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因为是给知府太太送礼,知县太太是要下工夫的。一般的她看不上,所以就做了这八扇的屏风。

李梨花说道:“做一个八扇的屏风,那至少需要半年的工夫了,这,有些时间太长了。”

半年的工夫,别的事儿都办不成了。

绣铺老板刘大姐忙说道:“你放心,我先给你定金,不会耽误事儿的。”

李梨花道:“不是钱的问题,我是想着,万一我绣不好,又需要半年的工夫,那不是坏了你的事儿了?如果知县太太不喜欢,”

“这个没有问题,你当初绣的南极仙翁知县太太就很喜欢,那就是对你女红的肯定。不然也不会再找上门来。”

李梨花想了想,做大件赚的钱也多,而且集中精力只干一个事儿,也能省不少工夫。

“不知道花样子是在哪里?”李梨花问道。

她和赵水生都能把富贵牡丹给画出来,但是有时候还得藏拙,毕竟一个村夫和村妇,竟然能画出很好的牡丹图来,那绝对是奇怪了。

以往李梨花拿绣品,都是有花样子的,照着绣就可以了,免去了许多麻烦。

“这么说,你答应了?”绣铺老板高兴异常,这次的绣品做下来,她有二百两银子的进账啊。

“我也跟你说实话,这次呢,我能赚到二百两银子,咱们就对半分吧。”毕竟,她只是牵线搭桥,真正要费功夫的是李梨花。

上次的南极仙翁绣品,她赚了一大半的钱,这次嘛,还是不要那么贪心了。

一百两银子?对于正需要钱的李梨花来说,确实不是个小数目。

当然,绣铺老板直接就赚了一半的钱,李梨花也不会说什么,毕竟,如果没有她,这生意也到不了她的头上。

她心里也清楚,绣铺老板不敢糊弄她,因为她的针线手艺,在整个县里都是好的,李梨花还是很自信的,以前家里重金请来的绣娘可不是白花钱的。

闺阁女子,有一手漂亮的女红,也是让人称赞的,做为名门闺秀,她的针线手艺当时可算得上是数一数二的。

虽然李梨花本身的手不算柔软,打了一点儿折扣,可是也算是很好的了。

李梨花说道:“那这样,刘大姐,你看好不好,我用一半的钱,把这个院子给买下来,剩下的五十两,等我做完了再说,怎么样?”

这样以后也不用为租金发愁了,直接买下来,也算是置产了。

回赵家庄重新盖房子,还是算了吧,赵家的那些人,只能远离,住进了,还不得天天不得安生那。

当然,就是买了这院子,她也不会跟赵家的人说,这院子已经成了自家的了,没有必要惹麻烦。

刘大姐自然是愿意的啊,这院子的主人不在这边,是托了她把院子卖掉的。这样以来,她就不用拿出五十两现银给李梨花了,多好的事儿?

等这院子的主人回来,到时候她再把钱给人家就成了,这又是一段时间。少拿出五十两银子这段时间,她能干多少事儿?

“也好,这样,我把房契拿过来,你让你家那口子直接去衙门过户就成。要不要跟你家当家的说一说?”绣铺老板问道。

“等他回来,我跟他说吧。”总算是有自己的房子了。

作者有话要说:

双十一大家都买东西了没有?俺买了一个小米的手机,第二天就送到了,好快啊!

过日子

赵水生从书铺回来,路过了摆摊的地方,就买了一斤猪肉。

要说以前,他是猪肉都不吃的,只吃牛肉,羊肉,还有鹿肉等山珍野味,猪肉是平头百姓才吃的东西。

可是,如今身份不同,他只是赵水生,吃猪肉倒是吃出了滋味。

当初在赵家的时候,就是收割稻子的时候,也见不到一点儿肉腥。

如今自己两个人过日子,不委屈自己,吃肉是有钱了就吃。

赵水生看有人在一个木盆里卖鱼,看着很新鲜,也买了一条。

吃鱼对身体好,而且书上也说过,吃鱼对眼睛也好。

“好了您,一共是五文钱。”卖鱼的把一条鱼给用草绳拴起来,递给了赵水生。

赵水生又买了一些小菜,一起弄了回去。

李梨花看见这活蹦乱跳的鱼,心里就有些发怵,她不敢杀鱼。

“这鱼你杀吧,我实在是弄不好。”李梨花对赵水生说道。

虽然鱼好吃,可是处理起来,真是麻烦。

赵水生道:“自然是我处理。”他年少的时候,也跟着西山大营的兵们过了一段日子,在那里学会了湖中捕鱼,当然,平时教习师傅教的射箭等也用在了打猎上。

那时候,一群大老爷们一起在荒郊野外吃着野味,感觉特别的豪爽。

只是这个赵水生的身板不好,估计就是又弓箭,他也拉不直,所以上山打猎的想法,也被赵水生给掐掉了。

看着赵水生很熟练的把鱼开腔破肚,李梨花说道:“你还会这个?”

