是因为他知道七姑娘并不愿意要,才故意要给的,如果七姑娘象别人一样,上赶着去哄他,说不得他早就离得远远的了。”

“你这么一说,想想倒还真是,也是,这些东西咱们看着是赏赐,可对一个皇子来说,又算得了什么?”太太点了点头,又皱了皱眉,“只是这十三爷对小七这么上心,是不是?”

“太太又想多了,”楹嬷嬷忙笑着说道,“十三爷才多大,哪里就想到那里去了?不过是小孩子玩闹罢了,等这个兴头没了也就过去了。”

兰静听着太太和楹嬷嬷的话,心里也在回想着与十三阿哥几次遇到的事儿,没错儿,要不是他说了那番话,自己差点儿就要被留在宫里了,他那话也是有些争宠的意思,可是那时他才多大啊,不至于到现在还记着并怀恨着吧?

至于后来这两次见面,兰静想想,自己确实是有些躲十三阿哥的意思,可那是因为自己不想顺应历史当一个寡妇,再说那个十三阿哥也与历史和小说中描述的人物不同,看起来很有些不着调的样子,兰静怕自己说多了,他就打蛇随棍上,再害了自己的名声就不好了,所以才话里话外总是带着些推拒之意。

可是兰静却忘了一条,人是有逆反心理的,尤其是象十三阿哥这样的半大小子,他又是皇子,从小身边想来也是围了不少阿谀奉承之人,冷不丁见着一个对他不假词色的,自然就觉得新鲜了,想来这就是他总愿意来逗弄自己的原因了。

“也许每一个男子全都有过这样的两个女人,至少两个。娶了红玫瑰,久而久之,红的变了墙上的一抹蚊子血,白的还是“窗前明月光”;娶了白玫瑰,白的便是衣服上的一粒饭粘子,红的却是心口上的一颗朱砂痣。”这是张爱玲的经典语录,虽然深刻,却也太雅了些,兰静觉得还是现代群里一些过来人说的简练而直接,这男人就是贱皮子,上赶着他的他不要,非要上赶着去找别人。只是没想到不独男人,连十三阿哥这个小屁孩,居然也有这个毛病了。

“小七,小七。”太太的声音打断了兰静的思绪。

“啊?”兰静抬起头来看着太太,“额娘叫小七?”

“是啊,都叫了你好几声了,你想什么呢?”太太看着兰静问道。

“也没什么?”兰静摇了摇头,“只是在想晚上要做什么点心,关柱昨儿个得了尉师傅的夸奖,小七答应了今天要做些好吃的奖励他呢。”

“你这个当姐姐的对他是够上心了。”太太欣慰的说道。

“关柱是小七的弟弟,小七当然要上心了。”兰静笑了笑,“现在关柱长进了不少,也懂事了许多,太太也可以放心些了。”

“是啊,关柱也长大了。”太太笑着点了点头,又对兰静说道,“不过我要跟你说的不是关柱的事儿。”

“是什么?”兰静疑惑的看着太太。

“还是十三爷的事儿。”太太说道。

“哦,”兰静想想说道,“刚才额娘和楹嬷嬷的话,兰静虽没全懂,但大概意思也明白了,十三爷是因为兰静的态度心中不高兴了,以后兰静不出门就是了,十三爷见不到兰静,自然也就不会不高兴了。”

“你是没弄懂,”太太听了兰静的话笑了,“不过现在也不需要你懂,不出门是不可能的,只要少些就是了,至于十三爷,你本来见到他的机会就不多,这两次也只是个巧合,以后未必还会有这么巧的事儿,如果真要是遇到了......”太太想了想说道,“你既不需要太恭维,也不要太躲避,只正常相对应就好。”

“是,小七记住了。”兰静点头答应下来。

“楹嬷嬷,”太太又吩咐楹嬷嬷道,“十三爷要的食补法子,你一定要精心,这入口的东西可万不能大意了。”

“放心吧,太太,”楹嬷嬷说道,“奴才会和李大夫一起斟酌的,一定不会出错的。只是还有件事,要请示太太,十三爷要拿食补法子的那天是端午佳节,奴才想着,如果只送法子过去,是不是太单点了?”

“也是,”太太点了点头,“如果是别的日子也就罢了,偏赶上过节,怎么也得有点表示才好,只是加点什么好呢?”

“端午佳节当然是送粽子最应景了。”楹嬷嬷建议着。

“粽子?”太太皱了皱眉,“怕是太平常了吧?”

