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几家勉强在朝中坚持了下来,但家中境况还不如陆家。

大老爷和大太太都是有野心的人,之前的几个女儿都嫁入了不错的人家。身边只剩下一个小女儿,又岂会将她随便许了人。

想寻个比陆家更得帝宠的人家,那就只能在北地新贵中选了。

可问题是。陆家与那些人家并不相熟。

“陈家的赏菊宴,是个机会!”大太太捏着念珠。喃喃的说道。

钱氏暗自翻了个白眼,这不是废话嘛,广平郡主是京中最有权势的贵妇之一,她举办的赏菊宴,自是有许多权贵捧场,其间就不乏家中有适龄儿郎的夫人、太太们。

而且,钱氏比婆母想得更加深远,屈氏只想到了女儿的亲事。钱氏却已经想到了自家夫君的前程——多结交些体面的人家,官场上也能有所帮助,不是?

但,她们和陈家也不熟啊。

就在婆媳两个想方设法的跟广平郡主搭上关系的时候,大房安插在门房的眼线,却传来了广平郡主给少夫人下帖子的消息。

顿时,婆媳便都有了主意——去找小齐氏。

三太太的打算也差不多。

其实,若不是她跟小齐氏差着辈分,她都想跟着一起去赏菊宴。

三太太不止要嫁女儿,她还有两个儿子没有说亲呢。

无奈梅氏是个不顶事的人。三太太只能扼腕。

不过,小齐氏能将女儿带出陆家,也算件好事。

就这样。征得了小齐氏的同意后,钱氏领队,将两个小姑一起带了出来(陆延宏和陆延修到底是一奶同胞的亲兄弟,不管私底下两兄弟如何较量,但对外时,他们还是表现得很和睦)。

谢向晚看清来人,脸色不变,只拿眼睛去看小齐氏。

小齐氏被看得有些不自在,讪笑道:“弟妹见谅。都是一家子骨肉,阿昭、阿穆是咱们的妹妹。阿芷和阿婧也是咱们的妹妹啊。”

都是妹妹,那就不能厚此薄彼。对不?

对个头!

小齐氏分明就是慷他人之慨。

谢向晚原也不是小气的人,多带上几个人,也不妨什么。

可那钱氏,从心底里瞧不起她谢向晚,她又何为给她方便?

她贱呢?!

谢向晚眼瞧着几人快要走到近前,勾了勾唇角,故意说道:“大嫂说的极是。不过,当初大嫂求到我跟前的时候,可不是这么说的啊。”

谢向晚故意加重了‘求’字的读音,声音也控制得刚刚好,不算太高,却又能让在场的人都听到。

小齐氏登时变了脸色,她没想到谢向晚这么‘拎不清’,话说,这些话能当着外人的面乱说吗?

她懂不懂什么叫顾全大局?

她就一点儿都顾忌二房的脸面?

更让小齐氏气闷的还在后面,正常人听到谢向晚的抱怨,为了息事宁人,为了大家面子好看,听到了也会权当没听到。

陆昭是个‘奇葩’,她非但没有‘大事化小’的自觉,反而‘仗义’的帮大嫂打抱不平:“二嫂,您说这话就不对了,明明是广平郡主给大嫂下了请帖,大嫂作为主人,她想邀请谁同行,就邀请谁同行。这难道还需要经过你的恩准?哼,也不瞧瞧自己的身份——”

“大姐,你忘了邱姨娘出门前交代你的话?”

陆穆直接喝止道。

其实陆穆并不知道邱姨娘叮嘱了陆昭什么。但她却了解邱姨娘和陆昭的性情:依着邱姨娘的谨慎,再想想陆昭的骄纵,陆穆用脚趾头想也能猜出邱姨娘都说了些什么。

无非就是出门后少说话,多听多看,定要娴静有礼…哪怕是装,也要在人前装出个淑女来。

陆昭撇撇嘴,脸上写满不服气,但还是乖乖的住了口。

谢向晚不理她,直接看向小齐氏,似笑非笑的说道:“是了,我竟忘了,广平郡主‘又’给大嫂下了请帖,瞧我,居然认不清自己的身份!”

