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朝后的昌平失声叫了起来。

步效远微微俯下了身体,抽出腰间的刀,迅捷如闪电,挥刀,刀背正正打在了箭头上,叮一声,箭杆如折断了翼翅的兀鹰,戛然坠落顿地。同一时刻,元炬骑在马上,转眼停在了不过几十步开外的地方,星光之下,圆睁的眼中满是狠戾之气。

“你竟来得这么快,看来我还是小看了你。”

他看着步效远,切齿道。

步效远轻轻放下了昌平,将她挡在了自己身后,这才转身朝前两步站定,盯着元炬一语不发。

“步效远,你可能还不知道,中昭已经易主。她也早不是从前那个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昌平公主,而是现在的新皇,她的兄长姬弗贺必欲除之而后快的眼中之钉。她现在的地位非常微妙,对你非但无用,反而足够惹祸上身。就算你现在从我手上夺走了她,我敢保证,你也无法入你的国境一步。至于西戎,相信我,你现在回去,等待你的也绝对不是欢迎,而是他们为了表示对中昭新皇的效忠对你们张开的天罗地网。你们已经穷途末路,何必再做这种无用的挣扎?看清形势,投到我的麾下,我堂堂大夏,最不缺的就是容人的腹量……”

元炬说到最后,用力张开手上的乌铁之弓,俾睨之态,尽显无疑。

“在我眼里,她是我的女人。”

步效远打断了元炬。他的声音低沉,却足以穿透这荒原里他周围的一片黑暗,一字字地敲入人耳。

“那就看你有没有这本事,护住你的女人了!”

元炬冷笑,他的身后,隐隐能看见北夏人奔跑而来的正在晃动的身影。

“元世子,单打独斗,你未必是我的对手。我知道你身后有几十个手下正过来,但我的随从也就在不远处,他们已经赶了过来。而且,你们大部分的马匹已经被我的人驱散,所以,你是无法留下我的。”

步效远说话的时候,片刻之前潜去纵火放马的几名中昭武士已经骑在夺来的马匹上,越过了正在奔跑的北夏人,飞快地靠近。

“将军,接住!”

一个武士靠近,扔过了手上引着的一匹空马的缰绳。步效远伸手抓住,凌空飞身已是翻上马背,几乎同一时刻,一个俯身,单手抱住了仍立在地上的昌平,将她抄上马背。

赶了上来的北夏士兵追出了十几步,望着前方的几骑人马迅速消失在了荒野的一片暗黑之中,终于无奈停下了脚步。

步效远很快就和闻声正赶来的随行卫兵们会合了,马蹄疾驰声中,一行人往东南方向而去。

天明,天又暗了下来,他们终于停在了一个山坳之中,察看了地形,暂时歇下了脚。

从昨夜开始到整个白天,昌平一直都没怎么说话,现在也是这样。她静静坐在燃起的火堆前,望着面前噼啪燃烧不停的火苗,听着不远处山坳外传来步效远和卫兵们说话的声音,眉宇间笼罩了层淡淡的忧郁。

步效远朝她走来的时候,她站了起来,眼睛一眨不眨地凝视着他,直到他到她面前站定。她怔怔望着这张仿佛足以照亮周围黑暗的年轻脸庞,终于慢慢地笑了起来。

“你看,我……现在已经不是女皇陛下的公主了呢……”

她的声音很轻,如果他仔细听的话,还能听出仿佛带了丝微微的颤音。

步效远的眉不可觉察地皱了下,盯着她的眼睛,凝视了片刻。

他忽然有些难过。

他印象中的这双美丽的眼,流露出的从来都是骄傲的,盛气凌人的神情,就算是从前和他亲昵时她露出的小女儿娇态,那也是带了几分由不得他抗拒的热烈,如火辣绽放的玫瑰,而不是像现在,连笑容都带了几分惨淡。

他猛地伸出手,抱了她起来,把她抱进了身后的帐子里,低头用力地亲吻她的唇,直到感觉到她原本带了几分凉意的唇瓣渐渐地生出了些温度,这才继续用他唇舌间的火热游移过她形状美好的脖颈,她被扯开了衣襟的胸脯,她光滑平坦的下腹,直到他最后顺势单膝跪在了她的身前,用力将她微微颤抖的柔软身子贴向了自己的脸庞。

