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七当然是没什么主意的,不过想法倒是有一些,”兰静因为知道马尔汉官会升到很高,至少在自己选秀的时候的,能有资格当一个皇子的嫡福晋,所以倒也并不是很担心,只是迅速的分析着目前的情况,又看着马尔汉问道,“阿玛,你说这个伊桑阿是索相的女婿?”

“是。”马尔汉点了点头。

“那也就是说,他是与阿玛对立那一方的人了,”兰静接着问道,“既然这样,皇上处罚了他,阿玛又为什么要担心?”

“我刚才的话,你还没听明白吗?”太太接过话去说道,“这伊桑阿是那边的人,皇上都能如此重罚,更何况你阿玛了,要追究这马匹倒毙的责任,你阿玛可是比伊桑阿大的。”

“可是皇上既然处置了伊桑阿,不就说明他其实是知道阿玛是冤枉的吗?”兰静平静的对太太说道。

“你这孩子还是想的太简单了,”太太摇着头说道,“那边跟皇上是什么关系,咱们跟皇上又是什么关系,皇上连那边的人都处置了,对你阿玛又怎么会轻轻放过?要不是因为咱们刚献了花露水,说不定旨意早就下来了。”

“不知道为什么,小七就是觉得阿玛不会有事的,”兰静的面色依旧很平静,看着马尔汉的目光也充满着信心,“也许皇上就是按对错来处事的呢。”

“你真觉得阿玛不会有事?”马尔汉盯着兰静的眼睛问道。

“是,”兰静肯定的点了点头,“小七听了这事儿之后,一点也没有心慌的感觉,所以小七觉得阿玛一定不会有事的。”

“但愿如你所说吧,”太太勉强的笑了笑,“我和你阿玛也希望事情会象你说的这样。”

“阿玛,额娘,”兰静坚定的对马尔汉和太太说道,“小七年纪是小,见识也不够,但是小七听说,孩子的感觉得最灵的,小七真的觉得阿玛不会有事儿,咱们这个家也不会有事的,而且也不只是小七,你看关柱,他不是也一点也没有烦恼的样子吗?”

“好,阿玛信你。”马尔汉点了点头,又对太太说道,“也许我们之前想的太多了,也许皇上这次就是想要警告一下那边,否则只凭一个花露水,哪里能拖到现在都没有处罚下来。”

“老爷相信,那妾身也相信,”太太听了这话也笑了,起身对马尔汉行了一礼说道,“妾身就提前恭喜老爷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其实马尔汉和太太会那么说,并不是真的就相信了兰静,只是为了怕她担心敷衍一下罢了,可没想到过不了几天,兰静的话就得到了应验,吏部虽然也象对伊桑阿一样议了马尔汉革职,可是康熙不只是从宽免了,而且还将马尔汉的兵部右侍郎转为兵部左侍郎了。虽然同是侍郎,虽然同是从二品的官员,但是历来以左为尊,这左侍郎和右侍郎比起来,不只是站位要靠前,权力也大了不少。

得了这个消息之后,太太的高兴劲儿就别提了,要不是怕太张扬,都恨不能买上几挂鞭放了,而大房那边却是有些尴尬了,首当其冲的就是大太太,当时她听到马尔汉得罪了太子,吏部又要议他革职的消息之后,就吓得赶紧要与这边撇清关系,不只几次劝阻楞色过来,几个儿子们也都让她叫回去了,就怕他们再做马尔汉介绍的职务,会受了连累。

可是没想到,马尔汉不只是没被革职,反而是有上升的趋势,这下可是让大太太肠子都悔青了,只是她也还是有些庆幸,幸好那个时候愣色没完全听自己的,还是上门去安慰了马尔汉一次,也让她现在能以此为借口与愣色一起上门来贺。

对大哥大嫂的做法,马尔汉其实并不是很见怪的,世间的事儿,本就是锦上添花的多,雪中送炭的少,更何况大哥也上门来过,兄弟之义已经算是尽到了,所以当他们上门来的时候,他很热诚的迎了出去,对脸上多少有些尴尬的大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

大太太虽然刚开始的时候有些讪讪的,但马上就开始与太太套起了近乎,把之前自己的做法都圆了过来,连叫几个儿子回去的事儿,都说成是怕给马尔汉添麻烦,才忍痛离职的。太太已经知道她是什么样的人了,自然也不会与她计较,再说她也顾不上这个了,因为府里又接到了宫中的旨意,这回不只是宣兰静进宫,连关柱也一并召了。

PS:

感谢“那一小堆”的打赏,感谢“爱梦落花”投出的粉红票!

正文 第七十四章 你谢朕做什么?

第七十四章 你谢朕做什么?

