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问,又有哪家家长肯把家里的小姐交给一个蠢货来教养?

筹备了好一段时间的闺学,还没有开始招生呢,就出了这样的纰漏,王氏可以想见,当她的闺学真的建成后,还能有几个人来上学。

一想到自己的努力有可能付诸流水,王氏无比气结,血涌上大脑,没好气的说道:“我有没有和公孙大娘一起开办闺学,与你何干?真真没有规矩,这种事也能随便打听?”

谢向晚失笑,无奈的摊摊手,什么都没说,但该表达的意思她已经表达清楚了——亲,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啊,你们方才能步步紧逼的询问谢馥春的东家是谁,这会子却不许旁人询问你们两人之间的‘合伙人’关系,你丫又不是州官,凭啥不让百姓点灯,你们王家人行事也太霸道了吧?

围观的贵妇中有人已经面露不屑,是,你姐姐是王贤妃,可王贤妃又如何,咱们还是圣人的靖难功臣咧。

“哟,这时说什么呢,竟这般热闹?”

广平郡主接到下人的回禀,连忙赶了过来。

“没什么,都是我不好,见了扬州的故友,便多说了两句。”

见王氏阴沉着脸不说话,谢向晚便笑着说道:“我只顾着公孙大娘才德俱佳,不禁想到家中还有几个未出阁的小姑,便想请她去府里指点一二。”

“哦,公孙大娘是个女先生?”

广平郡主的尾音微微上扬,显是有些不相信——这么个没规矩的老货,也能做教书育人的女先生?

陈夫人走上前来,轻轻拍了一下谢向晚的手臂,笑道:“又顽皮,你前些年还借给我两个宫里出来的教养嬷嬷,如今又说请先生。我知道你心疼小姑,可一件事怎能劳烦二主?我与你相熟,不会跟你计较,可旁人呢,嘴上不说,心里却要骂你多事呢。”

陈夫人也是个促狭的,一边说‘旁人’,一边朝公孙大娘和王氏身上瞧,唯恐大家不知道这个‘旁人’是谁。

“哎呀,我竟忘了这事,该打,真该打。”

谢向晚一拍额头,故意懊恼的说道。

人长得美就是有好处,一个蹙眉也能让人心生怜惜,众人瞧谢向晚俏皮、撒娇的模样,不由得想到了自家的女孩儿,心下一软,脸上便又有笑容,现场的气氛也随之变得轻松起来。

陈夫人又适时的说了几句玩笑话,而后一个眼神过去,三奶奶走上前,生拉硬拽的将王氏请到了隔壁小厅‘吃茶’。

王氏和公孙大娘一走,现场的气氛更加和睦了。

梁夫人却记性好,悄悄的来到谢向晚身边,欠了欠身,道:“谢二奶奶好。”

谢向晚记得梁氏,赶忙还礼:“梁夫人安好。”

梁夫人笑着扶住了谢向晚的胳膊,热情的说道:“谢二奶奶无需多礼,方才我听二奶奶说,谢馥春的美容秘方是您从古籍里偶然发现的?”

她是个粗人,不会拐弯抹角,说话一向直来直往。

谢向晚听说过梁夫人的趣事,倒也不以为意,笑着点头:“确有此事。”

“我、那个、这个…”梁夫人有些不好意思,支吾半天,才小声问道:“我知道我这么说有些鲁莽,可、可——”

谢向晚见她这样憨直,也不禁笑了,柔声道:“夫人有话只管说,只要妾身能帮得上忙,定会相帮。”

梁夫人松了口气,左右看了看,道:“我先谢过二奶奶了,我想问的是,你手中可有祛除疤痕的美容秘法?”

说着,她满眼期盼。

谢向晚想了想,“只是不知是什么伤疤?伤了有多少时候?如果三年之内的新伤,我倒还能勉力一试,若是时间太长,我也爱莫能助——”

话未说完,梁夫人就一脸欣喜的说道:“是新伤,是我可怜的妹子,唉,两年前不慎被乱兵割了一刀,当时敷了太医开的药,又用了宫里祛疤的玉颜膏,还是留了个淡淡的疤痕。”

谢向晚缓缓点头,“可以试试,不过,我得看看令妹的具体情况…”

梁夫人感激不尽,跌声道:“应该的,应该的…”

小齐氏带着陆昭转了一圈回来,正好看到谢向晚被梁夫人拉着说话的场景,心里咯噔一下,不禁心中生出几分戒备…

第100章 这就来了

小齐氏不愧是老夫人的侄孙女儿,深得齐家人的精髓,她自己心理阴暗,看人的时候,也会总把人往坏处想。

梁夫人是梁姨娘的远房亲戚,当初梁姨娘能入国公府给陆元做妾,也是阎大锤牵的线、保的媒。

如今梁姨娘被小齐氏收拾得有进气没出气,眼瞅着就不行了,小齐氏也曾经担心过阎家会有人过问。梁姨娘可是唤梁夫人一声‘姑母’哪。

虽然梁夫人一直没有询问过梁姨娘的事儿,可若是有心人趁机挑唆呢?