“太太既是不想与十三爷来往太近,送这平常之物岂不是正好吗?”楹嬷嬷笑着说道,“再说粽子和粽子还不一样,前些日子七姑娘就跟奴才商量着,要在今年的端午节,做些个新鲜的样式呢。”

“哦?”太太来了兴趣,看着兰静问道,“小七,你又要折腾什么了?”

“额娘,”兰静笑着说道,“小七前些日子看书,读到唐玄宗的诗,‘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于是就起了兴头,也想试着做一做这九子粽。”

其实兰静要做九子粽,是因为她看到了这个名字,就不由得想到了九龙夺嫡,于是就想着做来呼应一下,这样也不枉自己穿到这个时代一场。

这九子粽在盛唐时就流行的,现在虽然不多见,但也是有的,太太自然也知道,所以只点头笑笑说道,“九子粽,这个想头不错,你既是有了兴致,想来必是与其他的不会一样,那就让他们多做一些,咱们府里今年就用这个来送礼。楹嬷嬷去给十三爷送食补法子的时候,也带上几个,让他尝个新鲜。”

“是。”楹嬷嬷笑着应了一声。

听说做的粽子还要给十三阿哥,兰静的兴致就不很高了,只怕他吃了又会生出什么事儿来,后来还是楹嬷嬷看出了她的心思,就劝她说,“这九子粽也不是现在才有的,京城里也不独咱们府里这一份儿,就算是比外面的精致些,太太又不会让人知道是主子您想出来的,您又有什么可担心的?”

“我是怕做的太精巧了,未免有些着眼。”兰静皱着眉说道,“这些日子额娘不是不让招摇吗?”

“好我的主子,”楹嬷嬷笑了起来,“这端午节,各府里也就是在这粽子上下功夫呢,您但凡少用些心思,就可能会落了下乘,反倒会让人家挑礼,再说一个粽子,不过是个吃食,就算是好些,又能生出什么事儿来呢?至于十三爷那边,主子就更不用担心了,他在端午节出来,收到的粽子还不知道会有多少呢?咱们府里的说不定他转手就赏人了,就算是他尝了,觉得味道还好,最多也就是认为咱们府里有个好厨子,又哪里会想到主子那里去了?”

“是我想多了,”兰静想了想也笑了,“那咱们就赶紧准备吧,也让厨下的人忙起来,今年阿玛不在家,就更是不能失了礼数,算来要做的数量可是不少呢。”

兰静这回让人包的九子粽不只是大小不一,所扎丝线颜色各异,裹粽子的材料也是不同,有竹筒、艾叶、苇叶、荷叶、竹叶等,里面的内容更是集古今于一体,甜的咸的荤的素的全都有了,形状更是小巧之极,最大的一个如拳头一般,最小的却不过比手指略大些,玲珑细致,可爱诱人。

太太一见就喜欢极了,尝过之后,更是赞不绝口,说任是哪一家的怕也比不过了。兰静听了太太这么一说,倒又有些担心了,不会是做的太过头了吧?一直到心神不宁的等回楹嬷嬷,听她说十三阿哥收了粽子之后,并没有什么异样,兰静这才放下心来。

粽子送出之后的当天晚上,各方的反应就不时的有反馈了,许多家都是来上门讨要的,说吃了实在太好,其他的都好说,只里面的内容,那味道是怎么调来的,真真是让人吃不够,想再要一些自吃或是送人,人家也不白要,全都是带着礼品上门的,那礼品比起粽子来自然也是要贵重的多,只是府里所包的粽子虽多,到底数量也是有限,又要留一些以备急用,最后总还是让某些人家失望而归了。

不过太太也跟那些人家说道,不是不给他们面子,实在是府里没备着那么多,等再包一些一定送去,如果府上要派厨子来学,也是完全可以的。太太这话本是客气的,但在第二天,还真就有几家府里派了厨子来,太太自然也不会拒绝,就都送到厨下去了。

“太太,”太太刚打发走了一个来禀报有人来学粽子的人,又有人进来了。

“是不是又有人来了,”太太不胜其扰的挥了挥手,“再有人来,也不用来报了,直接带到厨下就是了。”

“不是,太太,”那个人急着说道,“是宫里来旨意了。”

PS:

感谢“萨洒”的打赏,感谢“那一小堆”、“花桔子”“书友19982511”投出的粉红票!

