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夜之间,新闻和流言铺天盖地般席卷而来,打破了陈美娴多年以来委曲求全维持着的虚假的平静。她既震惊又羞恼,从事发到现在,仅是短短数月时间,却仿佛一下子苍老了几十岁。

她恨透了张建恩,却又不能不救自己的丈夫。相较于儿子张子韬的焦躁和忧虑,她的脸上更多的却是一种接近麻木和呆滞的神情。

南谨将这一切静静收在眼里,反手拍了拍这位可怜妇人的手背,安抚道:“您放心,我会尽力。”

“谢谢。”陈美娴垂下眼睛,声音低哑,仿佛干涸粗粝的河床。

因为张建恩在江城的名人身份,此案引起的社会关注度极高。南谨跨省市接了这个案子,倒似乎没有太大压力,自从接受委托,她便照例将所有心思和精力都投入了进来。

早在前几次开庭时,她的团队就已经陆续搜集到一些对己方有利的证据,一直朝着自己想要的结果努力。而她的当庭辩护表现更是如以往一样,完美得近乎无懈可击。

最终宣判结果不出她所料,张建恩故意杀人罪名不成立,过失致人死亡罪罪名成立,判处四年有期徒刑。

张家人明白,这恐怕已是最好的结局,遂放弃上诉。

庭审结束后,候在庭外的记者们见到张建恩的辩护律师团队,蜂拥而上。一刹那,摄像机、话筒、录音笔几乎要将南谨淹没了,最后她还是在助手阿雅和其他律师的护送下,才得以安然坐进车内。

阿雅坐在南谨旁边,打开平板电脑问:“南律师,我们订什么时候的票回沂市?”

南谨靠在座椅里闭目养神,思索片刻才说:“今晚吧。”

结果,阿雅还没来得及上网查票,南谨的手机就响了。

“南律师,这次谢谢你了。晚上我请你吃饭,不知道你赏不赏脸?”张子韬的声音听起来已不如先前那样暴躁。

大约是因为结局已定,而且四年的刑期也并非完全不能接受,如今情绪稳定下来之后,他便又恢复了平日的秉性,语气略显轻浮高调。

南谨对这人始终没有太多好感,礼貌地婉拒:“不客气,这都是我应该做的。吃饭就不用了,我还要赶回沂市处理其他事情。”

“走得这么急?光嘴上说谢谢顶什么用呢?如果不请南小姐吃顿饭,我心里无论如何都过意不去。不如这样,你回程的机票是几点的?告诉我,我让人替你退掉,再订明天一早回沂市的,你说呢?”

南谨无声地牵了牵嘴角,笑容中满含讥嘲。对方也不知是有意还是无意,已经将称呼由“南律师”改成“南小姐”了。如果吃了这顿饭,会不会就直接变成“南谨”了?

刚刚打赢一场硬仗,她实在没心思应付这种喜好猎奇的公子哥儿,于是直接将手机扔给阿雅,并用眼神示意了一下。

阿雅做她助手三年,早已身经百战,接了电话立刻公示化地一笑,声音清甜爽利:“张先生,很抱歉,南律师现在有个重要的电话会议,不方便和您说太久。下一回若再有案子,欢迎您随时与我们律所联络咨询。”

电话挂断,南谨忍不住笑出了声,她拿眼角余光扫过去,悠悠评价道:“你现在越来越厉害了,打发人的同时还不忘给律所拉生意。”

阿雅笑得更甜:“都是南律师你调教得好。”

车上没有外人,阿雅索性单手撑住下巴,半侧着身体细细打量南谨好一会儿,这才由衷感慨道:“南律师,如果我像那个张子韬那么有钱又有闲,也一定会想追你的。”

南谨再度瞥去一眼,眉梢轻动,却不接话,只是自顾自地重新闭上眼睛休息。

夏日炙热的光线像块浅金色的纱,隔着一层车窗,悄无声息地落在南谨沉静的睡脸上。

这张脸实在太漂亮,即便没怎么化妆,也依旧趋近于完美。她的五官轮廓似乎挑不出任何一点错处,漂亮得足以动人心魄。

阿雅之前从不曾见过这样的美貌,纵然是相处时间不短了,这时却也不禁看得呆了呆。而她不知道的是,其实就连这张脸的主人自己,也曾花费了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慢慢适应现在这副长相。

晚上飞回沂市的航班遭遇流量管控,迟了近一个半小时才抵达沂市机场。

南谨下飞机后给南喻打电话报平安,南喻气呼呼地抱怨:“你就忙成这样吗?短信不回,连电话也不接。”

“我不是回过短信给你?”