广平郡主确实有意邀请陆家,可也不是非请不可。毕竟现在的陆家不比三十年前,不管是在军中的影响力,还是在朝中的重要性,陆延德都远远比不上老国公爷。

广平郡主之所以这么给面子,一来是顺便。二来也是看好陆离,三来嘛,谢向晚和她正合伙做生意呢。

就算看在每年近十万两银子的红利上。广平郡主也要借赏菊宴一事,帮谢向晚在婆家面前露露脸。

所以。小齐氏能接到请柬,有大半的原因是沾了陆离夫妇的福,如今‘河’还没过去呢,小齐氏就想拆‘桥’。

门儿都没有!

啪啪,小齐氏只觉得自己脸上被人狠狠的抽了两巴掌,尤其是对上钱氏那‘若有所思’的眼神时,愈发觉得难堪。

想发火,却又不敢。待会儿去了陈家,还需要谢向晚两厢介绍,若是谢向晚恼了,直接撇开她们自己去了,到了广平郡主跟前,她岂不是更丢脸?

咬牙忍下怒火,小齐氏尴尬的扯了扯嘴角,赔笑道:“弟妹说的哪里话,今儿咱们能去陈家,还是多亏了弟妹呢。都是我的不是。弟妹勿恼,待回来,我定会好好跟弟妹配个不是。”

她的声音很轻。只两人以及身侧的贴身大丫鬟能听到。

但钱氏也不是傻子,方才谢向晚的话,她都听到了,如今又瞧小齐氏低声下气的模样,心中已经明白了七八分。

“…这小齐氏,真不愧是齐家的女人,恁厚的脸皮?”

钱氏心里鄙视小齐氏,对谢氏,却有些不自在。

依着她的性情。她真想拂袖而去,绝不接受个低贱盐商女的‘施舍’。可一想到婆母期盼的目光,以及丈夫的前程。她还是忍了下来。

钱氏先给小齐氏见了礼,然后艰难的扯出一抹笑,转向谢向晚:“二奶奶安好。”

谢向晚挑起一边的眉毛,心道,啧,日头打西边出来啊,堂堂先大奶奶竟然也给她‘笑’着问礼了。

要知道,那日会亲的时候,钱氏都没有给谢向晚一个笑脸呢。

果然是‘拿人手短、吃人嘴短’啊,谢向晚的心情好了些,看了看时辰,暂时放过这一节,浅笑回礼:“先大嫂子安好。大嫂,时辰不早了,咱们赶紧出门吧。”

小齐氏松了口气,赶忙应声:“可不是,人既已到齐,咱们出发吧。”

招呼钱氏和谢向晚上马车,小齐氏正欲踏上自己的马车时,忽的想起一事,扭身冲着陆昭招招手,“阿昭,还不赶紧上来。”

陆昭愣了下,按照惯例,每次出门,她都是与姐妹们同车。

但小齐氏的马车更宽敞些,而且陆昭也最愿意做姐妹中的‘特权人士’,于是,爽快的抛弃了三个妹妹,直接上了小齐氏的马车。

望着陆昭得意的模样,陆穆暗自摇头,心说话;大姐,你真当大嫂唤你是好事儿啊。

果然,一路行至陈家,陆家女眷依次下了马车,敏锐的陆穆便发现,她的好姐姐陆昭大小姐,已经没了在家时的趾高气昂,异常安静的跟在小齐氏身边。

陆穆的心稍稍放松了些,不管小齐氏对陆昭说了什么,只要能让这位大小姐‘安分’些,那也是件大好事啊。

“哎哟,贵客到了,”

迎出来的是广平郡主的弟媳妇,陈家的三奶奶,只见她笑语盈盈,亲热的打着招呼,“齐少夫人、钱大奶奶、谢二奶奶,并四位陆小姐,快快请进,方才靖国公府的几位夫人到了,我大嫂正招呼着!倘有怠慢之处,还请见谅。”

一听广平郡主在招呼靖国公府的几位贵客,小齐氏心头的一点不快立时烟消云散,忙笑着说道:“三奶奶客气了,细算起来,咱们两家还是亲戚呢,左右不是外人,实不必这般客气。”

陈家三奶奶还没有开口,门口不远处便响起了一阵轻笑声——

“真真‘不是一家人不进一家门’啊,谢二奶奶喜欢乱认亲戚,齐少夫人也不遑多让呢!”

