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股热血顿时冲上秋棠的心头,秋棠扬起石块狠狠地向箱子上砸去,几下就将双鱼铜锁砸了下来。

秋棠打开箱子,看到了里面的那只檀木盒子,如同献宝一般,将盒子交到顾三太太手中。

顾三太太感觉到了如同泰山般沉重的力量落在了她的肩膀上,她有一种说不出的使命感,她抿着嘴庄严地将盒子打开,看清楚里面的东西,顿时瞪圆了眼睛。

银票,里面全都是厚厚的银票。

这绝对是韩璋要找的东西,闵怀贪墨的证据。

顾三太太激动地眼泪几乎要掉下来,果然让她猜对了。老太太这个终日打雁的人被雁啄瞎了眼,顾琅华这个乳臭未干的孩子,差点将顾家推进火坑。只有她,整个顾家只有她能看透其中玄机,只要她将东西交给韩璋,顾家也就平安无事了。

“三婶,您这是在做什么?”顾琅华清脆的声音响起。

顾三太太一身胆气顿时泄了一半,差点就将手里的盒子扔出去,但是她立即又缓过神来,“你看看这都是些什么?如果不是我不放心来看看,顾家就要被你害死了。”

这些银票足以让人害怕,顾三太太盯着顾琅华的脸,等着琅华脸上出现恐惧的神情,顾琅华却一眼也没有瞧那盒子,而是毫不在意地道:“不就是一盒子银票吗?”

顾三太太倒抽一口凉气,“你知道?你…还敢…”

“我不知道怎么会让阿宸拿过来,又怎么会锁进箱子里,我不知道怎么会让人将消息都放出去,引得李公子来敲门。”

“我不知道又怎么会将韩将军请到家中。”

琅华微微笑了笑,“三婶说得对,我都知道。”

顾三太太只觉得腿脚发软,“那你…那你还敢…这是闵怀贪墨来的银钱。”

“谁说是闵大人贪墨来的银钱?朝廷有给闵大人定罪吗?”琅华坐在椅子上,“三婶,您手里拿着的根本不是什么贪墨的证据,只是一个饵,所有大鱼都会争先恐后地来咬,这一次到底能收获多少猎物,现在连我都不知道了。”

顾三太太懵在那里。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她为什么一句都听不懂。

“三婶,”琅华干脆趴在软榻上,懒洋洋地道,“您不是想要将它拿去给韩将军吗?您就拿去吧!只不过您要赔给我两只紫檀箱子,就是放在您内室炕柜上的那两只金线勾莲花的,我早就喜欢上了,明日就给我搬来吧,我的这只坏了的就送去您屋里。”

顾三太太顿时气结,顾琅华仿佛早就料到她会到屋子里来砸坏箱子,她好不容易才压住向上翻涌的气血,“好,我就将盒子拿出去,看你到时候要怎么说。”顾琅华说那些话不过是为了唬住她罢了。

什么鱼,什么饵,她根本一个字也不相信。

顾三太太带着秋棠出了屋子,躲在屋外偷听的一个黑影也悄悄地离开院子,将在顾琅华屋外听到的所有话一字不落地说给主子听。

黑影低声道:“大小姐说的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我们该怎么办?”

“主子”道:“也就是说闵怀贪墨根本就是一出戏。”真正的目的是要抓那条来咬钩的大鱼。

黑影点了点头。

“主子”思量片刻,站起身从箱子里拿出了一只孔明灯,“想方设法出去将孔明灯放起来。”

黑影应了一声,穿了斗篷低着头出了门。

如今所有人都盯着闵怀的事,不会有人注意平日里很少走人的那扇小小的侧门,黑影灵巧地打开了门栓,从翠竹的夹空钻了出去,脚下不停地跑向胡同外,只要跑出这个胡同转个弯就会到那处废弃的院子里,进了院子,她就将孔明灯点燃放起来,然后再静悄悄地回到顾家。