如果这个旨意是在马尔汉改任兵部左侍郎之前下的。大家可能还会担心,可是现在有了马尔汉的没降反升在前,这次进宫就只会是好事,不会是坏事了,再结合最近的事情来看,这次的主角十之八九应该是关柱,而兰静只是一个附属。

虽然是附属,但兰静身上的担子却更重了,她不只是要注意自己的言行,还要看着关柱,让他既能有好的表现,又不会有失仪的举止,关柱虽然也学了规矩,但毕竟从来没有进过宫,也没见过皇上,所以在去往宫中的路上,兰静抓紧把一些要点跟关柱交待了一遍,关柱虽然因为初次进宫很是兴奋,但也知道其中的利害,很认真的听进去了。

只是当真的见到康熙的时候,关柱还是难免紧张。不只是行礼的动作很是僵硬,说话的音调也不自禁有些拔高而显得尖利了。

“皇上恕罪,”兰静马上跪下向康熙请罪,“舍弟初次见驾,被皇上的威仪所慑,紧张之下才有所失仪,这全是奴才先前没教好之过,还请皇上恕罪。”

“你这女娃人长大了,也会说话了,”康熙倒是并没有见怪,只笑笑说道,“好了,都起来吧。”

“谢皇上,”兰静暗暗的松了口气,这才与关柱一起站起身来,低头肃手站在那儿,等着康熙的问话。

康熙却没先对他们说话,而是吩咐一旁的太监把十阿哥叫来,想了想之后,又加了句,“把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也一并叫来吧。”

太监答应着退下之后,康熙这才又看向了兰静和关柱,“兆佳氏兰静,兆佳氏关柱,你们抬起头来回话吧。”

“奴才不敢。”兰静按规矩要求,忙又把头往下低了低。

“是朕准的,你们就抬头吧。朕不想对着你们的头顶说话,”康熙笑笑说道,“朕听说,上次皇太后召你进宫的时候,就已经准你用名字自称了,在朕面前你们姐弟也依然如此吧。”

“兰静(关柱)谢皇上恩典。”兰静与关柱双双对康熙行了一礼之后,才把头抬了起来。

“小女孩长大了,”康熙看了看兰静的面容,微笑着点了点头, “你刚才自称兰静?嗯,这样也好,省得跟朕的小七弄混了,”说到这儿,康熙又看了看关柱,脸上的笑容更深了些,“记得你那时候你还求朕让你阿玛生个儿子呢,现在你真的有弟弟了,而且听说也是个有出息的,你和马尔汉这也算是得偿所愿了吧。”

“这都是托皇上的福,”兰静对康熙郑重的行了一礼,“兰静一直想谢过皇上。今天才得机会。”

“你阿玛生了儿子,你谢朕做什么?”康熙疑惑的问着兰静。

“阿玛以前一直没有儿子,”兰静一本正经的对康熙说道,“可是自从兰静那回进宫拜见皇上之后没多久就有了关柱,想来因为当初兰静的请求,让皇上心中有了此事,皇上是天子,心中所想自然有天照应,所以阿玛能得子也是托了皇上的鸿福。”

“哈哈,你倒是会讨好,”康熙笑了起来,然后又摇了摇头,“朕要是心中所想都能成,那还用这么操劳吗?”

“虽未见得事事尽如人意,但皇上是天子,总是比凡人要好上许多,”兰静很认真的说道,“就象这次打噶尔丹,皇上您一御驾亲征,不就大胜而归了嘛。”

“好,算你说的有理,其实朕也很希望自己能够心想事成呢。”康熙对兰静笑了笑,又转而看向关柱,“关柱,你阿玛给这名字起的......倒是有趣,听说你小小年纪,却学了一身的好功夫?”

“关柱是学了些功夫,”关柱对康熙行礼说道,“却也只够打两个毛贼的。”

“难得你能不自满。不错,”康熙满意的点了点头,“告诉朕,你学这些功夫是为了什么?”

“阿玛说满人不能忘本,”关柱按照兰静教他的话回答康熙,“关柱也想将来做个大将军,为皇上杀敌立功。”

“好,有志气,这才是八旗的好子弟,”康熙更高兴了,“马尔汉是个会教孩子的。”

“兰静代阿玛谢过皇上的夸奖。”兰静忙向康熙行礼。

“这是他应得的,你起来吧,”康熙对兰静点了点头,又对关柱说道,“你且好好学功夫,除了功夫之外,书也要多读一些,等你学成了,朕会召你来效力的。”

“关柱会努力的。”关柱坚定的说道。

“还有那双节棍,”康熙又对关柱说道,“听朕的十阿哥说,你练的很是不错,一会儿也练给朕看看。”

“关柱遵命。”关柱先是一口答应下来,随后又有些为难的对康熙说道,“只是关柱并没带双节棍进宫。”

“这就不用你操心了,”康熙笑了,“宫里什么兵器没有,双节棍自然也是有的。”

康熙又与兰静和关柱闲聊了几句之后,十阿哥他们终于过来了,一进屋,十阿哥的眼睛就盯在了关柱的身上,不过他倒是还记得规矩,先与十三阿哥和十四阿哥一起给康熙行了礼。然后规矩的站在一边,等着康熙发话。

“你们的课应该都上完了吧?”康熙微笑着问道。

康熙这话其实是明知故问,以他对皇子们课业的重视程度来看,又怎么会不知道他们上课的时候呢,但是他既然问了,阿哥们就要答,而十阿哥在三个阿哥中为首,答话的责任自然就由人来肩负了,“是,现在正是练习骑射的时候。”

“想来只有练骑射的时候,你才会最精神。”康熙薄责的看了十阿一眼,又笑笑对三个阿哥说道,“好了,这两个人,想来你们都见过吧?”