正文 第六十二章 铁三角缺了最主要的一个

第六十二章 铁三角缺了最主要的一个

虽然不是第一回接到宫里的旨意。但这一次太太还是觉得莫名其妙,现在老爷也不在家,府里这些日子也没做什么出格的事儿,怎么会引起宫里的关注了呢?

“旨意是给谁的?”太太问那个来禀报的下人,“是谁的旨意?”

“他没说,”那个下人回话道,“奴才也不敢问。”

太太知道如果传旨的人不说,下人们是不应该多问的,所以也没怪那个下人,只是让他赶紧去将传旨的人请到正屋厅堂里侍候着,又叫了几个丫环嬷嬷们,赶紧去把姑娘和侧奶奶们叫出来接旨。

“宫中有旨意?”兰静听到这个消息,愣了一下之后,对那个来传信的丫环说道,“去告诉我额娘,说我马上就过去。”

那个丫环走后,兰静一边吩咐安儿去柜子里拿一件庄重些的衣裳出来,一边走到理妆镜前坐好,迅速的收拾妆容,楹嬷嬷也赶紧走过来帮忙。

“楹嬷嬷,”兰静一边梳理一边问道。“你说宫里传旨是为了什么?”

“这主子可把奴才问住了,”楹嬷嬷摇了摇头说道,“按说府里边最近没出什么事儿,会不会是老爷那边?”

“阿玛?”兰静皱了皱眉,“皇上御驾亲征,阿玛也是为战事在外当差,如果是对他有旨意,也应该是皇上直接下给他,怎么会是从宫中发出呢?”

“虽然是这么个理儿,”楹嬷嬷又说道,“但也说不定是老爷立了功劳,皇上给太后发信,太后一高兴,就下旨来嘉奖。”

兰静想想马尔汉走之前说要跟康熙说那花露水的事儿,觉得楹嬷嬷的猜测倒是有几分可能,不过她却另外有一份担心,“楹嬷嬷,你说,会不会是昨儿个给十三爷那些个粽子闹的?”

“不会吧?”楹嬷嬷愣了一下,“不过是几个粽子而已,就算口味好些,也不值当宫中这么兴师动众的。”

“倒也是,可能是我多想了。”兰静想想也是这么个理儿,“算了,现在猜这么多也没意义,到底是为了什么,一会儿就知道了。”

不过事实证明。兰静之前的担心还是有道理的,这回的旨意还真就与粽子有关,是太后发来的旨意,大概的意思就是说,兆佳氏府里很会做人,女儿得了太后的嘉奖之后,一直不忘恩典,每逢年节总是会有孝敬进上,东西虽不大,却可见兆佳氏对女儿的教导有方,尤其这次端午所进的九子粽甚合太后的口味,于是特赐兆佳氏府中一些御制的糕点,以示对其孝心的表彰。

众人领旨谢恩之后,太太又为那传旨的太监备了一份厚礼,那太监乐呵呵的收了,一眼又见了楹嬷嬷,愣了一下问道,“楹嬷嬷,你怎么会在这里?不是说你跟你养子去享福了吗?”

“赵公公,”楹嬷嬷对那太监行了一礼说道,“难得您还认得奴才。奴才当时蒙太后开恩,是出宫随养子一起生活的,可是没想到过没多久,养子就一病去了,现如今奴才是这府里七姑娘的随身嬷嬷了。”

“那就难怪了,”赵公公恍然道,“有楹嬷嬷在侧,这七姑娘所做的粽子会如此合太后的口味,也就没什么奇怪的了。”

“奴才可不敢居功,”楹嬷嬷笑着说道,“这九子粽大多都是七姑娘的巧思,奴才不过是略略提了点小建议。”

“好了,咱们之间的闲言等以后有时候再叙吧,”赵公公笑了笑,又问太太道,“不知七姑娘是现在就走呢,还是要再收拾一番?”

“敢问赵公公,”太太一时没明白那太监话里的意思,“您是让小女上哪儿去?”

