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只要脑子清楚,人聪明,总会将坏事变成好事。

韩御史正想着,只觉得眼前有一支羽箭闪过,等他反应过来,眼前一黑,那羽箭的尾部缀着的鸟羽已经在他眼前颤动。

那么近。

他第一次这样近的距离下看到羽箭。

可是他却并不能看得更清楚。

因为有东西从他眼睛中流下来,淌过了他的面颊,涌进了他的嘴里。

咸咸的,涩涩的东西。

韩御史低下头,那东西就掉落在他手心里。

哗啦啦,如同浓稠的蜂蜜。

但它是红色的,嫣红的颜色,比花娘口唇上的还要鲜艳。

血,这是他的血。

韩御史向后倒退了几步,转过身,所有的人见到他脸上都露出惊恐,怜悯的神情,就像在看那个被西夏人切成两段的士兵。

那支羽箭就像是生生地嵌入了他的身体,任他怎么动手甩不脱。

疼。

好疼啊。

疼得让他说不出话来。

疼得让他恐惧的颤抖。

韩御史张大了嘴,用尽力气去抵御那疼痛,换来的却是,一股热流顺着他的裤裆淌下来,淅淅沥沥流了一地。

韩御史张着手向身边人挥去。

谁能帮帮他,他这是怎么了。

谁能帮帮他啊。

百户的脸终于出现在他眼帘里,韩御史满心感激,就像是在抓一根救命稻草,死死地拉住了百户。

可是百户接下来的话,却让韩御史难以接受。

“御史大人,您的眼睛中箭了,您若是想要活下来,就必须现在将箭取出。”

要活,要活,他当然要活,他不想死,他不能死在这里,他是朝廷的御史,太子身边的心腹之臣,他怎么能死在这里。

他的命怎么能跟那些士兵一样低贱。

韩御史不停地点头,百户抓向羽箭,一口气将箭拔了出来。韩御史在昏过去之前,看到了羽箭上他那微微颤动的眼珠。

他的眼睛怎么会变成了这个样子。

韩御史终于晕厥了过去,他再醒过来时,眼前仍旧是一番地狱般的景象。

城墙上挂着被猛火油柜烧了半熟的西夏人,大齐士兵的尸体遍地皆是,天已经接近黄昏,终于西夏人下令撤兵。

今晚或者明日他们一定会再来。

到时候,城还能守得住吗?

韩御史怕的想要哭,可是他只有了一只眼睛可以落泪。

知府受了伤也是奄奄一息,千户和百户身上虽然挂了彩,总还能站在那里。

韩御史想到他离开镇江时的感叹,他以为镇江所有人都会死。

那个帮助韩璋加固城墙的顾琅华,那个被百姓当成父母官的闵怀,他们都会死。

他从来没想到,他会死在扬州。

这一定是弄错了。

老天爷一定是弄错了,他是不该死的,该死的人都在镇江。

“谁能打败这些西夏人。”千户喃喃地道。

这些人太过凶悍。

“当然是韩将军,”知府有气无力地说着,转头看向韩御史,“韩将军会来支援扬州吗?”

听到韩璋的名字,所有人眼睛中闪烁出希望来。

对,还有韩璋,韩璋这个永远都不会打败仗的将军。

如果他们能撑到韩璋来,那些西夏人一定会被打退。

韩御史心中也涌出了一股的希望,“韩璋。”他不知不觉地念着,就像是感觉到了这两个字的力量,他整个身体也跟着振奋起来。

“韩璋。”

他从来没有这样期盼过一个人。

韩璋。

求求你,快来吧,求求你,韩璋,快来救救我吧!

韩璋。

快来吧!

可是韩璋来之前,他会不会就已经被西夏人杀死了。

韩御史悲伤得说不出话来,还是百户上前拍抚他的脊背,轻声道:“御史大人,在这种时候,您可不能慌乱,您好好想想还有没有别的法子能救扬州…我们不能都死在这里啊。”

“还有。”韩御史豁然想起来,他还有法子,刚才他挥手示意,那些西夏人可能没有明白,如果他写一封书信让这百户带给西夏人,西夏人看了一定就会退兵。

这是他唯一的活路。

这百户去给西夏人送了信,就有了通敌的嫌疑,他们就成了一根绳上的蚂蚱,百户绝对不敢将今天的事透露出去。

韩御史拉住了百户的手低声道:“快,扶我去府衙,我…我要写封信…”

**********************

今天的

第二章继续求月票。

第一百一十二章 到来

扬州被西夏人攻打的消息传到了镇江。

韩璋一掌落在了舆图上。

这么多西夏人,一定是有人打开了西北的布防,将这些西夏人放了出来,否则要怎么解释如今的情势。

到底是谁会做这样的事,谁有本事做这样的事?