“回皇阿玛的话,”十四阿哥上前一步说,“儿子没见过他们。”

“小十四,”十阿哥马上指着关柱对十四阿哥说道,“这就是关柱,那双节棍就是我从他那里弄来的。”说完之后,十阿哥才发现自己抢话了,马上对康熙请罪说道,“儿子逾越了。”

“没事儿,”康熙摆了摆手笑道,“今天只你们几个孩子在,随便些也无妨。”

“这个女子是谁?”十四阿哥一听康熙这么说,马上就用手指着兰静。

“小十四,”十三阿哥按住了十四阿哥指向兰静的手,对他笑着说道,“你看她跟关柱站在一起就知道了,她是关柱的姐姐。她以前就来过宫里,只是你那时候尚小,所以才没见过。”

“她又有多大了?”十四阿哥上下打量了一番兰静,“我见她跟我差不多嘛,她是什么时候进过宫的?”

“她第一次进宫的时候你确实还很小,”十阿哥为十三阿哥的话证实着,“当然她那时候也不大。不过总要比你大一些就是了。”

“第一次?”十四阿哥一下就抓到十阿哥话中的关健语句。

“是啊,”十阿哥也没想瞒他,点头直接说道,“前不久,也就是端午那时候,皇玛嬷也召她进过宫,只是那次只有我和九哥以及小十三在,你没见着她。不过皇玛嬷给你额娘的花露水,就是她带进来的。”

“就是送九子粽的那次?”十四阿哥马上想起来了。

“是啊。”十阿哥大咧咧的点了点头,“我记得皇玛嬷也让人给你了一串,味道不错吧?”

“还行吧。”十四阿哥看了看兰静,淡淡的说道。

“怎么?”康熙听到这儿,笑着问兰静道,“你现在不只是会做手套,连点心也会做了?”

“哪是她做的啊,”十阿哥又马上抢着说道,“皇阿玛忘了,儿子告诉过您的,现在楹嬷嬷就在他们府里呢。”

“原来是楹嬷嬷做的,”康熙看了一眼十阿哥,又对兰静笑了笑,“那就难怪皇太后会喜欢了,那么你呢?跟着楹嬷嬷都学了些什么本事了?”

“回皇上的话,”兰静对康熙行了一礼说道,“虽然楹嬷嬷多才,但无奈兰静却愚笨的很,只学了些粗浅的女红。”

“是了,”康熙点了点头说道,“皇太后跟朕说过,你要为她的万寿绣一个蒙文的佛经呢,现在绣的怎么样了?”

“回皇上的话,”兰静恭敬的说道,“已经完成了大半。”

“你那小样朕也看过了,还真是不错,”康熙笑了笑说道,“等这个正品完成之后,想来皇太后会更加喜欢的,你要用心去做。”

“兰静谨遵皇上旨意。”兰静行礼领命。

“你不是应该自称奴才吗?”十四阿哥皱着眉看着兰静。

“是朕准她这么称的。”康熙笑笑说道。

“皇玛嬷也准许她这么自称的。”十阿哥也对十四阿哥解释着。

“好,我知道了。”十四阿哥又皱了皱眉。

“兰静,”康熙笑着对兰静说道,“你给太后绣了佛经,就没想着要给朕做些什么吗?朕可是记得你说等学好了女红之后,要给朕做一样东西呢。”

“兰静也记得,”兰静对康熙笑着说道,“上次兰静给皇上做的那个手套实在是不成样子的很,兰静每每想起都觉得面上无光,总想着要重新给皇上做一样东西,但每次做好之后,都因为看不过眼而毁掉了,这次皇上召兰静进宫,兰静倒是也准备了一样东西,虽然也未尽如人意,但兰静自觉还算能看,就自作主张的带过来了。现在东西就在外面的公公处收着,皇上如果有兴趣,就请传来一观,看是否能入得您的眼?”

