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时候啊,越是惧内的人,越是能做出让人不能想的出来的事儿,这三公子竟然私底下置起了外宅来了。想要金屋藏娇。也不知道那位三奶奶知道了,会不会打上门来。

不过,那位三公子从小颇受宠爱,如果这外室真的吹枕头风,到时候把自家相公给撸了下去,那岂不是白白的浪费了三年?

赵水生考了一场回来,先去洗了个澡,“怎么在路口还碰到一辆不像是这边有的马车?看起来很像是贵勋家的马车。”低调中透着奢华,还把那边的街给堵住了,他们还是从另一条道上回来的。

“哪边?”李梨花问道。

赵水生说了,李梨花道:“恐怕是礼部尚书家的三公子到了。”

终于腾出空来找外室了吧。

“礼部尚书家的三公子?他到这里干什么?难道他在这里有宅子?”应该说,像这些一品大员家的别院,都是在京郊的,因为哪里风景好,而且占地面积也大,在这个地方,弄个别院,难道是那人的妻子陪嫁的?

“是有宅子,外宅。”李梨花笑着说道。

赵水生一听外宅,就明白是怎么一回事儿了,不过礼部尚书不是治家很严吗?看来这位三公子是好竹出歹笋了。

李梨花说道:“他那位外室还邀我上门赏樱花,被我给拒绝了。”

“拒绝的好,这样的人哪里配你上门去?”一个见不得光的外室,赵水生也是很看不上眼。

“只是,我担心她是个小心眼的,都时候给那三公子吹吹枕头风,到时候会对你科考不利。”

“这倒是没有关系,春闱是皇帝和主考官都关心的事儿,礼部不过是布置科场,还管不到我头上。”

“那以后呢,你要授官的时候,那三公子搞个鬼,岂不是咱们所有的努力都白费了?我跟你说,你在贡院里也小心一些,给人使绊子的方法多的是,你还要在那里过夜,随便把你弄生病了,就让你考不了试。”李梨花说道:“我还是心软了,觉得事情没有发生之前,痛下杀手,是有些心硬了,但是,还是我想差了,如今那三公子都来了,万一今天就给吹了枕头风,不行,这事儿现在就该去办去。”

免得明天那三公子就要使坏,刚好今天这三公子在这里,到了这里,不可能不过夜,只要人在这里,她让人悄悄的给那三奶奶报信去,这下子,三公子养外室的事儿被发现了,就无暇来顾着赵水生了。

李梨花风风火火的,就要安排人去悄无声息的报信去,赵水生忙拉住了她,“这事儿交给我来办。你还记得王二吗?他也到京城了,我让他去办。”

“王二怎么也到京城了?”李梨花问道。

“是我让他来的,在京城,人手少了就不好办事儿,正好,这个事儿,让他练练手。”

王二没有跟着他们,所以就是有人要查,也不会查到他们头上来,且这样的事儿,谁还会追究一个暗地里报信的人去?

“那好,让王二小心着些,最好是能让别人去报信。”李梨花说道。

赵水生出去了没有多长时间,就回来了,表示事情都已经办妥当了。

李梨花做了一会儿针线,不知不觉天就快黑了,只是这个时候,不远处突然传来了惊呼的声音,很是热闹了一段时间。

在离赵家院子不远的地方,正在进行着打砸抢,没有烧。一个长得很是美艳的年轻女子,正插着腰,脚底下踩着一个娇滴滴的女子,“给我砸!狠狠的砸!凡事在这里奉承的人,都给我押过来,我倒是要看看,你们到底是叫的谁奶奶!”

在这里伺候的人,那可是三公子的心腹家人,被三公子安排在这里伺候这位外室,三公子给钱也大方,加上看见三公子也对这个外室很是宠爱,所以就嘴上没有把门的,直接称呼人家为奶奶了。

谁知道真正的三奶奶连这个都知道,也不知道是谁告的密,说不定就是他们中间的一个。

可是又能如何呢?现在三奶奶这个母老虎找上门来了,没看见连三爷都已经吓的不敢说话了吗?

