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有话要说:补齐啦。下一次更新到晚上了,不能确定具体是几点,我尽量早点儿。

谢谢大家,晚上见。

第66章

因事关机密, 屋里只有归善大长公主和唐四爷、黄氏、张勆、唐梦芙五人。归善大长公主此言一出,室内一片静寂,连一根针掉在地上也能听得清清楚楚。

“也就是说, 平王有一个龙凤胎的姐姐?”过了许久, 唐梦芙小心翼翼的问。

归善大长公主温柔点头,“是。”

“那么, 平王的姐姐现在…”唐梦芙心怦怦跳。

归善大长公主眼眸中是无尽的哀伤,轻声道:“没了。据说龙凤胎的孩子要分开养才好, 所以平王和他的姐姐从小便不在一起。平王跟他的父王母妃住在王府, 他姐姐跟祖母宸太妃住在未央宫。孩子两岁半的时候, 未央宫大火,烧死宫女内侍无数,宸太妃被救出来了, 两岁半的阿娢和她的乳母一起被烧成了焦炭…”

“天呢。”唐梦芙惊呼。

黄氏是做母亲的人,心地善良,最听不得谁家的孩子遭了难受了罪,闻言抹起眼泪, “那平王太妃不得心疼死啊?宸太妃也受不了这个打击啊?”

“哪里受得了。”归善大长公主静静流下泪来,“平王太妃几回哭得晕厥过去。宸太妃捶胸顿足痛不欲生,痛哭为什么老天爷让她这个老太婆活着, 却收了她花骨朵般的小孙女,她老人家哭瞎了眼睛,一年之后,郁郁而终。”

黄氏心善, 虽是听着别家的事也泪流不止,“太惨了。”唐四爷知道她的性情,伸手揽过她,黄氏靠在唐四爷身上哭得上气不接下气。

唐梦芙小脸煞白,喃喃道:“我在延寿宫见过平王太妃,她很美,但眉目间有抹不掉的郁郁之气。老平王去世还不满三年,我以为她是在为老平王伤心,没想到她曾经遭遇这样悲惨的事。”

两岁半的小女儿被烧成了焦炭,婆婆因为内疚和悲痛哭瞎了眼睛,随后去世。太可怜了。

张勆悄悄握住唐梦芙的小手。

他的手修长有力又温暖。

唐梦芙心里一阵湿热,也握紧了他的手。

“这么说来,平王太妃的小女儿当年只有两岁半?”唐梦芙缓缓问道。

归善大长公主流泪点头。

黄氏猛地推开唐四爷,连眼泪也来不及擦,一脸急切,“大长公主殿下,方才你说那小女孩儿叫什么?是叫阿娢么?”

“是,阿娢。”归善大长公主神色哀伤,声音却极为温柔,“龙凤胎的名字都是依着皇室的排行起的,这一辈人女孩儿的名字全有女字旁,男孩儿则是王字旁,故此龙凤胎姐姐名娢,弟弟名琮。”

黄氏脸上又是眼泪又是汗,唐梦芙体贴的拿帕子替她擦拭,黄氏脸色惘然,不可思议,“含黛这个孩子才到我家的时候,我问过她的名字,她当时口齿不清,似乎说的就是‘阿娢’…”

“真的么?”归善大长公主又惊又喜。

“似乎是…”黄氏不大确定。

归善大长公主眼中有光,听了黄氏这话,又暗淡下去了。

“爹爹。”唐梦芙求救的看着唐四爷。

唐四爷凝神细思许久,摇头道:“这个我真记不得了。我倒是记得含黛这个名字,是因为先父先母夸她长的好,‘眉似远山含黛’,所以就拿含黛二字做了她的名字。”

“未央宫失火是哪年哪月的事?”张勆问的详细。

这个日子清晰刻在归善大长公主的脑海当中,她是再也不会忘记的,轻声道:“靖和三年五月初八。”

唐四爷现出惊讶之色,“我带含黛回家,是在靖和三年九月初。”

“也就是说,阿娢在未央宫‘烧死’和含黛出现在豫章深山之中,前后相差三四个月。”张勆沉声道。

唐四爷和张勆、黄氏等人面面相觑。

这太凑巧了。含黛和宸妃相貌如此相似,年龄又和阿娢非常接近,只是阿娢不是在未央宫“烧死”了么,怎会隔了千山万水跑到豫章,落到深山中的农户之手?

