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松元道:“庶女也是正经的徐家人,更何况还是娘的庶妹生下的孩子,娘就是嫉妒爹喜欢姨娘,爹是因为姨娘没了,伤心过度才去世的,在娘心里,姨娘就是害死爹的人,所以娘常常说红颜祸水,你生得漂亮,娘看着就生气,非要将你打扮成这个样子。”

听到徐松元这句话,杭氏的脸顿时一红,老爷还从来没有夸赞过她漂亮。

“到底还有没有?”徐松元低声道,“有的话拿出来让我看看。”

杭氏不停地向外面望去,这么久丫鬟都不敢端水进门一定是以为她和老爷在…

老爷今天可真是害死她了,让娘知道,又是一个不知廉耻不懂礼数的罪名。

“有,”杭氏轻声道,“我藏起来一张,放在老爷写的那幅《八月帖》后面。”

杭氏向书房里努努嘴:“就在那边,家里人都知道老爷爱惜那幅字,没有人拿出来看。”

徐松元不再说话,忙提着灯径直去了书房,杭氏整理好头发也跟了过去。

将下人遣了出去,徐松元才慢慢展开了手中的画卷,然后从装裱的空档里小心翼翼地掏出了一尺见长的小画。

见到旧物,徐松元不禁叹了口气。

这画还是宁王画的,当时就藏在阿静的闺房中,宁王虽然傻,但是却在书画上下了功夫,寥寥一笔就能勾得传神,更别提这样精雕细琢。

徐松元将画拿了起来,对着灯仔细地端详,眼睛渐渐地发亮:“像,真的很像,不是形象是神似。”

“那双眼睛,那个轮廓确实像,如果再长几年说不定会更像。”

杭氏一头雾水:“老爷,您到底在说什么啊?”

徐松元半晌才将画放下,方才的激动渐渐平复下来,变成了淡淡的忧愁,他叹了口气将画收好,然后跟杭氏回到内室里说话。

“我是说,顾琅华长得与阿静有些相像,不知道是不是错觉,我觉得顾琅华与你哪里也有些相似。”

……………………

阿拉啦,大家看到就投月票支持一下教主吧~么么哒

第三百三十六章 换人

杭氏还当是什么事,不由地抿嘴一笑:“老爷看谁都一样,您忘记了,之前相看妾身的时候,明明已经跟妾身说过了话,可是第二次还将妾身的妹妹当成了妾身,我们和顾家一样祖籍都是杭州,江浙的女子像有什么奇怪的。”

杭氏道:“我见过眉眼、鼻子、下颌都很像的人,常出去宴席看得多了也就见怪不怪了。”

徐松元却坚持自己的想法:“你见到就知道了,连宁王都认错了,对着琅华喊阿静的名字,差点在西夏闹出事来。”

杭氏听得怔愣,“老爷是说,宁王的疯病在西夏发作了?”

只要宁王疯癫起来就会喊阿静的名字,就因为这个老夫人才不愿意久居在京城。

徐松元点点头,那时候他吓了一跳,心都要从胸膛里跳出来。

两个人正说着话,徐家下人来禀告:“老爷、太太,三老爷、三太太来了。”

老三。

徐松元眼前一亮,看向杭氏:“快让厨房准备些饭菜。”

说完话徐松元就迎了出去。

徐老夫人房里却没有喜庆的气氛,徐老夫人抿着嘴坐在椅子里,徐谨莜目光从徐士元、徐三太太脸上扫过。

徐士元在太原为官,这次仿佛也立了功,所以才到京城。徐谨莜在心里盘算着,也不知道为什么徐士元会带着家眷回到徐家。

他们明明知道祖母对他们很厌烦。

徐正元咳嗽了一声:“母亲,三哥、三嫂他们舟车劳顿,让家里将房子收拾出一间,让他们先住进去吧!”

徐老夫人微微抬了抬眼皮:“老三,听说你在太原立了功?”

徐士元立即道:“也不是什么大功劳,就是帮着荣国公守太原城。”

徐老夫人道:“这次来京城是为了什么?朝廷要给你升迁?”

徐士元毕恭毕敬地回着:“听说是有个京官的缺儿,也不知道能不能落在儿子头上,儿子进京不光是因为这个,还…还要帮着朝廷调查唐彬的案子。”

唐彬的案子就是杭庭之的案子。

徐老夫人微微抬起眼睛,杭氏正好走到门口,听得这话张大了嘴,一脸震惊的神情。

“正好,”徐老夫人道,“你大嫂担忧她娘家弟弟,你就说说那杭庭之到底怎么样了?”

