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上,现在是彰显您威严的时候,”裴杞堂道,“所有人都在等一个结果,若是您让多年冤屈得雪,朝廷上下有个新气象,谁还会揪着今天东阁的事不放。”

皇帝微微思量,此时此刻,的确需要一个重大的案件来吸引所有人的注意力。

也给他惩办皇后和赵家人一个合适的理由。

皇帝道:“曹嘉人在哪里?”

裴杞堂道:“微臣已经让人将曹嘉从皇城司大牢接到了行宫,皇上随时可以召见他。由于沈昌吉在的时候,不间断地对曹嘉动用重刑,以至于曹嘉身上伤口常年溃烂,恐有性命堪忧,不过…若是皇上能让太医院对其仔细医治,曹嘉还能活下来,而这一切,都是皇上给予的恩典。”

这显然是最好的选择。

皇上看向裴杞堂,目光微深:“将刘相请过来,朕与刘相一起见见那个曹嘉,至于赵氏的案子…你要仔细查清楚,即便赵氏是皇后娘娘的母族,朕也决不能姑息他们。”

裴杞堂弯腰:“皇上圣明。”

皇帝显然对裴杞堂十分信任:“你是朕的心腹之臣,这些事就交由你去办,你放心去地查,无论查到谁头上都不用害怕,朕会为你撑腰。”

裴杞堂应了一声,慢慢地退出大殿。

皇帝长长地叹了口气:“毒药的事。”

旁边的内侍接口过去:“自然是赵家所为,赵家得知皇上命微臣查其伪造口供之事,便生出弑君的心思…”

照这样的说法,皇后娘娘必然也逃不了干系,因为弑君之后,要有人承继皇位,皇后无子,只能从宗族之中过继子嗣。皇后扶幼帝上位,就可以垂帘听政,将朝局掌控在自己手中。

赵氏有了这种罪名,皇上就可以将所有过错都推在他们身上。

………………………

更新奉上,双倍月票还有两天了,求大家手中的月票,一张顶两张啊。

月票榜上为教主加油。谢谢大家!

第四百四十九章 牵肠挂肚

裴杞堂从东阁里出来,吩咐校尉:“将曹嘉送去值房,请太医院的御医前去医治。”

校尉应了一声。

裴杞堂道:“别忘了要请百草庐的胡仲骨先生一同前去。

安排好了,裴杞堂避开人走出东院,一路到了西边紫竹林后的八宝亭,却发现亭子里空无一人。

他和琅华约好了,事情办好之后来这里碰面,琅华却没有到。

裴杞堂心里忽然有些不安,不知曾几何时,只要见不到琅华,他心里就空空的十分不舒坦。

琅华和陆瑛退婚之后,他明显感觉到琅华和他之间的距离在慢慢缩小,可是琅华心中仍旧有一个秘密,若有若无地挡在他们面前。

夜深人静的时候,他细想起来,总会觉得担忧,万一琅华永远无法跨越这个秘密该怎么办?

又或者那个能让她放下秘密的人不是他该怎么办?

他不禁就患得患失起来。

家里突遭大变,背负着血海深仇,身处险境种种都不曾让他觉得难过和担忧,但只是她却让他如此牵肠挂肚。

他甚至开始盘算,柳子谕的单纯,陆瑛的沉默,甚至宁王的孩子气,会不会都是女孩子喜欢的,他呢?他不知道,也弄不清楚,从里到外,从上到下,他身上有什么地方能让琅华喜欢。

能让他成为她的夫君。

“不顺利吗?”

清脆的声音响起。

裴杞堂这才回过神,他转头看到琅华担忧的目光。

她的眼睛映着湛蓝的天空,微妙的情绪,就像一丝丝细微的波纹,缓缓地荡开。

裴杞堂望着琅华愣在那里。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她,他心中的阴霾就一扫而光,那些胡思乱想仿佛也就被远远地丢开。

裴杞堂道:“皇上已经答应要给曹雍等人翻案,我会让人将赵光贤这些年办的那些案宗都调出来查看。”

所以事情应该很顺利,那裴杞堂在愁些什么。

皇上将这些事交给裴杞堂,裴杞堂一定会撒了欢儿地一查到底,这雪球只会越滚越大最终脱离任何人的掌控。

而且裴杞堂可以借由这件事培植自己的力量。

“侍卫司要被清理,恐怕人手不足,”裴杞堂低声道,“这次在盐州有不少人立下大功,我想从他们中间抽调人手来补缺儿。”