“得了太后她老人家的赏,难得不应该进宫去谢恩吗?”那太监笑笑说道,“太后说去的人也不用太多了,只七姑娘去就好,她老人家说想见见当年的小人长成什么样子了。”

“太后能看得起小女,这是她的造化,”太太忙说道,“只是既要去宫中谢恩,自然万不敢怠慢,还请公公稍待,待小女略做准备之后。再与公公一同上路。”

“稍待自然是可以的,”赵公公笑着说道,“可也只能是稍待而已,可不敢让太后她老人家等急了。”

“赵公公放心,”太太行了一礼说道,“不会误了时候的。”

“太太,”楹嬷嬷笑着说道,“让奴才陪着赵公公吧,奴才正想知道宫中姐妹们的情况呢。”

“也好,”太太点了点头,又吩咐其他下人们,“都好生侍候着。”然后才带着府中之人退回到内院。

***********************************************************************

从赵公公念出旨意的内容之后,五姑娘的脸色就极不好看,刚一走进内院,就忍不住的开了口,“哼!明明是咱们全府送的礼,为什么偏让她一个人得好?”

“兰蕙!”高氏喝了一声。

“五姑娘!”王嬷嬷本来就板着脸更冷了,“请谨言。”

“本来就是嘛,”五姑娘不服气的说道,“都是阿玛的女儿,为什么只为她一个人在太后面前讨好?这也太偏心了!”

“兰蕙,还不赶紧闭上你的嘴!”高氏脸色已经发白了。

“兰蕙,”太太冷冷的看着五姑娘。“素日我只知道你放肆,没想到你却连太后也敢议论,你是当真怕咱们府里过的太过安稳,立心要毁了这个家,是吧?”

“太太可不能冤枉人,我什么时候议论太后了?”五姑娘挺直着身子说道,“府中行事不公,我说说还不许了吗?”

“你个死丫头,又混说什么呢?”高氏上来捂住了五姑娘的嘴,又叫着她身边的丫环,“你们都是死人啊。看着姑娘糊涂了,还不赶紧将她拉回去。”

五姑娘哪里肯轻易被拉回去,死命的挣扎着,那些丫环们顾忌她是主子,也不敢太过用力,一时间就僵持在那里,幸好高氏捂着五姑娘的手按的紧,倒没让她喊出什么来。

“你们去,赶紧把她弄走。”太太阴沉着脸吩咐几个嬷嬷,“看紧了,别再让她浑说什么出来。”

那几个嬷嬷答应一声,举步上前,她们都是侍候太太的,自然用不着对五姑娘留情,上手先堵住了她的嘴,随后下死力的扭着她的胳膊将她拖了进去。

“高氏,”太太瞪着高氏说道,“这就是你说的要教好她?”

“奴才知错,”高氏正恨其不争又有些心疼看着五姑娘被拖走呢,听太太喝问,连忙跪倒在地,“请太太责罚。”

“太太,”王嬷嬷的眉头皱得深深的,脸色也很不好看,“五姑娘这个样子,怕是平常的法子教不好,还请太太允许奴才用非常之法。”

“既请了嬷嬷来,自然一切由你。”太太脸还是沉着,“你想做什么只管去做。”

“谢太太,”王嬷嬷对太太行了一礼道,“五姑娘现如今最好不要再出来见人了。”

“我明白,”太太点了点头,吩咐众人道,“都听好了,从现在开始,五姑娘只准呆在她自己的院子里学规矩,所有人等不准前去打扰。若是有人胆敢私自放她出来,不管是谁,这个府里都不可能再容她了,都听清楚了吗?”

“奴才知道了,”高氏感觉到太太的眼光投在她的身上,忙开口说道,“太太这是为了五姑娘好,奴才绝不会前去打扰的。”

“你最好是知道,”太太冷哼一声,又对王嬷嬷说道,“王嬷嬷,我知道五姑娘之前没教好,我这个做嫡母的也实在是惭愧的紧,现如今只有麻烦你了,你想怎么做就怎么做,想怎么管就怎么管,我绝对不会去干涉的。”

“是。”王嬷嬷答应一声。

“还有你,”太太冷冷的看着高氏说道,“五姑娘会成今天这副样子,也真是多亏了你的教导,只是现在有宫里人在府里,我也不与你理论,罚你三个月的例银以示惩戒,自己回去闭门思过去吧。”

“是,奴才遵命。”高氏磕了个头。

***********************************************************************

经过五姑娘闹这一出,给兰静留下的准备时间就更短了,太太在吩咐人去准备给兰静带进宫里的东西之外,又在她梳妆的间隙嘱咐她几句,“太后对你有好感,这是你的造化和福气,但那宫里却是个规矩大如天的地方,你上次去还小,过点格儿倒没什么,这次却不同了,你一定要谨言慎行,宁可不出彩儿,也不能犯一点错儿,明白吗?”

