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到的好处,她绝对不会吐出来的。

这水生,跟着李梨花出去了,怎么越来越呆了?

不过,好处他们得到了,水生这样的呆,她不介意多来几次。

直到吃饭的时候,李梨花一直放着脸,赵婆子心里就更得意了。

她就喜欢看李梨花这有火发不出来的样子,让你跟我对着干,这不,报应来了吧。

何翠姑更是高兴,这房子虽然是老两口的,可是等这老两口不在了,还不是他们大房的?

老二真是个蠢蛋,竟然把自己的房子都让出来了,还真是个孝顺的儿子!可惜啊,没看到二弟妹的脸都要下雨了吗?

她要是有个这么蠢的丈夫,也肯定要大闹一场的!

只是现在她是得利的一方,所以这笑容啊,就止不住。

“这男人那,是一家之主,二弟妹啊,还是得听一家之主的话啊。你看老二,就是孝顺,等你们以后有了娃,也肯定跟他爹一样,是个孝顺的。”

李梨花说道:“是啊,铁蛋以后就跟你们一样了,娶个媳妇也跟大嫂一个样。”

何翠姑立刻不笑了,她整天在心里骂那老两口老不死的呢,这铁蛋要是娶的媳妇也跟自己一样,那不是骂自己吗?

可是这话也不能说出口,把何翠姑给憋屈的,简直是不行了。

这下子何翠姑消停了,不再幸灾乐祸了。

吃完了最后一顿饭,赵婆子就让这两口子赶紧收拾东西,老赵头说道:“总得让他们把老房子收拾收拾,再让他们走吧。老婆子,你可不要太过分了!”

赵婆子说道:“让他们住,那以后就住下来了,老房子那边,也就旧点,还比这里宽敞呢。又不是我自己说要要这个房子的,是水生主动说给我的,你没看见他媳妇那张脸,到时候闹出来了,这房子还要不要了?咱们多了这个屋子,以后老大两口子也只能对咱们好好的,我还不是为了我们着想?老三还没有成家呢,要不是为了老三,我也不至于这样。有了这个房子,老三找媳妇,不就是多了一层保障?”

“老三都这么大了,不找媳妇,成了光棍就好了?你难道不心疼老三?老二那边,不管咋说,媳妇是说上了,他就是没有房子,媳妇也不会跑了,这次再找儿媳妇,一定熬找个听话的,这老二明显的是娶了媳妇忘了娘了。竟然敢跟着那李梨花一起跑了,就这样,我还算是便宜了他们了,要按照我原来的意思,就什么都不给他们,让他们滚蛋,就是那赵老四知道了,也不能说啥!这可是我们自己的事儿!”

作者有话要说:

别人都以为他们吃亏了,其实以后他们自己赚的才是大头呢。原来的算什么?

舆论的力量

赵水生和李梨花的东西根本就没有多少。连床也是成亲的时候,砌的炕。

李梨花以前睡的都是名贵木材打成的大床,这土炕,也幸亏原主的身子骨够结实,才没有每天睡的腰酸背疼的。

所以这床根本就没有。

再说,赵婆子也不允许他们把这土炕给拆了,所以最后也就是还有一个木头箱子,是李梨花的嫁妆,加上两个木盆,衣服还是以前那么多。至于被子,补丁加补丁的,他们想着,还是先拿走,不然这些东西不要,和他们的现在的身份也不般配啊,那属于浪费。会引起赵家的人的怀疑的。

最后还是从邻居那边借了个独轮车,把他们两人的东西给放在了车上,里面最值钱的,恐怕就是那两亩旱地的地契了吧,其他的一看,就是不值几文钱的。

周围的邻居从里正过来,就在注意这家子的情况了。

后来知道是把赵水生两口子给分出来了。再一看看这车上的东西,都觉得赵婆子太狠了,赵水生好歹是她儿子,咋能就给这么一点儿东西呢?连屋子都不给住了。

“啥?给了赵家的老屋子?那屋子都好几十年没有人住了,还能住人?这是造孽啊!没见过这么偏心的娘!老赵头也不说说?”