PS:

今天有事回来晚了,先更出三千字大家先看着,等把求生记今天的番外更完,马上就接着去写本文,大概会在后半夜更出另外的三千字。

正文 第七十五章 受了他四哥的传染

第七十五章 受了他四哥的传染

“朕只是随便一说。没想到你还真备着了,”康熙对身边的太监点了点头,“那就呈上来给朕看看吧。”

“嗻。”康熙身边的太监答应一声出去了,过不多时,捧进了一件绣品,走到康熙面前之后,与另一个太监一起展了开来。

其实这个绣品兰静本不是准备给康熙的,她是准备给自己阿玛的,马尔汉出征在外,虽然兰静知道他不会有什么大事,但总免不了心中会挂念,给太后绣佛经也总是定不下心来,想想离太后的寿辰还有些时日,倒不如先给阿玛绣一样东西,这才是正经的孝心呢。

兰静给马尔汉绣的是一只展翅翱翔在茫茫天地之间的海东青,这是满人最喜欢的鸟,也代表了他们的民族精神,所以马尔汉虽然为被太子陷害的事儿而烦闷,见了这个绣品也很是喜欢,这次康熙召兰静和关柱进宫,马尔汉想到上次兰静去带了绣品给太后。这次要是不带东西给康熙,说不定他会挑理,就忍痛将这个绣品让了出来,正好那上面绣了康熙赞美海东青的诗,看起来倒真象是为康熙专门准备的。

其实兰静本来并不想绣康熙的诗,因为她觉得“羽虫三百有六十,神俊最数海东青。性秉金灵含火德,异材上映瑶光星”这样的句子实在是称不上有多值得称道,可是想想人家毕竟是当今皇上,如果他没写这首诗也就罢了,既然写了,自己绣了海东青,却不用这首诗,说不得就会因此让人找了毛病。而相反的,如果用了这首诗,就即便这个绣品的图案有什么不妥之处,有这个诗压着,别人也是不敢随便说什么的。

想到了这些利弊,所以兰静最后还是绣上了她觉得影响了绣品整体感觉的诗词,现在她倒是庆幸自己当初这么做了,否则当接到旨意后再现绣,是怎么样也来不及的。当时阿玛让她将这个绣品带进宫送给康熙的时候,她还觉得阿玛是想多了,康熙好歹也是一个帝王,还有人说他是千古一帝,虽然这个说法还有待商榷,但他总不至于会这么小气的吧?

可是当康熙真的开口跟她要东西的时候。兰静不禁佩服起阿玛的先见之明了,不管是阿玛对康熙真的有所了解也好,还是阿玛误打误撞也罢,总之兰静因此得到了一个结论,那就是凡事多准备了,总是比到时候现抓虾要好的多。

康熙当然是喜欢海东青的,否则他也不会写那首诗了,就是后来的八阿哥为了重得帝宠,也是送了海东青过去,只是结果却没尽如他意,不过现在那个著名的“薨鹰事件”尚还没有发生,而绣品上的海东青更是不可能会变得奄奄一息上,所以康熙看过这个礼物之后,还是很满意的。

“你的女红确实是进步了不少。”康熙一边示意着太监将那个绣品收起来,一边对兰静笑着说道,“比起前些年的手套来,那强的可不是一点半点儿”

兰静见康熙与自己逗趣,自然也不会死做规矩扫他的兴,于是故作委屈的说道,“皇上,您这是在夸兰静呢。还是在损兰静呢,要是兰静现在的女红还比不上一个四岁的娃儿,那兰静不如趁早去买块豆腐算了。”

“买豆腐做什么?”十阿哥在一旁纳闷的问道。

“好一头撞过去啊。”兰静刚要说撞死,一想这是忌讳,话到了嘴边,马上改了过来。

“你撞豆腐做什么?”十四阿哥不明白的说道,“人家都说撞了南墙也不回头,你撞豆腐又当什么讲?”

“撞南墙不回头,那撞豆腐就可以回头了,”兰静笑着说道,“兰静的意思是,如果自己的女红还不如四岁那时候,就不如就回到那时候算了,至少那时候兰静的女红再差,但有给皇上做手套的福气顶着,也是没人敢嫌的,也不用再为了练女红而扎的满手包了。”

“这话不对,”十四阿哥摇了摇头说道,“要是让针扎,那应该是针眼才对,怎么会是包呢?”

兰静看了看十四阿哥,心里暗自疑惑,这个十四阿哥是怎么回事儿,怎么头一回见面,就好象有些与自己为难的样子,难不成是受了他四哥的传染,也变得喜怒不定了吗?

“小十四,这你就不懂了吧?”十三阿哥倒是笑了,“这只是一个习惯性的说法。就好象是…你刚才说的撞南墙不回头,就是指一个人心眼太直,并不是所有心眼太直的人都去撞了南墙的。”

“十三哥,”十四阿哥有些不高兴的说道,“你怎么向着她说话?”

“我哪里向着她了,我不是给你解惑嘛,”十三阿哥很是无辜,看十四阿哥依旧不悦的样子,摊了摊手说道,“那好,我不说了。”

十四阿哥又不高兴的看了十三阿哥一眼,然后才看向兰静,“你说啊,为什么要把针眼说成是包,你要是说不明白话,那就是…”十四阿哥想了一下,然后眼睛一亮,得意的说道,“欺君!”

兰静差点儿平地里绊一跟头,什么?欺君?只是随便一句话,这十四阿哥怎么会扯到这么严重的事情上去了?就是文字狱也没这么搞的啊。期待的看向康熙,兰静心说,你儿子这么胡乱扣帽子。你总该管一管吧?