去盐州的军队,是朝廷临时拼凑给裴杞堂的,琅华清楚地记得其中有张同那些人。现在这些人如果被选去殿前司,那就等于裴杞堂将亲信安插在了京城之内,甚至将来可能会在皇帝身边。

这么快。

比前世时,至少快了五六年。

“你小心着些,多多少少要懂得收敛。”琅华一直觉得许氏没有死,如果照她的推论,许氏应该认识裴杞堂,万一某天许氏见到了裴杞堂,说出了他的身份,那么他就会有危险,所以现在一切没有准备周全之前,人前低调些没有坏处。

没听到裴杞堂说话,琅华抬起头来。

阳光下的他,微微瞧着嘴唇,紧紧地瞧着她,那目光不禁让她心中一荡。

然后他缓缓地道:“我知道了。”

知道什么,琅华叹口气,有些人是天生就是颗明珠,无论再怎么样,也遮掩不住他的光辉。

“快去吧,”琅华道,“我也要去帮胡先生了。”

“琅华,”裴杞堂道,“行宫不远有处宅院,我瞧着那里很好,后边就连着庄子,我想让裴钱买下来,这里的风景总是好的,山里的泉水也甜…做饭、煮茶定然很好吃,时不时的过来住一阵子,心里一定会很舒坦。”

听他这样一说,琅华也觉得很好,远离喧嚣尝尝安宁的滋味儿,这样生活会更有趣儿。

不过,他跟她说这些做什么?

琅华仔细思量,忽然想起那天她开玩笑说宁王府很大,后院可以种草药的事来。

她顿时红了脸。

“你想买就买问我做什么?”

“我也不知道,”裴杞堂轻声道,“我就是想问你,无论做什么事都想问问你。”

琅华觉得身边像烧了炭盆,热浪扑在脸上。

“大小姐,”阿琼匆忙地赶过来,“胡先生请您过去,说是那位曹嘉大人不肯治病,除非见到您。”

难道曹嘉临时变了卦?

琅华吩咐萧妈妈:“帮我将药箱拿上,我们直接过去。”

裴杞堂跟在琅华身边,我转个弯就过去,差不多一起到值房。

东阁打开了门,皇上召见了刘景臣和谢律一左一右两位丞相。

其他文武大臣都等在了值房外。

半晌刘景臣和谢律才走了回来。

“怎么样?”大人已经忍不住问过去。

刘景臣点点头:“皇上一切都好。”

所有人松了口气,只要皇上没事,朝廷就不至于会乱起来,至于下毒的人,不管他是谁,只要连根拔起,就不怕再有什么忧患。

“到底是谁?”徐松元忍不住问向恩师。

刘相道:“是皇后和赵家。”

皇后和赵家下毒,那就是谋反,可是皇后没有子嗣,也没听说想要过继谁到身下,而且禁卫军和京营也毫无动静,这毒杀也太过儿戏了。

徐松元觉得这件事定然另有蹊跷。

“不是毒药,”有人低声道,“没听说吗,是赵三送进行宫的,说是道士炼出的仙丹,其实…”

赵三。

徐松元心里一颤,当年他从个内侍嘴里打听到,恐怕阿静的死于赵三有关,只是没有进一步查到证据。

他从心底里觉得,阿静是看到了什么不该看的事才会被灭口。

后来那内侍也被放出宫,回到祖籍养老,他多次遣人去寻那人,那人却改口说什么也不知晓。

再后来干脆就搬走了,谁也不知道他去了哪里。

曾有一阵子他越查越觉得其中有蹊跷,那内侍定然也是被人害死了。杭氏怕他因此走火入魔,劝说他将事情先放一放,慢慢地去查,现在想起来,说不定他的猜疑都是对的。

徐松元心中焦躁不安,真的是如此,他就要趁着这个机会,为阿静伸冤。

可是他要怎么查才好?

“请各位大人让一让。”宫人喊了一声。

徐松元下意识地顺着声音看过去,只见一个头戴幂离的女子带着人走过来。

“是顾大小姐吧,您快进去吧,曹大人那边…我们是劝不动了。”

………………………

哦哦哦,晚了点,抱歉抱歉~

第四百五十章 珠联璧合

“曹大人?”

徐松元不禁觉得奇怪,这里有什么曹大人吗?