她是这样的美好。这样的忧伤和惨淡不该出现在她美丽的眼眸中。他愿意终其一生,用他身体里的血和手上的刀来捍卫她的尊严和高贵。

一片黑暗中,他没有说话,她只听到了他略微有些粗重的呼吸。但是就是这样沉默而热烈的跪吻,驱散了她心头的不安和阴霾,让她感觉到了自己仍是被他深深所爱着,不管她是从前那个贵为天骄之女的昌平公主,还是现在这个覆巢之下彻底失去了庇靠的柔弱女子。

失去了皇家身份的光环,她原来什么都不是。但在他眼中,她是他的女人,不管什么时候。

她的眼眶渐渐发热,她俯□子,双手摸着紧紧抱住了他宽阔的后背,低声乞求:“爱我……”

不再是公主和驸马了,而是男人和女人,在那个散发了异味,只能照射进一角午后阳光的陋巷中,因为上天的垂悯或玩笑而让他们偶然相遇的那对男人和女人。

漆黑而窒闷的帐中,她被他压倒在地,身体交缠在一起,炽烈的汗水从他的身体上一道道滚落到他身下的她的身体上,他们紧紧相拥,如在人间极境。

“我要回去。”

昌平静静卧在步效远的身侧,脸颊贴着他仍带了潮汗的胸膛,听着他发自胸腔的有力的心跳之声。这一刻,连他落在自己耳畔的仿佛还带了些缠绵过后余韵的呼吸,也是如此清晰可闻。

“效远,我想和你就这样一道离开,丢下一切,到个谁也找不到我们的地方,就我和你过日子……”她慢慢地说道,唇边浮出了一丝笑,“这样我会平安一辈子,然后和你一道安静地老死……但这不是我的命,”她吸了口气,“我生在了皇家,冠上了姬姓,并且因为的我的父亲和母亲,享受了这世上极致的荣华和富贵,我就必须要为这样的享受担起我应当的责任。女皇陛下生死未卜,姬弗贺不会是一个能让中昭得安宁的皇帝,所以就算前方是悬崖,我也必须要回去。”

她说话的时候,他的手心里一直握着一把她的发,凉滑如绸。

“璎珞,我也记挂着大将军。我原本是想找个安全的地方让你安顿下来,然后我回去……”

“不,带我一起回去,求你了。这是我的责任。我的母亲,她现在一定也正在等着我……”

她立刻攀住他的肩,柔软的身子滑上他的胸膛,低头寻找着他的唇。

他松开了掌心握住的发丝,改成用力缠抱住她细弱的腰肢,紧得仿佛要把她完全嵌进自己的身体。

“我说过,我会保护你的……”

他的话被她的亲吻所吞没,含糊消声了。

***

第二天步效远召集了他的随行卫士们,宣布了一个决定。

“你们都是立下了功勋的勇士,本该昂首阔步地回到帝都,受封奖赏。但是现在我却无法再堂堂正正地率着你们回乡了。你们可以转道西戎与大队会合,等待来自帝都的最新将令。”

他说话的时候,目光梭巡过每一张熟悉的面孔,有些不舍,更多的却是释然。

北夏人不会就这样轻易放过。他们现在必定已经追了上来,甚至会潜入中昭继续追击,只要能抢在姬弗贺之前得手,他们就仍是赢家;新皇姬弗贺,一定也不会让这个能够威胁他皇位的妹妹顺利抵达帝都。前途后路,都是叵测。他会用尽心力去护她,但是他们都已经知道了发生在帝都的那场变天,应该会明白,这才是他们每一个人现在最好的去路。

一阵沉默。

“将军,我愿意誓死追随将军,绝不离开!”

一个卫士突然向前一步,大声说道。

“我也一样!”