“就两个字!明天!南大律师,你也太惜字如金了吧。”

“看得懂就行了。”

南谨拿到托运的行李,走出机场大楼,外面行车道上暑热未消,尽数扑在身上,闷得令人几乎透不过气来。她跟南喻匆匆聊了两句便挂断电话,走到出租车等候处排队。

已经这样晚了,等车的旅客并不多。

前面排着的是一对年轻情侣,大约是从外地来旅游的,两人穿着同款同色系的T恤和运动鞋。男生高大俊朗,背着沉沉的双肩包,两只手各扶着一只拉杆箱。而那个娇小的女生则像只无尾熊,攀住他的腰。两人面对面站在那儿,时而凑近了窃窃低语一番,姿态亲昵,旁若无人。后来也不知那男生说了句什么,惹得女朋友“扑哧”一笑,那声音仿似银铃一般,肆无忌惮的,又十分娇脆动听。

这时候在机场接客人的空车不少,他们很快就坐上其中一辆扬长而去。南谨也紧随其后,被车子载着驶入夜色之中。

结果没想到,仅仅隔了几天,南谨就又见到这对情侣。

当时她正在街边的麦当劳里等南喻,天气闷热,便随便点了杯冰可乐。在找座位的时候,她几乎一眼就注意到了他们,他们正对坐在靠窗的位子上吃薯条。

虽然只在机场有过一面之缘,但南谨对那个女生印象深刻,因为她长得十分可爱,又似乎很爱笑,笑起来一双眼睛弯得仿似新月,漂亮极了。大约是正沉浸在热恋中,女生眼角眉梢都是化不开的幸福,而且她还这样年轻,这种年纪根本不屑于掩饰什么,只恨不得和全世界一起分享她的心情。

因为快乐,所以愿意与人分享。

南谨看到她,总莫名地觉得熟悉,于是对这个可爱的女生也多了一分好感。

周末的下午,麦当劳里客人不少。这附近就有一个公园,许多家长趁着休息日带孩子出来玩,玩累了一家三口就进来吃汉堡或冰淇淋。

孩子们十分闹腾,在店堂里不时窜来窜去,多半家长们也管不住。笑声、尖叫声混成一团,其实挺吵的。南谨刚坐下喝了口饮料,就见着一个小男孩挣脱了妈妈的手,往角落的游乐区冲去,可是因为员工刚刚拖过地板,地上湿滑,那孩子没跑两步就一个踉跄,眼看就要向前摔倒了,南谨反应很快,迅速弯腰伸手,一把拉住孩子的胳膊。

孩子的母亲随后赶来,立刻抱起孩子,一个劲儿地跟南谨道谢。南谨笑笑,提醒说:“地上滑,别让孩子乱跑。”

“他太顽皮了,我一个人根本看不住。”孩子的母亲有些无奈,又侧头柔声教育道:“快跟阿姨说谢谢。”

没想到那孩子这时候倒变得很听话,眨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乖乖地冲着南谨说了声:“谢谢阿姨。”

因为年纪太小,口齿还有些不清,却更显得糯软可爱。南谨心头一软,微笑地逗他:“摔跤很疼的,下次不能自己乱跑哦。”

男孩转头看看妈妈,又似乎努力想了想,才忽然奶声奶气地宣布:“爸爸说,男子汉,不怕疼!”然后便望着收银台的方向,大声叫着爸爸。

孩子的母亲再次向南谨道了谢,母子俩这才转身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下一刻,南谨收回目光,脸上笑意还没完全退去,就见南喻的身影闪了出来,在对面落了座。南喻显然是旁观了许久,此刻她的一双眼睛状似研究地盯住南谨说:“难得见你对小孩子这么有爱心。”

南谨心思敏锐,哪里会听不出南喻的意思?自从生下安安,似乎全家人都在责怪她,怪她不够关心爱护自己的亲生儿子。如今,连南母都看不下去了,直接把安安接回了老家。

南喻问:“你好不容易出完差了,也不打算回老家看看?”

“我手头还有些事没忙完。”南谨神色自若地垂下眼睛,晃了晃纸杯,杯中浮冰撞击出细碎的声响,然后她突然反问:“你今天不用约会?”

南喻难得怔了一下,旋即说:“跟谁?”