他们刚刚都在门口等东阁那边的消息,就没看到有什么曹大人进去,仿佛是有几个内侍抬了一样物什儿过来,但是那东西很小,不太可能是人。倒是太医院和胡仲骨进了东侧室,因为有两位老臣,身体有些不适,在东侧室里休息,太医和胡仲骨应该是来给他们看症的。

徐松元正想着,东侧室的门已经被打开。

顾琅华带着人走了进去。

“刘相,”裴杞堂走过来,“曹嘉大人已经到了。”

刘景臣立即提起了精神,看向周围官员:“皇上吩咐下来,要彻查曹雍案。”

听到曹雍案,所有人打了个冷战。

曹雍案牵连甚广,当年大理寺的官员被杀了一半。

刘景臣找到了人群里的大理寺官员,“曹大人在的时候,你刚进大理寺,大约不清楚,所以更要仔细翻看案宗。”

周直应了一声,手紧紧地握起来:“您是说原大理寺卿曹雍大人的弟弟?他还活着?”

已经很多年了吧?

人却还活着,周直几乎不能相信,当年曹大人被抓,赵家人几乎血洗了大理寺,那些从前看不起赵光贤的大人,全都被抓入大牢,最后还是皇上叫停,否则赵光贤的手说不定就伸到了他面前,当时他随时随地等着触柱,想着只要他死了,就能保住父母兄弟。

此时此刻听说曹雍案,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

“裴大人,朝廷是要我们…查问什么?”周直忍不住走到裴杞堂身边询问。

裴杞堂没有立即回应,而是带着诸位官员走进了侧室,然后才慢慢地道:“皇上命刑部、大理寺重审曹雍谋反案。”

人群里忍不住有人惊呼一声。

徐松元愣在那里,大家都知道曹雍是被冤枉的,但是一旦与庆王谋反案挂上关系,最终就是死路一条。谁也没想到谋反案会被重审。

难不成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就因为赵氏出了事,所以连带那些被冤枉的官员也可以重见天日。

这也许只能用天意来形容,因为这是人力所不能及的。

徐松元想到这里,抬起头来,只见太医站在软榻旁,正与胡仲骨在说着什么。

顾大小姐弯着腰不知在做什么,半晌才转过身向裴杞堂行礼:“裴大人,曹大人要朝廷答应他的条件,他才肯治伤。”

裴杞堂眉毛微微一皱,仿佛十分不解:“什么条件?”

裴杞堂此时的神情,让琅华由衷佩服,一副光明磊落,堂堂正正的模样,心底里却早就满是阴谋阳谋。琅华抬起眼眸又垂下,已经有了思量,以后与裴杞堂说话做事,她要好好防备,免得有一天被这人算计了去。

琅华道:“这话还是让曹大人自己来说。”说完她转身走到了屏风后。

顾琅华离开,胡仲骨也退到一旁,裴杞堂吩咐内侍:“将曹大人扶起来。”

内侍急忙上前侍奉。

软榻前没有了人遮挡,曹嘉也就暴露在众人面前。

众人看清楚软榻上的情形之后,不约而同地倒吸一口冷气。

这哪里是人,分明是一副骨架,他的身体仿佛只有孩子般大小,眼睛深深地凹进去,脸颊塌陷,露出高高的颧骨,脸皮黑瘦,像是已经被风吹干了一般。

如果这是一个活人,也是个让人看着就恐惧的活人。

曹嘉动了动,身上穿着长袍,腿从下摆露出来,白花花的骨头,上面是黑色的皮肉。

不知是谁先忍不住“哇”地一声,肚子里的吃食差点就涌出来。

然后有人夺门而去。

徐松元好不容易才稳住情绪,这就是曹嘉,那个被关在皇城司大牢里,始终没有死的曹嘉。

这个曹嘉,虽然保住了性命,却已经被折磨的不人不鬼。

这是要经受多少痛苦才能活下来。

“曹大人,”裴杞堂道,“刘相和大理寺的官员都在这里,有什么条件但说无妨。”

所有人看着软榻上的曹嘉,仿佛不相信这样的人还能开口说话。

曹嘉这终于张开了嘴,他的声音有些虚弱却说得无比清楚:“我可以让你们治伤,前提是你们要将皇城司大牢里,关押的那些犯人一同医治。”

刘景臣不由地问:“你说的是皇城司大牢里所有的犯人?”