可是康熙的神态却是让兰静的心里郁闷之极,这个当老子的,非但没有要管十四阿哥的意思,反而正一脸兴致的看着自己,似乎也正在等着要抓自己小辫子一样。要不是之前阿玛的事儿已经有所了结了,兰静都要怀疑康熙是不是要弄个莫须有的罪名给自己了。不过既然不是这个原因,那就是康熙还要继续找乐子了,可是你找乐子,用不用拿自己一个小女孩开涮啊,尤其还是涉及到“欺君”这个严重的罪名上。

十阿哥和十三阿哥听到十四阿哥说出“欺君”的话来,眉毛都是皱了皱。也都有要说话的意思,可是康熙却冲他们摆了摆手,“你们先不要说话,先听听她怎么说?”

兰静一见躲不过了,再紧了紧刚才一直握住了不让他说话的关柱的手,暗示他不要开口,然后才松开手,走上前对康熙行了一礼,又冲十四阿哥行了一礼说道,“十四爷刚才的话,兰静实在是担不起,兰静会说满手包,自然有说满手包的道理,诚然,练习女红被针扎留下的是针眼,可是扎的多了就会肿,肿起了自然就成了包,就算是没肿,但是有伤还是要包的,这缠了布条的手,说成是满手包,大概也算说的过吧?”

“你这是狡辩。”十四阿哥恨恨的说道。

“不管是扭着辩也好,绞着辩也罢,总归都是辩理,”兰静笑着说道,“理嘛,总是不辩不明的。十四爷如果觉得兰静说的不对,您也可以辩上一辩嘛。”

“我用的着跟你辩理吗?”十四阿哥不屑的说道,“我说你说的不对,就是不对。”

“如此,”兰静对康熙行了一礼,“那就只有请皇上明断了。”

“皇阿玛,”十四阿哥冲康熙说道,“你看她,居然对儿子这般无礼。”

“哦,那你说说看,”康熙淡淡的笑着问十四阿哥。“她哪里无礼了?哪里说的不对?”

“明明就是她说错了,可是她却偏偏要狡赖,”十四阿哥指着兰静对康熙告状,“还敢跟儿子辩理,实在是没有规矩。”

“那依你说来,”康熙依旧淡淡的说道,“你说什么就是什么,别人只有听的份儿,不能加以分辩了?”

“儿子不是那个意思,”十四阿哥听了康熙这话,觉得有些不大对头,赶忙说道,“儿子只是觉得她太过无礼。”

“那你是什么意思?”康熙沉下脸来看着十四阿哥,“只有她照着你的话认了,才算是不无礼,朕看你的威风倒是比朕还要大了,只一句俗话,你就能扯到欺君上去,你想做什么?想让天下的人都不敢讲话了不成?”

“皇阿玛,”十四阿哥不服气的说道,“儿子哪里是这个意思?这事儿本来就是她对儿子无礼的,是她说话不实在先,狡赖在后,您不罚她,为什么来说我?”

“住嘴!”康熙冲十四阿哥一瞪眼,“你这是在指责朕吗?”

“儿子不敢。”十四阿哥见康熙动了真怒,赶忙跪了下来。

“皇上,”兰静也跟着跪下了,“都是兰静不好,十四爷本是跟兰静开玩笑的,兰静却偏要去认真,这都是兰静的错,请皇上责罚。”

“不用你假惺惺来说好话,”十四阿哥偏不领兰静的情,恨恨的冲她说道,“要不是因为你,皇阿玛也不会骂我。”

兰静这时也顾不得去与十四阿哥计较了,她只觉得自己真是跟宫里犯冲,第一次进宫,惹上了一个不知是正是邪是敌是友的十三阿哥,第二次进宫,惹恼了九阿哥,这是第三次进宫,又与十四阿哥结了仇,自己这叫个什么命啊,为什么偏偏会与这些不能惹的人纠缠上啊,明明自己并没有做什么,为什么就偏偏有人瞧自己不顺眼呢?

PS:

感谢“懒猫爱睡觉”的打赏,感谢“Maryane”、“shi1000”、“龙族清风”投出的粉红票 !

正文 第七十六章 选秀并不是选美

第七十六章 选秀并不是选美

“放肆!”康熙听了十四阿哥这么一嚷。脸色更加的不好看了,“你跟着师傅就学了这些蛮不讲理吗?看来朕没在的这段时候,你根本就没好生学习,今天要是不好好的罚罚你,你也长不了记性。”

“皇阿玛,”十三阿哥这时赶紧上前跪倒,“十四弟只是小孩心性,开玩笑有些过了头,经过您的教训,他自然会知错,以后也会注意的。”

“是啊,皇阿玛,”十阿哥也跪下来求情,“十四弟先前的话应该是没有恶意的,只是因为这个小女孩太会说话,才让他有些着恼的,皇阿玛就不要追究了。”

“皇上,”兰静冲康熙磕了个头,“正如十阿哥和十三阿哥所说,十四阿哥只是跟兰静开玩笑的,是兰静太爱逞口舌之利。这才惹出事儿,要说错,全是兰静的错,皇上如果要罚,应该罚兰静才是。”

“刚才他说你‘欺君’,”康熙看着兰静,淡淡的问道,“你也觉得是玩笑话?”