更多的人站了出来,一张张年轻的脸庞上没有退缩,只有坚毅。

步效远胸口一阵发热,向他们用力点了下头,“弟兄们,我知道你们都是铁骨铮铮的好男儿。但是现在,入了中昭,就意味着躲藏和危险。我步效远谢过兄弟们,你们的心意……”

“你们的心意,我和步将军领了。”

一道清越的声音响了起来。众人循声望去,看见昌平缓缓从帐子里出来,仍是旧日在军中时的男儿装扮。

卫士们怔怔看着,直到昌平到了步效远的身边,朝他们略微弯腰,微笑着道:“感谢你们的忠诚和无畏,没有你们,步将军一人也无法顺利将我救出。现在,请你们遵照步将军的命令,回到西戎静候待命。”

“表弟!原来公主你真的就是表弟!你还给我写过家书!”

一个卫士睁大了眼,指着昌平突然惊声叫了起来。

昌平朝他微微点头笑了下。

一阵骚动过后,卫士们纷纷下跪。

“将军,从你选了我们随你出行的那一刻起,护卫公主殿下就是我们的唯一任务。北夏人一定会再次追来,请将军带着公主取近道直接回中昭,我们一行人断后,吸引北夏追兵。唯一所愿,就是将军和公主殿下能早日入京,解大将军之困,好叫拨云见日,扭转乾坤,那时我等再为将军效犬马之劳!”

发自肺腑的铮铮之言,再推拒,就是对这铁骨的轻贱了。

步效远大步上前,扶起了当先的那名卫士,大声道:“好弟兄们。我步效远投身军营,最大所得就是结识了你们这一群好弟兄们!我步效远在此对天立誓,只要一息尚存,绝不负你们今日所愿!”

五十六章

不再取道西戎,径直抄近道往南而去,两匹马,一双人,从地广人稀的北境入了中昭国境。

或许是帝都的消息还没来得及传到,初时畅行无阻,直到接近人烟密集之处,路上的盘查才渐渐严了起来,两人避开城池,一直取道野径,餐风露宿,大半个月后,终于到达了帝都。

帝都的城防极是严密,四个城门封闭三个,只剩东门开着,从早到晚,都有士兵手拿画像,逐一检查入城之人,一时受阻,在城外停留了一夜。是夜,两人借宿在了城外的一户农舍之中,家中只有一对农人夫妻和一个年轻的小媳妇。两人只说自己是西戎战乱之时流离失所的灾民,如今过来投亲。

一听说西戎二字,农妇的眼睛一亮。

“你们真的是西戎过来的?我儿子去年刚成婚没半月,就随了鲁大将军过去当兵,如今别人一道去的都回了,他却还没回。前两个月倒是收到了封给他媳妇的信,叫了村里的识字先生念了,晓得他都好。只是如今却不知如何,愁得我们日日睡不着觉……”

那年轻小媳妇半藏在褪了色的竹帘之后,身影一动不动。

昌平心中一动,想起从前在军中给士兵们写信时的情景,有些迟疑道:“你家可是周姓?”

农妇惊讶道:“你怎么知道,我儿子叫周五。”

昌平笑了下:“他是不是脸膛黧黑,眼睛很大……”

“哎呀你见过我儿子?就是他啊,他怎么样了?”

农妇惊喜地叫了出来,帘子后的小媳妇也不顾羞臊,猛地钻了出来,眼睛圆睁,紧紧地望着昌平。

“我恰巧碰到过他。他很好。知道我们要到这里投亲,特意托我向你们传信,我们这才寻了过来的。”

昌平想了下,微笑着说道。

“太好了!老头子啊,阿五托人捎了口信回来,如今好着呢,咱们好放心了……”

农妇喜笑颜开,急忙朝里面走去,扯开嗓子喊了起来,又忙不迭地到自家后园地里拔了菜,烧了晚饭,热情招呼。

“大叔知道城门口在查什么人吗?”

步效远几口吃完了饭,问道。

农人摇头,压低了声叹道:“谁知道呢,听说是反贼。你们来得不是时候,城里已经变了天了。也不知道怎么回事,听说鲁大将军造反,一回来就被抓了起来,又听说女皇陛下突染暴病,难理朝政,把位子传给了二皇子……”

昌平脸色微微一变,步效远伸出手,握住了她的手。

隔着张矮桌,农人并未注意到什么,只是突然仿佛又想起了什么,凑了过来说道:“听说再过三天,新皇就要到太和坛祭祖,昭告天下,改立年号了。这天和的年号还没叫惯,眨眼又要换,也不知道这回换成啥。我们这平头百姓也没啥想头,只盼我儿子早点回来,往后我还能像如今这般,天天送了菜进城去卖,得几个全家糊口的钱,我就心满意足了……”