曹嘉眼睛一亮,浓墨般的黑眼球,阴测测地望过来,“我说的是那些和我一样被称为反贼的人,他们苦苦煎熬,就是要等到这一天。”

“谏议大夫崔哲,枢密承旨还有侍御史。”

曹嘉说完,屋子里一片鸦雀无声。

曹嘉道:“你们都记不得他们了?我却记得清清楚楚,因为那个地方,只有我们在熬,你们觉得那些事已经过去了,不对,它始终没有过去。”

“包括那些死在皇城司大牢,如今已经成为白骨的人。”

曹嘉说到这里,将身上的衣服拉开,黑瘦的胸膛上满是疤痕,“他们虽然已经走了,我们却始终不能忘记,永远不会忘记。”

众人仔细地向曹嘉的胸膛上看去,这才发现那些并不是疤痕而是一连串的名字,用利器刺在肉皮上,永远也褪不掉的名字。

这些名字,就是曹嘉说的,死在皇城司大牢里的人。

“噗通”有人狼狈地后退几步,却不小心摔在了地上。

这曹嘉已经不是人,而是恶鬼,索命的恶鬼,现在这恶鬼坐在这里,准备伸出手,开始向那些人害过他的人报复。

“裴大人,”大理寺的官员开始向裴杞堂讨主意,“我们该怎么办才好?总不能真的就答应曹嘉的要求…”

裴杞堂看过去:“那你觉得应该怎么办?”

大理寺官员抿起了嘴唇:“皇上…”

裴杞堂面色凝重:“皇上下令彻查此案,若是曹嘉死在这里,这案子恐怕就查不下去了。”

大理寺官员道:“可是要给皇城司大牢里那么多的犯人治伤,只怕太医院人手不足。”

“那就要请问坊间郎中帮忙,”裴杞堂看向屏风后,“眼下只有去请顾大小姐。”

那是顾世衡的女儿,这件事又涉及到皇城司,这话要怎么说才好,深了不是,浅了也不是,万一被拒绝,后面就更不好办了。

“我去问吧!”裴杞堂抬起头道。

大理寺官员几乎热泪盈眶,感激地看着裴杞堂,没想到裴大人肯亲自去跟顾大小姐说话:“裴大人今日之事,就…仰仗裴大人了…”

……………………

珠联璧合闯天下,嘿呦嘿。

求小月票,还有两天就双倍结束喽,这两天是最后的神龙附体阶段,所以大家多多帮忙。

第四百五十一章 机不可失

裴杞堂走到屏风外,在众目睽睽之下,一揖拜下去:“请顾大小姐协助太医院诊治病患。”

协助太医院。

琅华差点笑出声来。

裴杞堂这样字字珠玑,太医院就要出来主持大局,决计不能冷眼旁观。

琅华故意十分为难,半晌也没有答应,反正她现在肩上没有重担,自然要趁机争取到更多有利的条件,否则怎么对得起戏台上的裴杞堂。

裴杞堂忍不住上前一步:“事关重大…若是顾大小姐担忧令尊…大可不必…”

众人这才想起来,顾世衡在皇城司任职,现在要给皇城司大牢里的犯人治伤,也难怪顾大小姐会犹豫不定。

听得这话,琅华这才抬起头来道:“我父亲在皇城司,按理说我们是应该避嫌的。”

徐松元不由地点了点头,虽然这里不是战场,众人暗地里较劲可比战场上的刀光剑影更加难防,这件事本来与顾家无关,却很有可能因此被拖下水。

显然裴杞堂不准备放弃,他的表情认真而笃定:“顾大小姐放心,我裴杞堂保证,这件事无论是什么结果,都与顾家无关。”

即便隔着屏风,琅华也感觉到了裴杞堂目光灼灼似火。

他这句话,不光是说给外面的那些人听听而已,他是真的会这样做。她说他,擅长算计,脸皮又厚,半点没有冤枉他。

琅华还没有答应,旁边的大理寺官员却已经从中得到了讯息,裴大人如果没有得到皇上的首肯决计不敢这样说。从裴大人身上就能看出皇上的态度,今天的事绝不会走个过场不了了之,浑水摸鱼决计难以过关,所以他们必须要全力以赴。

裴杞堂这样的强势,顾家恐怕也不能脱身。

琅华低下头,仿佛是思量了半晌,这才点了点头:“太医院若是有需要,顾家定然不会推辞,不过既然是诊治,就要写清脉案,所有的伤情、诊治方法都要事无巨细记录清晰,以便日后查看。”

裴杞堂不等太医院反对,立即道:“就照顾大小姐说的做。”

顾家既然已经答应会帮忙,太医院也没有借口推脱。

裴杞堂转过头看向太医院院使:“院使大人,有人帮忙想必太医院应该有了足够的人手去处置伤患。”

这时候的裴杞堂,目光凛冽,咄咄逼人,就像是一柄出鞘的利剑,无论是谁都要在他面前低头。

太医院院使即便不情愿这样的安排,却也没法去反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