唐梦芙聪明敏捷,缓缓道来,“第一,阿娢被发现的时候已经烧成焦炭,所以这个被烧死的孩子是不是真的阿娢,存疑;第二,阿娢如果没死,被偷出宫外,三四个月的功夫被运到豫章并非不可能;我猜测含黛和宸妃很可能是嫡亲祖孙,不过要证实这个猜测,必须要…”她面带沉思,停顿下来。

“要什么?”归善大长公主被她说得心潮澎湃,忙急切的问道。

唐梦芙在屋中踱步,“如果阿娢身上有什么特殊的胎记什么的就好了。您知道阿娢身上有什么明显的胎记么?”

“没听说过这个。”归善大长公主蹙眉,“我常常进宫去看望我养母宸太妃和阿娢,从没听说过阿娢身上有胎记。”

“或许平王太妃知道?”唐梦芙略带迟疑。

归善大长公主严肃的摇头,“不,我不能让她知道。芙儿你还是个孩子,你不懂得做母亲的心情。平王太妃因为阿娢这个孩子多年来郁郁少欢,除非我确定含黛就是阿妗,否则我不会轻易去问她的。如果含黛真是阿娢,那当然是一个惊喜,可如果不是呢?她的伤疤又被揭开,深埋心底的悲痛又浮上来了,这会让她生不如死啊。”

“对不住,我没有想到。”唐梦芙立即认错。

归善大长公主并没怪她,温和的道:“孩子,你年龄还小,虑事不周到在所难免。”

张勆沉吟片刻,问唐四爷道:“岳父大人,您还记得当年是从哪户人家带走的含黛么?”

唐四爷想了想,“我不大记得是哪个村子了。不过,那户人家姓房,家主叫房豹,当年银子的收据是我写好了让他签上名字,他不大会写,我问清楚了他的名字教他写的。教了半天他也写不好,歪歪扭扭的,我只好又让他按了手印。”

“有名字就能查。”张勆当机立断,“我立即差人到豫章查这个人。查到这个人之后,逼问他从哪里买的人。”

“也只能这样了。”唐四爷赞成,“从房豹开始查,如果这个人还没死,中间的线索还没断,那便能一层一层查到含黛的来历。”

归善大长公主也赞成,于是就这么决定了。

“但愿房豹没死,但愿线索没断。”从归善大长公主到唐四爷、黄氏、张勆、唐梦芙,人人均作此想。

归善大长公主面色诚挚,“不管含黛是不是我的亲侄女,总之她和我有缘份,这个孩子我会当作亲生女儿一样疼爱的。她在我这里便如同到了自己家里,你们只管放心。”

“放心,放心。”黄氏一迭声的道。

虽然黄氏说放心,可是含黛初到公主府,虽然从归善大长公主到宁驸马、宁之焕、宁平,人人都对她很好。可她这些年来从没离开过唐家,很不习惯,唐四爷和黄氏要告辞的时候,她看着黄氏的眼神真是可怜巴巴的。黄氏不忍心,温言软语的哄着她,“明天定亲,下个月就迎娶,你在公主府住不了几天就回咱家了。乖乖的啊,成了亲就永远和梦龙守在一起了。”含黛柔顺点头。

第二天,雄武侯和雄武侯夫人做为男方的媒人,到归善大长公主府过文定。唐家奉上聘书,唐家的探花郎唐汸和归善大长公主的义女宁娢定下婚约,下月便将迎娶。

一位是新鲜出炉的探花郎,一位是大长公主的义女,这桩婚事在京城传为佳话。

唐大爷和唐二爷又惊讶又兴奋,“四弟,哥哥们知道你要给含黛找义父义母,却没想到你能请得归善大长公主和宁驸马出山。你这面子也太大了吧?”