“说个啥啊。人家梨花自己用嫁妆盖得房子,也给留下来了,你们说,这都叫啥事儿啊。”

“啊?不会吧。这要是水生媳妇的娘家知道了,不会打上门来吧。”

“要是水生媳妇娘家有那个气性,也不会这样给他们分出去了!连一个煮饭的锅都没有分,我回去看看,家里有没有多余的碗筷,给他们小两口拿来一些,好歹也能省点钱。”这是实在看不过去,心地很好的,想着能照顾照顾赵水生两口子。

村里偏心眼的父母也不少,可是这么偏心眼的,真是不多见。

就这样,一路上,赵水生和李梨花得了不少人同情的眼神。还附赠了一些用品,连凳子都有。

虽然不怎么好,可是是人家的一片心意。

李梨花觉得,这两口子以前的人缘还不错。要不然大家为什么会在这种情况下,都伸一把手呢?

她觉得,有时候无声胜有声,看看他们什么都不说,配合上那种老实认命的表情,这大家就站在他们这一边了。

所以说,他们只是失去了一小部分,但是收获的绝对比失去的多。

赵二婶拦着正在推车的夫妻两个,因为赵水生自己一个人推不动。

“那老屋子地上蜈蚣爬虫都是,你们真要去那老屋子住?这可不行,跟二婶回去,先到二婶家里住几天,好歹把老屋子找人修一修再过去住。”赵二婶对自己的那个大嫂很看不过眼,算计谁也不能算计自己的儿子啊。

就这么把自己的儿子给赶出去了,一点儿都不管了,那老屋子能住吗?

赵水生忙说道:“二婶,我在镇上找了个活计,那边的老板好心,给了我一个住处,我想,我和梨花先去镇上,好歹镇上的干活的机会也多一些。您不用担心,我们没事儿。”

赵二婶听了说道:“真的?可别蒙我啊,这个时候,死要面子活受罪!”

“没有,真的没有,您放心好了,等我们在镇上安顿下来了,到时候您可以去我们那里看一看去。”

李梨花也说道:“二婶,我在镇上接了一些做针线的活儿,不会饿着我们的。”

“水生媳妇的针线一直都很好,以前你都没有那个功夫做针线,这下子好了。”

要说这赵婆子,也真是折腾人,把李梨花当牛马使唤,半点功夫都不准她歇,知道李梨花的力气大,就把她当男人用,这做针线的活儿,就没有想着,要说赵二婶怎么知道李梨花的针线好的,还是有一次她实在是没有时间,所以请了水生媳妇帮着做了一副枕套,那上面的画跟活的一样。

只是她下意识的给瞒了下来,要是知道水生媳妇做针线那么好的,自己那个大嫂还不是要把她给压榨干那。

另外就是何翠姑觉得做针线是轻松活儿,于是这个活计倒是让她和赵婆子给包了。

所以现在反而成全了水生两口子了。

“你们去镇上也好,那老屋子实在是不能住的。”自家老头子也真是的,也被叫过去了,怎么就不帮这水生两口子多争取一点呢?

“可别让你们家里知道你们现在就去镇上了。不过,那老屋子离村里还远着呢,不去看,根本就不知道。”

李梨花想的是,都已经分家了,分家文书都按上手印了,他们去哪里,就是被发现了,又怎么样?难道还要一哭二闹三上吊?

现在舆论可是朝着对他们有利的方向来着的。

如果赵婆子和何翠姑非要闹腾,那被人唾骂的也是她们。

毕竟她和赵水生是因为在老屋子实在是呆不下去,又‘生病’了,所以才朝镇上去的。

理由她都想好了。像这种伎俩,她用的一点儿都没有负担。

要是真那孝道来约束她,她准保让她们灰溜溜的回去。

反正,他们都为了孝顺那老两口,连住的地方都让出去了,还想怎么样?总不能把人赶净杀绝吧。

而且里正大叔也是同情他们的,这一点,对两个人很重要,毕竟里正是赵家庄的‘大官’,大官站在他们这一边,其他的都不是问题。

“算了,我一个人推吧。”李梨花说道,“两个人推,反而使不上劲,这里又没有别人看见了,就不用那样了。”

赵水生很伤自尊,作为一个男人,连个装了点东西的独轮车都推不了,这简直是耻辱。

他虽然知道这个身体有些‘小白脸’,可是没有想到这么没用。

“不用了,你歇会儿,我来推吧。”赵水生说道。

“那好吧。”李梨花一丟手,赵水生就一个趔趄,差点没有趴下。

只是他使出吃奶的力气,脸都憋红了,独轮车还是颤颤巍巍的一动不动。

眼看着旁边的李梨花都要忍不住笑了,他突然就觉得很羞愧。

当初来到这个周朝,他听到赵家庄有人说他娶了李梨花,那就是福气,还觉得不以为然,甚至有人说他这个身体没用,他心里也恼火的很,可是现在事实证明,没有李梨花,他确实是推不动这个车子。

要多悲催有多悲催。

一个大男人,连一个女人的力气都没有,简直是不能再丢人了!