“小七明白,”兰静点了点头说道,“小七会处处小心的。”

“好了,你们都下去吧,”太太看兰静收拾的差不多了,只剩下簪头饰了,就挥退了丫环们,自己挑了些饰物帮着兰静戴起来,“我想来想去,咱们府里送出去的粽子虽多,但能送到太后那儿,又说出是你所献孝心的话来的,除了十三阿哥再不会有别人了。”

“小七也是这么猜的,”兰静皱着眉说道,“只是小七不明白,十三阿哥这么做有什么目的?”

“这个额娘也想不出来,”太太摇了摇头,“或者他只是孝顺太后,得了好吃的就送去,太后问起,就顺嘴说了。”

“顺嘴说?他顺嘴说什么不好,把小七扯进去做什么?”兰静轻哼着说道,“早知道就不送他什么粽子了,现在惹出这个麻烦来。”

“小七,”太太给兰静插好了簪,在她的身边坐下来,拉着她的手说道,“不管十三阿哥是为了什么才说起你的,你都不能对他有什么不满,他可是皇子,你见到他只有恭敬的份儿,可不敢起怨怼之心。”

“额娘放心,小七记住了。”兰静点了点头,想了想又看着太太问道,“额娘,您说,太后又下旨又叫小七进宫的,真的只是为了那几个粽子吗?为了个吃食,这样是不是太兴师动众了?”

“我也觉得有些奇怪,”太太皱着眉说道,“可是旨意上就是这么说的啊。”

“额娘,”兰静握着太太的手,压低了声音问她道,“您说,会不会是阿玛那边把花露水的事儿说出来了?”

“算算时候,倒还真有可能,”太太眼睛一亮,“也就是说,皇上已经把这事儿告诉太后了,所以太后才会借着粽子的事儿叫你过去问问清楚。如此说来,这次进宫倒是件好事了。之前我只让人把府里的粽子捡好的都给你带上,现在看来,花露水你也应该带一些。”

“额娘,”兰静小声提醒太太说道,“咱们只是这么猜,到底是与不是还不好说呢,就这么着把花露水带过去,好吗?”

“也没什么不好的,”太太摇了摇头,“你只说是夏日将近,所以特意带进宫去,准备孝敬太后和各宫的娘娘也就是了。”

“好,就听额娘的。”兰静点了点头。

“还有,”太太又对兰静说道,“太后既提到了你年节送礼之事,可见得是注意到了你之前所送的绣品了,这次进宫,你最好也准备一两个,以备她老人家问起。”

兰静想了想,起身去找出一副绣品捧给太太,“太太,这是小七为太后万寿准备的蒙古文佛经的小样,正品因为尚有时日,还只绣了一点点,您看,先把这个小样呈上去可使得?”

太太接过绣品来看了看,“不错,小七的绣工倒是越见好了,行,就是它了,让太后知道你早早就在为她的万寿准备了,想来她也会很高兴的。”

等一切准备就绪之后,兰静随太太一起去见赵公公,而这时赵公公又提出一条建议,那就是让楹嬷嬷跟着一起去,他说太后如果听说楹嬷嬷在兆佳氏府上,说不得会要见一见,为省得再跑一趟让太后久等,不如让楹嬷嬷跟着一起去候旨的好。太太本来就担心兰静一个人前去宫中,听到这个建议当然高兴,忙不迭的就同意了。

坐上了去往宫中的车,兰静的心里很不平静,虽然太后召见,有可能是因为花露水的事儿,但毕竟还是那个粽子起了头,只不知道那个十三阿哥说出自己来,到底是要做什么?莫非是觉得在宫外耍着自己玩不过瘾,所以才要将自己弄进宫去,准备进一步的捉弄一番?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可是大大的不妙,这宫里不只是规矩大如天,而且贵人们云集,不管得罪了哪一个,都够自己喝一壶的,这个十三阿哥当真是害人不浅,自己这是得罪了哪一路的神仙,为什么他总是要与自己过不去呢?

难道说是因为历史上自己与他姻缘之份,所以才会导致他如此这般的纠缠不休?不管是为了什么,兰静都决定要离十三阿哥远一点,不管他是侠王也好,宇宙全人也罢,还是现如今那个惫懒的纨绔,自己都不想去招惹,沾上了皇家,可未见得是什么好事。

“主子,”楹嬷嬷见兰静一路上都不讲话,脸上的神情也是变来变去,小心的开口叫着她问道,“您可是生奴才的气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