“大嫂,这个谢氏于‘钻营’上还真有些手段,瞧瞧,这才多大会儿功夫,她就攀上了阎都督的夫人。”

陆昭挂着温柔的笑容,微微偏头,拿帕子掩着嘴,吐出的话语却很是刻薄,“不过想想也对,那个梁夫人本来就不是什么上得了台面的人物,一个杀猪匠家的粗鄙丫头,若不是走了运,这会儿还在市井里摆摊卖猪肉呢。贱人专会找寻贱人,呸,真真让人瞧不起!”

嘴里说着鄙夷的话,但语气中却带着她自己都没发觉的羡慕嫉妒——梁氏是朝廷钦封的一品诰命夫人!

小齐氏咬了咬唇,暗地里已经开始脑补:谢氏想算计她,偏又查到梁姨娘的情况,便趁着宴会的功夫,跑到梁夫人跟前告状,企图假借外人之手教训她…

不远处,谢向晚和梁夫人还在说笑,这时已经说完了正事,谢向晚正跟老夫人介绍陆穆。

梁夫人因为自己妹子的刀疤有了祛除的希望,心情大好,对谢向晚也非常感激。爱屋及乌,看向陆穆的时候。也分外顺眼。

再加上小姑娘长得好、谈吐也好,让生了一群儿子却没有女儿的梁夫人很是稀罕,直接从腕子上褪下一个通体水润的翠玉镯子套到了陆穆的腕子上。嘴上还说着:“不值钱的小玩意儿,二姑娘戴着玩儿吧。”

谢向晚听说过梁夫人的性情。知道她是个直来直往的爽利人,见妹妹推辞,便笑着说道:“妹妹还不谢过梁夫人?”

这就是让她收下礼物咯?

陆穆会意,屈膝行了个福礼,甜甜的道了谢。

梁夫人见了,愈发欢喜,拉着陆穆的手不停的问她多大了、平日里喜欢做什么,还热情的邀请她有空来家里玩儿…显是把陆穆当成了喜欢的晚辈。

陆昭听不到梁夫人和陆穆说了什么。但她却能清楚的看到梁夫人给陆穆见面礼,以及梁夫人脸上那毫不遮掩的对陆穆的喜欢。

陆昭很不忿,在家里,她向来都是姐妹们中的头一份,就是陆穆这个嫡女,也被她踩到一边。

如今陆昭却眼见着陆穆能结交有权势的贵妇,而自己却只能远远的看着,她心里别提多气闷了。

暗暗咬了咬牙,陆昭拉着小齐氏的衣袖,道:“大嫂。咱们也过去吧。”

便宜不能都让陆穆那个死丫头占了去,梁夫人喜欢陆穆,她陆昭比陆穆强了一千倍。只要她跟梁夫人说上话,梁夫人定会弃了陆穆,转而喜欢她陆昭。

退一万步讲,就算梁夫人‘没见识’,不懂得欣赏她陆昭的好,那好歹也能赚个见面礼呀——同是陆家的姐妹,没道理妹妹得了,却没有姐姐的份儿。

如此浅显的道理,就算是屠户的女儿也能明白。

小齐氏正想去打探下谢向晚都跟梁氏说了什么。听了陆昭的话,心下一动。“好,转了好一会儿了。咱们也该去寻你二嫂和先大嫂子了。”

说的冠冕堂皇,小齐氏拉着陆昭的手,轻手轻脚的靠了过来。

刚刚走到近前,她便听到梁夫人跟谢向晚说:“她的病我就托付给您啦,您多费费心,待她好了,我定亲自带了她去给您磕头!”

她?

哪个她?

难道她们真的在讨论梁姨娘?

小齐氏心里咯噔一下,脸色也变得有些不好看。

谢向晚她们只顾着说话,暂时没有看到小齐氏和陆昭,只听谢向晚说着:“夫人太客气了,我只是试一试,并没有十足的把握。”

梁夫人打断谢向晚的话,连声道:“我知道,我知道,旁的我就不多说了,只求看在我的老脸上,您多多尽心。”

“那是自然,夫人放心吧,待我回去后,我就会——”

谢向晚正说着,眼角的余光瞥到了小齐氏两人,顿了下,扭头看向她们,笑道:“大嫂,阿昭,你们过来了?”