太子?

众所周知,他是宁王妃的母家人,早早就被打上了太后党的烙印,所以他尽量远离朝堂,不管皇上和太后怎么内斗,只要他牢牢护住大齐的门户,大齐就不会出什么大事。

可是却在这样的关头,被人动了手脚。

就算再怎么争斗,也不该引贼入室,这样荒唐的太子如果做了皇帝带给大齐的只会是灾难。

从来不想插手内政的韩璋,忽然之间从胸腹中涌出一股的怒气。

他不能不管了。

如果太子通敌的事坐实,他就要好好打算一下,怎么将太子从储君的位置上拉下来。

太子下来了,扶谁上去才好?

宁王?

他真的要变成太后党?除了这条路之外他还有没有别的路可走?

韩璋正想着,一只小手忽然推了碗药过来。

韩璋看着黑漆漆的药。

他好像好久没有尝到药的滋味儿了,上一次他连夜回京,淋了一天一夜的雨,大哥见了吩咐府里的郎中给他开了一碗驱寒的药,药是苦的,喝到心里却是暖的。

大哥数落他,好歹也是手握重兵的将军,怎么将自己过的这么糙。

家不回,身下孩子没有一个,看样子就算是在边疆,屋子里也没有个伺候的女人。

他整日里对着一群汉子,哪里需要这些。

韩璋想到这里笑了笑,就又要去看舆图。

“先将药喝了。”

小手又将药碗向前推了推,稚嫩的声音中居然带着几分的威胁,“胡先生开的防暑瘟的药必须要按时喝。”

韩璋只能探口气,伸出手揉了揉琅华的头,然后将药碗拿起来一咕噜喝了下去,放下药碗时,韩璋扫了一眼账外的士兵,个头有些矮,面目也有点生,他招招手将士兵叫过来,随口问道:“哪个营的?跟着谁?”

“我们是从泰州布防下来的,徐百户带着昨天进的镇江,今天来跟镇江的兄弟换防,郑千户这边缺人手,就…”

“这两个时辰的口令是什么?”

“余辉。”

韩璋点了点头,让那人回去了。

琅华却睁大了眼睛,她在这里这么长时间,竟然没有看到他,这个人行动竟然如同鬼魅一般,在杭州放了一把大火就跑的无影无踪,竟然躲进了韩璋的军队里,他胆子也真大,虽然有一身的好武艺,别忘了此时此刻面对的是韩璋。

大齐最会打仗的韩璋。

万一露出什么马脚来,这军帐之中都是韩璋布下的好手,只要听韩璋一声招呼,无论是谁都很难从这里逃脱。

他现在来这里做什么?

他可真会演,将自己脸抹的微黑些,脸上少了青涩,甲胄一穿,看不出身苗来,加上朝廷给韩璋留在地方上的人,一多半是新兵,还真就让人难辨真假。

赵翎在这里,肯定是要有事发生的。

琅华刻意多留了一会儿时间,可是韩璋误以为琅华这些日子跟着胡仲骨四处散药累了,伸出手将琅华抱上了旁边的小塌,吩咐婆子去给琅华煮一碗甜汤。

琅华急忙摇手,“不用,我家里有的,一会儿我就回家了。”

韩璋笑道,“那婆子别的不会,惯会做甜汤,你来尝尝。”说完话就跟着副将又去瞧舆图了。

琅华看了一眼萧妈妈,萧妈妈这才想起来,忙去后面帮婆子。她是来照应韩璋的,不是让韩璋来照顾她的,其实胡仲骨那里还有许多事等着她,只是…她实在想知道赵翎要做什么。

琅华不由地向赵翎的方向看过去,赵翎也向她看过去,一双眼睛闪烁,好像有些心事。

琅华心里一凉。

难道是赵翎被人发现了,迫于无奈才躲到这里?