徐士元一脸为难,看向杭氏时眼睛里满是的歉意。

杭氏仿佛明白了些什么,鼻子一酸,立即低下了头。

徐老夫人要听,徐士元就要说,否则更会被徐老夫人嫌弃。

徐士元轻声道:“杭庭之如今是朝廷钦犯…”

“大点声,”徐老夫人冷哼一声,“这是什么秘密不成?”

徐士元不禁吞咽一口,才道:“听说杭庭之带着几十个百姓脱逃了,好像去做了山匪,朝廷正在四处抓捕他们,若是有了确切消息,就会上山围剿…”

杭氏听得这话,眼前一花,多亏徐松元伸出手扶住了她的腰。

徐士元道:“这案子基本上已经定了,就只是让我们走个过场,唐彬大人不久就要升迁河西节度使,吏部都已经拟了奏折,”说着顿了顿,“大嫂,您回去也劝劝杭家人,让他们不要再打点了,这件事成了定局,谁也改变不了,您也不要太伤心。”

徐老夫人心情舒畅起来,徐士元这个庶子,这次终于做对了一件事。

徐士元说完话看向徐老夫人身边的谨莜:“这是…大哥的女儿谨莜吧?我好久没有见到了,谨莜长得跟母亲真像。”

徐谨莜上前给徐士元行了礼,然后就又坐回了徐老夫人身边。

突然之间屋子里没有人说话,气氛有些尴尬。

徐松元先道:“走,我们兄弟三个先去喝几杯。”

徐正元也站起身:“是啊,好久都不见三弟了。”

徐老夫人没有做声。

徐士元脸色有些难看,转过头来向徐老夫人道:“母亲,我们可能要在家里住几日。”

徐三太太也忙道:“娘,我们经常不在家,这次有机会,媳妇也想好好侍奉您。”

徐老夫人不说话,站起身来,徐谨莜忙去搀扶徐老夫人的手,两个人一起进了内室。

徐士元和徐三太太被撂在了屋子里。

徐士元尴尬一笑:“我们还是出去住。”

“出去做什么,”徐松元道,“这里就是你的家。”

几个人说着话走了出去,徐松元趁着众人不注意安抚杭氏:“你先别急,我好好问问士元,明日下了衙,我去大哥家里一趟,也听听大哥的意思。”

杭氏颌首。

徐松元道:“你也回去准备准备,明天还要跟着谨莜一起去慈宁宫呢。”

杭氏眼睛里透出几分的惧怕,也不知道明天能不能顺利应付出宫。

第二天一大早,庄王府刚刚打开门,就接到了内侍送来的牌子。

庄王妃见到宫牌,脸色立即变得难看,忙道:“快…快将侧王妃请过来。”

庄王刚刚打完拳进门,见到庄王妃苍白的脸,立即皱起眉头:“是慈宁宫有动静了?”

庄王妃点点头:“内侍说了,让妾身和侧王妃、玉环、玉真一起进宫去,这可怎么办才好。”

庄王不禁思量:“是福不是祸,是祸躲不过。宁王妃出了事,太后可能会想先稳住东平长公主。”

所以,就真的可能会在皇室宗亲中选人去和亲了。

庄王妃觉得自己七魂六魄已经跑了一半:“妾身好后悔,妾身以为和亲人选已经定了,还…还去太后面前让太后为玉环、玉真保媒。”这不是将自家女儿送到太后手中吗?太后如果问起来,她总不能说不愿意让女儿和亲吧!

“母妃,”齐玉环高高兴兴地走进门,见到庄王、王妃立即上前请安,“您今天是不是要去慈宁宫?那个顾琅华不是也要去吗?我还有件东西要赏她,母亲一并带着吧!”

话还没说完,她就看到庄王妃一脸的忧愁。

齐玉环道:“母妃怎么了?”

庄王妃望着女儿一阵心酸:“太后娘娘让你也去宫里…因为东平长公主不肯让闵江宸和亲,西夏要的是皇室宗亲家的小姐。”

………………

今天陆续还有几章会更新,但是凌晨就到此为止。

因为没有整理出来。

这几天累的头昏眼花,很少加更的我,没想到也码了那么多字,感谢大家的捧场,请大家继续支持教主吧~

教主也会更加努力将故事讲的更加好看。

最后,求月票,求打赏,求留言。

爱你们

第三百三十七章 医治

齐玉环愣在那里。

“母亲,”齐玉环拉住了庄王妃的手,“那个李默才十岁,我…我不要嫁过去,我连他是圆的还是扁的都不知道,而且西夏的皇帝都短命,我不要像东平长公主那样早早就守寡。”