只要她手脚麻利一刻钟就能将所有事做好,不会被任何人察觉。

一切都像她预想的那样顺利,她哆嗦着手点燃了孔明灯,眼看着孔明灯慢慢地飞起来,她的脸上缓缓露出了笑容。

几乎是同时,一颗石子弹射出去,在孔明灯上撕开了一个大大的口子,孔明灯顿时摇摇晃晃地掉落下来。

黑影意识到了什么,仓皇地转身就要逃走,可是已经来不及了,一个人挡在了她跟前。

她抬起头将那人看了清楚,是萧邑。

她咬咬牙,转身向另外一个方向跑去,却忽然觉得脸上一痒,她下意识地伸手去抓,抓到了一条衣带,她不由自主地顺着衣带向上望去,一个阴恻恻的人脸倒着挂在她面前。

她尖叫了一声,顿时晕倒在地。

****************

加更奉上~

感谢大家的票和打赏,教主很感动。

第七十章 栽了

倒挂在树上的吴桐知道惹了祸,向萧邑扯了个鬼脸,翻身从树上跳下来。

萧邑摇了摇头,一把拎起地上的人夹在胳膊底下向前走,吴桐跟着飘了过来,一双眼睛瞪着萧邑,仿佛在等他说话。

萧邑无奈只得停下脚步,“谢谢帮忙。”后会无期。

他是再也不想跟这个小子合作了,这小子总是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他身后,要不是他见识的多了,还算是沉稳,否则随便喊一声就要将猎物吓跑。

吴桐吐了吐舌头,一溜烟没了踪迹。

萧邑低下头看着昏迷不醒的人,怎么会是她呢?大小姐会怎么处置?这到底又是为什么?

萧邑向前走去,黑影头上的斗篷也跟着滑落下来,采回那苍白的脸顿时暴露在阳光下。

何大掌柜眼看着米粮都运进院子里,手下的伙计们满脸喜气洋洋。

“大掌柜,这次我们能赚多少啊?”

众人纷纷问过来。

“这米谁不想要啊?”

“我不明白,起了战乱,闹了饥荒,江浙一带的人有多少能买得起粮食,我们这些粮食能卖得出去吗?”

“你是说那些百姓?当然不会卖给他们了,要卖给江浙一带的大户,这些人一个个怕死的很,对不对大掌柜?”

不知怎么回事,何大掌柜越来越觉得哪里不对头,这一路真的太顺利了,路上平平坦坦,没遇到半点波折,比他预算的还早了半个时辰到达庄子,好像是有人故意将这条路肃清,让他一鼓作气地将粮食带回来。

为什么会这样做呢?

谁会这样做。

何大掌柜终于忍不住,吩咐手下人,“将所有的粮食都从口袋里倒出来。”

刚刚准备庆祝的伙计们顿时止住了笑容,其中一个上前道:“都快中午了,先让大家吃点饭,干起活来更有力气,咱们也不急在这一时。”

何大掌柜厉眼过去,“现在就给我倒,说什么废话。”

大掌柜发了火,众人不敢再嬉笑,忙去卸车上的米粮,一袋袋扛进隐蔽的谷仓里。

袋子被打开,哗啦啦大米倒出来。

何大掌柜死死地盯着米袋,一袋,两袋,三袋没有任何的蹊跷。

何大掌柜渐渐松了口气,也许是他想的太多了,这次能够顺利,也是他费劲了心思去安排,他不该这样疑神疑鬼。

何大掌柜正要转身走出米仓,忽然传来一声惊呼,“我们被人骗了。”

所有人都愣在那里,何大掌柜抬起头顺着声音望过去。

大米袋里又滚出一只小袋子,伙计已经将小袋子划开,里面是掺着石子的米糠。

被人骗了。

何大掌柜脸色铁青,看米的时候,扎透的是外面的大袋子,谁知道中间却套着这样一只小袋子。如果是平时他不会上当,可这次是闵怀急着出手粮食,没有给他太多的时间去检查,他竟然就疏忽了。

从开始听说闵怀贪墨开始,他就已经走入了这个圈套,所有一切都是基于闵怀贪墨,才有的算计。

何大掌柜脸上露出戾气,走,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他就不信谁能将他拦住,想到这里,他快速地走出谷仓,去牵他那匹枣红马,只要他骑上这匹马,不会有人能追得上他。