“不是我,是阿勆。”唐四爷笑。

唐大爷、唐二爷感慨不已。

他俩一开始都不满意唐梦龙要娶的人竟然是含黛,不过含黛成了归善大长公主的义女,他俩也便无话可说了。

诚勇伯乐得想要敲锣打鼓告知所有的亲友,“四郎你行啊,给梦龙给了归善大长公主这么位岳母。以后梦龙也和皇家是亲戚了,见了陛下没准儿还能叫声表哥呢。四郎,梦龙和福儿的婚事都极好,好得没话说!”

“您老人家不反对了?”唐四爷笑问。

“不反对了。”诚勇伯乐呵呵。

诚勇伯因为这桩婚事喜得抓耳挠腮,诚勇伯夫人和黄铎、黄钧等人也欢天喜地,黄三丫、黄钰却憋了一肚子的火没处撒,两人商量了下,一起到小黑庄看包氏去了。

皇帝也是个爱凑热闹的,知道他钦点的探花郎成了他姑母归善大长公主的女婿,哈哈大笑,“朕这眼光也太好了吧?多年没主持殿试,就主持这么一回,便钦点了这么位探花郎,给姑母送去位东床快婿。姑母该好好谢谢我!”兴致勃勃出宫,找归善大长公主索要谢礼。

归善大长公主招待了他一顿烤野味,趁机要求道:“我这义女跟亲生的也不差什么,你贵为天子,打算给你表妹什么见面礼?”

皇帝吃得津津有味,“姑母,先让朕见见这位表妹如何?”

归善大长公主素知皇帝好色,哪敢让皇帝见着含黛,微笑道:“你表妹胆子小,怕是不敢见你这位真龙天子呢。”

宁之焕拉着宁平过来了。宁平是个小机灵,离着大老远便惊呼,“哎呀,我怎么看到前面盘着一条龙?一条威风凛凛的真龙?”

皇帝大喜,“平儿你真看到一条龙?”心花怒放,笑对归善大长公主道:“姑母,你的义女便是朕的表妹,朕封她为姊归郡主!”

作者有话要说:不好意思太晚了,先到这儿。

宸妃是祖母辈的人,比崔太后还长一辈。

崔太后和平王太妃、归善大长公主、成王妃是一辈人。

平王和皇帝、崔青云、张勆是一辈人。

我再写一章,到明天了。明天再看吧。

第67章

归善大长公主当即拜谢, 皇帝起身相扶,笑道:“姑母不必多礼。”

“姊归。”归善大长公主心里重复着这个封号,心潮起伏。

自汉代以来, 公主多以封地做为封号。后来虽然不是每位公主都有封地, 但以地名做为公主封号的做法由来已久。归善即为县名,姊归也是一样。天底下的县不知有多少个, 皇帝偏偏无意中选了姊归这个封号,难道是冥冥之中天意注定, 姊--归---?

归善大长公主怦然心动。

她还不能完全断定含黛就是阿娢, 但她盼望含黛就是阿娢, 盼着那个可怜的孩子没死,还活着,这些年来一直被唐家保护得很好, 长成了一位才貌双全、知书达理的好姑娘…

宁之焕和宁平向皇帝见礼,皇帝很开心,“表弟,平儿, 免礼平身。”

宁平站起身,认真的告诉皇帝,“陛下以后叫我平平吧, 别叫我平儿了。平儿和圆圆不相称。”

宁之焕忙向皇帝解释,“陛下,事情是这样的:平儿见着位名叫圆圆的小姑娘,觉得他叫平儿人家叫圆圆, 怪不相称的。他便求我们都叫他平平了。”

皇帝大乐,“平儿,你小小年纪便会讨小姑娘欢心了,了不起,了不起。”

宁平奶声奶气,“我喜欢圆圆呀。”

皇帝冲宁平挤眉弄眼,“朕也喜欢你。平儿过来,和朕亲热亲热。”

宁平漆黑的眼珠转了转,马上有了主意,噌的一下子蹿到他老爹宁之焕怀里了,“不要,陛下是一条龙,太威风了,我不敢!”

