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陆占涛说不说,想来他也不至于蠢到如此程度,送上门去跳贺兰铮那老狐狸的坑。

  她思量下一步棋如何走,陆占涛却突然出声,在她看来已称得上老而浑浊的眼睛突然间被点亮,似熊熊的火,燃到极致,又在瞬间寂灭。

  “府中已算好了日子,公主与晋儿的婚事就顶在下个月初七,公主千金之躯,自宫内出阁才算得宜。”稍顿,再看向荣王,“殿下以为如何?”

  “下个月初七,眼看不到二十天,着实太过匆忙。还请忠义王另择吉日,也让本王与六妹准备妥当。”

  “哎——好事自然要快快办。”

  “既是良缘天赐又何须急于一时?”

  “既是城下之盟又如何一拖再拖?”城下之盟?谁的城下?自然是谁弱,欺负的就是谁。

  荣王还欲再争,被云意拦下来,他满心疑惑地看过去,却见她上前一步,不卑不吭,先朝陆占涛曲膝施上一礼。

  “岂敢岂敢,公主快快请起。”话虽如此,但陆占涛自始至终挺直了背站在她身前五步远,不上前也不动作,心安理得受了她的礼。

  云意带着笑,半点心事不显,“劳您费心,原是云意的不是。但若说到婚庆迎娶,我一个姑娘家着实不能多言。幸好好在有哥哥在,哥哥疼极了我才会如此不舍,但说到底,也不该枉费了长辈们的一番心意。”她的眼神看过去,荣王已知其心意,挣扎许久,终是无奈妥协。

  现实如此,人人都需低头,任你是天潢贵胄还是凡夫俗子,宝藏之事只差临门一脚,与其被旁人割舍,倒不如由她自己下此决断。

  荣王喉头艰涩,同陆占涛说:“就如此,三日后,本王亲自送妹妹过河。”

  陆占涛总算满意,一连说上三个好,只差乐呵呵抚掌大笑。

  云意瞥一眼躲在一旁装摆设的陆晋,暗地里想,他们父子俩都是一个德行,干的尽是趁火打劫坐地起价的买卖,从没有仗义一回。

  双方再将开掘的时间、地点以及到场人马都在桌面上摊开来谈,这一回叫上了贺兰铮来拿主意,届时江北究竟派多少人,主将是谁,挖开了宝藏如何运输,两方将于何时何地交换人质,事无巨细一一核对清楚。

  贺兰铮的老狐狸本性发挥至极,原本只需带三千人,他不费吹灰之力谈到五千,还附带一千工匠不算在内,车马辎重都未详谈,贺兰铮必定要让精兵扒了衣裳装工匠,战车拆了当马车,哪个犄角旮旯里再藏几个,最后不凑满一万人不算完。

  男人们讨价还价,云意已经早一步回江北大营。德安德宝两兄弟一进屋就开始收拾行装,云意方才的聪明劲过去,现下没来由地一阵接一阵的恍惚,木呆呆独自一人坐在榻上,想起来,三日后就要入京,她却连嫁衣都没能来得及准备。

  小时候幻想过无数次的场景,没有任何一场梦能与眼前场景吻合,德安翻开了樟木箱,德宝将珠钗都收进妆匣,哪像出嫁,分明是逃难…………

  如是吻合,那也一定是将人吓出一身冷汗的噩梦。

  她像是入了定,任身边人如何忙碌,耳边如何吵闹嘈杂都醒不过神,就连荣王挑起帘子进来也没发觉,自顾自沉湎在梦境与现实的落差里,不能自已。

  “唉……”他叹息,她才眨眨眼睛回了魂。

  “哥哥怎么来了?”