“这‘欺君’的罪名,对兰静来说,太过重大,也担当不起,自然不敢当成是玩笑话,也因此才会冒死辩驳,”兰静又对康熙磕了个头说道,“可是对十四阿哥来说则不然,皇上对他来说是君,也是父,他以在皇上面前说了不实之言为由与兰静开玩笑,细品起来也是对皇上的看重,这也是十四阿哥对皇上的一片孝心,至于他所说的‘欺君’之语,其实也就是相骂无好口罢了。人在吵架和斗气的时候,是怎么解气怎么严重就怎么说的,其实心里却十之八九都不会是那么想的,十四阿哥应该也是如此。”

“皇阿玛,”十三阿哥接过兰静的话来说道,“十四弟年纪尚小。并不能真正的了解到这‘欺君’之语的背后,究竟意味着什么。他说‘欺君’,也就是想吓唬一下兆佳氏兰静罢了,只是小孩子间的斗气之语,经过这一遭之后,十四弟以后说话肯定会注意的,就请您也一笑置之吧。”

“就是,”十阿哥也紧接着说道,“十四弟只是小孩子家口无遮拦,皇阿玛就不要与他计较了,以后我们会多教教他的。”

“既然你们把这事说成是小孩子家的吵架和斗气,朕就不再追究了,”康熙点了点头,又对十四阿哥说道,“只是小十四,你要记着,你是朕的儿子,是皇子,一言一行都可能会影响到许多人,所以即使是在玩笑时,也一定要谨慎。”

十四阿哥的性子虽然有些不羁。但毕竟是在宫里长大的,还是知道厉害的,这时小孩子的冲动劲儿过了,脑子也冷静下来了,冲康熙规规矩矩的磕了个头,“是,儿子记住了。”

“行了,你们都起来吧。”康熙笑了笑说道,“今天召了关柱过来,又叫了你们来,本是想看看这双节棍的,没想到倒是为了些琐事混了这么些时候,现在我们就到外面去,办办今天的正事吧。”

“太好了,”十阿哥边跟着康熙往外走,边问关柱道,“你师傅教你新招了没有?皇阿玛可是让宫里的侍卫们研究出了许多招式。”

“师傅也教了关柱许多,”关柱笑着说道,“一会儿关柱就练给皇上和几位阿哥看。”

这边十阿哥和关柱闲聊的起劲,而那边十四阿哥却总是逮着个空儿狠狠的瞪着兰静,再加上十三阿哥也时不时的似笑非笑看过来的眼神,兰静让这两个阿哥弄得心里别扭之极,却又只能忍着什么也不能说,这次进宫,真是她到宫里来的最为难受的一次。

***********************************************************************

宫中的侍卫们胜在人多,尉迟胜在占了先手,两方面的招式可算是各有千秋、相辅相成了,只是双方都有一个共识,虽然这双节棍近可攻退可守。当一个技击之器最好不过,但用于战场上却不大合适,康熙虽然有些遗憾,但还是下令,让宫中的侍卫们都开始练习起来。

侍卫们见皇上和皇子们如此喜爱这个双节棍,即使有人更喜欢其他的兵器,也还是人手一副双节棍带在身上。能进宫当侍卫的,都是八旗人家的子弟,在宫中是奴才,出了宫那就是爷,他们的动向带动的就是京城的流行,于是腰带佩有双节棍,就此成为了时尚。

关柱在宫中的表现也很得康熙的赞赏,要不是他年纪尚小,也许因此就能得个一官半职的也说不定,就算是这样,康熙给他的赏赐也不少,当然更是少不了双节棍。皇上赐的双节棍再好也不能乱动,一个不小心损坏了那就是罪过,而十阿哥给的那个,虽然不用象皇上所赐的那样供起来,但也一样要好好保存,所以关柱练习和出门所佩戴的一直还是用兰静给他的。不过后来让十阿哥见到了,强令他要用自己赏的那个,那就是后话了。

关柱得了皇上的赏,兰静却得罪了十四阿哥,马尔汉和太太对两个孩子的这次宫中之旅,不知道是应该高兴还是担心,真可谓是快乐与痛并存,开心与忧心齐集,最后只好自己安慰自己,既然皇上都把这事儿当成是小孩子间的斗气,也只好希望十四阿哥真的象小孩子一样。吵过就忘了吧。