皇帝哈哈大笑。

皇帝倒是雷厉风行,当天便差内侍到归善大长公主府宣了圣旨,册封大长公主的义女宁娢为姊归郡主。通常来说皇帝这么随意的册封郡主是会让臣子们腹诽的,但这回却大大不同,一则归善大长公主素有贤名,二则姊归郡主许嫁的是才华横溢玉树临风的探花郎,所以这个册封文官们不仅不反对,反倒欢欣鼓舞,竭力赞成。

唐家这喜事真是一件接着一件的,不光三鼎甲中占了两名,唐梦龙还成了归善大长公主的女婿,即将迎娶郡主娇妻。

黄氏特地命人给王家、桑家送了请贴,还专门给王十五娘送了一张,请她到唐梦龙大喜的那天必来。

唐四爷劝她,“为了梦龙的亲事你都忙得脚不沾地了,还有空和王家、桑家计较呢?依我说,事情过去了也就算了,再计较就显得咱们小气了。虽然王家做事不地道,但彼此同乡,以和为贵。”

黄氏生气,“王家退咱们梦龙的婚事的时候,咋不想想彼此同乡,以和为贵呢?人家不把咱家当回事,咱也不用太厚道了。”

唐四爷道:“梦龙和含黛从小一起长大,虽然彼此有情,两个孩子年龄小,自己也不知道。如果不是王家退了梦龙的婚事,梦龙病倒,含黛安慰他,或许两个孩子一直不能明白自己的心意呢。王家这是坏心办了好事,娘子说对不对?”

黄氏转怒为喜,“也对,王家就是坏心办了好事。我以后不和王家生气啦。”笑得很开心。

王家这边儿唐四爷算是劝住了,黄三丫那边儿却是无论如何也不行了。黄氏气呼呼的,“自打黄三丫嫁人,她足足冲我炫耀了十几年所谓的侯门富贵,一提起她闺女就是什么侯门千金,说咱们福儿比不了。我一定得让她知道,我闺女嫁得好,比她闺女强上千倍百倍;我儿子不光有出息,还给我娶了个好儿媳妇儿,她黄三丫比不了!”

唐四爷想起黄氏在睡梦中还要和黄三丫较劲,看来这真是桩心事,笑了笑,也就不再管了。

黄三丫眼见得黄氏频频交了好运,又嫉妒又生气,脸黄黄的躺在床上哼哼唧唧。她闺女秦秀清便差人跟黄氏说了,打点了贺礼送上,到了唐梦龙成亲那天人不一定能来。黄氏断定黄三丫是装病,故意不给她面子,正好诚勇伯来了,黄氏忿忿的告状,“我儿子一辈子就成一次亲,黄三丫装病不来,这是什么意思?”诚勇伯大怒,“大丫你等着,爹去给你教训她。”一阵风似的回了诚勇伯府,命人叫回黄三丫,狠狠骂了一顿。可怜黄三丫真的胸口疼、不舒服,被诚勇伯骂得真病也不敢在床上躺着了,答应唐梦龙成亲那天必定到场。

诚勇伯骂完黄三丫,便去跟黄氏说了,黄氏很满意。

黄三丫必须得来!黄三丫神气的时候侯府少夫人架子摆得十足,唐家神气了黄三丫就想躲着不见面了,想的美。

黄三丫被气得病了,又挨了顿臭骂,这个难受就别提了。她从诚勇伯府出来之后没回秦家,而是去小黑庄找包氏去了。包氏消瘦了许多,脸色也不大好,“你怎地又来了?又有不顺心的事?”

“我被爹骂了,呜呜呜。”黄三丫委屈之极。

包氏脸上愁云密布,“你这个时候便不应该惹事,知道么?黄大丫家里什么都顺,你爹现在正看重唐家呢。”

“也不知道唐梦芙怎么勾引的张大将军,唐梦龙又是怎么攀上的姊归郡主。”黄三丫既气愤,又很是纳闷。

包氏扶额,“黄大丫怎地时来运转了,丈夫、儿子、闺女个个争气,个个有好事?先前唐梦芙许配给了张勆,你爹便已经开始向着伯夫人、黄大丫了。现在唐梦龙又中了探花,又要娶郡主,你爹更是向着那边,咱们以后怎么办?”