何大掌柜还没有催马出门,守在庄子外的伙计就跌跌撞撞地跑进来,“不好了,官兵来了,官兵将这里围起来了。”

这么快。

来的居然这么快,没有给他半点反应的时间。

“还愣着做什么,”何大掌柜大声呼喊,“快,抄家伙将官兵顶住,快…”

伙计们跟随何大掌柜已久,身上有了匪气,被这样一招呼,都下意识地抄起了棍棒,场面顿时一片混乱。

何大掌柜看向谷仓,这些都是好不容易攒起来的家业,二老爷还等着用它们去搏仕途。

一念之间,就被他葬送了。

不甘和怒火一下子灌入他的心脏,仿佛要将他整颗心撕裂。

他瞪大了眼睛看向四周,眼角都要眦裂开来。

到底是谁设下这个局?谁有这样的本事,到底是谁在算计他,他不能就这样不明不白地败在这里,他想要知道是谁,到底是谁。

是闵怀?还是韩璋?

现实已经容不得他考虑,伙计被打的节节败退,他如同一只丧家之犬,只能选择夹着尾巴逃走。

他以为他改头换面之后,再也不会有这一天。

再也不会有一天被官兵追得四处逃窜,他应该是个体面的生意人,一个富贵的有钱人,而不是一个山贼,强盗,一个随时都可能被朝廷处死的人。

何大掌柜刚要抬起头辨别方向,豁然有一道光刺进了他的眼睛,让他差点从马背上摔下来。

他做了这么多年土匪,整日里与刀剑打交道,他知道那是什么,那是锋利的刀剑才能发出的寒光。

何大掌柜眯着眼睛向前看去,只看到一个人跨坐在马背上缓缓地走过来,阳光落在他的肩膀上一片金黄,仿佛给他穿了金丝的铠甲,他身材修长,虽然蒙着脸,却依旧有一种说不出的威武气势。

马蹄“哒哒”的声音清脆入耳,他就这样缓缓地走来,眼睛中那夺目的英气,让何大掌柜都忘记了逃跑。

何大掌柜见过老虎捕食时的情形,老虎还没扑过来,那些猎物就已经吓得瘫软在那里动弹不得。

如今他就是这样的猎物,何大掌柜挥舞着马鞭狠狠地抽着枣红马,那人也不紧不慢地追上来,无论他跑多快,那人也始终跟在他旁边。

就这样如同在戏弄他。

终于那人有些不耐烦了,长剑出鞘,何大掌柜只觉得腰间一凉,他整个人就从马背上栽下来。

心脏虽然还在挣扎着跳动,何大掌柜却觉得自己已经被切成了两半,他甚至没有低头去看的勇气。

那人却仍旧坐在马背上,身上的衣服整洁服帖,丝毫不乱,如同一个赏春踏青的公子,正闲暇地望着他。

何大掌柜哆嗦着喊出来,“我是正经的生意人,你们要做什么?”

那人却豁然一笑,眼睛里满是轻视,他将长剑收回腰间,驱马慢慢地走开。

何大掌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就这样走了?

那他呢?他该怎么办?他终于鼓足了勇气,向身下看去,肚子上只被割开了一条伤口。

如获新生般的感觉让他几乎要哭出来。

他刚要庆幸,不远处却传来官兵的声音,紧接着几个官兵围了上来,几只弩对准了他的脑袋。

**********

正常更新奉上,晚上有加更。

感谢龟仙人的和氏璧,感谢书香迷恋同学的和氏璧,感谢大家投的月票,教主会继续加油。

第七十一章 中计

官兵将所有的伙计都拿住,开始清点谷仓里的米粮,何大掌柜也被堵了嘴,绑成了一只粽子,只待拉回去审问。

山坡上骑着马的人一把拉下了脸上的布巾,露出了本来的面目,他那英俊的脸颊在阳光下发着淡淡的光辉。

王奉熙走过来,低声道:“好久没见过这样的场面了,上一次还是王爷在的时候,江浙境内剿匪,看着那些杀人不眨眼的匪盗被正法,真是心里痛快,只可惜王爷被人陷害…从那以后凡是到江浙上任的官员,就像是被流放了一样,小心翼翼地做事,王爷提出的那些有利民生的举措,也没有人敢用,短短几年间又回到从前的模样,这次镇江若是再守不住,江浙的百姓还不知道要受多少苦。”