小齐氏偷听了那几句,愈发笃定谢向晚在背后算计她,心情自然好不到哪里。

只是理智提醒她,这里是广平郡主的赏菊宴,京中有头有脸的贵妇、贵女们全都云集于此,即便算账,也不能在这里发作。否则,有理的也会变成没理了。

僵硬的点点头,小齐氏道:“方才跟几位世交家的太太、奶奶们聊了聊。”

说着,小齐氏转头看向梁夫人,强扯出一抹笑,“这位是梁夫人吧,夫人安好,妾身是——”

梁夫人看到小齐氏的那一刹,便敛住了笑容,淡淡的说道:“我知道你是谁,定国公府的世子少夫人。说起来,咱们也算有些‘交情’。”

小齐氏的脸色变得愈发难看,果然,还真说到了梁氏!

“不知道我那个蠢笨的远房侄女儿可还听话?有没有好好服侍世子和少夫人啊!”

梁夫人跟梁姨娘的关系很远,且也没多少交情,当初之所以帮梁家牵线,不过是看在梁家的谢礼上。

但一笔写不出两个‘梁’字,梁姨娘平日里也规矩,对她这个‘姑母’也极奉承,嫁入陆家后,梁氏也不忘送些东西到阎家。

梁夫人不缺这点子东西,但对梁姨娘的一番孝心,还是蛮受用的。

接连两三个月都不曾受到梁姨娘的只字片言。梁夫人便隐约猜到了什么,她那个侄女儿定是被家中的大妇制住了。

今日偶遇小齐氏,梁夫人猛地想起了梁姨娘。便忍不住问了出来。

小齐氏的心怦怦乱跳,暗暗吸了口气。笑道,“好叫夫人知晓,梁姨娘很好,规矩、守礼,服侍世子爷的时候很尽心。说起来,妾身还要多谢阎都督和夫人——”

小齐氏还待说什么,身边的陆昭已经按耐不住,用力扯了扯她的衣袖。

小齐氏皱眉。但还是忍着没有发作,转了个话题,道:“夫人认得我家弟妹和二妹妹?方才瞧你们说的热闹,可是又有什么新闻?”

谢向晚摇摇头,“并没有什么新闻,只是说了些美容的闲话。”

陆昭愈发心急,干脆不让两个嫂子引荐,自己上来给梁夫人屈膝见礼:“阿昭给夫人请安。”

谢向晚暗暗翻了个白眼,进门才多长时间啊,有半个时辰吗?这位大小姐就不能多装一会儿?

陆穆的脸颊飞上两片红晕。自家姐姐如此丢人,同是陆家女,她也跟着没脸呀。

勉强扯出一抹笑。陆穆赶忙描补,“夫人,这是我家大姐,闺名一个昭字。”

其实,陆穆想多了,陆昭的行为若是放在旁的贵妇眼中,那就是失礼。而梁夫人是谁啊,大字不识一个,她根本连‘礼’字都不知道怎么写呢。

虽然觉得陆昭有些拿腔作势。但伸手不打笑脸人,梁夫人还是笑眯眯的说:“原来国公府的大小姐啊。真是个标志的人儿。”

随手从头上拔了根赤金莲花托儿嵌红宝石的簪子塞给陆昭,“头次见面。也没准备什么东西,家常的小物件儿,大小姐别嫌弃,拿去赏小丫鬟吧。”