“还能怎么办,您快想办法回去呀。”黄三丫着急,“您回了诚勇伯府,一切就都好办。伯夫人是个傻的,您回府了还斗不过她啊?”

“我怎么回去?”包氏烦恼无限,“你爹让我先把包家二老、包腾达教好了,再说回府的事。你不知道包家这三个人有多别扭,我劝了他们这么久,嘴皮子都快要磨破了,他们硬是转不过来这个弯啊。”

包氏也真是拿她的爹娘侄子没办法了。包老头儿和包老婆子一个比一个拗,“他不是咱的女婿是啥?他娶了你就是咱包家的女婿,休想赖帐!”包腾达也是个蠢货,“我不叫他姑父叫啥?我姑母嫁了他,他就是我姑父!我就是他内侄!”包氏被这三个娘家人折腾得几乎没发疯。

一天不教好包家这三个人,包氏就一天回不了诚勇伯府,干着急没办法。

“难道咱们就这么认了命不成?从前咱们在天上,黄大丫在泥里;现在咱们在泥里,黄大丫快上天了!”黄三丫嘴唇咬出了血。

“不能认命。”包氏眼中闪着冷光,“我再劝劝包家这三个人,他们若还是执迷不悟,我也就不管他们,要设法将他们再送回老家了。我暂时回不了城,三丫你别闲着,设法和崔家、定国公夫人套套交情,尤其是定国公夫人杨氏。唐梦芙不是要嫁给张勆么?咱们先和她的婆婆定国公夫人搭上话,将来想要摆布她,还不是易如反掌。”

“最好让她嫁不过去。”黄三丫怒火满腔。

包氏奇怪的笑了笑,“这可保不准。定国公夫人也不知想不想让她嫁过去呢,以后再说吧。”

黄三丫忙道:“最好让唐梦龙也娶不了姊归郡主!”

包氏皱眉,“定国公夫人和张勆不和,或许有机可乘;归善大长公主是陛下的姑母,那身份高得咱们够不着,况且归善大长公主府只有驸马和他们的儿子儿媳妇小孙子,没听说有什么矛盾,你怎么设法让唐梦龙娶不了姊归郡主?那可是和皇室有关联的,不可造次,休要再胡说。”

黄三丫被包氏骂得老实了,“是,我想办法和定国公夫人搭上话。”

“还有崔家。”包氏交待。

“是,记住了。”黄三丫唯唯。

黄三丫还要包氏说几句梯己话,屋门却从外面粗暴的被推开了,包老婆子那壮硕的身躯出现在门口,口中嚷嚷,“阿婵,我和你爹还有腾达是来跟着你享福的,不是来种地的!你快把我们搬到城里,我要跟女婿一起住诚勇伯府!我不住这儿!”

包氏疲惫的闭上眼睛。

又来了,天呢,这简直能把人逼疯。

黄三丫一个激灵,赶忙站起身,“我先回去了。你告诉我的话我一定照做。”黄三丫想溜,可包老婆子以一种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英勇架势挡着门,“你别走。你是我外孙女,你得孝顺我。”黄三丫向包氏求救,包氏叹口气,“娘,我这儿还有几两散碎银子。”包老婆子眼睛亮了,“有多少?”一阵风似的冲到包氏面前,黄三丫趁着这个机会赶紧溜了。

黄三丫跟逃跑似的离开了小黑庄,回城的时候一直吩咐车夫“快点儿,再快点儿!”到一个十字路口,不小心和另一辆车撞上了。

那车上坐着位十七八岁的少女,容貌也不见得如何出众,一双眼睛却湛然明亮,如秋夜寒星。黄三丫不经意间和她的眼神对上,打了一个寒战。

--

皇帝册封过姊归郡主,皇室的亲戚们大都知道了归善大长公主府的喜事,纷纷前来道贺。

平王太妃也来了。

归善大长公主吃了一惊,“她怎么来了?”老平王过世不满三年,平王太妃这两年多来深居简出,亲戚朋友中若有喜事,她只送贺礼,人是不到场的。

归善大长公主一向爽快,这时却彷徨迟疑,不知该如何是好。还好宁驸马在家,柔声道:“见了弟妹,我来说话,你听着便好。”归善大长公主心中乱成一团,来不及细想,便答应他了。