王奉熙抬起头看向马上的赵翎,方才公子催马过来,他那威风凛凛的模样,恍惚是一个高大的成年男子,就算是蒙着脸浑身上下也散发着一股雍容的光泽,所以谁也不会将他当成是一个孩子。

所以王仁智才会将公子误认为是王爷身边的护卫孟虎,只因为孟虎个头稍稍矮一些,当他与公子走散的时候,他期望的就是,公子以年纪小为遮掩逃过王仁智的搜捕。

“公子,您不能留在这里了,还是听从王爷生前的安排去京城,在那里会更安全些。”王奉熙轻声劝说。

赵翎望着一车车粮食被官兵运走,脸上浮起一丝笑容来,“等镇江的事了了,我就去京城。”

现在还不能走。

王奉熙不禁皱起眉头,“现在虽然韩璋找到了粮草占据了主动,可毕竟太子的人也在这里,人多眼杂,万一被他们察觉到我们的存在,他们一定会趁乱以叛贼的名义进行剿杀,我们未必能全身而退,公子若是出了事,我不知将来要如何向九泉之下的王爷交代。”

赵翎道:“你放心,我自然有办法全身而退。”

王奉熙知道公子想要做的事,从来就没有商量,只好叹口气,“那我给京城写封信,让那边做好准备,不要出任何的纰漏。”

赵翎望着眼前的一切,眼前就浮起顾琅华那双清澈的眼眸来。

不知道她那边会不会顺利,陆瑛应该已经赶到了顾家去帮忙。

以陆瑛的身份,自然而然地就会出现在顾家。

赵翎翻身上马,这件事还远远没完呢。

等王奉熙回过神,赵翎的马已经跑得不见踪迹,幸亏两个随从上前,“王先生您别急,公子已经安排好了,不会儿和您在镇江碰面。”

王奉熙不禁感叹自己已经垂垂老矣,不知什么时候才能跟上赵翎的脚步。

顾三太太将檀木盒子交给韩璋,韩御史忙看过去,然后十分惊诧地站起身,看向闵怀,“闵大人,难为本官如此相信你,你居然做出这种事。”

闵怀不动声色。

韩璋声音低沉,“舅舅,这些银钱到底是从哪里来的?”

李旭不等闵怀说话,就急着开口,“会不会是王妃赏下来的。”

这话不过是添油加火罢了。

要将闵怀的过错引到宁王身上。

闵怀冷笑一声,“这跟宁王和王妃没有任何的关系,这银票上没有写着贪墨之款,凭什么你们就来定我的罪名。”

闵怀到现在还嘴硬,韩御史并不着急,因为他知道只要追到那些粮食,闵怀就再也逃脱不掉。

韩御史看向堂屋里的顾老太太和顾大小姐。

不知怎么的,今天的顾家人格外的配合,没有让他多费半句口舌,顾三太太就乖乖地拿出了檀木盒子,急着与闵家撇清关系。

墙倒众人推,顾家能在镇江做乡绅,自然也懂得察言观色。

谁都知道闵怀这是躲不过去了,他要怎么去解释这些银票和粮食?无论怎么解释都会令人生疑。

旁边的顾大小姐也没有了咄咄逼人的模样,仿佛在静静地等待着什么。

她在等什么呢?