袁三奶奶对着一个媳妇子就是一嘴巴,“都说当主子的不好自己打下人,免得手疼,可奶奶我就好亲自打人,这样才觉得痛快!你们说说,谁是你们奶奶?”

那媳妇子被一巴掌扇的都掉了好几颗牙,嘴里都出血了,把剩下的人吓的,好像自己也挨了一巴掌一样,都说三奶奶会武艺,大家平时也没有觉着,现在可算是见识了,人家一巴掌就把那喜旺家的牙齿给打掉了,真是要命啊。

所以剩下的人都拼命的磕头,嘴上只喊,“奶奶饶命!奶奶饶命!是我们猪油蒙了心,以后再也不敢了!”

头都要磕破了。

袁三公子想要骂‘泼妇’,可是不知道怎么的,就是不敢。

在袁三奶奶脚底下的美人正要挣扎,被袁三奶奶一脚给踹的老远。

那外室连话都说不出口,就被踢晕了过去,袁三奶奶道:“便宜了这个娼、妇了!来人,把这里剩下的东西,都给你拿回去,一个不剩,这宅子的地契在哪里,也给我找出来。袁三爷,你好,你很好啊,竟然敢背着我养狐狸精,还敢瞒着我!怪不得这段时间老是说要出去应酬,原来是应酬到这里来了。果然是牡丹花下死,做鬼也风流!听说,你跟那娼、妇一起骂我是母夜叉?还说要休了我?”

袁三爷吓得哆嗦,“我,我哪里说过这话,三奶奶,我错了,你就饶了我吧。”

这事儿被他爹知道了,保不住就是一顿板子。他的屁股啊,可是要受罪了。

“饶了你,我是能饶了你,可是今天这事儿,老爷和太太可是都知道了。”她可不是个吃亏的主儿,既然敢带人来闹,就已经把事情给传开了,你袁三爷自己做了龌蹉的事儿,还不兴别人知道?

袁三奶奶风风火火的来闹腾了一番,把袁三爷给揪走了。至于那个外室,“也不知道给弄到哪里去了。要不,奴婢再去打听打听?”桂溪家的说道。

“不用了,就这样吧。”确定了那外室不会吹枕头风,那位三公子不会给自己丈夫使绊子后,李梨花对那位外室怎么样,就不关心了。

不是她冷血,是自己的日子自己过。与其等着那外室到时候的小心眼报复,不如自己先把她给解决了。

是自私了,又怎么样呢?除了自己的家人,她可是不在乎任何人的。

赵水生的三场会试终于考完,就等着结果了。

赵水生有空带着李梨花和楚楚逛京城了。

京城里卖各色东西的都有,楚楚吃了个肚儿圆。

再有,就是冯举人也准备过来拜访了。他觉得自己这次考得不错,很有可能通过会试,所以心情好,想着和赵水生是同乡,说不定还会是同年,于是高兴起来。

还带了一坛好酒,赵水生与他喝了起来。

冯举人喝了几杯酒,然后问赵水生考中后有什么打算,冯举人自己说道:“我世叔跟我说,如果有可能,留在京城为上策,只是这么多人都想要留在京城,像我等这样身份背景都不出色的人,想要留在京城,恐怕很难,只能是找人找关系了。”

赵水生道:“现在结果还没有出来,我也不敢乱想,如果这次不成,那就只有等三年了。”

“这倒也是,祝我和赵兄都金榜题名,前程似锦那。”冯举人举起了杯子,和赵水生喝了起来。

最后这冯举人竟然喝醉了,没办法,只好把他放在客房里歇息。让冯举人带来的人去给冯举人的人报信去总不能喝醉了还把人往外赶吧。

“爹爹没有喝醉吧。”楚楚担心的问道,因为那冯举人喝醉了,竟然还大声吟诗,什么‘人生得意须尽欢’,弄得跟在唱戏一样。

楚楚担心自己的爹呀那样,那可怎么办那。

“爹爹怎么会喝醉呢,不信咱们楚楚闻闻。”赵水生把楚楚给一把抱了起来,楚楚哈哈大笑。

“行了,先别和这丫头闹了,你先去洗漱洗漱,都是酒味。”真不知道他们喝了多少酒了。

“好,你娘嫌弃你爹我,我去洗漱,不然不让我进屋啊。”赵水生开玩笑。

楚楚忙对李梨花说道:“娘,爹爹身上不臭,真的!”