  “来看你。”他站在她身前,遮住了门口的光,然而她再一次晃了神,迷糊中认为这样的光线用来午休最值得。

  她半眯着眼睛仰着脖子望向他,“看我做什么?平平常常的,有什么好看。”

  荣王轻轻叹息,“往后想看也看不着了。”

  云意摇头道:“人生总有聚散离合,但又有诗云,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我望明月皎皎,便知哥哥念我之心。”

  还是叹息,该是翩翩少年郎,无心之中担起重担,往后只剩下忧愁痛苦,为了所谓的“大业”,将今生情,全然割舍。

  “傻姑娘,哥哥是舍不得你。”犹豫挣扎,终于将这些帝王不该有的红尘情愫剖开来示于人前,若是外祖听见,又要骂他软弱,一拍桌子一瞪眼,开始叨念成大事者事事都能割舍。亲情算什么?你要往上走成大业,就要遇佛杀佛,遇父弑父。

  云意这一时再也忍不住,红了眼眶,哭着说:“你不必挂念,我去了,自然是要过好日子的。我……绝不会委屈自己…………”

  “你一个姑娘家,本不该承受这些…………”

  “受了就是受了,没有什么应该不应该。若总是想着‘不应该’,这辈子要如何活?事事都苦,这命本就是‘不应该’。”

  他抬手抹去她眼角的泪,感叹道:“我不如你,我如今是身在此山,浮云遮眼,不知前路茫茫,几时才是解脱。”

  同病相怜,心怀凄苦,到最后无人再言,只因一开口就是人间苦,苦不堪言。

  “好了,不说这个。”荣王让开一步,朝后稍稍伸出手,就有小太监平乐将一只半旧的木匣送到他手中。他再转手递给云意,“这是陆晋托我交予你的,他已事先与我说清,里头都是田契地契,银票资财。知道你匆忙出来,手中缺一两件应急的,嫁衣首饰都已经准备好,夜里拖过来,权当是从娘家带进京。”

  云意讶然,未想过陆晋这样大大咧咧万事不探的莽汉,也能有心细如发的一日。

  荣王道:“他对你……倒有几分真心。”

  云意轻轻摸索着木匣上凹凸不平的雕纹,轻轻说:“但愿这真心,能比旁人的多出三五日,也不枉我费心劳力,辗转难安。”

  ☆、第74章离别

  七十四章离别

  荣王再叮嘱她,“本该由哥哥给你准备的嫁妆,因这回走得匆忙没能带上,只能先清点少许。这厢已经令人快马回府,嫁妆人马即刻出发,必定能在你成亲之前送到。至于舅舅,老头子虽精,这个上头总是不能少的,你放心,有哥哥在,即便是补,也要让他补个透底。”

  云意却不认同,“哥哥留着些,往后有的是要撒银子的时候,我这里…………”她轻轻摩挲着木匣子,怅然道,“他出手必然可观,钱财上头,哥哥倒不必担心我。”

  “是多是少都是我这做哥哥的一份心,你只管收下。”他心中有愧,自然卯足了劲要从钱财上弥补,似乎只有多给一些,才能多一分安心,以此证明他不是为名为利不择手段的下作人,证明他磊磊光明与陆晋与贺兰铮之流并不相同。

  云意推辞不过,只能任他。

  荣王忽而想起今日所见,忍不住问:“冯宝是怎么一回事?又投了陆家?”

  云意看着桌脚细痕,轻描淡写地说:“谁知道呢?良禽择木而息罢了…………”

  他脸上难得露出浓烈表情,眉心深锁,极为不屑,“三姓家奴,一个没根的阉人,指望什么?”啐一口,停了停才疑惑道,“宫里头……真就一个都没逃出来?”

  云意没敢抬头看他,只胡乱点个头,就算糊弄过去,“没听见消息,大约是没有了,即便有,这样兵荒马乱的时候,隐姓埋名才能保命。”

  “唉……各安天命吧…………”

  人世沧桑,到头来一句话揭过,半点痕迹不留。

  然而云意自己的命呢?挣扎半生,最终也没能握在自己手里。

  三天后如约出行,一走就是一生。队伍寥落,车马依稀,与她当日和亲出塞的阵仗有着天差地别,心境也换个彻底。当年是初出茅庐,有懊悔有怨愤,却也埋头学蒙语,要为自己争命。如今五味杂陈,祸福难料,反倒说不清道不明,眼前迷雾重重,脚底虚浮缥缈,谁知前路几何。