农人一边念叨着,一边端了碗往灶间走去。

步效远和昌平对望一眼。

城门是入帝都的唯一通径。留给他们的时间已经不多。而今之计,唯有一闯。

第二日一早,农人夫妇如常那样各担了菜担,要入城贩卖之时,步效远抢了农妇本欲挑的一副担子,笑道:“大娘,我来,正好一道入城。”

农妇因为昨天昌平传来的消息,对他们极是客气,哪里肯让他挑担,一番推让下来,步效远抢过了担子,看着农妇有些踌躇道:“大娘,看城门口查得这么严,我和表弟若说是从西戎过来,只怕盘查起来会有些麻烦……”

农妇立刻点头:“我和我家老头子日日进城,与守门的都认识。你和我们一道,问起来就说你们是我家的远房侄儿,如今过来讨生活的。”

步效远急忙谢过了,四人这才挑了担子一道往城门去。

城防手上拿的画像果然是步效远和昌平二人的。只是他们两个一路风吹日晒,人都黑瘦了不少,风尘仆仆,现在又头戴斗笠,那画像本就有些失真,如今更是不大相像,城卒见他们与贩菜的农人夫妇一道,随意瞄了一眼,也就放了过去。

步效远略微低了头,紧走几步正要过去,里门出来一个小军官模样的人,盯着他看了几眼,突然走了过来拦下。

“等等,你看起来有点面熟……”

农妇急忙过来,赔笑道:“军爷,他是我家的远方侄儿,过来进城找活计讨生活的。”

小军官上下又打量了几眼,拿过边上一个城卒手上的画像,正要再对比着看,突然听见后面有人大骂:“你娘的眼睛瞎了?没见后面排了长队?老子当初在军营干副将的当,碰到你这种人,一顿军棍就打死!”

步效远猛抬头,赫然看见张龙正晃了过来。

小军官急忙收了画像,点头哈腰说道:“是是,张校尉说的是,小的只是看他有点面熟,这才问了几句……”

“我呸!”张龙已经过来,朝地上吐了口唾沫,骂道,“画像上的人啥来头我虽不晓得,只这个一看就是乡巴佬,从头到脚冒着土气,哪有画像上人的半分轩昂?趁早给我把后面的盯牢了,放了反贼进来,老子把你头拧下来当夜壶!”

小军官被骂,不敢还嘴,急忙低头离去,张龙这才回头,朝有些惊愕的步效远挤了下眼睛。

步效远和昌平入了城,谢过农人夫妇,两人到了条偏僻的巷子,回头见张龙果然已经跟了上来。

“公主,步驸马,小的这厢有礼了……”

张龙还是不改当初的油滑性子,压低了声,笑嘻嘻作势要见礼,被步效远拦了下来。

“你怎么会到了城门当校尉?”

不问则已,步效远这么一问,张龙又狠狠呸了一声,抱怨道:“老子打了胜仗回来,本以为要升官发财了,哪想刚一回来,城门还没进,老头子就被抓了,王家的人接了帅印,派自己人接管大营,我们这些从前的人纷纷贬职,居然把老子派来当个看门校尉,我呸!”

“张龙,你今天立了大功,日后若能光复,我必定会记你功劳。”

一直默不作声的昌平简洁说了一句。

面对昌平,张龙不敢再像刚才那样嬉皮笑脸,正色道了谢,见前后无人,这才压低了声飞快说道:“我就晓得你们一定会回来,这才天天到城门口转悠,果然被我等到了。步驸马,你的义兄顾严让我告诉你,屠巷一带已经有暗哨布下,你们不要回去。他每天未时之后,会在城西一家叫燕来的茶馆等你。现在天一黑就实行宵禁。我就晓得这么多。你们赶紧想想办法,后天新皇就要祭天昭告天下了!”

张龙说完,匆匆离去。

步效远望了眼昌平,见她眉头微皱,神色凝重,低声劝慰道:“放心。我义兄一直留在京中,对局势想必心中有数,过去听听他怎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