陆昭被噎了一下,这簪子虽是赤金嵌宝的,可论珍贵程度,根本无法与送给陆穆的翠玉镯子相比。

而且梁夫人自己也说了,这簪子拿去赏小丫鬟,本就不是什么很贵重的物件儿。

“…多谢夫人!”压着火气,陆昭不复方才的温柔甜美,直愣愣的说道。

就在这时,广平郡主又进来了,邀请大家去西侧的水榭赏花、听戏。

水榭里或黄、或白的菊花开得正好,水边高搭戏台,一众女眷坐在二楼上,居高临下,下头的景儿全都落在眼中,菊花也好、戏也热闹,众贵妇聊得也尽兴。

就是唯一一个曾经出过幺蛾子的王氏,也不知道陈家三奶奶跟她说了什么,再次出现在人前时,变得异常和气。

至于那个什么公孙大娘更是没了踪影。

赏菊宴进行得很顺利,到了下午,日头偏西,一众贵妇便纷纷告辞离去。

谢向晚的收获也不错,除了梁夫人,陈夫人又给她介绍了几位将军家的女眷,谢向晚本就会些功夫,与直爽的武将家眷们谈起话来,颇能合拍。

宴会结束的时候,那几家女眷先后邀请谢向晚有空去家中坐坐,谢向晚亦做了同样的邀约。

至于小齐氏和钱氏,估计收获也不错,陆昭脸上那‘娇羞’的笑容就没有断过。

妯娌三个领着小姑子们回到家中,先去宁寿堂回禀了老夫人。说了说宴会上的事儿,除了小齐氏,谢向晚、钱氏等人便退了出来,只留下两个齐家女人说体己话。

次日清晨,远翠苑的婆子照例去大厨房领取当日的份例蔬菜、鱼肉、果子等物什,却被大厨房的管事告知,所有的东西已经按照主子们的份例入了灶间,到了饭点,远翠苑的妈妈们只需来提食盒便可。

婆子纳罕:这、这什么意思?难道不许她们小厨房自己开伙了?!

第101章 不按常理

大厨房的管事是个三十来岁的妇人,男人叫杨林,府里都唤她杨林家的。

杨林是老夫人跟前杨妈妈的儿子,所以,杨林家的也算是老夫人的人,人长得不算白净,但五官还端正,体型微胖,衣服、头发都收拾得整整齐齐的。

别看整日里在厨房烟熏火燎的,但并不显油腻,整个人看着也干净清爽。

她见远翠苑的婆子愣了神儿,暗自偷乐,面儿上却不显,还故作善心的提醒:“这位嫂子,你放心,咱们府里的规矩是卯正二刻开始往里送早饭,现在还有不到一个时辰,你若是无事,可以直接在这里等着,待灶上把饭菜整治妥当了,你再提回去不迟。”

“…提回去?”

婆子终于回过神儿来,定定的看了眼繁忙的厨房,想了想,问了句:“老夫人和夫人的饭菜也都是这里送过去的?”

杨林家的挑了挑眉毛,没有说话,但脸上的表情已经说明了一切:你个老货,这不是说废话哪。

老夫人和夫人都是讲究的人,吃食上最喜热的,即便是饭菜刚出锅就送过去,摆到桌子上的时候,也凉了一半,所以,老夫人和夫人的院子里都有自己的小厨房

大厨房只需要把老夫人和夫人要吃菜色所需的食材准备妥了,命人送到宁寿堂、宁禧堂的小厨房即可。

这是两位主母的特权,就连少夫人小齐氏都享受不到。当然,许氏过门后,便打破了这个特权,远翠苑也成为第三个拥有小厨房的院落。

但现在,大厨房的管事却告诉远翠苑的婆子。要食材没有,想要吃饭,只能跟府里的其它主子一样。从大厨房提食盒回去吃。

“哦,杨家的不着忙。我、我先回去一趟,待会儿再来!”

婆子摆摆手,丢下一句话,便匆忙赶了回去。这事儿背后有文章,可不是她一个下人能决断的,还是赶紧告诉青罗姑娘要紧。

“哦?杨林家的果真这么说?”

青罗刚刚梳洗完毕,听到外头婆子说话,赶忙走了过来。听了婆子的回禀,她皱了皱眉头。

那婆子是远翠苑留下来的老人,正是求表现的时候,她低声道:“姑娘,从大厨房取饭,这确实是国公府的惯例,东边的大老爷、西边的三老爷全都如此。不过,老奴担心,今儿大厨房给咱们准备的饭食,恐怕不会太、太合口味!”

婆子说的还算婉转。其实她更想说,大厨房(或曰背后的老夫人、少夫人)既然要给远翠苑一个‘好看’,定会用尽办法。

而在内院。想要磋磨一个人,最常用的法子就是饭菜——冷饭冷菜还算寻常,残羹冷炙才是最让人恶心又无奈的呢。

而且吧,今儿是大厨房第一天给新二奶奶做饭,若是做得太好了,二奶奶吃习惯了,以后再若有个疏忽,饭菜稍不合口味就要落埋怨啊。

做人奴婢的,自然有其生存的法宝。

婆子以己度人。很容易揣摩杨林家的心思。

青罗远比那婆子聪明,婆子能想的。她也能想到。

微微点头,“妈妈说的是。”看来。少夫人这是准备要对自家小姐动手了呢。

这时,小厨房的管事康妈妈走了过来,看到那婆子,赶忙道:“哎呀,我的老姐姐,这都什么时辰了,二爷和二奶奶眼瞅着就要起了,做饭的东西还不见个踪影。您老倒是抓紧些呀,误了主子用饭,到底是你的不是,还是我的罪过?”