韩御史不禁去揣摩顾大小姐的心思。

“大人,”隶员忽然凑过来道,“那些粮食找到了,王其振王大人已经押送回城了。”

韩御史心中忍不住叫好,他向旁边的李旭轻轻地点了点头,李旭眼睛里顿时露出笑容来。

韩璋也立即也收到了消息,十辆车没有完全找到,追到了四辆车,经城门守卫辨认,跟车的人正是当晚拿着闵怀路引押车出城的人。

人证,物证俱全,闵怀已经无从狡辩。

韩璋脸上露出复杂的神情,半晌才吩咐,“让人将粮食押送去府衙。”

手下却有些犹豫,“只怕是…一时半刻…不能送过去…城门口聚集了不少的百姓,将来往的路都堵住了。”

车上拉的可都是粮食,万一被百姓发现了,将粮食哄抢一空,他们要拿什么来给闵怀定罪,韩御史不禁有些着急。

韩御史站起身来,“不如我们过去看一看。”

韩璋等人还没有说话,稚嫩的声音已经响起来,“几位大人可要小心着些,我听祖母说,闹蝗灾的时候,朝廷下发赈灾米,结果因为府衙人手不够,当时就乱起来,结果伤了一位主薄,死了两位隶员。”

闵怀冷冷地看向韩御史,“就算是要给我闵某人定罪也不急于这一时,如果车上果然有粮食,还会凭空消失不成?”

韩御史微微皱起眉头,他怕的就是会凭空消失。

顾家显然是替闵怀在说话,不想让他们现在就去城门口,如果这时再有人去煽动百姓抢米,单凭韩璋和王其振带的那些人马根本难以顾及。

再说还有那个押送马车出城的下人,他才是关键的人证。

万一这个人有个闪失,就是死无对证,谁也不能证明这些米就和闵怀有关。

韩御史看向李旭。

按理说,现在不应该动李旭带来的兵马,李旭带来的是朝廷下派给韩璋的援军,应归李成茂统领,李成茂还没有进镇江,这些人马不可能交到韩璋手中,所以这些人才驻扎在镇江外,只有几个人打扮成李家的护卫陪同在李旭身边,万一援军的事让韩璋知晓,韩璋一定会动用这些人去给他的两万人马送军粮。

就等于为韩璋解决了难题。

他们是来约束韩璋的,绝不能帮了韩璋的忙。

可是眼下,事急从权,他们不得不冒险行事。

韩御史向李旭使了个眼色。

李旭立即明白过来,站起身道:“我从家中还带了几个护卫,就陪着几位大人一起过去,定然能护得几位大人周全。”

韩御史先站起身,“既然如此,我们就去看看吧!”

第七十二章 军粮

李旭身边的副将走出顾家大门。

“大人出来了。”几个百姓打扮的人在顾家门口窃窃私语。

副将快步走过来,压低声音道:“公子交代你们的事都听清楚了?”

其中一个点了点头,“见到闵怀就将他拖到城门口去。”

“我们就喊,闵怀狗官来了,大家快来看。”

副将满意地点了点头。

其中一个道:“您放心,我们一定会将事办好,只要到了城门口,必然会有百姓过来,您没瞧见城门口都成了什么样子,闵怀就算不被扒皮吃肉,也会被打死,官兵们人手毕竟不够,根本不可能从疯了的百姓手里抢人。”

这样就好了。

只要闵怀被打死了,一切就都尘埃落定,管他有没有贪墨,管他有多少的证据,韩御史毕竟是个文官,心里想的都是那些规矩法度,现在管他娘的什么规矩,人弄死了一了百了。

“您放心,百姓打不死闵怀,我们兄弟几个也会补上几脚,定然送他上西天。”

副将挥挥手,那些人顿时躲了起来,他脸上也露出笑容。

不管怎么样,闵怀今天都难逃一死。

韩璋走出顾家,正要翻身上马,就听到顾家下人喊了一声,“什么人。”

不知从哪里涌出了几个百姓,大声地吆喝着,“那就是闵怀,快…抓了闵怀这个狗官。”

众人还没有弄清楚是怎么回事,闵怀已经被几个百姓抬过了头顶向前跑去,韩璋脸色顿时变了,就要骑马追赶,却不成想李旭身边护卫的马忽然受了惊,马匹横冲乱撞,让门口乱成一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