不过转瞬她就心中嗤笑一声,那也是活该。

琅华吃起面前的胡桃来,不等她吃完,韩璋又捏了一碗放在她面前,她不由地抿嘴一笑,韩璋这个哥哥对她实在太好了,前世在陆家,就算她是个瞎子也没有被这样爱护过。陆二太太生病的时候,她还要在床边侍疾,结果陆二太太嫌弃她笨手笨脚,就将药直接泼到了她手上。

当时她是很生气的,不知道哪里来的脾气,站起身将陆二太太骂一顿,她虽然是个瞎子,却并不是下人,不能让人这样折辱,如果陆家不喜欢,就将她这个媳妇退了,但是要写正式的文书,因为她是陆家三媒六聘正式娶来的正妻。

她这样暴风骤雨的一骂,倒让陆二太太无所适从了。但是等陆二太太回过味儿来立即将陆家折腾个翻天覆地。琅华记得那天顾大太太先来她房里说话,先是问她情况,又劝说她去给陆二太太道歉,她不肯过去,她觉得做的每件事都没有错,不能一味地低头伏小,她虽然是个媳妇,可也有做人的尊严。

就算陆家要休了她,她也愿意。

这已经是她的底线,就算她被养成了笼子里的金丝雀,她也可以为了尊严触笼而死。

顾大太太听了这话十分惊讶,这次倒没有说什么,只是与她聊了许多小时候的事,她当时急怒,有一搭无一搭的应和着。

后来陆瑛回来了,先去安抚了陆二太太,然后看她手上的伤没事才松了口气,最终陆瑛到了陆二太太房里,指着一个下人骂了半个时辰,骂她明知道三奶奶眼睛不好,却将热药交给了三奶奶,将三奶奶整只手都烫伤了。

琅华知道那是指桑骂槐,陆二太太在陆瑛面前也不敢做声,这件事就过去了。

但是那一天,她感觉到陆瑛有心事,不是因为陆二太太,而是因她的脾气而起,她很了解陆瑛能猜透他的心思,她告诉陆瑛,她觉得这就是她,并不是唯唯诺诺一味服软的小妇人,她的尊严寸步不让。

******************

今天更新

第三章。

教主这样勤快地加更求票,大家就将票投给教主吧~

召唤大家的月票。

第一百一十三章 往事

那天晚上陆瑛一直不说话,只是拉着她的手,第二天陆瑛将她屋子里的管事都叫了过去问话,打发走了两个做事散漫的,换了两个勤快的,然后借着这个风将陆家的下人从里到外都整顿了一遍。

陆家都知道陆瑛生气了。

谁也没想到陆瑛会这样维护她。

她心里虽然欢喜,可还是觉得有些地方很奇怪,因为陆瑛那些日子变得格外沉默,经常与她并肩躺着不说话。

一直到陆家的人手都被陆瑛查过一遍后,陆瑛才缓了过来,那天晚上陆瑛格外高兴,小酌了两杯,然后像平常一样与她说话。

陆瑛提起了裴杞堂,提起了朝局,还破天荒地直接问她,是太子好还是叶贵妃生下的小皇子好,或者宁王更好。

她也胡乱地说着,太子虽站着储君的位置,并不代表就能顺利承继皇位,宁王看着憨厚得发傻,但是聪明起来也是不可估量,至于叶贵妃,虽然她的祖母是皇上的乳娘,她自己又得太后喜欢,看似她的存在调节了皇上和太后的关系,然而也要看看她身后站着的人是谁。

但是不管谁会承继大统,都需要立即定下来,因为现在西夏、后金都蠢蠢欲动,万一从哪里冒出来一个枭雄,变成了逐鹿天下的格局,大齐王朝政权也就堪忧了。

她是胡乱说,陆瑛应该也是随便听听。

现在还没有到讨论这个的时候。

可是陆瑛却很奇怪地问了她一句,“如果你眼睛没有坏,你还会不会嫁给我?”他说这句话的时候一定屏住了呼吸,然后一动不动地等着她回答。

因为屋子里一下子安静下来,她听不到任何杂音。

琅华被陆瑛煞有其事的模样逗笑了,就回了一句,“陆三爷可是当朝少有的才俊,怎么变得这样没底气起来了,就算我眼睛没瞎,我们也还有婚约在,我一个小小的乡绅之女,还想嫁给谁?”