“那你跟你爹爹睡好了。”李梨花没有好气的说道,这女儿就是跟她爹亲近那,她这个当娘的反而要退了一席了。所以她要生儿子,儿子跟娘才亲近呢。

“我要跟爹爹和娘亲一起睡。”楚楚很乖巧的说道。

最后楚楚如愿的睡到了爹娘的中间。兴奋的左看看,右看看,觉得高兴极了。

兴奋的楚楚一会儿就睡着了。脸上红扑扑的。这孩子,只要睡着了,就很少醒来。赵水生对李梨花说道:“是该给楚楚生个弟弟或者妹妹了。”

李梨花说道:“不是你生,你自然说的很容易。”

“虽然我不生,可是我不出力,也不成啊。”赵水生调侃道。

这人现在怎么越来越不正经了,好像以前皇帝的威严都已经没有了。果然是当平民赵水生当久了,就已经成为了赵水生嘛。

李梨花说道:“有时候看着楚楚,觉得她这样当人家的闺女也不错。”

至少不用什么都学,连一点玩耍的时间都没有。大家闺秀,从会走路,就要学各种东西,出去玩,别开玩笑了,顶多是别人家有宴会,带着你出去,那还要守规矩,不能出错,否则就是丢了自家的脸面。

所以尽管楚楚已经三岁了,她也没有让她学什么,顶多是认认字,不然跟她以前一样,欢乐就少了许多。

“那咱们就继续让她这样下去,高兴玩就玩,不高兴哭就哭。”他也不打算用女儿的婚事来结交什么势力,只要女儿快乐就好。

等到了三月底的时候,会试成绩出来,会试的成绩不分几等,而是从第一名排名,今年竟然取了三百三十名,是比往届要多出了二十名。

赵水生排名很靠前,是在第七名,一般来说,前十名就都有可能是在一甲前三名的。

李梨花听到这个名次,就知道赵水生这是有意为之,不像乡试那样,有些隐藏自己的实力了。

“如果进入了一甲,就可以直接进入翰林院,就是不知道这位皇帝是怎么取名次了。”赵水生说道。

他可以很自信面对接下来的殿试,只要不是特殊情况,进入一甲也不是难事儿。

而本来很自信的冯举人,这次虽然也通过了,却是排名是在三百零一名,也就是说,不出意外的话,他只能进入三甲,成为同进士。

“我这是倒霉透了,本以为至少能进入二甲,谁知道竟然成了三甲,同进士同进士,还不如不考上呢。”

考上了会试,这一辈子都不能重考了。冯举人觉得自己很悲催,怎么就靠成了这样?

赵水生道:“冯兄不必沮丧,等下来还有殿试,殿试好了,成绩会提前的。”

“唉,赵兄,你别宽慰我了,除非是有奇迹,不然我就是个同进士啊。”

这殿试的名次和会试的名次不可能差个一百名,从来没有过,他要是想成为二甲进士,那就要到至少二百名,不然没戏,但是如果他殿试的名次真的到了二百名,这会试的成绩,岂不是说判的不对?谁会做这种自己打自己嘴巴的事儿啊。

“赵兄,不管怎么说,咱们也是同年了,以后多多关照了。”没想到赵水生竟然是匹黑马,直接考了第七名,比他这个考过一次的都要强,冯举人也知道朝廷有人好做官。所以提前打招呼了。

作者有话要说:今天三更放在一起发了!