那婆子委屈的看了青罗一眼,而后才对康妈妈道:“我岂会忘了正事儿?不瞒你说,我刚从大厨房回来,杨林家的不肯给,只让我待会儿去提食盒。”

康妈妈愣了下,“什么意思?”

不让她们小厨房做饭?而是去吃大厨房的吃食?

如此一来,她们小厨房岂不就是没了存在的价值?

接下来,二奶奶是不是要裁减小厨房的人了?

事关自己的差事,康妈妈也顾不得跟那婆子叽歪,慌忙看向青罗,“姑娘,这、这可怎么是好?”

说完忽觉得自己有些失态,又描补道:“姑娘也知道,咱们小厨房的几个厨娘伺候二奶奶好几年了,二奶奶早就习惯了她们的手艺。我担心,若是换成大厨房的饭菜,二奶奶或许会吃不惯呢。若是饿着了二爷、二奶奶,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那婆子也跟着附和,“可不是,小厨房的厨娘尽心,这几日二爷没少夸奖,倘或乍然换了,就是二爷也不习惯呢。”

青罗扯了扯嘴角,笑道:“我知道。放心吧,二奶奶早就防备着这一天呢,待会儿我就去外头传话,康妈妈先让厨娘们准备着。最慢不超过两刻钟,东西便会送过去。”

康妈妈一听二奶奶有准备,而且听青罗这意思,就算大厨房不给食材,二奶奶也不会轻易裁撤小厨房,自己的差事保住了,心下大安,迭声道:“姑娘放心,我这就去安排。”

青罗点点头,摆手让那婆子离开。

那婆子脑子转的极快,听了青罗的话,赶忙说:“姑娘,老婆子没什么能耐,就是有把子力气,姑娘若是有什么差遣,只管让老婆子去做。”

眼中闪烁着笑意,青罗对这婆子的反应很满意,笑着说道:“你去西侧角门,胡同里有几个听使唤的小厮,你只唤个叫‘来旺’的,告诉他说,二奶奶命他去后街铺子取些新鲜的果蔬、肉蛋、鸡鱼等物什,就说是二爷、二奶奶用的,命他精心些。”

婆子一句一句的记下了,待青罗说完,见她没有什么要补充的,这才点头,“哎哎,老婆子都记下了。”

青罗忽想起一事。又叮嘱道:“对了,你再去寻个人,让她到了时辰去大厨房提食盒。”

婆子有些不解。“姑娘,外头不是有人给里面送东西吗。为何还要去大厨房?”

没得去了受些闲气。

青罗并不解释,直道:“这是二奶奶吩咐的,你只管照着去做便是。”

婆子知道青罗在二奶奶跟前的体面,不敢再问,答应一声,便小跑着出去了。

没过多久,婆子果然喜滋滋的拎着几个篮子进来,而另一个婆子。到了时辰,也领着个小丫鬟,径直去了大厨房。

谢向晚和陆离照例起床,夫妻两个在院子里活动了一番,洗漱,换了衣裳,来到西次间用饭。

“咦?今天的早饭很丰盛啊。”

陆离抬眼看了看摆得满满当当的小炕桌,有些意外的问道。

谢向晚已经从青罗那儿听说了,便简单的说了下大厨房的事儿,而后道:“幸亏我在后街有个铺子。专门卖一些上好的瓜儿、菜儿,若不然,今儿咱们就要吃酱菜、白米粥了。”

大厨房给准备的早饭果然够‘惊喜’。她和陆离皆是一样的份例,每人四碟小菜,两样粥品,外加一碟子花样面食。

小菜却不是什么精致的,而是最普通的酱菜、咸菜,粥品也寻常,粳米粥、小馄饨,花样面点就更可怜了,四个青菜豆腐馅儿的蒸包。

一顿早饭。竟是除了小馄饨有点荤腥外,其他的竟全都是没什么油水的东西。

妆花、织金两个丫鬟提着个食盒。将盖子打开,露出几碟可怜兮兮的饭菜。展示给陆离看。

陆离弯腰看了,唇边绽开一抹冷笑,道:“大嫂还是这么‘节俭’。”

谢向晚闻言,也笑了,“大嫂确实贤惠,一点儿都没有国公府的豪奢之气。不过,这些饭菜看看就得了,二爷每日里都忙着,旁的好说,吃食上却是一点儿都不能委屈。我想过了,大厨房的饭菜咱们照领,小厨房也继续开伙,一应花用皆从我的私房里出。”

说着,谢向晚得意的笑了笑,“反正我有钱,就算有人不服气,也只能怪自己没托生个好人家。”

陆离却有些介意:“阿晚,我那儿不还是有些——”铺面和产业嘛,要花也要花那些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