第096章 似是故人

小齐氏的脸登时涨红成了个紫茄子。

大周立国百年来,几大世家相互联络有亲,掰着手指仔细数数,陆家与陈家确实有些亲戚关系,只是七拐八绕了些。

若是两家境况相当,小齐氏这么说也没什么。

偏如今陈家势大,陈复礼执掌宗人令,其妻又是皇后的亲妹、英国公的同胞骨肉,京城赫赫有名的广平郡主,只这对夫妻便将陈家由落魄宗室一跃提升为京中最显赫的家族。

而陆家呢,却正处于衰落中,国公爷失宠与圣人,世子爷好容易去战场挣军功却又遭遇了惨败,除了一个陆离,陆家再无其他可以拿得出手的出色子孙了。

两家条件孰优孰劣一目了然,在此等情况下,小齐氏再说这话,确有‘攀附’的嫌疑。

但,打人不打脸,揭人不揭短,尤其是在这种公众场合,被嘲笑的小齐氏固然丢脸,可最失礼的却是说出此话的人。

小齐氏转过头,想看看是谁在大放厥词。不看还好,一看她便变了脸色。

但只见台阶下,傲然站立着一老一小两个妇人。

老的那个小齐氏不认得。

年轻的那个妇人,相貌清秀,中等身材,穿着鹅黄色绣连枝花纹的褙子,头上簪着一支精巧的赤金点翠衔珠凤钗,元宝般小巧的耳朵上坠着小拇指头大小的珊瑚珠耳坠儿,衬得面庞愈发白净莹润。

小齐氏惊讶的不是这妇人的长相,而是认出了这人的身份——内阁大学士郭怀远的长媳王氏。

郭怀远原是燕王府的僚属,一路跟着燕王杀进了京城,燕王登上宝座后,便擢升他为内阁大学士。

不过,只这么一个大学士。小齐氏也不至于如此敬畏。真正让她心惊的是,王氏有个嫡亲的姐姐,曾是燕王府的侍妾。如今业已被圣人封为贤妃,颇受圣人喜爱。地位仅次于皇后和贵妃。

最为要紧的是,贤妃育有两子,在皇子排行中,一个行三,一个行五,皆以长成,文才武功颇有些名声,是太子爷的潜在竞争者。

王家有了这么两个出色的皇子外甥。整个家族都跟着风光,就是身为出嫁女的王氏,因着姐姐和外甥,在婆家也极有体面。

王氏不免有些狂傲,但她规矩还是有的,今日这般失态,却还是头一回。

小齐氏并不知道王氏为何针对自己,她只知道,决不能得罪王氏。

深深吸了口气,小齐氏强自将怒火压了下去。心气顺了,她反倒又担心起身边的谢氏来——这位姑奶奶和自己不同,想想谢向晚刚才在家中的表现。不顾大体、不懂规矩,只为了自己高兴,什么话儿都敢说。

倘或王氏的话激恼了谢氏,谢氏又是个混不吝的,万一就此吵闹起来,丢脸事小,得罪人事大啊。

小齐氏抬眼看去,正欲给谢向晚使眼色,不想却看到一个陌生的谢氏:高贵。冷艳,淡然。优雅…哪里还有半分在家时的‘斤斤计较’、‘小家子气’?

“这、这…”是个什么情况,小齐氏嘴唇发干。愣愣的看着谢向晚。

谢向晚缺没有看她,也没有看王氏,而是噙着一抹浅笑,悠悠的看向陈家三奶奶——陈家是主人,王氏在陈家门前对另一个客人口出恶言,陈家有居中调和的责任。

如果陈家三奶奶坐视不管,那就是她身为主人的失礼。陈家三奶奶出身世家,所受的教育断不容许自己有被人非议的可能。

果然,三奶奶的笑容不变,但眼中已经没了温度,随意的扫了王氏和那老妇一眼,客气中夹带着疏离,“王大奶奶来了,未曾远迎还请见谅。袁妈妈,还不赶紧把王大奶奶并这位大娘迎进来?”

说完,又似是担心王氏觉得自己受到了慢待,状似解释的说道:“袁妈妈是我大嫂从娘家带来的教养嬷嬷,曾经教导过皇后娘娘——”

言下之意,袁妈妈虽是个奴仆,却比寻常官宦人家的太太、奶奶还有体面,由她出面迎客,也彰显了陈家的诚意。

果然,王氏听了后半句的解释,心中的那股子不快顿时消弭无踪。

袁妈妈从门里出来,客气的接待王氏和那老妇。

三奶奶见状,不再说什么,略带歉意的冲着陆家的几位女眷笑了笑,然后比刚才更加亲切的将人送进内院。

整个过程中,谢向晚一直端着优雅的笑容,双目直视,连眼角的余光都没有施舍王氏一丝,仿佛没有看到这个人,更没有听到她那句极有挑衅意味的话。

“…你~”王氏气结,她那话本就是冲着谢向晚而来,至于小齐氏,不过是顺带罢了。

谁让谢向晚贪恋世家谢氏、王氏的美名,不惜用尽奸计跟谢氏连宗,还纵容王承与王家分裂?