光宗耀祖

因为住的地方,没有什么认识的人,所以赵水生过了会试,也不过是自家人庆祝庆祝,李梨花赏了下人们赏钱。还有来抢着报喜的,也一一给了打赏。

不过,赵水生也结识了一些同年,带着人过来家里吃饭过。

这些人很多都是家在外地,然后来京城只能住客栈的。

看赵水生在京城还有宅子,不用说,心里是羡慕的。想着自己什么时候也能在京城有座房子。

只不过他们这些人中间,有些人是会试没有过的,之后就要回乡了。虽然落榜了,有些失落,可是只要人还在这个世上,三年后再来一次,机会不是没有。反正当了举人,也不差那几个钱了。

这样请客用了几天的功夫,接着被回请,李梨花也认识了一些同陪着自己的丈夫来春闱的太太们。

年纪大的,都当祖母了,年纪小的,有的是才新婚。

赵水生这个年纪,不算大也不算小,总得来说,还是偏年轻一些。

还有些真的是少年进士了,还没有娶亲呢。

这样的人,如果皇家的公主看上了,就极有可能成为驸马爷。

当然,一般的功勋之家,既然都考上了进士了,自然不乐意尚公主,不然这读书的功夫全浪费了。就是大夏,考取进士的贵勋子弟,原则上是不尚主的,也是给贵勋面子。

只是不知道周朝会不会也是这样。

很快,殿试就到了,殿试只有一天,当场考,当场收卷,且有时候皇上还会问一些问题给这些贡士们。

赵水生最差也不过是个二甲进士,所以李梨花一点儿也不担心。

等黄昏的时候,赵水生回来了。

“总算是考完了。”赵水生叹道,两辈子都没有这么的考过,当个进士还真是不容易,前前后后,花了将近有六七年了。不可谓时间不长。他这还算是短的,有的是用几十年了。

李梨花说道:“要不要洗洗歇息歇息。”

“不用,今天看到皇帝了,年纪已经不小了。”年纪不小了,说明皇子们已经很大了,夺嫡的斗争开始了。

李梨花也想到了这里,问道:“依你看,这夺嫡会不会最近几年就要开始?”

如果是这样,还不如外放呢,至少不会牵扯到夺嫡的事件上去。

“最近几年应该无事,除非是那皇帝已经病入膏肓了。”赵水生说道。

看今天皇帝开口说话,中气很足,除非是有人夺宫,不然还能好好的活几年。

先留在京城里,多结实些人脉也是好的,如果到时候情况不好,再外放,总比一开始就外放要好的多。

殿试的结果没几天就出来了,赵水生竟然成了第二名榜眼!

进入了一甲那是铁定能留在京城了。而且直接授予翰林修撰、编修,根本不需要跟二甲,三甲一样,需要考庶吉士,然后三年后再授官。

翰林院修撰是直接授予状元郎的,是从六品,而翰林院编修是七品。

赵水生就被授予了翰林院编修,成了翰林院的一员。

好在翰林院的编修只不过主要是诰敕起草、史书纂修、经筵侍讲,特别是史书纂修,这方面需要的人多,也不会掺合到夺嫡事件中。

只要熬得住寂寞,三年后,肯定是有收获的。

而且今年皇帝因为心情好,给一甲前三名都赐了宅子,于是赵水生和李梨花在京城就多了一个去

处。

皇帝赐了宅子,只要不是犯事儿了,就会一直在你的名下。且考虑到他们要在翰林院当差,所以赐下的宅子,都是离翰林院特别近的。走路一刻钟就能到的。

简直是方便的不能再方便了。所以科考考得好,还是很有好处的。

随着赵水生被赐了宅子,他又是第二名榜眼,于是关注他的人就多了起来。李梨花这边就有好几家送了下人过来,说是他们初到京城,人手肯定不够,人家就把下人送过来了。这种情况,不收还真是得罪人。

