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乐说完抬起头,眼睛一亮:“还去了徐士元家中。”

琅华忍不住欣喜:“想要抓到他还真不容易。”

老乐低声道:“这个徐士元每日里除了去衙门,很少在外面应酬,来往的官员都是与他有公务来往的。”

琅华点点头。

这就是徐士元聪明的地方。

徐士元从实职的县丞补到虚职的修撰,这样的升迁十分不起眼,轻易不会被人盯上,却很容易再次进阶。他没有其他的爱好,很少出去应酬,在家中写字作画,调琴,看起来与世无争,就算被徐老夫人逐出家门,也没有找徐氏长辈去争辩,仿佛对如今的处境已经十分的满意。

唐彬的案子,朝廷调查真定、太原的官员,徐士元没有受到半点的牵连。太原百姓交口称赞徐士元是个清官。就连杭庭之也说不出徐士元什么话来,顶多说他只能做好分内事。唐彬这样的大案,徐士元充其量不肯同流合污,却没有向朝廷揭发的勇气。

现在仔细想想,徐士元的做法是极为聪明的。

唐彬若是没有被告发,徐士元也会因为护城有功得到晋升,唐彬被告发,徐士元作为真定、太原少数清廉的官员也被吏部提拔留在了京城。

有这样的手段和算计,绝不可能与世无争。

老乐道:“我们毕竟才在京中布置人手,很难面面俱到,大小姐一直觉得徐士元有蹊跷,我们也是现在才查出点端倪。”

并不是所有人都像陆文顕那么笨,徐士元是个不起眼的卒子加上行事谨慎,如果再有防备,很难捉个正着,要不是他们故意退下来,让屈承如忍不住有了动作,他们仍旧只是有所怀疑,找不到凭据。

“这件事不能让我父亲知道。”琅华嘱咐老乐。

老乐道:“大小姐放心。”

琅华很清楚徐士元和许氏的事在父亲心里是个疙瘩,让父亲知晓她在调查徐士元,说不得会以为她想要查清楚自己的身世,等她将一切查个清楚,会原原本本告诉给父亲。

老乐仍旧心存疑惑:“大小姐,我有件事不明白,你觉得徐士元这样的人到底能做什么呢?他和屈承如又是听命于谁?”

琅华站起身:“你还记得在西夏的时候,宁王叫我’阿静‘吗?”那次如果不是裴杞堂解围,她当众被宁王抱过之后,面临的就不是如今的局面了。

如果是宁王,那么一切就都有了解释。

宁王和徐士元会因为阿静的关系顺理成章地站在一起。

也就只有宁王一党才不会愿意看到赵氏生下皇子,想方设法地要除掉赵氏。

许氏若是活着,一定在徐士元手中,面对昔日的情人,许氏会将所有一切都告诉徐士元。包括她的身世。

她怀疑,徐士元和许氏的奸情被揭开,也有徐士元的功劳,徐士元的目的就是要顾家放弃她,或者她离开顾家。

一切已经越来越清楚。

所有的线索都指向这两个人。

赵大老爷将自己缩在黑暗里,一直等到狱卒来送饭,赵大老爷才抬起了头,慢慢地挪到了牢门前。

狱卒低声道:“老爷,二爷那边都已经知会了,二爷也翻了口供。”

赵大老爷一脸的欣喜。

他们相继都翻了口供,朝廷却没有对他们施加重刑审讯,这代表了什么?是皇上有意要放了他们,都是因为娘娘怀了身孕,他们才会有一线生机。

“现在就差去跟娘娘说句话,这样我们就能里应外合地出去。”

皇上惩戒裴家和顾家之后,只有那个新上任的屈大人紧抓着他们不放,其他官员不过就是走个过场。

皇上的态度已经很明确,现在想要治罪赵家的就只有太后而已。

赵大老爷皱起眉头,现在最可怕的是,如果赵氏一族被朝廷处置,皇后娘娘就没有了依靠,只能任太后宰割,即便能生下了孩子也是去母留子,那孩子会成为太后手中的傀儡。

赵大老爷咬牙,赵家想要活下来,就要除掉太后。

赵大老爷抬起头:“告诉青云先生,我们准备了多年的那封手谕有用了,还有众多官员的投名状。”只要和赵家有来往的官员,赵家都为他们伪造了一份投名状,就是要等到关键时刻拿出来用处。

就像当年庆王谋反案一样,如果没有那些书信,皇上如何才能惩治庆王。

只要时机成熟,他们就会帮皇上拔掉那些可能会威胁到皇上的尖牙。

皇上也一定会护着他们。

“顾家和裴家不会再插手这桩案子了?”赵大老爷仍旧不放心。

顾世衡审讯的法子他们已经见识过了,只要顾家和裴家不要插手,这件事就容易的多。

“不会了,顾家在卖药铺,院子里堆满了箱笼,今天一早走了十几辆马车,请的镖局一路护送往南去了。”