说到这里,大家估计也猜出来了,这王氏与王承同族,不过不是嫡支,而是旁支子孙。

但就算是旁支,那也是高贵的王氏女,王氏一直以自己的姓氏为荣。

偏王家出了王承这么个‘异类’,富有学识却不肯科举入仕,身负盛名却不为家族效力,如今更像个‘赘婿’一般依附谢氏过活,简直丢尽了名门王氏的脸面。

王氏是王承的堂侄女儿,她既仰慕王承的才学,又鄙视他的‘自甘下贱’。而对于‘撺掇’王承离家、并收留他的谢家,更是深恶痛绝。

今日忽然瞧见了谢家的大小姐谢向晚,王氏不由得恨上心头,恼怒之下也忘了礼数,恰好小齐氏又说了那么一句话,她便顺着这话,准备狠狠的嘲讽、羞辱谢氏一顿。

哪成想,人家非但不理她,连个眼角的余光都欠奉,只把她当做了空气。一拳挥过去,却打在了棉花团上,王氏焉能不恼。

眼瞧着陆家的女眷在她面前走过,王氏下意识的开口唤人。

袁妈妈却闪身挡在了王氏跟前,脸上还是客气的笑容,但说出的话却不怎么好听:“王大奶奶,您今儿是来赏菊,还是来寻人的?”

冰冷的话语入耳,王氏顿时回过神儿来,对上袁妈妈没有温度的双眸,心里咯噔一下。

别看她姐姐在宫里受宠,两个外甥又争气。可皇后却不是可以任人忽视的软绵团儿,而且皇后还有三子,除了被封为太子的嫡长子,她还有两个儿子,也都长大成人了。

而且,皇后的娘家乃靖难的第一功臣,皇帝和皇后少年夫妻、多年相伴,情分不同寻常。

就算年华逝去、容貌不在,皇后在皇帝心中也是极特别的存在。

不管皇帝怎样宠信其他的嫔妃,皇后依然是后宫第一人。

广平郡主是皇后的妹妹,王贤妃的妹妹王氏却在广平郡主的花宴上与人争执,落在旁人眼中,还不定生出怎样的怪话,没准儿还会给宫里的姐姐、外甥惹麻烦呢。

还有陈家,王氏也有可能一并得罪了。

咽了口吐沫,王氏极力调整了下表情,笑着说道:“早就听闻郡主养得菊花极好,承蒙郡主瞧得起,邀我来赏花,我自要好好欣赏一番。”

袁妈妈见王氏总算消停了,缓和了下表情,引着王氏一行人进了门,但过了门槛,袁妈妈却没有继续往里送,而是随手招过一个管事婆子模样的仆妇,叮嘱了几句,示意让那仆妇引着王氏她们进去。

王氏见状,心中愈发堵塞——陈家的主人没有亲迎也就罢了,袁妈妈好歹是教导过皇后的人,也算是个体面的管事妈妈。可现在,竟是随便弄个人来招待她。

陈家未免也太瞧不起人了吧。

王氏抿唇,神情很是不虞。

她身侧的妇人扯扯她的袖子,王氏会意,忍着没有发作。说到底,今儿的事,却是她有错在前。

陈家这般,也是变相的警告王氏:这里是陈家,是广平郡主的府邸,不是随便什么地方。即便你和谁有什么个人恩怨,也须得出了陈家的门,再自行算账。

倘或敢在陈家门前闹事,陈家也绝不会留面子。

王氏到底不敢招惹陈家,更不敢招惹英国公府,于是强忍着怒气,跟着那婆子进了内院。

途中,王氏低声说道:“今儿且看在公孙大娘的面上,我方绕过这遭。若不然,我定要寻广平郡主要个说法。陈家,也太倨傲了!”