齐玉环的话虽然说的很孩子气,但是却戳中了庄王妃的心事。

庄王妃的眼泪落下来。

庄王侧妃听到消息赶了过来:“先别着急,不是还有舒王府的郡主吗?我们还是早点进宫探探太后的口风。”

庄王妃点点头:“让人快些去准备,我们立即就进宫。”

庄王妃去给两姐妹准备衣服,庄王侧妃跟着庄王进了内室。

庄王目光深沉:“宁王那边出了事,太后为了稳住东平长公主,什么都肯答应,万一太后问起你来,你心里要有个计较才是。”

庄王侧妃想了想:“玉媛已经订了亲否则玉媛倒是合适,玉环最漂亮,但是也是姐妹当中最吃不得苦的,玉真年纪还太小,我怕她去了西夏,无法适应那边的环境。除非不要立即嫁过去,在家中养几年再去和亲。”

可是她也知道,那是不可能的,西夏不会等,太后也不允许这样。

“所以我们庄王府里的小姐没有一个合适的。”

庄王点点头:“也只能这样试试了。”

这是最后一条路。

“东平长公主真是,”庄王侧妃道,“闵江宸怎么了?又有什么不一样,封了公主她就是公主,西夏娶的是这个名头,还管里面是什么瓤,而且又是皆大欢喜的事,闵家都没有抗争,心里说不定也没那么抗拒,就算这是宁王妃安排的,宁王妃又不能一手遮天,都是你情我愿的,闵家因为这件事也没少了好处。”

“现在突然要换人,可将我们都害苦了。”

齐玉环屋子里。

齐玉环、玉真两姐妹听着庄王妃说话:“闵江宸会被选上是因为人太乖顺了,你们进宫不要表现的太懂事,明白吗?”

越是懂事的孩子,承受的就越多。

太后看不上玉环、玉真应该就会选舒王的女儿。

齐玉环听得眼睛发亮。

琅华笑着将闵江宸送上马车,闵江宸不停地擦眼睛:“我,都不知道怎么办好了。”

昨晚听说了慈宁宫里发生的事,闵江宸一直不敢相信,今天一觉醒来,才知道这一切不是梦。

琅华压低声音:“没关系,慢慢来,就算当不成皇后,也一定会选个好郎君。”

闵江宸的脸顿时红了:“看我不把你的嘴撕了,我们两个谁先出嫁还不一定呢。”

“当然是你,”琅华笑,“嫁妆都堆满了屋子,还想不嫁人?”

听得这话,闵江宸才意识到:“那…那些赏赐我是不是要退回去。”

琅华道:“退给谁?太后还是宁王妃?本来也没有明说要给你嫁去西夏用,你就踏踏实实地收下,等到嫁人的时候一并当嫁妆带去夫家。”

闵江宸的脸更加红了,“你整日里就没有正经话。”

琅华笑道:“我说的是真的,也不知道谁会那么有福气,将你和那些嫁妆一起娶走。”

太后和宁王妃都是欺负阿宸这个老实人,阿宸也算是因祸得福了。

说到这里,闵江宸又垂下头:“也不知道表哥那边怎么样了。”

琅华也担忧兄长的情形,毕竟宁王妃是他的亲妹妹:“从慈宁宫出来我就去荣国公府,这样就能将宁王妃的情况告诉兄长。”

闵江宸点点头:“知道宁王妃害我,我很生气,我们一家那么相信她,她却在背后谋算我们。但是只要想到她差点触柱身上,我心里还是于心不忍,不过你也要小心,不要因为这件事惹祸上身。”

阿宸总是这样心善,替别人想的多,轮到自己宁愿受委屈。

琅华道:“我知道了。”

闵江宸拉住琅华的手:“昨天又悲又喜有些话我倒是忘记跟你说了,陆瑛来向我打听过你几次,他是有话要跟你说的,你想方设法见见他才好。”陆瑛查问那些事,也不知道有没有个结果,她不清楚就不能乱说。

琅华知道,她和陆瑛总是要见一见,将话说清楚:“等手里的事做完,我就让人去找他。”

慈宁宫里是一片寂静,宫人走路都静悄悄的不敢发出任何的声音。

御医在值房里坐了一整夜。

宁王妃中间醒过来,说了几句胡话,然后就又晕厥过去。

太后也没有睡好,眉眼中满是倦容,用了早膳之后就将御医召来问:“还能不能醒过来?”