如果顾家是在演戏,这真是大动干戈。

赵大老爷松口气:“这就好,给皇后娘娘送个信,让娘娘一定要抓住这次机会。”

皇上给了他们喘息的机会,他们就要利用起来。

慈宁宫里,太后与程女官下棋。

程女官不停地擦着额头上的汗,太后今天一路攻杀,让她难以招架。

“不下了。”太后将棋子扔进棋篓,抬起了眼睛。

“娘娘,是奴婢不好。”程女官慌忙赔罪。

“跟你没有关系,”太后站起身来,“是哀家替他着急,眼下的局势那么明显,他还在拖些什么?应该速战速决。”

太后指的是赵家的案子。

程女官舔了舔嘴唇:“会不会是…赵氏有孕的事传到了皇上的耳朵里。”

太后恍然一笑,这宫里就没有不透风的墙,敬事房只要一查就知道了结果,皇上会知道哀家一点都不惊讶。

哀家惊讶的是,那些身处大牢里的赵家人也知道了。

这个孩子等于给了赵家人希望,赵家人会倾其所有争这一线生机。

手里握有多大的筹码,就会做出多大的事。

她觉得赵家一定会生事。

“太后娘娘,”内侍匆匆忙忙进了门,“太后娘娘,不好了,宁王爷不知怎么了,从昨夜睡到现在,奴婢去喊,却喊不醒…”

……………………

为了节奏快点,改了好久。

嘿。

求月票宝宝到怀里来。

第五百零五章 争着登场

太后脸色顿时变得难看,急忙走出屋子。

程女官追了上去:“快去请御医,让御医来给王爷诊治。”

宁王就住在慈宁宫的偏殿里,侍奉宁王的人都是太后亲手挑选,不管是内侍还是女官都是太后信得过的。

程女官从来没想过宁王会出什么事,谁会对付一个傻王爷。

太后转眼之间就踏进了偏殿。

殿里的宫人乱成一团,年纪稍小的已经吓得红了眼睛。

宁王出了事,谁也别想活了,太后顾不得询问,径直进了内室。

宁王躺在内室的床上,眼睛紧闭,脸上是十分放松的神情,看起来就像是睡着了。

“宁王。”太后轻轻地喊了一声。

床上的宁王没有半点的反应。

一个人就算睡得再沉,被这么多人围着呼喊,也早就醒了过来。

这肯定不正常。

太后立即想到了药:“宁王吃药了吗?”

旁边的女官立即上前,她的声音已经沙哑,说起话来微微颤抖:“吃了,宁王爷昨晚吃的药,就是太医交代下来治风寒的药。”

宁王在雪地里玩受了风,太后让太医院熬药给宁王,药已经吃了几天,一直都没有问题。

程女官道:“那药是内侍尝过才给宁王爷服用的。”

正说着话,太医院的太医赶了过来,太医行了礼立即上前诊脉。

屋子里一下安静下来,所有人屏住了呼吸,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太医身上。

太医半晌才挪开手指,喃喃自语:“不可能,不对啊…宁王爷没有病,不应该是这样。”

“到底怎么回事?”太后厉声道。

“太后娘娘,”太医跪在地上,“微臣实在看不出王爷生了什么病,王爷脉象平稳,不浮不沉,只是节律稍快,那也不妨事…”

“那为什么叫不醒?”太后的声音更加阴沉。

太医脸色变得异常苍白:“微臣不知。”

身为太医却一口一个不可能,一口一个不知道。

太后只觉得一股怒火“呼”地一下烧起来。

“将黄院使传过来。”

宫人不敢耽搁,立即飞奔而去。

太后仔细地望着宁王,到底出了什么事,如果不是生病,那会是因为什么?

太后心里猛然一动。

下毒,会不会有人对宁王下了毒。

就像那时候一样,有人在她的眼皮子底下给宁王下了毒。

程女官显然也想到了这点,看向旁边的内侍:“昨天晚上到今天都谁侍奉过王爷,全都找出来问话,宁王用的杯子、药碗全都拿出来。”

如果有人下了毒,就一定会有蛛丝马迹。

太后心如刀绞,宁王究竟有什么错,如今已经痴痴傻傻却还要被人加害。她拼了命将他们生下来,却要眼睁睁地看着他们离她而去。

“太后娘娘,那些器具都用银针试了,没有毒。”