“那位姓叶的美食家。”

“那只是好朋友。”

“你今年多大了?居然还拿这种说辞来搪塞我。”南谨的眼神里带着显而易见的嘲笑,微一扬眉:“难道你不知道自己脸红了吗?”

“……那是因为外面太热了。”南喻反应过来后,有些气急败坏地辩驳。

她的皮肤本就白皙,脸上浅浅的红晕尤为明显,但她不承认,南谨也拿她没办法,只是递去一个了然的眼神,倒令南喻觉得十分挫败,考虑半晌后只好求饶:“我是你的亲妹妹,又不是庭上的证人,拜托你别用这么专业的姿态来审视我,好吗?”

“有吗?”南谨淡定回答,“我只是习惯戳穿谎言。”

“可是你这样很不可爱。”

“可爱的在那里。”南谨用眼角微微一瞥,南喻心领神会,顺着她的目光看过去,正好见到落地窗边一对年轻情侣正在互喂薯条。

那个女生看上去娇俏又顽皮,故意将蘸着番茄酱的薯条递歪了,酱汁沾在男生嘴角上,留下一抹鲜红滑稽的痕迹,而她就那样无辜地撑着下巴,“哧哧”地笑,眼睛里仿佛映着细碎的光。

南喻有些感慨:“年轻啊。”

南谨喝着饮料,没有接话。确实是年轻,只有年轻才会这样不顾旁人的眼光,恣意妄为,放肆地沉浸在属于自己的幸福世界里。

她看着她,忽然间一阵恍惚,因为自己几乎都要忘了这种感受了——当一个人忘却了周遭所有,只顾得上小小的二人天地时的感受。

结果,却是这个年轻的陌生女孩子,用一副旁若无人的放纵姿态,在某个时刻突然唤醒了她尘封已久的感觉。

那些似曾相识的感觉,就像是海滩上的沙砾,被时间日夜冲刷着,其实早已变得模糊不清了。而她如今这样忙碌,有了全新的人生,哪怕是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哪怕是独自一个人待着,也几乎不会轻易回忆起那些恍若隔世的过往。

她像是怔怔地想了很久,又像是只走了一刹那的神,因为很快就听见南喻在叫她。

“姐,”南喻收了玩笑的心思,认真地问,“今晚我能不能住到你那里去?”

“为什么?”

“我自己那边……不太方便。”

南喻虽然有一把温柔至极的声音,甜软得几乎能将人心都融化开,但其实她的性格向来直爽大方,也很少有这样支支吾吾的时候。

南谨不禁好奇,简单明了地要求:“理由?”

南喻露出个为难的表情,挣扎片刻,终于还是说出来:“上个礼拜跟叶非聊天的时候,随口约定了一下,让他今天晚上来我家坐坐,尝尝我亲手煮的咖啡。可是……”

“可是现在你又打退堂鼓了。”南谨了然地接道。

“是,忽然觉得进展不应该这么快。”隔着半张桌子,南喻哀求般地望着自家亲姐姐,黑白分明的眼睛湿漉漉的,眼神十分无辜,像极了楚楚可怜的小动物。她拖长了尾音撒娇般叫道:“姐,你说我该怎么办哪?”

南谨看着她的样子,却不为所动,搁下剩了一半饮料的纸杯,慢悠悠地开口说:“我也没招儿。只不过想友情提醒一下,别拿这种眼神去看叶非,不然人家肯定以为你在勾引他。”

南喻原本还在发愁,这会儿却被逗乐了,暂时抛开纠结,故意撑着下巴,眨眨眼睛问:“什么眼神?我的眼神有这么大的吸引力吗?”

“不信你今晚可以试验一下。”南谨拖着她站起来,边离开边说:“答应别人的事就要做到。说好了要煮咖啡的,晚上你别想让我收留你,就乖乖在家煮咖啡给美食家品尝吧。”

“你是我亲姐,怎么能这样!”南喻跟在后头,忍不住抗议。

玻璃门外是强烈的阳光,地面被暴晒得热烘烘的,热浪仿佛在四周汹涌翻滚。

南谨下意识地拿手遮在额前挡住阳光,然后才转头看一眼南喻,似笑非笑地调侃:“我是你亲姐姐,怎么也没能喝上你亲手煮的咖啡?答应别人的时候倒是挺爽快的。”

南喻大呼冤枉:“你又不喝咖啡的。”

因为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都患有神经衰弱,几乎整夜整夜地失眠,这几年南谨已经与一切刺激性的饮品绝缘了。

“那你也可以煮别的东西给我吃,哪怕是一碗泡面。可是你有吗?”