被唤作公孙大娘的老妇,四五十岁的模样,人长得很瘦,细长脸,眼角、唇角有许多细密的皱纹。更因着她时常板着个脸,唇边有很深的法令纹,显得愈发不好亲近。

公孙大娘扯了扯嘴角,道:“老身知道,大奶奶受委屈了。不过,您放心,待会儿老身定会代您好好训诫谢氏一番,定让她没脸在人前露面!”

王氏听了,一扫方才的郁闷,笑道:“我就知道公孙大娘您是个厉害的,谢氏遇到您,也是她前世不修、今生无德呢。”

能看谢氏出丑,王氏自是高兴,也不枉她特特把公孙大娘带上。

“大奶奶过奖了!”公孙大娘说着谦辞,脸上却满是自信,时隔多年,她终于能当众报了当年的羞辱之仇了。

第097章 寻机找茬

“齐少夫人、钱大奶奶、谢二奶奶,并四位陆小姐,请!”

陈家三奶奶亲自将陆家女眷引入花厅。

原本,她只需把人送到院内,那里自有人招呼。

但因着方才王氏的失礼,三奶奶也觉得不好意思。陆家是陈家的客人,却在陈家的门口被人嘲讽,其中固然是王氏的错,但对陈家来说,也是一种‘实力不足’的表现。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京中权贵也有几家相互有仇,可大家一起进宫赴宴的时候,谁也不敢当着圣人或是皇后的面儿吵嘴。

为何,还不是敬畏皇家的威严?

如果陈家强大到了一定的程度,王氏还敢在陈家门前放肆?

没能尽好主人的责任,三奶奶有些不好意思,所以待小齐氏等人愈发亲切。

一直把人送到广平郡主跟前,三奶奶才笑语盈盈的出去继续迎客。

临走前,三奶奶冲着广平郡主使了个眼色,广平郡主便知道了这事儿还有内情,但当着客人,不便多说,微微侧头,看了身侧的大丫鬟一眼。

那丫鬟会意,悄悄的退了出去。

广平郡主则热情的招呼陆家众女眷。

“这位就是定国公府的世子少夫人吧,啧啧,果然是个伶俐的人儿,看着就爽利干练,是个管家的好手呢。”

广平郡主乃将门虎女,生性爽朗,说话也干脆。

“妾身齐氏见过郡主,郡主万福。”

小齐氏笑着见礼,而后又有些不好意思的谦虚道:“郡主谬赞了,时常听弟妹提到郡主,知道郡主是闺中丈夫、胭脂将军。最是个杀伐决断的人物,以前没福气拜见郡主,今日托弟妹的福。总算得见郡主真颜,才发现。弟妹说得还有不尽之处——”

广平郡主挑眉,扫了眼一派娴静端方的谢向晚,又把目光转回到小齐氏身上,道;“妙善哪里说得不尽不祥?”

小齐氏笑道:“弟妹总说郡主如何了得,什么千里护送军粮,什么阵前安抚伤员,什么驰骋乱军阵营,什么…却独独漏了一点。她竟没告诉妾身,郡主还是个明艳动人的大美人呢。”

一番话说的很是好听,马屁拍得也不错,广平郡主听了,忍不住笑出声,道:“我算什么美人儿啊,都要娶儿媳妇的老太婆了,倒是你们家的几位小姐,才是花朵般的精致人儿,瞧瞧。这俏生生、水灵灵的样子,我看了都喜欢。”

小齐氏赶忙将四个女孩子一一介绍给广平郡主。

在来时的马车里,陆昭被小齐氏狠狠的训斥了一通。

陆昭并不把这个大嫂怎么放在眼中。可大嫂此次却是奉了老夫人的命令,姨娘也说了,让她出门后多听大嫂的话。

如果在外头出了什么事,大嫂再跑回去告状,姨娘第一个饶不了她。

再者,陆昭自己也明白此次来陈家的目的,随着年岁渐长,她也想尽快寻个好人家嫁了。

女大当嫁嘛,似她这个年纪的女孩儿。都能做两个孩子的母亲了。而她却连个婆家都没有。

在路上,小齐氏也说了。今日赏菊宴来的都是京城排的上号的人家,表现好了。姻缘便会自己找上门来。

而若是表现不好,出了什么纰漏,她陆昭,这辈子都甭想嫁个好人家了。

小齐氏拉拉杂杂说了一车的话,还是最后一句话有杀伤力。

陆昭再任性、再乖张,她也不能拿自己的终身大事开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