御医道:“宁王妃是抱着必死的心思去触柱,力道用得很大,微臣等也是尽了全力。”

太后点点头,常安康将宁王妃抬来的时候,她也吓坏了,血好像淌了一路似的。她还以为肯定没救了,还好用了药算是将血止住了。

程女官上前禀告:“太后娘娘,顾大小姐和胡先生来了。”

“快,”太后站起身,“让他们去给宁王妃看看。”

御医目光闪烁,自从胡仲骨在大殿上给西夏使臣治好了伤,宫里宫外都在夸赞胡仲骨医术高明。

顾家从西夏回来之后,名声更盛,要不是昨晚院使大人亲自照应宁王妃,只怕胡仲骨早就被召进宫了。

御医心中生出忿忿不平的情绪。

难道战场上救治伤兵的功劳都要落在顾家头上?太医院也遣了太医和医工前往,顾家不就是个坊间药铺,竟然能心安理得地接受这样的功劳。这个顾琅华不懂事也就罢了,顾世衡已经从西夏回到家中,竟然也不知道收敛。

琅华和胡仲骨上前给太后行了礼,然后径直进了内室。

内室里宁王妃安静地躺在床上,额头上的布巾已经被血浸透了。

宁王拉着宁王妃的手静静地一言不发。

听到脚步声,宁王抬起头来,看到琅华眼睛里顿时有了光彩,就要开口,琅华做了一个噤声的动作,宁王立即用手掩住了嘴,一双眼睛里透出迷惑而哀愁的目光。

………………

再更四章就去呼呼~好累

谢谢大家今天的票票和打赏,教主已经被砸的心花怒放,所以已经用处洪荒之力来报答了。

第三百三十八章 作死

琅华看向太后:“太后娘娘,能不能让宁王先出去,他在这里,胡先生不好查看宁王妃的伤口。”

宁王见到血,可能就会有失常的举动。

太后看向宁王:“你先跟母后出去。”

宁王却拼命摇头:“我不…我要留下来看阿阮。”

太后很有耐心:“你还想不想阿阮好起来?”

宁王攥紧宁王妃的手:“想,我当然想,阿阮好了我们就能回家了。”

“那就对了,”太后伸出手去拉宁王,“你听母亲的话阿阮才能好,要不然阿阮就不能在醒来照顾你了。”

宁王脸色一下子变得很难看,慢慢地松开了宁王妃的手。

女官忙上前服侍宁王穿好鞋,程女官上前伺候宁王:“王爷跟奴婢来吧,奴婢给您换件衣服。”宁王长袍的下摆已经被血染红了。

等到宁王和女官走了出去。

胡仲骨才慢慢揭开了宁王妃头上的布巾,如同血洞般狰狞的伤口顿时暴露在眼前,轻轻拨弄就能看到血肉下面灰白色的骨头。

胡仲骨道:“伤口里还有碎骨,要重新清理。”

琅华点点头,立即从药箱里拿出水和药粉递给胡仲骨。

胡仲骨稍稍摆弄,鲜血立即就淌了下来。

旁边的御医不禁皱起眉头,他们好不容易才止住了血,这胡仲骨来了却二话不说,就让他们的努力付诸东流,他刚要上前阻止,却被旁边的女官拦住。

女官躬身道:“太后娘娘请您出去候着,胡先生在治伤的时候,不喜欢身边有旁人在。”

御医顿时觉得怒气填胸,不过就是一个小小的民间郎中,竟然要将他这个御医撵出屋去。

他怎么敢这样的猖狂。

偏偏太后娘娘对顾家人如此信任。

“御医大人,这边走吧!”

御医忍不住冷哼一声,转身出了门。

敷好了药,琅华看向胡仲骨。

胡仲骨轻轻地向琅华点点头:“最迟明日就能喂下汤水,只要不会发热,就应该可以醒过来。”

这伤并没有他们想象的那么重。

在战场上,琅华见过比这更重的伤,不过那些伤兵通常都是哀叫连连,很少像宁王妃这样不声不响地躺在这里。

琅华心里一动,仔细地去看宁王妃。

大约是胡仲骨包扎时勒紧了伤口,宁王妃的睫毛微微地颤动。

琅华嘴角也跟着翘起来,晕厥的人根本不会感觉到疼痛。

宁王妃显然已经醒了过来,现在没有出声,是不想被人发现,因为只有装作命悬一线的模样,才能获得更多的同情。

所以她的触柱应该就是想要为自己搏一条出路。

收拾好药箱,琅华和胡仲骨去正殿向太后复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