反正他们家也没有什么可图的,也就是个小小的翰林院编修,又打听了状元郎和探花郎都有人送下人,于是李梨花也没有推辞,接受了,毕竟人家连卖身契都一起送过来了。

一共送了十几个下人,李梨花都让瓶儿登记在册,然后按照他们的特长分了工。

御赐的宅子竟然有四进,他们的人手明显不够,所以送来的人也算是解了燃眉之急了。

只是人多了,开销也多,如果真的靠赵水生的俸禄,那绝对是不够用的。

不过,赵水生已经有所安排,带了信回去,从族里找人,专门来经营铺子了,这在任何时候都常见的。毕竟没有规定当官的亲属还不能开店的。

再说赵家庄这边,等赵水生高中榜眼的消息传来,整个赵家庄都沸腾了!榜眼啊,那可是第二名,就比状元少一名,是他们赵家庄的!

赵里正和几个赵家族里的长辈们这次是直接把祠堂大开,一起跪拜了祖宗牌位,因为祖宗的保佑,他们赵家出了个榜眼,那可是榜眼啊,文曲星下凡都不过如此。

老赵头也激动的想要哭,他这一辈子都没有想到有今天这样的好事儿,水生真是太给他长脸了!

如今走在哪里,谁不叫他一声赵老太爷啊。他很诚心的给祖宗们磕了头。又想着水生不知道还回不回来。

其实呢,中了进士,朝廷是给了这些进士时间,可以回乡祭祖的,只要赶在规定的时间内回来当差就可。尤其是一甲进士,那真正的是光宗耀祖啊。

只不过回不回去,也不是强行规定的,有的人因为时间不充裕,或者别的原因,不回乡,也不会被人说嘴,毕竟这回乡是属于衣锦还乡,要不是因为有事儿,谁不想回去扬眉吐气呢?

只是赵水生觉得回去一趟太麻烦,还有妻子和女儿呢,所以就不打算回去了,只是带了信回去,说在京城里事情忙,没有时间回去。

他对于衣锦还乡这个事儿,不感兴趣。

另外,也请老赵头过来京城住,让三弟赵土生两口子有时间就包自家爹送过来,这边是四进的房子,绝对够人住的。

何翠姑心动的不得了,京城啊,她一辈子还没有去过,现在直接去了,小叔子还当官,且还有皇上赏下的房子,不去白不去啊。

所以她明示暗示的跟老赵头说,想要老赵头去京城住去。

“三弟妹都快生了,哪里有那个时间让三弟送爹你过去京城,还不如我和金生一起送爹去二弟那里去呢。”何翠姑说道。

老赵头对于京城还是很向往的,不过他想了想,就对赵金生和赵土生说道:“水生才到京城,听说京城什么东西都贵,咱们这些当亲人的,可不能过去给他添乱,就这样,我还是留在赵家庄,你们谁要去,就自己掏钱!”

何翠姑心碎了,老赵头不去,他们作为长子,和长媳,哪里能丢下自己的爹,而去京城呢?

真要这样做了,恐怕连门都进不了的,这老头子啥时候这么为老二打算了?

老赵头现在算是明白了,不能给水生拖后腿。本来在京城,当官的那么多,听说还有王爷之类的,水生在京城,也肯定是才当官,什么都不如别人,他们过去了,一点儿忙也帮不上,只能是添乱,还有各种开销,这不是给二儿子增加负担吗?二儿子要是不好了,他这个老太爷也当不好了。

所以老赵头决定不去京城了,在乡下也能过的很好。

他儿子都是进士老爷了,这什么赋税根本就轮不到他们头上,在乡下过的还舒服些。

何翠姑的一番打算成了空,只能是暗自伤神那。

朝廷里给了这些进士们将近两个月的时间来回乡,跟到任,因为赵水生没有回乡,所以时间上很充裕。

李梨花已经把后宅给整理妥当,各处当差的也已经登记在册。御赐的宅子就是不一样,各处都是景儿,虽然只有四进,但是却精致玲珑,竟然还有一处荷花池,只不过四周是一圈的抄手游廊,坐在游廊里,就可以欣赏荷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