赵水生说道:“我会的还多着呢,这不过是其中之一。”

夸一下他还喘起来了。

借着这个时间,李梨花把和绣铺老板说得事儿,说给了赵水生听。

“我想着,把院子买下来,好歹也算是有个自己的地方了,也不能老是租别人的房子。”是人那,就得有个窝。

对于有个自己的地方,赵水生是一百个赞成的,可是这买院子的钱,却是妻子出的,让他的自尊心有些受伤害。

但是,他很快的调整过来,不能因为自尊心,就说些无济于事的话,自己以后得加倍努力,才能称得上是撑门户的男人了。

“也好,明天我就去衙门里把房契给办了吧。”

到时候写上梨花的名字,当成是梨花的嫁妆。

这一点儿根本不用想,赵水生就是那样要做的。

午饭,李梨花做了一个红烧鱼,炒了一盘猪肉,再加上一盘青菜,吃的是普通的大米饭,管饱。

这日子,虽然过得不是锦衣玉食,可是心理舒畅。

分家分的是太好了。

当初在赵家的时候,因为长期的吃的不好不饱,两个人都有些面黄肌瘦,看起来就不像是健康的样子。

如今分家在外面过,他们又舍得花钱买吃的,自己做的又干净,没有那种吃起来觉得脏的感觉,所以这面色就好了很多,还红润起来。

隔天,绣铺老板过来了,带来了那富贵牡丹的花样子,还跟着她的丈夫,是陪着赵水生去衙门里过户去的。

绣铺老板的丈夫反而是个老实巴交的男人,看着很忠厚,一点儿也没有绣铺老板的精明能干,八面玲珑。

“你看看,这幅花样子,还是县令太太从京城里要过来的,怎么样,够漂亮吧。”

李梨花看了一遍,好看是好看,不过没有她和赵水生画起来画的好看,有些过于俗气了。

不过,说不定人家就是要这样的效果,她也不就多说了。

“成,以半年为期,到时候咱们再交货。”李梨花看这花样子,自己半年内绝对能绣的下来。

何况,这次县令太太那边弄得是从京城带过来的丝线,样样都是好的。

“妹子,你可一定要好好的绣啊,可千万不能出了差错,不然我就完蛋了。”刘大姐恳求的说道。

李梨花笑道:“如果刘大姐不放心,可以隔段时间来看看,这是八幅图样,我做一幅,大姐收一副怎么样?”免得都在自己这边,万一出个盗贼怎么的,那岂不是白白的完蛋了?

刘大姐直点头,说道:“成,你这样说,我就放心了!”

毕竟半年的时间太长,如果真的完不成,那到时候县令太太可就要发怒了。她可是打了包票的。

赵水生回来,拿出了新鲜的房契,上面的名字只写着李梨花一个人的。

这方面,赵水生是很君子的,不占这些便宜。

李梨花心道,写她的也好,免得赵家的人到时候真的知道了,还长着是赵水生的娘或者什么的,非要说这院子是他家的。

这样以来,他们就有了在这周朝的第一份产业。

“半年后,还有五十两进账,你明年如果要去考试,路费就不用发愁了。”加上家里的积蓄,这生活费更是不用愁了。

“我知道你的意思,只是光让我看书,什么也不做,我会觉得自己很没有用的,”赵水生说道:“秀才考,不是什么难事儿,我也打听了,县里的县太爷这一任还是在任上,明年也不会调走,所以他出题的风格,不会有太大的变化。至于州府和学政那边,这就得另外打听了,但是不着急,等我过了县试,跟着一起去州府,大家一起打听。”

这里面的门道,作为曾经的皇帝,他是很清楚的,主考官偏向与哪一方面,喜欢什么样的文风,这在乡试的时候和会试的时候,很重要。秀才考也不是说不重要,可是,只要保持中庸,有真才实学的大部分都能过。

作为曾经把平衡之术用的很熟练的赵水生来说,只要不犯了主考官的忌讳,写一篇很中庸的文章,是不成问题的。

如果这周朝不是腐败成风,那么通过正常的渠道,就能达成心愿。

至于要用到老岳父,是因为考秀才,至少要两个已经是秀才功名的人作保。

他们又不认识这些人,想来座位老童生,他肯定认识很多人,不然他怎么去考的秀才?

加上还要用他作为掩护,免得被人问起赵水生的学问从何而来的,就不好说了。

梨花爹是个喜欢虚荣的人,如果让他‘教出’了一个秀才,他肯定会扬眉吐气的,而不是怀疑赵水生,反而会主动替赵水生找各种原因。

比如,他发现自己这个女婿在读书上面是很有天赋的,所以他就成了发现千里马的伯乐,进而把他教导成才。

总之,有了梨花爹,他们就不用费尽口舌去解释给别人听了。

然后赵家那边,既然赵水生已经成了秀才了,是秀才老爷了,他们再也不敢跟以前一样,想怎么样辱骂就怎么样辱骂了。

就是赵婆子仗着是赵水生的娘,想要跟以前一样指使他们,这赵家庄的人都不会同意的。

因为一个庄子里出了个秀才,那绝对是整个村的大好事儿。别人想要糟践,是会犯众怒的。

而且,因为是梨花爹把人教出来了,作为梨花爹的女儿,赵婆子想要仗着是秀才娘来折腾李梨花,呵呵,对不起,你想太多了。

“我也能继续抄书,可以边看看这边的书,也能赚些钱养家。”赵水生说出了自己的打算。

李梨花听了说道:“既然你有打算,我也不勉强。”让他什么都不做,跟让女人养活他一样,确实是难为他了。

她也没有强迫赵水生必须怎么样怎么样的意思。

“有空了,给我多画一些好的花样子,我看这边的花样子还不如咱们画的好。”