这赵水生难怪会被自己的娘看不起啊,就这肩不能挑的样子,在乡下,真是没有几个人看得起。

李梨花看赵水生快要恼羞成怒了,忙忍着笑,过来推。

“很好笑吗?”赵水生郁闷的问道。

李梨花忍着笑,说道:“一般吧。”反正她心里爽的不得了。

“我看这身体要多锻炼锻炼,以后每天早上我都要早起练一练了。”他上辈子那么多的武功师傅,强身健体的总是还记得的,到时候多练练,不然被女人嘲笑,真是憋屈的很。

李梨花再也忍不住,笑出了声,真是太好笑了。她轻快的推起了独轮车,“一边去,你在旁边还碍手碍脚的。”

赵水生觉得自己被成功补刀,心里都在流血。

太丢人了!

不过,他自我安慰道,成功的男人可不是靠力气来证明自己的,他忧的是头脑,用的是智慧,现在就不和这女人一般见识了。

刚才那女人笑的时候,可见是发自真心了,能让人真心的笑一笑,他也算是功德一件吧。

这段小插曲,让两人在路上觉得没有那么无趣了。

对那两亩地的处置,两人商量着,以后就让赵二叔他们帮着种吧,到时候给点粮食就成了。

真要他们去种地,还不如多想点法子赚钱呢。

从地里赚钱,那就是开玩笑呢,又不是地主,没有那么多的地,完全做不到丰衣足食。

在傍晚的时候,两个人到了租的房子这边,把东西放下,赵水生去外面买了几个包子,这天晚上,两个人就随便对付了过去。

三个房间,还有个小屋子,是当厨房的。

所以李梨花决定和赵水生分开住。当初是因为条件不允许,在赵家的时候,只有一个房间,在客栈的时候,是为了省钱。现在没有这么原因了,她觉得还是分开住比较好。

作者有话要说:

悲催的赵水生!被人鄙视鸟

不分房

“住两个房间?那不是太浪费了吗?晚上睡觉,就要多用一盏灯,还有床单和被子,都要多用一套,洗的时候,就要多洗,另外,打扫的时候,也是两个房间都要打扫,干什么要用两个房间?完全是不划算!”赵水生和李梨花摆事实,讲道理。

“我的力气又没有你大,你怕什么?”赵水生又来了这么一句。

好像李梨花怕这男人要强迫她一样。

呸!她怕什么怕?

别看她自己长得娇小,可是力气大,真要这赵水生敢动歪脑筋,直接给他踹出去,让他都来不及后悔。

李梨花点点头,“也是,你打不过我,我还怕什么怕?”李梨花想了想,以后这屋子也肯定有人过来,要是看见他们两口子竟然分开在睡,会被人说闲话的,说不得还要找理由解释,这样很不好。

她刚才忘了,自己力气比赵水生大的事实了。

所以根本就不怕这男人行为不轨。

被女人说打不过他,是很丢面子的事儿。赵水生心里无奈,更是下定决心,要好好的锻炼,早晚有一天摆脱小白脸的名头。

搬到新家,什么都要准备,是都要买,他们连做饭的锅都没有。另外碗,盘子筷子等,虽然来镇上的时候,别人有给过,不过这两人都比这边的人有洁癖,想着别人用过的东西,如何还能用?