十四阿哥是否真的忘了那件事,兰静不知道,她只知道在那天从宫回来之后,几个阿哥再没来打扰自己,连十阿哥也没再来过,据说是康熙亲征归来,对几个月没见的儿子们多加关注,时常要检查他们的课业。兰静不关心那些阿哥们现在是不是正在抓耳挠腮、焦头烂额,倒是在心底暗暗的感激康熙,感激他给自己创造了这么一段没人前来打扰的清静日子,想到这儿,对他得了自己给阿玛的绣品之事也不再那么怨念了。

阿哥们虽然不来打扰了,可是到了兰静生日的时候,尉迟还是为他背后那不知道是何许人也的主子送上了一份贺礼,当然这份贺礼兰静还是乖乖的交给了太太去收藏,对里面到底是什么,她是一星半点好奇心也欠奉的。

再接下来,就是太后的万寿了,得益于这些时候的清静,兰静早早的就把那个佛经绣得了,而且因为时间上有富裕,她又在这佛经的四周用绿色丝线打底,上面绣了些蒙古草原上常见的花啊牛啊羊啊什么的,对应着中间的蒙文佛经,倒是更加的相合了。只是这个礼物随着马尔汉的寿礼送上之后,却是并没有得到宫中什么回应,让太太多少有些失望。

兰静倒觉得没什么,她现在恨不能离与宫中的关系越远越好呢,之所以会用心绣那件绣品也是因为之前已经在太后和康熙面前说过了,如果没做出或是做的不好,那就真的是“欺君”了。也因为她是抱着不求有功但求无过的想法,所以有没有赏赐对兰静来说,自然就不是什么主要的事情了,她还想着,如果从此以后,宫中再不记得自己这个人,那就是最好不过了。不过这个可能性大概是不大的,所以她只能退而求其次的希望着,即使有人对她没有好感,但也不至于会太仇恨她就行了。

就这样康熙三十五年虽然有些个波折,但总也算是平安的过去了,转过年来,虽然康熙又再次亲征出兵宁夏去了,但因为没让马尔汉随行,所以兆佳氏府里倒是过的很平静,除了十阿哥偶尔会与十三阿哥来探望楹嬷嬷,顺带与尉迟和关柱过上两招,而兰静一直担心的九阿哥和十四阿哥却并没有什么动静。

这次康熙的亲征,其实是为了追歼残敌,噶尔丹在众叛亲离、走投无路的情况下服毒自尽,部下将他的尸首送交清军,投降清朝,取得了全面的决定性胜利的康熙,在历时四个半月之后,回到了京城,再次封赏了有功将士之后,又处理了一些积压的朝政,然后就是三年一次的八旗选秀开始了。

***********************************************************************

对五姑娘和六姑娘,太太一视同仁,和当初为二姑娘参选时准备的东西差不多,其实也真是没多少东西能准备的,除了给她们多带些打赏人的银子之外,吃的穿的用的,都是不能备的太多,也不能乱准备,毕竟这个选秀并不是选美,准备的多了或者是准备的不当,非但到时候用不上,反倒有可能会招来麻烦。

自穿到清朝这里来之后,兰静才知道,现代影视剧里把选秀演得争奇斗艳的,每个秀女都打扮的花枝招展,不只是服装上各出奇想,妆容上更是百花齐放,这是绝对错误的,清宫的选秀,那是相当严谨和有规矩的,参选时的服装更是有着明确的规定,只能是旗装,不能是时装,擦胭脂抹粉化妆打扮之类的更是严加禁止。

清朝选秀对外公开的标准只有两条,一是品德,二是门第。在册封皇后、妃、嫔的册文中最常用到的词汇就是“诞育名门”、“祥钟华阀”,再来就是“宽仁”、“孝慈”、“温恭”、“淑慎”等等,绝不可能会出现“貌美、”“艳丽”之类的字眼儿,绝不能让世人认为皇帝是一个爱好女色的。

当然啦,爱美之心人皆有之,皇上虽然嘴上不承认,但心里肯定对美人也是有所偏爱的,象是现在宫中的德妃娘娘,也就是未来的雍正皇帝和大将军王亲生母亲,就是从一介宫女子升上去的,兰静虽然没见过,但想来容貌上肯定是有些优势的,而现在还没得封的、辛者库出身的未来的良妃娘娘,也就是八阿哥的亲生母亲,从后人称她“美艳冠一宫”,姿容如何就可以想见一斑了。

正文 第七十七章 有些时候是可以免选的

第七十七章 有些时候是可以免选的

只是康熙虽然喜欢美人。但却更爱江山,所以在他的后宫里,门第高的大族家的女子还是更加容易得封高位,毕竟联姻也是皇室拉拢臣子的一个重要的手段之一,象是康熙的元后孝诚皇后赫舍里氏,属满洲正黄旗,是辅政大臣索尼的孙女,他的第二任皇后孝昭皇后以及十阿哥生母温僖贵妃的钮祜禄氏姐妹俩,属满洲镶黄旗,是辅政大臣一等公遏必隆的女儿,第三任皇后孝懿皇后佟佳氏以及现在尚没有册封但以后会是悫惠贵妃的佟佳氏姐妹俩,也是属满洲镶黄旗,是领侍卫内大臣佟国维的女儿。