“你向来都说泡面是垃圾食品。”南喻叹了口气,“姐,你胡搅蛮缠起来真是可怕。如果你能停止这种无端的道德谴责,我宁愿晚上独自应付叶非。”

南谨终于笑了笑:“这样才对啊。”

“对什么对啊?”南喻又是一脸纠结的样子,“我可不想他把这种行为当成某种暗示,然后有进一步的举动。”

“你是不是想得太多了?”南谨说,“也许你煮的咖啡太难喝,让他干脆落荒而逃了呢?”

第3章 浮生寄流年微盘

虽然她已经离开他很久了,可是她依旧不得不承认,在他的那方世界里,他就是神,没有他做不到的,也没有他得不到的。

然而事实证明,南喻的手艺还是相当不错的,至少叶非当晚对她赞不绝口。

隔了两天,她将这事汇报给南谨,却换来一句淡淡的质疑:“你确定他不是爱屋及乌?”

南喻心情不错,对这种玩笑式的讽刺不以为意,只是笑着问:“姐,你哪天晚上有空?”

“怎么?叶非要请我吃饭?”南谨一边低头看着手上的材料,一边应付着讲电话。

“料事如神呀。”南喻说,“那天叶非到家里,正好聊起你,他说想请你吃个饭,认识一下。”

“这就算见家长了,进展神速。”南谨的大半注意力仍在手头的案子上,她将材料又翻过一页,很快就听见南喻的否认:“只是一餐便饭而已。”

一切都在意料之中。南谨微笑一下,说:“好吧,我什么时候有空会提前通知你的。”

听筒里不时传来轻微窸窣的纸页翻动声,南喻知道她是一边工作一边分神和自己讲电话,于是又简单说了两句便挂断了。

将手机扔在桌面上,南喻才又回想了一遍那晚与叶非相处的情形。

其实并没有想象中那样尴尬。毕竟已经认识了这么长时间,话题也仿佛永远说不完,与叶非的单独相处令她觉得既舒适又愉悦,之前那一点担心和排斥早就化为乌有。

因为是在家里,叶非又是头一回上来坐坐,自然对客厅里的陈设有些好奇。

餐桌旁的置物架上摆着许多大小不一的相框,都是各个时期的家庭照片。当时叶非饶有兴趣地凑近欣赏了很久,最后顺手拿起其中一只相框,问:“这里面的另外两位女士是什么人?”

南喻顺着看过去,原来他拿着的是她刚来沂市工作时的照片。

那时她初出校门,在沂市人生地不熟,虽然有南谨照应,但母亲终究不大放心,便挑了国庆的假期过来探望她们姐妹俩。

十月份的沂市余暑犹存,七天假期都是晴空万里的好天气,可是到处都是车和人,路上也几乎天天都在堵。母女三人都怕麻烦,就在附近郊外转了转,顺便请路人帮忙拍下了这张照片。

照片里的背景是郊外的南山,连绵蜿蜒的青葱翠郁,映在碧蓝无云的天空下,色彩美丽和谐得仿佛一张明信片。

她与南谨依偎在母亲身旁,赤脚曲腿坐在山脚下森林公园的草地上。她还记得那天拍照的角度似乎不对,她们正迎着明媚的阳光,眼睛有些睁不开,可是依旧笑得一脸灿烂。

“是我妈和我姐。”她介绍说。

叶非闻言便更加仔细地端详了一下,半晌后评价道:“你和你妈长得真像,倒是你姐,和你们都不太像。她是不是像你父亲多一些?”

她微怔了怔,才回答:“嗯,我姐比我长得好看多了。”

叶非的注意力果然被转移到二人的样貌比较上。他似笑非笑地盯着她的脸,似乎研究了好一会儿,才说:“各有各的美,不分伯仲。”

她忍不住笑起来:“你倒挺会哄人。”

“都是真心话。”叶非将相框摆回原位,提议说,“你姐也在沂市,但我还一直没机会见见她。不如改天我请她吃饭吧,就订在淮园,怎么样?”

淮园真是个好地方,南喻对那里印象极深,喜欢得不得了,但她却连想都不想就摇头:“估计我姐不喜欢那种腔调。换个地方吧,环境够清静就行,最好以素菜为主。”

“你姐不吃荤?”

“吃得少。”

“可你却是标准的肉食主义者。”叶非笑了一下,又去看那张照片,仿佛觉得不可思议,“你和你姐姐,真是从内到外一点都不像。”

南喻语意含糊地低应一声,不再接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