  荣王送她到狭窄断流的二光河,平日浪涛汹涌的河口,如今只剩下没过脚踝的水懒懒散散追海而去。

  两方人马隔着河川对望,齐颜卫的铠甲寒光冽冽,送嫁的队伍人心恍惚。陆晋一人一马立于队首,高大的身影仿佛一柄利剑悬在天与地之间,远远透出大漠尽头的苍凉旷远。

  云意就坐在马车里,透过两门之间的缝隙远远看他。又与她一贯来的所见所知不同,亲近时他多出一张孩子气面孔,人前时他是勇武无人敌的铁血将军,她可以憧憬这样一个战无不胜的陆二爷,同时更中意那个无赖得可爱的陆晋。

  他的蒙古名叫什么?她偶然间听巴音说过,似乎是朝鲁。

  荣王停马驻足,望向对岸威震西北的齐颜卫,不论旁人如何,他自小养在宫中,鲜见如此,多少要受几分震撼。心中暗想,若朝廷兵马能如对岸勇猛威武,或许也不必落到今日下场。

  他调整方向,正要领着车马从桥上过,突然间陆晋一夹马腹冲向前,马蹄蹬蹬淌过几近干枯的河床,也不管前头拦着多少人,一心越过重重阻隔,绕到车前,将紧闭的小木门推开,长臂一捞,捞出个秀色可餐的江北美人。

  她今日为了应景,难得找出一件压箱底的艳色衣裳,是樱草色的褙子,藕荷色的裙,衬得人越发的肤白如雪,乌发如云。陆晋连看都没看就将她一把捞到马上,男人的手臂似铁铸,硬邦邦横在腰前。

  他一拉缰绳就要折回,云意下意识地寻找荣王身影,到这时才发觉泪眼模糊,根本看不清眼前景象。忍住哽咽,她唤一声,“哥哥…………”

  陆晋皱眉,却也没再赶马回头。

  荣王迎上来,握住她伸在半空的手,她在颤抖,他亦未能幸免。两个人都有泪,被酸楚弥漫的胸腔一阵阵绞痛,无能为力、莫可奈何,悲伤且挫败的情绪到这一刻达到顶峰,即便两个习惯了隐忍的人也再也承受不住。

  “哥哥……哥哥千万保重…………你我……来生再见…………”一句话分三段,好不容易忍住眼泪说完整,已知这一走就是人世永别,若有相见之日,必是兵戎相对之时,谁胜谁败,于她而言都是锥心刺骨之痛。

  他两手合握,紧紧攥住她冰冷的右手,脸颊憋得通红,始终在努力控制着不断翻涌的情绪,“保重!”最后只有这两个字,多余的,再不必说出口。

  他放开了她的手,他甚至连看着她出嫁的机会都不能有。

  其格其闪电一般冲出去,眨眼间已回到原处。

  陆晋调转马头,让她能隔着不远不近的距离再看一眼兄长,再看一眼曾经心心念念的避风港,从此山长水远,永不相见。

  她闭上眼,一滴滚圆的泪自眼角滑落到下颌,她同他说:“走吧——”

  那便立刻启程,伴着齐颜卫震天的欢呼声,以及比草原狼山中虎更加凶恶危险的猛兽气息,她倚在陆晋怀里,等离别的眼泪收干。从此她孤身一人,披星戴月,奔赴沙场,回程无期。

  陆晋用披风裹紧了她,一路上不曾多言一句。也许这个时候,沉默才是最好的陪伴。

  五月天,槐花满地。

  陪嫁的队伍在后头慢慢跟,陆晋已经带着她,以及三百齐颜卫奔回驻军营帐。

  云意被他抱进一间浅棕色高大帐篷里,内里陈设一应俱全,榻上铺着一张完整的虎皮,硕大的虎头还留在最前端,余威犹在。

  陆晋将她放置在厚厚的虎皮上,看她顶着一双哭得通红的眼睛同他抱怨,“都已经是快入夏的日子,还铺这么厚一层皮子做什么?”

  陆晋也靠在她身边坐下,进来时就洗过手,用来提刀杀人的左右手齐齐给她剥松仁。一面笨手笨脚伺候人,一面慢慢悠悠说:“怕你冷,我听人说,女人不能受凉,怕将来养不出孩子。”

  “听谁说?”