所以说,在众多的选秀女子中,显贵人家的女子相对来说是比较有优势的,而八旗中上三旗优势就更加明显一些。上三旗指的是正黄旗、镶黄旗和正白旗,他们是由皇帝亲自统领的,所以这三旗出来的人,只要能升到高职,大多离权利中心就会比其他人更近一些,自然也是皇上重点拉拢的对象。而马尔汉所在的兆佳氏恰恰就是属于正白旗的,这也是当初为什么有才能的人多了,而他的官职也不显,但索额图却还要去拉拢他的一个原因,当然这也是当马尔汉立功之后,康熙会着意提拔他的缘故。

身份上隶属于上三旗,近些年升职之迅速,简直可以说是驷马难追,连犯错被吏部议罪革职都能得到康熙的回护,不只是女儿几次被召入宫中,就连儿子最近也被召进去了,这马尔汉的圣宠由此可见是非同寻常了,虽然年纪稍大了些,但看他的身体状况,想来还是可以为朝廷效力几年的。

因为对马尔汉的圣宠心中有数,大家对他女儿的应选就很有信心了,尤其这次还是有两个女儿同时参加,不留牌子那才是怪事呢,只是留了牌子之后是要充实皇帝的后宫,还是会赐给皇室宗亲就不好说了。所以现在家中有适龄男子的人家,很是心中忐忑,既想与这样的人家结亲,又怕惹恼了皇帝,于是纷纷托人找宫中的关系小心的打探消息。

其实上次马尔汉的二女儿应选的时候,也是有很多人看好她的,只是没想到她在第一轮就落了选,很是有些出乎许多人的意料。也让一些想与兆佳氏结亲的人家心中起了些犹豫,没敢马上找媒人登门,谁知就是这一犹豫间,人家的女子就迅速的订了亲,虽然对方人家的官位不显,但想到那边也是正白旗出身,也就能说的过去了。

好在马尔汉的女儿多,错过了第一次,还有第二次,这次一下子还是两个,自然又吸引了许多的视线,而马尔汉只觉得最近对自己微笑的人特别多,办差的时候也顺利了许多,他心里当然明白是怎么回事,只是在选秀结束之前,大家都不会把话挑明而已,而马尔汉当然也是如此。

不过对于女儿的选秀前景,马尔汉和太太私下里倒是聊过的,六姑娘兰淑现在倒不让她们担心,只五姑娘兰蕙让他们有些摸不准,据上次她发飚虽然已经过去一年多了。而她自进入到康熙三十六年开始,就开始安分下来,不再大吵大闹了,学规矩也很认真,马尔汉试探着准她出院子之后,她表现的也很是稳定,甚至还对兰静郑重的道了歉,当时可真是着实的让兰静吓了好大一跳。

五姑娘变得这么安分守礼,也显得懂事了许多,按说马尔汉和太太应该是觉得松了一口气才是,可是他们却是很有些疑惑的,本为他们是商量好了,如果临近选秀之期,五姑娘还是这么不着调的话,那就要想办法让她能得以免选了,虽然可能会让五姑娘受点皮肉之苦,但总比让她连累了整个府里要好。

可是现在五姑娘变好了,倒是让他们有些无所适从了,如果她能一直保持现在这个样子,那他们之前的想法当然就用不着进行了,毕竟想办法免选,闹个不好也是容易罪犯欺君的,要不是担心会惹出更大的乱子,他们也不会想到如此下策。可问题是,他们不知道五姑娘现在的样子是不是装出来的,她进宫之后会不会又恢复了原样。

五姑娘既然放出来了,高氏当然也跟着出来了,她看出了马尔汉和太太的心思,也看出了他们的犹豫。就找机会云向他们恳求,说她已经与五姑娘谈过了,她可以保证,五姑娘确实是已经改好了,她也已经知道其中的厉害了,到了宫中一定会谨言慎行的,一举一动都会按照王嬷嬷所教的来。高氏跪着求马尔汉和太太,求他们让五姑娘去应选,这样哪怕最后就是落选了,也可以为她找个合适的人家,可如果她要是顶了个免选的名声,怕是一般的好人家都不会想要她的。

五姑娘也是马尔汉的女儿,他当然也想让她有一个好的归宿,再加上高氏哭着说二姑娘现在已经跟着夫家一起到盛京去了,她现在就只有一个五姑娘在身边了,马尔汉的心也软了,太太见状当然就更不好说什么了,只能是和六姑娘一样帮着五姑娘准备应选了。

不过马尔汉也不全是只听高氏的一面之词,他也把王嬷嬷叫来问过,让她说说自己的看法,自己的五女儿是不是真的已经改过了?王嬷嬷并没有把话说死,但是却说,至少她是没有看出什么做假的痕迹。而且她也把在宫中出了错之后会有什么样的后果仔细的跟五姑娘说明了,看五姑娘当时的样子,应该也是听进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