有了好看的花样子,她到时候自己绣自己画的,赚钱肯定比这样照搬绣的要多。

赵水生自然乐意。

其实吧,别看现在李梨花比赵水生赚得多,可是等他考上了功名后,不用他们劳作,钱就来了。

光是想要挂在他名下的田,一年的租子就不少了。所以,为什么读书人都想考功名,不就是考上了,就成了人上人了吗?

有功名的人,办个产业,也比别人方便多了。

无形的好处不用一一细说。

于是两个人,一个绣那副富贵牡丹屏风,一个看书抄书,这样的日子很是平静。

等过了四月份的时候,李梨花已经绣完了一半了。

天气渐渐的热了起来。

梨花爹心灰意冷的从省城回来,这次去院试,他还是没有榜上有名,还是个老童生,十两的银子又花光了。

陈水莲不干了,天天指桑骂槐,因为她男人一年到头赚的钱,都给了这个公爹去科考了,就这样还不算,还欠了外债。

“这日子没法过了,我看不如把我们娘几个都给卖了得了!”陈水莲对着外面喊道。

自己的公爹,她不能在人面前骂,可是她是在是憋屈。

家里越过越穷,老公公隔几年就要折腾一下,要不是是在是家里凑不出来钱,他肯定每年都要去考。

要是你能考上,她也不说啥了,可是每回都是这样,从她嫁进门到现在,这都多少年了!

“吵吵吵!没有一点儿妇德!”梨花爹被这吵闹声弄得是很心烦,一甩袖子,他直接离了家。不知不觉就走到了自己女儿和女婿在镇上的家。

作者有话要说:

下周二要入V了。可是看看存稿,还没有啊,好悲催。恨不能化身码字狂人,一天就能写个七八万!

补偿

 “爹?”李梨花看见自己的爹在门口徘徊,脸上的神情还很不好,该不会又是来找茬的吧。

这人的性子,总觉得自己怀才不遇,空有一番学问,可是没有人赏识。

对没有学问的人,很是看不上。

梨花爹点点头,问道:“水生在干什么呢?”

“他在家里看书写字呢。”李梨花笑着说道。

“好,孺子可教!”梨花爹从上次过年的时候,跟赵水生攀谈了一次,这对赵水生的态度就好多了。

又听赵水生正在读书写字,这脸色就好看多了。

“水生能知道上进,是个好事儿,你可要支持他,到时候等水生有了出息了,你还不是跟着享福?”梨花爹开始给李梨花灌输夫贵妻荣的道理。

意思就是一个,要全力支持赵水生读书这个事儿。

李梨花吃惊的问道:“爹的意思是,相公他能去参加科考了?这能成吗?他这样才开始学没有几年的。”

梨花爹听了说道:“怎么不成?我看水生就是读书的好苗子!你也就是教他识字算是做了一件好事儿。”

“等我再指点指点,应该不成问题。”梨花爹很是自信。

李梨花心道,你自己都考了这么多年,还是个老童生,真要你指点,还真是见鬼了。

不过李梨花他们还要借助他的身份,于是她就没有多说什么。

梨花爹去书房指点赵水生去了,李梨花出去买了菜,人好不容易来了一趟,总得留在这里吃顿饭吧。

看这人的样子,肯定是没有考上,所以心情郁闷。

又联想到娘家嫂子的脾气,绝对是闹过。

毕竟要去参加科考,钱是个大问题啊。

没有考上,那钱都打水漂了。这对陈水莲来说,绝对是个让心里滴血的事儿。

“好啊,水生,真没有想到,你这一笔字写的越来越好了。”梨花爹心道,难道自己这个女婿真的是有天赋,不然,怎么才学会写字几年时间,就写得一手好字。

“那也是托了爹您的福气。”赵水生恭维说道。

梨花爹听了高兴,说道:“我可没有教过你。”

“爹您教过梨花,梨花才教给了我,说起来,还是爹您的功劳。”赵水生说道。

“哈哈,这么说,我还真是有功劳了,好,以后我就多来指点指点你好了。”梨花爹一扫没有考上秀才的郁闷,被女婿这么一恭维,那时神清气爽。好的不得了。

而且吃饭的时候,还有雨有肉,比他在家里的日子要好多了。

“你们天天都吃鱼吃肉?”梨花爹看着这菜有些不爽,他在家里吃的是什么,现在这两口子吃的是什么?长辈们都没有吃好,他们倒是比长辈们吃的还要好了。

这和孝道相悖。

李梨花哪里不知道他是如何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