  陆晋瞥她一眼,顿了顿说:“横竖有人说。怎么,你好了?不哭了?”

  云意不答他这句,转而问,“二爷夜里住哪儿?”

  他捏着小小一粒松仁,语气不大耐烦,“住隔壁,离得近好看牢你。”

  她不甚在意,“这几日都不干活了?光守着我一个人?”

  “父王要令你先行回京,在宫里头待嫁。但京城里就剩下那个面慈心狠的老姑婆,我哪能放心让你一个人去?只怕没过几天,你这副小身板就让她啃得骨头都不剩。不过……你这小没良心的东西,爷昨儿为了你担心得一宿没睡,今日一早就去求父王,好话说尽,才勉强将你留下,等掘出宝藏之后再亲自送你回城。”

  “二爷是不是同王爷说,此行诸事未定,比照西陵地宫一事,令公主同去才是万全之策。”她撑着下颌,歪着头,饶有兴致地望着他。

  陆晋清了清嗓子,答:“那倒不是……”

  “那是什么?”

  “没你这样文绉绉。”

  云意没能忍住,噗嗤一声笑出来,红肿的眼睛带着水光,盈盈看向他,无声中流淌的都是女儿家的温柔媚态。

  他握紧了拳,克制着转开脸去看桌上一套青瓷茶具,木呆呆说着,“话说回来,你如今还在孝期么?”

  云意点点头,“三年孝期,这才过了多少?”

  陆晋显得有些懊丧,“成婚嫁娶,本就不该在孝期。”

  “原来二爷心里清楚。”

  “灶头给你炖了鸽子汤,晚上喝一盅补补身子。你瘦成这个样子,爷看了心疼。”他伸手揽过她肩膀,轻轻抚着她瘦削的背脊,沉声说,“尽孝不在于一时,听话,养好了身子才要紧。”

  “养好了身子又如何?”

  “生儿子!”两人说到一处,只不过一个是兴奋期待,一个是全不耐烦。

  “要生自己生,天不早了,二爷请回吧。”

  她闹脾气下逐客令,陆晋却全然不觉,在传宗接代这样的大事上,他是绝不会认错的,退一步说,他已到了这样的年纪,心急也是应当。于是放好了最后一粒硕大滚圆的松仁,功成身退,“早些休息,别再哭,嫁人是件好事儿,何况是嫁给爷呢。眼泪擦一擦,三日后还要与你舅父一同启程去普华,路上颠簸劳累,风餐露宿,你得先吃饱能熬得住。”

  “我知道,二爷也仔细身子。”

  “我是铁打的身子,你何须担心,头等大事是你。”

  “我怎么?”

  他深深看她,艰涩开口,“我总是害怕…………”后头似乎跟着绵长无尽的话,不能亲口说给她听。

  云意莞尔,“我哪也不去,咱们这辈子注定了要绑在一起,生死相随。”

  “好,生死相随。”他坚定地,重重地点头。

  云意笑,“那你可得惜命,比我大那么一截,可别拖累我。”

  陆晋咬牙,凑到她耳边来,恶狠狠说:“你等着,等洞房花烛夜你就知道究竟是谁拖累谁!”

  他日思夜想的人就在身边,一切美好如梦幻泡影随时寂灭。

  云意在帐篷里住上三天,便再次随大军启程,连带还有江北的一万人马,被西北军一前一后看得死死,要深入敌军腹地,去抢世人梦寐以求的玄宗宝藏。

  然而宝藏是否真如梦中所想,是金山银山,取之不竭?

  唯有挖开了才知道。

  这一天,云意就坐在马上,裹紧了她的孔雀翎披风,见证了最最滑稽可笑的一幕。

  ☆、第75章宝藏

  七十五章宝藏

  她始终记得,那是五月初七,端午刚过,天气一日闷过一日,太阳探出头又躲进云后,有人脱掉衣服光着膀子干活。掘土的铲不断挥动,已经是开掘的第八天。

  直到铁锹触到顶盖,人群骤起欢呼。

  她抬头看,云层密布,日光被遮挡,雨渐渐透出。这是一段命运的结束,也是另一场旅途的开始。

  所有人都凑上前去,想要知道传说中的玄宗宝藏究竟是何样貌,够不够一年军饷,还是能保万世长安?