宁驸马比归善大长公主镇定多了,请平王太妃进来之后,彼此问过好,平王太妃温言问起姊归郡主,“我来得晚了,姐姐莫怪。不知姐姐何时收了位可心的义女?能入得姐姐的法眼,这孩子一准儿好个人才,快请出来让我见见。”

归善大长公主心慌得说不出话来,吱吱唔喇,宁驸马笑容可掬,“这孩子是我家一个亲戚,从小寄养在乡下,和唐家的公子打小便认识,因此做了这门亲。本该叫她出来拜见的,只是她今日身子不大爽快,改天再到平王府给弟妹磕头。”

归善大长公主暗暗松了口气。

平王太妃最是善解人意,宁驸马这么说,平王太妃不会再要求见含黛了。

果然,平王太妃含笑道:“以后再见也是一样的。我给这孩子送了几样添妆之物,简陋了些,姐姐莫嫌弃才好。”

归善大长公主客气几句,便和宁驸马一起送平王太妃离开了。谁知才出门不久,宁平和圆圆笑嘻嘻的跑过来了,含黛和唐梦芙、许氏跟在两个孩子身后,含黛温柔的笑,“平平,圆圆,慢着点儿呀,小心摔着了。”

平王太妃看到含黛的那一刹那,整个人便呆住了。

归善大长公主额头冒汗。

唐梦芙看到平王太妃的神情便知不妙,连忙拜托许氏带两个孩子到旁边玩,她携了含黛的手,柔声道:“太妃娘娘,大长公主殿下,咱们进去说话,好不好?”

平王太妃蓦然抓住了含黛的手,眼神直愣愣的,却又燃烧着火光。

含黛有些莫名其妙,但见平王太妃神色间似有大痛楚,心中同情,柔声道:“太妃娘娘,我陪您进去说话,好么?”

“好。”平王太妃抓着含黛的手不放。

众人一起回去之后,宁驸马摒退侍婢,归善大长公主低声把认含黛为义女的经过说了,“…弟妹,我怀疑这个孩子是阿娢,又不敢确定,想查清楚之后再告诉你。”

平王太妃嘴角勾了勾,美丽又带着哀愁的面目间浮上丝浅笑,“不必查。我的女儿我记得。”她向含黛招招手,含黛听话的走过来,平王太妃握起含黛的手掌,“一个人的手指纹路是不会变的。我女儿的小手小脚好看得很,我不知捧着她的小手小脚看过多少回,我认得她的手指纹路,她手上是十个斗,斗的样子我都记得。”

唐梦芙在旁听的呆了。

记得女儿的手指纹路…平王太妃是有多喜欢她的宝贝女儿…

唐梦芙忽然鼻子酸酸的,很想哭。

归善大长公主泪水不停滑落,就连宁驸马眼睛里也亮晶晶的。

含黛心神大乱,“女儿?”平王太妃是在认女儿?

平王太妃仔仔细细看着含黛的手,认真到了虔诚的地步,“小手指是对的。阿娢的小手指也是斗,可这个斗不太圆…食指也是对的,食指圆的最好看…”

两行珠泪自含黛脸上滑落。

平王太妃看过含黛的手,又站起身捧着含黛的头仔细看,“阿娢头上有两个旋,小时候头发不好梳,我替她梳头的时候,她常爱撅着小嘴…”

唐梦芙不由自主探身过去。呀,含黛头上真的是两个旋。

含黛已哭得不像样子了,平王太妃看过头旋、手指纹路,捧着含黛的脸贪婪的看了好一会儿,猛地把含黛抱在怀里,泪如雨下,“阿娢,娘的阿娢。”

平王太妃和含黛哭成了泪人,唐梦芙和归善大长公主也流下喜悦的泪水。

宁驸马叹道:“唉,这些女人真是水做的,动不动就掉金豆子。”感慨着,他眼圈也红红的了。

外面传来谨慎的叩门声,宁驸马开门看了,见是张勆,忙招手叫他进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