陆瑛却装作一本正经,“比我更厉害的人有的是,王侯将相,达官显贵,还有皇上…”

她靠在陆瑛肩膀上微笑,“然而只有一个陆三郎。”

陆瑛久久没有说话,半晌才伸出手轻轻地拍着她的肩膀,小声地说:“我已经知会了王氏,以后再有侍疾的事,就让家里的姐妹去,你身子不便,不能伺候人。”

琅华应了一声,她躺在了陆瑛怀里问他,“三郎,今天晚上的月亮漂亮吗?”

陆瑛抚摸着她的长发,“很漂亮。”

两个人又重新回到从前的模样。

后来她问陆瑛,为什么在陆家大动干戈,是不是因为发现了吃里扒外的下人,陆瑛虽然宠着她,是绝不会因为一碗药就拷问了十几个下人,发卖了七八个丫鬟。

陆瑛告诉她,这件事是因裴杞堂而起,兵部吴尚书宴请裴杞堂,吴家小姐一直钦慕裴杞堂,就在吴家设了个局,以期逼着裴杞堂就范娶她为妻,结果吴家小姐身着中衣哭着从家中小院跑出来,惊了吴家所有的宾客。

吴尚书找裴杞堂算账,裴杞堂却要求吴家找来婆子验身。结果当场就将吴尚书气得晕了过去。裴杞堂还大言不惭的说,看来以后要多往京中显贵的宅子里安插人手,否则不小心吃个宴也会遭人毒手。

于是陆瑛才将陆家上上下下盘查一遍,就怕裴杞堂也在陆家安插了人。

陆瑛拉起她的手,跟她说,内宅虽然不比朝堂,但是一样要小心,如果发现什么异状要立即告诉他,裴杞堂诡计多端,让她千万要注意。

往事就这样回到她的脑子里,自从她揭开了顾大太太的真面目,总是不受控制地去回忆那些与顾大太太有关的人和事。

她总会去思量,陆瑛当时到底有没有察觉,她似乎是找到了答案,可是她又不能确定,她不得不承认,在她和陆瑛之间,好像已经存在了隔阂。

只是不知道,这个隔阂会慢慢缩小还是会越来越大。

“将军。”一声呼唤让琅华回过神来。

两个士兵架着一个如同血葫芦般的人进门。

“将军,这是从扬州来的,张同,张百户手下的人,有重要军报要呈给将军。”

见到了韩璋,那满身是血的人才松了口气,解开了衣衫,贴身拿出一只小包袱来,掏出里面的竹筒,递给了韩璋。

一共有两张纸卷。

韩璋展开仔细地读过去,脸色顿时变得铁青,“他是朝廷派来监军、监粮的御史,却通敌来践踏我大齐的河山,就算将他千刀万剐也不足以赎罪。”

琅华听了明白,韩璋手里拿着的一定是韩御史通敌的证据。

韩璋打开了另一张纸卷,上面写着扬州的战势,如果一日之内没有援军,扬州的驻防的官兵会十去八九,两日之内没有援军,扬州城必破。

韩璋不能眼睁睁地看着城破,西夏人屠杀百姓。

如果从杭州调兵,就算急行军三日也才能到扬州,更别提李成茂心怀鬼胎,决计不会全力以赴前去救援。

算来算去唯有镇江驻防的士兵可以调动。

韩璋抿起嘴唇,吩咐副将,“先给李成茂写封信,让他速速点兵救援,再从驻防上查出三百人跟我去扬州,我们要拖着西夏人,保住扬州城,直到李成茂大军抵达。”

副将却单膝跪在地上,“将军,不可…眼见岭北军队将要抵达,叛军也已经到了江浙,大战一触即发,您现在带人离开镇江,叛军很有可能趁机攻打,到时候您就真的是首尾难顾。”

满身是血的士兵也道:“韩将军,我家百户交待,一定要韩将军守在镇江,西夏人敢如此作为,定然已经与叛军联手,您动了…这场仗就有可能会输,扬州城虽然可惜,总好过整个江浙就落入叛军和西夏人之手,他一定会誓死守卫扬州,等到朝廷援军抵达。”

所以,这才是赵翎来到韩璋军帐的原因。

她向赵翎看去。

赵翎端正地站在那里,仿佛什么也没听到,什么也没看到。

韩璋手下缺人,可能会遣两个副将点兵去扬州救援,而赵翎一定会在其中。

此时此刻,扬州是最危险的地方。

**************************

今天更新

第四章。

一会儿还会有一章。

继续呼唤月票,如果大家手里有月票,这两日就支持支持教主,最关键的两天,一定帮帮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