  突然听见“哎哟”一声,有人跳进深坑里捡起一块银锭来,对着光打量,“怎么都黑了!”

  “什么?”

  人人都惊,陆占涛派了副将下坑,光是挖开的坑洞就有五米宽,里头层层叠叠堆砌的都是黑乎乎不成样的银锭子。

  副将捡出几个还能看得过眼的送上地面,陆占涛拿来细看,因藏得不够严实,银子已经锈化发霉,表面坑洼不平已成蜂窝状,还有的锈到了里头,根本看不出是金是银。他一怒之下合起掌心,两只银锭子或是因锈到中空,一使力就在他掌心里碎个彻底。

  他不信,吩咐属下,“挖,往下挖,埋了那么多,总有好的!”

  身后,有都督府来的文臣低声感慨,“咸通九年,河南大旱,饥民无数。百官奏请圣上开私库,赈济灾民,未允。河南河北饿殍遍地,易子而食,惨不可闻。又咸通十一年,辽东战事频繁,国库空虚,兵部侍郎曹凤召跪求圣上拨付粮饷,圣上道,私库的银钱绝不能轻易予人,后辽东二十年不稳。如今千万雪花银,都成了石头都不如的东西。可悲,可笑,可怜,可叹啊!”

  隔得太远,云意看不清他的脸,却能想象他脸上悲愤无奈的神情。她这一生未曾做过百姓,不知百姓如何苦,却也能从他们一张张悲苦的脸上寻找对皇家对世道的恨。

  为何有人荒淫无道却能纵情到老,为何有人生来命贱苦苦求生。

  这都是未解的谜题。

  顾家没有了,下一个轮到谁?又该有什么样嗜血好杀的开国君王,接下来又是如何荒诞不羁的昏君故事。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竟没人想过要就此结束这样无穷无尽的循环。

  她拉一拉披风,在这样没有风的午后,裹紧了自己,头一次认识到,她原来是罪人,她饮酒作乐,满身珠宝,宫外万千人无米下肚,横死街头。她背负着属于皇权的原罪,不可抹杀,不可原谅,却又无人审判。

  云意低下头,同身边的德安说:“去告诉二爷,我先回营地。若是不放心,叫巴音跟着就是。”

  走出一里地,似乎还能听见身后众人悲喜,争来斗去,谁能料到是这样的结果?宝藏在此,银子在此,却令人失望绝望不能自已。

  有没有人哭呢?为这些本就不属于自己的钱财。

  她独自一人,闷闷坐上一下午。等陆晋回来,已是入夜时分。

  他拖着满心疲惫,未等她开口,便自行说出结果,“捡过了,能用的也就一万两,其余都烂透了只能照旧埋进土里。”

  云意未能答话,依旧呆呆似一尊玉像。

  陆晋找来一只圆凳坐在她身边,喝着桌上半凉的碧螺春,面无表情地说:“明日启程回京,你还有没有话要同你舅父说。”

  云意摇摇头,“并没有什么可说的,来日兵戎相见分出高低之后,再见不迟。”

  陆晋似乎没能听进耳里,弯腰弓背,整个人没剩下多少力气,长叹一声,问道:“你如今,心里想些什么?”

  “我?我在想一连倒了三顿的鸽子汤,是不是太浪费。”

  “你心底里在笑我傻吧,处心积虑,结果都是无用功。”他的目光直直看向地面,言语中充满了颓丧之意。

  营帐里只点了一盏灯,孱弱渺小,不堪重负。

  云意低眉深思,这是个极难回答的问题,过轻或过重,都要令人心结难解。她转而去谈过去,“我从前恨你入骨,如今也放开去。人生本就被执念左右,你我都非圣人,又如何能够跳脱红尘?也许正是因为执念、贪欲,才令你我挣扎着活到现在。”

  “万事到头一场空。”

  “几时到头?未死之前就不能停,一停就是死。”她伸出手来,搭在他宽阔厚实的手背上,定定道,“人在路上,身不由己。结果不算坏,一人分上五千两,皆大欢喜,满载而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