以前是没有那个条件,但是现在是分出来单过了,再也不用勉强自己用这些别人用过的东西了。

还有这被子,李梨花在买回锅后,直接烧了好几锅的开水,把被子,被单,还有旧的衣服,都给烫了一遍。

这些都需要钱,索性,现在他们都能把活计拿到家里来,坐一会儿活计,再干一会儿活,所谓的张弛有度。

钱赚起来不快,可是用起来却很快,光是置办这些东西,都用了一大半。

好歹东西都是新的了,连被子都置办了两套新的。

因为秋收过后,天气就开始变冷了,被子少了,就会谁不暖和。

这个房间里也没有热腾腾的地龙,想要取暖,只能买炭。

他们又用不起那最好的无烟银霜炭,就是一半的柴炭。用一个简易的木头架子弄成的炭火盆,至于手炉,现在别想了。

还是好好赚钱吧。

不过,值得可喜的是,赵水生会生火,在厨房里也能帮上忙。

就是让他做饭,他也尝试过,但是效果,还是得了吧,简直是浪费粮食,米煮出来都是生的,最后李梨花只能是重新煮成了米粥。

炒菜?不是糊的就是咸的,有些人在这方面就是没有天赋,好歹也尝试了一番,算了,李梨花也不强求了。

再说,让一个以前信奉君子远厨庖的人,能去做这个,也是不容易的了。

她好歹也有李梨花的底子,加上当姑娘的时候,也请了嬷嬷教了厨艺,所以问题不大。

以前山珍海味,吃了都觉得没有问道,现在清粥小菜的,他们两个到时吃的很欢。

一转眼,就立冬了。天气越来越冷。

李梨花现在在屋子里做针线,都觉得手有些冷了。

这段时间,书铺老板老黄,开始让赵水生抄些历届秀才考试的题目,他的头脑很不错,把这些都弄成册,但凡想要去考秀才的人,都很有可能买这些册子。

又不是作弊,只是让大家有些比照,比如出题的样式之类的。

书铺老板不仅要在镇上卖,还要给寄放到县城里去卖。

李梨花一听,就知道这主意是赵水生想出来的。就书铺老板老黄那样的人,是想不出来这个点子的,也就是赵水生,人家可是主持过殿试的人,手里的人才那么多,这么个点子,想出来是轻而易举的事儿。

有的人考试之前,还会押题,如果运气来了,真的能押对几道题。

因为赵水生出了这个点子,书铺老板老黄对赵水生更好了,现在抄一本书,就提到了一百文。

赵水生也不想把那个功劳据为己有,只对老黄说,就当是老黄自己想出来的。

他不想出这个风头,因为一没有权势,二也不想接着这个出名,身份不对等的事儿,他是不会再做了的。

这天,赵水生从书铺回来,,“今天在书铺看见你爹了!”

李梨花一听,就说道:“难道他还准备考秀才?”到现在都不死心呢。把家里折腾的够厉害,还不死心,他这一把年纪了,就是考上了,能有什么用?

哦,还能免田税,可是这些年折腾进去的钱,就够付这几十年的田税了。

这场考试,能把一个普通的人家折腾的吃了上顿没有下顿,而且看梨花爹这个水准,估计又是浪费时间和金钱。

赵水生点点头,“我看他想买那些考秀才的册子。”

“他有那个钱?家里也同意?”就梨花的嫂子陈水莲的性子,能再让梨花爹这样糟蹋钱?

“我私底下跟黄老板说了下情况,黄老板让他自己可以抄书来代替书钱,可是他没有同意。”赵水生说道。

“肯定是觉得这样是有辱斯文!”连饭都吃不上了,还想着脸面的事儿,真够可以的。

家里他一点儿贡献也没有,还老干这种事儿。

抄书怎么了?自己养活自己,人家不可能白白的送你一本书,再说,这些册子上的内容,可是人家老板收集起来的,这不得费功夫?凭什么就要直接给你?

“我想着,不如我抄一本送给他好了。”

“不行!你越是这样,以后就赖上你了,你可别这么好心!”这叫瞎好心。李梨花不同意。

赵水生和李梨花解释道:“我想的是,如果他这次能考上秀才,对你也有好处。”秀才的女儿,听起来,也比老童生的女儿要好听的多,就是赵家,因为这个秀才的身份,也有所顾忌。

娘家好了,对出嫁的姑娘的好处,他们都明白。

赵水生也是为了李梨花好。

李梨花本来想说,就他那样的,能考上秀才,就是祖坟冒烟了。不过想着赵水生也是一片好心,就说道:“好吧,既然要送,就找个办法,也别说是你送的,我就怕他这样的人,喜欢不劳而获,咱们的钱又不是大风刮过来的。一本书也要不少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