太后的思绪被程女官打断,这一切都跟当年一模一样,所有器具都没有毒,宁王却危在旦夕。

先皇大发雷霆,将当日所有侍奉过宁王的宫人都杖毙了。宁王活过来却成了傻子,先皇还劝慰她,虽然人是傻了,但是说不得也是好事,从此无忧无虑的生活,再也没有人会害他。

先皇说对了一半,宁王一直都是小孩子的脾性,却依旧有人想要取他性命。

几十个宫人跪在偏殿里。太后对宁王一直很爱护,慈宁宫里的宫人也不敢怠慢,一个个围前围后地侍奉,谁能想到突然大祸临头。

众人都想到了当年宁王中毒,大批宫人因此被杀的事来,整个慈宁宫仿佛已经感觉到血雨腥风的味道。

太后拉着宁王的手,所有的理智已经被抛诸脑后。宁王在她身边,她就是一个母亲,可是她这个母亲却一而再再而三地没有护好自己的孩儿。

整个宫廷就是一片泥泞,无论她怎么做都会让泥水溅满衣衫,总也不能逃脱。

太后感觉到了悲哀和愤怒。

程女官试着劝说:“太后娘娘,这里大多数宫人都是一早就跟着您的,她们应该不会…”

太后冷笑:“哀家现在还能信谁?”

程女官静静地立在那里,不知道还能再说些什么。

太后道:“如果查不清楚,哀家就效仿先皇,将所有侍奉过宁王的人都杖毙。”

宫中顿时一阵求饶的声音。

“昨日宁王都去了哪里?”太后沉声问过去。

程女官立即道:“王爷去了温室看花,还到园子里玩了一会儿,太后娘娘教王爷下了盘棋…然后…”

太后想起来,赵氏那边的宫人来向她禀告赵氏的情形,赵氏胃口不舒服,她让小厨房送一碗粟米粥和几碟点心过去。

她说完这些,宁王就跑了出去。

“王爷会不会去了赵氏那里?”太后看向程女官。

程女官怔愣在那里,片刻之间眼睛中满是恐惧,赵氏被关在慈宁宫,按理说没有人能够前去探望,宁王却不同,他心里放不下这些复杂的事,不知道慈宁宫哪里该去,哪里不该去。前两天,宁王要吵着要见宁王妃,像她询问宁王妃关在了哪里。

即便宁王没见到赵氏,也有可能见到侍奉赵氏的人。

太后的脸色沉下来。赵氏虽然被废,坤宁宫大部分宫人都被清理,但是一定还有赵氏的眼线留下来。如果宁王出了事,慈宁宫一定会乱起来,赵氏就可能借机逃跑。

“去将赵氏带过来,”太后道,“哀家看看,她是不是有话想要说。”

赵氏整个人都缩在被子里。

宫室里本来放着两盆炭火,她却让人挪了出去,因为她听说炭火会伤了肚子里的孩子,先皇的容妃就是因为怕冷,多用了炭,才会小产,如果不是宫人发现及时,恐怕连孩子带大人都一起没了。

想一想,先皇身边也不乏妃嫔,除了贤妃的儿子犯了错被流放到沙门岛之外,其他嫔妃没有皇子成年。这都是太后的手段,太后也许就想要这样害死她的孩子。

“娘娘,皇后娘娘。”呼唤声轻轻传来。

赵氏拉开了被子,看到了一张熟悉的脸,这是她留在慈宁宫的眼线。她被关进来这么久,一直没有人来向她回话,现在这人突然出现,一定是外面有消息传进来。

“娘娘,大老爷让人送信,您再坚持两日,大老爷就会想到法子救您出去。”

………………

从昨晚到现在一直改。

今天还有两章。

求月票支持。

第五百零六章 腥风血雨

赵氏死灰般的眼睛中顿时燃起了希望:“哥哥怎么能?哥哥不是已经进了大牢,他…那些人怎么可能放过他,我们还有什么办法?”

宫人低声道:“大老爷也没有说,只是让奴婢告诉您,再撑一阵子,皇上一定会对赵家网开一面。”

赵氏的手忍不住颤抖,整个人不知哪里来的力气,一下子坐起来,只要哥哥能送话进来,就是已经想到了法子。

宫人接着道:“娘娘这两日不要用任何药,慈宁宫送饭菜来,只要喝粥吃米,千万不要喝汤。”

赵氏连连点头,这些她是知道的,那些味道重的东西她一概不吃,生怕里面被人掺了药,米和粥不一样,有什么蹊跷一尝就能尝出来。她在宫中这么多年,这些事是懂得的。

现在她只要按照哥哥说的去做,再等一等,撑下去一定会有转机。

“太后有令,传赵氏过去问话。”

内侍的声音响起来,打断了赵氏的思绪,赵氏人顿时打了个冷战,转头看向传话的宫人,宫人也睁大眼睛一脸的惊诧,显然这突如其来的变化,并不是赵家安排的。

赵氏声音沙哑:“太后…是不是已经知道了?”莫不是赵家的计划已经被太后察觉?

宫人慌忙摇头:“奴婢来的时候,特意趁着门口守卫换岗,就算被发现了,也应该捉奴婢,怎么会…”

赵氏嘴唇发抖,哥哥说让她再撑两日,只怕她等不到那时候了。

思量间,内侍已经进来,见到赵氏和宫人立即皱起眉头,怒斥守卫:“你们是怎么看守的?太后不是说了吗?谁也不准靠近关押赵氏的侧殿。”

守卫顿时面无血色。

内侍接着道:“还愣着做什么?全都带去见太后娘娘。”

赵氏来不及穿氅衣,就被内侍提着一路去往侧殿。

刺骨的寒风让赵氏瑟瑟发抖。自从行宫出事之后,她从一个母仪天下的皇后变成阶下囚,再也没有了任何的尊严,如果她没有身孕,她宁愿死在那里,也好过如此被人凌辱。可是她现在必须为了孩子活下去。

赵氏被人架进了侧殿,丢在了地上,她下意识地捂住肚子,然后小心翼翼抬起头。

太后端坐在椅子上,目光中增添了许多凌厉和肃杀,正冷冷地望着她。

“太后娘娘,”赵氏一头叩在地上,“妾身肚子里是您的孙儿,请您网开一面,只要等妾身生下孩儿,妾身任由太后娘娘处置。”

“你真是这样想?”太后仿佛要将赵氏整个人看穿,“你不是想要趁着慈宁宫乱成一团,趁机跑去皇上那里,请求皇上庇护?”

趁乱?

赵氏一脸茫然,慈宁宫发生了什么事?她要怎么趁乱逃跑。

“太后娘娘,妾身不明白…”

“不明白?”太后看向赵氏身边的宫人。

宫人哆嗦成一团,却仍旧紧咬牙关什么话也不肯说。

“将她带下去审问,一定要问出实情。”程女官已经利落地吩咐。

程女官说完话,立即上前劝说赵氏:“太后娘娘若不是网开一面,你以为你们母子两个能够至今平安无事?这都是太后娘娘的恩德,现在到了这个地步,您还是实话实说,若是宁王有半点的闪失,即便皇上想要护着你,你也绝不会活着离开这大殿,更不要说你肚子里的孩子。”

宁王?

赵氏耳边一片嗡鸣声,宁王怎么了?跟她有什么关系?

赵氏张大嘴,半晌才回过神来:“妾身真的不知道,宁王爷…怎么了?妾身被关在侧殿就没有见过宁王爷。”

“真是不见棺材不掉泪,”太后道,“你以为你怀着身孕,哀家就拿你无可奈何不成?你肚子里是你的骨肉,宁王也是哀家的骨肉,你会怎么保护你的孩子,哀家也是一样,若是宁王有个三长两短,哀家定然要你以命抵命。”

赵氏惊恐地睁大眼睛,太后不是在吓唬她,太后说的都是实情,可是她真的不知道宁王出了什么事。

赵氏整个人几乎瘫在地上。

“太后娘娘,这真的与妾身无关,”绝望的情绪慢慢地将赵氏整个人淹没,她几乎喘不过气来,但是为了孩子,她要竭力争辩,“妾身哥哥也让人送话过来,只是说让妾身坚持两日,赵家一定会想方设法说服皇上网开一面,没有其他的了。妾身被关在大殿里,生怕哪天都会被处置,惶惶不可终日,哪里还敢去想别的,太后娘娘,您说的对,您最了解作为母亲的心思,事到如今,妾身真的是别无他求,只想将孩子生下来。”

赵氏哀戚地哭着,如同冬天里枝头上那片在风中瑟瑟发抖的树叶。

太后想着宁王的模样,却丝毫不为所动,吩咐程女官:“将赵氏拉下去审问…”

赵氏抬起头,脸色灰白,一脸绝望。

程女官想要劝说太后却欲言又止,只得吩咐内侍将赵氏拖了下去。

“等一等,”门口传来太妃的声音,“先将赵氏关起来,本宫有话要跟太后娘娘说。”

内侍看向太后,太后板着脸一言不发。

“太后娘娘,”太妃语气郑重,“我们说两句话,您再处置这些人。”

太妃是个心细的人,年轻的时候就在太后身边帮衬着处置宫中事务,惠王、庆王死了之后,也多亏有太妃在太后身边开导,太后才能熬过来。太妃轻易不会出面,如今站在这里,是有重要的话要说。

太后终于点了点头。

太妃道:“臣妾陪着太后娘娘去看看宁王吧!”

说着话两个人进了内室。